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在记者招待会现场,这一句话语,铿锵有力。
10月19日,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记者招待会,主题为“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訚柏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的报告中23次提到了“法治”,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法治工作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开辟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境界。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书写了法治中国前所未有的辉煌篇章,奠定了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法治基石。
时光荏苒,我国法治建设向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个环节全面推进,使“法治化”贯穿在国家各方面的工作当中,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我国是命案发案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枪爆案件最少的国家之一,每10万人口的命案是0.5起。10年来,刑事案件、安全事故等‘五项指数’大幅下降。”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国家移民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许甘露介绍,2021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达到了98.6%,较2012年提升了11个百分点。
记者也注意到这样一组数据——
10年来,全国有3799名民警英勇献身,5万余名公安民警光荣负伤。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继续集中打击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在捍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护人民安宁上,公安队伍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堪称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此次记者招待会上,“昆山反杀案”再次被提及,“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理念再次彰显。
“2013年至今年9月,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民事、行政裁判,提出抗诉11.9万件。”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一级大检察官童建明表示,通过加强对侦查、审判和刑罚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新时代的10年,人民法院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我这里有一组数据。案件数量从2013年的1421.7万件上升到2021年3351.6万件,结案标的额近50万亿元。”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一级大法官贺荣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共制定、修改、废止行政法规466件次,其中制定56件、修改46件次,‘一揽子’修改327件次、废止37件。”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左力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网上办”“异地办”“一门通办”“全国通办”……“公安机关负责的60项行政许可所需要的审批和颁发证件,办理的时间均大大短于法定的时间。一系列惠民利企的政策举措极大便利了广大群众的学习、工作、生产和生活,有力促进了投资商贸、创新创业,近5年来累计为群众节省和减负的成本达到了2200亿元,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惠及亿万人民群众。”许甘露表示。
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整场记者招待会中,“安”字成为高频字。在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中,“安”诠释着初心为民,既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亲身感受,同时也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这份对公平正义的守护,回应了人民群众新期待,一笔一画描绘出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
责任编辑:延菁菁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