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梳理过去十年涉及医疗领域的2900多例刑事判决书后发现,医疗器械领域的腐败案件最多,占比达到40%;其次是药品领域,占比约30%;医疗耗材近20%。还有一些和医保基金、医院基建相关的案件
视觉中国供图
近日,一场医疗领域的反腐风暴正在升级。
7月28日,随着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视频会议的召开,一场针对医药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反腐风暴正式拉开序幕。
资深医改专家徐毓才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指出,医疗领域存在很多“顽疾”难以触动难以消除,原因在于医药购销领域腐败问题链条长、成因复杂。
“这次反腐已经考虑到这一问题,将医药企业、学会协会与医疗机构一并纳入,应该会对顽疾治理有比较大的作用。”徐毓才说。
变味儿的一些学术会议
今年40岁的秦青(化名)在云南做了15年的医药代表,这次风暴开始时,秦青并没有太在意。“医药反腐在过去几年都已经成为常态化了。”秦青说。
不过,两周后他发现,种种迹象表明这次的反腐力度不同于以往。
“微信群解散、学术会议推迟、医院开会要求自查、医生拒绝线下拜访。”秦青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秦青公司的老板也告诉他们,近期停止对医生的拜访,这种时候,就算是我们去拜访医生也不愿意和我们接触。
据《法治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8月以来,至少有10场即将举办的医药行业学术会议、论坛等宣布延期。
此外,还有部分学习班、培训班也在近日宣布延期举办。
不过,在秦青看来,医学会聚集着学术资源和专家资源,因此也成为药企开展市场营销的一个方向,同时,讲课费是看起来合规的途径,“是签了合同的”。
此外,通常情况下,药企以学术会议的形式,主讲医生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介绍相关产品。
“有些是新产品,可以通过专家的科普工作,让更多医生更快地接收和了解相关信息。同时,医生贡献了自己的学术力量,获得经济回报也是合理的。”但秦青也表示,这种学术会议和讲课费,这几年有点变味了。
在他的记忆里,早几年专家的讲课费为2000元,现在变成3000元、甚至5000元。还有些学术会直接变成了药企的产品宣传会。
秦青表示,目前药企、药商赞助医学会议在国内已成为常态。
为规范医生执业及学术交流行为,2013年,原国家卫计委与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制定发布《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后,国内多个省份先后出台相关措施,但很多医疗学术会议和药企、药商之间的关系依然“暧昧不清”。
徐毓才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近年来,在医药反腐行动的大背景下,过去由医药企业直接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接触的渠道被堵死,而一些管理不规范的协会学会可以利用医药企业赞助通过举办学术活动,披着合法外衣做了“媒介”。
“当然,学术会议对于分享相关领域前沿知识,传播新理念、新政策、新管理等作出了很多贡献。但据我判断,此次反腐风暴力度前所未有,不排除未来行业内学术会议数量会呈现断崖式的下降,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非必要不开会’将会成为行业共识。”徐毓才说。
超百位院长落马
除了暂停的学术会议,不断增加的落马院长名单也映照了此次反腐的力度。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6日,全国公开通报被查的医院院长、书记已达到168位。此外,还有诸多科室主任被查。
会议后的第3天,7月31日晚,“蛇毒克星”赛伦生物发布公告称,赛伦生物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范志和因涉嫌职务犯罪被实施留置并立案调查。
几天后的8月4日,广东3家医院的干部都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通报。
当天,“清风揭阳”发布消息,揭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负责人林铁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揭阳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汕头纪检监察”发布消息,汕头市潮南区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宗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潮南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新会清风”发布消息,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黄锦联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江门市新会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在7月28日以前,有关医疗反腐的文件或会议就已密集出现。
7月21日,国家卫健委会同教育部、公安部等十部门联合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3天后,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将医疗行业反腐列为下半年医改重点任务。
7月25日,初次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在行贿罪规定中增加了新条款,提出在教育医疗等领域行贿将从重处罚。
紧接着,中纪委在7月28日牵头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中央及地方纪委、监委众多高级别官员列席或视频参会。
随后几天,风暴刮向各省份。
8月4日,山西省纪委监委召开全省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动员部署会议指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刻认识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8月7日,上海市卫健委、市公安局等十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各医疗机构重点围绕高值耗材、整治“红包”、回扣、医德医风教育等三个专项行动内容,于今年10月底前完成自查自纠工作。
应建立长效反腐机制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披露,一台进口价1500万元的医疗器械直线加速器,医院以3520万元买入,中间的回扣居然被医院院长吃掉1600万元。
而这起引起行业震动的腐败案,指的就是发生在云南普洱市的普洱市人民医院腐败窝案。
2020年6月28日,云南省普洱市纪委监委发布消息:普洱市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文俊和普洱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文红双双被查。
秦青介绍,医药行业商业贿赂的主要形式,有“回扣式”药品销售、“福利式”会议赞助、“虚高式”交易、“定制式”招投标、“规避式”设备投放等方式。
此外,借医疗设备租赁、设备入股名义;通过支付租金、参与分红等方式变相行贿;为医生请保姆,提供学习培训、出国旅游机会;帮助医生发表论文,帮助子女升学等新型行贿手段也不断翻新。
7月29日,在一个学术年会上,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郑雪倩分析了近期的反腐动作。她认为今年中央多部委的联合行动是有的放矢的,并不是临时性在医药行业搞一个风暴,打击一大片,“强调了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关键少数人”。
她同时介绍说,在梳理过去十年涉及医疗领域的2900多例刑事判决书后发现,医疗器械领域的腐败案件最多,占比达到40%;其次是药品领域,占比约30%;医疗耗材近20%。还有一些和医保基金、医院基建相关的案件。
从受贿案件显示的关键环节来看,决策环节的行为占比达到40%,医械使用环节的受贿将近36%,采购环节占到10%。
受贿案件显示,从关键部门来看,行政管理部门占到49%,临床科室占比17%,医技科室占比11%,后勤系统占到13%。
从受贿案件显示的职位来看,正职的领导受贿占到30%,副职占到11%,中层干部40.57%。
郑雪倩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的联合部门从去年的9个部门,增加至今年的14个部门,中纪委国家监委也要协同参与反腐工作。另外,关注的重点范围从医疗机构,升级至行业上下游。
“按照一般规律,雷霆行动不可能持续太长,但也不好判断。但不管多长,最终都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徐毓才说。
而和秦青一样的医药代表们则希望,在反腐风暴下,虽然药企会面对很大压力,但对于一些猖狂的“蛀虫”来说,整治是必不可少的,让企业能有更多精力放在研发和技术更新上。
责任编辑:谢婷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