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包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

    近日,记者从自治区商务厅获悉,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新一批33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内蒙古包头名列其中,名称为“中国(包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截至目前,内蒙古已有呼和浩特、赤峰、满洲里、鄂尔多斯、包头5个城市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务院和自治区安排部署,复制推广前六批综合试验区成熟经验做法,发挥跨境电子商务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数字化发展的积极作用,推动外贸优化升级,为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营商环境。”自治区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自治区商务厅及各综试区地方政府从出台支持政策、开展基础建设、打通物流通道、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积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全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今年1-10月份,全区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额9.7亿元,较2021年全年增长115%,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零售出口、B2B出口、B2B出口海外仓业务模式也均在内蒙古开通。(记者高慧)

    2022-12-02
  • 内蒙古首个特高压外送配套工程投用

    11月27日,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伊和乌素500千伏鸿沁湖变电站项目顺利投运,打通了鄂尔多斯市杭锦旗80万千瓦风光“绿电”外送通道。


    该工程是第一批列入国家规划的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配套接网工程,也是内蒙古电网首个特高压外送配套工程。项目于2021年12月开工建设,全线长169.12公里,输变电投资规模6.8亿元,新建铁塔456基,横贯杭锦旗伊和乌素苏木、独贵塔拉镇、巴拉贡镇、吉日嘎朗图镇。本期建成500千伏输电线路1回,220千伏新能源汇集3回,共计向800千伏伊克昭换流站输送80万千瓦的新能源负荷,并将直接输送到山东电网消纳。

    该项目的建设投运打通了蒙西电网新能源外送的第一通道,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和助推鄂尔多斯经济绿色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记者郝雪莲)

    2022-12-01
  • 硬招频出,内蒙古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近几日,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内蒙古蒙泰不连沟煤业公司正开足马力生产。每天,有将近4万吨的原煤从这里发出,运往全国各地。

    与此同时,位于鄂托克旗的建元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洗煤厂的物流通道内一片繁忙,前来拉煤的车辆正有序排队。“今年以来,我们一直满负荷生产,并积极进行技术研发和定期维护更新系统设备,保障煤炭充足供应。”洗煤厂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煤炭主产区,鄂尔多斯市全力推动煤炭产能核增和产能释放,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尽显担当。日前,鄂尔多斯市14家煤炭企业与10个省区市的50家发电供热企业签订保供协议,合同量达1.8亿吨,有效发挥煤炭“压舱石”作用。

    煤炭的安全稳定供应,关系着国家能源安全。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今年以来,内蒙古坚决扛起能源保供政治责任,推出一揽子实招、硬招,全力以赴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全力抓好煤炭先进产能释放。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煤炭保供稳价系列决策部署,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督促在产煤矿应产尽产、满产达产,加快在建煤矿建成投产,同步加快保供核增产能煤矿手续办理,促进煤炭先进产能依法依规释放。

    全力抓好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按照国家发改委有关要求,组织煤炭供需双方开展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积极承担国家下达内蒙古的煤炭保供任务。与此同时,督促煤炭供需双方严格执行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政策要求,不断提高履约水平,有力有效稳定煤炭供应基本盘。目前,全区煤炭生产企业年计划产量的近90%、发电供热企业年用煤量的100%、核增产能煤矿新增产量部分已100%签订中长期合同。

    全力抓好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加大电煤供应保障力度,强化电煤供应调度和库存监测,确保电厂存煤水平保持在合理区间。持续优化调整、合理安排机组检修。督促发电企业严格履行发电责任,常态化做好电力运行日报告、周监测预警、月度会商,加大机组非停受阻治理力度,确保机组应发尽发。加快推进在建煤电项目和电网工程建设,提升电力供应能力。

    全力抓好油气稳产稳供。做好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协同保障工作,积极支持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油气开采项目建设,加速储量向产能、产量的转化,油气产量实现双增长。切实强化民生用能保障,积极组织协调中石油、中石化完成与管道企业、城燃企业天然气供销合同签订工作,全区今年及今冬明春供暖季天然气合同签订量已覆盖全部民生用气。

    全力抓好冬季民生用煤保障。在去年冬季民生用煤保障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摸清今冬明春区内城镇集中供热和农牧民取暖用煤需求,加大保供煤源统筹协调力度,督促盟市全流程安排好冬季民生取暖用煤的煤源落实、物流配送、市场销售和价格监管。

    一系列硬核举措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全区煤、电、油、气增产增供成效显著。

    1-10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9.7亿吨,同比增长13.6%,其中外运煤炭占总产量的60%以上;全区累计发电量52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全社会用电量34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外送电量21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居全国首位;全区原油产量约128.54万吨、同比增长约33.9%,天然气产量约25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约4.43%,煤制油产量约91万吨、同比增长约9.23%,煤制气产量约22.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约58%,有力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下一步,我们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持续推进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不断强化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确保国家能源安全。”自治区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记者康丽娜)

    2022-12-01
  • 为完成五大任务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立足努力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对自治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出全面部署,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科技兴蒙”行动,努力在乳业、种业、稀土新材料、碳基新材料、新能源、煤化工以及生态环保等领域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就下一步如何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记者采访了自治区科技厅党组书记冯家举。

    冯家举表示,自治区科技厅将把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抓手,坚决扛起高质量发展赋予科技创新工作的光荣使命,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上内蒙古科技工作的重大任务,拿出推进科技事业更进一步的实招硬招,从讲政治的高度,狠抓各项部署要求落实落地落细,切实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推深做实“科技兴蒙”行动的生动实践,转化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转化为自治区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的战略支撑。

    “我们要以需求为导向优化创新布局。”冯家举说,自治区科技厅将建设好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鄂尔多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创建呼包鄂自主创新示范区、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高地;积极打造能源领域高能级创新平台;优化内蒙古实验室体系,培育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同时,把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自治区“8大产业集群”“12条重点产业链”,在双碳、种业、稀土新材料等领域加快布局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与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精准发力,重点突破,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建设“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打破科技创新供需之间的藩篱,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让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如何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深化科技体制、科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冯家举表示,自治区科技厅将从破除体制机制藩篱入手,健全以“四抓”为核心的新型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持续深化与自治区各部门间、盟市间的联动会商,推动建立健全高效的组织领导体制和统筹协调机制,消除科技创新“孤岛现象”,推动研发投入攻坚,提升科技治理效能,促进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同时强化规划政策引导,给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多科研自主权,激发创新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生态。

    自治区科技厅将着力推动开放合作、推进高水平创新。立足创新基础薄弱的区情实际,以汇聚高端创新资源、推进协同创新为导向,持续加强与科技部和发达地区的创新联动,深化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合作,不断完善和发展“4+8+N”长效合作机制,引导更多区外科研机构与区内企事业单位共建创新平台,引导更多国内外优秀科研团队参与内蒙古创新发展,引导更多先进科技成果在内蒙古应用转化。

    “我们要大力破除制约科技人才培育发展的顽瘴痼疾,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体系,坚持优化创新环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冯家举表示,下一步,自治区科技厅将着力推进科教融汇,聚焦自治区重大需求、重点产业领域,统筹推进项目、平台、人才一体化配置,重点培养一批本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着力建设与自治区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总量提升、结构优化、创新氛围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把科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记者白莲)

    2022-11-30
  • 内蒙古60种药品降价 平均降幅48%

    记者从自治区医疗保障局获悉,11月29日,第七批国家集采60种中选药品在内蒙古落地实施,平均降幅48%,预计可为内蒙古年节约医保基金4.94亿元。


    本次集采中选药品涉及31个治疗类别,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抗感染、消化道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以及肺癌、肝癌、肾癌、肠癌等重大疾病用药。其中多个肿瘤用药降幅较大,治疗小细胞肺癌和肠癌的伊立替康,每支由330.29元下降为29.8元,治疗实体肿瘤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骨骼损害的注射用唑来膦酸浓溶液,每支由414元下降为36元,降幅均超过90%。

    此外,本次集采建立“一品双供”模式,采购周期内,若主供企业出现断供等特殊情况时,备供企业可替代主供企业及时供应,以提高集采药品供应的多元化和稳定性。

    据了解,内蒙古将常态化制度化推进药品集采改革,扩大集采品种覆盖面,让更多政策红利惠及广大患者。(记者梅刚)

    2022-11-30
  • 前三季度内蒙古编制完成6647个村庄规划

    记者从自治区乡村振兴局获悉,今年,为加快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自治区财政下达3000万元奖补资金支持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前三季度已编制完成村庄规划6647个,占应当编制村庄规划总数的77.17%。

    据了解,全区各级主管部门加强对苏木乡镇编制村庄规划的业务指导,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与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风貌,优化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推动“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截至三季度末,全区已完成造林绿化100万亩的年度任务,创建绿化美化示范嘎查村566个,陆续开展14个森林乡镇验收工作。(记者薛来)

    2022-11-29
  • 内蒙古:优化营商环境 争当市场主体“贴心人”

    中天合创化工装置全景图。


    “我准备开办企业,原以为需要提交很多材料,消耗很多时间精力。没想到,经过线上进行注册登记,提交相关材料,来到乌达区政务服务中心,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仅用20分钟就拿到了营业执照!”近日,乌海市乌达区市民肖洪敏逢人就夸。

    疫情期间,内蒙古众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资金周转困难,急需留抵退税款缓解压力。企业财务工作人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从电子税务局申请了留抵退税。收到讯息的国家税务总局呼和浩特白塔空港物流园区税务局工作人员及时通过腾讯会议召开留抵退税审理委员会,快速启动重点纳税人审核审批全流程,仅2天时间便将退税“红包”送达企业账户。

    “营商环境好了”,走进市场,这个声音成为传递最广的共识。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沃土,更是企业“招得来”“留得住”的先决条件。深谙此道的内蒙古以顶层设计的思路、踔厉奋发的干劲、实干担当的作为将优化营商环境向纵深推进。

    今年2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以更优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行动方案》(简称3.0方案)发布实施,智慧审批、智慧监管、智慧服务由蓝图变为现实。

    2月7日,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作为开年第一会,会议发出“坚决打赢优化营商环境、净化政治生态整体攻坚战,加快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政治生态”号令。

    3月初,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奶业振兴九条政策措施》,锁定对新建规模化奶牛养殖场进行补贴、对使用专项债新建奶业发展园区予以支持、对龙头企业生鲜乳加工增量进行补贴、对龙头企业利用生鲜乳喷粉进行补贴等九条内容,“真金白银”助企纾困。

    4月6日,自治区召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大会,发布了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2版)》“1+7+2”政策体系。其中,从支持行业发展和培育扶持市场的角度,形成了“2个政策包”,即“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为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9月27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降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等提出6个方面22项政策措施。

    10月15日,自治区政府出台《关于印发自治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工作方案的通知》(内政办发〔2022〕74号),旨在更好地帮助广大市场主体解难题、渡难关、复元气、增活力。

    “内蒙古建立了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会议通报、汇报问题清单调度机制,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营商环境工作在线调度平台’,对各地各部门落实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部署情况实行数字化、清单式调度。在浙江省杭州市建立了自治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工作站,在‘蒙企通’平台建设工作站专窗,重点开展企业投资项目信息沟通、供销市场对接、企业家培训等工作。在通辽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以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先进地区民营企业与内蒙古民营企业开展投资、交流、合作,在医药、文旅、养殖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

    优化营商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自治区各部门以“无退路”的责任感、“争一流”的使命感、“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对焦对标,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争当市场主体“贴心人”。

    全区金融机构加大对受困主体帮扶力度,采取一揽子稳企纾困措施,开展“金融活水润百业”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月活动,疫情期间出台10项金融举措稳经济大盘,向金融机构重点推送餐饮零售、文化旅游等遇困行业重点项目和企业名单两千余家,精准注入“金融活水”。今年以来,全区金融机构累计为1.3万家(次)受困企业到期贷款办理延期还本付息336亿元,为3.5万个信息主体调整还款安排或征信记录。

    自治区税务系统全面落实“便民办税春风行动”82条措施、优化营商环境33项举措,使纳税人缴费人尽享办税缴费便利。同时,积极开展“云办税”“云辅导”“云咨询”,建立“税格+网格”管理服务责任制,通过电子税务局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服务和“远程办”“码上办”“上门办”等多样化服务,“点线面”三维发力,最大程度减少纳税人缴费人的办税缴费成本,保障各项自治区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税费优惠政策落地见效。

    自治区各部门利用“蒙企通”平台发布惠企政策9000余件,专门开设“减税降费”专栏,上线自治区和盟市级“民营经济政策通晓卡”,覆盖税费支持、金融支持、降成本、招商引资、促进消费、稳岗就业、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持续更新发布400余条政策。平台累计注册市场主体42万余户。今年1到9月份,“蒙企通”受理企业公共服务、行政审批、政府帮扶、融资信贷等方面的诉求建议856条,已办结845条,办结率99%,企业满意率为98%,专项受理企业“急难愁盼”问题150余件。

    2022年,呼和浩特市成为全国营商环境进步最快城市之一,得到国家发改委的肯定。

    一个个市场主体,连接着经济命脉与城乡循环,关系着人们的柴米油盐、三餐四季。在当前超预期冲击下,内蒙古正沿着党的二十大划定的新目标点燃更多政策“篝火”,温暖市场主体,稳定发展预期。(记者李永桃)

    2022-11-29
  • “您好!您的快递到了”

    “您好!您的快递到了,我已放在小区指定处,别忘两个小时以后取。”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一个小区大门处,穿着防护服的快递小哥正电话联系客户进行无接触配送。

    截至11月26日,呼和浩特市邮政快递行业9个省际分拨中心已全部恢复运行,快递网点恢复运行228个,累计处理积压邮件快件超过100万件,剩余不到20万件。

    11月27日下午4点左右,在京东快递华文营业部,记者看到十几名快递员进进出出,正对刚刚送达的一大车快递扫码、分装。不多时,快递小哥驾驶配送车纷纷上路开始配送。

    “趁着天亮,大家赶紧送。”在一旁忙着消杀的营业部经理王宏宇告诉记者:“目前,大部分滞留件已经配送完毕,针对暂不能送达的,我们会根据客户要求,不保留的,原路退回;保留的,再次消杀,暂存网点。现在,大多数小区已方便收件,客户的下单量日渐增多,商品主要以米面粮油、办公用品为主。”

    在不远处的顺丰速运万达营业点,一位市民正通过企业的小程序下单。

    “为了保证员工的安全和快件无接触配送,我们采取全员闭环管理,所以,办理寄递业务的客户全程在店外进行,而且,经过扫码、测体温、做记录后,再通过手机登录我们的App,才能寄取快件。”正在现场抽查作业情况的顺丰速运呼和浩特市负责人刘磊向记者介绍道。

    据刘磊介绍,11月14日起,这个网点正式复工复产,到目前为止,前期积压的快件80%以上已处理完毕,现在从全国各地到呼和浩特市的快件也在陆续配送中。

    “目前,只要通过我们的App能正常下单的,都可以正常收寄。所收快递,当天晚上就能进行中转,只要当地没疫情,基本两三天即可送达。”刘磊说。

    “随着积压邮件快件的大幅度减少,部分快递企业已逐步恢复低风险区域进出呼和浩特市的快递收派业务,‘双十一’期间的部分快递已陆续到达并配送到市民手中。最近一周的邮件日均投递量,较前一周翻了1倍。”呼和浩特市邮政管理局副局长崔爱军说,目前,全行业的收派能力还未完全恢复,进出呼和浩特市的快递还需“错峰发货、源头控量”,避免形成新的积压。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返岗人员和解封网点的增加,市民的快递有望早日送达。(记者郑学良实习生宋向华)

    2022-11-28
  • “圈”出宜居好生活 ——乌海打造“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实践探索(一)

    11月23日一大早,家住乌海市海勃湾区凤凰岭街道京海城小区的吴其沛老人起身出了门,步行不到10分钟,就来到家门口的公园锻炼身体。之后又用了5分钟,去超市买了一些水果蔬菜。看着时间还早,他和几位老友约着去小区对面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坐在按摩椅上放松理疗。


    “买菜、锻炼、看病走几步就到,社区里就有养老服务中心,平时不想做饭,花9块钱就能吃一顿午餐,感觉生活越来越幸福便捷了。”

    不用公交,只需步行,“医食住娱”在家门口全部解决,这既是吴其沛老人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也是“一刻钟社区生活圈”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的生动写照。

    这个“圈”用来干啥?就是社区居民从居住地出发,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能够享受到教育、医疗、养老、购物、休闲娱乐等各类生活需求,足不出“圈”实现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

    今年年初,乌海市提出打造“一刻钟社区生活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随着海勃湾区长青社区、康乐社区、乌达区新达社区等5个涵盖全市16万人口的社区被确定为试点,以“舒适安居圈、便民消费圈、社区文化圈、优教普惠圈、养老服务圈、健康医疗圈、城市颜值圈、服务响应圈”八位一体的“一刻钟社区生活圈”体系正在形成。

    在这个幸福的生活圈里,老年人享受的是便捷舒心的养老、就医服务,而中青年更看重的是便捷的上学、购物需求。

    小区里开了超市,这让家住海勃湾区长青社区的周昊直呼方便,家中所需的蔬果、日用品大多采购于此。周昊告诉记者,现在小区周围配套有幼儿园、小学,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就在小区东门,过了马路就是人民公园。在一刻钟的时间里,大家实现了购物、娱乐、看病、就学。

    打造“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具体干什么、怎么干?这项工作推进伊始,这是长青社区党委书记郝贵珍每天思考最多的问题。

    为了让“一刻钟社区生活圈”真正体现居民所思所盼,社区立足实际,全面统筹周边业态发展基础、空间规划布局、人口年龄构成、居民需求等情况,建立了“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基础数据库。

    “通过线上线下同步调查,我们征求民意覆盖7100余人,同时采用走动式调研的方式,深入社区15个网格中主动了解群众诉求。”郝贵珍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街道、社区将改造老旧小区、布局爱心超市、完善养老服务等几项群众最关心、最盼望解决的事情列入“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工作任务清单,并将长青社区分为南区、中区、北区三个区域,分别打造宜居宜养圈、便捷购物圈、特色文化圈。

    如今,在乌海市的5个试点社区,已建成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机构6家,提供托位402个,每千人口拥有托位数达2.16个;试点周边新增蔬菜直销连锁店11个、品牌连锁店34个;6个鸿雁书屋内有图书、期刊等24.8万余册。

    不仅如此,放眼乌海全市,83个社区(村)已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85个,率先在自治区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建成远程会诊平台,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95个,重点人群签约率83.1%……今年夏天,乌海市先后被国家、自治区确定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

    按照乌海市“一刻钟社区生活圈”路线图,预计2024年乌海市将实现“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全市覆盖,为自治区“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提供乌海样板。(记者郝飚)

    2022-11-28
  • 内蒙古连续10年大丰收的密码



    内蒙古的丰收图景(资料图)。内蒙古农牧厅供图

    中新网呼和浩特11月24日电题:内蒙古连续10年大丰收的密码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23日对外发布两则消息。

    一则消息是:目前,内蒙古粮食已全部收获完毕,丰收已成定局。今年粮食产量有望冲刺历史新高。

    另一则消息是:2012年以来,内蒙古进一步扛稳粮食主产区责任,连续10年获得丰收。

    内蒙古农业凭什么连续10年获得大丰收,背后有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密码?记者进行了采访。

    “今年,我们采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方式种了3000多亩地,实现了玉米不减产,还多收一茬大豆。”金军揭秘道。

    金军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源盛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今年的秋收刚结束,他就带着村民们谋划明年的农业增产事宜。

    他表示,自己所在的合作社,在秋收之际迎来农业农村部有关专家,对该合作社的24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地块进行了现场实收测产。结果显示,玉米平均亩产802.44公斤,大豆平均亩产128.8公斤。这也被遴选为高产典型,代表内蒙古参加全国大豆高产竞赛。

    在内蒙古,受惠于农业的并不止于金军及其所在的合作社。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镇红星村的种植大户朱向永介绍,“今年我种了1343亩玉米,平均亩产达到了1133.52公斤。仅种玉米这一项,就有纯收入90多万元。”

    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朱向永表示,玉米获得高产的关键其实是农业科技。





    内蒙古的丰收图景(资料图)。内蒙古农牧厅供图

    今年秋收之际,通辽市农牧局邀请农业农村部有关专家,对全市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片、千亩方、百亩田进行测产。结果显示,通辽市科尔沁区钱家店镇前西艾力村1.35万亩玉米,平均单产达到1087.93公斤;开鲁县开鲁镇飞机场村千亩示范区,平均单产达到1227.58公斤,创造了新纪录。

    内蒙古农牧厅认为,内蒙古多地农作物丰收的背后,是把“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的一种体现。

    今年,内蒙古利用优质高效增粮和绿色高质高效项目,在内蒙古12个盟市的65个旗县开展玉米、大豆、马铃薯等主要作物高产示范,共建设130个万亩示范片、690个千亩示范方和240个百亩示范田。组织开展了观摩周活动,组织培训达到424场次,2.7万人次参与观摩培训。

    在内蒙古连续10年获得大丰收的背后,官方推动的产业链建设也在发力。

    今年以来,内蒙古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内蒙古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组建了19个自治区种植业全产业链专家组,积极参与产业链建设。内蒙古成功申请建立了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引进了两个马铃薯国际合作项目。

    值得提及的是,内蒙古官方还组建了黄河流域农牧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专家组、扩种大豆油料专家指导组和供种保障、机具装备保障工作专班,对重点工作提供全过程的技术服务。目前,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在内蒙古已初具规模。

    “内蒙古丰收的密码在科技,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胡有林表示,下一步,内蒙古将构建强有力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农牧民生产提供更优质更有效的技术服务。

    内蒙古农牧厅最新消息显示,目前,内蒙古已建成277个病虫鼠害监测点,强化监测预警,这也是内蒙古连续10年获得大丰收的密码之一。

    官方表示,近年来,内蒙古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更换标准扇形喷头,推广高效低风险新型农药、增效喷雾助剂,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各4800万亩以上,提升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完)

    2022-11-25
  • 农业机械化为内蒙古粮食丰收“护航”

    记者从自治区农牧厅获悉,今年,内蒙古充分发挥农机在秋收中的主力军作用,提前组织各地做好机手培训、机具准备和检修等工作,确保农机具和机手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农业生产,为粮食丰收提供保障。


    在内蒙古重要的小麦产区巴彦淖尔市,秋收期间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1030台,有效保障机械化收获需求,机收率达到100%。小麦收获期间,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和临河区、杭锦后旗三级农牧部门组成联合监测小组开展小麦机收损失监测调查,有效验证机收减损成果。

    赤峰市将44个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列入“白名单”,通过农牧部门网站向社会公布。秋收期间,接听热线电话418个,组织应急抢收作业服务队80个,为疫情管控地区开展作业服务面积146.7万亩,有效解决农户秋粮收获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确保颗粒归仓。

    从收割、脱粒到烘干、存储,农业机械化助力粮食生产减损增产。据了解,内蒙古充分发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导向作用,大型智能农业机械逐年增长,装备结构稳步优化。今年,全区新增100马力以上轮式拖拉机8485台、联合收获机7109台、辅助驾驶(系统)设备4280台和植保无人机828台。预计到2022年底,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将达到87%。

    同时,内蒙古紧扣粮食生产需要,及时开展机械化生产需求摸底调查,做好农机供给。截至目前,累计培训农机手12.5万人次,投入农机具276.4万台次。为保障重要农时用油需求,农牧部门会同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销售企业出台农机作业用油保障方案,采取优先、优惠、优质供油等服务措施,助力农机手减少作业成本。

    减损就是增产。各级农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动员指导,有针对性地强化机手的节粮减损操作技能,督促农机产销企业加强购机农民的使用培训,切实提高规范作业能力。全区举办91场机收减损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活动,8512人次参加活动。

    自治区、盟市、旗县农牧部门及时开通机收保障热线电话,认真做好咨询服务。依托农机合作社等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建立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制定“白名单”制度应对疫情影响。全区共发布298个“白名单”队伍,在县域内开展“点对点”应急收获作业,全力保障秋粮收储工作。(记者韩雪茹)

    2022-11-24
  • 内蒙古外运6亿吨煤炭保障29个省区市用煤需求

    据自治区能源局数据,今年前10个月,全区煤炭产量9.95亿吨、同比增长17.6%,销量约9.76亿吨、同比增长约20%。其中,销往区外6亿吨,占总销量的61%,有力保障了全国29个省区市用煤需要,有效缓解了全国煤炭供应紧张局势。同时,全区前10个月外送电量达18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外送电量居全国第一,有力地服务了全国电力保供大局。

    这几日,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的营盘壕煤矿正在满负荷生产。该矿目前日产量1.7万吨,全年预计完成产量500万吨。“今年以来,我们严格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全力以赴做好煤炭安全生产和保供工作。”营盘壕煤矿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积极发挥能源供应“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今年以来,内蒙古统筹抓好疫情防控、能源保供和安全生产,从多方面着力,全力以赴保障煤炭、电力安全稳定供应。一方面,加快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督促在产煤矿应产尽产、满产达产,加快在建煤矿建成投产,指导煤矿企业科学制定生产计划,优化生产组织,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积极承担国家下达内蒙古的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任务,督促煤炭供需双方严格执行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有关规定,不断提高履约水平,稳定煤炭供应基本盘。同时,强化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加强支撑保障和调节型电源建设,加快推动电网网架建设,有序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强化电煤供应调度和库存监测,督促发电企业严格履行发电主体责任,确保机组应发尽发。(记者康丽娜)

    2022-11-24

  • 首 页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