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南湖区:擦亮城市名片让人们记住乡愁
来源:检察日报
更新时间:2021-12-09
本报讯(记者范跃红通讯员南海)“看起来高峻挺拔、清清爽爽的,还挂上了标识牌,有了自己的‘身份证’。真是旧貌换新颜,树寿星变成了树小伙儿。”11月22日,看到当地镇政府反馈过来的两棵古银杏树照片,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沈志伟高兴地打趣起来。
今年5月前,这两棵树还是全身被蔓藤缠绕着,树下杂草丛生,周边堆满建筑垃圾,几乎没人知道它们是二级古银杏树。如今,在南湖区检察院的推动和镇政府的努力下,它们身上的爬藤植物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地面和周边的堆土、杂草等全都被清除,树边的土地也进行了松土透气,围绕树的一圈还种上了苏打草进行装饰。
古树名木既是绿色的“活化石”,也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名片。今年5月以来,南湖区检察院对辖区内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摸排。“我们对辖区的18棵古树全部进行了检查,其中一级古树4棵,二级古树和三级古树分别有4棵、10棵。”沈志伟说。
南湖区检察院在摸排中发现,辖区古树的保护管理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除未按规定在树的周围设立保护标志和必要的保护设施等常见问题外,一些古树的生长环境还面临着其他威胁,如有的古树周围是非通透性的硬化地面,有的古树树体上被钉了钉子,一些高大、孤立的古树没有必要的防雷措施。此外,建档保护的古树一般都是由古树所在社区、村委或个人作为管护人,缺乏专业知识,且每年的养护经费有限。
“古树的保护和管理是一项专业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在资源调查、认定、抢救及宣传培训等方面也都需要经费保障。人员力量、资金投入与保护任务不匹配的现状阻碍了古树保护工作的全面推进。”沈志伟说。
为此,南湖区检察院与古树所在地的镇、街道进行积极沟通,并发出检察建议,要求采取针对性措施,保障古树的健康和安全。
1棵135年树龄的三级古茶花树,因遭遇病虫害生长式微,树干周围地面存在大面积硬化,树根被水泥硬化层封死。当地镇政府收到检察建议后,当即制定整枝修剪、清除硬质地面及树池等针对性救护措施,并为它落实管护责任人,初步安排经费18万余元。
其他古树所在地的镇、街道,也都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古树的管护。目前,18棵古树的生长环境都得到了很大改善。 责任编辑:陈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