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兆敏(右)和村民一起修剪花椒枝。 受访者供图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这是中国古典寓言故事《愚公移山》的开头。
太行村的村民们,对故事里“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的生活,实在是太熟悉了。这座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平梁镇的小村庄,头枕秦岭、脚踏巴山,山体砂石多、交通不便,贫困发生率一度超过30%。
要摆脱现实的困境,当然不能指望传说中力可搬山的神仙——多年来,离开土地、出门打工,才是太行村人改善生活最直接的方式。曾兆敏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
花椒开新路,“达于汉阴”
“85后”青年曾兆敏是土生土长的太行村人。在他的童年印象中,老家村庄破旧,土地撂荒,很少能看到年轻人的身影。
2004年,17岁的他背上简单的行囊来到浙江杭州,从“小工”干起。打拼十多年,他和妻子创立了一家广告公司,事业小成,准备在这座城市定居。
2015年,曾兆敏偶然认识了一位卖花椒调料的客户,不经意间,命运的另一条路在他面前徐徐铺开。
花椒耐旱、耐寒、喜阳,抗病能力强。“汉阴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正好符合青花椒的生长条件。”曾兆敏说,在他的家乡,种植花椒素有传统。“只不过比较零散,不成规模。”
彼时28岁的曾兆敏已在外工作十余年,随着父母年纪越来越大,高效益的花椒产业让他坚定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这个念头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没有人支持他放弃杭州蒸蒸日上的事业,回乡从零开始。
“太行村有大量荒废的山坡地,如果能利用起来发展产业,家乡一定能大变样。”年轻的曾兆敏把花椒的产地要求和市场前景仔细研究完,咬咬牙,把广告公司留给妻子,只身返回太行村。2015年夏天,他重新成为一个在田地里摸爬滚打的“农村娃”。
赔了不止损,“汝之不惠”?
在当地鼓励返乡创业政策的支持下,曾兆敏承包了村集体名下的400余亩土地。看着满眼荒芜的山地,想起儿时常听的故事,这个小青年把自己的微信昵称改成“愚公”,他的公司就叫“愚公花椒”。
“我心里很清楚,只有像愚公那样坚持不懈,一点点种下去,才能看到收获。”他打定主义,要用产业“挖走”挡在乡亲们脱贫致富之路上的大山。
曾兆敏的第一片花椒园成型了。利用多年攒下的积蓄,他平整坡地、施有机肥,荒山变成了小梯田,点点翠绿涌现在他心头。
然而,年底的一场低温冻灾倏忽袭来,刚成活半年的花椒树苗没能挺过去,前期十几万投入全部打了水漂。如今想起当时那场冻灾,曾兆敏仍心有余悸。他做好了花椒收成周期长、见效慢的心理准备,但难以预料的自然灾害还是给了他当头一棒,“那么多钱投下去,全没了。”
愚公移山的故事中,当愚公带着儿子叩石垦壤的时候,河曲智叟曾笑而止之曰:“汝之不惠!”冻灾之后,家人劝曾兆敏,趁着亏得不多,及时止损;同村人也不动声色地观察“这个小伙子会不会再干下去”。面对挫折,这个小伙子拿出了愚公当年移山的“轴劲”。
2016年4月,他从头开始,重新买树苗栽种,请技术专家指导,成立育苗基地,当年成功培育3万余株青花椒苗。“只要树能长起来我就不怕了,虽然离挂果期还早,但看到了希望。”
第二年,曾兆敏的育苗基地继续扩建,山上的花椒树也长势喜人。2018年,曾兆敏得到苏陕扶贫项目资助,利用项目资金额外承包了1000亩流转土地,发展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基地。
盼满山金豆,“无穷匮也”
去年,曾兆敏栽种的花椒开始小范围挂果,翠绿饱满的果实成为“金豆豆”,全年共收获了1.2万斤干花椒,销售额约70万元。
丰收的花椒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致富的希望。赵喜翠今年66岁,腿脚麻利,7月正值花椒采摘期,她顶着太阳在园区里帮忙。“每天管两顿饭,还能再赚80块钱。”她笑着说。
曾兆敏介绍,花椒园整体用工大约100人,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大部分都是附近的老人,这份工作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一份稳定的收入。”他的务工支出账本记录着,在扩建千亩园区的2018年、2019年中,每年工人工资支出大约50万元。
2018年,在当地政府产业扶贫政策支持下,“愚公花椒”带动汉阴县发展种植花椒1.3万亩,实现了规模种植。
“只有形成规模化种植,农业才能致富。”曾兆敏说,“接下来,我们还将发展花椒油、花椒粉这些深加工产品,创造更多效益,和村民一起赚钱。”
修建厂房,购置风干、筛选等加工设备,成立技术服务团队,定期组织其他花椒种植户培训……“接下来,我们还将发展花椒油、花椒粉这些深加工产品,创造更多效益,和村民一起赚钱。”曾兆敏一步一步践行自己的“愚公移山”之路,不断延长这条花椒产业链,盼着满山的金豆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韩啸、张思洁、邵瑞)
责任编辑:张淇贺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