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 正青春·一线故事】王金鑫:“大胆”底气缘何来
 来源:光明网  更新时间:2022-05-09
  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这才是当代青年该有的模样!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一线的故事最动人。放眼祖国大地,许许多多年轻人扎根基层一线,他们不甘平庸,拒绝躺平,踔厉奋发,勇毅前进,书写了一个个昂扬向上的精彩故事。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从今天起,光明日报在《奋斗者正青春》专栏中推出“一线故事”系列报道,带您走近一群年轻的生命,倾听他们奋发有为、励志进取的动人故事。
  一块重达3吨的巨石从山上滚落,砸在一座高压线路的铁塔上。铁塔主材弯曲,已丧失部分承载能力。山坡上还有大量渣石,电网安全运行受到严重威胁。

  ——这是2016年1月,发生在重庆市彭水县保家镇山区的一幕。

  临近年关,保供电任务十分重要。而现场山高路险,事故处理起来非常复杂。怎么办?

  “必须断电换铁塔,另外架设线路。”

  “那样周期太长、成本太高,附近几个区县长时间用不上电,影响太大!”

  赶到现场的多路专家意见不一。

  这时,一位皮肤黝黑的年轻人,经过现场紧张的徒手推演后,提出一个大胆的抢险方案:“采用四方拉线稳固铁塔,三组抱杆支撑加固受损主材,带电作业,悬空更换铁塔主材!”

  这个方案一提出便遭到质疑:“带电换塔,从没尝试过,安全系数有多高?万一更换过程中铁塔翻覆了怎么办?”

  年轻人拿着厚厚一沓写满计算分析过程的稿纸,耐心解释起来。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方案终于获得通过。

  5年多过去了,按这一方案施工修复的铁塔,至今仍支撑着电网安全平稳运行。这个“大胆”的年轻人,就是国家电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设计中心输电结构专业主管王金鑫。

  2009年,王金鑫从重庆大学硕士毕业来到研究院。他在大学里学的是土木工程,刚参加工作时还是输电方面的“门外汉”。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王金鑫一边跑工地,一边见缝插针地学习。家里房间小,他就将三四平方米的阳台改成“书房”,每天学到晚上12点以后。坐公交上下班时,也总是捧着“大部头”如饥似渴地看。

  一线出真知,现场见真功。王金鑫一方面将现场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带回来研究琢磨,一方面将自己钻研出的新技术、新方法用于现场施工抢险。他的“大胆”,正是基于底气和实力的“敢作敢当”。

  2020年7月,特大暴雨导致重庆武隆一处山体大面积滑坡,附近一座高压铁塔受到威胁。

  王金鑫带领专家组火速赶赴现场。眼前的景象让人倒吸一口凉气:洪水浸泡过的山坡上时不时冲下一股股泥石流,大片的树木和庄稼已被滑坡面掩埋;山脚的柏油公路被滚落的山石砸出一串巨大的深坑,一些地段连路基也被冲了……经勘测,滑坡超过了200万方,最近处离高压铁塔不到10米。

  遇上这样的险情,以往的常规做法是换地方重新安装铁塔。这样做投资大,拉电断网可能要超过1个月,但最稳妥也最保险。能不能保留原塔,不断电抢修?这样能节省一大笔资金,工期短,沿线用电也不受影响。但是万一铁塔最后被滑坡冲垮了,谁能承担责任?

  专家组讨论到深夜,两种意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王金鑫通过现场多轮测算,判断大规模的滑坡已经结束,即使暴雨不停最多也只会发生溜滑。于是,他又“大胆”地提出“在杆塔周围架设多边形装板挡墙”的抢险方案。

  真的可行吗?这可是处理类似险情从来没有尝试过的方案啊!王金鑫见大家心里仍然在打鼓,就一边绘图一边推算:3米溜滑会怎样、8米溜滑会怎样、最大程度溜滑会怎样……

  最终,抢险队用这个影响最小、投资最少的方案,圆满完成了排险抢修任务。

  今年39岁的王金鑫,已经是业内公认的输电结构专家。他拿到了好几个号称业内“最难考”的执业资格证书,拥有3项发明专利和9项实用新型专利,参加了80多个重点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多次获得“全国电力行业杰出青年专家”“国网公司基建技术管理专家”和“重庆市优秀青年设计师”等荣誉。

  “五一”前的一个周六,记者终于在办公室“截”住了王金鑫。他几乎整个身子都埋在桌子上小山一样的书堆里,桌脚一双登山鞋,被厚厚的泥土包裹得严严实实。

  “刚从现场回来,还没来得及洗。”他有些不好意思。但一聊及施工抢险,他马上又兴奋起来:“每次任务完成后,看看千家万户亮着的灯,听听附近工厂机器的轰鸣,作为一个电力人,真的很自豪!”

责任编辑:延菁菁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