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强同斐济总理兰布卡会谈

    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18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斐济总理兰布卡举行会谈。

    李强表示,斐济是首个同中国建交的太平洋岛国,中方一直将斐济视为南太地区最重要合作伙伴之一。习近平主席将同总理先生举行会晤,共同擘画两国关系发展新蓝图。中方一贯坚定支持斐济人民走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愿同斐方以明年两国建交50周年为契机,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继续做彼此信赖、相互支持的真朋友,加强高层和各级别交往,推动中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李强指出,中方愿同斐方一道努力,推动两国务实合作提升到新的水平。双方要进一步发挥互补优势,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化基础设施、农渔业、轻工业、教育、旅游、减贫等领域合作,更好促进共同发展。中方愿进口斐方更多优质产品,支持中资企业到斐济投资兴业。中斐同为“全球南方”成员,中方赞赏斐方提出的“和平之海”愿景,支持太平洋岛国落实《蓝色太平洋2050战略》,愿加强同斐济等岛国的沟通协作,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兰布卡表示,斐方十分钦佩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中国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和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衷心感谢中国在斐济困难时提供的无私帮助。斐方始终视中国为可信赖的伙伴,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和全球发展倡议等重要倡议,愿同中方进一步深化经贸、基建、农渔业、旅游、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开辟斐中伙伴关系新的广阔前景。“和平之海”愿景同中方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念相通、目标相同,斐方愿同中方加强沟通协作,促进太平洋岛国同中国的合作关系,实现《蓝色太平洋2050战略》。

    会谈后,两国总理共同见证签署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会谈前,李强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兰布卡举行欢迎仪式。


    吴政隆参加上述活动。

    2024-08-19
  • 内蒙古的绿色变革

    内蒙古越来越绿了。

    这绿,不只是视觉上的色彩变化,更是一场根植于发展方式的变革带来的深远影响。

    绿色是美好生活的底色。今年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主题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部署;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系统部署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我国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也是正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的生动实践。在内蒙古,这场实践在不断推进。

    发展理念生态优先——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从源头推动绿色转型

    理念引领变革,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是发展理念的转变。

    “今后不再上了?”“不再上了!全盟六成以上区域都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了。”“留在那儿,子孙后代可以用。”习近平总书记颔首赞许。

    4年前全国两会上的这场对话,让人记忆深刻。

    要生态还是要经济?锡林郭勒盟早已拿出实际行动:2018年至今,全盟相继注销退出各类自然保护区内历史遗留采矿权73个、探矿权77个,清理过期且不符合延续条件采矿权118个,关闭退出小型矿山企业180家,草原逐渐恢复往日青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并高瞻远瞩为内蒙古谋划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当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出现矛盾时,要毫不犹豫把生态环境挺在前头。”“坚决不干为了‘仨瓜俩枣’损害长远利益、吃祖宗饭砸子孙碗的事情。”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已成共识——

    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全区87%的面积划入限制开发区域,50%以上的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从源头上杜绝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完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设置绿色门槛,严格执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将污染企业拒之门外。

    以零容忍的态度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在全国率先开展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实施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对中央环保督察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式、销号式、问责式整改。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一追到底。

    以久久为功的行动修复生态环境创伤。科学推进国土绿化,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动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攻坚、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推动矿山修复,抚平大地的“疮疤”。

    从大兴安岭率先“挂斧停锯”到清理整顿不符合绿色标准的矿山,从广袤草原“带薪休假”到生态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内蒙古摆脱路径依赖,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走好新路子。

    产业结构绿色重塑——先“立”后“破”,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

    推动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关键在产业。

    乌兰察布市全面实施“三个一批”和“五化改造”行动,实现铁合金产业由“黑”到“绿”的华丽变身。2023年,乌兰察布市铁合金行业完成产量953万吨,占全国产量的27%,能效标杆值以上产能比例超过30%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内蒙古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先“立”后“破”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培育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全力以赴打造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质量效益高的绿色生产体系。

    破“旧”,降低产业“含碳量”,增加发展“含绿量”。坚决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同时,支持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节能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

    立“新”,增加产业“含新量”,提升发展“含金量”。加快培育打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精心打造了8大产业集群和16条重要产业链,集中打造风电、光伏、氢能、储能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甲醇和烯烃、煤基新材料……在鄂尔多斯,煤炭摇身变为多种高附加值产品;在赤峰市,维拉斯托锂多金属矿依托新技术规划7个延链补链项目,将“世界级储量”打造成千亿级产业;包头建成国内最完整的稀土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稀土原材料就地转化率达到70%以上;呼和浩特开辟绿色算力新赛道,成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标杆……转型后的传统产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脊梁”,培育打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

    据初步测算,2021至2023年,扣除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后,全区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2.5%,以年均1.5%的化石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1%的GDP增速,统筹节能降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节流”“开源”并举,走节本增效促转型发展之路

    内蒙古资源富集,但没有一点是多余的,都是不能浪费的。

    牢固树立“节约就是增长、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的理念,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的前提下,内蒙古把资源节约集约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节流”和“开源”并举,走好节本增效促转型发展之路。

    “节流”,实施严格资源管理,减少资源浪费。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切实让每一份资源和每一分钱都发挥出最大效益;全面加强能、水、粮、地、矿、材等各领域节约,持续深化“五个大起底”行动,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开源”,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挖掘资源潜力。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推动能源、水、矿产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工业固废、工业废水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在呼和浩特市,城市污水经过处理成为再生水,水质达到优于一级A标准,广泛用于城市供热、景观河道、园林绿化、工业企业、青城驿站;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工业固废粉煤灰,变成了生产建筑陶瓷的原料;“五个大起底”行动,盘活闲置土地、让趴在账上的资金“转起来”、让休眠的项目“活起来”;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首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套灌区“大水漫灌”问题取得积极进展,灌区秋浇水量较常年减少45%……“变废为宝”“吃干榨尽”,资源利用更高效,产业发展更绿色。

    与此同时,“光盘”行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实际行动,绿色消费、低碳出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绿色低碳循环理念深入人心。


    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典型的能源与资源型地区,内蒙古的绿色变革,正在行动中铺展开来。

    2024-08-16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就中巴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8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巴西同为发展中大国和重要新兴市场国家,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携手前行的好伙伴。建交半个世纪以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两国关系始终保持稳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全球性影响日益突出,在促进各自国家发展振兴的同时,也为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习近平强调,去年卢拉总统成功访华,我们就引领和开辟新时代中巴关系新未来达成重要共识。中方愿同巴方以中巴建交50周年为新起点,持续加强两国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赋予中巴关系新的时代内涵,携手推动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

    卢拉表示,半个世纪以来,巴中友谊不断加强,合作日益多元。当前,两国在多领域、各层级保持合作,共同建设更加繁荣、和平和公正的世界。巴中关系对于构建多极秩序和更加公正有效的全球治理日益重要,对于两国和世界的稳定和可预见性发挥了支撑作用。两国关系的下一个50年,我们将并肩开辟新道路,构建命运与共的光明未来。


    同日,国家副主席韩正同巴西副总统阿尔克明互致贺电。

    2024-08-15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

    8月16日出版的第16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

    习近平指出,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从实践经验和现实需要出发,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这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迫切需要。第二,这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第三,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迫切需要。第四,这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指出,在决定稿起草过程中,我们重点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确定遵循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二是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来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三是抓住重点,突出体制机制改革,突出战略性、全局性重大改革,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凸显改革引领作用。四是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五是强化系统集成,加强对改革整体谋划、系统布局,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协同高效。


    习近平指出,决定稿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在内容摆布上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第二,注重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第三,注重全面改革。第四,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第五,注重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

    2024-08-15
  • 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苏林将访华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5日宣布: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苏林将于8月18日至20日来华国事访问。

    2024-08-15
  • 习近平回信勉励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

    习近平回信勉励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







    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向全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志愿者致以诚挚问候。

    习近平在回信中说,得知十年来越来越多库区群众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用心用情守护一库碧水,库区水更清了、山更绿了、环境更美了,我很欣慰。

    习近平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保护好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需要人人尽责、久久为功。希望你们继续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携手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十年来,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丹江口库区持续深化水质保护,包括志愿者在内的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治水护水工作,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在Ⅱ类及以上标准。近日,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给习总书记写信,汇报从事守水护水志愿服务等情况,表达牢记习总书记嘱托、守好一库碧水的坚定决心。

    2024-08-14
  • 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实施新修订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

    国务院、中央军委日前公布新修订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

    新修订的《条例》旨在保障国家对军人的抚恤优待,激励军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献身精神,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新修订的《条例》共6章64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明确军人抚恤优待基本原则。军人抚恤优待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待遇与贡献匹配、精神与物质并重、关爱与服务结合的原则。健全抚恤优待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抚恤优待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相适应。

    二是健全体制机制,适应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形势新要求。明确抚恤优待对象范围和抚恤优待内容。明确管理体制,规定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其他有关机关、军队有关部门的抚恤优待工作职责。明确中央和地方财政责任。完善评定烈士、发放残疾抚恤金等工作的军地衔接机制。

    三是增加抚恤优待措施,加大服务保障力度。规定抚恤优待对象享受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相应的抚恤优待待遇。通过向功勋荣誉表彰获得者的遗属增发抚恤金,邀请抚恤优待对象参加重大庆典活动等措施增强荣誉激励。建立关爱帮扶机制,加大对特殊困难抚恤优待对象的关爱帮扶力度。


    四是优化抚恤优待程序,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明确一次性抚恤金的发放程序,保障抚恤优待对象合法权益。细化残疾等级评定的程序,增加补办评定残疾等级的情形。

    2024-08-14
  • 更快突破1000亿件!中国“小包裹”实现新跨越

    突破1000亿件!比2023年提前71天!“小包裹”跑出“加速度”。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000亿件。这意味全国人均收到快递71.43个,每一秒钟有5144件快递、每一天有4.4亿件快递在神州大地上流动着。

    快递物流是反映经济活力的“风向标”,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小包裹”跑起来,既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提升。数据显示,快递业最高日业务量超5.8亿件,月均业务量超130亿件,月均业务收入超100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小包裹”走得更快了。

    新疆喀什的樱桃、浙江金华的葡萄、广东阳江的菠萝蜜、宁夏中卫的硒砂瓜……入夏以来,全国各地的时令水果,不少实现“隔日达”。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小包裹”优化包装,加大冷链运输,推动原产地与消费市场高效衔接,让更多农特产品更新鲜地走进千家万户。

    更快的背后,是我国物流网络越来越密了。

    快递业着力构建“枢纽+通道+网络”的现代寄递服务网络体系。目前,我国快递网点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超95%。截至2023年底,全国拥有快递服务营业网点23.4万处,快递服务网路22.8万条,打通万千串联城乡、抵达阡陌的“毛细血管”。

    更快的背后,是我国快递企业不断创新。

    数据显示,国内快递专用货机达188架,快递服务汽车27万辆。“小包裹”插上数字化和智能化触角,助力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

    通过二维码选购物资,10分钟左右,无人机就能将物资投放在指定地点,快递“从天而降”在一些城市已成为现实。

    无人快递车已经上路,在收转运派等环节,大幅度缩减末端派送时长。“寄”“递”之间,人们向“快递自由”更进一步。

    “小包裹”增速,藏着“大经济”。

    链接千城百业、联系千家万户、连通线上线下,“小包裹”折射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中国快递业务量连续十年稳居世界第一。2023年,中国人均快件使用量93.7件,快递支撑网络零售额13万亿元。


    国家邮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寄递网络建设,围绕城市群建设优化寄递枢纽布局,持续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国际寄递服务网络。持续深化产业协同,推动服务链条与先进制造业相融合,让快递“小包裹”推动经济“大发展”。

    2024-08-13
  •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一老一幼’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关切”

    “一老一幼”牵动万千家庭,关乎民生福祉。“老人和小孩是社区最常住的居民,‘一老一幼’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关切。”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里,“一老一幼”始终是深情的牵挂。

    今年6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社区活动室,饶有兴致地观看居民剪纸创作、舞蹈排练,同大家亲切交流,鼓励退休居民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

    在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的学生们回信,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志向,珍惜美好时光,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努力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对“一老一幼”的关切,镌刻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足迹里——

    在百姓家中,与老人手拉手、话家常、问冷暖,跟孩子谈成长、话未来,殷切勉励;在社区,了解老人养老、儿童教育情况,提出明确要求;走入基层卫生机构,细致询问老人看病就医是否困难;走进学校课堂,细心叮嘱孩子们保护好眼睛,强身健体,好好学习。

    “老年人越来越长寿,对老年人的服务要跟上”“孩子们现在都是宝,对孩子们的养育和培养等工作要加强”,一句句殷切嘱托,语重心长;

    “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一声声真诚祝福,温暖人心;

    “要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强养老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养老服务”“社区要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性课外实践活动,促进未成年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一次次重要讲话,指明方向。

    一言一语,情深义重。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始终关注着老人和儿童。

    对“一老一幼”的关切,体现在政策的制定中——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指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一老一幼”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而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预计2035年前后,我国人口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调研、深邃思考,破解难题、明确方向:“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2021年6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对“一老一幼”的关切,印证在切实的行动里——

    “一老一幼”既是牵动亿万家庭的家事,更是关乎“国之大者”的大事。一次次重要指示温暖人心,一项项务实举措及时推进。

    “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202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强调要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一定要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一老一幼”服务等工作。

    33个城市(区)入选首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整体推进托育服务能力建设;429个城市完成“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编制工作,实现地市级全覆盖;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到2025年,全国将建成5000个示范性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到2035年,全国城乡实现老年友好型社区全覆盖……


    “一老一幼”系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执政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让人民群众幸福起来。”

    2024-08-13
  • 中共中央 国务院致第3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贺电

    中国体育代表团:

    在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不负使命,勇夺40枚金牌、27枚银牌、24枚铜牌,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党中央和国务院向你们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

    在本届奥运会上,你们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坚持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以昂扬的斗志、顽强的作风、高超的技能,书写了中国体育昂扬奋进的崭新篇章,展现了体育战线改革创新、奋勇向前的时代风貌。你们积极践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同世界各国各地区运动员公平竞争、友好交流,增长了技能、增进了友谊,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和中国风貌、传播了中国声音和中国精神。你们的优异成绩和出色表现,进一步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振奋了民族精神、凝聚了奋进力量。

    希望你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建设体育强国目标,牢记为国争光使命,不断攀登竞技体育新的高峰,带动群众体育、青少年体育蓬勃开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贡献。


    祖国和人民期待着你们凯旋!

    2024-08-12
  • 千里边关万里行 强边固防筑安宁 孙绍骋三启边关行走遍八千里边防线

    8月2日至10日,孙绍骋第三次开启“走边关”之行,深入兴安盟阿尔山市和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满洲里市、陈巴尔虎旗、额尔古纳市、根河市,访哨所、巡界河、看口岸、进牧区、入农场、穿林海,考察强边固防和边境地区发展情况,看望慰问边防官兵、执勤民警和护边群众。







    8月5日,孙绍骋来到边防某旅巡逻艇队,乘船巡界河。记者马建兵摄









    8月8日,孙绍骋在恩和哈达边境派出所看望慰问基层民警。记者马建兵摄










    8月3日,孙绍骋来到护边员图门家中,仔细倾听他讲述一家三代的守边经历,了解他们现在的生产生活情况。记者马建兵摄


    孙绍骋先后来到努木尔根哨所、边防某旅连队、贝尔苏木边境派出所、中俄蒙0号界碑、边防某旅巡逻艇队、恩和哈达镇人民政府等地,与边防官兵、基层民警、干部群众亲切交谈,详细了解边境管控、值勤值守情况。每到一处他都询问还有哪些困难、需要自治区帮助解决什么问题,当得知一些地方还有通信盲区、部分路段还不通畅时,他叮嘱随行的有关同志要结合实施边境地区“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军地一体化建设三年行动,尽快把问题解决到位。对相关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要提早谋划,纳入“十五五”规划。在护边员图门家,孙绍骋仔细倾听他讲述一家三代的守边经历,了解他们现在的生产生活情况。得知图门家去年通了常电,他自己还学会了种菜,孙绍骋十分高兴,对他为守边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希望他继续发光发热。孙绍骋说,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是我国边防的独特优势,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这一优势传承好、巩固好、发展好,齐心协力筑牢北疆“钢铁长城”。边境地区条件艰苦,要全力做好对各边境管控力量的服务保障工作,有些地区可以考虑大家一起“搭伙过日子”,让他们尽量少吃点苦、安心舒心守边护边。







    8月6日,孙绍骋来到额尔古纳市室韦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深入考察农场和旅游业发展情况。记者马建兵摄









    8月7日,孙绍骋来到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仔细察看林木长势,详细了解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记者马建兵摄


    产业是兴边稳边固边的根本。在额尔古纳市室韦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白鹿岛和根河市冷极村,孙绍骋深入考察农场、林场经营和旅游业发展情况。他勉励国有农场负责人要解放思想,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对认准的“买卖”大胆试、大胆干,提升企业经营效益。他说,大兴安岭资源丰富,从地方到森工集团都要增强商品意识、精算意识,多措并举发展林下经济,加强特色产品宣传营销,千方百计把资源变成产品再变成商品。发展旅游,既要注重谋划也要精于“算计”,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精心抓好旅游产品的设计、包装和营销,不断丰富产品业态,让更多游客愿意来、不想走、想消费。







    8月3日,孙绍骋在额布都格口岸调研口岸建设和通关运行情况。记者马建兵摄









    8月4日,孙绍骋来到阿日哈沙特口岸互贸免税购物中心,仔细察看商品价位、品类,了解销售情况。记者马建兵摄










    8月5日,孙绍骋来到黑山头口岸,考察口岸运行情况。记者马建兵摄


    孙绍骋对口岸建设和发展非常重视,他先后来到额布都格口岸、阿日哈沙特口岸、黑山头口岸、室韦口岸,了解口岸运行情况。在互贸免税购物区,他仔细察看商品价位、品类,了解销售情况。发展边民互市贸易有什么困难,哪些商品畅销、从哪里进货,带动老百姓增收效果如何,他问得十分详细。孙绍骋说,要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因地制宜用好口岸资源,想方设法把边民互市贸易做起来。要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让更多边民参与进来,把更多收益留在当地。







    8月4日,孙绍骋在克鲁伦河入境口考察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记者马建兵摄









    8月8日,孙绍骋在森工集团三江口管护站调研草原森林防灭火工作。记者马建兵摄


    保护生态环境是呼伦贝尔的重任。“走边关”期间,孙绍骋多次探访沿途的河流、湖泊,深入自然保护区、林区管护站等地,察看水质、林草长势,了解草原森林防灭火工作情况。他说,呼伦贝尔的生态地位极其重要,一定要把保护生态的各项制度规定和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坚决守护好这片碧绿。要开动脑筋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通道,只要把这片“林子”看住看好了,怎么能赚钱就怎么干。







    8月6日,孙绍骋来到三河回族乡上护林屯张庭艳家中,了解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记者马建兵摄









    8月6日,孙绍骋来到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居民孙金花家中,了解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记者马建兵摄










    8月9日,孙绍骋来到根河市金河镇阿尤莎森林驯鹿营地,了解当地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情况。记者马建兵摄


    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群众日子过得怎么样,孙绍骋非常关心。他来到三河回族乡上护林屯张庭艳家、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孙金花家,与他们拉家常、算收入、聊变化,取暖怎么解决、冬天家里热乎不热乎,看病就医方便不方便,年收入有多少,现在还有哪些难处,他问得很细致。在金河镇阿尤莎森林驯鹿营地,孙绍骋深入了解使鹿鄂温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他说,内蒙古是在党中央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内蒙古人的好日子是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得来的,我们要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北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8月7日,孙绍骋在黄火地遗址调研文化遗迹保护工作。记者马建兵摄


    期间,孙绍骋还参观了诺门罕战役遗址陈列馆、黄火地遗址、奇乾遗址,了解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遗迹保护工作情况。







    8月3日,孙绍骋来到贝尔湖银海岸,与边防官兵深入交流,了解边境管控情况。记者马建兵摄









    8月4日,孙绍骋在中俄蒙0号界碑调研边境管控、执勤值守情况。记者马建兵摄










    8月8日,孙绍骋来到恩和哈达哨所,与边防官兵深入交流,详细了解边境管控和执勤值守情况。记者马建兵摄


    千里边关万里行,一路风尘仆仆,一路鱼水情深,一路众志成城。孙绍骋连续三年走边关,从内蒙古最西端的清河口哨所启程,到中俄蒙三国交界的0号界碑,再到最东端的恩和哈达哨所,穿越沙漠、戈壁、草原、森林、河湖,行程6400多公里。三次边关行,不是简单地重复和接续,每一程都是双向的奔赴,都在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如今,清河口哨所的苦咸水变成了直饮水,恩和哈达哨所线路改造后实现了常电“常通”。这两年,全区累计有61个哨所和1.6万边民的用水困难、63个哨所和1.8万边民的用电难题得到解决,贯通等级公路、巡逻路520公里,铺设光缆2471公里,新建通信基站208个,实现边防哨所移动信号全覆盖,331国道4G信号覆盖率从47%提高到74%,边境一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正在加快改善。八千里边防线一路走下来,孙绍骋对干部群众说的最多的就是,内蒙古是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站在“国之大者”的高度,久久为功地抓好兴边稳边固边工作,以边境之安保边疆之稳,以兴边富民之果让祖国北疆风景线更加亮丽。


    于立新参加活动。

    2024-08-11
  • 爱国奋斗逐梦复兴——党中央、国务院邀请优秀专家人才代表北戴河休假侧记

    盛夏的北戴河,气蒸霞蔚,万木竞秀。

    8月1日至7日,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58位来自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科、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优秀专家代表齐聚渤海之滨。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今年的暑期休假活动以“爱国奋斗”为主题,激励专家们爱党报国、埋头苦干,再攀高峰、再创佳绩。

    人才蔚起,国运方兴。

    向着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专家们搏浪击涛、一往无前,壮志豪情与金沙白浪汇聚成雄浑澎湃的和鸣,在碧海青天久久回荡。

    山海为证——“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不负党和人民重托”

    繁花簇簇,蝉声悠悠。沿着蜿蜒小道,专家们三三两两,闲庭信步。

    “能够参与这次休假,我感到非常荣幸。这是党中央对我们专家人才的关怀和信任,更是厚望和重托。”

    接到休假通知的那一刻,贵州省地矿局首席科学家周琦正奋战在找矿勘查项目一线。深耕矿产资源领域逾40年,周琦带领团队艰苦攻关,多次实现技术突破,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民族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高度,把人才工作摆在治国理政大局的突出位置,高瞻远瞩、守正创新,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尊重人才、信任人才、支持人才、关爱人才。

    8月3日,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看望慰问暑期休假专家,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广大专家人才致以诚挚问候,强调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担历史重任,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再立新功。

    专家们第一时间将党中央的关心关怀传递给身边的同事和同行,鼓舞带动大家心怀“国之大者”,锐意开拓进取,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回国任教20年来,有机会能够在自己的国家进行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是我这一生感到最幸运、也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表示,看到国家对于人才的重视和中国科技发展的光明前景,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选择回国工作、回馈家乡。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姚期智院士回信,勉励他坚守初心使命,发挥自身优势,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专家住地宾馆的大堂墙面上,悬挂着一幅幅“国之重器”“国之利器”的照片,彰显出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坚持自主创新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

    上天、入地、下海,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英雄航天员王亚平驻足观看照片,深有感触。“我们身处在一个呼唤人才也造就人才的光辉时代,推进着一项需要人才也孕育人才的伟大事业。中国航天人要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融为一体,把航天事业作为报效祖国的舞台,坚信拼搏奋斗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海风习习,海浪滔滔。专家们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勇做投身时代洪流的奋斗者和弄潮儿。

    潮起东方——“迎难而上、蹄疾步稳,激荡改革创新源头活水”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改革春潮涌,气势如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连日来,聚焦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专家们碰撞思想、激扬智慧、增进共识,不断汇聚前行的力量。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认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就要在教育、科技、人才的结合上做文章。

    “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把三者结合起来统筹谋划,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对高校来说,就是要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调整优化学科设置,培养更多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全面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薛其坤说。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

    8月3日下午,古朴典雅的会客厅中,专家们围坐一起,开展热烈的小组讨论。

    “我们要进一步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持续强化体制机制保障,做到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让文艺工作者在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上实现自我价值,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更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总监山翀说。

    “要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着力构建符合科研活动特点、体现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进一步提升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公平性。”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康相涛说。

    今年的休假队伍中,有10位专家曾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他们是工程技术领域的先进典型,是创新路上矢志不渝的领跑者。

    “要持续深化培养模式和育人机制改革,从课程、教材等核心要素出发,推进卓越工程师招生、课程、教材、导师、毕业、评价等全系列标准体系建设,主动适应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要求,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山西大学副校长程芳琴说。

    北京城建集团总工程师李久林认为,卓越工程师是“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培养这类工程技术人才,必须走出学校,扎根产业实践。要遵循工程教育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建立健全产教融合机制,源源不断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改革,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汇聚起实现强国梦、复兴梦的磅礴力量。

    长风破浪——“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

    巍巍山海关,依山襟海。专家们举目远眺,壮志萦怀。

    “科学研究,就是要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努力开辟新领域、勇闯无人区,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

    从领衔研发中国首台深海钻机,到研制“海牛Ⅱ号”在海底成功下钻231米,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始终紧盯科技前沿,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沿着古老城楼的石阶向上攀登,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李风森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作为扎根边疆民族地区的医学工作者,我们要将大医精诚、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发扬光大,坚持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努力多出高水平成果。”李风森说。

    几日后,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赵新全将再一次踏上可可西里无人区周边区域,开展野生动物及草地变化野外考察。

    “科研成果大多是靠长期专注产生的,是在循序渐进、量变积累中获得的。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敢于受挫、愈挫愈勇,依靠终身探索成就一番事业。”赵新全说。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我们不仅要做事业的开拓者,更要做新时代的伯乐。”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说,“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要吐哺握发、唯才是举,营造尊重独立性、差异性的学术生态,让年轻人有更多机会挑大梁、当主角,以务实、平等、开放的心态为党和国家培养后备人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以此次休假为新起点,专家们重整行装再出发,坚定信心,不忘初心,向着更加广阔的星辰大海,昂首阔步前行。

    2024-08-09

  • 首 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