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加”“减”并举保物流畅通

    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最新消息:疫情形势下,为切实降低车辆运输成本,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加”“减”并举保障物流畅通。


    所谓“加”,即服务“加码”——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疏堵保畅,每日监测全区高速公路收费站拥堵缓行情况,向重点物资运输车辆发放通行证12万张;抽调人员24小时值守12328、95022、12122客服热线,做好政策咨询解释和投诉处理等工作,进一步保障物畅其流。


    所谓“减”,即减免通行费——从2022年10月1日0时起至12月31日24时,在继续执行原有通行费减免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全区收费公路货车通行费再减免10%。10月1日至10月26日,上述再减免政策已落实到位,共减免通行费7217万元。与此同时,截至10月25日,发放跨区作业证2800张保障联合收割机免费通行,仅此一项,全区高速公路免收相关通行费1099万元。(记者高慧)

    2022-11-02
  • 呼和浩特:凝心聚力战疫情 让城市逐渐恢复活力

    11月1日,呼和浩特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公告,于2022年11月2日零时起,调整管控措施。

    在新的管控措施中,无疫小区经社区申请、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评估后,每天每户可有一人凭出入卡出入小区一次;低风险区小区居民可在小区内超市、便利店采购生活必需品,到小区门内取送快递、外卖,避免人员聚集;有序放开低风险区的快递、外卖营业网点,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不能因为出现一两个病例就封住整个小区,不能无差别无休止地管控和限制,让城市逐渐恢复活力。”在此前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要科学精准管控社会面,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政策,“该管的坚决管住、该放的有序放开。”

    “让城市逐渐恢复活力”“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同心战疫一个月以来,青城人迎来了翘首期盼的好消息。

    在这一个月里,我们直面了重重困难,也看到了疫情大考的一张张“成绩单”;听到了城市深秋的宁静,也看到了逆行者日日夜夜的一线坚守。如今,防控攻坚到了关键时刻,疫情形势正在稳中向好。





    10月31日,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工作第65场新闻发布会。董雄摄

    所有转运高校学生已平安到达

    高校学生的健康与平安,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10月28日至29日,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统一组织一批高校学生分流返乡、隔离转运。目前,所有学生已平安到达。

    对于出现病例较多的内蒙古工业大学等高校,统筹全区资源力量,由包头市等6个盟市对接完成密接转运任务,待隔离期满并经评估合格后安排返乡。此外,对于已出现疫情高校的健康学生,经进一步筛查、确定无外溢风险后,有序、分步安排返乡。





    高校学生有序登车,前往隔离点。内蒙古教育厅供图

    同时,安排专人盯办,各地要在有效防止疫情扩散的前提下,确保把已回家的学生妥善安置好,做好后续防疫工作。全力推动有疫高校实现校内清零,加紧推进方舱医院建设,多方挖掘隔离资源潜力,强化协同配合和信息共享,提速推进阳性病例转出救治、密接学生转运隔离。对未感染疫情、已经治愈和解除隔离的学生,按防疫规定,抓紧安排离校返乡。





    内蒙古师范大学为返乡学生准备午餐和路途上的方便食品。内蒙古教育厅供图

    做好区外生源学生分流安置工作,要继续抓紧协调相关省份和有关部门,在严防疫情外溢、尊重个人意愿的前提下,安全有序地安排学生返乡。

    批发市场有序恢复开放米、面、油、菜配送到位

    米、面、油、菜关乎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考量。

    为了切实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与配送,呼和浩特市粮油副食批发市场有序恢复开放。10月31日凌晨4点,呼和浩特市东瓦窑市场车辆人员有序出入。外来保供运输车辆经过消杀、贴封条、人员健康信息查验等严格检查后进入前进巷,市场保供人员将消杀过后的货品搬运至分拣区,驾驶人员全程不下车,卸货完毕并对车辆进行消杀后立即离开。

    东瓦窑市场启用粮油区和蔬菜批发区,蔬菜批发区全部移到前进巷进行交易,在前进巷的北口和南口设立围挡作为出入口进行管控,全程通过“线上交易、线下无接触式配送”模式进行供应。




    东瓦窑市场有序恢复开放。赛罕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同时,从10月6日起,呼和浩特市推出了“线上下单+线下配送”保供模式,通过美团、多多买菜、圣天生鲜等电商企业自有平台进行下单购买生活物资。呼和浩特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谭金龙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市商务局联合各保供企业,加强货源组织,稳定供应渠道,千方百计保障广大市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市商务局指导美通、东瓦窑、万惠、中盈粮油等市内大型农批市场保障市场供货量,同时针对市民多样化生活需求,推出“综合超市(农贸市场)+居民”的“点对点”直供模式、“电商平台+居民”的“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无接触购物模式、“物业+经销商+居民”的定制化团购模式、“单位(社区)+种植基地(经销商)”统购统配等四种供应模式。





    本轮疫情初期的美通农产品批发市场。玉泉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谭金龙说:“请广大市民放心,我们将统筹保供企业、大型超市、电商平台全力以赴做好物资储备和调配工作,与大家一道齐心协力渡过难关。”

    滞留人员通过“绿色通道”返程

    为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方便离呼人员申请,加快审核速度,市民政局与华讯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通了《呼和浩特市离呼人员申请平台》,离呼人员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链接填报申请,平台将根据审核结果自动发放报告,进一步方便群众办理离呼手续。平台已于11月1日上午10时正式开通。同时,前期公布的邮箱将不再接收新的申报材料。

    据呼和浩特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武成义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呼和浩特市共有国际航班滞留人员1228人,已转出740人,尚有国际航班滞留人员488人,因探亲访友滞留4109人,因就医滞留742人,因公出差滞留2171人。



    “有一些外地朋友以及呼和浩特市的居民反映希望尽快返程、上班或是赴外地求学。”呼和浩特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武成义回应,符合返程条件的相关人员按照要求提交申请后,按照属地属事管理原则,由入住酒店、现居住地所在社区(村)统一做好离呼人员通知、出行信息登记、开具证明材料等工作,便可顺利返程。

    消息发布后,市民政局组织30名工作人员,每天20小时对离呼人员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截至目前,共收到8053份离呼人员的申请材料,已审核完毕6880份,发放离呼人员审核告知书612份,准予离呼1028人。

    重点区域三轮核酸社会面传播得到一定的控制

    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链条,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从10月25日起,呼和浩特市在重点区域启动了三轮核酸检测。

    25日和26日两天时间完成了首轮检测,检出阳性感染者127例,对所有感染者及密接、次密接人员都及时隔离转运,做到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27日和28日两天进行了第二轮核酸检测。呼和浩特市卫生健康委二级调研员刘院君表示,从检出情况看,社会面检出比例在逐步减少,疫情防控成效进一步显现。

    10月底第三轮重点区域核酸检测结束。11月1日,据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工作第66场新闻发布会消息,呼和浩特市连续组织开展了“6天3轮”重点区域核酸检测。从检测结果看,从高风险地区、集中隔离点、闭环管理的重点人群中筛查出了较多的阳性感染者,同时,从社会面检出的阳性感染者呈现下降趋势,表明社会面的传播已经得到一定的控制。




    呼和浩特市某小区医护人员正在进行核酸检测。人民网刘艺琳摄

    不能按时缴纳车贷、房贷可申请延期还本付息

    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如何渡过难关、老百姓如果不能按时缴纳车贷、房贷怎么办?

    呼和浩特市金融办党组书记、主任伊德尔回应,要保障受疫情影响重点行业信贷供给,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及时满足住宿、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合理、有效信贷需求,信贷余额持续稳步增长,鼓励银行机构在受疫情影响的特定时间内,适当提高贷款本金和利息逾期容忍度。

    针对中小微企业主或是个体工商户,可以与借款的商业银行按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延期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不超过2022年底。对于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受疫情影响隔离观察或失去收入来源的,存续的个人住房商业贷款、消费贷款等,可与借款银行协商,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延期还本等方式调整还款计划。延期的贷款不影响征信记录,并免收罚息。

    众志成城、同心同向。一个月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驰援医疗队员,一线的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党员干部、志愿者、快递小哥……都积极投入到抗疫行动中,共同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战疫最强音。

    同时,广大青城市民积极响应“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的号召,以“主人翁”责任感支持配合做好防控工作,为呼和浩特早日打赢这场“战疫硬仗”注入了强大的合力。

    让我们乘胜追击、坚持不懈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愿我们的城市早日恢复活力!

    2022-11-01
  • “塞外粮仓”内蒙古河套地区600多万亩玉米完成收获

    深秋时节,“塞外粮仓”内蒙古河套地区617万亩玉米完成收获,平均单产为825公斤,总产量达50.9亿公斤。近几年,河套地区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契机,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无膜浅埋滴灌等技术,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实现大田最高单产超过1.1吨。

    2022-11-01
  • 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于11月9日至11日举办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王思北)记者31日从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于11月9日至11日举行,大会主题为“共建网络世界共创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本次乌镇峰会是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成立后的首届年会,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办。





    在京举办的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新闻发布会现场(10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在会上介绍,今年大会嘉宾邀请继续坚持高端性、国际性、代表性,届时将有来自1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位代表,以线下或线上形式共同围绕大会主题展开交流,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献智献策。同时,紧扣大会主题,将围绕合作与发展、技术与产业、人文与社会、治理与安全四大板块,就全球网络空间焦点热点议题设置20个分论坛。


    大会期间还将举办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实践案例发布展示活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等,并将继续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和《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


    本次大会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主办,浙江省人民政府承办。

    2022-11-01
  • 河北扎实推进城市改造提升

    人民网石家庄10月30日电(记者邵玉姿)记者从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今年以来,河北省深入实施城市改造提升工程。截至目前,全省城市主要道路“水洗机扫”作业覆盖率达到100%;建成“口袋公园”1049个;建设改造亮化节点501个,城市道路装灯覆盖率达到100%。


    河北各地充分利用闲置地、废弃地、公共建筑周边等城市零碎空间,建设“口袋公园”。河北还全面开展“有路无灯、有灯不亮”专项排查整治,消灭无灯区和照明质量不达标区,提高了城市功能照明覆盖率和有效性。全省累计打造示范街道501条,对路面、铺装、植被、照明、休憩设施、标识牌匾、建筑外立面色彩形态等进行全方位改造提升。

    2022-11-01
  • 通辽: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

    120吨无人驾驶自卸车在霍林郭勒市投入运行。李军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辽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创新体系,建立完善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机制,不断壮大科技企业群体规模,创新主体培育工作取得新突破。


    完善顶层谋划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十年来,通辽市积极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谋划,突出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持续优化。对科技管理机构进行重塑性改革,出台《关于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辽市深入落实“科技兴蒙”行动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编制《通辽市“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通辽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全市新时期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重要举措。


    政策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印发了《通辽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通辽市企业研究开发中心认定管理办法》《通辽市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试行)》《通辽市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性文件,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在政策层面打好“组合拳”,充分落实各项奖补措施。严格兑现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等各类科技创新政策,有效激发企业创新创造的积极性。2022年对公开征集梳理出符合奖补条件的50个项目,发放第一批奖补资金1147.8万元。


    培育创新主体


    高新产业取得新成效


    十年来,通辽市坚持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创新主体不断发展壮大。


    围绕创新主体能级提升,持续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双倍增”行动,建立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筛选出龙头企业、创新成长企业和中小潜力企业,重点跟踪摸排,形成高企申报后备企业梯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14家增加至44家、增长2.1倍,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加至58家、专精特新企业增加至17家。


    研发投入大幅提升,通过建立常态化督导服务机制,坚持“一企一案”“一需一策”,引导和帮助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积极开展研发活动。数据显示,2021年通辽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6.2亿元,比2019年增加4.1亿元,比2020年增加1.48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0.44%,比上年提高0.07个百分点,全市研发投入经费和强度连续两年实现大幅增长。全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提升至494件,每万人拥有1.74件,同比增长1.34倍。


    科技部门聚焦企业关切,主动面向通辽市科技型企业开展科技帮扶,在服务上下功夫,在精准上出实招。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零距离、面对面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听取企业意见建议,有效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以稳企助企惠企暖企推动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共走访调研50余家企业,召开8次企业座谈会,有效解决了一批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为企业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做强承载功能


    创新平台能级大提升


    十年来,通辽市坚持把平台载体作为关键抓手,加快建设步伐,做强承载功能,形成有利于创新成果迸发的“场效应”。


    高能级创新平台不断涌现。首家外籍院士专家工作站——“蒙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士专家工作站”获批成立、联合建设了“邹学校院士创新团队工作站”,通辽科技大市场、内蒙古科创中心通辽分中心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正在加快推进。


    创新平台建设数量再创新高。目前,全市共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72家,其中自治区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218家。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3个自治区级以上创新园区。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高质量发展,全市市级以上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总数达48家。其中,市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5家;市级专业化技术研发与中试公共服务平台5家;市级众创空间5家、自治区级众创空间9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自治区级星创天地18家、国家级星创天地4家。各类在用孵化服务场地总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


    科技项目带动


    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


    十年来,通辽市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战略基点,聚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承担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为牵引,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科技项目量质齐升。近年来,全市共谋划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00余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等连续实现零的突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专项获批数量为11项。


    项目成果应用不断走向高端。全市共荣获自治区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5项,其中,“东北地区旱地耕作制度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和“风沙灾害理论与防治技术应用”2个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增强协同创新


    开放合作实现新提高


    十年来,全市实施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科技合作战略,与二十几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


    校市、校企合作持续深入。通辽市大力实施“4+8+N”合作机制,积极推进各类科技创新主体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协同合作,切实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通过加大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全市科技支撑产业转型发展的能力得到了持续提升。


    技术合同成交额实现翻番。2019—2021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达到0.10、0.18和0.19亿元,连续三年实现翻番增长。今年1—9月份,全市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4项,成交额0.76亿元,已远超去年全年总额。


    强化科技服务


    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


    十年来,通辽市持续汇聚科技服务资源,探索科技服务新模式,搭建服务对接桥梁,全力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科技服务工作扎实有效。持续深入开展惠企政策宣讲活动,组织开展了科技大讲堂等贯宣活动,组织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技术交流对接活动10余场次,举办线上线下各类讲座培训40余场次,参训企业达到千余家,参训人数达到2000余人次。从多方面解读通辽市对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科技政策,现场发放惠企政策汇编等,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确保政策宣传活动落在实处。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十年来,通辽市科技局不断完善科技特派员支持政策和机制,组织选派和鼓励支持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共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4622人(次),组建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9个。据不完全统计,科技特派员直接引导、参与创办领办企业、合作社等220多个,服务当地企业、合作社、农民协会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670多家,服务各类基地80多个,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农民6万多人次,推广新技术560余项,辐射带动农牧户31万户,累计产生经济效益97亿元。


    营造科技创新良好氛围。连续十年围绕不同主题举办“科技活动周”等品牌科普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推动科普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郭洪申)

    2022-10-31
  • 呼伦贝尔: 打通中心城区“断头路”

    呼伦贝尔市针对中心城区路网不畅、微循环不通这一“痛点”问题,今年以来大力推进中心城区一体化工作,打通城区“断头路”,铺就百姓“幸福路”。


    目前,呼伦贝尔市中心城区15条断头路已完工9条、正在推进6条,断头路项目已完成投资2.27亿元。


    呼伦贝尔市中心城区包括海拉尔区和鄂温克族自治旗政府所在地巴彦托海镇。为推动中心城区一体化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呼伦贝尔市以密路网、微循环方式,完善城区路网结构,实施“断头路”畅通工程和“瓶颈路”拓宽工程,构建级配合理的城市路网体系。


    呼伦贝尔市住建局加强项目调度,按月督导项目进展,新建道路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倒排工期、挂牌作战,将项目推进工作细化落实在一个个环节步骤上、一个个推进时间进度上;统筹各方力量集中攻坚项目建设难题,加大征拆工作力度,在项目上做“加法”,在效益上做“乘法”,争取以较少投入换取效益最大化,充分发挥干部队伍攻坚克难精神,仅2个月就完成了困扰5年之久的项目区域内房屋征拆工作。


    一条条中心城区“断头路”被打通,缩短了市民出行的距离,有效解决了中心城区居民“出行难”问题,密切了海拉尔区、鄂温克旗两地的经济往来。


    呼伦贝尔市住建局副局长周旭东表示,下一步,呼伦贝尔市将结合当前中心城区一体化建设重点工作,加快城市道路升级改造,做好绕城、穿城道路建设,与国道、省道和城市道路连接成网;在现有的城市快速路环线和“五横三纵两联”城市Ⅰ级路等骨干道路基础上,全面打通城区望城路等“断头路”“瓶颈路”,推进市域骨干网络建设,提升路网等级、细化支线路网。(记者李玉琢)

    2022-10-31
  • 上海:橘子红了!硕果满园迎丰收

    又是一年柑橘丰收季。上海的种橘大镇长兴镇目前共有2995户柑橘种植户,今年全镇的柑橘种植面积共有1.5万亩,预计总产量可达17500吨。








    为帮助农户拓宽销路,今年长兴镇积极与线上平台、线下商超开展对接。抢“鲜”供应销售市场的同时,亲子采摘、农事体验等活动也实现了农旅结合的双丰收。

    -0001-11-30
  • 四川汶川:灭火英雄蔡茂强魂归故里、长眠家乡

    中新网成都10月27日电(记者刘忠俊)27日上午,在处置森林火灾中英勇牺牲的四川森林消防员蔡茂强烈士骨灰安葬仪式在四川汶川县烈士陵园举行,蔡茂强亲人以及群众、队友等送烈士最后一程,并泪别灭火英雄。








    汶川县城,群众献上菊花泪别英雄蔡茂强烈士。刘忠俊摄


    2008年“5·12”汶川地震时,9岁的蔡茂强刚上小学三年级。汶川地震时,他家所在的汶川县威州镇月里村震感强烈,家中房屋震塌、父母受伤。及时赶来的武警战士将蔡茂强一家从废墟中解救了出来。


    中专毕业后,得知森林消防队伍在招录新消防员,蔡茂强第一时间报了名,经过层层选拔光荣加入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从入队开始,他便暗下决心要当一个素质过硬的消防救援人员。刚下队时,由于体能素质不过关,蔡茂强便利用休息时间“加餐”,除正常训练之外,还坚持每天“三个一百”。经过不懈努力,成为了同批新消防员中第一名水泵操作手,熟练掌握森林草原灭火、地震、水域等综合救援技能,先后多次参与森林火灾扑救、抢险救援、防火携装巡护等任务。


    走进汶川中队蔡茂强与队友的寝室,“豆腐块”被子、帽子和腰带整齐放在床上。队友清理其行李箱时,衣物下压着的一本说明书引起了队友们的注意,说明书上写着“阻鼾器”字样。“他还买了这个......”队友余厚良称,蔡茂强调入二班前,曾与自己住过一年,他睡觉经常会打呼噜。一次午休起床上厕所时,余厚良发现蔡茂强裹着大衣蜷缩在学习室暖气片地面上。后经询问了解,蔡茂强称自己睡觉总打呼噜,那天正好刚执行了防火执勤任务,大家都很累,看到身旁的战友翻来覆去无法入眠,不想影响了大家休息。“今天才知道他竟还悄悄买了阻鼾器。”余厚良有些哽咽。


    蔡茂强的队友李闯回忆称,中队进行负重5公里训练时,自己因脚部抽筋掉队,蔡茂强发现后及时冲了过来。将背囊接了过去背在了自己身上,同时蹲下来替自己脱鞋按摩脚部。蔡茂强总是以这种默默无闻的方式爱护着并肩战斗的队友们。他右眉上方有一道疤痕,是在一次器械训练时受伤留下的。当时中队正在进行器械训练,他处于保护位置。谁知突发意外,单杠突发断裂,正在杠上的队友旷宏刚突然掉落。为保护队友不受伤,蔡茂强迅速上前接住队友,自己却被单杠击中受伤。


    2022年,四川冕宁县、广安市前锋区等地发生森林火灾。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蔡茂强与队友们克服地形复杂、山高坡陡、连续作战等不利因素,敢打敢拼、勇斗火魔,圆满完成凉山州冕宁县大桥镇、广安市前锋区、广安市邻水县、重庆市大足区等7场森林火灾扑救任务。在重庆市大足区森林火灾处置中,面对高温酷暑,蔡茂强与队友连续奋战7个昼夜,在扑灭明火、清理余火中从未退缩一步。


    2022年10月17日,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发生森林火灾,蔡茂强随队千里机动、跨区增援,始终坚守战斗一线。10月21日9时42分左右,火场局部突发爆燃。为掩护地方扑火队员和队友撤离,留在最后面的蔡茂强同志被严重烧伤,经全力抢救无效后不幸壮烈牺牲。


    蔡茂强个人自媒体账号上有一段与队友在重庆大足执行森林灭火任务时,休息间隙坐在山坡上浑身泥泞吃雪糕,躺在地上和衣而卧的视频片段,上面写道:“哪有什么钢铁侠,只是一群年轻人穿了一身铠甲。”10月26日,蔡茂强烈士骨灰从湖南回到了家乡四川汶川县,当地群众夹道迎接英雄回家。(完)

    2022-10-28
  • 从美丽海岛到“美丽经济”——浙江舟山贯彻“两山”理念推动海岛渔村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

    站在山下放眼望去,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干览镇新建村南洞艺谷满目葱茏。一条全长4.23公里的生态公路顺山蜿蜒,花与树交相辉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几个大字在郁郁葱葱的半山坡上极其醒目。


    10月16日,在村党建广场,全村党员干部整齐地坐在一起,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报告讲到了大家的心坎里。


    从一个依山而居、位置偏僻的普通海岛村落,到渔村转型发展的典范和著名的“网红村”“示范村”,这里因为和谐共生的“美丽经济”而华丽转身。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新建村,在村民袁其忠家里与村民代表促膝交谈。总书记表示,这里是一个天然大氧吧,是“美丽经济”,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舟山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为行动指南,进一步加大海岛生态保护力度,大力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培育海岛民宿、乡村旅游新业态,掀起了建设美丽海岛、美丽乡村的大潮,揭开了新时期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大幕。


    为深入挖掘舟山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发展“美丽经济”的生动实践,光明日报调研组一行走访舟山海岛渔村,与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交流,力图通过渔村的发展变迁探寻“美丽经济”的实践逻辑。





    舟山市定海区干览镇新建村的南洞艺谷,被青山环抱,生机勃发。资料图片


    1困顿:如何走出渔村的低谷


    在美丽的东海,有我国第一个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舟山市。这里有大大小小的岛屿2085个,千百年来舟山百姓世代以捕鱼为生。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也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墨鱼等代表性鱼种驰名中外,舟山因此被称为“东海鱼仓”“中国渔都”。


    清代诗人刘梦兰在《衢港渔火》一诗中这样描绘舟山渔场的胜景:无数渔船一港收,渔灯点点漾中流。九天星斗三更落,照遍珊瑚海中洲。


    然而,大自然的馈赠并不是取之不竭的。


    进入21世纪,随着修造船产业、水产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近海水域污染严重。很多海湾和滩涂因为围填而消失,气候环境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随着渔业经营体制改革和渔船机帆化,渔业生产力得到充分释放,海洋捕捞量连年增长,对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导致了海洋生态环境恶化。


    那个时候,在我国很多海域,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收入,很多人采用帆张网、底拖网、多层流网等网具,网口面积越做越大,网眼却越做越小,老百姓给这种网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绝户网。


    数据显示,1980年舟山大黄鱼产量为3.5万吨,2000年就减少到327吨,墨鱼产量也从1980年的29560吨锐减到2000年的671吨。


    无鱼可捕背后的另一个问题随之显现。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大批渔民和年轻人离开小岛,奔向城市,只剩下一些老人孤独的身影。新建村党总支书记余金红从1999年起就担任村干部,她回忆说:“那时这里和大多数渔村一样,空落落的,没多少人。”


    曾经养育了舟山千百年的近海渔业资源日渐枯竭,曾经繁华的渔村人去楼空、日渐衰落。“三农”问题与“三渔”问题相互交织,生态环境恶化与渔村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短板。舟山渔业怎么办?舟山渔村怎么办?舟山渔民怎么办?


    面对挑战,舟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促进渔民“转产转业”“减船减产”“小岛迁大岛建”等一系列举措,大力调整渔业结构,积极引导渔民二次创业。一场前所未有的渔业、渔村、渔民全方位转型之战,在舟山渔区打响。


    2探索:乡村旅游打开渔村发展新空间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苦苦寻求发展出路的余金红豁然开朗,产生了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的念头。为了说服群众,她组织村民代表专门到余村考察学习。那里的美丽富饶触动了村民,也坚定了新建村转型发展的决心。


    在多方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后,新建村明确了乡村建设思路和发展方式。余金红带领村民开始修建道路、整治环境、打造南洞艺谷、建火车广场、造渔人码头……新建村成为集景观、休闲、住宿、餐饮、娱乐、教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村民的创业就业空间扩大了,收入来源也实现了多元化,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调研组在进村的路上看到了一个由8节车厢组成的南洞“功勋号”。绿皮车的外表,里面是内燃机车展览馆,集娱乐、餐饮和购物功能于一体,还可作为创意拼搭、亲子手工、交流培训的场所。


    “这里每年的游客量超过40万人,村民的人均收入达到4.2万元,比全市渔农民的人均收入高2000多元。乡村恢复了活力,有近85%的村民常住在村里,富民强村从梦想变为现实。”余金红说。


    袁其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起了农家乐。和村里其他农家乐一样,“画春院”这个名字也是取自于京剧曲牌名,与自家的土菜、舟山的海鲜迥异又和谐地并存。沿着不大的门脸走进院子,75岁的袁其忠领着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他种菜除草,4个子女下厨的下厨、招呼客人的招呼客人。“刚办农家乐那几年,路不好,客人也不多,生意很一般。这几年村里的旅游名气打了出去,大家生意都很好,一年到头都是旺季。”袁其忠的笑容一直在脸上。


    回忆总书记到访时的情景,袁其忠仍然激动不已:“真是做梦都想不到,总书记竟然会来我家里。”


    作为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强化党建引领、发展“美丽经济”的样板,新建村声名鹊起,获得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多个荣誉称号。2019年,在首届联合国人居大会上,新建村还入选了全球净零碳乡村典型案例。


    “总书记给我们鼓足了发展的劲头,指引我们坚定不移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余金红说。


    3蝶变:“美丽经济”谱写渔村振兴新篇章


    模范的价值不仅在于荣耀自身,更在于激励他人。


    新建村的成功为舟山渔村发展转型提供了样板,一些海岛渔村看到了走绿色发展道路、发展“美丽经济”的美好前景,纷纷利用自身优势办起渔家乐、农家乐,以民宿为主的乡村旅游逐渐兴起,为渔民实现二次创业、振兴渔村经济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嵊泗县花鸟岛是一个地处舟山外海的偏远小岛,面积只有3.28平方公里。从空中俯瞰,宛如一只飞翔的云雀。这里海水湛蓝,海岸曲折蜿蜒,港湾和渔村错落有致,建于19世纪的花鸟灯塔闻名遐迩。然而,当初的渔岛却因青壮年大量外流,成了常住人口不足800人的“空心岛”,留下的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新建村为代表的“美丽经济”模式在舟山全市逐步推广,花鸟岛也确立了以绿色生态为依托发展海岛旅游的思路。2013年,花鸟岛开始启动建设,整治村容村貌、改善岛内交通、建设配套设施、盘活闲置住房……这里的海岛旅游逐渐火热起来。


    对于花鸟岛旅游业的发展思路,花鸟乡原党委书记杨玉斌有自己的看法:“虽然花鸟岛发展海岛旅游优势非常突出,但劣势也很明显,主要是交通不方便,承载力有限。所以我们必须走精品化路线,发展定制旅游。”


    既要振兴海岛渔村,又要保护好海岛脆弱的生态系统。“不能一味追求游客数量和盈利,我们的定制旅游就是坚持‘可控下的有序发展’原则,严格控制上岛游客数量,为他们提供个性化、高品质的旅游体验。”花鸟乡党委书记袁方圆说。


    花鸟岛“美丽经济”的异军突起,使这个偏远海岛重新焕发了生机。曾经外出闯荡的花鸟人开始回乡创业,一些闻名而来的青年创客也来到这里创办精品民宿,追寻着心目中的诗和远方。


    在舟山,依靠“美丽经济”实现渔村振兴的例子还可以找到很多。


    岱山县双合村坐落在岱山岛西侧。这里曾经是古代的采石场,历经五六百年的取石开凿,留下了石景旧迹50多处。舟岱跨海大桥和鱼山大桥在双合村附近交汇。


    坐拥跨海大桥“桥头堡”和双合石壁两大优势,双合村将石文化、渔文化挖掘到极致。在保留古村落民居、石巷基本格局的基础上,他们打造石壁景区,完善配套设施,整治村容村貌,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双合村“美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村里的留守人员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也吸引了一批村民回乡创业。王代明就是这样从渔民转为民宿老板的。2018年,他回村租了邻居的旧屋,改造成石里民宿。


    石板路、老砖房,美美的院落加上妻子的厨艺,他不仅找到了一条富裕路,也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坐在宽敞的院落里,王代明和调研组聊起自己的感想:“在村里经营民宿,不用再东奔西跑,有稳定的经济收入,闲暇时还可以在院子里陪客人喝茶聊天。”


    平静的海湾,柔软的沙滩,停泊的海钓船,这里是因形如大虾浮游于海上而得名的虾峙岛。从渡口码头拐过66个弯,河泥漕村就在虾尾巴那个被“勾”住的湾里,常住人口300人。沿着两公里弧形的村路,近20家民宿借着山势错落着,共有300个床位。每逢周末和节假日,这里都是客满。“舟山市实施一岛一品乡村振兴战略,虾峙镇也从渔业重镇向临港产业功能岛发展,并以河泥漕村为核心发展旅游业态。”虾峙镇党委副书记虞卡华介绍说。虾峙镇还专门成立了河泥漕游客服务中心,帮助民宿协调相关事宜、整体打造旅游文创产品。除了游客中心,政府还修建了灯、路等基础设施,总投资已经过亿元。


    在游客中心二楼的书吧,调研组看到了经营人、湖南妹子周娉婷。“我的无问西东民宿在2017年就建起来了,是河泥漕村最早的一批。”周娉婷有些骄傲地说,如今她已经在这里开了两家民宿、一家书吧、一个餐厅。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舟山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在全市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在全省率先实现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全覆盖,打造了定海长白岛,普陀东极岛、白沙岛,岱山小长涂岛,嵊泗花鸟岛、黄龙岛等美丽小岛10个,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27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145个,定海“净在山海”、普陀“红动蓝湾”、岱山“蓬莱乡韵”、嵊泗“碧海蓝湾”等10条美丽风景带或海上共富带在加快推进……每一个渔村的背后,都经历了从传统渔业经济向现代旅游经济的蝶变,展示着“美丽经济”的辉煌画卷。


    4启示:“美丽经济”的舟山经验


    8月1日中午,从舟山沈家门码头出发,经过朱家尖海峡大桥,2376艘渔船浩浩荡荡奔赴东海。这是结束伏季休渔后的开渔盛典。16个小时后,随着第一艘船的归来,1200多筐、3万多公斤的头茬蟹端上了百姓餐桌。“经过多年努力,东海的海洋生态、渔业资源正在恢复中。”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严小军说。


    正是把保护海洋生态、发展海岛旅游与渔民转产转业紧密结合,舟山探索出一条以“美丽经济”促进渔村共同富裕的行之有效的道路。如今,舟山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4.7万元,居全国地级市第16位,是长三角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级市之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2.2%,城乡居民收入倍差1.61,也是全国收入差距较小的地区之一。


    擦亮渔村生态底色。生态美是“美丽经济”的基础,舟山在发展“美丽经济”的过程中,首先在群众中树立起绿色环保理念,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五水共治”等一系列举措,在保留村落基本格局的基础上,全面改造渔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使一个个昔日破旧的渔村变成了令人向往的田园诗画,乡村旅游有了最根本的依托。


    彰显海岛特色优势。为了增强“美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舟山市根据各个海岛和渔村的资源禀赋、人文环境和经济基础,充分挖掘特色优势,启动“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一岛一策”“一岛一品”的思路分别确定发展方向和建设主题,分类打造观光度假休闲岛、海岛文化体验岛、活力运动娱乐岛、特色渔农产业岛和蓝碳经济发展岛,形成了美丽海岛、美丽乡村差异化发展的格局。


    统筹全域“美丽经济”。舟山市充分发挥花鸟岛、新建村等样板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全域旅游为导向,以共同富裕为目标,通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夯实“美丽经济”的基础,整镇整岛成片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岛岛串联、岛群聚合、海陆联动,全域化布局“美丽经济”,精心描绘“岛岛是花园、村村见美景”的海岛乡村大花园。


    拓展渔业发展空间。舟山传统渔业经济沿着“向洋、向江、向岸”的转型路径,逐步从单一的近海捕捞、简单加工,向远洋渔业、近海养殖、港口航运、精深加工等多个方向延伸、扩展。截至2021年,舟山全市拥有专业鱿钓渔船420艘,作业范围遍及北太平洋、东南太平洋和西南大西洋,远洋鱿鱼产量38万吨,占全国鱿钓产量6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鱿钓渔业第一市”。


    鼓励群众创业创新。群众的创业激情是“美丽经济”的活力源泉。舟山出台了一系列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在登记注册、税费减免、资金扶持、技能培训等方面为创业者提供帮助,支持大众投身“美丽经济”;深入推进渔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通过整体收储、集中流转等方式盘活闲置农房,为创业者提供要素保障;加快推进乡村创业基地建设,广泛开展乡创活动,通过乡村振兴党建联盟、新乡贤、创业导师团等各种力量引导农创客、渔农民在乡村创业发展,“美丽经济”展现出强大生机。


    丰富“美丽经济”业态。为了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舟山以渔农业为基础、商业为支撑、文化为灵魂、旅游为平台,积极推动“美丽经济”从民宿为主向多样性的“旅游+”升级,促进渔农业、商业、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依托特殊优势培育出海钓、康养、邮轮游艇、海岛探险、节庆赛事、民俗文化等海岛旅游新业态,“美丽经济”的内涵更加丰富,竞争力日益凸显。


    “听完党的二十大报告后,我和岛上经营民宿餐饮的伙伴交流,大家建设海岛的决心更坚定了。我们会尽力把民宿做得更好,为海岛发展作出贡献。”嵊泗县花酒间民宿经营者王凌芝说。


    “下一步,我们要找准短板、精准发力,通过实施‘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打造一批充满活力、令人向往的美丽海岛,让渔农民富起来、集体经济强起来、海岛风貌整体提升,努力走出一条现代化海岛共富路。”党的二十大代表、舟山市委书记何中伟说。

    2022-10-28
  • 层层压实责任 加强政策扶持 推广先进技术 呼伦贝尔1363万亩大豆喜获丰收

    十月,呼伦贝尔迎来粮食生产丰收季,全市1363.49万亩大豆喜获丰收,预计总产量达187万吨。


    呼伦贝尔市是内蒙古大豆主产区,常年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区的75%以上,占全国的8%左右。着眼于国家扩种大豆油料的战略需求,呼伦贝尔市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全力提升大豆产能,通过压实扩种责任、加强政策扶持、育推优良品种、加强农技推广等措施推进大豆扩种任务的落实,今年全市完成大豆播种1363.49万亩,扩种大豆336.59万亩,为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作出了贡献。


    压实扩种责任,确保大豆扩种落实到位。呼伦贝尔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豆扩种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层层压实责任。呼伦贝尔市与相关旗市区签订了责任状,分解下达了大豆扩种任务,春播期间派出4个督导组,对各旗市区大豆播种情况进行督查,确保了大豆扩种任务落实到位。


    莫力达瓦旗作为大豆之乡,积极落实扩种大豆任务,提前做好政策解读和宣传,及时将任务目标层层分解到乡镇、村屯,今年大豆播种543.32万亩,超额完成扩种任务34.1万亩。


    加强政策扶持,激励农民扩种大豆。呼伦贝尔市积极调整大豆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市政府于3月份出台了《生产者补贴政策新增内容实施方案》,明确了提高大豆生产者补贴、降低玉米生产者补贴,扩大大豆玉米亩均补贴差额至200元以上,激发了农民大豆扩种积极性,给豆农吃下定心丸。


    呼伦贝尔市农牧局副局长李永鑫介绍,今年全市38.72亿生产者补贴资金中,90%用于大豆生产者补贴,大豆补贴标准为267.13元/亩,为历年最高,有效保障了扩种后豆农收益。


    发挥大豆育种能力,助力大豆扩种。呼伦贝尔市是国家第一批大豆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目前已建成大豆良种繁育基地15万亩。呼伦贝尔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开展大豆育种工作,目前已培育大豆品种54个,其中蒙豆1137被农业部推荐为大豆主推品种。


    “今年我们合作社种植大豆26000亩,其中蒙豆1137种植11000亩。从产量表现上看,蒙豆1137单产水平最高,能达到360-370斤/亩。这个品种产量高、豆粒鼓、蛋白脂肪含量都不错。农业部门给我们合作社推荐的新品种、新技术,为大豆增产增收提供了技术保障。”阿荣旗福海农机专业合作社崔福说。


    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帮助豆农增产增收。呼伦贝尔市成立了大豆油料扩种工作专班,对6个任务旗市和呼伦贝尔农垦集团进行包片推动和技术指导,落实落细各项措施,分区域、分环节抓好大豆油料扩种工作。全市重点推广了大豆垄三栽培技术、大垄高台栽培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配套根瘤菌剂接种等技术措施,组织市旗乡三级农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帮助豆农增产增收。(记者李玉琢实习生辛孝飞)

    2022-10-27
  • 科技引领“智慧交通”迈向新时代

    升级改造后的新街超限检测站远景。


    鄂尔多斯市作为能源资源最为富集的城市,是国家14个大型煤炭基地、9个大型煤电基地之一和西气东输重要基地,也是国家规划的呼包银鄂榆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全国25个省区(市)煤炭保供的艰巨任务。


    随着“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鄂尔多斯市本着“人民至上、服务优先”的工作理念,充分利用“互联网+”智慧交通的管理新模式,将科技贯穿在治超各环节,在全区率先开辟超限超载治理非现场执法监管网络,打出了源头治超、固定站点治超、高速入口治超和路警联合治超相结合的科技治超“组合拳”,有效解决了执法力量不足、超限车辆绕行以及“人情执法”等问题,使运输引发的交通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逐年下降,连续多年未发生因超限超载运输引发的交通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行政执法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构建起一方和谐安定的运输环境。


    2022年,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被评为“全国行政执法先进集体”,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系统唯一获评的单位。


    见闻一:


    科技治超开创交通运输执法新模式


    深秋的鄂尔多斯大地,色彩斑斓硕果丰盈。驱车行驶在境内的高速路上,一辆辆货车如同长龙,南来北往地奔驰着。从这些流动的车辆中,深切感受到经济发展的强劲脉搏,彰显出鄂尔多斯市“走好新路子,建设先行区”的铿锵步履。


    镜头一闪,不出一秒,货运车辆的车牌、车型、轴数、总重、超限数据、通行时间及图像等信息,便能实时传送至鄂尔多斯市科技治超综合信息平台。10月24日,笔者跟随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执法人员在国道210线伊金霍洛旗新街超限双向检测站,亲身体会到“科技治超”的力量。


    建设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大力推行“智慧执法”,是全国各地交通运输执法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2021年,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局以深化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为主线,建设和完善动态检测监控卡点,利用科技信息手段,有序开展治超非现场执法工作。


    “在执法人员不直接面对行政相对人的情况下,利用动态检测技术,对途经货运车辆是否超限超载、遮挡号牌等状况进行采集记录,对涉嫌违法超限运输等行为,经技术审核后,形成电子证据,将相关违法行为推送至交管部门,轻微违法行为予以电话警告,严重违法行为予以行政处罚。”一张大屏幕,几台电脑,数十个画面全天候监管,鄂尔多斯市科技治超综合信息平台前,工作人员盯着眼前的信息数据向笔者介绍说。


    “这种将执法重心由‘前方查扣’向‘后方追踪’转变的全新执法方式,破解了以往人力治超精力有限、长效管控难以维持等难题,有效降低了监管成本,提升了治理效能。”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丁向明对笔者说。


    见闻二:


    精准施策打通治超“难点堵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市作为资源型城市,交通运输业蓬勃发展,带动经济迅猛腾飞。市区内国道省道、农牧区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4884公里,路网密度达到28.1公里/百平方公里。


    据了解,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煤炭工业企业生产原煤64016.5万吨,其中80%通过公路进行长途和短道运输。随着道路运输体量急剧增大,公路超限超载运输这一顽瘴痼疾更加凸显,公路货运量和周转量,每年都实现两位数增长。受利益驱动,货车超限超载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对公路路面桥梁造成损坏,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危害,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保障公路安全畅通,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局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按照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和自治区治理车辆超载超限工作相关要求和部署,在鄂尔多斯市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属地管理、源头监管、联合作战”工作机制,综合运用科技手段,规范执法流程,提高执法效能,科技治超交出亮眼的“成绩单”,依法治超工作走在全区前列。


    万事开头难。为快速推动治超模式由传统模式向现代科技模式转变,更好地服务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9年以来,鄂尔多斯市投资建设14处非现场执法检测点,升级改造了固定治超站,向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争取资金投资建设5处非现场执法点,迈出了鄂尔多斯市构建科技治超体系的第一步。


    新征程新使命,为保护路产路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展区域经济,做好全国煤炭运输保通保供工作,在鄂尔多斯市委政府和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支持下,累计投入资金近1亿元,在全市20条国省干线建成24处科技治超非现场执法点,利用动态称重、宽高检测、车牌识别及抓拍、视频监控、信息发布、站级非现场执法检测软件6个子系统,全面实现无人值守的科技治超新模式。与传统的源头治超、固定站点治超、高速入口治超和路警联合治超形成了立体式治超网络。通过一系列治超“组合拳”,精准施策,打通治超的“难点堵点”,为保障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了交通执法的力量。


    2021年2月,根据国家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要求,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组建成立,承担起全市交通运输领域市本级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水路运政、航道行政、地方海事行政、船舶检验监督、交通运输工程质量监督及相应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实现“交通运输一支队伍管执法”新格局。


    见闻三:


    服务高效打造综合执法品牌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2021年7月12日,历经3年多建设,全部投运的鄂尔多斯市科技治超综合信息平台,截至目前,累计向交管部门推送违法超限超载信息19304条,处罚违法超限超载车辆13461起,电话告知轻微违法行为4295条,对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起到了极大的威慑作用。


    治超先治本,源头是关键。鄂尔多斯市各旗区属地政府及时公布全市406家重点货运源头企业,交通、公安、能源、市场监督等部门联合监管,确保治超关口前移,推动源头治超主体责任落实。依托煤炭销售综合监管平台,完善货车及驾驶员信息,在装载过程中做到源头治理、精准卡控、事后跟踪。依托无人装车系统,通过车型识别、装车规划、装车控制、实时监控等功能实现源头治超管控,避免销售端的人为超载超限行为。依托数字煤炭综合平台,集合车牌识别摄像机、视频监控、红外对射、道闸设备等硬件设备,建设道闸系统,实行“一车一码一杆”管理模式,同时实行黑名单管理,有效遏制了源头企业超限超载现象。


    在“科技治超”的引领下,鄂尔多斯市通过信息化监管平台、科技化检测系统、数字化办案方式、常态化联合执法等手段,创新形成“一保障,二转变,三提升、四避免、五保护”治超工作模式,即:从组织、制度、经费、人员进行全方位保障;从路警“二人台”转变为各级政府及多部门交响“大合唱”,从“传统人海战术”转变为“科技信息化治理”;从检测精准度、执法透明度、群众满意度三方面提升执法水平能力;避免了安全生产隐患、避免了公路桥梁损坏、避免了道路拥堵、避免了执法人员违法违纪现象;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了交通基础设施、保护了绿色生态环境、保护了执法人员人身安全、保护了交通运输行业公平正义。有力提升鄂尔多斯交通运输执法行为的规范化水平,着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鄂尔多斯交通服务品牌。


    谈到科技治超,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王水云说:“治超永远在路上,继续管好用好全市科技治超综合信息平台,在抓好国省干线治超工作的同时,将治理覆盖面向县乡道路延伸辐射,为保障群众安全出行和公路桥梁安全畅通作出积极贡献,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市、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全景链接:


    鄂尔多斯市是国家重要能源输出基地,煤炭日均运输进出车辆10万辆,日均运输量达到150万吨,公路货运量、货运周转量每年都实现两位数增长。鄂尔多斯市科技治超措施实施以来,非现场执法点的超限率由38%下降至4.2%,固定超限检测站超限率始终控制在2%以下,未发生因超限超载运输引发的交通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国省干线优良路率保持在65%以上。同时,还有效解决了执法力量不足、治超过程中“发现难”“取证难”以及“人情执法”“选择性执法”等问题。


    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在全国首创“E路阳光”交通运输执法线上评价监督平台,实现了“持证上岗、带码服务、平台监督、双向评估”,按照“小切口、硬措施、可落实、能持续”和“关爱货车司机·创建有温度的鄂尔多斯”工作要求,在全市基层执法站所设立10个“司机驿站”、18个“党员先锋岗”,在全市基层执法站所建设了56个“司机之家”“司机驿站”和“党员先锋模范岗”,实现执法服务“零距离”。配套出台领导干部“五个一”工作机制,规范干部队伍扎实有序发展,被交通运输部评为2021年度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先进集体,被鄂尔多斯市货车超限超载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2021年度治超先进单位。


    近期正在协调推进《鄂尔多斯市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出台并科学编制非现场执法三年规划,合理布局非现场执法点,力争到2025年实现非现场治超点国省干线的全覆盖。(王玉琢、秦挨昌、冯立新、高强)

    2022-10-27

  • 首 页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