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的袁阿姨陪着坐在轮椅上的老伴林师傅,已经在小区对面的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住了3个月。“我们希望能够从群众呼声最强烈的‘痛点’入手,为失能失智老人家庭提供‘喘息服务’,既帮助失能失智的老人提高晚年生活质量,也能够让家人从沉重压力中解放出来。”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8月21日《宁波日报》)
伴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失能失智的老年人将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对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失能老人和记忆力、判断力和认知等脑功能退化的失智老人的照料,成为养老中“最难啃的骨头”。“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成为一些家庭难言的痛楚。
这是一种尴尬的现实,这是一种纠结的处境。失能失智老人需要有人在身边守护,年老体衰的“老伴”力不从心,承担多重社会角色的晚辈分身乏术,为了照料失能失智老人,部分家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喘息服务”说到底,就是健全失能失智老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失能失智老人的家人一起共同破解失能失智老人的养老问题。
让失能失智老人生活得更有品质,除了家人的努力与付出之外,也需要“制度补血”。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服务作为一个民生“痛点”,成为一些家庭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喘息服务”不仅让失能失智老人得到更好的照料,也极大地给家人们“松绑减负”,有助于让他们“轻装上阵”,从而有效打破“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
“喘息服务”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多方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社区、保险公司等力量合作共治,可以形成“专业评估、机构照护、社区服务、照护培训、保险支持”的“五位一体”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通过集体生活,“喘息服务”不仅让失能失智老人重新找回了自信,也有效缓解了认知障碍的发展。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失能失智老人不能“独自凄凉无人问”,而是要得到更多的关爱与呵护。不论是制定建设标准以提升相关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还是公共部门加大深化医养结合发展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力度,抑或培育专业人才,只有建立强有力的实施操作系统,“喘息服务”才能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既裨益失能失智老人,也让其家人从中受益,还能促进就业,真正实现一举多赢。
每个人都终将老去,失能失智老人需要更多的“温柔相待”。失能失智老人不能成为孤立的原子,而是要得到更加周密、更加精细的保障与照料。更进一步说,失能失智老人的生存生态,不仅是城市温度的一面镜子,也是社会文明的一根标尺。当失能失智老人得到足够的尊重与善待,一个城市才会更有体面与尊严。“喘息服务”做到了“想老百姓所想,急老百姓所急”,公共服务的优化升级,自然会让老百姓对一个城市更有归属感与认同感。
责任编辑:谢婷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