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绍志 王雅楠 袁铮 来源:河北日报
更新时间:2023-10-26
杂技节“回家”,沧州准备好了!
——第十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沧州市吴桥会场探访
10月25日,吴桥杂技大世界江湖文化城开城迎宾仪式现场。河北日报记者王雅楠摄
10月21日,吴桥杂技大世界江湖文化城杂技小院演出现场。河北日报记者王雅楠摄
沧州吴桥是“中国杂技之乡”,有着2000多年的杂技文化历史,素有“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之说。
在第十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期间,沧州市吴桥会场将举办闭幕式及演出、杂技欢乐汇“九月庙会”、“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示范交流等活动。作为本届杂技艺术节沧州市吴桥会场活动承办单位,沧州市坚持开放办节,突出“杂技故里”本土特色,持续做优做强节庆品牌,加快杂技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文旅消费热点。
杂技节“回家”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吴桥会场准备得怎么样了?10月23日,记者来到吴桥县进行探访。
“九月庙会”喜迎杂技盛宴
10月23日9时,在吴桥杂技大世界江湖文化城,随着杂技“九月庙会”的盛大开幕,高大的城墙和巍峨的城门围起一个活色生香的江湖世界——
全新创编的开城迎宾仪式,再现吴桥古城“九月庙会”开城门、迎宾客、庆丰收的繁华盛景;“吕祖拜师仪式”、杂技班主和把式聚合议事、传承技艺展示等互动环节,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杂技的乐趣;蹬鼓、倒立技巧、吊环、柔术造型等节目轮番上演,好一个热闹的江湖。
第十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期间,吴桥县举办了杂技欢乐汇“九月庙会”,再现古老杂技庙会的热闹繁华景象,让中外杂技演员、特邀嘉宾感受杂技传统文化魅力,庙会将一直持续到11月12日。
“九月庙会”是杂技行业的庙会,因为正值农历九月,又被称为“九月庙会”。通过创新举办“九月庙会”活动,讲好杂技故事,增强吴桥“杂技之乡”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加快文旅融合实践,将“九月庙会”打造成全国性杂技活动品牌。
立足把第十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闭幕式及相关活动办成一届高水平、有特色、有影响的艺术盛会,沧州市立足杂技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精心打造配套节会活动,努力做到特色鲜明、精彩纷呈。
为充分彰显吴桥特有的杂技、运河两大元素,闭幕式颁奖晚会聘请经验丰富的导演团队进行策划,讲述吴桥杂技沿运河走向世界的故事,实现新时代杂技艺术与运河文化的完美融合。同时,推出运河旅游推广季活动,打造大运河非遗文化观光游、沧州大运河自然风光游等精品主题旅游线路,面向京津冀组织开展大运河文化旅游推介活动,通过杂技节这一国际艺术交流平台全面展示沧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
吴桥县还不断加强杂技非遗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杂技节嘉宾观众在盛会中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开展杂技巡游,融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大运河沿线城市等各级非遗代表性节目组团行进式巡游。邀请国内顶尖魔术高手参加近景魔术达人展演。此外,还将开办非遗集市,设立非遗产品销售专区,通过传承人活态展示、互动体验、产品展销等形式,让本届杂技节成为展示优秀非遗文化的重要窗口。
立足“文旅融合发展”有机结合,吴桥县按照“节会搭台、经济唱戏”的思路,深度推进文旅融合,让节庆活动“火”起来、文旅融合“活”起来。第十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期间,将开展吴桥杂技全球推介活动,邀请国内外旅行商现场参加推介会,深度体验吴桥杂技旅游产品,线上线下同步宣传,提高吴桥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召开吴桥杂技魔术装备产业洽谈会,邀请全国厂商进行杂技魔术装备展销推介和洽谈交易,推动吴桥杂技装备产业品牌化、精细化发展。
优质服务喜迎八方来客
10月23日15时许,吴桥杂技大世界江湖文化城北城门一旁,工作人员正手持毛刷为指示牌重新上漆。涂刷细致均匀,不一会儿,指示牌便焕然一新。
“第十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闭幕式及相关活动将在吴桥县举办,让我们倍感振奋,必须不放过每一处细节,做好一切准备迎它‘回家’。”吴桥杂技大世界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闫文儒说。
为办好本届杂技节闭幕式及相关活动,吴桥县将杂技大世界作为重点改造对象,下大力提升景区建设水平。
复原“吕家班”“赵家茶棚”演艺节点,新增“鬼手居”“红牡丹大舞台”“百戏剧场”室内景点,实现江湖大剧院、球幕影院常态化运营……如今,漫步杂技大世界中,几步一景,精彩的杂技表演让人流连忘返。
“为进一步丰富杂技产业业态,让杂技节参与性、互动性更强,我们还精心优化了食宿板块。”闫文儒带记者走出北城门,指着东侧的一座圆顶建筑说,那是红牡丹宾馆,今年夏天刚刚修缮完成,集餐饮、娱乐、住宿于一体,就餐时,服务员会骑着独轮车送菜送饭,让游客体验细致周到的服务。
红牡丹宾馆东侧,新打造的运河人家美食街充满汉唐风韵,部分商户已经入驻。烧烤店、米粉店、文创店……各式各样的店铺招牌高挂,或抓紧装修,或忙于铺货,一派繁忙,为满足杂技节期间游客餐饮娱乐需求做着最后准备。
站在江湖大剧院二层平台上向北望去,与杂技大世界一路之隔的杂技博物馆雏形初现,透着悠悠古韵,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外唯一的杂技文化主题博物馆和规模最大的杂技文化收藏、展示、研究、传播机构。
这是吴桥县延伸杂技文化产业的项目之一。近年来,当地围绕杂技大世界,建成云瑧金陵杂技酒店、酒章文创园、金鼎古籍博物馆等,积极谋划实施杂技梦工厂、红牡丹杂技文化研学基地、海洋·极地世界、北京十渡·环球杂技城等项目,不断完善吃住娱购一体化杂技产业矩阵,让游客来了有转头、有看头、有吃头、有说头、有想头。
“下一步,我们将提升景区的市场化运营手段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外地游客,特别是京津游客前来游玩,进一步扩大‘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品牌影响力。”吴桥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说,第十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闭幕式及相关活动在吴桥举办,是对吴桥杂技产业发展的一次“体检”,他们将以此为契机促进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传承杂技文化,擦亮金字招牌
平衡晃管、柔术叼花、脚蹬方桌……10月23日,记者走进吴桥县铁城镇张松村杂技小院,看到杂技演员们正忙着排练节目。
“不出去演出的时候,我就带着徒弟们在自家小院里练习。”张松村杂技小院负责人何书胜告诉记者,他6岁就跟随父亲学习走钢丝、骑独轮车等技艺,20多岁时,开始组班带徒弟,和家人一起租马戏棚表演杂技。1983年,他创办了吴桥县长发杂技马戏团,在全国各地演出。
为把祖辈留下来的民间杂技艺术发扬光大,何书胜一边从事杂技演出,一边培养民间杂技演员,收徒教学100多人。
“我出生在一个杂技世家,想把杂技艺术传承下去。”何书胜说,他的女儿、儿子从小跟随他练习杂技,到了孙子、孙女这一辈已经是第八代了。他的“大变活人”项目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女儿何金花也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近年来,吴桥县依托独特的杂技文化资源,大力实施杂技人才培育工程,在全县17个杂技专业村打造特色杂技小院,持续强化杂技文化生态保护,积极推进杂技文化传承性保护、创新性发展。
为让杂技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长足发展,吴桥县制定了《杂技演艺行规行约》《杂技协会章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在全县广泛开展杂技文化资源普查,建立杂技文化遗产保护清单,对已经失传的杂技节目进行挖掘恢复,用视频、文字等方式进行抢救性记录。吴桥杂技大世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传承的生产基地,共有杂技类非遗项目41个、代表性传承人36名。
着眼延续杂技文脉,吴桥县推进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扩建,联合多所杂技学校和团体做大做强杂技职业教育联盟,深入实施杂技文化进校园工程,出版专著《吴桥杂技校园读本(小学)》《吴桥杂技校园读本(初中)》。目前,全县各类杂技演出团体115家,超6000名杂技演员足迹遍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立足擦亮“中国杂技之乡”的金字招牌,吴桥县将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作为增强杂技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全力实施“杂技兴县”战略,把杂技文化、大运河文化元素贯穿于旅游产业发展全过程,推进杂技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
责任编辑: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