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医学影像专业教学工作的35年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学院副院长鲁雯被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视作有故事、会聆听的“知心朋友”。
课堂上,她口授的专业知识从不枯燥。以医学影像设备中的关键部件X射线管为例,她从早年主要依赖国外进口的艰难,讲到近几年国产品牌的创新崛起,以此为学生树立对国产医疗设备的信心。课堂外,她策划系列讲座,将专家、优秀校友“请进门”,授课内容涵盖论文撰写、心理健康、医疗器械技术进展等方面。
“作为医学院校的教师,我们肩负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是培养医学生面对生命的尊重及奉献精神。通过努力实现全员、全过程思政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及人文素养,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鲁雯说。
如何在医学生繁重的课业学习中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同一张思政试卷,医学生如何写?对此,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所有课程都有德育功能”。近年来,这所医科大学深挖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培育示范性课程,开发课程链、课程群,培养教学名师和团队,延伸思政教学阵地,打造特色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入心入脑。
从“门外汉”到有意识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并深受同学们欢迎,该校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副教授王虹用了4年时间。在她看来,这也是教学相长的4年。
她借用中国传统保健功法八段锦的招式,将自己的思政教学经验归纳为8个特点,包括:挖掘思政元素、强调爱国精神与人生观、培养申辩思维能力、激发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参与等。同时,她给自己划定两条“红线”:完全脱离现场情境的思政内容不用,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不用。
出乎王虹意料的是,崭新的教学思路犹如一股新风,让课堂氛围变得分外活跃。屠呦呦事迹、我国近20年在重大新药创制项目中取得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涉及药品安全的“缬沙坦风暴”……经过精心设计的事例被穿插到《医用化学》的课堂上,背后关涉的医风医德养成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讲台下的医学生。
一份有93名学生参与的课堂调查显示,98.92%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对大学生活必不可少、非常重要”,98.93%的学生认为在课堂上感受到“激励自己进步和学习的动力”。
除教学方式的创新外,这所高校尝试将思政教育全方位融入学生评价和实践教学环节。
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郭淼讲授的《医学遗传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她看来,“这门课作为跨医学基础和专业之间的桥梁课程,既要培养学生研究遗传病的科学素养,又要塑造遗传病诊治医师的职业精神”。
在教学中,郭淼将家国、关爱、敬业元素巧妙设计,并探索“科教产融合+科普社会实践”思政教学模式,通过创建“遗传咨询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社会服务和学生实训平台和开展科普活动,让遗传学教学对接社会需求,同时增加学生临床实践机会。
事实上,这种思政教学不仅未削弱专业知识的传授效果,反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查显示,参加过思政教学的学生的知识掌握、科研能力和职业素养等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此外,该校科教产融合社会服务能力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均得以提升。近年来,郭淼负责的遗传学课程组发现上百例异常核型,指导学生获得相关实用新型专利1项,在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实验技能与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30余项。课程组近5年组织及参与系列健康科普活动40余场,直接服务约14000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校的本科教学研究项目中,课程思政被单独立项并给予一定经费支持,用于资助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方法、模式等探索与实践。此外,全校定期举办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培训等活动,促进教师间交流,提升育人效果。
在浓厚的思政育人氛围中,该校越来越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进行有创操作时,关心、提醒病人身体不适时及时告知……这些彰显医学人文关怀的细节,给现场评委留下深刻印象。在今年5月闭幕的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刚考上本校硕士研究生岳晏如和5名队友为母校捧回了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赛道金奖。
“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手术室里,每位课程老师和临床带教老师都无私分享多年从医的经验心得,甚至包括种种教训。我看到了真正的好医生应该如何和病人打交道,更坚定了自己救死扶伤的信念。”岳晏如感慨。
“医学技术过硬、人文素养跟得上,一直是学校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初衷。为此,学校始终把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努力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韩金祥说。
责任编辑:张淇贺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