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乡开展“三通一规范”工程,补齐乡村建设短板 提升人居环境 带动经济发展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23-08-03
 “‘三通一规范’工程开展,补齐了乡村建设短板,我们推动乡村振兴更有底气了。”河南新乡卫辉市孙杏村镇杨大屯村党支部书记张俊庆感慨。得益于“三通一规范”工程,从“脏乱差”到“绿富美”,杨大屯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清晨,杨大屯村网格员闻均民驾驶洒水车在村里缓缓前行。正值盛夏,他每天一早都会为道路进行降温、除尘作业,为路边的绿植浇水。

  今年初,村文化广场周边铺设了新的柏油马路,种上了新的绿植,闻均民主动承担起浇灌的任务,“身为党员,咱得起表率作用。”

  停好洒水车,闻均民骑上电动车,开始入户走访。作为村里的网格员,闻均民分包22户村民。“三通一规范”工程在村里落地,闻均民想听听大伙的看法。

  来到村民范清贵家,老范一把拉住闻均民的手把他带到厨房。去年,村里修建污水处理站,范清贵家换了新的进水阀门与污水管道,厨房堵塞问题得到了根治。

  这样的变化,得益于新乡市去年11月以来实施的农村道路、自来水、污水收集“户户通”和弱电线路整治规范的“三通一规范”工程。

  强化党建引领

  统筹推进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补齐乡村建设短板

  从农村长远利益出发,从群众身边实事破题,针对农村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建设标准不高等问题,新乡在全市实施“三通一规范”工程。

  “新乡坚持把党建引领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以实施‘三通一规范’工程为切入点,统筹推进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确保今年年底前完成乡镇政府驻地所在建制村的改造任务,明年年底前完成全市90%以上建制村的改造任务。”新乡市委书记李卫东介绍,截至目前,新乡市农村自来水“户户通”全年任务基本完成,道路、污水管网“户户通”开工率分别达到93.5%、90.2%,弱电线路规范整治开工率达57.2%,有效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

  在“三通一规范”工程建设中,新乡市依托全市综治网格化信息平台,同时构建形成“县乡村组”四级网格管理体系,设置网格15681个。全市13.8万名党员在网格中联系服务群众114万户,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有效破解“三通一规范”中的难点、堵点。

  “还有啥好的想法没?”闻均民时不时会向乡亲们征求意见。

  “村里路修好了,污水处理站也建起来了,要是能多点休闲运动场所就更好了。”“物质生活条件改善了,精神生活质量也得提高,不能整天捧着手机看,咱们村能不能多组织一些文化娱乐活动?”

  闻均民赶忙掏出手机,打开综治信息平台,将村民们的意见记录下来,“下次村里开会我们讨论一下。”他说。

  凝聚多方力量

  实现了从“政府干、农民看”到“政府帮、农民干”的转变

  “天热大伙儿用水多,我可不能掉链子!”这段时间,新乡市获嘉县城关镇后寺村老党员冯四正一有时间就要到村里新建的污水处理站检查,瞧瞧机器运转是否正常、处理药剂够不够用。不久前,他开始负责管理维护村里的污水处理站。

  长期以来,后寺村村民一直盼着村里能有一处连通全村污水管道的处理站。“三通一规范”工程开始后,村党支部书记马汝亮立刻与村民代表开会商讨:村里优先升级雨污分离管网,建设污水处理站,解决污水处理难题。

  实施这项工程,要开挖部分路面,村民出行难免受到影响,一开始大家并不支持,工程进展缓慢。“不方便只是暂时的,市里提供机会为乡亲们改善生活环境,这事咱得支持啊。”马汝亮带着村两委班子挨家挨户走访,争取大家理解。

  村两委的耐心换来了村民的理解,不少村民自愿加入项目建设。

  在工程建设中,新乡市坚持政府主导、平台运作、社会投资的方式解决资金难题,通过政府集采集供和市场询价统一采购建设物资,同时将适合村集体与农民建设的工程交由村集体与农民组织施工,实现了从“政府干、农民看”到“政府帮、农民干”的转变。

  污水处理站投入运营后,后寺村利用处理好的污水,种植水杉、荷花等植物,在村内建造了一处湿地公园,端午假期接待游客上万人次。

  完善基础设施

  “三通一规范”建设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吸引龙头企业落户

  “这几天有大雨,田间排水至关重要。”在新乡市新乡县翟坡镇焦田庄村2000多亩大豆田里,当地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朱红雨正在田垄上铺设排水管道。夏收结束后,这2000多亩土地被纳入高效农业示范园,种上大豆,由当地农业合作社统一管理。

  这块土地以前由村民分散经营,无法形成发展合力。问起原因,焦田庄村党支部书记田彦伟赶忙摇头:“家家户户私接乱拉、借杆架线,村庄的弱电电线蜘蛛网般缠绕在空中,大型收割机不敢过村,流转土地,谁愿意来?”

  现在全村“户户通”水泥路铺设全面完工,弱电铺设2300米,弱电井建成80个,头顶私搭的电线不见了。工程完工后,新乡市将村内基础设施后期运维管护职责移交给乡村两级负责,采用党员责任区、街巷长制等方式,确保基础设施维护到位。

  基础设施的升级,让田彦伟看到了流转整合土地资源、提高产量的希望,他主动邀请朱红雨来到村中参观。

  不久后,朱红雨的合作社将焦田庄村的土地全部流转,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园,实施现代化的田间管理。“我们种的大豆,一部分作为种子销售,另外一部分要进行深加工。”朱红雨说,“之后,我们还会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引入新的作物,帮助村民增收。”

  “三通一规范”建设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和焦田庄村一样,不少村庄引入了产业。鲁花集团、大北农集团等100多家龙头企业相继落户新乡,带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集体经济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超过90%。

责任编辑:延菁菁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