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来之不易的丰收答卷
来源:人民网
更新时间:2022-06-24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从江淮沃野到华北粮仓,麦浪千层,农机驰骋,丰收粮颗粒归仓。“瞧!麦穗壮实,麦粒饱满,今年亩产达1200多斤。”河北省成安县种粮大户杨俊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目前,全国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总体看,今年夏粮小麦增产丰收已成定局。
夏粮丰则全年稳。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是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也是今年“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之一。打赢夏粮丰收这一仗,为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当前经济发展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形势下,牢牢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对于保供给、稳预期、增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政策稳,人努力,千方百计夺丰收
“扛过洪涝,扶壮弱苗,防住虫害,今年小麦丰收来之不易!”河南省淇县西岗镇卧鸾村大周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文周感慨,“政策帮扶到位,专家下田指导,终于闯过一道道难关。”
今年夏粮生产开局挑战严峻。受去年冀鲁豫陕晋5省遭遇罕见秋汛影响,全国冬小麦晚播面积达1.1亿亩,苗情复杂程度多年少有。再加上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国际农产品供应链风险陡增等因素相互叠加,夺取夏粮丰收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这个基本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以背水一战的态度、超常超强的力度,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粮食生产,战秋汛、促弱苗、防虫害……环环紧扣抓好夏粮生产和春耕备耕,努力赢得夏粮和全年粮食丰收的主动权。
——政策稳,稳住种粮预期。
“今年收成真不错,亩产超1300斤。”山东省夏津县贺屯村粮农贺心利抓起一把麦子说,“好政策给咱托了底,今年每亩领到种粮农资补贴25.51元,收购价每斤1.55元,比去年涨了3角左右。”
中央财政安排夏粮小麦促壮稳产补助资金60多亿元,支持小麦抢种、促弱转壮和“一喷三防”全覆盖,两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共300亿元,再次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投放100万吨国家钾肥储备……支持力度大、释放信号强,一项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入田间,“托”牢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政策稳,稳住了粮食播种面积。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介绍,冬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3.3亿亩以上,冀鲁豫陕晋5省调整种植结构、扩大非灾区播种面积,能播尽播;西北地区扩种春小麦,南方地区扩种豆类、薯类等夏收粮食作物,因灾影响的冬小麦面积有效弥补。
——田管实,夯实丰收基础。
弱苗转壮、拔节灌浆、麦穗转黄,河南省尉氏县邢庄乡烧酒壶村党支部书记刘随柱露出欣慰笑容:“小麦晚播一个多月,关键时刻,专家下田指导。农机整地,施叶面肥、统防统治,让这茬麦子丰收了。”
强化指导促弱转壮,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累计派出62.4万人次进村入户,推动1.1亿亩晚播麦普施一遍返青肥、冬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抗灾治虫减少损失,今年小麦病虫害发生早、发生重,各地大力开展统防统治、联防联控,累计实施防治面积6.9亿亩次,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减少91%,赤霉病发生面积减少40%,实现“虫口夺粮”。
——优结构,扩种油料作物。
“油菜亩产300斤籽,亩均毛收入近1000元。”收完油菜,再种水稻,江西省遂川县新江乡横石村农户吴奕银忙得带劲。
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产油大县奖励、耕地轮作、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等项目资金30多亿元专项支持油菜生产。据农情调度和田间调查,预计夏收油菜籽面积有望突破1亿亩,主产区单产有望创历史新高,为提升全年油料产能和自给率夯实了基础。
夏季粮油丰收,稳住了今年粮食生产的开局,稳住了百价之基的粮价,让百姓的“米袋子”“油瓶子”稳稳当当。
农民挑上“金扁担”,科技稳产作用大
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小麦刚开镰,专家忙取样称重。“亩穗数45.8万,穗粒数37.5粒,千粒重44.3克,产量真不错。”全国农技中心粮食处农艺师梁健说。
“科技种地,丰收有保障。”平原县腰站镇锅培口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笃春深有体会,“镇压划锄,科学施肥,弱苗变成了穗大籽满的壮苗。”预计全县小麦单产572.4公斤,比上年增加2.3公斤。
潘文博介绍,今年的冬小麦从品质看,产量“三因素”呈“一平一减一增”态势:平均亩穗数与上年基本持平,穗粒数持平略减,平均千粒重有所增加。“小麦播后气象条件好,8500万亩旱地麦长势明显好于常年,实现了非灾区多增产。”
丰收到手,科技支撑有力。
“从以前的亩产700多斤到今年1200多斤,靠的是科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谭家村崇振家庭农场负责人狄崇振说,“农技专家指导,选用‘徐麦35’新品种,科学配方施肥、采用无人机绿色防控,今年成功克服了春旱、病虫害等。”
今年夏粮生产期间,田间现场指导,在线直播会诊……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让科学管理措施及时到田入户。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小麦促弱转壮夺夏粮丰收线上线下培训月活动,累计培训300万人次。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
颗粒归仓,农机保驾护航。
“联合收割机劲儿大,一天能收上百亩,大家伙儿都抢着用。”河南省义马市建军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建军忙得不可开交。义马市成立工作专班,为农机跨区作业开通“绿色通道”,保障机收用油,确保小麦机收顺利。
麦熟抢收,分秒必争。各地优服务,保畅通,着力做好跨区机收作业的组织和服务,跟踪机收队伍行程,落实农机绿色通道政策。截至目前,各地已开设农机转运绿色通道2600余条,在跨区转移沿线设置机收接待服务站、机具集中停靠点2500多个。
有效减损,也是增产。8台收割机隆隆前行,一场抢收减损比武,在安徽省天长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展开。“快中有慢,看前顾后,就能落籽少,留茬低。”新华农事合作社农机手陈广宝说起诀窍头头是道。
“三夏”小麦机收环节损失率平均降低1个百分点,全国可挽回粮食损失25亿斤左右。今年夏收,各地加大推广机收减损力度,对联合收割机加快更新换代频率,小麦机收减损培训指导对所有持证机手全覆盖,最大限度减少机收环节损失,确保颗粒归仓。
无人驾驶收割机、植保无人机、农业物联网……高科技的“顺风耳”“千里眼”让种粮农民挑上“金扁担”。今年“三夏”,全国预计有1650万台(套)各类农机具投入农业生产服务,“一条龙”开展小麦、油菜等作物抢收、秸秆处理、产地烘干、玉米抢种等作业。
技术新、装备强,田间地头激荡的科技动能,转化为收获时节的丰收喜悦。
夯基础,增后劲,端稳饭碗有底气
来之不易的夏粮丰收,为全年粮食丰收注入信心。
全年粮食的大头是秋粮。据6月22日农情调度,全国夏播粮食作物已完成意向面积的92.6%。目前出苗长势较好,广袤田野孕育着丰收希望。
“粮食安全的根基是‘能力安全’。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既需要提升耕地质量筑牢粮食安全基础支撑,也需要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确保粮食任何时候都能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表示。
提地力,粮食安全基础更牢。
“田成方,农机敞开跑;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咱种地敢投入,今年种了700亩地,小麦每亩能收1200多斤。”山东省嘉祥县孟姑集镇种粮大户卞勋涛说。目前,嘉祥县建成高标准农田67.7万亩,今年小麦预计产量7.3亿斤左右。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今年中央下达补助资金近1096亿元,继续支持各地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到今年底,将确保全国累计建成10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保障粮食产能在1万亿斤以上。稳住耕地,数量不减,质量提升,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基础支撑。
强主体,粮食生产后劲更足。
“耕种管收‘一条龙’,种地不操心,产量有保障。”湖北省广水市南新村村民丁亮建当上“甩手掌柜”。在广水市,700多家“田保姆”服务农户7万多户。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挑起了粮食生产的大梁。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耕期间,13个粮食主产省份共有31.2万个服务组织开展了春耕备耕和田管服务,服务小农户近4600万户,有力有效保障了春季农业生产。
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夏粮生产首战告捷,为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奠定了基础。把粮食安全责任扛在肩上,保质、保量、保长远,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权。”
责任编辑:延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