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陆续出台新规 新能源汽车再迎利好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更新时间:2023-06-29

图为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接受《法治周末》采访。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急速增加,如何高质量的发展已成为当下关注焦点。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在解决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找桩难”“进小区难”“公路充电难”等问题。

6月28日,趁蔚来创始版ES8在北京蔚来中心华熙LIVE·五棵松交付之际,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说:“国办出台的这个《意见》,真可谓是新能源汽车的‘及时雨’,对我们蔚来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与此同时,为保持市场的稳定性与连续性,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再“续期”。此外,对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也很重要。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已开始提速。

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意见》指出,要结合电动汽车发展趋势,适度超前安排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在总量规模、结构功能、建设空间等方面留有余度,更好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场景充电需求。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从优化完善网络布局、加快重点区域建设、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大支持保障力度五方面作出具体部署。

对于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找桩难”“进小区难”“公路充电难”等问题,《意见》均给出了解决措施。

针对“找桩难”,一方面加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覆盖,建设结构完善的城市充电网络,重点覆盖居住区、办公区、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加快实现充电基础设施在适宜使用电动汽车的农村地区有效覆盖。大力推动公共停车场、具备条件的加油站、加气站、旅游景区等公共区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构建各类充电基础设施充分接入的信息网平台,通过互联网地图服务平台等多种便利渠道,及时发布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设置及实时使用情况。

针对“进小区难”,积极推进居住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在设施安装上,要求在既有居住区加快推进固定车位充电基础设施应装尽装;新建居住区严格落实充电基础设施配建要求,确保固定车位按规定100%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二是在协调机制上,要求以城市为单位加快制定居住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指南,建立“一站式”协调推动和投诉处理机制;三是在服务保障上,鼓励充电运营企业等接受业主委托,统一提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等服务;鼓励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老旧小区基础类设施改造范围,并同步开展配套供配电设施建设。

针对“公路充电难”,一是建设便捷高效的城际充电网络。加快补齐重点城市之间路网充电基础设施短板,有效满足电动汽车中长途出行需求;拓展国家高速公路网充电基础设施覆盖广度,加密优化设施点位布局;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服务站因地制宜科学布设充电基础设施;二是强化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服务。要求新建高速公路服务区应同步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加快既有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改造,新增设施原则上应采用大功率充电技术。在车流量较大区域、重大节假日期间等适度投放移动充电基础设施,增强充电网络韧性;三是建设互联互通的城市群都市圈充电网络。加强充电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协同建设,提升电动汽车在城市群、都市圈及重点城市间的通达能力。

根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1310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达1045万辆。而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521万台,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与全国累计建成充电桩数量的比例约为2.5:1。

小鹏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用户多大功率超快充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由于电力和土地资源的紧缺,投资建设的门槛越来越高,同时市场无序竞争导致巨额的投资回报周期拉长,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营负担,限制了超前投入的空间。

蔚来能源高级副总裁沈斐认为,目前充电桩市场存在数量分布范围不均、充电速度慢、运营维护难的问题,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提振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时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上升,充电桩市场前景值得期待。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介绍,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将有助于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进一步提高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促进市场增长。

江瀚认为,未来需要制定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标准规范,提高充电服务的品质和水平;其次拓展充电服务场景,推广创新充电技术,降低充电成本,增加充电服务可用性;还要完善交通组织、规划和安排,统筹解决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与城市发展、市政建设等问题;并且支持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探索多元化盈利模式,建立健全充电服务市场竞争机制。

清研华科新能源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张抗抗指出,电车补能痛点之一在于高速服务区。已有车企坚持“服务区重点布局,城市少量示范站”的自建站策略,可有效缓解用户长途充电焦虑、促进汽车销售,不失为明智的策略。

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再“续期”

与《意见》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炉的还有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再“续期”。

6月2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宣布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这意味着,原定于今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再度得以延续。

事实上,我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就已多次延期。2014年9月,工信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一批)》,对进入目录的新能源车型实施免征购置税优惠政策,该政策最初计划于2017年底到期;随后,为进一步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相关部门发布《关于继续执行的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公告》,将该政策延续至2020年末;2020年4月,为促进汽车消费,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再被延长两年至去年底;2022年免征车购税政策被再度延续至2023年底。

理想汽车CEO李想在社交平台上表示:“非常好,直接给出了4年的稳定政策。我们团队完成2025年公司的战略目标就没有任何借口了。160万辆/年,5000亿元营收,2026年初验证!”

据了解,目前我国车辆购置税计算公式为10%×[发票价/(1+增值税率13%)],4S店一般提供给消费者的快捷计算方式为车辆发票价/11.3。一位新能源汽车门店经销商举例称,如果购买一辆发票价为3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约为2.65万元。

因此,按照《公告》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的减免上限计算,2024年至2025年,新车发票价低于33.9万元的新能源车型购置税将被全部免除。2026年至2027年,开票价在16.95万元(含)以下的新能源乘用车方可足额享受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

此外,《公告》指出,销售方销售“换电模式”新能源汽车时,不含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分别核算销售额并分别开具发票的,依据购车人购置不含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取得的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载明的不含税价作为车辆购置税计税价格。同时,“换电模式”新能源汽车应当满足换电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且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能够自行或委托第三方为用户提供换电服务。

“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的实施将减轻消费者购车成本负担,增加市场消费需求,有助于汽车企业增加销售额、提高利润。”江瀚告诉记者。

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环保问题也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做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蓄电池的退役量也将逐年攀升,因此,有效推进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成了产业发展的必答题。6月21日当天,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为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将加快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

近年来,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陆续出台《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回收服务网点建设运营指南等政策文件,发布了动力电池产品规格尺寸、编码规则、拆解规范、余能检测等国家标准。推动动力电池全国统一编码,并建立国家溯源管理平台和全生命周期的溯源监测机制,指导汽车生产企业、梯次利用和电池生产企业在全国建成了一万多个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服务网点,覆盖了31个省份327个地级市。同时,工信部还培育遴选了84家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企业,形成可满足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处理需求的综合利用能力。

辛国斌说,从利用回收情况看,2022年,我国回收利用的废旧动力电池达到了10.2万吨,今年1月至5月,回收利用了11.5万吨,回收步伐明显加快。从目前全国的情况看,我们基本上做到了“应收尽收”。

但“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辛国斌说,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推进提升这项工程。一是加强行业规范管理。要加快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要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通用要求等标准研制,进一步完善动力电池的标准体系。二是提升综合利用能力。持续实施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培育综合利用骨干企业,并强化“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加大先进综合利用能力的供给力度。三是强化技术创新支持。加强产学研用合作,着力突破退役电池无损检测、资源高值化利用等关键技术。发布先进适用技术设备目录,推广先进工艺,持续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在电池监控方面,蔚来从电池出厂到回收,对电池实现全生命周期监控。值得一提的是,蔚来于2020年9月开放电池监控技术,为全行业提供SaaS化的电池监控服务,现已累计为8家整车企业、40万余块整车动力电池提供智能诊断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截至2022年11月,换电站作为电池批量退役主要触点已帮助实现首批约170块动力电池退役。

群策群力加强建设与运营

企业端方面,头部公司也在不断创新、探索行业发展方向。

小鹏从第一个小鹏自营充电站落地广州,到全国所有337个地级行政区和直辖市的自营超充网络覆盖,再到S4超快充全面量产铺设。截至目前,全国已落成1000多座小鹏自营站,S4超快充站点已突破200站,小鹏充电超快充网络已经初步形成。

小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小鹏作为国内首家提供免费充电服务的汽车品牌,小鹏适用车主免费充电权益站点已突破2200座,3公里车主覆盖率达75%,其中一线城市3公里车主覆盖率可达85%。

蔚来致力于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技术的蔚来“能源云”,可以为新的加电设施选址提供辅助决策功能、对换电运营状态进行可视化远程检测、个性化推荐加电资源。此外,基于用户加电大数据,蔚来“能源云”可以高效组织用户进行电网互动,达到削峰填谷、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的目标。

截至6月27日,蔚来已在全国布局1503座换电站,其中410座高速公路换电站,2736座充电站,16247根充电桩,接入超74万根第三方充电桩。

在沈斐看来,中国新能源汽车无疑需要更多前瞻性布局,统一高速公路服务区换电站、统一换电技术标准体系,同时加强电动汽车以及充换电基础设施与电网的互动协调,使换电站变身“虚拟电厂”,努力实现“让加电比加油更方便”的愿景。

沈斐说:“蔚来换电站正在实践的‘低充高放’模式,将换电站打造成为若干储能节点,可以更深入进行电网互动,同时,让用户的车辆参与电网调节,利用价格变化引导用户在电网指定的时间错峰充电,用户在电网富裕时多充电,电网不足时可以用车的储存电能进行放电,从而充分发挥电池的储能价值。”

同时,蔚来加电体验持续布局,今年2月,蔚来宣布今年换电站建设目标,由原定新增400座,提升至新增1000座,今年将累计建成超过2300座换电站。其中,约600座为城区换电站,将重点布局有一定用户基数但还没有换电站的三、四线城市与县城;约400座为高速换电站,将加快9纵9横19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的布局速度。2025年将在全球范围内累计建成4000座换电站。

责任编辑:谢婷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