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璀璨山城夜未央:重庆夜景新视角

    随着夜幕的降临,重庆这座山城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展现出与白日截然不同的魅力。不同于闻名遐迩的洪崖洞,重庆的夜景有着更多不为人知的璀璨角落,等待着游客们去探索。










    首先,不妨从南滨路开始你的夜游之旅。这里,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江水在灯光的映衬下波光粼粼,两岸的高楼大厦灯光闪烁,如同镶嵌在山城的璀璨宝石。南滨路的夜景,是重庆现代都市风貌的绝佳展示,也是摄影爱好者捕捉城市光影的绝佳地点。

    继续前行,来到江北嘴中央商务区,这里的金融中心高楼林立,夜晚的灯光秀更是一场视觉盛宴。灯光随着音乐的节奏变化,时而柔和,时而激昂,将重庆的活力与现代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若你偏爱历史与文化的交融,不妨前往磁器口古镇。虽然古镇的白天已是游客如织,但夜晚的磁器口却有着别样的宁静与美丽。古镇的石板路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两旁的古建筑在夜色中更显古朴典雅。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重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而对于寻求浪漫氛围的情侣来说,长江索道的夜景之旅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坐在索道上,缓缓滑过长江,两岸的灯火如同流动的星河,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这样的体验,无疑是重庆夜景中最浪漫的记忆。

    最后,不妨在两江游轮上结束你的夜游之旅。游轮在江面上缓缓行驶,你可以在甲板上欣赏到重庆两江四岸的全景夜景。从这个独特的视角,你会发现重庆的夜景是如此的多姿多彩,让人流连忘返。

    重庆的夜景,不仅仅是洪崖洞的灯火辉煌,更是这座城市多元文化与现代发展的完美融合。在这里,每一次夜游都是一次全新的发现之旅,每一次探索都能发现不一样的美丽。重庆,这座山城的夜晚,等待着你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责任编辑:程凯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V:mingchengzaobao)

    2024-09-06
  • 内蒙古阿荣旗:秋日图博勒

    位于内蒙古阿荣旗北部林区的图博勒国家森林公园,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登高望远的绝佳之地。初秋的图博勒国家森林公园,景色秀美,层峦叠翠。人们徜徉在绿野山间,观林海、听松涛,感受大自然带给心灵的触动。






















    制片人:马宝军

    策划:杜屹然

    统筹:张青

    编导:么文倜

    新媒体编辑:陶玲君杜利伟

    供稿来源:阿荣旗融媒体中心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出品

    2024-09-02
  • 内蒙古秋季旅游已上线!

    刚刚过去的火热盛夏,千万人次的客群赶赴了一场草原之约,为提振内蒙古旅游经济带来新动力。入秋以来,五彩斑斓的北疆大地再次敞开怀抱,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前来赏秋。

    组织精彩活动

    夏季旅游刷新多项数据

    今年夏季,内蒙古文旅数据十分亮眼,携程数据显示,入夏后的内蒙古,在线旅游人次增长率位居全国第二,租车订单同比增长94%,增速位居全国第一,整体市场火爆。7月上中旬,锡林郭勒盟区外游客更是高达55%。放眼国际市场,内蒙古入境游同样迎来新高,吸引了众多境外游客,乌兰巴托客源占比31%,新加坡客源占比20%,墨尔本客源占比也进入内蒙古海外客源市场top10。

    亮眼数据得益于内蒙古今夏精彩丰富的文旅活动,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达慕”盛会。整个7月,“第34届草原那达慕”“天天那达慕”等关键词跃升携程旅行夏日热点榜全国前列。随后,各盟市接连跟进,7月17日兴安盟那达慕开幕,7月29日乌兰察布“草原之旅”游客那达慕开幕……除了那达慕,音乐节、惠民演出、非遗大集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项项精彩的文艺活动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内蒙古游玩、避暑。

    旅游经济持续增长的背后,是内蒙古抓住旅游新变革,紧跟旅游新形势,积极布局旅游市场的重要体现。今年上半年,内蒙古文旅通过创新产品、精准营销、优化服务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亮丽内蒙古”品牌擦得更亮、叫得更响、传得更开注入新动能。上半年全区接待国内游客12210.79万人次,同比增长32.94%,是上年同期的1.33倍;全区接待国内游客总花费1700.57亿元,同比增长43.50%,是上年同期的1.44倍。

    抓住“金九银十”

    吸引“头回客”和“回头客”

    秋风送爽,为延续旅游市场热度,继续推动文旅复苏,全区多地已启动秋季文旅活动。

    包头文旅特别推出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包括黄河风光体验游、锦绣长城探秘游、碧草如歌休闲游,让游客充分感受包头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初秋时分,西拉沐沦河微风吹拂,飞架两岸的西拉沐沦特大桥上车辆穿行、游人如织,为了吸引更多人前来旅游,赤峰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大光顶子一期二期项目、马鞍山红酒庄园、雷营子乡村旅游、巴林左旗大良沟民宿等项目相继建成运营,野驰·溪悦河谷、西拉沐沦湖等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秋天去一趟赤峰,绝对不虚此行;8月23日,第十届博博会在呼和浩特盛大开幕,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扬州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业界“大咖”前来,市民游客可以一日打卡“300+”博物馆,一天跨越上下五千年,借着这一“流量”,呼和浩特推出实景演出、敕勒川半程马拉松、城市那达慕、篝火音乐会等20多项文化活动,全面展示呼和浩特深厚的城市底蕴,为观众游客带来视听盛宴。

    今年,文旅市场下沉,叠加“旅游+乡村振兴”政策优势,内蒙古未来在乡村精品游方面大有可为。在《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中,乡村精品民宿建设被重点提及,成为引领乡村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的示范样本。国庆长假期间,包括乌兰哈达火山民宿等我区不少知名名宿聚集地都将推出活动,吸引游客赏玩、踏秋。

    变“流量”为“留量”

    让内蒙古旅游四季“长红”

    今年,内蒙古文旅高开高走,究其根源得益于从供给侧与需求端双管齐下,构建了“精品产品+精准营销+精诚服务”的综合策略体系,助力内蒙古文旅在风口上抓住机遇。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内旅游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随着大众旅游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出市场下沉、需求升级的特点。为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内蒙古文旅部门在秋冬季的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方面持续加大力度,以求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打造“歌游内蒙古”文旅IP。目前,旅游主力客群年龄正从80、90后,向90、00后转变。因此,以“歌”助游不仅符合年轻人的旅游调性,也符合中老年人的需求。为此,内蒙古文旅厅将以“歌游内蒙古”品牌为核心,拓展相关产品,如以“陪你一起看草原”为主题,开发自驾旅游产品等。

    创新旅游场景,丰富精品线路产品。入夏以来,内蒙古文旅推出52条旅游线路,取得良好效果,秋冬季将会继续推出,线路将从时间维度上同时满足短线游、长线游旅行需求,地理维度上覆盖北线、南线、西线等众多区内目的地。

    精准营销+优质服务。好的产品只有搭配精准的营销才能带来良好的市场反响,内蒙古文旅携手多个旅游平台共同打造精准营销策略,线上于携程平台打造内蒙古旅游专题页面,全方位展示内蒙古旅游产品、景区风光及特色体验;线下则邀请百万级粉丝影响力的网络红人,分批次深入内蒙古重点旅游线路及景区,实地采风创作,为线上宣传注入鲜活内容。

    旅游消费场景中,将游客引进来只是第一步,如何让游客留下来、再回来,在地体验起到决定作用。因此,目的地优质服务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这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推动。今年锡林郭勒旅游那达慕、呼和浩特多场演唱会都见证了内蒙古的待客诚意。


    对于紧随其后的秋季游,内蒙古文旅将继续坚持从供给侧和需求端双向发力,深化“自驾游首选地、露营游佳选地、度假游必选地、康养游优选地”建设,推动内蒙古从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产业强区转变,加快补齐线路设计、产品开发、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短板,将内蒙古秋季层林尽染的美景,带给向往诗和远方的你。

    2024-08-27
  • 呼和浩特历史文博路线惊艳亮相

    何以爱青城博物知文脉






    呼和浩特历史文博路线惊艳亮相


    8月24日,“何以爱青城博物知文脉”呼和浩特城市漫游计划探索博物馆之城主题活动在内蒙古将军衙署博物院拉开帷幕。

    活动现场,“何以爱青城博物知文脉”历史文博路线惊艳亮相。该线路分为东西两条漫游路线,东线引领游客穿梭于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科技馆、内蒙古美术馆、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等标志性文博场馆,打卡草原丝绸之路文化公园现代文化轴带;西线则踏足归化城展示馆、探访大盛魁的商贾传奇。两条路线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何以爱青城博物知文脉”的丰富内涵,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在行走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深刻体会北疆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韵味。

    活动当日,百余位市民身着统一的文创服饰从将军衙署博物院出发,沿途融入了情境演绎环节,无缝对接呼和浩特博物馆的两大精彩展览——“盛世琳琅”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玉器展与“问蜀——东周时期的蜀文化展”,让参与者在好玩的体验活动和好看的公众展示中,解锁游览参观新体验,发现这座城市的美好和幸福模样。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紧紧围绕提升首府文化能级目标,不断探索推动博物馆集群高质量发展路径,逐步形成了覆盖城乡、主体多样、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博物馆体系。

    2024-08-26
  • 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

    八月的内蒙古生机勃勃,天高地阔。

    由中国记协、台湾“中国新闻学会”、世新大学联合主办的“一起向未来”第三十届海峡两岸大学生新闻营走进内蒙古,海峡两岸18所高校近200名青年学子在参观展览、观看演出、实地体验、深度研学中,沉浸式感受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奋进步伐和多姿多彩的北疆文化。

    作为了解内蒙古历史文化的窗口,同学们参观了内蒙古博物院后,感到“很壮观”“很震撼”“很奇妙”,深度了解了这片广袤土地上游牧文明与中原文明交融交汇的故事;内蒙古美术馆展出的“四时风物——内蒙古美术馆馆藏作品展”,描绘了内蒙古的四季之美和风土人情,让同学们由衷感叹:“一展看四季,让我们增加了阅历和知识,很开眼界。”

    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画作,内蒙古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海峡两岸青年学子。他们一边走、一边看,互相交流、学习探讨,共同体会内蒙古的人文之美。

    内蒙古是歌的海洋,舞的故乡。在呼和浩特市乌力格尔艺术宫,独具魅力的民族曲艺专场引得同学们连连叫好。演出中,大家同台合唱台湾诗人席慕蓉作词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满怀深情的歌曲激发出大家心灵深处的感动。

    内蒙古是全国闻名的“粮仓”“肉库”“奶罐”。当前,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蹄疾步稳。在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海峡两岸青年学子品尝鲜美的奶制品,近距离观看奶粉、液态奶的生产线,沉浸式体验生产流程,切身感受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图景。

    内蒙古的草原到底有多美?走进辉腾锡勒草原,看到蓝天、白云、大草原,同学们开心地打卡拍照,深度体验了草原的壮美辽阔和内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大家还为内蒙古当起代言人:“不是阿尔卑斯山去不起,而是辉腾锡勒更有性价比。”

    4天3晚,海峡两岸青年学子同吃、同住、同行、同学习,相互了解地方文化、风土人情,畅叙情谊、碰撞思想,在共同的文化根源中找到共鸣,也在交流中发现新奇与魅力。

    尽地主之谊,内蒙古当地大学生成了小伙伴的临时导游,带大家逛大召寺、吃羊肉串、购买特产、学习方言,共同感受呼和浩特的烟火气;台湾学生曾湘芸和大陆学生刘湘琪在交流摄影心得时,发现两人名字中间都是“湘”字,觉得很有缘分。一路上,台湾同学与大陆同学还互相分享、互赠当地特色美食。

    一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一次青春力量的激情绽放,留下一幕幕感人瞬间,海峡两岸青年学子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临别之际,台湾“中国新闻学会”副秘书长、世新大学副校长李功勤说:“第一次看到这么壮美辽阔的草原。这是一次难忘的旅程,期待能够再来。”

    2024-08-24
  • 120万人次乐享兴安盟那达慕

    初秋的乌兰毛都草原天气微凉,8月18日,在“沸腾”了33天、完成了各项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后,2024兴安盟那达慕季在团结、欢乐、祥和的氛围中落下帷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旅答卷:活动期间,旅游人数达到120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了12.2亿元,同时带动了1.3万余人就业,创造了兴安盟历年那达慕之最。

    今年的那达慕相比以往时间更长、内容更丰、形式更新。回眸今年那达慕季的无数瞬间,为了叫响“歌游内蒙古、天天那达慕”品牌,让游客在畅享那达慕季的过程中感受到“物有所值”,兴安盟每天推出7项固定文旅活动产品,每周举办N场特色活动,通过100余场活动周期性制造燃点。以骑马、射箭、摔跤等“男儿三艺”为代表的一系列精彩赛事好戏连台,草原音乐节、摄影大赛、乌兰牧骑专场文艺演出等文旅活动更是遍地开花。

    “如今在兴安盟,那达慕已经超越了当地农牧民自娱自乐的传统赛事范畴,精彩纷呈的文体赛事、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香气四溢的草原美食、底蕴深厚的非遗商品,让远道而来的游客深刻感受到了这里歌的海洋、舞的故乡的独特魅力。”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乌兰格日乐表示,那达慕季期间,兴安盟邀请国内外文艺名家、体育名将、媒体达人等参与竞技体验活动,通过海峡两岸无人机比赛、中蒙俄地方篮球那达慕、蒙马英雄中外国际对抗赛、草原星空诗会等文体活动,把每周活动引向高潮。

    “这里真美、真棒!”“兴安盟是避暑的好地方!”“人的一生总要来一次乌兰毛都草原,兴安盟来得太值了!”……一个月内,来自北京、上海等不同城市的游客涌入兴安盟。据统计,今年同期来兴安盟旅游的人数较往年有了显著提升,全盟旅游人数突破200万人次。7月17日启动式和8月8日开幕式当天,现场旅游人数分别突破12万人次和17.8万人次,旅游收入分别突破1.2亿元和1.7亿元。这不仅体现了那达慕季的强大吸引力,也彰显了兴安盟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那达慕不仅是为了庆祝丰收而举办的文体娱乐大会,更是一张响亮的文旅名片,一幅展示兴安盟亮丽风景、新时代幸福生活的美丽画卷。”兴安盟副盟长、科右前旗委书记孙书涛说。


    如何让游客在兴安盟全时段感受到宾至如归?兴安盟围绕“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买什么、带走什么”等深度游需求,向游客精准推送“吃、住、行、游、购、娱”攻略,对主场地乌兰毛都及其周边旅游业态进行提档升级,推出传统蒙古包、假日酒店、乡村民宿、特色露营地等多元住宿选择,提供个性化餐饮服务,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需求。通过持续推进旅游业态升级,兴安盟让游客在舒适与惬意中感受内蒙古的独特魅力。

    2024-08-20
  • 青岛中山路:人间烟火气城市文脉长

    “一二一,上街里,买书包买铅笔,到了学校考第一……”在青岛,这首传唱了近一个世纪的童谣,总能轻易勾起几代人的回忆。歌谣里的“街里”指的就是青岛中山路。

    始建于1897年的中山路,是集金融、餐饮、娱乐等于一体的商业中心,也是青岛历史文化发展的名片。随着城市发展重心东移,中山路一度沉寂。近年来,依托老城焕新,中山路引入餐饮美食、精品住宿、文化体验、创意零售、休闲娱乐等300多个新业态商家,成为集文化、艺术、商业、旅游等业态于一体的特色街区。

    2024年上半年,中山路街区接待游客超2700万人次,“老街里”又火了!

    1.修旧如旧历史建筑合理利用

    “先有中山路,后有青岛城。”1500米长的中山路在鼎盛时期曾云集140多家老字号店铺,将青岛发展的印记深深烙在两侧的建筑上。

    以青岛栈桥为起点,一路向北拓展——建于1911年的中山路1号是德式青年派建筑风格;中山路17号是“相宜洋行”大楼旧址;中山路97号是1931年兴建的青岛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电影院。数据显示,中山路主干道两侧现有建筑近70处,将青岛自20世纪初起的历史风貌近乎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遵循“修旧如旧、恢复原貌、合理利用”的原则,中山路上的历史建筑经改造呈现出崭新风貌。

    旧址为青岛商会的中山路72-74号,建成于1907年,改造后成为中山路城市记忆馆,率先对外开放。在一楼的记忆杂货铺里,高粱饴、大虾酥、老瓶装的青岛啤酒……“老供销社”式的售卖情景再现过去“上街里”的热闹,吸引着本地土著去怀旧、外地游客来“打卡”,这里也成为中山路的全新文化地标。

    中山路旁的大鲍岛片区是青岛早期的商业街区,孕育了青岛最早的传统民居“里院”。百年前,这里就商铺云集,为百姓贸易旺盛之地。如今,沿街的27号“里院”变身老字号展览馆,于今年“五一”正式营业。

    据统计,中山路拥有青岛市近一半的老字号。盛锡福的帽子、三聚成的酱菜、春和楼的香酥鸡……在老字号主题展览区域,聚集着不少等待拍照留念、试吃品尝的游客。

    “年轻人也爱老味道!”老字号展览馆店长张鑫宇介绍,展览馆日均客流量在1000人次以上。

    2.节庆搭台聚拢人气带动消费

    啤酒、海浪、音乐,这是属于青岛人的夏日关键词。

    7月20日晚,伴随青岛市市南区第三届上街里啤酒节的启幕,以Citywalk(城市漫步)为主题的演艺活动和特色街区狂欢让中山路沸腾起来。活动期间,日均客流量突破28.5万人次。

    结合历史文化街区特色,中山路在消费旺季推出规模不同的文艺演出。在海誓山盟广场,有“欢动、山海、魔幻、船歌”四大主题的热力演出;在传统民居建筑里院,有实景话剧《烟火人间》演出;在中国电影院门前,有啤酒主题街头秀;在黄岛路历史建筑院落,有爵士乐演出……既有老故事,也有现代艺术,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

    节庆活动也带动了周边民宿、餐饮等行业的消费热潮。

    “在网上看到这里的民宿有木制楼梯、斑驳的建筑外立面,很有生活气息。”杭州游客张萍刚入住中山路附近的一间民宿,就忍不住发“朋友圈”表达喜悦心情。

    这家民宿便是由“里院”改造而来。“我们目前经营着48间客房,8种房型,出租率超过90%。”店长靳海蓝告诉记者。

    近年来,常态化节庆活动成为中山路聚拢人气,带动历史街区持续焕发新活力的引擎。2022年7月,首届上街里啤酒节共吸引游客70万人次;2023年首届新春“逛街里”节,老城区商家销售额同比增长约20%。

    3.业态融合百年商圈生机勃发

    在中山路附近的海上皇宫建筑里,一位游客正乘坐“海洋传送舱”进入深海,沉浸式体验让人直呼过瘾。

    这款名为“奇幻海世界”的项目致力于打造具有青岛特色的“海洋元宇宙”乐园,通过AR(增强现实)等科技手段,为游客提供沉浸式、虚拟化、多维度的海洋探索体验。开业仅一周便接待游客8000余人次。

    从渔船造型的收银台,到阅读、咖啡、讲座等多功能分区,再到时下流行的集章文创产品,在中山路如是书店,“阅读+”模式下打造的文化空间成为文艺青年的栖息地。

    “现在正展出的水墨连环画展,由本地两位艺术家创作。”店长董璇介绍,“我们以青岛元素为IP延展产品和服务,定期组织艺术展览、文学讲座等活动,自去年开业以来,已举办300余场。今年以来,书店人流量达20万人次。”

    “失物招领”照相馆、悠然商店、里院茶坊……近几年来,中山路上涌现出一批“小而美”的特色店,店主们以90后居多,还有00后,一群年轻创客们聚集在一起,或品牌联名、或跨业态融合,历史城区掀起创新风潮,为百年街区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在中山路商圈的复兴过程中,我们既保留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又引入了新的经济业态和文化元素,这是城市文脉与人间烟火的相遇,二者融合带来了不一样的化学反应,让百年老商圈焕发出新时代的勃勃生机。”青岛市市南区委历史城区保护发展工委书记张卫平说。

    2024-08-19
  • 沙海奇观 自然瑰景

    当地时间7月26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我国申报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顺利通过评审,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已拥有15项世界自然遗产、4项文化和自然双遗产。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北部,是中国第三大沙漠和第二大流动沙漠。以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古庙“五绝”著称,被誉为“中国最美沙漠”。其独有的美丽线条,被中国国家地理誉为“上帝画下的曲线”,先后被评为“中国十佳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森林旅游美景推介地——最美沙漠”和“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

    作为全球唯一以沙漠为主题的世界地质公园——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的主园区,巴丹吉林沙漠涵盖了多种类型的沙漠特征。在绵延的沙山中,星罗棋布地镶嵌着大大小小144个湖泊。这些被人们称为“海子”的湖泊或呈鲜艳的红色、绿色,或与蓝天一色,宛如金色绸缎上的彩色宝石,沙水相映、水天相接,构成了巴丹吉林沙漠独特的迷人景观。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于2017年启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历时7年终于申遗成功,为进一步研究沙漠沙山的形成和保护沙漠丘间湖泊奠定了基础,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展示了我国湖泊和沙丘沙漠特征自然遗产方面独一无二的价值。”阿拉善右旗林草局副局长张兆鑫说。此次申遗成功,既是自然与人文的双重胜利,也是科学与美学的完美融合,更是中国自然遗产保护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世界自然遗产地包括世界上最密集的高大沙山、世界上最高的稳定沙丘、独特的丘间湖泊,交错发育的组合景观展现了巴丹吉林沙漠非凡的自然美学价值。同时也完好地记录和反映了区域地质构造变动、气候变化、地貌演化乃至水文地质变化特征,是全球范围内研究沙漠发育和风沙地貌过程的代表性区域。这片梦幻之域既是自然的杰作,也是文化的瑰宝。

    2024-08-17
  • “凤迷”们逛吃青城这些地方不容错过

    凤凰传奇“吉祥如意”2024巡回演唱会呼和浩特站于8月16日至17日开唱,呼和浩特也向广大歌迷发出热情邀请,在观看演出之余,请来品尝美食,打卡旅游景点吧!

    一路向北不容错过的呼和浩特


    蓝天白云下,碧草如茵,一望无际。来到呼和浩特最不能错过的就是草原风景,在这里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动人美景,也是“青城十六景”之一。










    沿着生态路一路前行,就来到了水草丰美的敕勒川草原。在草原深处,一条木栈道映入眼帘,不远处如散落珍珠般的白色蒙古包镶嵌在绿色的大地上,清新的花香、草香扑鼻而来,翻滚成波浪的碧草和争奇斗艳的花朵绘成一幅醉人的草原美景。


    在这里,可以骑乘双人自行车,沿着草原步道穿行;可以骑着蒙古马,感受策马扬鞭的魅力;可以穿上靓丽的蒙古袍,体验草原旅拍的乐趣。










    演唱会期间,来到敕勒川草原还能欣赏歌舞表演。8月16日至17日,敕勒川草原每天下午都会举办乌兰牧骑沉浸式演艺,给观众带来一次别具一格的视听享受。


    游览了草原风光,市区里的旅游景点当然也不能错过。位于新城区新华东街的内蒙古博物院是首府的标志性建筑。内蒙古博物院外观造型别致,极具民族特色,馆内藏品丰富,展现出独特的草原文化;位于玉泉区的大召寺是藏传佛教寺庙,寺庙里的藏品极为丰富,处处都很有看点。大召寺的西侧是塞上老街,这是一条保留着大量明清古建筑的街道,是呼和浩特老城的缩影,古街两旁有极具特色的文艺店铺,也有内蒙古特色美食,是游客到呼和浩特游玩的必打卡地。










    感受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后,一路向南,就可以来到位于玉泉区南郊6公里处的昭君博物院。昭君博物院依托昭君墓的基础而建设(又名“青冢”),被文人誉为“青冢拥黛”,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

    美食从早吃到晚感受呼和浩特烟火气

    打卡了呼和浩特的旅游景点,体验了民族风浓郁的旅拍,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品尝呼和浩特当地美食了。回民区宽巷子全长400多米,临街商铺约150余户,是集特色美食、休闲购物、网红打卡、非遗传承展示为一体的青城商旅互动地标。

    从宽巷子西口进入,每走一步都能与美食不期而遇。干货、焙子、牛肉干、煎包子、稀果羹、烧卖、羊杂碎,每一种都是一份新奇的味蕾体验。还有需要排队等待的芝士奶豆腐饼,刚出锅用双手掰开的饼,可以拉出长长的丝,入口咀嚼,奶香味十足。

    宽巷子里的很多店铺都是老字号,店铺的经营者不仅是食物的制作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将家族世代积累的烹饪智慧,通过一道道美味传递给每一位食客。

    打卡了宽巷子的美食,再来尝尝呼和浩特的特色蒙餐。早上起床后,先体验一下呼和浩特硬核早餐的魅力,热腾腾的蒙古奶茶,煮好的手把肉,鲜香的沙葱羊肉包子,每一口都能带来极致的味觉体验。时间来到中午,烤羊排、冰煮羊、风干肉烩菜、布里亚特包子……每一道菜都可以让远道而来的游客不虚此行。

    夜游呼和浩特解锁青城魅力

    当夜幕低垂,华灯初上,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换上五彩斑斓的新装。这时候夜游,才能真正解锁呼和浩特的魅力。

    位于中山路的转角巷和步行街是呼和浩特最为热闹的商业街区之一,巷子不算大,但氛围很好,建筑色彩鲜艳缤纷,绝不会让你的照片显得单调,形形色色的艺术装饰,让弥漫于巷间的食物香气,都文艺了起来。

    走进转角巷,可以品味各地特色小吃,从诱人的臭豆腐到甜蜜的奶茶,从蘸满酱料的喷香烤肉,到热辣滚烫的麻辣烫,夜晚的潮玩街因它们而更加活色生香,绝对是最佳能量补充站。刚刚开街的中山路步行街随处可见港风楼体灯牌。灯牌矩阵色彩浓烈富有层次感,是拍照打卡的最佳选择。


    还在等什么,快点跟着凤凰传奇,一起来感受呼和浩特的热情吧。

    2024-08-16
  • “青城”呼和浩特生态巡礼:城市向绿而生生活向美而行

    巍巍大青山、茫茫敕勒川,初秋的呼和浩特仍然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其名在蒙古语中意为“青色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承载着绿色和生态的寓意。近年来,这座城市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厚植生态底色,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让“绿色”成为城市的最美底色。








    图为航拍敕勒川草原。乐炎摄


    草绿:厚植生态底色

    骑马、射箭、露营……这个暑假,拥有万亩草场的敕勒川草原人来人往,距离呼和浩特市区不到半小时车程的城中草原,成了外地游客来呼打卡的首选之地。

    “没想到在城里就可以看到草原,太惬意了,这里同样水草鲜美、天高云阔,融城市的繁华与草原的浪漫于一体,让人流连忘返。”游客冯淑英说。

    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片砂石遍布的荒滩,一片荒芜。

    转折点出现在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呼和浩特采用“人工干预下模拟天然草原”的近自然修复方案,从千亩试验开始,如今已修复面积3万余亩,草原多种植物、动物陆续回归,干草产量、固碳量、释氧量均提高近12倍,已然成为“美丽青城”的“天然氧吧”。

    “2023年,大青山前坡‘生态绿带’等治理项目全部建成,完成林草生态建设40.3万亩,全市森林面积27.1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5.8%,全年优良天数合计292天,成功入选国家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科科长张翀说。








    图为航拍呼和浩特市东河。乐炎摄


    水清:绘就“河”美画卷

    进入三伏天后,天气变得“热辣滚烫”,碧波荡漾的东河河畔成了市民夜晚的乘凉胜地。

    “这里的喷泉简直太美了,晚上带家人来这里转转,在炎炎夏日不仅能带来清凉,还让孩子有了游玩的好去处。”市民张浩说。

    “扎达盖河、乌里沙河、东河、大黑河、小黑河这些环城水系,是呼和浩特城市防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重点生态景观带。”张翀说。

    自2020年以来,针对河道上游来水资源量减少、入河水质不达标等问题,呼和浩特市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整改和治理方案,使环城水系的水质得到大幅提升。2023年,环城水系河道水样全年抽检18次,均符合国家地表水5类水标准。

    “呼和浩特天朗气清,抬头远望是醉人的‘青城蓝’。碧水泛波,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生态绿’。”在湖南游客尤润丰看来,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图为呼和浩特市草原丝绸之路文化公园。乐炎摄


    城美:增进民生福祉

    走在青城的大街小巷,成排林木、成片草地等浓郁绿色不断映入眼帘,遍布城市各处的公园里,随处可见造型各异的花境和步道。

    “自从家门口建起了公园,左邻右舍都来这里锻炼身体,休息闲聊,把这里当成了室外会客厅,感觉特别好。”市民任建峰说。

    近年来,呼和浩特利用“巴掌大”的边角地、闲置地,见缝插针建设公共绿化活动场所。走出家门,在转角处,遇到一块绿地,一片花海,叫人“一见青芯”。

    2021年起,呼和浩特启动“一见青芯”口袋公园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公园游园绿地面积4261公顷,公园游园总数1009个,成为真正的“千园之城”。

    “现在公园环境好,每天吃完晚饭,去家门口的公园散散步、跳跳操,日子别提多美了。”在小草公园散步的李前成说。


    近年来,呼和浩特为高质量发展构筑“绿色谱系”,积累“绿色动能”,重点实施“山川河海”保护工程,依托大青山全域打造“山城相依、绿色绕城”的生态屏障,还原敕勒川草原花、草、水、鸟共适的自然状态,让城在绿中,园在林中,人在景中。

    2024-08-15
  •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游客多

    王克贤摄(人民图片网)


    连日来,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的云冈石窟景区迎来旅游旺季,各地游客纷纷前来参观欣赏。

    云冈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2024-08-14
  • 湖南岳麓山与橘子洲的清凉避暑之旅

    随着八月炎炎夏日的到来,湖南省长沙市也进入高温酷暑的季节。但在这座城市中,有两处天然的避暑胜地——岳麓山与橘子洲,它们以凉爽宜人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探访。

    岳麓山,作为长沙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夏季的它更显得绿意盎然,生气勃勃。山中的古迹岳麓书院在茂密的树木遮掩下,显得格外清凉。我们在这里遇到了正在带领游客参观的导游小李。

    导游小李说,夏季的岳麓书院由于四周被翠绿的山林包围,所以这里比城区要凉快许多。走在古书院的廊道上,可以感受到一阵阵清新的微风,让人心旷神怡。而且,夏天的雨水让整个山林都变得生机勃勃,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既感受历史的厚重,又能享受自然的清新。


    从岳麓书院出来,我们沿着山路向下,来到了岳麓山脚下的橘子洲。这个位于湘江中心的大型岛屿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意义而闻名。夏季的橘子洲风景如画,岛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各种花卉竞相开放,为游客提供了一处避暑的好去处。










    在橘子洲头,市民王先生由衷地赞美,夏天在橘子洲散步最舒服了。岛上的树荫很凉爽,走到哪儿都有阴凉的地方可以休息。而且,岛上经常会有一些文化活动和演出,走累了还可以坐下来观看,非常惬意。

    除了自然美景,橘子洲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岛上的毛泽东雕像是长沙的重要标志之一,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瞻仰。夏季的傍晚,在岛上找一处江边的位置,可以享受到湘江带来的凉爽微风,同时观赏到夕阳西下的美景。

    记者随后还了解到,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避暑体验,岳麓山和橘子洲在夏季都会举行一系列节庆活动,如夏季音乐会、传统文化展览等,让游客在避暑的同时,也能充分体验长沙的地方文化。

    无论是岳麓山上的静谧书院,还是橘子洲头的凉爽江风,这两个景点都为长沙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逃离城市炎热,享受自然清凉的绝佳选择。夏日的长沙,因为有了岳麓山与橘子洲,而更多了几分诗意与浪漫。

    责任编辑:程凯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V:mingchengzaobao)

    2024-08-14

  • 首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