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消息,当前,高招工作正在进行中,澎湃新闻注意到,近日多省招生考试院发布了国家专项计划征集志愿的通知,部分省份甚至在多次征集志愿后仍难以报满。
国家专项计划于2012年启动实施,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2020年后招收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招生学校为中央部门高校和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旨在增加农村和贫困地区(脱贫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拓宽农村学生就读重点高校的升学渠道,促进教育公平。
作为一个利好农村学生迈进重点高校的升学渠道,国家专项计划今年为何疑似“遇冷”?原因何在?
对此,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受近几年就业形势影响,加之当下的青年学子更在意自己的兴趣爱好,因而在志愿填报中呈现出以就业为导向、以兴趣为导向的趋势,考生和家长都更加重视专业,为了上好学校而在专业选择上妥协的现象减少。又由于国家专项计划中的专业一般不是所谓的热门专业,或者是基础学科,就业预期不太理想,所以该计划对考生的吸引力有所下降。
贵州开启国家专项计划第5次网上征集志愿
在今年的普通高校招生中,国家专项计划疑似“遇冷”。
7月18日19时许,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官网发布《关于贵州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国家专项计划第5次网上征集志愿的说明》,称“国家专项计划第4次征集志愿平行投档后,理工类按第一批本科分数线录取院校贵州民族大学因生源不足尚有剩余计划,现进行网上征集志愿”。
澎湃新闻注意到,“因生源不足尚有剩余计划”的是贵州民族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招生计划13人。征集志愿对象为理工类已通过国家专项计划报考资格审核合格且分数达到一本线(459分)的未被录取考生。
截图自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关于国家专项计划第5次网上征集志愿的说明。
在此之前的7月14—17日,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官网已连续四天共发布了四次有关国家专项计划网上征集志愿的说明。在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官网7月14日发布的说明中,附有四份国家专项计划征集志愿计划统计表。
澎湃新闻从上述统计表中看到,国家专项计划征集志愿涉及理工类按第一批本科分数线录取院校的 363个专业、1447个招生名额,以及文史类按第一批本科分数线录取院校的74个招生专业、222个招生名额。同时,国家专项计划征集志愿还涉及理工类按第二批本科分数线录取院校的12个专业、24个招生名额,以及文史类按第二批本科分数线录取院校的3个专业、5个招生名额。
出现在国家专项计划征集志愿计划统计表中的,有不少属于管理类、土木类以及生化环材类,同时也不乏北京邮电大学理科试验班(信息科学)、重庆大学工科试验班类(环化健康类)、南京大学理科试验班类(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类)、四川大学工科试验班(先进低碳材料)等知名高校新理科、新工科类专业。
类似的,7月15日、16日,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官网发布两则国家专项计划征集志愿的通知和一则有关国家专项计划降分征集志愿的通知。其中出现在15日征集志愿通知的,包含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类、中央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类、厦门大学生物科学类、华中科技大学药学类等76个专业,招生计划共计140人。16日的第二次征集志愿中还有重庆大学等8所高校的冶金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工程、护理学等多个专业未招满。在16日发布的降分征集志愿中,招生院校及专业为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学(招生缺额4人)。
稍早的7月8日和7月15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官网也两次发布有关国家专项计划征集志愿的通知。其中7月15日发布的通知显示,国家专项计划录取院校未完成计划的,包括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30余所高校的管理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教育类、新闻传播类等众多文科专业,以及大连理工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100余所高校众多的工科实验班类、地质学类、管理类专业。
此外,7月12日,河南省招生考试信息网发布有关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征集志愿的通知。通知显示,共有包括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在内的148所高校的数百个专业未录满。不过,7月15日,上述网站发布消息称,7月14日,河南省国家专项计划招生录取工作结束,圆满完成招生计划任务。
截图自7月12日河南省公布的《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征集志愿院校名单(148所)》
国家专项计划为何“遇冷”?
国家专项计划招生为何“遇冷”?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比较大,大家在报考大学时更强调以就业导向为主,因而对专业的在意程度越来越高了。”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向澎湃新闻表示,一些符合国家专项计划招生条件的考生,会从就业角度来选专业,可能会因为国家专项计划中没有符合自己专业意向的专业,或是未能被理想的专业录上,而选择放弃国家专项计划。
另一方面,陈志文还指出,新生代的青年学生更在意自己喜欢什么、想干什么,宁愿进入相对差一点的大学读自己喜欢的专业,也不愿勉强进名校读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陈志文的分析,从一些省份有关国家专项计划征集志愿的信息中可以得到印证。
7月14日,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官网发布国家专项计划征集志愿的说明中提到,“国家专项计划平行志愿投档后,部分院校因生源不足和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退档,尚有剩余计划,现进行网上征集志愿。”
7月15日,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发布消息称,河南省国家专项计划招生录取工作结束。这则消息中提到,“国家专项计划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我省考生报考踊跃、生源充足。按平行志愿投档规则,进档考生因不服从专业调剂退档而产生的计划余额,统一面向符合条件的考生公开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投档后,所有高校全部完成招生计划。”
也就是说,众多高校和专业出现在国家专项计划征集志愿名单中,是因为有不少考生报了国家专项计划且进档了,但又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被退档、空出了名额。换言之,一些考生因未被理想专业录取,而放弃了国家专项计划。
对于高考志愿填报中的就业导向、兴趣导向现象,陈志文认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上大学不再难,大学已由精英教育变成大众教育,就业是基本的民生需求,考生志愿填报时扬长避短、以就业为导向无可非议。志愿填报以兴趣为导向,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体现,即不再是追求“温饱线”,而是有更高要求。
陈志文还指出,国家专项计划招生“遇冷”的另一个原因是,国家专项计划中的专业一般不是所谓的热门专业,而当下考生在志愿填报中更看重专业而非学校,如此一来,国家专项计划中的专业可能显得不是那么理想,对考生的吸引力下降。
“对这个问题,我希望大家泰然处之,不要在意该计划是否征集志愿完成的。我并不赞同一味设置热门专业以吸引农村考生填报国家专项计划。”陈志文说,国家专项计划是为“补短”而出台的照顾政策,即一种保障“寒门出贵子”的制度设计。政策照顾不宜过度,否则容易造成“反向歧视”。
“此外,高校设置国家专项计划的招生专业有自己的合理考虑,比如学习能力问题。事实上,的确存在国家专项计划考生入学后遇到学习困难的问题。”陈志文认为,这也表明不宜一味设置一些所谓热门专业。
国家专项计划的缘起与实施
国家专项计划主要涉及哪些高校和专业?
国家专项计划于2012年启动实施。当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决定自2012年起,“十二五”期间,每年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1万名左右招生计划,以本科一批高校为主,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源,以农林、水利、地矿、机械、师范、医学以及其他适农涉农等贫困地区急需专业为主。
该专项计划采取单列计划、单设批次、单填志愿、单独划线的办法,实行定向招生,引导和鼓励学生毕业后回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该计划旨在增加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引导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健康发展,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此后几年间,国家专项计划逐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并扩大了定向招生规模,招生专业仍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为主。
2013年国家专项计划以农林、水利、地矿、机械、师范、医学及其他适农涉农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为主,总招生规模扩大至32100名。同时,计划覆盖区域在2012年面向680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包括371个民族自治县、252个革命老区县和57个陆地边境县)基础上,扩大到832个县(包括所有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新疆南疆三地州的22个团场),以及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河北、山西、安徽、河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等省、区。承担国家专项计划本科任务的高校由2012年的222所扩大到263所,覆盖当时所有“211工程”学校和108所中央部属高校。
2014年国家专项计划招生规模扩大至5万名,2015年招生规模也为5万名。2016年国家专项计划招生规模扩至6万名、2017年招生6.3万名,定向招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学生。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为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2020年至今,国家专项计划(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专项计划)仍在继续实施。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国家专项计划实施的初期,相关部门在关于实施国家专项计划的通知中强调,国家专项计划实施中,高校相关批次内生源不足时,不得将未完成的专项计划调整为普通计划,应通过多次公开征集志愿方式录取或调整至有合格生源的省份录取。经征集志愿仍未完成的计划,应适当降分录取。
2023年教育部有关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加强政策宣传,优化招录程序,鼓励将国家专项计划纳入有关高校普通类招生批次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同时,2022年和2023年教育部有关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都提到,从2023年起,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有关高校要及时将相关考生信息反馈生源省份。
这从侧面反映出,近年来存在考生被国家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中途退学的情况。
责任编辑:谢婷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