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布和沙漠的绿色传奇——内蒙古努力创造防沙治沙新奇迹系列报道之一
 来源:内蒙古日报  更新时间:2023-06-21

  风从这里吹过,卷起黄沙,曾留下沙害和贫穷,也记录了波澜壮阔的治沙传奇。

  黄河从这里流过,带走泥沙,曾留下水害和苦涩,也见证了命运与共、守卫家园的壮丽诗篇。

  乌兰布和,中国八大沙漠之一,曾如它的蒙古语意“红色公牛”一般桀骜不驯,在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乌海市境内横冲直撞,所到之处,尽是满目荒凉。

  在经过了几十年绿与黄的殊死较量后,这头“红色公牛”终于展现出温顺的一面,讲述着在这片沙漠发生过的、一个个生生不息的绿色故事。

  奋起——守家园,战黄沙

  “一觉醒来,刚刚挖好的引水渠被黄沙覆盖,只好再重新挖。邻居家的房子被沙子压塌,不得不举家搬迁。”“沙尘暴来袭,天顷刻间变得灰暗,沙子打在身上,无处躲藏,刚种下的梭梭苗被连根拔起。”

  行进在乌兰布和沙漠,被沙子压垮、长满杂草的房屋诉说着无言的哀伤,远去的记忆再次被唤醒。

  乌兰布和沙漠总面积1500多万亩,其中近430万亩分布在磴口县。不大的磴口县,77%的土地被它占据。

  据记载,新中国成立前,5万多株小老头树是磴口县的全部绿色家底。全县被流沙压埋的村庄有14处,农作物经常被连根吹走,亩产不到百斤。黄河无堤,封河开河时有泛滥,百姓苦不堪言。

  沙害和水患,成为磴口县的两大难题。这两大难题,不仅关系到磴口县自身存亡,也关系到塞外粮仓河套平原的安宁和黄河的安澜。

  想,都是问题;干,才有出路!

  1950年,困境中的磴口县作出“沿沙设防,植树造林,营造防沙林带,保护沙区草木;沿河筑堤,沿堤栽树,营造黄河护岸林带”这一高瞻远瞩的决策,开启了漫长而又轰轰烈烈的治沙征程。

  此后多年,每到造林季节,沙漠边缘、黄河岸边,到处红旗招展,热火朝天。“那时候群众甚至把锅灶、帐篷、托儿所搬到工地,还组织了以英雄命名的造林突击队和战斗班。”磴口县防沙治沙局副局长韩应联说。

  困境中,阿拉善盟把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立盟之本,先后在沙漠腹地和沙漠边缘建立了20多个林场和治沙站,大面积开展人工造林。探索飞播林草作业,一举打破国际上关于降水量200毫米以下地区属“飞播禁区”的传统论断。

  困境中,乌海市奋起治理,曾经的白独贵湾,是乌兰布和沙漠越过黄河在甘德尔山脚下形成的近20平方公里的风积流动沙地。如今,经过多年治理,在乌海市的卫星图上,那片几乎没有生命迹象的浑黄之地早已被绿色取代,在行政区划上,白独贵湾这个曾代表着“不毛之地”的地名,已经被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替代。

  困境中,杭锦后旗奋起反击。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连年拿出资金用于植树造林。机关单位划分造林片区,老百姓投工投劳,纷纷向沙漠进军。

  “我们扛着树苗,背上干粮和水壶,翻越松软的沙山,在沙窝里一干就是一整天。干热的风沙吹打得人睁不开眼,嘴里、耳朵里、鼻孔里全是沙子,但没有人抱怨。”30多年前的造林情景,磴口县防沙林林业管护中心护林员金振云仍记忆犹新。治沙,是沙区人坚持不懈的行动,也是深入其基因的集体记忆。

  就这样,一个又一个人冲了上来,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绿色在大地蔓延,“红色公牛”止住了野蛮的扩张。

  东临黄河、三面环沙,从森林覆盖率仅为0.04%增加到37.2%,从每年向黄河输沙7000多万吨减少到370万吨,磴口县实现了“绿进沙退”的巨大转变。

  在阿拉善盟,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建成了长110公里、宽3至15公里的锁沙阻沙林带,呈现出“绿带锁黄龙”的壮丽景象。

  在杭锦后旗,一条48公里长的防沙林带拔地而起,阻止了沙漠前移,守住了家园。

  昔日荒凉的村庄变了模样,人们脸上洋溢着喜悦。沙区大地开启了新的叙事篇章。

  探索——立足本地特点,科学防沙治沙

  阿拉善左旗吉兰泰治沙站,枯死的沙枣树、榆树成堆成堆地倒在沙地上,枯树的旁边,沙拐枣、花棒生生不息。鲜明的对比,记录着阿拉善治沙路上的艰辛探索。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阿拉善大面积开展人工造林,为当时全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因受干旱缺水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到90年代末,这些乔木林大面积死亡。阿拉善治沙人不得不开始新的创业。

  “榆树等乔木需水量大,在干旱缺水的阿拉善难以生存、更新,而梭梭、花棒等本土沙生植物抗旱、耐寒,是在阿拉善特定气候条件下自然选择的产物。因此在生态建设中,我们必须尊重大自然的选择,选用适地、适种树种。”吉兰泰治沙站站长刘宏义说。

  在探索中前行,在前行中突破。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磴口县,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独具特色的科学治沙体系。

  这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简称沙林中心)与磴口治沙人共同创造的杰作——

  在县域最外围、乌兰布和沙漠最前沿,建起了封沙育草区,以封育保护为主,辅助飞播和人工播种耐旱沙生灌木,成为最外围的防线。紧接着就是防风固沙区,选用优良抗逆植物,营造防风阻沙林,形成第二道防线。最核心的就是农田防护林区,选择抗病虫、耐干旱、耐瘠薄的高大乔木,形成“窄林带、小网格、低耗水”的新型农田防护林模式,56万余亩林子将农田紧紧护住。

  从封沙育草区到防风固沙区,再到农田防护林区,3道防线构建了从外至内、由表及里、覆盖全域的科学防护体系,不仅让昔日沙子追着跑的磴口县变成了“绿进沙退”的富饶绿洲,也彻底切断了乌兰布和沙漠向河套地区和华北地区侵蚀的通道。

  这是几代阿拉善治沙人接续奋斗,破解出的在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的极度干旱荒漠地区进行综合治理的密码——

  结合阿拉善地广人稀的特点,治沙人将目光投向规模大、速度快、成本低的飞播造林上。经过8年探索,飞播乡土灌木造林最终取得成功,并总结出一套适宜本地实际的飞播造林治沙实用技术:适地、适种、适时、适量、封禁。即选择适合干旱沙漠的物种,在适当的气候条件下播种,根据土地水分和养分确定适量的种子,播种完后进行封禁保护,避免牲畜啃食。

  同时,经过长达10年的研究,阿拉善在以梭梭为代表的乡土沙生植物育苗、造林技术、品种选育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且成效日趋凸显。

  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降雨量明显增加,沙尘天气呈断崖式下降……沙区的变化具体而又生动。

  创新——点沙成金,绿富同兴

  车子穿过重重绿意,来到磴口县40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基地,一望无际的光伏板如蓝海一般,铺展在沙漠中,光伏板下,今年刚种下的梭梭和柠条生机盎然。

  光伏治沙,是人类利用沙漠、向沙漠要效益的又一创新探索。磴口县抓住国家在“沙戈荒”地区布局大型新能源基地的机遇,着力打造千万千瓦级光伏治沙基地。并将光伏发电与生态治理有机结合,光伏组件减少水分蒸发,梭梭、柠条防风固沙,还能接种肉苁蓉、平茬收割,产生长久的效益,形成了生态、生产、生活共赢的局面。

  绿起来也要富起,治沙也要致富。依沙傍河使磴口县极具发展沙产业的禀赋,产业化治沙,是当地在实践中开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圣牧为主的优质牧草种植,以梭梭为主的灌木林接种肉苁蓉,以沙漠葡萄、沙棘等为主的沙区特色经济林种植,还有以湿地、荒漠资源为依托的生态旅游,在沙漠里催生了一条条绿色产业链,将农牧民牢牢吸附在产业链上,走出了一条政府政策性引导、企业产业化经营、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的防沙治沙新路子。

  点沙成金,绿富同兴,阿拉善盟的沙产业和沙一样颇负盛名。结合地域特点,阿拉善确立了打造国家重要沙产业示范基地的战略思路,全力建设梭梭肉苁蓉、白刺锁阳、黑果枸杞“三个百万亩”林沙产业基地。同时,培育引进内蒙古阿拉善苁蓉集团、金沙苑生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曼德拉沙产业有限公司等数十家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牧户”的模式,形成一条集肉苁蓉、锁阳和沙地葡萄、黑果枸杞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在茫茫大漠建起了取之不尽的“绿色银行”,全盟3万多户农牧民受益。

  70多年,治沙人用智慧和勇气守护的家园越来越美。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内蒙古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在乌兰布和沙漠,人进沙退绿进沙退的故事还在不断延续。(记者霍晓庆王丽红黄燕飞)

责任编辑:延菁菁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