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野千里退风沙 慎终如始向绿行
 来源:内蒙古日报  更新时间:2022-09-21

奈曼旗黄花塔拉苏木塔布歹嘎查境内,2万余亩的锦鸡儿花怒放山野,蔚为壮观。侯显峰 摄


  一部通辽志,半部治沙史。

  上世纪中后期,历史上曾以水草丰美著称的科尔沁草原,由于长期干旱少雨和大量垦牧严重沙化,成了令人惋惜的科尔沁沙地,覆盖了通辽市近1/3的土地面积。

  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痛定思痛,深刻反思,只有治沙,才能治穷,只有治沙,才能致富,才能真正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向荒沙宣战!誓要让碧色千里重妆科尔沁草原,让生态福祉惠利万民万家。

  驱风逐沙

  科尔沁沙地沧桑巨变

  黄沙层层叠叠地覆盖在席宝力皋的身上。这个奈曼旗白音他拉苏木满都拉呼嘎查的普通农民,在数十年种树治沙的岁月里,无数次被风沙绊了脚、埋了身,却从没被吓住。

  1987年,15岁的席宝力皋看着村上人家因风沙搬走留下的一地荒芜,暗下决心,要让这片沙坨绿起来。沙子里种树,1次活不成,就种5次、8次,10棵里总能活下来1棵。三年的反复栽种,席宝力皋家房后的70亩树苗终于成活。1997年之后,席宝力皋开始组织全村60户人家种树,三年时间完成4000多亩。如今,这个数字变成了8万亩。

  这是通辽人驱风逐沙的缩影。

  1978年,我国启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依托这一工程,通辽市多年来持续组织实施了一批生态建设项目。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辽市委、市政府把生态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启动实施千万亩现代畜牧业示范工程、千万亩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千万亩科尔沁沙地治理工程、千万亩天然草原修复工程“四个千万亩”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构筑北疆立体生态安全屏障。

  如今,“四个千万亩”工程已基本完成,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3.78%,草原植被盖度达62%,科尔沁沙地在全国四大沙地中率先实现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良性逆转,实现了人进沙退、林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同时,深入推进矿山修复治理,建设绿色矿山88家;全面落实河湖长制,西辽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取得积极成效;建成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607万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启动实施,节水型农业迈出实质性步伐。

  通辽市持续谋划实施西辽河流域系统生态工程、蓝天碧水净土保卫工程、绿色经济培育工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工程四大工程,在科尔沁草原重新染绿的美丽画卷上落下一笔笔浓墨重彩。

  以绿为魂

  推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沙海变绿洲。这背后是一场场与风沙的战斗,又何尝不是对旧思想、旧发展理念的一次次颠覆。

  新时代再出发,通辽市没有哪一刻,像现在这样清晰地认识到,过去那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做法,必须坚决摒弃;从没有哪一刻像现在这样,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树立得如此鲜明,并将之贯穿于主导产业发展的全过程,推动绿色转型,让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工业经济成为转型升级的绿色样本。

  在位于霍林郭勒市的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公司南露天煤矿,坐在窗明几净的挖掘机远程控制“太空舱”里,采掘师傅正娴熟地操作着手中的主令控制器。面前的6块液晶屏显示,7公里以外的挖掘机正按照指令精准完成“一键采煤”。基于5G网络、智能分析、大数据、能量存储系统等智能化新装备、新技术的应用,霍林郭勒市南露天煤矿已逐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程动态实时监控。

  这样“无人、绿色、零碳”的智慧矿山全新打开方式,为通辽市加快构建绿色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写下了生动注脚。按照推动绿色发展、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要求,通辽市将建成绿色矿山10家,打造霍扎一体化绿色矿山示范区。

  绿起来的通辽,让曾经的生态痛点开始变成亮点。

  2021年末,国家电投花吐古拉镇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在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镇正式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32亿元,共建设8MW分散式风电、11MW分布式光伏及4.968MW户用光伏,投产后每年将为社会贡献清洁电力约4991万千瓦时。

  该项目之所以能落地科左中旗,看中的就是当地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和全国领先的高标准节水农业基础。项目以生态农业为设计背景,建设农光互补、牧光互补、户用光伏及风电项目,同步建设清洁供暖系统、光伏牛棚和光伏公园,打造乡村综合智慧能源服务体系,为清洁能源供应消费、建设绿色低碳乡村打造样板工程。

  新发展理念下,通辽市的绿色资源和区位资源成了最大优势,“通辽黄玉米”“科尔沁牛”分别获得全区农产品、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一名。

  通辽市肉牛产业现已形成良种繁育、饲草料供应、线上线下交易、金融支撑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截至去年6月末,全市牛存栏首次突破330万头大关,达到332.48万头,同比增长27.93%。通过推行电子交易、直播平台交易、活牛交易市场交易等多元化交易方式,全市7个大型肉牛交易市场年交易活牛150万头以上,交易额超过200亿元,通辽市国家级科尔沁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成功获批。

  通辽市黄玉米综合转化能力达到505万吨,全市培育有26户深加工企业、13条深加工产业链,形成了醇、酸、糖、胶、药等13大类200多种产品,产值超千亿的绿色农畜龙头产业和千亿元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正在崛起。

  为加快建设国家高质量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推动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通辽市强化绿色引领、科技创新,全面启动“高产优质绿色玉米杂交种选育及高效节水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科尔沁肉牛新品种选育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等项目,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10余家科研团队合作,开展玉米品种、产量、管理等30余项试验攻关。大力推广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标准,截至去年9月末,全市标准化种植面积1348万亩,按标生产牲畜496.54万头只。在“通辽黄玉米”“科尔沁牛”品牌基础上,进一步培育“科尔沁”区域公用品牌,申请注册68件品牌商标,搭建起农产品、畜产品、林果蔬、特色产品、文旅产品5大类、28小类品牌产品体系。

  善始善终

  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

  绿了山田,美了村庄,富了口袋。持之以恒的防沙治沙,不仅使通辽市林地面积增加2000多万亩,涵养水源面积200多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800万亩,有效保护了数千万亩农田牧场,还创造了突出的经济效益。

  走进奈曼旗苇莲苏乡,大片大片的塞外红苹果树在风中挺立。成排的保鲜库内,水果箱层层叠叠摞到了屋顶,处处飘散着水果清香。

  作为通辽市自主选育的沙地抗旱小苹果新品种,塞外红苹果正式获颁中国森林认证证书,成为内蒙古首个通过森林认证的经济林树种。目前,全市塞外红苹果种植推广面积达30万亩,塞外红苹果初丰产期实现亩效益8000元,丰产期亩效益超万元。经济林产业越来越成为地区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赢的新力量。

  生态恢复是系统工程、长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尤其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外部环境深刻变化、能耗“双控”约束趋紧、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能否扛住发展压力、保持战略定力,心无旁骛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守护好这片来之不易的绿水青山,始终考验着当地对党中央、对人民的态度和干事创业的智慧与勇气决心。

  绿色生态是通辽市发展的根本依托。市委、市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在统筹发展与保护关系上算大账、算整体账、算长远账,坚决守住“三区三线”,不搞打破自然生态平衡的开发,不建超出环境承载能力的工程,不上突破资源承受强度的项目,切实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

  着力改善生态系统质量,通辽成立市生态保护修复重大项目推进中心,成功争取并启动实施总投资近100亿元的科尔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欧投行贷款造林项目。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推动生态资源权益交易,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通辽市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突出结构节能重点,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开展节能降碳三年行动,加快制定实施覆盖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节能降耗政策措施,实行全面节约战略,推动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千方百计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

  如今的通辽,早已告别黄沙漫天。俯瞰辽阔的科尔沁大地,湛蓝的晴空下一碧千里,处处鲜明澄澈。通辽,将继续自觉担负起生态安全的重大责任,把绿色生态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依托,坚持扬长避短、培优增效,坚定不移调结构、转功能、提质量,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新征程上稳步前行。(郭洪申、许媛媛)

责任编辑:延菁菁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