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营商环境之“优”谋经济发展之“进”
来源:内蒙古日报
更新时间:2023-06-12
通辽新貌。张力军摄
6月1日下午,通辽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亮点比评电视电话会议上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市直部门、旗县市区都要交上一份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亮晒比评”活动和“利企政务服务”百日行动的新答卷,而“考官”并非上级部门,而是由专家、市场主体及各行各业代表组成。优化营商环境谁做得好?谁亮点多?谁还有问题?都将展现在“考官”面前,现场点评、打分、排名。这无疑是一场会场变“考场”的较量。
通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此次亮点比评中得分排名第二,该中心主任孙晓明说:“专家的点评切中要害,令人受益匪浅。我们将认真总结分析,寻找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中,特别是招标投标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努力以更新、更优的举措服务交易主体,不断提升服务质效,为增强全市经济发展新动能作出新贡献。”
通辽市把2023年定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争优年,并于3月16日启动了优化营商环境“亮晒比评”活动和“利企政务服务”百日行动,旨在通过亮承诺、晒进展、比成效、评实绩的方式,推动各地各部门转变思想观念,解决市场主体“急难愁盼”,自觉接受全社会监督,营造“创先争优、晋位升级”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各个领域奋勇争先、全面争优,推动争优年行动走深走实,取得更大成效。
两个多月来,全市上下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制定印发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闭环管理实施意见》,形成全市重点任务分工负责、清单管理、分级调度、盯办督办、专项督查和专项监督的闭环管理机制;聘请第三方评估专家,围绕指标优化、问题整改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培训,130名营商环境监督员,聚焦群众和企业关切领域开展监督员体验活动。一大批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亮点做法得到越来越多的群众和市场主体关注、称赞。
打造具有引领性、创新性、突破性的亮点,是营商环境竞位争先的重中之重,也是市场主体感受营商环境变化的有效途径。
通辽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亮点比评电视电话会议,再次调度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争优年行动,特别是对创新亮点打造作了阶段性总结,为进一步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质效明方向、指路径。切实把崇尚法治、务实干事、服务高效、充满活力的崭新形象树立起来,吸引更多市场主体集聚通辽,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谋发展之“进”,让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亮点频现。
“一压三降”减少企业成本
通辽市财政局以简化办事流程、降低企业成本和加快资金支付为重点,通过全流程压缩采购活动时限、三个环节降低供应商参与采购成本的“一压三降”惠企政采新模式,切实提升服务水平,激发政府采购市场活力。
推行政府采购“4个1日办”,即评审报告送达、采购结果确认、合同备案及验收均在1日内完成。
全面推行“网上办、一次办”,实现供应商在线免费获取采购文件、提交响应文件,完成项目应标、开标、评标,“零跑腿”参加政府采购。
取消一般项目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重点项目确需收取的,经主管部门同意后,采取支票、汇票、本票或者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出具的保函等非现金形式收取。履约保证金的数额不得超过政府采购合同金额的5%。
实施预付款制度,鼓励采购人在政府采购文件中约定预付款,预付款比例一般不低于合同金额的30%,以人工投入为主的采购合同,一般不低于10%。中小微企业合同预付款比例可提高到50%。合同签订生效后5个工作日内支付。
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效压缩了业务办理时间,切实减少了企业参与成本。采购结果确定时间由5天减少到0.5天,合同签订时间由30天减少到6.5天,合同备案时间由9天减少到3.5天,采购流程时限平均减幅近80%。通过“不见面”形式,节省供应商前期成本500余万元。通过取消投标履约保证金,节省供应商保证金1.2亿元。通过“信用+承诺”管理,减少857家供应商自证材料5100份。“政采贷”累计为企业融资1846万元。
前移信用核查减轻企业负担
通辽市发改委针对企业正式提交材料时开展信用核查,发现有失信情形需要修复后才能继续申报的情况,将信用核查前移到各行业领域行政服务事项企业材料组织环节,设计APP查询、插件查询、小程序查询等多种查询途径,解决了企业在评优、评审、审批等政务服务关键环节被查出信用问题无法参与的问题。
依托通辽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开发“信用通辽”APP,具备信用政策、信用动态宣传、信用信息公示查询等功能。企业或个人只需下载APP,即可实时掌握国家、自治区及通辽市信用政策,查询自身信用状况。
开发信息核查插件,录入2000余条自治区诚信典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失信被执行人、拖欠农牧民工工资等红黑名单,1000余条行政处罚,14项全国失信惩戒措施清单。工作人员将插件安装在互联网浏览器上,在查询框里输入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即可实现一键查询红黑名单、行政处罚等信息。
制发相关通知,要求各地区、各行业主管部门根据行业监管服务特点,将信用核查环节前移到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许可、市场准入、资格审查、评先评优、证券发行、资金扶持等政务服务事项材料组织环节,避免企业重复申请、填报。
截至5月底,全市各级政府部门已开通账户330余个,共核查38家次,帮助企业修复失信行为5家次。
“肉牛创业贷”解无牛户难题
通辽市金融办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围绕全市肉牛产业优势,提供专属金融产品。经过前期调研,发现很多农户有养牛意愿但是家中没有牛,也没有养殖经验,不符合当前金融机构提供的各类养牛贷款要求,亟需创新推出无牛户信贷产品。为此,金融办联合金融机构在全市首推“肉牛创业贷”,填补无牛户贷款业务空白。
为了解决无牛户贷款问题,金融办积极赴自治区银行机构对接,协调邮储银行自治区分行,为全市有养牛意愿但没有牛的农牧户量身打造专属信贷产品,满足无牛户养牛融资需求。
邮储银行基于全市肉牛产业发展情况,使用大数据等技术分析农牧区客户差异化金融需求,专为养殖初期创业的无牛户及计划扩大养殖规模的农户设计了专属信贷产品“肉牛创业贷”,用于购买牛、建设牛棚、日常经营及消费等。该产品单笔最高授信3万元(信用),信用良好的农户,首年授信额度无需还本,扩大规模后,可以逐年提高授信金额,贷款期限是1年期,年利率4.4%—7%,贷款到期可进行无还本续贷。同时,结合肉牛产业生产周期,确定合理的贷款期限和灵活的还款方式,让更多客户享受到便利的金融服务。
“肉牛创业贷”为信用线上信贷产品,邮储银行通辽分行依托在各旗县市区、嘎查村设立的信用村,在全市范围大力推广“肉牛创业贷”,信用村的农牧户可以直接通过手机银行申请贷款,全流程无人工干预,10分钟之内就可以获得授信,大大提升了放贷效率。截至今年4月底,“肉牛创业贷”已投放3527笔、1.96亿元。
高频不动产事项异地办理便民利民
近日,通辽市民鲁女士成功办理了在沈阳市于洪区的不动产转移登记。跨区域首宗“跨省帮办”业务的成功办理,结束了跨省业务现场办理的历史,标志着“异地申办、跨域合作”的不动产登记新服务模式初见成效。
为解决企业、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服务“多地跑”“折返跑”难题,切实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通辽市自然资源局与沈阳市自然资源局签订了“跨省帮办”协议,成功开通了高频不动产事项“就近办、一次办”异地办理渠道。
通辽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接到办证人“跨域通办”诉求后,立即与沈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联系,及时协助办证人在不动产微服务网上办事大厅提交申请,通过线上申请、信息共享、属地审核、一次办结及电子证照推送、邮寄送达等环节,实现线下“就近跑一次”,交易、税务、登记“一窗办结”,线上查询办理进度和缴税缴费。在有实际业务诉求时,两地窗口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具体业务需求,及时精准对接,迅速为群众办理登记业务,减少来回邮寄补件环节和时间,也减少因线上咨询刻板、不精准带来的反复耗时情况。
通过“互联网+”技术应用,改变了不动产登记按照属地办理的传统模式,实现“权利人所在地申请+不动产属地审核”。现在,企业和群众可根据需要选择就近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一地受理申请,两地协同办理”,避免异地办事“来回跑”,有效提升了办事效率。
获得用水新模式推动服务提质增效
通辽市住建局积极探索推行了获得用水“2100+”新模式,坚持“优、简、强、先”,不断推动服务提质增效,全力打造全区最优获得用水服务。
“优”流程,提质赋能。在已实现的获得用水“2100+”(报装2个环节、通水1天办结、0费用、0跑腿)服务基础上,增加专人专管、全流程帮办代办、材料容缺后补、管网配套前置等零距离服务,实现部分项目报装即通水。“简”环节,便捷高效。在报装环节缩短到2个的基础上,实施容缺后补受理机制,存量项目只需提供项目名称即可“0材料”办理用水报装业务。“强”服务,整合流程。客户经理上门采集核实工程项目相关信息;实行全程“一对一”服务,用户报装全过程实现一名客户经理“一条线、点对点”办理,涉及外线行政审批事项办理、供水公司内部流转推行“部门联动、并联管理、专人专管”,程序时限均由客户经理沟通控制,快速处理,无需用户参与。“先”介入,保障需求。启动《通辽市中心城区给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按照用水需求,提前将供水管线规划至地块红线边界。今年,计划投入资金1050万元,铺设干线供水管线3.5公里,为5个大型项目提供前置配套服务,实现用户报装即通水。一季度以来,已提供上门服务9次,帮办代办外线行政审批项目5个,获得用水全流程时限预计由2022年评估的23.5个工作日压减至12个工作日。
家门口“一站式”服务暖人心
科尔沁区以“便民利企提速增效”为主线,坚持抓机制创新、抓难题破解、抓服务提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讲解简单明了。”“真好,直播间肯定会火。”“贸易公司开办需要哪些条件?”“业务能力真强!真专业!”……一条条弹幕出现在抖音直播间,这是近日科尔沁区政务服务局组织的第二期《企业专项》解答直播现场,政务直播将政务信息直接送到了群众眼前。
年初以来,科尔沁区政务服务局与霍林郭勒市、扎鲁特旗、开鲁县、科左中旗、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奈曼旗陆续签订“跨旗县通办”协议,助力旗县区间政务服务往来,并设置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专区,安放自助办事机器11台,可办理社保、税务、供热等63项事项,全天候对外开放,下班后没地方办理、窗口办理排长队等困扰再也不见。
科尔沁区聚焦群众办事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制定印发了《“就近办”改革攻坚行动实施细则》,广泛开展“就近办”“上门办”“优先办”等暖心举措,以线上为主、线下兜底为目标,打通服务特殊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进“一网通办”“综合一窗受理”“一件事一次办”“异地通办”“帮办代办”“自助办”等服务举措向基层延伸。截至目前,已通过直派人员的方式,将综合窗口1292项政务服务事项延伸至社区办理,为群众提供家门口“一站式”服务。(郭洪申管炜贾雪)
责任编辑:延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