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健康标识要让消费者看得清看得懂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更新时间:2023-10-07

近来,上海一些超市的饮料货架上有了“红橙绿”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红色标识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橙色标识提醒每日添加糖摄入少于25克,绿色标识指导市民看懂营养成分表。标识不针对具体饮料品牌,但对于原本打算购买含糖特别是高糖饮料的消费者而言,这或许会改变他们的想法。(9月25日中国经济网)

食品标签是指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以及一切说明物。其目的是向消费者传递信息,展示食品特征和性能的一种标示。近年来,我国加快为消费者识别低盐、低油、低糖食品而研究制定标识标准,强化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监督管理,推动在食品包装上使用“包装正面标识”信息。生活中,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受到关注,但相关调查显示,目前仍存在标签看不懂、标识不醒目等问题。

食品营养标签分为两种,即营养成分表和补充营养信息。前者是位于食品或饮料包装背面或侧面的标准化营养成分列表,后者旨在辅助消费者解读营养成分表。目前,我国公众对营养标签的使用并不乐观,有调查显示,每5个受访者中只有两人能理解营养成分表,即使现有的食品包装已经对一些信息作出标识,但人们并不理解其对于健康的影响,对于食品的选择还不能够作出自己的判断。

消费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的需要。消费不是简单的活跃市场,更不能片面理解为推销产品、卖得动货。

构建预包装食品正面标识体系,使用简洁图标、符号、文字等元素来展示食品的主要营养信息及特征,直接让消费者了解食品的营养状况并作出健康选择,可以优化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更好的促进消费市场活力。

此次上海实行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积极探索推广健康消费新路子,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成分,便于简单快速地选择健康产品,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回应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是推动居民形成健康消费方式的有益尝试。

食品健康标识要让消费者看得清看得懂。小标签大作用,食品标识问题不仅关系到知情权,更是健康权的问题,正面标识的显著性能让消费者对预包装食品有正确识别。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应完善行业标准和规范,推出更多促进健康消费的便利化、生活化举措,在预包装食品领域推广国家统一认证的、更简单、清晰、醒目、易懂的食品标签,让消费者借助标签标识更加便捷地鉴别选择食品,推动健康食品生产与消费。加强对食品产品的检测和监管,规范企业正确标示营养标签,引导企业进行产品优化升级生产出更多符合营养健康的食品,对于乱标错标食品成分、含量的企业,要即时处罚、责令改正,加大对食品标识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市场长期良性健康发展。

食品生产企业须对营养标识的真实性负责。“健康”是消费者对食品的重要诉求,企业应顺应趋势,加大原料选择、用量配比、产品工艺等方面的创新投入,开发更多符合消费者健康理念、兼顾健康与口味的食品,用更多天然配料、更高质量标准的产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促进膳食营养平衡,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责任编辑:谢婷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