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医科建设 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
 来源:学习时报  更新时间:2023-03-27

  教育部等部门在《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提出,要“紧紧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树立‘大健康’理念,深化医教协同,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学专业结构,促进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医学专业,培养一流医学人才,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指出了医学教育发展的总体思想、明确方向和具体路径。

  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面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新任务、世界医学发展的新要求,我国医学教育还存在人才培养结构亟需优化、培养质量亟待提高、社会服务功能亟需强化、医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医学院校要心怀“国之大者”,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办学理念,精准办学定位,明确“出发点”,夯实“落脚点”,找准“发力点”,服务人民健康,服务区域发展,服务国家战略,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响应群众需求,服务人民健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我们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人民群众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够得着”的医学人才。

  心怀“国之大者”,响应时代要求和群众需求,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民喜欢的、有温度的好医生。当今世界人口规模、环境压力、老龄化,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等因素对卫生健康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以疾病诊治为中心的医学模式必须向以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人群全覆盖、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新医学模式转变。在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大规模应用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医学正向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医学教育需要更新价值理念,以办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为目标培养新医科人才。

  民者,国之根也,国之大也。民之所盼,学之所向。新医科人才具有四个特征:一是仁心仁术。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的回信中勉励同学们,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特别是基层群众,这为医学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仁心仁术”彰显的是“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我们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革命精神融入医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加强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的教育,厚植医学生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家国情怀,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二是沾泥带土。目前,偏远农村和基层社区,医疗条件较差,高水平医生匮乏。因此,要加快培养“无病善防、小病善治、大病善识、重病善转、慢病善管”的防治结合全科医学人才,培养能够上门服务、能够扎根基层、老百姓随时“够得着”的全科医生。三是贴心贴肺。培养医学生对病人身心的关怀、生命的尊重、尊严的维护,使他们真心诚意促进人民健康,千方百计为患者医治疾病,成为温暖人心的好医生。四是经世致用。培养经世致用的“大医生”——不仅要关注疾病诊断与治疗,也要关注疾病预防与康复,还要掌握流行病调查、检验检测、疫情评估与预测等基本能力以及应对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的能力,为“健康中国”贡献学术力量。

  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服务区域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复合型人才培养是新医科建设的核心内涵。应重点推进三个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形成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动力体系。

  心怀“国之大者”,反映科技进步,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发力,补齐实践短板,深化评价改革,培养本领高强的复合型医学专门人才。一是新理念和新内涵。给传统的医学教育注入大健康理念、新科技内涵,将医学发展理念从疾病诊疗提升拓展为预防、诊疗和康养,加快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转变,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体现“大健康”理念和新科技革命内涵,对现有专业建设提出新理念、新方法、新标准、新要求;坚持以需定招,合理确定招生结构和规模,从根本上保障培养质量;修订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加强麻醉、感染、重症学科研究生课程建设,强化实践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培养,让他们通过科学研究探知疾病机理,更好地服务临床;更加重视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研究生考试招生中,进一步加强对考生职业素质和临床实践技能的考查;加快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与临床整合式教学改革,加快以能力为导向的学生考试评价改革;推进医学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完善管理制度,激发组织活力;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智能医学教育新形态。

  二是新领域和新专业。打破学科壁垒,通过多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培育新学科和新专业。健全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设置交叉学科,促进医工、医理、医文交叉融合,特别是要将中医药课程列入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程,促进中西医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对医学生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传染病防控知识等教育;致力于培养一批富有探索精神的交叉性医学科学家,以及甘为人梯又富有临床经验的好老师;改革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理论、实践与临床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护理教师队伍。

  三是新模式和新途径。如果仅强调学科交叉融合,那么新医科建设体系仍然将停留在以学科交叉研究为形式、以创新研究成果为结果的层面,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高科技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医学人才。着力开展现代书院制、导师制、小班化教学,创新育人模式,加强校际、校地、国际合作,开拓育人途径,建立适应未来卫生健康需求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医院的医教研合作,强化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建立校本医学生临床实践保障政策机制,强化临床实习过程管理,制定完善附属医院等临床教学基地标准,将人才培养质量纳入临床教学基地绩效考核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医疗卫生职称晋升评价的重要内容。

  精准办学定位,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医学院应主动回应国家关切,以“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的新定位,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在办学实践中,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立足于“应用型定位”,坚持社会需求导向,突出“社会服务”功能,走出一条“全面融入区域社会”的新路,实现与区域社会的良性互动。一是主动送医下乡。开展入户医疗帮扶、多学科联合巡诊、健康宣教、乡村医生培训等活动,纾解偏远乡村医疗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为助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二是强化校地合作。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三是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在政府支持下,和企业等多主体共同参与“大健康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增进人民福祉的一项国家战略。新医科建设要心怀“国之大者”,担当历史使命。服务人民健康,服务区域发展,服务国家战略,这既是医学院校助力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医学院校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责任编辑:延菁菁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