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落下帷幕,这是目前我国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大赛共设109个技能比赛项目,涉及制造业、信息技术、交通运输、建筑业、服务业、采矿业等15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代表了各个项目国内最高技能竞技水平的4000多名参赛选手,从数十万名选手中脱颖而出。
石英钟零件装配、拉面穿针引线、飞机复合材料修理,传统技能与顶尖技术同台竞技;“老师傅”“小工匠”,硕士博士,普通职工和高学历参赛选手共展身手。只要技能高超,就会成为企业青睐的“香饽饽”。大赛现场,就有不少求“技”若渴的大企业。事实上,这样的赛事就是为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平台,促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
过往,崇尚知识、鄙薄技能的社会观念曾长期存在。这一点,在升学报考选择目标学校时,表征很明显。有人认为,凡是学校名字带有“职业”“技术”字眼,就要远离和放弃,因为一旦上了这样的学校,就意味着将来入学和就业“低人一等”,不光彩。
当下,这种状况已有较大改观。大的背景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尚未完成,当前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稳步推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加速转换,对技能人才需求越来越大,技能人才已成为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两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26%以上。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但技能人才供给仍存在不足。也正因此,去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
同时,一系列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陆续出台,拓宽了技能人才发展通道。去年修订颁布的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在“入口”方面,纵向上构建起中职、高职、职教本科相衔接的培养体系。横向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为技术技能人才畅通了成长通道。
而具体到民众个体,人才观和就业观也在逐渐转变,整个社会对技能的看法趋向正常。比如,学个“一技之长”,成为不少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毕竟,成人成才、贡献社会的道路,并非只有考上通常意义上的大学一途。据报道,近日,一位高考分数达525分的湖北女生,在父母陪同下,去报考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她说:“相比读一个文科类的本科,我更倾向于好就业的高职。”这表明,学技能固然是其出于对将来就业的现实考虑,也表明她的一家都跳出了鄙薄技能的观念窠臼。”
还有一则新闻,近日一位浙江建设技师学院的17岁男生,拿到了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瓷砖贴面项目的冠军。之前,他已经达到参评杭州市C类人才条件,享受150万元购房补贴。可以看出,在“出口”方面,待遇好、地位高,更增强了学生们立志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吸引力。
进而言之,当前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难,只是“硬币”的一面。其另一面,则是企业招聘难,是技术工人和技能人才短缺问题突出。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保持在2以上。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比较突出的就业结构性矛盾。破解这个矛盾,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要从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供给上着力。这关乎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说到底,谈技能人才,不能不提职业教育,因为职业教育是技能人才的摇篮。国人很推崇像德国、瑞士这些职业教育的“模范生”。但要明白,其有着深厚的手工业传统和与之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基础,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其中,尊重人、尊重技能、尊重职业教育的各方主体,尤其值得一再思考。在持续加大对职教人才发展政策支持的同时,在全社会建立敬畏技术技能、尊重工人工匠的文化,才能更好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我国已发布《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其中提到,开展工业文化教育实践是一项重要内容。这不仅能为职教发展提供文化力量,对于全社会也是文化警醒。
责任编辑:谢婷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