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轻轻就熬日子、盼退休?基层年轻干部须防心态老化
来源: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更新时间:2022-05-16
在基层,存在一些这样的年轻干部:明明只有三四十岁,干起工作却抱着五六十岁的“老同志心态”——不敢干、不会干、不愿干,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兴趣,找不到激情。年纪轻轻却总是摆出一副熬日子、盼退休的架势,严重影响基层工作运转。
心态老化的五种类型
这类年轻干部在工作中的状态总结起来大概有五种类型。
——慢条斯理“悠着干”。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多做多错,少干少错”的态度,做工作只求过得去,安于现状,慢慢悠悠。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毫无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
——敷衍轻慢“应付干”。习惯在办公室“打打电话、找找统计、报报数据”,简单地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只看眼前利益、短期效应,常在工作中采取一些短视措施。
——墨守成规“照着干”。在工作中“只唯文件不唯实”,看似讲原则,实际机械僵化,缺乏灵活性。将“法无授权不可为”片面理解为“法无授权不作为”,上级要干什么,就传导给下级。
——私利当头“看着干”。对领导交办的任务“选择性执行”,对自己有利的、能糊弄的就执行,其他的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将个人利益凌驾于组织利益之上。
——不思进取“推着干”。工作态度被动消极,习惯于“等靠要”,不推不动。面对创新型工作,常常不知所措。
惰性因何而来
基层年轻干部心态老化其来有自。
一是逃避高压工作环境。“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领导骂完群众骂,流血流汗又流泪”,成了部分年轻干部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高标准与严要求是需要的,但如果过于频繁施压或施压过大,使得基层工作缺乏策略调整的行动空间,一些年轻干部难免发生“从邀功到避责”“从揽政到懒政”的心态和行为方式转变。
二是晋升“天花板”难破。真正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基层干部很难有机会提拔到更高层次的关键岗位,提拔上去的往往只是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机关文员或选调的大学生。一些刚过40岁的干部,本来正是在工作上大展身手的时候,却因为年龄等刚性条件被“结构掉了”,变成了“躺平式”干部。部分年轻干部缺乏向上流动通道,职业前景、职务晋升的激励不足,很容易丧失积极工作的动力与热情。
三是物质激励不足。县乡政府实施阳光工资制度后,每一项工资款项都有确定的标准,而这只是维持行政和事业编制人员的基本经济待遇保障。“2000多元的工资能干嘛,还不如同学在外地打工挣的多”,一些年轻干部产生“付出的多,得到的少”的感觉,不愿意承担额外一点的工作。
体制机制保障要跟上
工作情绪压抑、积极性减弱、获得感不足……解决年轻干部的这些问题,一方面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提升其思想认识,另一方面,更关键的是,要为基层年轻干部干事创业提供体制机制上的保障。
一是推动组织机制创新。地方政府在工作机制层面需要创新,激发年轻干部创造性。比如浙江宁海的“联村干部”制度、山东安丘的“管区包干”制度,让年轻干部走出办公室,沉下去,与群众打交道,在真抓实干中锻炼真本领。
二是健全职级并行制度。在向基层供给更多职数名额的同时,强化职级晋升的竞争效应,让年轻干部充分参与到职级竞争之中,“有为有位”,给年轻干部以希望。
三是推动工作作风转变。根除形式主义、留痕主义,推动工作求真务实。不要让治理空转、形式主义泛滥消磨年轻干部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延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