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多举措防治网络暴力 责任界定应有序有度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更新时间:2023-09-04

信息网络技术和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和福祉,但是也有部分人员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违法活动,这其中就包括网络暴力。不同于物理空间中的传统暴力,网络暴力本质上是侮辱、诽谤等攻击性言论行为在网络空间的表现形态,属于“软暴力”的基本范畴。

网络暴力产生原因复杂,受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用户素养与媒介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首先,不同个体、群体之间的差异与矛盾,在网络空间投射、转化,产生了网络暴力等失范现象。其次,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降低了社会的交流成本。虚拟性、非接触性的交流方式也降低了行为人的道德和法律约束感。此外,由于缺乏一定的媒介素养,部分网民突破现实生活的道德限制,对他人进行非理性的发泄、咒骂与侮辱。最后,部分媒体、自媒体、社交媒体在未核实基本事实的情况下,直接将事件前因后果与网暴强行关联,形成了以“假网暴”催生真网暴的现象,消费了公众情绪,也加大了网暴治理难度。

为了有效治理网络暴力、净化网络空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于今年6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7月发布《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这两份治理网络暴力的规范性文件在内容上存在较大差异,但都对网络暴力采取了多元化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

网络平台作为信息网络空间的“看门人”,在网络暴力协同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对网络平台在网络暴力治理中的法律地位、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网络暴力信息处置措施、相关法律责任等内容都作了明确规定。首先,明确了网络平台在网络信息内容管理中的主体责任。其次,细化了网络平台对网络暴力信息的监测、预警、识别、阻断、处置等安全管理义务。再次,确立了网络平台在网络暴力案件中对被害人的保护措施和救济义务。

网络暴力的实施成本较低,而维权成本较高。行为人实施网络暴力仅需要点击鼠标或者键盘,而网络暴力的被害人在法律维权中却面临证据材料收集难、真实身份查证难、因果关系证明难等诸多难题。另外,网络暴力通常具有聚众性,存在“多对一”的行为模式,难以追究网络暴力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对此,《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要求网络平台在技术层面建立“一键关闭”“一键防护”“一键取证”等保护措施,为网络暴力案件中的被害人提供相应保护和救济措施。

在实践中,部分网络平台已经率先开展了网络暴力治理中的合规制度和文化建设,比如抖音不断推出治理网暴各类创新举措,有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抖音针对频发的网暴现象就先后上线了至少14项新功能,更新平台网暴治理规范,发布防网暴操作指南,联合多方发起反网暴倡议活动,推出首部反网暴公益短片,提供心理关怀服务等,这些举措对于网络暴力的预防性、前置性、协同性治理,无疑具有重要的标杆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中心发布的《互联网平台网络暴力治理机制构建与测评报告》也显示,在网暴技术应用和治理实效方面,我国互联网平台已达到了与国际相当的水准。其中,抖音平台在各项指标评估中得分较高且相对均衡,在整个行业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平台在网络暴力治理中的责任并不是没有边界的,要求平台进一步加强事前监管,履行更为广泛的内容审查义务,容易造成审查扩大化趋势,可能会伤及言论正常表达,也可能影响互联网平台的创新和健康发展,应在充分保障用户权益和网络空间信息内容生态秩序的基础上,保护互联网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网络暴力是复杂社会问题在网络空间的“镜像”,仅依靠单一平台难以根治网络暴力。网暴信息越来越多在不同平台互相流转,需要不同平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更需要政府部门、媒体机构、社会公众等各方主体密切配合、协同治理。在实践中,部分网络暴力发源于相关的热点新闻事件,网络暴力也容易演化为热点新闻事件。新闻媒体在报道某些热点事件时,若未经调查核实,容易出现报道失实、评论偏颇的情况,由此可能诱发网络暴力,或对既有网络暴力推波助澜。《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第十六条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信息内容真实性、合法性审核,不得渲染炒作网络暴力事件,新闻信息跟帖评论实行先审后发。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应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强化对报道信息内容真实性、合法性的调查核实。新闻媒体对于涉嫌网络暴力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应当坚持不渲染、不炒作的基本要求,在调查研究、还原真相的基础上,成为网络暴力的“灭火器”“防火墙”,而不是在以讹传讹、混淆视听的基础上,成为网络暴力的“导火索”“助推剂”。

提升民众对网络暴力危害的认知,也是预防网络暴力的重要条件之一,教育机构、宣传部门等应当加大对网络暴力危害性及其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提升国民的网络素养,帮助网民进一步认识网络言论的复杂多元性,学习使用防暴工具,学会自我保护和维权。

(作者系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谢婷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