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内涵,明确建设思路和重点任务,对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促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本期邀请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主持人本报理论部主任、研究员徐向梅


    全方位夯实我国粮食安全根基


    主持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具有怎样的意义?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什么?


    程国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是在现有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的基础上,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目标,以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通过集聚整合资源要素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打造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的粮食产业体系,全面增强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从全球范围来看,建设粮食产业带是世界主要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重要途径。如美国包括粮食产业带在内的九大农业产业带,澳大利亚的小麦、农牧业集群,巴西、阿根廷的大豆产业带,法国的农业产业集群,荷兰的花卉、蔬菜产业集群等,有力推动这些国家成为世界农业强国。


    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支撑,是顺应世界粮食产业发展趋势的客观需要,是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对缓解粮食主产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已具备扎实基础。我国正在推进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9亿亩,其中6亿亩用于稻麦生产;划定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2.38亿亩(与粮食生产功能区重叠8000万亩)。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十九连丰”,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高出国际安全线20%,不仅解决了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也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中国贡献。粮食生产基础设施不断强化,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为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的基本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打造粮食生产功能区、保护区的升级版。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是在稳定和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及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产业链拓展延伸、提质增效,引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强粮食供应链的稳定性、安全性、抗逆性和协同性,进一步增强粮食保供稳价能力。


    二是建设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协同平台。通过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打造跨区域、全链条、竞争力强的粮食产业集群,将主产区农业生产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使粮食产业真正成为主产区经济发展的“名片”甚至“王牌”。同时,将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成为主产区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协同平台,使粮食主产区充分利用要素市场、仓储物流、粮食加工等优势,更好发挥粮食产业的集群效应,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三是成为调动地方政府和种粮农民两方积极性的政策抓手。要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同时,重点发挥粮食加工转化引擎作用,实现粮食产业接一连三、融合发展,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农民种粮务农的积极性。


    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一方面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布局,加大投入,以粮食生产核心区县(市、区)为单位,依托区域优势农业资源,集中连片建设以东北、黄淮海和长江流域等为主体的粮食安全产业带。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进一步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主产区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落实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将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予以保障,在用地指标、用地供应、规划调整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另一方面要加强产业带基础建设,重点实施四大工程。实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固本强基工程,包括高标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包括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现代种业和农机装备支撑,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施粮食现代流通设施提档升级工程。粮食流通设施是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的物质基础,必须提高粮食流通体系现代化水平,促进物流、商流、信息流的高速流通,扩大产业带的辐射带动范围。重点要加强仓储基础设施、物流中转能力等基础建设。实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推进实施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以及粮食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三链协同”,加大对优势粮食品牌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实施优势品牌和质量战略,加快粮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粮食初加工、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协调发展。实施粮食产业主体培育工程。要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粮食产业化联合体、优化升级粮食产业载体平台,推进粮食产业创新发展。


    农业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成效显著


    主持人:我国在推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的过程中有哪些实践探索?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胡冰川(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在小农经济时代,农户家庭生产主要满足自身需求,农业产出的区域分布呈现点状分布。进入商品经济时代,以交换为目的的农业生产推动分工和专业化,使得农业产出的区域分布呈现面状分布,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产业带。在农业产出分布由点到面的过程中,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农民收入也有所增长。在空间布局上,我国农业生产布局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主要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的格局逐步形成。从历史脉络来看,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是经济生产的空间结果,是对自然条件、市场条件、技术条件和政策条件的体现。


    从自然条件来看,农业生产分布呈现出典型的自然特征。根据不同气候带分布,我国形成了南稻北麦的种植分布。比如,我国吉林玉米带与同纬度上的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是最适合玉米种植生长的黄金地带,体现了同纬度上自然条件相似的带状分布特征。再如,徐闻菠萝、增城荔枝、阿克苏苹果、库尔勒香梨等特色农产品都得益于当地独特的自然禀赋。以安岳柠檬为例,2022年当地柠檬种植面积超过40万亩,常年产量50万吨,种植规模、产量、市场占有率均占全国80%以上,究其原因在于当地具有适合柠檬生长的自然条件。


    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的过程中,市场需求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自然禀赋可以转化为更大的经济效益。如潍坊蔬菜产业,除了当地具有长期种植蔬菜的传统优势外,北方地区冬季新鲜蔬菜消费大幅增长,带动潍坊蔬菜产业的规模扩大和淘汰更新,当地产业实现良性发展。如今,潍坊全市蔬菜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300万亩,年产量1300万吨以上,亩均产量超过4.3吨,而2021年全国蔬菜平均单产不足每亩2.4吨。同样得益于市场需求的支撑,云南花卉产业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2022年,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鲜切花交易量突破110亿枝,同比增长7.6%,交易额突破121亿元,同比增长8%,创历史新高。目前,全球有三分之一的观赏花卉来自云南,我国有70%的鲜切花来自云南,市场需求有力推动了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


    技术条件也是推动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的重要因素。以三文鱼为例,由于其在我国没有自然分布,且人工育苗技术难度较大,我国历史上没有开展海上大规模养殖。但随着现代海工装备和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2018年我国首座自主研制的大型全潜式深海智能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建成交付,通过潜水深度控制渔场温度,从而利用黄海冷水团进行三文鱼养殖生产。2022年6月,“深蓝1号”收获我国首批在深远海养殖成功的三文鱼。技术条件在种植业方面表现更为突出,通过品种改良,使得农作物的生态适应性更好,不断扩展农业优势产区的空间。例如,由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团队研发的耐盐碱水稻(海水稻)在新疆岳普湖县公开测产,最终理论亩产结果为每亩548.5公斤,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耐盐碱水稻种植面积已突破100万亩,未来将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实现“亿亩荒滩变良田”。可见,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农作物品种培育以及设施农业水平快速提升,农业优势产区在不断发生变化。


    此外,公共政策参与对农业优势产区的影响日益增加。例如,吉林省通过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推动该省形成肉牛优势产区。2020年吉林省肉牛存栏量为309.4万头,通过肉牛产业化项目、涉牛融资保险等政策支持,养殖规模迅速扩大。2022年全省肉牛存量达到390.3万头,其中肉牛产业园区养殖增量明显,全省规划的10个肉牛产业园区存栏200.3万头,存栏量占比超过一半以上。在此基础上,该省形成了涉及19个县(市、区)的肉牛产业集群,业态覆盖肉牛种业、养殖、屠宰加工。随着肉牛产业分工日趋细化,母牛养殖、专业育肥等环节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不仅提高了本地秸秆饲料利用率,也增加了当地农户的收益。该省肉牛优势产区集中在很大程度上是粮食安全产业带的延伸,体现了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协同发展。


    国外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经验


    主持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提升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我国在这方面存在哪些短板?有何国际经验可借鉴?


    王秀东(中国农业科学院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经过几十年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我国粮食产业化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也大幅提高。一是粮食产业体系门类日趋齐全,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中粮、北大荒等一批有竞争力、影响力的粮食企业构建“产购储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有效发挥了稳市场、保供应、促发展、保安全的重要作用。二是粮食应急保供体系不断完善,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末,我国共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6000家、粮食应急储运企业4199家,应急加工企业日加工能力141万吨,在新冠疫情期间有效保障了社会需求。但是,从粮食供应链及全产业链来看,我国粮食供应链存在市场导向不足、粮食供应链信息化平台缺乏、产供销连接不顺畅、粮食储备体系不健全、部分农产品供给严重依赖进口等问题,造成粮食供应链一体化程度偏低。此外,在国际贸易形势严峻、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冲击下,国际粮食供应链动荡不安也造成我国粮食供应链的不稳定。从粮食产业链来看,我国粮食产业主要以生产环节为主,粮食加工业、物流业及服务业发展缓慢,产业链严重脱节,无法形成协同效应。粮食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环节一体化发展程度相对较低,一二三产业融合仍处于初级阶段。在粮食产业链条中,粗加工产品多、精细加工产品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密集型产业少等问题突出。


    从国外粮食产业链发展经验来看,美国以具有领导能力的核心企业为中心,组织协调粮食的采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等业务,形成一体化协作的粮食产业链,提升了粮食产品的附加价值,实现产品链、物流链、价值链、信息链等多链融合。同时,核心企业通过向粮食生产者提供粮食生产指导与管理,如品种使用、化肥购买、技术服务与指导及信贷支撑等服务,实现粮食产业链的整合。国际四大粮商有三家都是美国企业,分别是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邦吉、嘉吉,该类企业通过实现一二三产业的互联互通,在粮食市场竞争中发挥了产业竞争优势,在全球粮食产业发展中颇具竞争力。另一家国际粮商是法国的路易达孚,作为全球第三大粮食出口商,同样通过整合粮食产业链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粮食产业的绝对竞争优势。


    从国外粮食供应链发展经验来看,日本粮食生产与我国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农业生产均以小规模经营为主,农户兼业化程度较高等。但日本通过组织建立农业协会作为粮食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成员,具有丰富的粮食经营、管理及组织经验,负责统一协调粮食的供销,从而实现粮食供应链的整合。一方面,农协通过为农户提供粮食生产技术、良种、化肥等农资供应、农业生产保险和贷款办理及粮食收购等服务,既为保障粮食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推动了粮食产业现代化进程,又保障了农民种粮收益,调动了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农协对接供应链的下游大型商场和批发市场,具有完善的农产品冷链运输设施及体系,并建立农产品流通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粮食产品流通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欧洲国家如德国等主要以综合大型超市为主导,以政府建立的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平台为依托,完成粮食产品的预订、流通及销售等供应链管理。综合大型超市依托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平台可以直接联系粮食产品供应基地,既为农户提供专业化的粮食生产指导,也可以做到粮食生产质量监督管理,挖掘粮食产品的附加价值,依托信息平台实现粮食产品的产地追溯、流通环节监控等信息化管理,从而实现粮食供应链的全过程管理。


    基于美国和法国以大型粮企为核心组织实现粮食产业链整合发展的经验,我国在提升粮食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方面,应以政府引导为主,以大型粮食企业为中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粮食企业,加快部署谋划延长粮食产业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粮食产业价值提升。一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在适宜的区域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逐步实现农产品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建立并完善粮食流通体系,提升农产品综合价值,提高农民经营收入;二是推进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打造具有地域资源优势、文化优势的特色产业,发展“农业+服务业”“农业+休闲旅游业”“农业+电子商务”等融合产业,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平台发展乡村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三是完善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农业、利润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带动农业发展。


    基于日本和德国等国家粮食供应链发展经验,我国应结合自身粮食产业发展特征,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供应链模式。一是加强政府的指导与支持,强化粮食供应链建设的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工作;二是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核心作用,注重对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发挥其具有的农业生产、加工及经营优势,鼓励其到粮食主产区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实现该类主体在粮食供应链上下游的衔接与组织管理作用;三是加快构建粮食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推动粮食供应链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整合粮食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及销售等多环节的全程信息跟踪与追溯,实现粮食产品供销的有效衔接与协调;四是加强粮食生产资料和粮食储备工作,建立健全粮食生产资料和粮食多级储备体系及突发情况下粮食流通体系,确保粮食供应稳定。


    加快粮食产业“三链协同”步伐


    主持人:我国要建成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的粮食产业体系,应从哪几方面着力?


    姜长云(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打造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要以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为重点,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培育富有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为目标,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促进粮食产业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实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此,需要打好建设现代粮食产业体系“三链协同”的组合拳,强化粮食产业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支撑作用。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现代粮食产业集群,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通过“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办”,激发小农户参与积极性。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优化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推进优质优价,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形成“龙头企业+产业集群+粮食生产基地”的发展格局,结合支持粮食生产示范市县、粮食特色产业园区、粮食产业化骨干企业等载体建设,带动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联动发展。


    积极培育粮食加工、流通、服务主体,培育粮食产业链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实施涉农企业家成长工程,鼓励企业家成为粮食产业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的中坚力量,促进粮食精深加工和初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鼓励行业领军企业和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带动相关市场主体加强合作,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完善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粮食生产、加工、流通、服务一体化经营和涉粮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瞄准建设农业强国需求,推动农业支持保护政策转向加强政府农业服务,聚焦支持提升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涉粮产业绿色转型。结合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统筹推进质量兴粮、绿色兴粮、服务强粮、品牌强粮,实施粮油产品质量升级和品牌提升行动,培育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粮食产品供给能力。


    坚持科技引领、人才强链、创新发展方向,鼓励平台型企业赋能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紧盯世界科技前沿,加强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等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将打造国家粮食科技战略力量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结合起来,加快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适度竞争的粮食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机制,创新涉粮产业领军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全国性、区域性粮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体系,推进粮食交易市场转型升级。鼓励平台型企业在整合资源、集成要素、拓展升级市场和开展数据增值服务方面发挥引领作用。鼓励应用科技创新支持主食产业化、发展营养型农业和粮食循环经济,推进粮食减损降耗。


    推动粮食领域国际合作,提升我国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完善粮食产销区域合作和涉粮国际合作长效机制,鼓励产区与销区合作共建粮源基地、加工基地、营销网络和仓储物流设施等。加强国内粮食物流主要通道、粮食进出口通道、都市圈内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应急物流通道和关键节点建设。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机制和粮食市场信息服务,加强全球粮食市场供需监测和预警机制建设,科学研判国内外粮食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国际金融市场和能源市场对粮食市场的风险传导效应,并加强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增强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抗风险能力。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鼓励我国粮食企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粮食安全合作,提升粮食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协调水平。支持骨干粮食企业建设境外粮食生产加工基地,或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粮食企业集团转型,形成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领航企业。(经济日报)

    2023-02-27
  • 强信心·开新局丨新场景、新业态、新体验——市集消费点亮海口“夜经济”

    夜幕降临,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海甸溪北岸的西溪里商业街逐渐热闹起来。各具特色的手作、热气腾腾的美食、美妙动听的音乐,吸引着众多市民和游客,让城市“夜经济”更加“活”起来。


    在一家街头汉堡摊,摊主王洪宇开始忙碌起来,为络绎不绝的客人精心做着每一个汉堡。王洪宇拥有一家网络科技公司,晚上出来摆摊既是兴趣爱好,也是二次创业。“现在摆摊是为开店做准备,目前已经培养了不少稳定客户,以后会越来越好。”他说。


    王洪宇经常参加这样的市集活动,收入还不错,人流量大的话一天营业额能达到几千元。


    晚风轻拂,市民游客穿行市集,或享受美食,或驻足观赏,或举起手机拍照,享受着夜晚的户外悠闲时光。


    “这里布置得很有氛围感,美食也比较有特色,工作累了一天,下班后来这里吃吃美食、拍拍照,感觉很放松。”海口市民梁恬和朋友坐在露营椅上,一边吃着美食,一边惬意地聊天。


    自今年年初以来,海口陆续举办了中西“碰撞”市集、古风市集等多个具有创意的市集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夜间消费业态,加速了消费市场复苏。无论是时尚的现代气息,还是风雅的古风国潮,这些市集都为市民和游客打造了新的消费场景,带来了新奇有趣的消费体验,尤其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新风潮。





    图为海口世纪海角的春日市集(2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上个周末,在海口世纪海角商业街举办的春日市集和海口日月广场举办的雅宋风华市集再次引爆了市民游客的热情。春日市集一家宠物摊上,几只萌萌的小狗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来自海南大学的大二学生王雅琪和同学被吸引过来,拿着手机拍下小狗的各种萌态。


    “这里的氛围跟传统夜市不一样,有多元、包容的文化,年轻人特别喜欢。”王雅琪说。


    “这里人流量很大,是平时店里的很多倍,很多人通过这次市集了解到我们,就可能成为我们的潜在客户。”宠物摊主徐冬洁说。


    在雅宋风华市集,“山水画卷”“诗词画境”“诗词长廊”等打卡点以及30余家古风摊位,以精致场景和古风氛围打造出宋朝街景。来自河南的游客娄菡斌现场租了一身古装,在各个打卡点驻足拍照,沉浸式体验宋韵文化。


    “在古风市集体验一下古风文化,感觉很有意思。”她说,“作为游客,这样的市集也可以丰富我们的夜生活。”


    不断兴起的多样化市集活动让海口市民费璐媛感触颇深。“这两年海口的市集越来越多,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她说,现在的市集更趋向于年轻化,更多年轻人愿意到市集走一走、逛一逛。


    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局长王可表示,通过市集活动打造出独特文化定义和不同生活方式,满足都市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海南正在加快推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要让更多生活方式成为消费业态的支撑点。”他说。


    王可表示,市集很容易叠加不同的文化主题,因此对“夜经济”消费升级和业态“破圈”带来很大助推作用,已经形成一个新的消费业态。下一步将招募不同的市场主体去研发、升级更多市集文化。

    2023-02-24
  • 发展乡村产业要抓好重中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日前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发展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对稳住农业基本盘、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乡村产业内涵丰富,其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依托各地多元的乡村资源禀赋,形成产业门类合理布局,资源要素有效集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内生动力充分释放,综合效益明显提高的产业体系。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中心来看,乡村产业发展要抓好重中之重,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一是突出产业稳产保供功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生产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而经济发展带来的对农业的多元需求则要通过乡村产业实现。必须平衡好粮食生产和乡村产业发展的资源分配。在适合粮食生产的主要区域,要牢牢把握粮食生产主线,稳面积、稳产量、稳政策;在耕地不足、劳动力充足、农业特色突出的区域,要发展好乡村产业,增活力、增就业、增效益。将粮食生产与乡村产业结合,实现增产增收有机统一。发展乡村产业要稳住农业基本盘,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加快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充分供给。


    二是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农林牧渔产业发展基础,聚焦有乡村资源优势,有市场需求,能体现乡村价值,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增加从业者收入的成长性产业,争取有所作为。一方面,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保障供给链,完善利益链,让更多农民分享农产品增值收益。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让乡村成为大家向往的去处。发展农村电商,让农产品产得出来、卖得出去,能卖个好价。通过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拓展产业发展方向,扩大乡村创业就业容量。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培育“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推动形成地域特点鲜明、业态类型丰富、产业关联性强、利益联系紧密、就业容量大、增收效果好、比较优势明显的县域支柱产业。


    三是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乡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重要作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具体而言,要改善农村商流物流条件,解决农村消费“最后一公里”问题,拉动和刺激农村消费升级换代。实施“数商兴农”工程,培训农村数字化人才,推动电子商务进乡村,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规范健康发展。推进农产品存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推动城乡间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对接关系。重视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形成产销衔接、运行顺畅、各有特色、保障有力的大市场格局。


    四是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创业。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将农产品加工业及城市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乡村转移,实现城乡产业合理布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特色乡镇和农村服务业,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创造空间。深入实施返乡创业能力提升行动,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创建农村创新创业和孵化实训基地,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力争让每个有就业愿望的农民,都能实现充分就业。通过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兜底”向“产业富民”目标转变,使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得到充分保障。


    五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乡村产业发展中体现文化和生态元素,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要扎扎实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聚焦重点问题,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和绿化美化行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统筹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生态维护的关系,坚决避免重走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充分挖掘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文化遗产的深刻内涵,加强古村落、农业遗迹保护,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新产业、新业态。守住乡土文化底色,开发乡土文化产品,做精做优乡村休闲旅游业,让乡村成为大家向往的美丽家园。


    发展乡村产业要秉承新发展理念,顺应新发展阶段,形成新发展格局,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要提高认识,在工作布局中把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目标设置和预期要求中,统筹乡村产业发展、生产布局、基地建设、项目安排,构建生产、加工、流通、市场健全的网络格局,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加强规划引领,统筹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明确不同特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布局和任务。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挥农业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强化农业职业教育,拓展农业技术人才的成长空间,满足特色产业发展的各类人才需要,赋能特色产业发展。注重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形成创新格局。

    2023-02-23
  • 2022年家电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9.9%

    本报北京2月21日电(记者韩鑫)记者近日从中国家用电器协会获悉:2022年,我国家电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5万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利润总额1418亿元,同比增长19.9%。





    据介绍,得益于中高端转型步伐加快,多措并举降低成本,2022年我国家电行业整体利润持续向好,产业发展不乏亮点。


    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围绕以旧换新、绿色智能等趋势,家电制造和流通企业合力促销,带动部分家电品类增速回升。2022年,全国家用房间空气调节器产量22247.3万台,同比增长1.8%;家用洗衣机产量9106.3万台,同比增长4.6%。


    新兴品类成为新增长点。洗碗机、干衣机、集成灶、洗地机等新兴品类市场规模持续保持增长,成为拉动家电市场增长的重要引擎。2022年上半年,干衣机市场规模同比增长41.1%,集成灶市场规模在2021年增长43.8%的基础上,同比增长6.5%。

    2023-02-22
  • 补贴退场,新能源汽车如何“续航”?

    2022年12月31日,持续13年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以下简称“国补”)政策终止。


    补贴退场后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如何继续发展?众多车企有哪些应对措施?新的消费支持政策怎样做好衔接?近日,本报记者对此作了采访。





    助力新能源车“造得出”“卖得出”“用起来”


    相对燃油车而言,中国新能源汽车起步较晚、基础较薄弱,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享受财政补贴。


    为何要给新能源汽车“吃小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起步阶段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产品续航能力弱、实际用途窄、车型种类单一等问题,消费者认可度不高,配套基础设施水平较低,企业扩大生产的积极性不强,亟需通过政策激励首先解决“造得出”“卖得出”“用起来”的问题。


    国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9年。该年初,财政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由中央财政安排资金,对试点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的新能源汽车消费给予补助。2012年,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对购置补贴政策做了进一步明确。


    2018年后,国补政策进入调整期,新能源乘用车续航里程补贴“门槛”持续上升,推动产业走向高端化发展。一方面,低续航能力的新能源乘用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另一方面,对电池能量密度、车辆能耗等要求逐渐趋于严格,并将其作为影响单车补贴金额的重要因素。


    2022年12月31日,根据财政部、工信部等部门2021年底公布的通知,国补政策正式终止,该日之后上牌的车辆不再给予补贴,这标志着“插电混合动力车4800元/辆、纯电动车12600元/辆”的国家财政补贴正式退场。


    退场前,国补已经历多次“退坡”:2016年,购置补贴政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财政补助采取退坡机制。截至2018年,不同续驶里程下,单辆纯电动乘用车补贴享受补贴均下降了约50%。2018年后,部分续驶里程较低的纯电动乘用车补贴逐渐下降为零,其余车型也逐年下降,到2022年,续驶里程300公里以下的纯电动乘用车已不再享受补贴。


    国补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新能源汽车产量和市场销量连年增长。从2009年到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5294辆增长到688.7万辆,产销量近8年稳居全球第一。


    ——市场主体活力激发,自主品牌茁壮成长。企查查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年注册量从约5100家跃升至23.94万家,增长47倍。截至2023年初,中国现存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数量达60.58万家,比亚迪、小鹏、蔚来等自主品牌受到消费者高度认可。


    许海东表示,国补代表了中国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从‘十城千辆’工程在出租车、公交车等公共服务领域逐步试点推广,到补贴政策优化,加大对高续航、高质量、高安全性产品的倾斜,国补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换道超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许海东看来,国补不仅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造得出”“卖得出”“用起来”,还助力新能源汽车“造得好”、产品“卖得好”、消费者“用得好”。“补贴提升了新能源汽车普及度和消费者接受度,加快了电池、电机等相关技术进步,也带动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行业本身同步发展,通过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新能源赛道,在产业和充电设施之间找到了‘先有鸡’和‘先有蛋’的平衡点。”许海东说。


    补贴退场时机已成熟,对车企暂时性的冲击有限且可控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规模达33.2万辆,同比下降6.3%,环比下降48.3%。有人担心,车市能否适应国补“断奶”?


    许海东解释,开年销售数据暂时遇冷的背后,有春节较早、去年底需求提前释放等多方面因素,不应完全归结为国补退出导致。“断奶”对企业带来的影响是有限的、阶段性的,进入“后国补时代”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实现平稳过渡。


    据分析,从入场到退场,补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市场主体的充分竞争、优胜劣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新能源汽车企业从开始的投机性参与到带动有实力的企业全面进入再到补贴加速退出的过程中,取得了去伪存真、大浪淘沙的效果。


    业内人士分析,这说明市场自身的扩张足以抵消补贴退坡带来的负面影响,车企受到的冲击可控。


    此外,从政策驱动迈向市场驱动,政策也为企业适应调整留出了时间。


    2020年4月,财政部等部门发布通知,要求平缓退坡力度和节奏,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各主要车企均在企业战略规划中纳入了财政补贴退坡带来的冲击因素,并提前在资金、技术、营销等方面部署了较充分的应对措施。此前,新能源汽车畅销车型补贴占比已经降至较低水平。2017年以来,补贴在当年畅销车型售价中的平均占比从35%降至10%以下,5年来下降近25个百分点。“国补退出是早就明确的,企业对此有准备。”许海东说。


    2021年,补贴力度在2020年的基础上退坡20%,核定补贴车辆数量却比2020年增长近7倍,达到156.9万辆。许海东表示,近几年补贴逐步退坡过程中,市场销量爆发性增长,表明消费者已对新能源汽车充分认可,市场自身的扩张足以抵消退坡带来的冲击。“补贴降温,市场却在升温,说明退场的时机是恰当的。”许海东认为,从市场发育度、产业链供应链成熟度、消费者习惯等条件来看,补贴退场时机已经成熟。


    “一方面,对特定产业的财政补贴多具有阶段性特点,在市场化达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及时退出。另一方面,从享受补贴的主体来看,随着补贴效应向产业链上游传导,消费者和产业链中下游的电池企业、车企的受益空间不断压缩,原材料价格却水涨船高,这也说明补贴到了该退出的时候。”许海东说。


    多地发放消费券,新能源汽车消费利好仍在


    国补退场后,各地继续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力度不减,有望发挥“送一程”的正向作用。


    投放消费券——2月1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推出元宵购车消费券活动,凡个人在活动中参与商家购买新车,根据车价不同赠送消费券1500元-10000元不等。消费券可在海曙区内部分商场、餐饮等单位消费。河南省郑州市1月5日推出2023年汽车焕新季活动后,2月3日宣布将活动截止时间延长至3月10日,并在原5000万元基础上增发1亿元汽车消费券。此外,山东省、江苏省无锡市等地也积极发放新能源汽车消费券,在区域内购置单辆纯电动新能源车可获3000元以上消费券。


    刺激置换需求——1月29日,上海印发《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延续实施新能源车置换补贴,2023年6月30日前个人消费者报废或转出名下在上海市注册登记且符合相关标准的小客车并购买纯电动汽车的,给予每辆车10000元的财政补贴。


    业内人士指出,国补虽然退场,新能源汽车其他消费利好因素仍在,如牌照办理、车辆购置税、部分城市免于限行等方面优惠力度不减,地方政府补贴、厂家补贴、经销商促销亮点频出,仍对消费者有着强大吸引力。


    需求端的政策支持有接续,供给端的企业反应如何?


    短期内,原材料价格走高叠加补贴退场影响,企业可能面临成本压力甚至市场洗牌。记者梳理发现,去年底以来,业内一些头部企业对旗下部分新能源车型指导价进行了上调。一些外资品牌逆势降价,抢占市场份额。以小鹏、蔚来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新势力”近日宣布降价,引发业内对新一轮价格战的担忧。


    许海东认为,新能源汽车企业应紧紧抓住消费者需求这一关键,继续在自主创新、质量控制、服务提升、产品出海、生态构建等方面发力,抓住本轮行业重构契机,切实解决消费者的里程焦虑等关切。同时,政府应确保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如完善锂矿石等原材料价格监测机制等。此外,许海东还建议,国补退出后,可在税收优惠和税制设计方面完善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支持政策,如平衡燃油车与新能源车消费的税负比例、优化调整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政策等,寻求国家和行业的“双赢”。

    2023-02-21
  • 强信心·开新局丨从“活下来”到“火起来”——湖北旅游业提质升级观察

    周一到重庆,制定五星级游船“长江印象号”的全年工作计划;周二到恩施,和景区负责人沟通新一年的合作;周三到宜昌,参加“引客入鄂”工作会议;周四、周五在咸宁,考察乡村振兴项目;周末回到公司“拍板”多个合同……这是52岁的旅企负责人胡时华最近一周的工作日程。


    身为峡州国旅集团董事长,胡时华带领着历经20年风雨的企业和近800名员工,迎来了旅游业的春天。





    2月5日,市民在湖北省博物馆的“钟鸣楚天元宵夜”灯会游园活动上观赏彩灯。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今年春节假期以来,湖北旅游市场加速回暖、强势复苏。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湖北省累计接待游客3345.2万人次,较2022年同比增长28.86%,较2019年同比增长15.87%。


    旅游业是武汉市黄陂区的支柱产业,全区约31%的人口吃“旅游饭”。记者近日来到黄陂木兰草原、木兰花乡等多个景区看到,虽然正值倒春寒,但是景区停车场满满当当,多个夜游项目吸引游客到访。木兰花乡景区总经理陈悦介绍,春节期间,截止正月十五,景区接待量超30万人次,收入4500多万元,创下历史新高。最近一周景区接待游客1.3万人次,过夜游客和外地游客数量稳步增长。


    记者了解到,湖北新春文旅市场“开门红”,与去年省市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大力纾解企业困境密不可分。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李述永介绍,2022年湖北省统筹7.63亿元财政资金帮助旅企“活下来”,其中4.1亿元用于贷款贴息、3亿元用于发放文旅消费券、5300万元用于奖励旅行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多家大型旅游企业借“休整期”提档升级、华丽转身。宜昌百里荒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2022年全年组织开展员工培训30场、600人次,着力提升员工工作技能和服务水平。武汉“知音号”在过去3年间暂停演出430余天,公司开源节流,对游轮进行维护保养,演员们也一直在紧张排练,确保在观众面前展现最佳演出状态。


    武旅股份副总经理、朝宗文旅负责人廖成志说,“知音号”利用空余时间和空间,在城市衍生品、文化演出、戏剧教育、艺术资源引进等多方面创造品牌,用文化带动旅游体验,使人、船、码头、江水与城市相融。


    湖北于2020年下半年举办“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活动,390家A级景区免门票吸引全国游客打卡。2021年湖北又开展A级景区提质惠民、千家旅行社“引客入鄂”等活动,进一步扩大文旅消费。2022年,湖北累计推出300多场促销活动,直接带动旅游消费近10亿元。


    在精准政策的有力保障和精彩活动的持续刺激下,湖北文旅行业实现从“活下来”到“火起来”的发展。并在近年来市场的反复淬炼与检验中,形成了7大特色旅游产业链。


    从春节至今,“南国雪乡”神农架、恩施等不断丰富雪上旅游业态,刷新单日最高接待纪录。在热门景点云集的武汉市,黄鹤楼公园、欢乐谷、花博汇、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等景点聚集效应明显,许多慕名而来的跨省游客表示“意犹未尽”。利用春节假期,四川成都的陈女士携女儿来鄂旅游。只在武汉停留了半天、就赶火车到神农架滑雪的她说:“匆匆路过了武汉,这里比想象中更好玩,期待今后再来深度游。”


    胡时华告诉记者,近期公司将迎接来自四川、河南等地的专列游客,和一趟近30人的三峡游包船,以及赴泰国、巴厘岛的组团出境游。(记者喻珮、鹿泽新)

    2023-02-20
  • 新闻1+1丨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开始“止跌回升”!

    2月15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1月份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8.9,比去年12月回升1个点。这1个点的增长主要在哪里?中小企业的其他细分数据反映了怎样的趋势?止跌回升态势未来又该如何持续?《新闻1+1》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孙文凯,共同关注: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开始“止跌回升”!





    1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2月15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今年1月份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8.9,虽然仍在景气临界值100以下,但上升幅度达到近两年来最高。交通运输和住宿餐饮业在1月份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了不小的带动作用。1月份中小企业发展,释放哪些信号?点击视频,一起关注。


    1月份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数据,劳动力指数和资金指数的上升带动良性循环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孙文凯:劳动力指数的上升,反映的是相比于上个月就业量的增长。随着服务业,特别是交通运输、住宿餐饮代表的服务业的景气,吸纳就业实际上在上升,当前从宏观上来看,服务业吸纳就业已经接近了50%,它是最大的吸纳就业的源头。劳动力指数的上升,反映的是这些行业恢复带动就业的一个增长。资金指数的上升,说明随着经济景气的向好,企业越来越有信心,有信心对应的就会转化成投资意愿,投资意愿需要融资去扩张,反映了由信心转化为投资,转化为扩张需求,从而带动融资需求扩张。


    1月份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数据,成本指数上升是否意味着中小企业依然面临较高的生产经营成本?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孙文凯:对于成本指数的上升,不能用过度悲观的视角去看待,因为成本的上升反映的是企业总成本的上升,实际上反映的是复工复产带来的投入上升。总成本的上升,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取决于两个最主要的因素,一是原材料价格的上升,二是人工成本的上升。近段时间,大宗商品价格是稳中回落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也在回落,那么主要成本的上升应该是复工带来的劳动投入上升。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带来的成本上升,比如说一些优惠政策,实际上是在去年年底有一部分优惠政策是到期的,到今年会有一部分调整,这样也带动了企业成本的上升。


    1月份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数据,劳动力市场需求上升,供应下降,怎么看?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孙文凯:总量上,在2013年之后,我们的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在下降,传统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象已经有所改变。在结构上,制造业劳动人口年轻化,但年轻劳动力现在越来越偏向于不进入制造业,所以一些制造业企业确实面临一定的供需缺口。随着三年疫情的影响,整体失业率还是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劳动参与率也不高,很多的劳动力实际上并没有充分利用。从长期来看可能是劳动力不足,但是从当前来看,我们还是要鼓励内需促进就业,特别是解决结构性的供需问题。


    疫情期间出台的中小企业帮扶措施,在今年是否要延续?延续的必要性是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孙文凯:1月中旬,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这里面提到了很多应该进一步加大落实的措施。主要包括税费减免的继续执行,当然也有一些适当的回调,该优化的优化,该延续的延续;包括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率是往回调了一点,所得税的优惠是延续的,还包括融资方面的一些贴息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政策,这些政策都是继续支持中小微企业可以延续的政策。

    2023-02-17
  • 国家版权局:2021中国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7.41%

    中新网2月15日电据国家版权局网站消息,“2021年中国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调研报告出炉。调研显示:2021年中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为8.4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2%;占GDP的比重为7.41%,比2020年提高0.02个百分点。





    国家版权局网站


    从2017年至2021年,中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从6.08万亿元人民币增长至8.48万亿元人民币,产业规模增幅39.43%;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来看,中国版权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017年的7.35%增长至2021年的7.41%,提高0.06个百分点;从年均增长率来看,五年间中国版权产业行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为8.67%,高于同期全国GDP年均名义增长率0.23个百分点。版权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同时,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迅速,对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此外,2021年中国核心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达5.36万亿元人民币,占全部版权产业的63.10%,对版权产业发展的贡献最为显著。(完)

    2023-02-16
  • 去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一点五二亿千瓦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13日举办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52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2%,成为国内电力新增装机的主体。其中,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突破1.2亿千瓦,达到1.25亿千瓦,连续3年突破1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从发电量看,2022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达到1.1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8%,接近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介绍,截至去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千瓦,达到12.13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较2021年提高2.5个百分点。2022年,国内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7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6%,较2021年提高1.7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伴随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其竞争力也不断增强。王大鹏介绍,当前国内可再生能源发展市场化程度高,各类市场主体多、竞争充分,创新活力强。与此同时,技术进步推动成本大幅下降,陆上6兆瓦级、海上10兆瓦级风机已成为主流,量产单晶硅电池的平均转换效率已达到23.1%。此外,光伏治沙、“农业+光伏”、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分布式发展成为风电光伏发展主要方式,2022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5111万千瓦,占当年光伏新增装机58%以上。


    中国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目前,中国生产的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占全球市场份额70%。同时,国内可再生能源发展为全球减排作出积极贡献,2022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减少国内二氧化碳排放约22.6亿吨,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5.73亿吨,合计减排28.3亿吨,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中国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

    2023-02-15
  • 内蒙古开行首列农产品“铁路快通”中欧班列

    光明日报呼和浩特2月12日电(记者高平、王潇通讯员李汉磊、任子怡)日前,一列首次通过“铁路快通”模式报关的农产品中欧班列在呼和浩特海关所属集宁海关监管下,从七苏木铁路物流中心驶出。该班列共装载55个标箱,满载内蒙古本地葵花籽,从二连浩特口岸出境到达俄罗斯科列措沃,这是乌兰察布号中欧班列首次通过“铁路快通”模式出口农产品。2022年,乌兰察布市通过中欧班列出口葵花籽2万多吨,同比增长27.9%。





    据介绍,“铁路快通”模式是海关为促进中欧班列发展推出的一项便利措施,该模式优化了以往业务流程和监管模式,实现海关、铁路、运营企业数据互通,三方协作共同监管,进一步压缩中欧班列申报成本,实现智能化监管、数字化通关、加速度验放,确保中欧班列在口岸高效通行。“铁路快通”模式下,海关通过对铁路舱单电子数据进行审核、放行、核销,实现对铁路列车所载进出口货物转关运输监管,无须运营企业另行申报并办理转关手续。运用“铁路快通”模式通关,能节约通关时间24小时,缩短整体运行时间1到2天,单箱还可以节省费用200元以上。


    “集宁海关大力推进‘铁路快通’模式创新应用,主动协调铁路部门、班列公司实现系统物流数据共享,加强与口岸海关的联络沟通,简化监管手续,缩短班列运行时间,提高铁路进出口货物运输通行效率和便利化水平,成为我们提升中欧班列竞争力的一张王牌。”乌兰察布市对外贸易公司总经理王生元说。


    “为保障中欧班列‘铁路快通’模式顺利通关,我们落实问题清零机制,梳理该模式试运行阶段堵点,由专人对接出口企业、班列公司、场所运营公司单位,及时解答业务和政策咨询。成立专项保障小组,协同口岸海关细化‘铁路快通’新业务模式各项监管节点,全程跟踪解决通关难题,提升进出境物流效率。”集宁海关关长包慧泉介绍。

    2023-02-14
  • 报告显示:到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预计达万亿元

    今年春节假期,冰雪游成为各地旅游亮点。河北崇礼、吉林、新疆等地的雪场火热迎客,来自江浙沪和广州的雪友涌向吉林,北京的滑雪爱好者依然钟情崇礼的滑雪场,而对于假期充裕的雪友来说,去新疆滑一场“粉雪”的愿望得以实现。





    从各地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个雪季虽然尚未结束,但雪场早已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对于冰雪行业从业者来说,这份“成绩单”意味着新的憧憬和期待。


    本月发布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后遗产报告》披露,中国冰雪产业总规模2015年为2700亿元,2020年增长至6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达到10000亿元。


    “说走就走”的滑雪之旅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启了“说走就走”的滑雪之旅。


    春节期间,北京姑娘阿布约上好友去了吉林,虽然是新手,但热爱不减,“我们年前就到吉林了,主要在松花湖滑雪场和北大湖滑雪场玩,除了大年三十没滑雪,松花湖和北大湖各滑了三天。”据阿布观察,到松花湖和北大湖滑雪的雪友中,除了北京游客,更多的是来自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的滑雪爱好者,尤其是春节长假前的两三天,游客量不小,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游客量小幅下降,正月初二开始明显增加。


    北京小伙儿小武已有20多年滑雪史。“今年这个雪季,我基本上隔一个周末就去崇礼滑一次。崇礼的滑雪场很多,去哪个雪场滑,大家商量下就出发了。”小武说,下个周末,他和朋友们还要去崇礼滑雪,“现在离返京都很方便,只要大家约好,说走就走。”


    在刚过去的周末,侯先生一家和朋友一行9人也去了崇礼滑雪,春节期间,侯先生还和亲朋好友去吉林滑雪过年。“北京冬奥会以后,感觉身边滑雪的人突然多了起来,尤其是玩单板滑雪的更多,可能是受了冬奥会上苏翊鸣、谷爱凌的影响。”侯先生一直滑双板,为了和滑单板的朋友玩到一起,他在吉林滑雪时特意学了单板。“我在网上看了很多教学视频,在雪场摸索了3天,基本掌握单板的技巧了。”


    新疆“粉雪”受热捧部分酒店客房售罄


    今年雪季,新疆滑雪场受到雪友追捧。侯先生和小武均告诉记者,受气象条件影响,新疆的雪场大部分都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粉雪”,也就是自然雪,这正是滑雪爱好者最向往的雪质。“在‘粉雪’上滑雪,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很容易上瘾。”侯先生说。


    北京市民宋先生前几天到新疆阿勒泰滑雪,每天从高高的山坡上疾驰而下,让他直呼过瘾。记者从宋先生拍摄的视频中看到,雪场的人看上去似乎不多,但宋先生表示:“不是人少,而是雪场太大了,放个几千人在里面,根本找不到人。有些酒店的观景房早就订满了。”记者从旅游平台上查询发现,以2月12日入住为例,部分酒店客房已售罄,高星级酒店的客房售价近2000元/间夜。


    据媒体报道,从春节开始,新疆各大雪场迎来游客潮,1月21日至27日,全疆5S级滑雪场接待游客12.18万人次,同比增长4.94%。1月21日至2月5日,阿勒泰将军山国际滑雪度假区进场人数119552人次。1月25日,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禾木(吉克普林)国际滑雪度假区单日滑雪游客数量创历史新高,当日共接待观光滑雪游客1.54万人次。


    与新疆相比,距离更近的河北崇礼、吉林是北京雪友最热衷的京外滑雪目的地。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元旦到1月25日,京张高铁北京到崇礼方向列车上座率超九成,共发送旅客34000人次。其中农历正月初二、初三两天客运量达4200人次。兔年春节,共有15.69万人次游客在崇礼滑雪过年。在吉林省,吉林市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春节假期接待总人数达4.46万,同比增长13%,北大湖滑雪场每天客流量达8000人左右,雪场周边民宿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幅超16倍。


    从业者迎近年来最忙冬季


    滑雪热的到来也带动了滑雪教练、雪场负责人的干劲儿,这个滑雪季是他们近年来最忙的一个冬天。


    这几天,吉林滑雪教练小土依然忙碌——早上9点开始上课,下午三四点下课,小土整天“泡”在雪场里。小土是福建人,因为热爱滑雪,只身从南方闯荡到北方,当滑雪教练不仅能让他尽享冰雪乐趣,还能赚到不错的收入。


    “松花湖滑雪场95%都是外地游客,其中最多的来自江浙沪和广州。南方的小孩子没怎么见过雪,到了雪场特别激动。”这个春节小土就没歇着,学员一个接一个,“滑单板的很多,有的学员连着滑了三个白天,晚上还想接着滑,热情特别高。看到大家逐渐滑得有模有样,我心里特高兴。”


    小土虽然身在吉林,但是他的部分装备还放在崇礼滑雪场。与很多滑雪教练一样,雪场既是小土的“家”,更是他尽情驰骋的赛道。“这个雪季结束后,我会去成都训练,希望自己有更大的进步。”


    崇礼太舞集团市场中心经理任晓强在忙碌之余,还和同事们开始准备雪场的夏季运营,“冬天滑雪,夏天打造休闲旅游目的地,我们将推出很多夏季运动,让大家来这里避暑、聚会。”


    聚焦


    后冬奥时代冰雪产业如何发展?


    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推动了冰雪运动在中国的广泛普及,也推动了中国冰雪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今,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冰雪大众健身休闲为主,装备制造、冰雪旅游、竞赛表演、运动培训、场馆服务和冰雪会展等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本月发布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后遗产报告》披露,中国冰雪产业总规模从2015年的2700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6000亿元。冬奥会后,中国将持续推动冰雪产业升级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发展体系,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推动冰雪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预计到2025年中国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10000亿元。


    我国冰雪产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今后如何更上一层楼?


    冰雪装备原创“升级”发展步入快车道


    以冬奥筹办为契机,中国冰雪运动装备制造业跨越一道道技术难关,产品从无到有,品牌从有到优,市场规模与投资力度不断扩大,产业园区蓬勃兴起,自主研发能力逐步增强,冰雪装备市场消费大幅增长,装备制造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截至2020年,全国各地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园区及小镇接近20个,2022年,中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预计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速20%以上。


    在冬奥会的带动下,我国加快建设了一批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河北省廊坊市布局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培育引进冰雪装备制造产业落地,形成冰雪全产业链条。吉林市冰雪装备产业园重点引进一批索道缆车、造雪机等重型设备生产企业和碳纤维滑雪板、滑雪服等轻装备生产企业,计划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


    近年来,以“科技冬奥”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促产业升级,冰雪装备不断加强原创性技术和核心技术创新,本土冰雪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升,面向国内外市场,打造冰雪产品高端品牌,又提升了国产化率和市场占有率。


    冰雪旅游由北及南打造服务综合体


    北京冬奥会也带动冰雪旅游业快速增长,冰雪旅游成为全民新时尚。2020至2021雪季,全国冰雪旅游人数达2.3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900亿元。


    依托冬奥冰雪场馆资源,推动北京延庆和张家口崇礼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滑雪旅游度假胜地,促进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同时,支持各地建设一批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冰雪景观独特、产品服务优质、冰雪风情浓郁的冰雪主题省级旅游度假区,推出一批兼具民俗风情和冰雪文化特色的冰雪旅游主题精品线路。


    不仅在北方,近年来,我国南方各地也加入了“冰雪消费”大军。


    “从国家层面,冰雪运动的基础设施取得了很大进步。从我看到的情况,我国南方很多室内滑雪场都是爆满,消费热情都被激发出来了。在北方,新建的雪场、冰场,面积也越来越大。还有交通基础设施,华北地区通往冰雪旅游目的地越来越方便,人也越来越多。”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高云超说。


    与此同时,冰雪旅游也正朝着“冰雪旅游+文化”“冰雪旅游+教育”“冰雪旅游+科技”等方面融合发展。


    各地挖掘利用冬奥和当地传统冰雪文化资源,丰富冰雪旅游文化元素和节庆冰雪活动,打造冰雪文化旅游季。依托冬奥场馆和冰雪资源,推广普及青少年冰雪运动,推动冰雪研学旅游和冬令营发展。北京和河北等地应用“科技冬奥”成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及5G、北斗系统、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普及,推动智慧旅游发展。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后遗产报告》介绍,在扩大冰雪旅游消费潜力方面,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我国培育塑造冰雪旅游品牌,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冰雪旅游活动。培养市场主体,优化消费环境,鼓励和引导各地结合本地市场需求,推动冰雪设施与文化、商业、娱乐等综合开发,打造冰雪旅游服务综合体。


    借助冰雪赛事让体育文化贯穿全年


    北京冬奥会极大地带动了冰雪赛事的蓬勃发展,各类冰雪赛事表演活动数量稳步增长,推动了冬季运动项目普及,服务群众性赛事活动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后遗产报告》披露,自2015年以来,速度滑冰、冰球、冰壶、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等国际高级别冰雪赛事纷纷落户中国,全国各地单板滑雪、花样滑冰、短道速滑等具有较强观赏性的精品冰雪赛事数量持续增加。各类青少年冰雪赛事方兴未艾,推动了各类国内、国际专业冰雪体育赛事升级发展。


    北京冬奥组委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冬奥会后,我国将引进更多国际精品冰雪赛事,积极申办举办世界杯、世锦赛、洲际杯、冠军杯、大奖赛等国际高级别冬季运动赛事,引进国际健身休闲赛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城市积极申办洲际、青少年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


    此外,在冬奥会结束后,我国还大力培育国内冰雪赛事表演市场。“全国冬季运动会”等综合性冰雪赛事,创新形式、丰富内容,还设置群众性比赛项目和竞赛活动,满足群众参赛和体验需求。同时,在非雪季组织开展轮滑、滑草等与冰雪技能相关的赛事活动。推动专业冰雪体育赛事升级发展,吸引全球冰雪运动爱好者,促进冬季项目职业化发展,开展冰球等职业联赛。支持社会力量打造花样滑冰、冰球、冰壶、单板滑雪和短道速滑等观赏性强的精品冰雪赛事,引导培育冰雪运动商业表演项目,不断拓展国内冰雪赛事表演市场。


    “冬奥会后,我们将着眼双奥城市的特色,让双奥遗产惠及更多市民。我们将举办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国际青少年冰球邀请赛,后续还会借助各种各样的平台,让体育文化能贯穿全年。”高云超告诉记者。

    2023-02-13
  • 2023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亿件,仅用39天

    中新社北京2月9日电(记者刘育英)中国国家邮政局9日消息,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月8日,今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已超过100亿件,仅用39天。这比2019年达到100亿件提前了40天,比去年提前了2天。





    此前数据显示,自2月份以来,中国日均快递业务量超3.3亿件,助力了消费市场的恢复增长。快递业的快速恢复,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前中国居民消费信心正在增强,消费市场活力正在恢复,经济稳步回升步伐正在加快。


    在“牡丹之乡”山东菏泽,顺丰基于客户需求细分出盆栽牡丹和鲜切花寄递两大业务场景,围绕包装和时效两大痛点制定解决方案,助力当地牡丹产业实现快速转型。截至目前,顺丰2023年盆栽牡丹寄递收入同比增长31%,仅春节期间牡丹项目寄递就达到了5万票,同比去年春节期间翻了一倍,实现了“开门红”。


    在中通上海浦西转运中心,各种自动化设备进入“火力全开”模式,分拣着发往全国各地的包裹。中通快递表示,目前单日进出港快件的总量约500万件。


    快递业还积极参与到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当中。在广西南宁的吴圩国际机场货站内,每天刚过午夜,货车、拖车来来往往,为一趟又一趟的圆通航空等货运航班的起飞做着准备。在南宁、杭州、浦东、西安等运行基地,圆通航空日航班数量已超过20班,在助力国产品牌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出海同时,也把海外的青蟹、龙虾等时令生鲜带给国内消费者。(完)

    2023-02-10

  • 首 页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