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力共治让“刷单炒信”无处遁形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更新时间:2023-03-29

随着网络购物、线上下单成为大众消费习惯,消费者越来越把商品或服务的口碑评价作为“货比三家”的重要参考。然而记者发现,一些商家抓住这种心理,通过各类“刷单炒信”方式刷好评、“攒”人气,导致许多消费者“入坑”。有关专家建议,要形成多方合力,全链条持续整治,不断优化消费环境。(3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

所谓“刷单炒信”,是指商家花钱安排“刷手”进行虚假交易,以此伪造出“好评如潮”的商品信用指数,来吸引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一种营销手段。“刷单炒信”既涉嫌对消费者的欺诈,又涉嫌对合规经营商家的不正当竞争,是典型的商业毒瘤。如果任其肆意蔓延,必然导致劣币驱逐良币,阻碍消费信心的提振和消费需求正能量的全面释放,危害不容小觑。

“刷单炒信”肆意蔓延,既有不良商家诚信商业伦理丧失的因素,又有电商平台把关不严和监管鞭长莫及的掣肘,以及消费者“不能就这么算了”较真精神的缺失。因此,惩治“刷单炒信”显然不能仅靠某个方面的单兵突进,还需要坚持合力共治的导向,才能真正实现标本兼治的最大公约数。

惩治“刷单炒信”,首先有赖于电商平台的守土有责。众所周知,电商平台是不良商家雇用“刷手”进行“刷单炒信”的主要聚集地。如果电商平台对此装聋作哑、甚至揣着明白装糊涂,那么“刷手”就会畅通无阻地伪造出所谓的商品好评信用指数,让不明就里的消费者躺着中枪。所以,作为遏制“刷单炒信”恶行的“守门员”,电商平台必须恪守经济利益与公共利益兼顾的基本商业原则,切实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负起责来,全面扎紧“刷单炒信”恶行的篱笆。

虽然电商平台的守土有责对遏制“刷单炒信”恶行窜出笼子不可或缺,但最关键的还是监管要“长出牙齿”。平心而论,“刷单炒信”因借助了互联网技术,其花样随时都在更新,监管确实面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监管只能束手无策,困难总比办法多。对此,监管部门必须与时俱进创新监管手段,并综合运用现有法律赋予的行政指导、行政监管、行政处罚等执法权,始终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刷单炒信”坚持露头就打,倒逼不良商家面对得不偿失的沉重代价不越雷池。

惩治“刷单炒信”,消费者也不能置身事外,而应以责无旁贷的理性,主动参与围剿“刷单炒信”的“人民战争”。消费者应明白,遏制损害自身合法权益的“刷单炒信”恶行不能寄望于商家的幡然醒悟,即使借助严厉的监管和司法救济,也未必是优选。消费者应少些“几个小钱不值得费那个劲”的想法,多些“为权利而斗争是节操之诗”的维权意识,从而以成熟的“消费者意识”始终对“刷单炒信”“用脚投票”。如此,不良商家“刷单炒信”的伎俩在多方合力围剿下,才有可能无处遁形,进而销声匿迹。

此外,商家的自律也必不可少。商家必须明白,诚信经营始终是立足市场的不二法则,“一锤子买卖做不成百年老店”,挖空心思通过“刷单炒信”虚构商品信用指数,以此获得不义之财,虽然可得逞一时,但终究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毕竟,只有敢于自断非法财路,远离“刷单炒信”伎俩,才能真正赢得市场认可和消费者信任。


责任编辑:春彰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