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携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共享文明幸福家园
 来源:内蒙古日报  更新时间:2022-06-27
  夏日傍晚,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不少市民群众在伊敏河畔散步消夏,享受悠闲时光。
  河畔两侧新增了许多健身器材,方便市民玩耍锻炼;河边路灯箱上,“和邻里,亲家人”等文明标语随处可见;滨河路上,一幅幅展现民族团结、文明新风等内容的彩绘作品组成一道亮丽的文明墙……

  沿伊敏河继续前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公益广告抬眼可见,交通路口文明出行宣传广播持续不断,城区“断头路”逐步打通,几十个老旧小区正在“改头换面”,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用行动书写文明答卷……行走在今日的呼伦贝尔,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和谐宜居的美丽画卷,一道道焕彩生辉的文明风景线。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秉承“为人民创建”原则,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加快建设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努力探索出一条全民参与、全民受益、符合地区实际的群众性文明创建之路。

  上下同心一张蓝图绘到底

  全国文明城市是评价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文明城市创建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重点工程来抓,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创建、高效率推进,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外塑城市之形、内铸城市之魂,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呼伦贝尔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总指挥、市长任副总指挥的创建工作指挥部,将创建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推行四级包联责任体系,建立厅级干部督办机制和包联共建机制;建立起常态化调度机制,定期召开动员会、推进会、调度会等,细化分解测评指标,明确各项任务责任主体、时间表和路线图。

  全市各级各地区各部门对照标准、靶向发力,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打破地域间、行业间的屏障壁垒,围绕创建前置条件、网报测评分值、负面清单事项和最新工作要求补齐短板弱项,对各项任务指标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精细化落实,全面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达标超标。各级各地区各部门拧紧责任链条、强化考核激励、持续跟踪问效、广泛宣传发动、树牢实干导向,全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细,以新状态新作为奋力开创文明城市创建新局面。

  同时,呼伦贝尔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各级群团部门作用,运用好网格化管理机制,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找准群众需求和创建工作的契合点,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真正让老百姓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广大市民对于创建文明城市的参与度、认可度不断增强,社会各界支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氛围日渐浓厚,文明逐渐融入城市肌理,城市不断绽放文明风采。

  枝叶关情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走进建成于1983年的伊敏小区,各式机械机声隆隆,几十名建筑工人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因建成年代较早,伊敏小区原有的基础设施都已破损老化。5月起,海拉尔区针对该小区的24栋楼进行整体改造,逐步进行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项目改造。

  硬化地面、粉刷修整楼道,更换优化供水、供热和雨污管道……39岁“高龄”的伊敏小区逐渐展露新颜,930户居民欢欣不已。“看着居住环境正一点点地变好变美,我们这些老邻居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这真是利民为民的好事儿啊,期待改造项目早日完工!”伊敏小区居民朱秀芹说。

  老旧小区改造是事关群众切实利益的民生工程,也是促进城市整体提升的发展工程。今年,海拉尔区计划对85个老旧小区共251栋楼进行改造,总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涉及8431户,总投资约2.85亿元,在改善民生的同时提升城市整体形象,让老旧小区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走出正在“变身”的老旧小区,来到位于金水岸小区北侧的新建城市公园,新铺好的步道两侧种满花草,市民或沿小径漫步,或在长椅上休息,满眼绿意令人心旷神怡。很难想象,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被围挡遮起来的土堆。

  今年,呼伦贝尔市委、政府积极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启动“拆围透绿”工程,实施“口袋公园”建设,进一步拓展绿化空间、增加城市绿量、提升城市品位,确保群众享受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便利、生态环境红利、绿色发展福利。

  胜利街道阳光社区邮电小区的临街空地,改造成了便民健身小广场;肉联厂东侧空地改造成了停车场,有效缓解了附近群众的停车难题;随着一块块围挡的消失,绿色成为城区的底色……曾经的废地荒地顽地,变成了绿地美地亮地。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呼伦贝尔市累计投资26.59亿元,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质扩面、提档升级。新改建城市主次干道67条、市政道路25条,逐步完善城市道路网规划;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面积162万平方米,惠及22740户居民;对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改造楼体161栋,总建筑面积28.7万平方米;围绕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大力整治乱丢乱扔、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突出问题;实施城镇基础设施更新工程,持续强化农村牧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面清除卫生死角。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街巷环境干净整洁,城市交通井然有序……呼伦贝尔市贴近群众民生诉求,在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同时,夯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基础根基,为广大市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全民参与共建共享文明成果

  近来,海拉尔区胜利街道园丁社区时常组织社区工作人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和辖区居民一同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服务活动,大家一起打扫小广场、清理小区里的白色垃圾、处理楼道小广告……广大居民用实际行动为打造宜居环境“添砖加瓦”。

  “我们积极动员辖区居民广泛参与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来,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自身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维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园丁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董姝慧说。

  市民是文明城市的创建者,也是创建成果的直接受益者。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协会,呼伦贝尔市广泛调动全民积极性,围绕社会公德、环境卫生、行为规范等内容精心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发动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市民投入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热潮中,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持久动力。

  漫步街头,随处可见文明劝导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用负责的态度、勤勉的付出、贴心的服务和真挚的笑容,让更多市民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气质和温度。志愿者走上街头、深入社区,参加扶困助弱、支教助学、环保宣传等项目志愿服务,他们带来的清风引领着文明和谐的良好风尚,潜移默化地向全市人民播撒文明的种子,让人民群众在参与创建的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涵育道德情操。

  市直机关、文明单位党员干部在中心城区28个交通路口、38条主次干道、92个背街小巷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全市32所大中小学校集中开展校园周边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全市有100多支志愿服务队在广场、公园、小区等地,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闯红灯、逆行的人少了,自觉遵守和维护交通秩序的人多了;乱扔垃圾的人少了,主动捡拾塑料袋、烟头的人多了;公交车上拥挤抢座的人少了,自觉为老弱病残让座的人多了……在呼伦贝尔,市民的文明素质不断提升,互相尊重、助人为乐、诚信包容等文明行为蔚然成风。

  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丰富文化生活、提升服务水平,呼伦贝尔市实现了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双提升,文明理念深根厚植,共建行动随处可见,共享成果触手可及。

  在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地级提名城市2021年测评中,呼伦贝尔市以88.63分的成绩,位列全国第18名、全区第1名,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

  城市因文明而美丽,追求文明永远没有止境。呼伦贝尔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广大干部群众正以奔跑的姿态绘就最美的文明图景,携手共建幸福和谐家园!(记者梁亮李玉琢见习记者李存霞)测试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