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我国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万套;2341.6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建设超5万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全国90%以上的自然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6819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一组组数据,展现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交出的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9月14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姜万荣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代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亿万百姓喜圆安居梦想
这十年,是我国历史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十年。十年来,累计完成投资14.8万亿元,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万套,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1.4亿多群众喜圆安居梦。
“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政府必须‘补好位’。”姜万荣介绍,“十年来,我们以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为重点,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住房条件、支付能力,研究建立住房保障体系。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住房保障政策和管理制度,包括金融、财税、土地等配套政策,也包括保障性住房的准入、使用、退出、运营管理机制,确保让需要帮助的住房困难群众能够真正受益。”
姜万荣介绍,十年来,全国棚户区改造累计开工4300多万套,帮助上亿棚户区居民改善了居住条件,实现了安居乐居。2021年、2022年,全国建设筹集330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大约可解决近1000万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到2021年年底,3800多万困难群众住进了公租房。公租房实物保障和租赁补贴,解决了大量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
城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这十年,是我国城市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发展质量显著提高的十年。十年来,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202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4.72%,建成区面积6.2万平方公里,城市燃气普及率98.0%,供水普及率99.4%,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8.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87平方米。
“城市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主任李晓龙介绍,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让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这十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6.3万个,惠及居民超过2800万户,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实行垃圾分类,覆盖1.5亿户居民,城市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75个城市开展了海绵城市的试点。整治完成了60个重点城市排查出的1116个易涝积水区段,城市内涝得到系统治理。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这十年,是我国乡村建设力度空前、乡村面貌发生巨变的十年。十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努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全国2341.6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历史性解决了农村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李如生介绍,通过采取精准识别、压实责任、专业帮扶、精心核验等一系列手段,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得以实现,大量贫困群众告别了四面漏风的泥草屋,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李晓龙介绍,十年来,我国加大农房和村庄建设管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传统村落保护力度持续加大,乡村建设评价机制不断完善。这十年,全国累计建设5万个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全国90%以上的自然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6819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寺庙祠堂等传统建筑52万栋,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和价值最丰富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
中国建造持续发力
这十年,是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从建造大国迈向建造强国的十年。十年来,建筑业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更加牢固,建筑产业现代化程度大幅提升,工程质量稳步提高。2021年,建筑业总产值达29.3万亿元,是2012年的2.1倍;增加值达8万亿元、占GDP的7%;吸纳就业超过5000万人。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一批世界级标志性重大工程相继建成,“中国建造”展示了强大综合国力。
“建筑业这十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效益大幅提升,有力支撑了基本民生保障。”李如生表示。十年来,我国建筑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持续巩固,装配式建筑、建筑机器人、建筑产业互联网等一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初步形成。2021年,全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达7.4亿平方米,占新建建筑比例的24.5%。城市基础设施、学校、医院建设,以及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一批民生工程,显著改变了城乡面貌,便利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为例,到2021年年底,线路总长度达8571公里,是2012年的4倍多,年客运量236亿人次,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出行。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建筑业改革,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李如生说。
责任编辑:延菁菁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