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上市公司已达3168家 资本市场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来源:中国经济网
更新时间:2022-11-23
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我们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各种所有制经济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民营上市公司数量占比超过三分之二,近几年新上市公司中民企占到八成以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2日,民营上市公司累计IPO融资2.15万亿元,累计再融资4.42万亿元。资本市场服务民营经济成效显著。
助力民营上市公司融资
一直以来,资本市场深入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多措并举,通过多种工具满足民营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推动民营上市公司做优做强,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2日,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5000家,IPO融资合计4.74万亿元,再融资合计12.65万亿元。其中,民营上市公司数量达3168家,累计IPO融资2.15万亿元,占比45.36%,累计再融资4.42万亿元,占比34.94%。
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的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川技术”)就是一家受益资本市场的民营企业,2010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逾58倍、33倍。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宋君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IPO募集资金净额为18.58亿元,为公司业务延伸、产能扩建等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自上市以来,公司总共实施了一次资产重组、一次再融资,以及十几次技术或产品类并购。利用资本市场多种融资手段,支持公司做大做强。
“公司还实施了六次股权激励和一次长效业绩激励基金,对公司留住核心人员,招聘到优秀人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宋君恩说。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监管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从基础制度层面做出改革,扩大直接融资比例,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如优化IPO发行上市、再融资条件等。其中,注册制下科创板和创业板多样化且极具包容性的上市条件,适应了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差异化融资需求,有效缓解了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截至11月22日,注册制下上市公司共计1014家,累计IPO融资金额1.15万亿元。其中,民企952家,家数占比93.89%,累计IPO融资额8031.74亿元,占比70%。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试点注册制以来,市场包容性更强,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得以拓宽,助力民企通过研发投入提升竞争力。
与此同时,近年来,交易所债券市场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渠道,增强了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质效。上交所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民企在上交所市场累计发行债券1.3万亿元。截至今年9月末,上交所民企债券存量规模3226亿元;深交所数据则显示,截至9月底,深交所债券市场累计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约2.7万亿元,民企债券(含ABS)存量占比约27%。
民营上市公司集中于制造业
从产业结构来看,民企集中于制造业。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2日,共有3289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其中制造业民企数量达2314家,占比70.36%。民营企业充分利用直接融资工具,不断深化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制造业民营企业累计IPO融资额达1.63万亿元,再融资金额达2.7万亿元。
此外,截至11月22日,5000家上市公司中集聚了102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其中,民企860家,占比83.9%,累计IPO融资额2.64万亿元。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今年8月22日在科创板上市,市值曾一度突破1700亿元。
“科创板发挥了促进资本和科技融合的示范和引领功能。”公司党委书记高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有望进一步释放公司发展活力,增强发展动能。而融资渠道的丰富,降低了资金短缺对公司发展形成的制约,将进一步支持公司未来发展的规模化和全球化。
高静表示,高端医疗装备行业具有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的显著特征。2019年至2021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金额达到25.89亿元,占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6.19%;2022年前三季度合计投入更是达到了10.05亿元,同比增长27.47%。
同时,高静还表示,作为公众公司,公司还有望通过市场化机制进一步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加快创新资本形成,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以智能制造引领高质量发展。
“资本市场在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民营企业前期研发成本高,有较强融资需求,需要借助资本市场融资来缓解资金压力,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产业转型。”董忠云说。
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近年来,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有效促进了社会资本形成和实体经济发展。高静认为,民营企业应该紧抓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机遇,借助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等优势,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创新驱动发展。
董忠云表示,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难题是融资难、融资贵,资本市场可以从两方面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壮大民营经济。首先,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提高市场包容性,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的民营企业融资提供便利。优化各个市场间的转板机制,畅通民营企业上市渠道,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其次,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推动债券产品创新,丰富债券融资工具,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
宋君恩表示,目前,大型优质民营企业在融资等方面都没有什么障碍,难的是中小微民营企业。建议针对这些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特殊政策,并保证实施到位。要把“管”的思维变成“服务”的思维。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将极大增强民营企业家信心,激发企业家精神。”宋君恩进一步表示,而企业家有了信心,就会加大研发、市场和供应链投入,开展技术和产品创新,实施数字化升级,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延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