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首席专家顾益康:
造就万千美丽乡村 造福万千农民群众
光明日报记者 陆健光 明日报见习记者 刘习
今年是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周年。20年来,浙江持之以恒实施“千万工程”,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我作为当时浙江省委农办副主任,有幸参与和见证了“千万工程”的实施和建设,感到莫大的幸运和荣耀,这也是我一辈子从事“三农”工作中最值得称道的事情。
2002年,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刚到任的118天里,他跑了11个市、25个县,深入基层察民情、听民意、访民忧。在察访中,农村环境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成为关注的重点。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调研、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年来,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一以贯之地推动实施“千万工程”,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
20年来,“千万工程”久久为功,持续深化,我们已不能把“千万工程”视为一项简单的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它实际上已成为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基础工程、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优化农村环境的生态工程、造福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更是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党探索如何处理与农民关系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工程。20年试验摸索、20年久久为功,不仅生动勾勒出中国乡村振兴的未来之路,也深刻诠释了我们为什么要建设乡村、怎样建设乡村、要建成什么样的乡村这一历史课题。
20年来,浙江以“千万工程”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实践不断迭代升级。“千万工程”是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变革重塑。剖析浙江乡村振兴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点经验启示:
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主抓手。“千万工程”改变了以往政府只重视城市建设和城市公共服务,不重视农村建设和公共服务的状况,把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作为“三农”工作重点,放到党和政府全部工作重中之重位置。
坚持把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三农”工作的奋斗目标。要切实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作为新阶段‘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万工程”的实施增进了农民根本利益、尊重了农民权利,极大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确保了“千万工程”深入持久推进。
坚持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型城乡关系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新体制。“千万工程”注重以城乡统筹规划来引领城乡一体建设,强调把“千万工程”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龙头工程来抓,极大地提升了“千万工程”建设水平,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坚持与时俱进深化“千万工程”内涵目标,不断把工程建设引向深入。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把深化“千万工程”作为全省“三农”改革发展主抓手,把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与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实现从整治垃圾村到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再到向未来乡村和共富乡村的迭代升级,使浙江成为中国美丽乡村示范省和乡村振兴先行省。
坚持高位推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每年都出席全省“千万工程”工作现场会,明确要求凡是“千万工程”中的重大问题,地方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过问。浙江全省上下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
责任编辑:延菁菁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