我国十年来累计资助学生近13亿人次
来源:光明日报
更新时间:2022-09-01
发展状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十年来,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既包含了助困功能的政策,又包含了奖优和鼓励引导功能的政策,充分彰显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为世界学生资助提供了中国样本、中国方案。
精准资助
服务效能大提升
要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如何保证对需要资助学生的识别和帮扶不落一人?
精准资助是学生资助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资助的基本方法。
西安交通大学搭建起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平台,全面打通学工、教学、招生、就业等16个部门业务系统,同步近6亿条数据,构建学生多维度全生命周期成长档案。根据精确算法模型,根据学生的日常行为特征,在评议判断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识别,降低误判、漏判的概率,提升认定精准度,确保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实现精准认定、精准资助、精准帮扶。
在省级层面,河南省全面推行国家资助系统,实施数据定期报告制度,出台《困难学生认定实施办法》,建立大数据比对平台,实现资助管理信息化。开展全覆盖绩效评价,组织奖学金和助学贷款集中审核,研发面部识别监管系统,推动资助资金纳入惠民惠农“一卡通”发放。
郭鹏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精准资助的实施方法:在政策设计时,充分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资助政策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向艰苦专业和国家亟须专业倾斜。在确定资助标准时,根据不同学生的受助需求实行分档资助,加大对特殊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在落实资助政策时,建设应用学生资助信息管理平台,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提升资助数据管理效能。在监督管理方面,逐步形成了由教育、财政、审计、纪检监察和社会力量参与的监督机制,多措并举,多方发力,确保学生资助更精准、更公平、更高效。
学生资助以信息化为基础,从制定精准认定依据、细化工作程序、建立比对机制着手,精准识别受助学生,摸准底数、精准施策,甚至运用技术手段进行“智慧资助”,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开展“隐形资助”。丁小浩认为,以政策落实落细为目标,从资助标准、资助对象、资金分配、发放时间四个维度有效实现精准资助;以确保资助资金安全为底线,强化督导考核,使学生资助工作管理效益不断提高,学生资助智慧化、精准化水平不断提升,学生资助政策落实的精准性、及时性显著增强。
资助育人
成长成才强保障
健全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努力提高精准资助、资助育人的科学化水平,不仅为了让每位学生充分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更为了人力资源强国建设。
“学生资助事业在助力脱贫攻坚和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平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丁小浩如此强调。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共资助建档立卡学生1472万人,资助金额344亿元。学生资助政策减轻了脱贫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家庭的经济负担,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高质量就业,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学生资助不仅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心学习,还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增强了身体素质。郭鹏举例说:“比如,国家实施的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12.38万所,受益学生达3.5亿人次。根据中国疾控中心2021年监测数据,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地区男、女生平均身高比2012年分别增长4.2cm和4.1cm,高于全国农村学生平均增长速度;中西部农村学生的生长迟缓率为2.5%,比2012年下降了5.5个百分点。”
郭鹏特别提到,今年年初成功举办的冬奥会,参加志愿服务的高校学生中有91%是受奖助学生。此外,通过学生资助政策的引导,中职教育以及农、林、地、矿、油等艰苦专业和师范专业的吸引力明显增强;数十万名受助师范生投身农村基础教育,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明显改善;66万名受助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就业,基层干部队伍和专业人才结构明显优化。
坚持资助育人,十年来,学生资助工作把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生资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学生资助由保障型向发展型延伸。郭鹏介绍,资助体系从身心发展、道德培养、学业提升、就业帮扶等对受助学生给予全方位关怀和帮助,促进受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奖学金评选、助学金申请、助学贷款办理、勤工助学等环节,深入开展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着力培养学生争先创优的精神,劳动光荣的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价值观。”郭鹏说。
责任编辑:延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