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治区政府召开会议部署能源保供工作 王莉霞主持并讲话

    6月23日上午,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主持召开专题会议,贯彻落实全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能源保供工作。



    王莉霞说,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内蒙古责无旁贷。各地各部门要提高站位,强化担当,不折不扣把能源保供工作任务落实到位。要做好煤炭保量稳价工作,推动各类发电机组应发尽发、能发满发,满足能源保供要求和企业生产需要。要引导供需双方加强深度合作,保障中长期协议能够履约,维护好保供市场秩序。要进一步挖掘煤炭运力,全力保通保畅,确保产得出、运得走。要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

    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黄志强,自治区副主席艾丽华出席会议。(记者章奎)

    2022-06-24
  • 呼和浩特市卫生领域项目已开工11个

    记者近日从呼和浩特市发改委获悉,今年,呼和浩特市共推动实施卫生领域项目23个,总投资75亿元。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新建医养中心、伊利敕勒川医院、恒和医院、博奥医学检验所实验室、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迁建、和林盛乐园区卫生院等11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已经完成投资2.5亿元。

    其中,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新建医养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7.094万平方米,设置床位728张,总投资6亿元。目前项目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水、电、暖施工。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迁建项目总建筑面积10.797万平方米,设置床位500张,建设门急诊医技楼、住院楼、科研办公楼、医护隔离楼及相关配套设施,总投资9.91亿元。目前报告厅、科研楼桩基已完成,急诊楼已建成。

    此外,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敕勒川医院项目总建筑面积8.55万平方米,建设门诊病房综合楼和感染科楼等,设置床位495张,总投资7.36亿元。目前正在进行基础模板支设,钢筋绑扎、制作、焊接。内蒙古博奥医学检验所实验室项目占地3000平方米,提供出生缺陷及遗传病检测和新冠病毒核酸样本服务,总投资1.15亿元。目前项目已建成,部分设备已投入运营。(记者刘洋)

    2022-06-23
  • 内蒙古大学两场校园招聘会提供近3000岗位

    6月21日,内蒙古大学举办了“丁香扎根·百日冲刺——2022届毕业生夏季人才招聘会”和“鄂尔多斯市企业走进内蒙古大学专场招聘会”两场校园招聘会。



    据悉,“丁香扎根·百日冲刺——2022届毕业生夏季人才招聘会”参会企业共55家,涵盖农牧类、能源类、计算机类、教育类等行业,共提供各类岗位1161个;“鄂尔多斯市企业走进内蒙古大学专场招聘会”参会单位42家,涵盖教育教师类、能源化工类、生产机械类等行业,共提供岗位1698个。此次招聘会,该校南北校区全天参会毕业生共1150人。

    6月20至22日,以上招聘会同步在该校就业信息网线上开展,未返校毕业生可以网上投递简历。(记者白莲)

    2022-06-22
  • 自治区制定30条政策措施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

    近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快构建“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格局,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把祖国北部边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书写新时代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实施意见》明确新时代全区人才工作指导思想和2025年、2030年、2035年“三步走”目标任务,立足新时代人才工作新任务新要求,对下一阶段全区人才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重点围绕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人才发展布局、加大力度引才育才聚才、搭建人才发展支撑平台、推动人才助力乡村振兴、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等方面制定30条具体措施,政策体系更完善、覆盖面更广、含金量更高,是做好新时代全区人才工作的重要政策性文件。

    《实施意见》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各项任务。各有关部门要抓好人才工作重大政策落实、重要工作推进、重点人才服务,加强本系统本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引导广大人才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深度挖掘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典型,大力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2022-06-21
  • “双万计划”全区获批14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内蒙古19所本科院校的129个专业入选建设点名单,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9个。






    据了解,2019年,教育部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目标为2019年至2021年建设1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双万计划”启动以来,自治区教育厅指导各高校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加快布局新兴专业、升级改造传统专业,统筹优化专业布局,聚焦专业内涵建设,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强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打造优势特色专业群,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在一流本科专业的培育、建设和申报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3年间,内蒙古共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9个。







    自治区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教育厅将继续统筹做好三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一流专业建设点在专业改革创新、师资队伍、教学资源、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示范辐射作用,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教育教学质量及专业整体水平,形成特色鲜明的高质量本科专业体系,为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记者刘志贤)

    2022-06-20
  • 内蒙古积极构建“六位一体”未成年保护工作体系

    人民网呼和浩特6月16日电(富丽娟、实习生宋雪)6月15日,内蒙古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据发布会介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施行一年来,内蒙古全区上下深化对未成年人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共同努力,积极构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保护工作体系,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未成年人保护新格局。


    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落实自治区未成年人保护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要求,全力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法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形成高位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格局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平安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着力推动完善政策制度和保障措施,着力健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工作机制,努力构建与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二、强化部门履职、协同配合,积极构建未成年人六大保护工作体系

    自治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履行尽责、主动作为,做实做细“六大保护”各项重点任务,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不断织密织牢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网。

    三、强化兜底保障、分类施策,全力推进新时代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

    为扎实做好“十四五”时期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出台了自治区首个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规划,提出儿童兜底保障、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建设、基层能力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四个方面20项具体指标。推动实施儿童福利保障、儿童监护、未成年人保护、儿童福利服务机构建设、儿童福利工作队伍提质、儿童服务升级六大工程,为“十四五”期间全区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描绘了发展蓝图、明确了目标任务。

    据介绍,内蒙古将认真履行自治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督促指导作用,与各成员单位协同配合,不断健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体系,合力推进《内蒙古自治区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工作,加强覆盖六大保护的配套制度建设。适时组织召开自治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专题会等,加强研究谋划,建立抓落实的长效机制。会同相关部门及时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问题,坚决督查督办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重大事件、恶性案件,确保未成年人保护的事有人管、责有人负,问题及苗头能够及时发现和稳妥处置。

    2022-06-17
  • 内蒙古:打通乡村振兴里的“快递路” 促进全面释放“快递进村”活力

    人民网呼和浩特6月15日电(寇雅楠)6月15日,由内蒙古自治区邮政管理局组织召开的乡村振兴里的“快递路”新闻媒体见面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据介绍,今年1-5月份,全区快递企业预计揽收包裹将达到1亿件,同比增长6%,其中有30%左右的业务来自农村。快递业务投递量预计完成5亿件,同比增长6%,其中有近40%包裹要投递到村,农村牧区居民月均使用快递达7件,平均每个人每4天就会收发到一个快递包裹。


    疫情正在改变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方式,网络直播、短视频社交、社区团购等新平台的出现,加速了居民对乡村生产的优质农副产品网购的消费热情。逐步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的寄递流通网络,有效地解决了很多农产品滞销的问题。

    2月2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的《2022年坚持稳中求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中明确指出:对实际发生的快递进村业务服务,按照每单不超过0.3元,由各盟市制定实施差异化后补贴政策,打通快递末端“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为推动各盟市尽快落实政策,内蒙古邮政管理局以人员成本、运输成本等45个指标维度为依据,对全区不同地区、不同模式下的“快递进村”平均单件成本进行了测算,下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快递进村”差异化补贴政策成本测算指导意见》。同时,各盟市重点推进商务、乡村振兴等部门的政策下沉衔接,力争将“快递进村”补贴政策特别是村级综合快递服务站点建设纳入到乡村振兴年度考核体系,与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政策形成互补,搭建快递进村、出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补贴体系。当前已有包头邮政申请资金230万元、阿拉善韵达申请资金400万元、清水河邮政申请资金418万元等企业已纳入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库。

    内蒙古邮政管理局以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为重要举措,以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乡村振兴为根本目的,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中,全行业始终坚持‘快递末端是行业发展的根基’这一理念,围绕‘优化服务网络、融合资源要素、服务农牧产业’的工作思路,深化‘市-县-乡-村四级快递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强化‘统一部署、深度调研、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工作路径,快递服务网络能力不断夯实,快递服务深度显著增强,服务‘乡村振兴’效果明显。”内蒙古自治区邮政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莉说。

    据悉,目前,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快递物流园区28个,80个旗县中有75个旗县建立了旗县级快递物流集散中心,778个苏木乡镇实现快递服务网点全覆盖,全区11071个建制村中,已通快递的建制村数量达10156个,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达91.74%。

    随着全区寄递物流体系网络的不断完善,邮政快递企业服务农村电商发展效果更加明显。1-5月份,全区共培育兴安盟大米、赤峰小米、巴彦淖尔葵花籽等全区快递企业服务现代农业项目26个,实现业务量508.33万件,业务收入1.39亿元,拉动就业人数4807人,带动农业总产值11.05亿元。通过整合邮政、快递、电商、物流、传媒等专业优势资源,打造了内蒙古邮政快递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特色模式和长效机制,邮政业成为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建设农村冷链体系,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据王莉介绍,目前行业自建冷库面积共计2万平方米,内蒙古邮政分公司已形成呼和浩特至北京、沈阳等7条省级冷链专线,实现全国118个城市次日递、200个城市隔日递。顺丰投入两架全货机,京东增开十余条航线,全区形成800余条线路组成的全程冷链网络。

    同时,自治区邮政快递企业利用自有电商平台造势而进、乘势而上。涌现出内蒙古邮政“邮牧飞羊”、内蒙古顺丰“牛羊鸣天下,顺丰领鲜”“草原有只我的羊”和内蒙古京东“羊帆起航,京东鲜到”等提供全程冷链解决方案的牛羊肉寄递项目。近年来,自治区主要邮政快递企业年均可运输寄递牛羊肉6万吨,产值近40亿元。

    2022-06-16
  • 石家庄:“限消”企业登“守合同重信用”榜,这也行?

    6月8日,石家庄市市场监管局评选出2020-2021年度“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市共有62家企业榜上有名,并对外公示。

    在公示的62家企业中,一家名为“河北盛淼安全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的企业却引起了大众的特别关注。

    据天眼查、企查查等信息公开平台显示:河北盛淼安全技术工程有限公及其法人在2020年属被司法部门限制消费企业及个人。且该企业分别在2017年、2018年有两条失信记录。



    1、案号(2020)冀0108执47号;关联限制消费对象:李海忠(企业法人);发布日期:2020年1月11日。



    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百度词条:为了加强企业信用建设,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开展“守合同重信用”公示活动已有20余年。“守合同重信用”公示活动是政府对企业信用的一种综合评价活动。“守合同重信用”公示企业可获得包括工商局、税务局、发改委、经贸委、科技厅以及财政、社保、银行、海关等17个政府部门共50余项优惠政策的扶持。

    申报条件:(一)领取营业执照并开业满二年;(二)建立合同管理机构和合同管理制度,合同信用管理体系健全;(三)合同履约状况良好。除不可抗力、对方违约或双方协议解除等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合同履约率达100%;(四)无严重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记录,未被列入“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广东)-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企业名录”;(五)企业经营效益好,同意由监督机关将该企业申请年度的合同签订与履行情况、总产值或销售额等信息在守重公示平台向社会公示。

    石家庄市市场监管局表示目前正在对上述情况进行了解处理。

    2022-06-15
  • 351.7亿元!内蒙古增加10项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

    为落实国家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保障基层财政平稳运行,今年以来,自治区财政向全区各地增加留抵退税补助、均衡性转移支付等10项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351.7亿元,增加规模为历年最大。



    一是新增一次性财力补助资金,确保退税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自治区财政坚持补助资金与退税减税降费规模相匹配,对留抵退税占财力比重过高的旗县提高补助比例,并加大对困难地区支持力度,新增盟市旗县留抵退税、减税降费和旗县财力补助等资金211.4亿元,确保盟市旗县有足额资金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

    二是增加常规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保障基层财政平稳运行——自治区统筹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和地方财力,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并向困难地区倾斜,今年向各地增加均衡性转移支付等常规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140.3亿元。

    同时,自治区要求各地在落实退税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将补助金优先用于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切实兜牢兜实“三保”底线。

    2022-06-15
  • 前5个月内蒙古16万人次参加事业单位考试

    记者从自治区人社厅获悉,为扎实推进全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今年,自治区人社厅树牢人民至上理念和就业优先导向,先后组织开展全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2次,涉及招聘人数4439人,参考考生16万人次。



    面对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和反复多变的疫情冲击,自治区人社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2022年全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重点落实编制招聘计划、压实招聘主体责任、推行“云招聘”、开展乡村振兴专场招聘、扩大中小学教师招聘自主权、合理设置招聘条件、项目人员专项招聘等七项任务,全力以赴稳就业、保就业、促就业。(记者梅刚)

    2022-06-14
  • 锡林郭勒盟:“帮您办”让项目快速落地

    盛夏六月,乌珠穆沁草原传来喜讯——西乌珠穆沁旗巴音乌拉通用机场附属设施建设项目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约5780万元,按照A1级通用机场标准建设,计划于2023年建成。



    “项目立项后,我们一次性提供基础材料,旗政务服务大厅为我们帮办、代办,让我们有更充足的时间筹备开工建设。这项服务很贴心、效率还高。”巴音乌拉通用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阿木日萨那说起帮办、代办业务的好处,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以来,锡林郭勒盟旗两级着手组建“帮您办”工作专员队伍,实行领导干部帮办+工作人员帮办,涉及投资项目审批事项部门至少明确1名代办员,推行“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帮到底”帮办、代办机制,推动项目建设“企业跑”变“政府跑”。

    与此同时,该盟还重点推进工业项目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企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1个工作日内获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建设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推进一次性缴清土地出让金和相关税费的同步办理不动产权证书。

    西乌珠穆沁旗政务服务中心主任赵铭介绍,巴音乌拉通用机场项目审批过程中,该旗首次在窗口签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电子证件,成功实现了“帮您办”与工改审批的有机结合,让审批时间由原来的3个工作日一下子缩短至1小时。

    今年,锡林郭勒盟制定实施优营商环境3.0版行动方案——《以更优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实施方案》。方案中5个方面185条具体举措,条条有落点、件件有目标,紧贴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持续深化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间、增效能,真正推动便民利企服务“再提速”,营商环境“再升级”。

    截至目前,锡林郭勒盟已实现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和公共设施接入服务全流程审批服务事项全部线上办理,统一入口、统一申报、流程分类、统一出件,实现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全覆盖、审批全流程、数据全归集。今年上半年,该盟还进一步简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除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外,一般社会投资项目从立项到竣工不超31个工作日。

    与此同时,锡林郭勒盟政务服务部门以“一网通办”为目标,推动申请受理、审查决定、结果送达等全流程、全环节网上服务,盟本级制定了“不见面审批”和“承诺改即办”高频事项清单,92个盟本级高频政务服务事项首批84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不见面网上办理,65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承诺改即办,全程网上可办政务服务事项比例和承诺改即办政务服务事项比例分别达到91.3%和71.4%。

    锡林郭勒盟还加快推进全盟政务服务“综合一窗受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运行,到5月底,各旗县市(区)综合窗口设置比例达到100%,“一窗”分类受理政务服务事项比例达到90%以上,实现让企业和群众尽量“少跑腿”。

    2022年,锡林郭勒盟计划实施145个盟级重点项目,截至目前,手续办结率基本达到100%,“办事不求人、项目能落地”的良好营商环境已成为锡林郭勒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记者巴依斯古楞)

    2022-06-13
  • 内蒙古兜牢底线防止规模性返贫

    本报呼和浩特6月9日电(记者张枨)日前,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内蒙古乡村振兴开局良好。2021年底,全区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14951元,同比增长13.98%。同时,内蒙古将42.41万脱贫人口和监测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在86个旗县开展“防贫保”覆盖103万名农牧民,切实兜牢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据悉,在产业发展方面,内蒙古出台关于推进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衔接的政策措施,坚持把促进脱贫地区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将符合条件的脱贫旗县纳入18个优势特色农畜产品产业带、13个农牧业产业集群重点旗县范围之内。并继续向脱贫旗县倾斜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亿元以上,全区衔接资金用于发展产业的比重超过55%,补齐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

    同时,内蒙古还聚焦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和产业发展优势,持续扶持628家龙头企业、276家帮扶车间,带动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增收。2021年衔接资金支持项目覆盖脱贫人口和监测人口49.3万人次,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实现产业项目全覆盖。今年实施产业帮扶项目1398个,通过资产收益、入股分红、订单收购、务工就业、土地流转等机制带动增收。

    2022-06-10

  • 首 页  上一页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