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贩卖焦虑在教培行业普遍存在,目的都是为了“生意”,而“暑假最可怕”不过是针对暑假期间的专门话术而已
7月10日,北京市委网信办组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和京东等电商平台进行专题研讨,启动“暑假最可怕”网络不良信息专项整治行动。
6月底,暑假即将来临之际,网络平台涌现了一批“×年级的暑假最可怕”系列短视频,通过视频中“资深老师”的渲染,本应快乐度过的假期,成了孩子拉开差距、家长最焦虑的存在。
自媒体发布的短视频背后,是教培机构或商家为了利用家长的教育焦虑心态,来借机直播带货或引流兜售教辅材料。“贩卖暑期焦虑”的乱象也引起了媒体和广大网民的关注,6月底以来,为使“双减”政策落实到位,监管部门、互联网平台等都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打击。
目前,正值暑假,线上“贩卖暑期焦虑”的现象是否还存在?更重要的是,教育焦虑背后的“生意经”是否还在进行?《法治周末》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贩卖焦虑为了“生意”
“一年级的暑假是最可怕的,不努力,开学差距就拉开了!”
“二年级的暑假是最可怕的,二升三是一个分水岭。”
“六升七的暑假是分水岭,开学分班考差距就拉开了!”
“初二暑假不利用好,基本就和高中无缘了。”“准初三生暑假别再玩了!”
……
打扮职业的“名校班主任”“资深老师”们出现在各个自媒体的短视频中,他们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域也不同,但话术都相同:暑假是拉开学生差距的关键,家长一定要重视!每一个年级在这些“老师”的口中都没有被放过,而视频中或视频下方链接处往往展示着对应的教辅图书、工具或培训课程。
“孩子上小学后外出机会大大减少,暑假应该利用起来带她多走走、多看看。”沈琼(化名)是北京的一位家长,暑假后她的女儿将上三年级,前几天刚带女儿去了外地旅游,半个月后还计划了一趟海外行程。假期的其余时间,沈琼只是加大了女儿平时就在学习的舞蹈和钢琴课程,学科类的复习和预习则以孩子线上自学为主。
尽管沈琼自认为并非是容易陷入教育焦虑的家长,但她也坦言,“现在的套路防不胜防”。“暑假最可怕”的短视频她也刷到过,此外,她发现一些打着“分享经验”旗号的教育或育儿博主,最终也是为了带货,有的甚至不惜铺垫几个月“编故事”将账号的流量做大。
“中考高考过后,很多自媒体会宣布自己或家里孩子取得了高分或考进名校,作为家长肯定也想学习、交流经验,结果发现不少是骗子。”今年6月底,一位平时分享学习经验的博主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高考712分,被清华、北大争抢的经历,帖子迅速登上热搜,沈琼也成了6万点赞者之一,结果该博主却遭打假,不仅高考成绩和“被抢经历”被指伪造,就连平时的学霸人设和与其频繁互动的另一“学霸表姐”账号都存在造假。
而山东的汪临(化名)则在刷到“暑假最可怕”视频后,感到“越来越焦虑”。“孩子五年级了,确实怕和别的孩子拉开差距,暑假不是一两天,别人都补课的话,你不补行吗?”汪临也咨询了线下的暑期培训班,但考虑到封闭的二十多天学习自己不放心,他还是打算让孩子通过线上进行课程学习。
一位曾经从事教培行业的人士告诉记者,自媒体之所以提前制造“暑期焦虑”,是因为对培训机构来说,暑假是营收的高峰期。“平时孩子要上课,培训主要利用周末,而假期的学时是平常的几倍,那么营收也相应翻倍。要是暑期托管班,挣得就更多了。”在他看来,贩卖焦虑在教培行业普遍存在,目的都是为了“生意”,而“暑假最可怕”不过是针对暑假期间的专门话术而已,平时推销课程也会有“再不努力,孩子只能上职高了”“语文是成绩的分水岭”“奥数是名校敲门砖”等话术,“只要家长担心孩子的中考、高考,他们的焦虑心态就能被利用”。
监管部门和平台治理行动
为了推动“双减”政策落实到位,相关监管部门和平台也对线上贩卖暑期焦虑的现象进行了治理。
6月25日,教育部办公厅出台《关于做好2023年暑期校外培训治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隐形变异”。包括部署开展暑期线上巡查专项行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工业和信息化、网信等部门,运用智能监测手段,对线上培训主体和重点网站平台开展全时段深度巡查,严防严查违法违规开展线上培训和广告宣传等问题。
7月,教育部印发通知,决定于7月至8月在全国开展校外培训“监管护苗”2023年暑期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以培训为名侵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行动强调,培训机构和媒体不得违规发布校外培训广告,不得宣扬“暑期最可怕”“暑假是第三个学期”等错误概念,不得制造或炒作教育焦虑。7月10日,北京市委网信办组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和京东等电商平台进行专题研讨,启动“暑假最可怕”网络不良信息专项整治行动。
平台方面,以抖音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也采取了一系列治理行动。6月30日,抖音在其官方账号发布消息,对一批发布“保送清华/北大”“7××分被清华/北大录取,可他/她却不开心”等同质化违规内容的账号进行了处理,共清理违规视频73个,并对18个账号进行了禁言等处置;7月5日,抖音启动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项治理,重点治理的内容和行为之一就是以渲染“暑假很可怕”为代表的贩卖焦虑内容,对制造教育焦虑、蹭炒教育热点卖书卖课的相关账号实施禁止投稿、限制电商带货权限等处罚。
线上教培生意仍在继续
打击之下,记者发现“暑假最可怕”“暑假是分水岭”等相关内容在各大短视频和社交平台基本清除。但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目前,暑期的教育“生意经”并未消失,卖书卖课都在进行,只不过换了话术,或采用直播等更隐蔽的形式。
很多打着“资深教育者”“名校父母”旗号的教育或育儿博主,平时都会分享提高孩子学习习惯的经验,而近期,不少博主的分享中都会出现“暑期自律”“暑假计划”等内容。其中不少宣称“不躺不卷”“快乐暑假”的学生暑假计划,都夹杂着大量学科培训课程或教辅推荐内容,而视频相关链接往往关联着“同款商品”。
记者在一社交平台看到,一号称名校育儿博主“每天3小时,玩好又学好”的孩子暑期计划中,在强调暑期不要安排“太多太满”之后,博主表示,“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过暑假”,暑期计划的内容重点应该放在复习和拓展培优上,她分享了每个学科的集中拓展培优内容,而视频左下方就是相关内容用到的同款教辅书籍。在另一个博主“争做全网最松弛小学生”的暑期计划下面,网友的第一条留言就是,“马上要上一年级,我还是有些焦虑的,(孩子)英语零基础”,该网友还表示在博主直播间购买了推荐的英语课程。
还有博主发布的视频文案写着,“小学没有分水岭,都说三四年级是小学阶段的分水岭,其实家长们真的不用在意,更不用焦虑”,但点开视频,博主却谈着:“三四年级,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时期。为什么小高年级孩子们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就是三四年级出现了分叉口。”随后就通过自己孩子三升四的经验,推荐着学习机。
而在另外的社交平台,记者发现,很多博主视频页面无相关暑假内容,甚至视频内容停留在数月或数年前,但仍通过自己直播或店铺直播等形式,销售教辅图书甚至暑期线上学科培训课程。
例如,一些号称“老师”的博主会通过免费直播给讲课的名义,吸引家长关注,进而让家长进入粉丝团和粉丝群来获得直播手稿或讲义。记者进入了其中一位博主的粉丝群,发现尽管博主直播状态并未显示每天直播,但其表示每天都会直播,在群里可以及时收到消息,进入其粉丝群首先就要在平台至少花费一元,而粉丝群里分享的直播屏录也并不完整,需要再加其微信群进行联系,进而获得录播课。直播过程中其直播间管理员也表示“练习册是用来巩固的,不做练习册等于没学”,而该博主的商品橱窗中就有相关练习册等教辅书籍和工具。
另一“××老师”博主在视频页面只显示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但通过其商品橱窗进入他的店铺直播间,发现主播正在推荐着“清北学霸陪跑营”的7天直播体验课程,1至6、7至9等年级的语文、数学等课程都可以体验,购买后回复“已拍”,客服会一对一联系,确定具体年级和科目、开通软件,而购买正式课程在300元至800多元不等。主播在直播中还坦言,客服“老师”会“去电电话话”“开年年级级”等,“不能乱说,会违规”。
责任编辑:谢婷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