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与会者在大会设置的数字技术与应用成果展的中国移动展台了解云电脑技术方案。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7月18日,以“促进数实融合 赋能千行百业”为主题的2023(第二十二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京开幕。
本次大会为期3天,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联合主办。大会聚焦互联网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融合发展、网络治理等多个热点板块,除开幕式和闭幕式外,还举办2场主论坛、17场分论坛,以及8项特色活动。
“当前,信息革命时代潮流正加速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渗透,加快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已成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尚冰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面对新时代互联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建议筑牢数实融合发展底座;合力打造协同创新生态;持续构筑国际竞争优势;积极践行行业社会责任。
中国互联网大会作为行业风向标和产业助推器,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展示创新成就、共话技术发展、洽谈互惠合作的重要交流平台。那么,从本次大会开幕式上,我们又能获得哪些互联网行业前沿信息呢?
我国人工智能水平居全球第二
“我国5G基站达264.6万个,数据中心机架超过650万标准机架,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5080亿元,云计算达4550亿元,数字经济达50.2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3.83万亿元……”在2023中国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余晓晖发布了《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2022年,我国互联网行业总体发展情况向好。我国网络基础建设全球领先,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数据要素价值备受重视,网络法治逐步完善,网络文明建设稳步推进,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更加健全,数据安全保护体系更趋完善,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有所进展,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规模能级大幅提升。
就基础资源与技术方面而言,我国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算力基础设施、数据要素、人工智能、物联网、车联网、区块链等方面都取得不错成果。
“中国打造了全球最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余晓晖解释,老百姓能够感受到的互联网宽带性能及速率,我国在全球是领先的。我国以5G和千兆光网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快速发展,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5G网络,千兆光网覆盖家庭能力超过5亿户,5G用户数6.2亿,1000M宽带用户1.1亿。不仅实现了网络能力全面覆盖、用户水平显著提升和渗透赋能持续深入,网络体验也快速增强,与2013年相比,我国宽带网速提升了20倍。对基础设施发展具有关键底座意义的互联网骨干网络建设、互联网交互中心、卫星互联网、IPv6等方面,我国也在不断优化。
在算力基础设施方面,《报告》指出,2022年,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65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180EFLOPS,位居全球第二;云计算市场规模达4550亿元,较2021年增长40.9%。此外,数据要素在2022年也取得里程碑式突破。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外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构建了数据基础性制度,以产权、交易、分配、安全、治理制度设计破解制度障碍,具有开创性意义。同时,以多类型、多层级、多样化数据要素市场解决流通难题;以体系化技术安排构建数据应用空间,为下一步大规模释放数据潜力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过去几年,人工智能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即如何完成规模化、场景化,如何实现泛化能力。”余晓晖介绍,从去年年底开始,大模型的突破到今年上半年GPT突破,是质的变化,为人工智能的进一步落地和赋能提供了可以实现的一种路径,带动了国家相关发展。
根据《报告》,虽然在人工智能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突破,但我国在人工智能企业、技术和产能方面仅次于美国,水平居全球第二。具体而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截至今年6月,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80亿元;大模型驱动产业加速,AI软硬件、大模型等技术发展向好,高校和头部企业积极研发大模型技术,国产大模型已超80个;传统行业智能化转型不断深入,以医疗方面为例,医疗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已有58款产品获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可信AI稳步推进,进入实践阶段,迈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一步。
大模型在未来产业生态中处核心位置
“通用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黄铁军在开幕式上作主旨报告,“人工智能大模型现状与展望”。他指出,人工智能研究专业领域所说的通用人工智能是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即AGI,指的是在人类智能所有方面都达到人类水平,能够自适应地应对外界环境挑战,完成人类能完成的所有任务的人工智能;超人智能则是在人类智能所有方面,都已经超越人类的通用人工智能。
在黄铁军看来,大模型是通用人工智能到真正的超人智能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大模型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是规模大,一个模型的参数应该达到百亿规模;第二是通用性,与2018年之前所说的人工智能模型不同,今天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并不限于专门的问题或领域;第三是涌现性,一个模型训练到一定程度后突然出现了预料之外的能力。
“人工智能之争最终是生态之争。”黄铁军认为,人工智能生态包括基础软硬件、基础模型和创新应用三个层次,基础模型是人工智能生态之“腰”。一个信息系统、计算机系统或者互联网系统,就像大树一样,往往下面是软硬件,上面是应用,而树干就是大模型,因此,大模型在未来的产业生态中扮演着基础性的、核心的位置。
目前,中国研发的大模型已超80个,但黄铁军指出,技术研发和真正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服务不是一回事,大模型作为数字形式的智能服务,“不用多,一个最强的就够了”,出于数据、算力、算法等方面的考虑,最终的超大规模智能模型生态就全球来说是屈指可数的。
黄铁军认为,今天ChatGPT有强大的智能,影响深远,未来3年,除了语言,大模型正在迅速扩展视觉、听觉、具身、行动等通用智能。未来10年,智力革命已经打响,就像工业革命解放体力,就像电力革命解决能源流通,是全新生态的构建;未来20年,ChatGPT是数据驱动的静态智能,未来是时空环境驱动的具身智能,智能载体将是类脑的脉冲神经网络,有望像生物大脑一样涌现出更强的智能。
“AI安全至少要同等重视,否则人类面临巨大风险。”同时,黄铁军强调AI风险问题,简单系统控制不了复杂系统,如果人工智能的智能水平超过了人类,人类要完全控制它是不可能的,“今年上半年以来,世界各国出台了一系列管控政策,人工智能的发展和人工智能风险的管控确实都是要同时进行重视,我们才可能迎来光明的未来”。
平台是数字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组织模式
“回顾互联网5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泛在化的发展时代。在这期间,伴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20年前互联网开始了平台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咨询委员会主任邬贺铨则以“发力互联网平台 赋能数字化转型”为主题,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报告。
从2003年启动电商平台,到后来的云平台、社交平台、互联网金融平台、直播平台,我国的互联网平台化经历了20年时间。同时,对于平台经济的监管,从2020年的“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到2021年“设置‘红绿灯’”,再到2022年的“常态化监管”,直至今年提出“健全透明、可预期的常态化监管制度”。
邬贺铨指出,数字平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平台经济是以互联网平台为主要载体,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为重要支撑的新型经济形态。互联网平台经济是生产力新的组织方式,平台是数字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组织模式。
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在邬贺铨看来,互联网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数字平台经济也是“实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员就业规模都很大,而且创新投入比例也很高。
“平台并不是互联网开始的,最古老的集市还有现代的商场都属于平台。但只有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之后,作为生产力组织方式的平台经济才应运而生,它深刻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居民生活方式。”邬贺铨认为。
按照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的报告,平台经济对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提升了市场广度深度,推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降低交易成本,沟通了消费和流通;三是促进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具体而言,数字平台经济是促进创新:首先克服信息不对称,降低信用成本,激活长尾市场,带动O2O业务,催生移动支付和普惠金融;其次是搭建创造性协作模式,沟通供需,盘活资源,推动生产要素跨区流动,提升社会效率;三是开启创新新范式,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开拓全时服务市场。
“当前是我国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的新一轮机遇期,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为互联网企业发展开拓了新的蓝海,5.5G+云计算+AI等新一代IT推动摩尔定律持续发展,健全透明可预期的常态化监管制度支持互联网平台做大做强。”邬贺铨呼吁,互联网企业不仅要降本增效,更积极的做法是加大创新力度,发挥经济新引擎的更大潜力。
责任编辑:谢婷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