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产、研、商、协、银等各界近1600人齐聚一堂,共商产业转移、区域合作发展大计——内蒙古“筑巢引凤”全力承接产业转移
 来源:内蒙古日报  更新时间:2023-07-18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盛夏七月,如诗如画的敕勒川草原,碧草如茵,美不胜收。

  7月16日上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自治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内蒙古)开幕式暨签约仪式在呼和浩特市敕勒川草原千人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政、产、研、商、协、银等各界嘉宾近1600人齐聚一堂,共商产业转移、区域合作发展大计。

  内蒙古作为东道主,既是主要推进方,也是最大受益者。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化工、金属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本次产业转移对接活动签约项目达160个,协议总金额4573亿元。

  “本次签约项目呈现出体量规模化、结构新型化、合作集聚化三个显著特征。”自治区工信厅工业园区处处长沈鹏说,这将有力推动内蒙古高位嫁接传统产业、抢先发展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体量规模化方面,亿元以上签约项目高达149个,其中百亿元以上的项目13个;结构新型化方面,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化工、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多达120个,投资额高达3922亿元,占签约项目总投资的86%;合作集聚化方面,在160个签约项目中,有82个项目落地在开发区,占签约项目的51.2%。”

  围绕“开放、合作、发展、共赢”活动主题,16日下午,还举办了金属新材料产业、新型化工产业、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生物医药产业4场专题对接活动,聚焦内蒙古产业集群培育和重点产业链建设,邀请行业专家、行业协会、重点企业,通过行业形势分析、专家讲座、产业推介、对接交流,进一步深化区域产业合作,促进互动互补互惠,实现共谋共享共赢。

  在金属新材料产业专题对接活动上,包头市、赤峰市、通辽市分别作了产业主题推介。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全国生铁及铁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相关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分别作了主题报告和演讲。

  “包头正在全力发展稀土磁性材料产业、稀土储氢材料产业、稀土抛光材料产业、稀土催化及助剂材料产业、稀土合金材料产业,努力打造‘世界稀土之都’,推动稀土产业由‘世界级储量’向‘世界级产业’迈进。”包头市副市长刘永祥在推介时表示。

  在生物医药产业专题对接活动上,自治区工信厅副厅长杨茂盛重点围绕化学药、中(蒙)药、生物药3个方面作了系统推介。他表示,内蒙古将进一步强化政策保障、要素保障和服务保障,持续梳理完善生物医药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需求,优先保障企业用地、用水、用能、环保等关键要素,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融资、用工、物流等方面问题,为每一个到内蒙古投资的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力争让企业投得放心、干得顺心、赚得称心。

  会场内,思想在凝聚、力量在积蓄、信心在升腾。

  这场高规格的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意义非比寻常。

  从国家层面来看,有序推进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布局、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也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党中央高度重视产业转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重点产业在国内外有序转移作出重要指示。6月5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东三省的联通,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举办此次活动,正是内蒙古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转移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

  从内蒙古层面讲,内蒙古工业增长基础还不稳固,工业发展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还在增多,承接产业转移正是优化工业存量、做大工业增量、提升工业质量的主要途径。本次活动为内蒙古产业转移搭建了高层次的交流对接平台,将为内蒙古引进高质量转移项目、推进高水平产业合作奠定坚实基础,极大地促进内蒙古与发达地区在产业发展上的互动互补和交流合作。

  承接产业转移,内蒙古有备而来。

  近年来,内蒙古抢抓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承接产业转移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结构调整的加速器、转型发展的主抓手。

  “内蒙古承接产业转移,不只是简单的企业搬迁和产业复制,而是推进产业链再造与升级,在发展中承接、在承接中提升。”自治区工信厅厅长王金豹说,内蒙古正努力做好“筑巢引凤”,确保承接的产业转移项目“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双子星座”通辽、赤峰两市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加快发展的动力引擎,坚定不移推进招商引资,大力实施开放合作战略,承接引进了一大批投资额度大、带动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产业项目。赤峰市建设京蒙协作(亦庄·赤峰)科创产业园,打造承接产业转移新窗口;通辽市设立承接产业转移开发区,推动铝基新材料、镍基新材料产业扩大规模、提质升级。

  呼和浩特市通过“拔尖计划”重点打造乳业、硅材料、生物医药、大数据四大在全国、全球形成明显竞争力和较为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实现产能、技术、品牌的“全方位”升级。通过“强链计划”打造清洁能源和现代化工,逐步延伸和完善产业链环节。目前已承接产业转移项目362项,协议投资额3700.7亿元。

  包头市着力打造“世界绿色硅都”,全市已落户通威、协鑫、东方日升、双良、弘元等13家头部企业,2022年成为全国首个光伏产业产值超千亿元城市。依托绿电优势和产业基础,包头市积极承接电池片、组件等下游产业和坩埚、光伏玻璃、逆变器等配套产业。

  鄂尔多斯市加快构筑“四个世界级产业”,聚焦产业链发展断点、堵点问题,立足自身发展优势,重点在承接新材料、装备制造、化工、节能环保等产业及其细分领域上下功夫,隆基、华友、天合光能、协鑫等行业头部企业纷纷落地,一批产业、技术、项目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不可能到可能的精彩蝶变。

  乌海市依托现有的支柱产业,结合打造“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5个超百亿级产业链群”总体目标,确定了以“煤基新材料及精细化工”“硅基新材料”为两个承接的重点产业,并积极与符合承接转移方向的地区和企业沟通洽谈,开展承接转移项目对接活动。永太科技、永宁药业、三维控股等一批知名龙头企业在乌海市纷纷聚首,三维、华恒、协鑫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

  ……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中,产业转移已不再是“过剩产业”的简单迁移,逐渐成为一步到位的前沿产业对接,全区各地正通过承接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创新项目打造出创新大平台。

  放眼北疆大地,大批承接转移项目落地投产,为内蒙古经济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据自治区工信厅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内蒙古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7.6%,居全国首位,高于全国工业投资平均水平(8.8%)48.8个百分点,高于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5.3%)22.3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5.4%,高于全国制造业投资平均水平(6.0%)49.4个百分点。

  站在新起点,起航新征程。全区上下将聚焦8大产业集群和16条重点产业链,通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促进更高层次的产业合作,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多元协同,构建更具活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和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集聚新动能、注入新活力。(记者康丽娜)

责任编辑:延菁菁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