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正会见法国达飞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鲁道夫·萨德

    当地时间7月24日上午,国家副主席韩正在法国马赛会见法国达飞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鲁道夫·萨德。

    韩正说,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成功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同马克龙总统深入交流,达成广泛共识,为中法、中欧关系发展提供了战略引领。达飞集团长期深耕中国市场,与中方企业开展良好合作,为中法经贸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是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支持者、受益者、推动者。40多年来,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在开放中发展了自己,也惠及了世界。我们将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欢迎包括达飞集团在内的世界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和发展。

    萨德热烈欢迎韩正副主席莅临达飞集团考察,表示中国发展充满机遇,达飞集团重视同中方合作,期待与中方伙伴在能源转型、人工智能、机器人开发利用等方面进一步密切合作,为实现合作共赢、推动法中关系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出席会见活动的马赛市市长帕扬表示,非常荣幸欢迎韩正副主席来到马赛访问考察。作为中国上海的友好城市,马赛愿在友城合作、地方交流方面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助力新时代法中关系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达飞集团总部位于法国马赛,是全球知名的综合物流集团,目前为法国最大、全球第三大远洋集装箱班轮公司。达飞轮船(中国)有限公司于1992年在上海设立,在华拥有2万多名员工,是中国首家法商独资海运公司。


    在马赛期间,韩正还参观了当地特色产业项目。

    2024-07-25
  •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代表王沪宁将率中共代表团赴越南吊唁阮富仲逝世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发言人胡兆明7月24日宣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将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特别代表于7月25日至26日率中共代表团赴越南首都河内参加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逝世的吊唁活动。

    2024-07-24
  • 习近平向第六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致贺信

    7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六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踔厉前行,两国能源合作日趋成熟、稳定、坚韧,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方愿同俄方一道,持续推动能源领域互利合作,维护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韧性,为推动全球能源产业更加强劲、绿色、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同日,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也向第六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致贺信。

    2024-07-24
  • 习近平的奥林匹克故事

    “奥林匹克运动承载着人类对和平、团结、进步的美好追求。”一直以来,习近平主席用体育助推国之交、民相亲,不遗余力促进奥林匹克事业发展,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到引领新时代中国成功举办2014年南京青奥会,再到亲自推动申办、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习近平主席和奥林匹克运动,结下深厚情缘。

    当地时间7月26日,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法国巴黎开幕。

    巴黎奥运会到来之际,让我们通过几个故事,感受习近平主席引领中国支持、推动奥林匹克事业发展的决心。

    【“我衷心祝愿巴黎奥运会取得成功”】

    当地时间2024年5月6日,法国爱丽舍宫一层肖像厅,三支奥运火炬并排而立,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习近平主席今年5月访问法国期间,两国元首夫妇互赠的礼品之一。习近平主席赠送给马克龙总统的是北京双奥火炬,马克龙总统则以巴黎奥运火炬回赠。

    “法国是一个体育强国,我衷心祝愿巴黎奥运会取得成功。中方将派出高水平代表团赴法参赛。”习近平主席对马克龙总统说。

    法国不仅是第一个与新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也是与中国保持最频密体育交流的西方国家之一。

    从北京到巴黎,奥林匹克精神跨越时空同频共振,奥林匹克大家庭将再一次在五环旗下相聚。

    体育为桥,中法两国携手践行“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








    当地时间2024年5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爱丽舍宫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新华社记者殷博古摄


    【“中国人民一定能在北京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

    2015年7月31日,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奥委会即将投票表决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归属。

    “如果各位选择北京,中国人民一定能在北京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通过视频,习近平主席的声音传遍世界。

    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缓缓打开写有结果的信封,轻声念出“北京”,会场沸腾了,中国沸腾了。

    中国办冬奥,言必信、行必果。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下,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顺利举办,不仅为各国各地区冰雪健儿提供了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的舞台,也为疫情困扰下的世界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

    当冬奥会与中国年相遇,从“冰墩墩”“雪容融”,到运动员们贴春联、写“福”字、包饺子……生动可亲的中国元素,给世界留下了一个个温暖难忘的美好瞬间。

    “人类的一切文明成就都值得全人类共同欣赏和分享。”习近平主席的话,传递着对其他文明的平等尊重,也道出相互理解、友谊、团结等奥林匹克精神的真谛。








    2022年2月4日,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冬奥会开幕。新华社记者岳月伟摄


    【“我们不以胜负论英雄,同时英雄就要敢于争先、敢于争第一”】

    竞技体育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习近平多次来到运动员中间,鼓励大家力争在竞技上、道德上、风格上都拿最好的奖牌。

    “我们不以胜负论英雄,同时英雄就要敢于争先、敢于争第一。”“只要勇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即使没有拿到金牌奖牌,同样值得尊敬和表扬。”

    八年前习近平主席会见里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讲的话,深刻阐释了奥林匹克既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也倡导“重要的是参与”的辩证关系。

    东京奥运会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大会堂北大厅同体育界的代表亲切会面。人群中,总书记一眼就认出载誉而归的“亚洲飞人”苏炳添,勉励他说:“你虽然没有拿牌,但是含金量绝不次于一块金牌,你打破了亚洲人百米极限。”

    【“你们那个时候还不够年龄参加冬奥会呢,但可以当志愿者”】

    2017年春寒料峭时,在北京五棵松体育中心,正在进行训练赛的冰球小将们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来了,兴奋地围拢到总书记身边。

    看到虎头虎脑的官子钊,总书记俯下身,以冰球运动员特有的问候方式,同他“撞肩”互动,笑着说,小伙子块头要再长大一点。

    小队员们簇拥着习爷爷,一个个活泼可爱的身影,勾起总书记的年少回忆。

    总书记谈及小学时在什刹海滑冰、家里购买冰鞋的往事,不由感慨:“你们现在条件太好了,不仅有很好的学习环境,还有这么好的锻炼条件,既增强体质,也培养勇敢合作精神。希望你们珍惜机遇、继续努力。”

    “2022年你们多大?”听到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回答,总书记说,你们那个时候还不够年龄参加冬奥会呢,但可以当志愿者。中国冰雪运动寄希望于你们这一代。








    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五棵松体育中心考察时同青少年冰球爱好者“撞肩”,表示相互问候。新华社记者丁林摄


    如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早已从愿景变为现实,冰雪运动走进了无数孩子的生活当中。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首钢滑雪大跳台、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众多冬奥场馆成为无数冰雪运动爱好者的热门打卡地。奥运场馆中涌动的全民健身热,成为我国推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生动缩影。

    【“把南京青奥会办得精彩,办出中国特色”】

    2014年8月15日下午,南京青奥会运动员村训练馆里,巨大的绿色幕布上,用中、英、法文书写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南京青奥会的寄语:“把南京青奥会办得精彩,办出中国特色。”

    总书记来到这里,亲切看望参加本届青奥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他首先走到篮球场边,观看“三人制”篮球男队、女队训练比赛。球场上,攻防激烈。球员矫健的身形和精湛的球技,赢得在场人们阵阵掌声。训练暂告一段落,队员们跑到场边,争着向总书记问好。总书记高兴地同大家握手,询问大家赛前准备。

    训练馆另一侧,运动员们正在进行着跆拳道、摔跤、柔道、拳击训练和体能训练。见到习近平总书记来了,运动员们积极向总书记汇报起训练的心得体会。

    总书记面向围拢过来的运动员说:“青年奥运会是一项规模大、影响广的国际赛事,它既是世界各国各地区青少年展示体育发展水平的竞技场,也为大家提供了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

    在场的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深受鼓舞,他们排成长队争相和总书记握手交谈,表示要在青奥会赛场上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也积极同世界青年朋友加深了解、增进友谊。

    【“弘扬奥运精神,促进和平发展”】

    瑞士洛桑,奥林匹克之都。

    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瑞士期间专程来到坐落在洛桑半山腰的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到访。

    博物馆展厅内,中国奥运健儿的奖牌、北京奥运会火种点燃的老照片……一件件展品仿佛讲述着中国与奥林匹克的故事,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陪同习近平主席徜徉其间。

    参观过程中,习近平主席应邀登上一座奥运会冠军领奖台。他面带笑容,向在场的人们挥手致意。

    “虽然奥林匹克宪章里有严格的颁奖规定,只有获得奥运会冠军的运动员才能获颁金牌,但就推动奥林匹克运动而言,习近平主席是当之无愧的冠军。”巴赫由衷赞叹。

    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向国际奥委会赠送了苏绣《仕女蹴鞠图》,并在留言簿上用中文写下:“弘扬奥运精神,促进和平发展”。

    习近平主席的留言,表达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也体现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这是态度,更是行动方案。








    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洛桑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会见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巴赫。这是习近平和巴赫在奥运冠军领奖台上合影。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2024-07-24
  • 李强致电祝贺冯德莱恩连任欧盟委员会主席

    7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致电乌尔苏拉·冯德莱恩,祝贺她连任欧盟委员会主席。


    李强表示,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发展同欧盟关系,重视欧盟委员会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当前,中欧关系呈现稳定发展势头,双方对话合作取得积极成果。中方愿同欧方一道努力,不断筑牢中欧关系政治基础,持续增进战略互信,全面加强互利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增进双方人民福祉、维护世界稳定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2024-07-24
  • 传达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开幕 王沪宁主持 蔡奇作报告

    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23日上午在京开幕,专题传达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主持开幕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应邀出席开幕会并作报告。








    7月23日上午,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专题传达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主持开幕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应邀出席开幕会并作报告。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王沪宁在主持讲话中表示,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重要举措、根本保证等重大问题。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人民政协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上来,统一到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共中央关于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蔡奇在报告中表示,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并作出决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坚强决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蔡奇表示,全会《决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重点部署未来5年的重大改革举措,既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蔡奇表示,改革要重视设计谋划,更要抓好贯彻落实。要吃透改革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整体推进,鼓励探索创新,务求取得实效。

    开幕会还听取了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主席会议关于全国政协2024年上半年工作情况的报告。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等就有关议题作了报告和说明。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石泰峰,全国政协副主席胡春华、沈跃跃、王勇、周强、何厚铧、梁振英、巴特尔、苏辉、邵鸿、高云龙、陈武、穆虹、咸辉、姜信治、蒋作君、何报翔、王光谦、秦博勇、朱永新、杨震出席。

    2024-07-24
  • 丁薛祥同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曼图罗夫共同主持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

    7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莫斯科同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曼图罗夫举行会谈,并共同主持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

    丁薛祥表示,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战略引领下,中俄投资合作始终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以来,双方加强投资合作顶层设计,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合作,打造地方合作新亮点,取得一系列新的积极成效。中方愿同俄方一道,认真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不断提升两国投资合作水平,更好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丁薛祥就持续提升双边投资合作成效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强投资合作的规划引领,为中俄投资合作走深走实提供指引。二是加强沟通协作和密切配合,推动合作项目早日落地见效。三是挖掘投资合作潜力,更好开展地方合作。四是强化政策支持,积极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曼图罗夫表示,祝贺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作出的重要决定将有力促进中国繁荣发展,也必将为俄中关系发展提供新机遇。近年来俄中双边贸易、投资合作成果丰硕,增长势头强劲。俄方愿同中方共同努力,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充分发挥俄中投资合作委员会作用,加强战略对接,助力两国各自发展振兴。

    会议听取了委员会秘书处工作报告,企业咨询委员会、开发性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合作情况汇报,以及有关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工作建议,双方在投资等领域合作达成一系列共识,提出重点合作方向。


    会后,丁薛祥和曼图罗夫共同签署了会议纪要。

    2024-07-23
  • 习近平致电祝贺卡加梅当选连任卢旺达总统

    7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保罗·卡加梅,祝贺他当选连任卢旺达共和国总统。


    习近平指出,卢旺达是中国的传统友好国家。近年来,两国关系快速发展,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传统友谊不断深化。我愿同总统先生一道,进一步增进双方政治互信,拓展和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

    2024-07-23
  • 又踏层峰辟新天——《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诞生记

    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力前行,党和国家迎来又一个历史性时刻——


    2024年7月18日下午,如潮掌声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正式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站在继往开来的历史关口,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胜利召开,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角响彻神州大地。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矢志不渝、勇毅前行,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高擎改革旗帜作答时代课题——着力解决影响中国式现代化的体制机制问题,用好改革开放重要法宝,将改革进行到底

    2024年4月底,一则重磅消息通过新华社的电波,传遍大江南北——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7月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中国政治日程表上最重要的会议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都聚焦改革议题,为中国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作出谋划部署,因此尤为令人期待”……海内外关注的目光,纷纷投向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又一次三中全会——二十届三中全会。

    三中全会,在亿万中华儿女心中具有沉甸甸的分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伟大的历史主动、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2024年6月27日拍摄的深中通道全景。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放眼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有这样的政治气魄和历史担当,敢于大刀阔斧、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推动这么大范围、这么大规模、这么大力度的改革,也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在改革进程中取得这样的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回望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我们更加深切感悟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

    时光是忠实的见证者,人民是伟大的书写者。

    2022年金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向世界庄严宣告——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壮阔的复兴航程,标注下又一个崭新的奋斗坐标。

    “新征程上,靠什么来进一步凝心聚力、汇聚起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答案就是靠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指明前进方向。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形势环境之复杂前所未有,肩负的改革发展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向我们提出更加艰深的考题。

    继往开来的关键时刻,如何团结带领14亿多中国人民迎难而上、接续奋斗,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2024年3月1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这是闭幕会后,代表们走出人民大会堂。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


    人民期盼中国共产党人的选择,时代瞩目中国共产党人的答卷。

    这次三中全会研究什么议题、作出什么决定、采取什么举措、释放什么信号,党的二十大闭幕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就进行着深入思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靠的是改革开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也是改革开放。”

    “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

    登高望远、拨云见日,习近平总书记的判断清醒而坚定。

    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方为人间正道,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才能更上层楼——

    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迫切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迫切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迫切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2023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后召开会议,作出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重大决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并作出决定。

    同时,成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文件起草组组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主题,为何确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一语道破要旨:“就是要向国内国际释放我们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强烈信号。”

    拉开历史的长镜头,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眺望,更能读懂这个主题蕴含的深意。








    2024年2月2日拍摄的西安大唐不夜城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邵瑞摄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解决、回应这些矛盾问题,必须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聚焦中国式现代化——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来谋划和展开,确保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紧密联系、内在统一。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党的二十大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了战略部署。要把这些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根本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扫除各种障碍,源源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激发活力、增添动力。”

    题定纲成,乘势而进。

    在一次次考察调研、一场场座谈交流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指导原则、目标任务、重大举措、科学路径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全会文件起草工作提供有力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会要抓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解决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深入研究、深化认识、找准症结,科学谋划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

    “要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以改革到底的坚强决心,不绕道、不回避,动真格、敢碰硬,坚决清除一切妨碍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制约因素,努力形成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局面。”

    改革大旗高高举起,时代大潮势不可挡。

    汇集众智民意凝聚信心共识——文件起草工作始终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进行,发扬民主、集思广益贯穿全过程

    2023年12月8日,北京中南海。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

    “党中央把起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文件这项重大任务交给大家,是对大家的充分信任,也是大家的荣誉和责任。”面对在场的70多名文件起草组同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求:“希望大家以对党忠诚、高度负责的精神,同心协力、扎实工作,完成党中央交给的全会文件起草任务。”

    此后的200多个日日夜夜,文件起草工作紧锣密鼓,全力以赴拿出一份能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磅礴力量的改革文件。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成就基础上推进的。文件起草工作启动之初,大家就在深入思考:各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究竟是什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解决哪些体制机制问题、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党中央作出重大决策部署,都要广泛发扬民主,集中全党全国智慧。这也是我们起草党的重要文件的一条成功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发扬民主、集思广益贯穿文件起草工作全过程。”

    2023年11月底,党中央下发通知,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议题在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同时,通过一定方式征求部分党外人士意见和建议。

    不久,带着对党情国情世情的调研思考,凝结着各方面的智慧,111份意见和建议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

    调研先行,意在笔先。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摸清家底、找准问题,做到靶向发力、精准求解。








    2024年5月25日,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石臼街道日照幸福护理院,工作人员在陪护老人。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平畴沃野、碧水绕田。2024年3月19日,正值春耕备耕时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仔细察看农情,同种粮大户、农技人员等亲切交流……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地方考察中关注“中国饭碗”,站在广袤的大地上思索强农惠农富农和农村改革问题。

    沉下来、钻进去,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里寻找答案——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文件起草组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研究思考如何将总书记思想、党中央意图、新时代要求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落实到位。

    同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和党中央安排,文件起草组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在调研中进一步深入思考、消化吸收,汇聚各方面智慧,形成更集中的改革聚焦点。

    2023年12月,召开全会重点课题调研部署会议,安排55家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就38个重点课题进行调研,此后形成78份调研报告;同时,组成16个调研组,赴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中央有关部门、单位调研。

    2023年12月下旬起,就全会议题上门听取党和国家有关领导同志以及省部级主要领导同志的意见,一对一单独访谈,并形成一人一稿的访谈记录。

    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意见及省部级主要负责同志访谈报告逐一审看,对重要意见建议还作了批注。

    直接调研、委托部门和机构调研、进行专题论证、听取专家意见……一个个重大改革命题,正是在这样的调研过程中不断得出答案。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往什么方向走,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坚定地说:“要坚持守正创新,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同时要敢于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全会决定“应该是一个能够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起到全局性、引领性作用的文件,必须更加突出重点,把重心放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战略性的重大改革举措上”。

    “一般性改革举措不写、发展性举措不写、中央已经部署正在实施的改革举措不写,力争让决定稿的改革成色更足、改革味更浓。”

    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相关重要文件、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反馈意见建议、专题调研报告、访谈材料、课题研究报告等材料中,系统梳理有关领域的重要改革举措,汇总形成改革举措台账和清单,为决定稿的起草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披沙拣金,选其要者。经反复比选、研究论证,在突出战略性、前瞻性的同时,注重改革举措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最需要、人民群众最期盼、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最紧迫、现实条件最具备的重大改革举措纳入文件。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重要改革举措研究论证的重要指示要求,先后就21项改革举措,委托53家部门和单位组织论证,并根据论证结果甄别遴选——

    对于共识度较高的改革举措,相关部门和单位均表示赞成的,果断纳入;

    对于共识度较高、但在具体表述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改革举措,根据相关意见建议认真研究吸收,对表述进行修改完善。

    2024年5月7日,决定征求意见稿下发,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

    “今天召开座谈会,就是想当面听一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对决定稿的意见和建议。

    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认真记录、不时插话,同大家深入交流。会议结束时,总书记叮咛:“今天的座谈会后,大家可以继续深入思考和研究,把各领域值得关注的情况和各方面反映较为集中的意见建议汇集起来,及时向中共中央反映,为开好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积极贡献。”

    几天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山东济南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听取了大家就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发展风险投资、用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外资企业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出席座谈会的企业代表中不仅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代表,还有外资企业代表,改革文件的出台汇聚起最广泛的民意和智慧。

    几上几下、反复修改。7个多月时间里,对决定稿认真推敲、细致打磨,过程稿多达38次。从重大论断、重大举措,到文字表述、遣词用句,力争务实严谨、精准到位。

    截至5月30日,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共提出修改意见1911条,扣除重复意见后为1756条,其中原则意见135条,具体修改意见1621条。

    经过认真研究这些意见和建议,能吸收的尽量吸收,作出221处修改。

    决定起草的过程,是谋划改革、推动改革的过程,也是鼓舞人心、昂扬斗志的过程。

    其间,习近平总书记3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2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全会有关文件,精心审阅批改文件起草组上报的每一稿,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一遍遍推敲、论证、研究,一次次修改、丰富、完善,决定稿在夜以继日的反复打磨中日渐成熟。

    7月15日上午,这份承载历史使命、汇聚党心民意的文件,摆放在了出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各位同志面前。习近平总书记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出席全会的199名中央委员、165名候补中央委员,还有列席会议的同志,分成10个组,深入交流讨论、提出意见建议。

    经过充分讨论,与会同志共提出修改意见205条。文件起草组根据这些意见建议,对讨论稿提出修改建议。

    7月17日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全会各组讨论情况汇报和文件起草组修改建议,对决定稿作出25处修改。形成的修改稿于18日上午再次提交全会分组征求意见,之后又作出2处修改,形成《决定》草案。

    与会同志一致表示,《决定》主题鲜明、凝心聚力,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方向明确、措施具体,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决心、政治担当和历史主动,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再宣示,必将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劲动力。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在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基础上继续前进,我们底气十足、信心满怀。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中国号巨轮必将劈波斩浪,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光明前景。

    绘就改革宏图再启时代新篇——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通过!”

    7月18日下午,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话音甫落,会场响起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决定》深入分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在新征程上高高举起改革开放伟大旗帜。

    2万余字的文件,勾画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坚毅笃行的改革蓝图,见证中华儿女勇往直前、拼搏奋斗的铿锵足音。

    《决定》共15部分,可分为“1+13+1”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总论,主要阐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二板块是分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部署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第三板块主要讲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人们注意到,决定稿共60条,恰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60条举措呼应衔接,同时又在理论和实践上体现出鲜明特点。

    坚持目标导向,贯穿和体现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决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这一总目标,既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一脉相承,又同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相衔接,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了目标导向。

    《决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精心设计,提出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七个聚焦”,从总体上囊括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

    确保改革航船稳舵前行,《决定》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好“六个坚持”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








    2024年4月15日,在广西兴业县一所小学内,公安民警在讲解国家安全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与学生们互动。新华社记者曹祎铭摄


    “六个坚持”原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认真贯彻。

    突出改革重点,抓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

    经济体制改革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牵引。《决定》13个部分的分论中,涉及经济领域的就有6个部分,足见其分量之重。

    《决定》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抓住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牵引和带动其他改革: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

    同时,《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等举措,以改革进一步塑造发展动能、激发经济活力。

    不仅仅是经济领域,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决定》坚持需求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抓住主要矛盾,增强前瞻性、可操作性,通过改革有效破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各方面问题和风险挑战,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

    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

    翻开《决定》全文,发现学生实习实践这件貌似不起眼的小事,也写入了中央文件。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决定》提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是发展所需,更是民心所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注重系统集成,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协同高效——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作为一份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指导作用的政治文件,《决定》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提出改革举措,谋划具有基础性和牵引作用的重大举措,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加强相关领域相近改革举措的整合。

    《决定》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更加注重系统集成,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和重大问题为提领,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框架下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对改革的整体谋划、系统布局,确保改革更加凝神聚力、协同高效。

    以“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为例,《决定》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推动各领域各部分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2024年6月28日,党员们在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旁重温入党誓词。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强化政治保障,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决定》专门用一个部分部署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既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又持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机制,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丰富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有效办法……一系列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和清醒。

    改革潮起,击鼓催征。然而,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决定》60条中的最后一条,突出强调“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各级领导干部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定能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是举旗定向的宣言书,也是攻坚克难的路线图。《决定》凝结着我们党对所处时代环境、风险挑战、战略方向的准确判断,凝结着对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原则、总体目标、主攻方向的深刻把握,凝结着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深谋远虑和决心勇气。

    站在历史的山巅回望,从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开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再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三次“三中全会”一以贯之、一脉相承:

    ——中国共产党人前行的决心矢志不渝。在各种风险考验面前,我们志不改、道不变,任尔东西南北风,不畏浮云遮望眼,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目标笃定而蹄疾步稳。对于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不搞“急就章”、不“画大饼”,而是困难一个一个克服、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

    ——永远把老百姓的事情作为最重要的事情。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谋划推动改革、检验改革成果的逻辑起点与价值依归。

    ——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始终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确保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金山岭长城(2023年5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周万平摄)


    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

    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将《决定》的“大写意”转化为“工笔画”“施工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一定能蹄疾步稳,中国式现代化一定能阔步向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展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

    文字记者:张晓松、林晖、胡浩

    海报设计:姜子涵

    编辑:朱思明、张爱芳、金小茜、林革、戚文娟、钱一、邓坚、程昊


    统筹:方思贤、周咏缗

    2024-07-23
  • 短评·总书记的改革论|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从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到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再到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论改革的目标,改革的原则,还是改革的举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字里行间饱含深厚的人民情怀,切实回应了群众最迫切的期盼。

    下一步,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要继续瞄准群众的急难愁盼,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人民群众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推进改革,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善于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在改革设计中充分吸收社会诉求、群众智慧、基层经验。要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广泛争取群众对改革的支持,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在群众的探索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动力。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从老百姓的呼声中寻找切入点,以改革之力为民解忧、为民谋利,必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024-07-23
  • 李强在天津调研时强调 积极探索创新 激发动力活力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22日在天津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任务,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探索创新,激发动力活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7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天津调研。这是李强在天开高教科创园核心区听取科创园建设运营介绍。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李强首先来到天开高教科创园核心区,听取科创园建设运营介绍,与科研人员、科技金融机构和创业公司负责人交流,了解打造科创服务生态、成果研发转化等情况。李强说,培育增长新引擎、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改革创新。要着眼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打造更有效、更具吸引力的科创平台。在政策、资金、科研资源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和对科研人员的激励,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7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天津调研。这是李强在位于滨海新区的奥的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研发情况。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李强来到滨海新区,在奥的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研发情况,参观智能制造生产线,详细询问产品安全标准和使用期限。在天津宏信建发租赁有限公司,李强听取公司业务经营和发展融资租赁等情况介绍。李强指出,要抓住改革契机,用好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支持政策,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大力支持企业推广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让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竞相涌现。要创新运用融资租赁等金融工具,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调研中,李强听取了滨海新区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汇报。他强调,滨海新区是天津经济发展的龙头,也是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要勇于探索、敢于争先,在深化改革中更好激发动力和活力,特别要在自贸试验区改革、金融创新发展、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突破瓶颈制约。要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加快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进一步放大港口航运的辐射能力,进一步激发产业升级的巨大潜力,进一步彰显生态城市的宜居魅力。要强化联动、整合资源,加强与北京、河北等地的政策衔接、项目共建,积极承接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李强充分肯定天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希望天津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天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绩。


    陈敏尔、吴政隆参加调研。

    2024-07-23
  • 赵乐际会见日本国会众议院副议长海江田万里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22日在北京会见日本国会众议院副议长海江田万里。








    7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在北京会见日本国会众议院副议长海江田万里。新华社记者丁海涛摄


    赵乐际表示,维护和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中方愿同日方一道,落实好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不断增强政治互信,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和共识,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妥善管控和处理敏感问题,营造积极的民意和社会氛围,推动两国关系沿着正确轨道稳定健康发展。中国全国人大愿同日本国会保持友好交往,加强立法机构各层级交流,欢迎日本国会议员来华参访,了解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


    海江田万里表示,日本众议院愿加强与中国全国人大的交流,坚持和平共处,扩大国民往来,促进两国经济、人文等领域合作。

    2024-07-23

  • 首 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