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文化厚重 魅力不断彰显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21-10-12

西南联大旧址。 记者赵伟摄

南强街夜市。 记者李海曦摄

云南省博物馆。 记者周密摄

  3万多年人类生活史、2400多年滇中文化史、1250多年建城史……在中国的市名册里,昆明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历史悠久、人文璀璨,血脉中流淌着文化的基因,是马可波罗笔下的“壮丽大城”。

  近年来,昆明充分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发挥本土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资源优势,重点打造一系列符合昆明历史文脉、精神气质的文化品牌,培育城市文化气质,全面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吸引力和影响力。

  有故事 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

  历史上的云南是一条通道,这条通道带来了文化的碰撞和融汇:清末,云南有了“滇越铁路”;二战时期,中国加入反法西斯同盟,大后方的云南成了外援的补给站和输血站,随着中西文化的融汇,云南出现了“史迪威公路”“陈纳德飞虎队”“驼峰航线”“石龙坝水电站”等历史遗迹和经典故事。

  昆明曾是古滇国之都,储存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因子,古往今来,昆明文化年轮取决于先天的区位优势:放眼世界版图,云南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昆明是祖国西南的边疆省会城市。

  从战国时期的“庄蹻入滇”“滇王附汉”起,昆明早已融入中华文化的血脉;“陆军讲武堂”“护国起义”见证了多少仁人志士对强国之路的艰辛探索;新中国成立后,70多年的奋斗让昆明社会发展实现了不断迈向繁荣的历史性跨越。在昆明,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都市时尚文化、边疆异域文化交融,形成了昆明“汇东方与西方、融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气质和城市个性。

  一城山水半城湖,如同北京的什刹海、杭州的西湖一样,翠湖就是昆明的象征。翠湖之所以出现在昆明城中,源于700多年前的赛典赤治水。现在,翠湖是“昆明的眼睛”,这里聚集了云南陆军讲武堂、西南联大、朱德旧居、袁嘉谷故居等历史遗迹,如群星般璀璨。它们静静伫立在翠湖之畔,向来往的游人述说着“柳营洗马”、昆明近代“重九”起义、护国运动、云南抗战、云南解放等辉煌历史。

  每每路过翠湖,一栋黄色建筑格外显眼,时光在这里停留,历史留下了痕迹,这里就是我国唯一整体保留下来的百年军校、被誉为“黄埔军校摇篮”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

  如果说“昆明蓝”是上天给予这片土地的自然馈赠,那么“讲武黄”就是昆明人把前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升华为城市文化新符号的一个创新之举。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一座极其标准的“走马转角”式建筑,从高处鸟瞰,其造型又与昆明典型的“一颗印”式民居十分相似。这样极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与讲武堂校训“坚忍刻苦”中所蕴含的精神力量,被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文创团队的设计师们视若珍宝,先后打造出校训系列、功勋系列、色彩系列、剪影系列、自然系列、军事系列6个系列,包括冰箱贴、手绘丝巾、子弹杯、个性口罩、围巾等几十种“讲武”文创主题产品。

  一口就能“吃掉”讲武堂,你见过吗?这款高颜值又好吃的文创雪糕是“讲武文创”2019年国庆推出的“网红”产品,自推出以来一直受到广大游客追捧,成为游客的“新宠”。文物从不会开口说话,但有了文创产品,游客可以把文化“带回家”,具有昆明辨识度的历史文化遗产就此“活”了起来。

  作为历史的记录者与见证者,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成果向社会开放、让公众共享,博物馆是一个绝佳的载体。2019年,昆明启动翠湖片区近现代历史博物馆群、官渡古镇片区非遗技艺博物馆群、龙泉宝云片区文化名人博物馆群3个博物馆群落建设。此外,来自昆明市文物局统计数据显示,仅“十三五”期间,昆明注册备案的博物馆就增加了12个,其中包括云南解放纪念馆、云南起义纪念馆、抗日战争胜利纪念堂博物馆等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

  目前,翠湖片区近现代历史博物馆群已基本成形,其中的16个博物馆、纪念馆已对外开放,环翠湖历史遗迹游线路、探寻昆明历史街区游线路、回望西南联大游线路、回顾云南革命历程游线路4条参观旅游线路将翠湖片区的文化瑰宝串起来,让文物活起来,成为符合昆明历史文脉、精神气质的文化品牌。

  有创新 昆明凭历史文化实力“圈粉”

  “一颗印、三坊一照壁、四马推车、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起源于清朝的南强街,与周边的祥云街、金碧路、同仁街、宝善街等形成昆明特有的老街巷群,大大小小的街巷,构成了这座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脉络。

  隔着一个世纪的时光,清末民初的老宅院和现代先锋戏剧在南强街88号院剧场相遇了。作为昆明仅有的两个保留历史建筑风貌和特色的文化街区之一,南强街街区于2021年入选“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其中的“南强街88号”是典型的“一颗印”式建筑。

  “体现古街文化 传承云南特色戏剧”是“南强街88号”的发展宗旨,这里自2014年10月开始排演话剧,至今已累计演出达2300场,演出形式包括话剧、戏剧、滇剧、相声等。原创话剧《问心》、青年先锋话剧《鼠辈》《高兴》、庭院历史话剧《明灭·滇都斜阳》等剧目成为观众心目中的经典。除戏剧演出之外,这座历史建筑内还承接了昆明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场展示,如传统节日汉服雅集、古琴琴会、古筝演奏会、创艺家论坛等,成为传播昆明本土文化的窗口。

  “与其他发达城市的小资调调不同,南强街的岁月静好是沉淀在历史的芬芳里,看一场庭院剧,品一口美食,不来这里真是枉来昆明。”在国内某知名旅游论坛,“驴友”孤漠游侠这样写道。

  目前,昆明共有12个庭院剧场,分布在全市不同角落,《钱南园》《李公朴》等一批庭院剧深受省内外观众喜爱。“庭院剧+历史建筑”的创新组合,让历史走出书本走向舞台,让演出走下舞台走近观众,让昆明凭历史文化实力“圈粉”。

  如今,入夜的昆明人声鼎沸,在都市夜游经济发展中,昆明市各县(市)区纷纷打出“历史文化牌”,建设不同主题特色的旅游休闲街区,例如五华区以“历史文化和休闲文化”为主题打造“昆明老街和环翠湖休闲文化夜经济区”;盘龙区以“铁路文化”为主题打造“王旗营百年铁路文化夜经济区”;西山区以“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为主题打造“金碧特色夜经济区”。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昆明又多了“创新活力”的历史文化注解。

  有人曾说:“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我们永远向往汪曾祺笔下《昆明的雨》,还有那些藏在古滇王国的无尽想象——让人魂牵梦萦的昆明。

责任编辑:张淇贺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