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被医疗广告利用当警惕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更新时间:2023-10-30

记者从一位痤疮患者谭某处了解到,该患者今年在网上浏览一篇皮肤健康科普文章时,通过文章下方的广告链接,了解到一家民营医疗机构根治痤疮的治疗方法。然而,在这家医疗机构花费了1万多元,治疗5个月后,该机构所宣传的“立即见效、永不复发、不留痘印”等完全不见效果。“我当时认为那是权威文章,下面的广告肯定也是可靠的。”谭某说。(10月19日《工人日报》)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地获取医疗健康的相关信息,如疾病预防、健康养生知识等。但信息化也给不少不法商家、医疗机构提供了误导患者,谋取不当利益的可乘之机。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目前在互联网平台上,许多类似的医疗广告不使用经当地卫健委审核的内容和形式,而多化身为健康科普。并且,此类医疗广告多出现在同一页面公立医院专家科普内容的下方,充斥在搜索引擎平台上,权威的健康科普内容或沦为向民营医院导流的工具。

令人担心的是,这些民营医疗机构并不是权威的医疗机构,医疗水平与权威医疗机构有很大的差距。此类披着科普外衣打广告的医疗机构,利用患者渴望得到权威医生、权威信息指导的心理,常常盗用比较权威的科普内容,以充满耸动性的词汇以及充满表示功效和疗效的保证性的词汇,如“全国某某病医院第一名”“可治疗各类疑难杂症”等,进行夸大宣传,欺骗患者,诱导患者点击。违法违规的医疗广告极易误导社会公众对医学科学的认识。对于急于投医的患者来说,医生的权威影响力以及专业的科普内容,会让他们误以为都是些正规医院,结果是花了钱得不到有效医治。

《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的,不得在同一页面或者同时出现相关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地址、联系方式、购物链接等内容。网络平台在医学科普文章下方设置医疗机构广告,引导患者点击的行为涉嫌违反以上规定。此外,“科普文章+虚假医疗广告”还可能涉嫌侵犯著作权。

这些医疗广告换了个马甲,以更合规、更隐蔽的方式出现,更精准覆盖到目标人群,更具迷惑性,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必须把这只“披着羊皮的狼”揪出来,踢出去。平台要加大审核力度,让科普信息不再被医疗广告利用,让患者接收到正确的医疗信息。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督、处罚力度,遏制虚假医疗广告,切实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患者也要警惕这种隐藏在医学科普网页下方的医疗广告,不轻听、不轻信、谨慎点击、谨慎咨询,选择正规渠道就医,避免造成延误治疗、误诊误治、上当受骗等严重后果。


责任编辑:谢婷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