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厂“发力”新型工业化
作者:寇敏芳  来源:四川日报  更新时间:2023-09-19
  四川日报讯    9月18日,泸州市合江县先市镇,赤水河畔的天然晒露发酵场飘来阵阵酱香。合江县先市酿造食品有限公司酱油生产厂房里,技术人员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随着现代化生产设备的入驻,这里的酱油产量有望增加两倍。

  百年传承的中国酱油传统酿造“活化石”,正焕发新生机。

  先市酱油始创于清朝光绪十九年,其传统酿制技艺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百多年来,先市酱油一直坚持纯手工酿造,是我国仅有的在原址上坚持用传统手工技法酿造的酱油产品。

  随着企业的发展,纯手工作业的弊端不断暴露。先市酿造公司总经理助理孙彩云介绍,在纯手工的生产环境下,生产每一个环节都要依靠工人师傅的经验,面临部分制作工艺不可控、产品质量不稳定、酿造周期长、生产效率低、产量小、成本高等问题。诸多原因交织,先市酱油一直“走不出”泸州市。

  对于是否进行技术改造,公司内部分成两方。一方认为,如果引入工业化设备,那么传统手工酿造特色不复存在,产品或将失去核心优势;另一方认为,单纯依靠人工的小作坊最终会被市场淘汰。

  “我们邀请了很多专家进行论证,也向其他老字号企业取经,最终制定了‘人技结合’改造方案。”孙彩云说,在制曲、蒸煮等前端环节进行工业化改造,采用现代设备;在风味产生的关键环节即发酵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天然晒露工艺。这样,既能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又能保留酱油传统的风味。

  以制曲为例,整个环节对于温度的掌控要恰到好处,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以前,手工酿造时大多依靠感觉来判断温度。如今,现代化的温控设备走上生产线,用“精准”取代“感觉”,确保每一批曲子都达到最佳标准。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希望四川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

  对先市酿造公司来说,落实“精准发力”要求,就是不断打磨每一个工艺细节,通过技术改造,推动产品“量质齐升”。该公司技改项目投入约1600万元,将于10月投产。投产后,年产能将从现有的700吨,提升至2000吨,销售收入将从3000万元迈向亿元大关。

  同时,在先市酱油老厂房对岸,新厂房正在建设中,2025年酱油原油产能将扩大到20万吨。赤水河畔,“风吹两岸酱油香”的产业融合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不仅是先市酱油,今年以来,四川不少企业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生产效率不断提升,让传统制造业“老树开新花”。8月,四川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扭转连续5个月负增长局面,较上月回升4.3个百分点。前8月,全省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2.1%,与全国增速持平。

  在技术改造的同时,一批新项目不断涌现,推动四川工业投资再创新高。前8月,四川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2.2%,比全国高13.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九位。


责任编辑:程凯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