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冬奥遗产持续释放文化红利 ——北京首钢园区持续推进老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实践探索
 来源:光明网  更新时间:2022-11-25
  初冬的北京,暖阳和煦,晴空万里。坐落于北京长安街西延长线上的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简称首钢园区),洋溢着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路上穿梭的无人驾驶汽车、人来人往的香啤坊、钢铁工业风的咖啡屋、各种论坛活动及首发首秀首展……从钢花飞溅的重工业基地,到个性新潮的网红打卡地,再到都市型产业社区的崛起,首钢园区正用创新理念勾画着工业遗存的全新图景。

  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是世界性难题,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的议题之一。从申办到筹办,再到顺利举办,5年5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叮嘱:“办冬奥不是一锤子买卖”“赛时需要和赛后利用相结合,不搞铺张奢华,不搞重复建设”“我们要积极谋划、接续奋斗,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遗产”……

  2022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既有场馆设施等物质遗产,也有文化和人才遗产,这些都是宝贵财富,要充分运用好,让其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能,实现冬奥遗产利用效益最大化。”

  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谋划首钢园区“后冬奥”文章,加速“涅槃重生”,成功打造面向未来、面向年轻人、面向国际化的活力空间和发展热土,积极构建“一起向未来”的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脱下“钢铁巨人”厚重外衣,首钢园区已华丽转身,成为老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样本和范例。

  日前,光明日报调研组一行来到首钢园区,走访探求百年工业园区华丽蝶变的实践密码和创新启示。
  让冬奥遗产持续释放文化红利

  夜晚的首钢园区五光十色,动感十足。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供图

  “雪飞天”“四块冰”:激发冬奥场馆活力

  “半厂山水锦花地,十里钢城碧云天。”

  走进首钢园区,石景山脚下,三高炉与秀池“钢”“柔”相济;群明湖畔,滑雪大跳台与冷却塔“冰”“火”辉映。昔日的“钢铁巨人”,已然变身为京西独特的城市风景线和网红打卡地。

  肇始于1919年的首钢园区,占地面积7.8平方公里。这里曾是首钢集团的核心生产区,是中国钢铁工业的骄傲。

  在首钢园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调研组来到拥有“双金福地”美誉的首钢滑雪大跳台。

  2022冬奥会期间,中国滑雪运动员谷爱凌、苏翊鸣在被誉为“雪飞天”的首钢滑雪大跳台共斩获两枚金牌。

  跟随大跳台上“凌”空“翊”跃的直播镜头,首钢园区凭借其独特的工业遗存风貌走进全球视野。首钢滑雪大跳台也由此成为“双奥之城”北京的一大标志性奥运遗产。

  首钢冬奥,传奇永不落幕。

  “冰墩墩又飞回来了!”循声望去,一艘数字3D形象、科技感十足的“首钢号”飞船翩然飞来,流光溢彩的舱门缓缓打开,冰墩墩与雪容融探出头来,顺势一跃仿佛“扑”到了观众怀抱中,引来阵阵欢呼。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不是一锤子买卖,不能办过之后就成了‘寂静的山林’。”

  2022年3月13日,冬残奥会圆满收官,一段冰墩墩雪容融挥手告别的视频牵动亿万网友的心。时隔半载,在2022年中国服贸会期间,冰墩墩雪容融身着“科技铠甲”重回首钢园区,盛世冬奥仿佛仍在眼前。

  北京冬奥不只是一场国际赛事,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孕育场。“后冬奥”时期,首钢园区努力把冬奥资源转化成惠及长远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红利,探索将北京冬奥精神转化成推进产业复兴的强大力量,打造“一起向未来”的城市复兴新地标。

  搭乘国内首例斜行电梯,登上48米高的滑雪大跳台运动员出发区,临空俯瞰,园区美景尽收眼底。滑雪大跳台的设计灵感源于敦煌壁画的“飞天”飘带形象,故又别名“雪飞天”,是世界上首座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城市滑雪大跳台场馆。

  “作为冰雪运动中的极限运动,全世界共有滑雪大跳台项目运动员不到500人,奥运史上许多此类比赛设施在赛事结束后都被拆除或者荒置。”首建投公司大跳台项目部负责人刘玉川说,“秉承绿色办奥理念,我们通过精巧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在48小时之内完成赛道转换,做到一台两用。”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积极谋划冬奥场馆赛后利用,将举办重大赛事同服务全民健身结合起来的重要指示,自冬奥结束以来,首钢园区已在滑雪大跳台先后举办北京市民定向越野赛、第四届北京轮滑公开赛等多项体育赛事。

  谈到滑雪大跳台的发展定位及未来规划,刘玉川难掩内心激动:“大跳台将定位于落地高水平国际赛事,争取将单板、自由式滑雪项目世界杯中国站的举办权长久落户。同时,我们拟联合世界极限运动会、斯巴达勇士赛等顶级赛事,打造特色赛事品牌。除此之外,我们也会承接各地专业队伍训练项目,开展雪上项目裁判员、教练员培训活动。不止如此,非雪季还会在此开展一系列首发首秀首展商业活动。”

  伴随一阵扑面而来的冰寒气息,调研组来到短道速滑馆。短道速滑馆由精煤车间改造而成,与冰球馆、冰壶馆、花样滑冰馆并称为“四块冰”,是首钢园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刘玉川介绍:“目前园区对‘四块冰’的定位是打造体育+科技综合体,在积极承接各类冰上赛事及专业体育俱乐部训练的基础上,探索开发篮球、足球、飞盘等无冰运动,同时将拓展引入文娱演出、首发首秀、电竞科技等活动。”

  “飞天凌雪舞明湖,近囱远山映冬梦。”在这座百年钢铁工业园区里,体育赛事轮番上演、商业活动异彩纷呈,在“雪飞天”“四块冰”的带动下,冬奥火种愈燃愈旺,首钢园区的发展蒸蒸日上。

  “科技+”“体育+”:引领园区产业升级

  沉浸式的人机交互篮球比赛、科幻感的赛博朋克商业街区、超大型的游戏互动空间……2022年8月31日至9月5日,首钢园区进入“服贸会时间”。

  “服贸会的引进是传统工业区实施城市更新、功能再造的重要标志。”首建投公司产业部负责人张凯表示,首钢园区以“科技+”“体育+”作为产业发展新引擎,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科幻、元宇宙、智能驾驶等高科技产业,在细分产业领域聚集了一批行业隐形冠军企业、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一批示范应用场景,已成为集科技、体育、商业、文旅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跨界融合都市型产业社区。

  粗犷的钢铁遗存、精彩的汽车表演、梦幻的冰墩墩雪容融裸眼3D视频、新奇的元宇宙全方位创新体验……站在一栋栋颇具工业风格恢宏气派的办公楼下,首建投招商中心负责人丁磊向调研组介绍:“目前,首钢园区已引入腾讯科技、探月中心、八院云箭、当红齐天、天图万境等百余家企业,科幻作家郑军、付国丰的工作室也在这里。”

  不久前刚刚建成营业的六工汇购物广场,集文化娱乐、餐饮服务、旅游度假、艺术美学于一身,是“种草”达人的探店圣地。走近六工汇,一阵咖啡香气扑鼻而来,调研组抬眼望去,在全景声全球科技艺术中心“幻咖啡厅”里,顾客们一边品尝咖啡,一边佩戴3D眼镜观看大片,放松之余还能享受绝佳的影音体验。

  “在六工汇的项目设计上,我们不仅保留了老工业遗存的赛博朋克特色,还融入了多样时尚风格,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视觉效果十分和谐。”丁磊说。

  2022年前7个月,首钢园区体育板块营业收入已初具规模,主要来源于国家队冬奥会期间闭环服务、冬训中心冰时租赁、极限公园门票和培训、大跳台参观门票,以及承接的活动、广告收入。

  随着入园人群越来越多,开放区域越来越大,园区消费收入迎来跨越式提升。2022年服贸会期间,园区一天消费收入近200万元。每逢周末,园区酒店入住率高达90%,五星级酒店接近满员。

  一场冬奥会,向世界宣告和展示了首钢园区的转型“成绩单”。如今,“涅槃重生”的首钢园区已然成为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也必将成为引领我国老工业基地实现振兴发展的生动典范。

  “工业风”“现代感”“首钢味儿”:续写百年工业遗存新传奇

  中国科幻大会、北京时装周、2021奥林匹克博览会……200多场活动接连在首钢“功勋高炉”三高炉区域成功举办。

  京西永定河畔,百年首钢的“钢铁森林”之间,正在“长”出一座“现代感”“首钢味儿”十足的“活力秀场”。

  “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如今,走进首钢园区,山水楼阁、厂房料仓、剧院赛场、咖啡美食、音乐电竞等元素融为一体,人文景观与工业景观相互交织。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后,为了兑现绿色北京、绿色奥运的庄严承诺,首钢实施了史无前例的钢铁大搬迁,成为中国第一个由中心城市转移到沿海发展的钢铁企业。

  伴随着2010年年底熄灭的最后一炉火,首钢园区全面开启转型发展新征程——锚定新产业,涌现新业态,闪耀新格局。此后的几年,热火朝天的厂区归于寂静,留下一片高炉与烟囱。

  2016年5月,曾经的十里钢城随着一大群人的到来被重新激活——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正式入驻。原来装矿石原料的筒仓被分割成六层,成为兼具“工业风”与“现代感”的办公楼。北京冬奥组委就搬到了这里。

  “筒仓、料仓、三高炉等区域的改造,坚持‘保留工业素颜值、织补提升棕颜值、生态建设绿颜值’的创新理念,在给老首钢人留下工业记忆的同时,最大化将文化艺术的灵魂注入工业遗存。”首建投公司规划建筑师袁芳介绍,“新首钢的改造方案经过好几轮讨论才最终敲定,希望通过首钢转型带动整个京西地区发展。”

  筒仓的南侧,静立着整个园区最为惹眼的单体建筑三高炉,炉下秀池荡漾,距地面40米高的检修平台摇身变成360度的环绕式玻璃观景台。

  从玻璃观景台向东望去,被称为新首钢“绿轴”的城市公共开放休闲带映入眼帘。山水自然萦绕在钢筋铁骨周围,自然气息弥漫整个园区,城市更新的传奇正在首钢园区中生动上演。

  经历了产业转型与盛世冬奥的洗礼,百年首钢早已用创新发展在人们的“铁色记忆”之上,勾勒出“工业风”“现代感”“首钢味儿”的灵动线条和绚丽色彩。

  如何在保护工业遗存的基础上进行城市更新?首钢园区用华丽转型的实践探索,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

  首钢园区“涅槃重生”的启示

  思想之旗领航向,人间正道开新篇。新征程上,首钢园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紧抓北京冬奥发展契机,一举成为世界工业遗产再利用和老工业区复兴的典范,使百年老工业园区重焕新机。调研组认为,首钢园区的成功得益于以下几点做法:

  以北京冬奥精神为奋进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以更加坚定的自信、更加坚决的勇气,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面对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首钢园区鸣笛起航,积极弘扬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积极谋划、接续奋斗,努力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遗产,聚焦“文化复兴、产业复兴、生态复兴、活力复兴”,努力打造世界范围内奥林匹克运动带动城市更新的经典案例。

  以产业升级为行动支撑。首钢园区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机遇,加速集聚一批“科技+”“体育+”高端要素。不断推动数字智能产业发展,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建设,实现5G产业在北京冬奥会典型场景的示范应用,推动区域高精尖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放大冬奥带动效应,积极推动“体育+”及相关配套服务业发展。围绕冰雪运动、篮球运动、极限运动和大众体育,引进和培育一批国际体育机构和企业。推动体育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引进一批活动策划、体育经纪类企业,举办一批高端论坛等大型活动。连续举办两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专题展,为传统工业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以生态优先为基本准则。在2022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感言:“双奥城,这是独一份。首钢大跳台是绿色转型,钢铁产业转型变成了体育产业。”首钢园区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城市更新。借助石景山、永定河的青山绿水优势,扎实做好环境保护。着力解决环境污染,在老工业区中穿插营造自然生态景观,将工业水池改造为生态湖泊,围绕工业遗存建设绿色新生态。节约钢铁建筑资源,依托园区特色优势,坚持修旧如旧,对高炉、筒仓等工业建筑进行保护性利用,不搞大拆大建,实现城市永续发展。

  以工业文脉为发展特色。保护传承工业文脉,是实施老工业区改造、推动首钢园区建设、促进京西地区转型的应有之义。首钢园区改造抓住冬奥契机,坚持保护利用并重,打造有生命活力的工业文化。在尊重原有工业材料肌理的基础上,使用文化创意元素织补更新,呈现工业美与精致美对比。坚持特色文化风格,将工业元素与传统文化元素、奥运文化元素相结合,展现多元文化氛围。老旧工业遗存被赋予了新生,整座园区焕发出了蓬勃活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未来是什么模样?对于首钢园区来说,既在蓝图上,也在奋斗中。因夏奥而生、因冬奥而兴,首钢园区抓住了奥运机遇实现华丽转身,新时代又赋予其新的使命。百年首钢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处处洋溢着生机、自信和激情。我们有理由相信,首钢园区书写的新时代传奇,必将在世界范围内,对工业遗产再利用和老工业区复兴起到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延菁菁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