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述评

    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中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时代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趋势,强调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团结奋发、攻坚克难,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以迈向伟大复兴的坚定步伐向世界宣示:“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一)坚持高效统筹

    ——“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这只巨大的“黑天鹅”,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最大变量。累计确诊超5.2亿例,死亡逾627万例——全球疫情仍处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

    今年3月以来,国内新一波疫情波及一些省份,经济复苏受到较大冲击。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统筹全局,果断决策,在关键时刻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引领全国上下勠力同心、攻坚克难。

    3月5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常态化防控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突出口岸地区疫情防控这个重点,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

    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部署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4月13日,在海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

    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同时指出,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抓紧抓实疫情防控重点工作,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信心,深刻认识抗疫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扬斗争精神,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坚决巩固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锐意攻坚,精准施策,坚决遏制疫情蔓延。3月20日,深圳基本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4月14日,吉林省实现社会面清零;5月17日,上海全市16个区实现社会面清零;北京以快制快,加快实现社会面清零……目前,疫情防控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与此同时,稳经济、保发展安全的措施大力推进。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七大政策加快落地,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增量政策工具蓄势待发……一系列举措着力稳住经济大盘。

    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4.8%,平稳开局殊为不易。尽管增速放缓,前4个月累计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增长,经济社会大局稳定;黑土地上忙春耕,高速路上保畅通,长春、深圳、上海等地越来越多车间响起轰鸣声,汇聚成产业链供应链的有力脉动。

    在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着眼长远,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思考和布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着力扩大内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系列事关全局的重要部署,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行稳致远。

    “虽然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巨大压力,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途充满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上的演讲,传递出坚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决心和信心。

    (二)牢牢把握主动

    ——“最重要的是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最重要的是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确保关键领域安全可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守牢底线——

    受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影响,全球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市场大幅波动,国内保供稳价压力增大。

    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问题。必须加强战略谋划,及早作出调整,确保供给安全。”

    粮稳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今年3月,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海南考察,首站就来到位于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的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各地各部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千方百计保障米袋子安全——中央财政下拨夏粮小麦促壮稳产补助资金16亿元,下达资金300亿元为实际种粮农民发放补贴,投放100万吨国家钾肥储备……一系列部署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目前,冬小麦面积稳定在3.3亿亩以上,长势与常年基本相当,夺取夏粮丰收有基础;据5月18日农情调度,全国春播粮食已完成意向面积的85%,进度快于去年。

    能源安全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胜利油田时指出,“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今年春节前夕赴山西考察,总书记特意来到山西瑞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走进企业储煤场,察看煤场储煤等情况,强调要“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保障煤炭供应安全”。

    能源保供稳价工作在不断推进——加快释放国内油、气、煤炭产能,今年新增煤炭产能3亿吨;持续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快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积极用好国际市场,自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对所有煤炭实施税率为零的进口暂定税率……今年一季度,全国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3%、4.4%、6.6%,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541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80%。能源供给制约问题明显缓解。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5月14日,上海。中国商飞公司即将交付的首架C919大飞机圆满完成首飞试验。

    “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大飞机!”8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时说的话,至今令人心潮澎湃。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当年攻克“两弹一星”一样,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结束为期6个月的太空“出差”返回地球;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飞赴太空;“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等一系列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产业升级步稳蹄疾,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高增长;创新链与产业链加快融合……今年以来,我国不断加快创新步伐。

    实践一再证明,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三)夯实大国之基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4月25日,列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规划网的成兰铁路,历时10年贯通跃龙门隧道;5月16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吴淞江整治工程江苏段开工建设;5月以来,国家石油天然气重点工程——青宁管道与西气东输一线互联互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大江南北,一个个重大基建项目稳步推进,勾勒中国经济地理新版图。

    面向“十四五”、面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对于筑牢大国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远思考。

    2021年5月,河南南阳。习近平总书记在专题调研南水北调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要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2021年7月,青藏高原。习近平总书记实地察看拉林铁路沿线建设情况,指出“全国的交通地图就像一幅画啊,中国的中部、东部、东北地区都是工笔画,西部留白太大了,将来也要补几笔,把美丽中国的交通勾画得更美”。

    2022年4月,海南洋浦港。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强调,要“推动港口发展同洋浦经济开发区、自由贸易港建设相得益彰、互促共进,更好服务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共建‘一带一路’”。

    从南水北调到川藏铁路,从广袤西部边疆铁路网建设到海南自贸港建设,这些重大工程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谋划未来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今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这一既利当前、又谋长远的战略部署,对保障国家安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将“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当前经济工作部署。

    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涵盖更广,涉及网络型基础设施、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城市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以及国家安全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

    从中央到地方,一项项具体安排密集落地,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施工蓝图”渐次铺展。

    一边补短板强弱项——“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建设正加快推进,已分解出的2600多个项目稳妥有序实施;今年全国预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约8000亿元,前4个月已完成195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5%;1至4月全国铁路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74.6亿元……

    一边调结构增后劲——今年一季度我国5G基站新增13.4万个,累计建成开通155.9万个;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全国“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达到2400个……

    统筹当前与长远,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一系列瞄准未来的“打基础”举措,将带来广阔的技术创新需求和“换道超车”新机遇。

    (四)重塑发展优势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

    2021年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时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释放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的鲜明改革信号。

    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

    针对当前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新发展格局构建的突出问题,意见从6个方面明确未来重点任务。

    时间回到2020年春天。3月底的浙江宁波舟山港春寒料峭。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这里,实地考察复工复产。

    “我感觉到,现在的形势已经很不一样了,大进大出的环境条件已经变化,必须根据新的形势提出引领发展的新思路。”

    回京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4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全面部署。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前瞻性战略布局和先手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

    大国经济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回旋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遭遇过很多外部风险冲击,最终都能化险为夷,靠的就是办好自己的事、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构建新发展格局蹄疾步稳、扎实推进——

    出台《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意见》,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一系列改革举措着力疏通经脉、扩大内需;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着眼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一个个相互支撑、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战略全面实施;

    统筹推进21个自贸试验区建设;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

    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今年以来,虽然我国外贸外资增速放缓,但总体仍实现“开门稳”——前4个月外贸同比增长7.9%,实际使用外资增长20.5%,新增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185个,相当于平均每天有1.5个外资大项目落地,展现出中国市场的强大吸引力。

    5月18日晚,庆祝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视频致辞,重申“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表示中国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全球工商界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场需要保持顽强斗志和战略定力的攻坚战、持久战。只要锚定目标、坚定不移,我们就一定能重塑中国发展新优势。

    (五)奋发开创新局

    ——“既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迎难而上,敢于斗争,砥砺前行,奋发有为”

    火车站到发列车数逐步增加,江南造船按期交付疫情下首艘船,崇明首批集贸市场“有限开放”,老街上的南翔小笼重新飘香……近期遭受疫情冲击的上海,正在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努力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风雨无阻,大海依旧在那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既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迎难而上,敢于斗争,砥砺前行,奋发有为,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天的中国,正阔步走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展望未来,在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还会有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发展和安全,如一体之双翼、驱动之双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对时代发展大势始终保持清醒认识:“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

    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要把握好时与势,坚定信心向前进。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我国发展具有“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

    “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

    这一深刻剖析,既回答了新时代我们为什么成功,也揭示了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面向未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信心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推进高质量发展不停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住高水平安全不放松,防止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新时代新航程上,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14亿多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中国号”巨轮必定能够闯激流、过险滩,驶向更加壮阔的前程!

    2022-05-25
  • 钱来了!退税提速、补贴加码、减负加力

    中新财经5月23日电(记者李金磊)“中小企业普遍反映订单难找、成本难降、账款难收、融资难求、人流物流难畅通,难以正常生产经营。”

    这是近日召开的一场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的一段话。这背后是,受新一轮疫情、国际局势变化的超预期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少企业和居民遭遇困难,亟需真金白银的支持。

    稳住经济,稳市场主体,国家正在不断加力。5月以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靠前发力,一系列支持政策密集出台,以帮助困难企业和职工渡过难关。

    退税,提速!

    今年国家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税减税降费约2.5万亿元。其中,增值税大规模留抵退税是主要内容,全年退税约1.5万亿元。

    留抵退税可以直接为企业增加现金流,帮助企业减负纾困。

    税务总局数据显示,4月1日至5月16日,共有9796亿元留抵退税款退到企业账户,再加上一季度继续实施此前已经出台的增值税留抵退税老政策1233亿元,今年共有11029亿元退税款退到了纳税人账户。

    而且,留抵退税原定的“时间表”提前了。中型企业存量的留抵退税退还的时间由原定的7月份开始提前至5月份开始,大型企业存量留抵退税退还时间由原定的10月份开始提前到6月份开始。

    没错,“减税雨”不仅要下,而且要下得更加及时。

    补贴,加码!

    退税在提速,补贴在加码。5月以来,财政部官网更新了不少有关预算下达、发放补贴的信息。

    2022年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预算下达,2022年中央对地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预算下达,2022年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预算下达,下达2125亿元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中央财政近日下达资金100亿元,再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支持夏收和秋播生产,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此前,中央财政已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200亿元。

    在夏粮即将收获的关键时期,补贴加码100亿元,有助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维护粮食安全。

    人社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近日发布通知,拓宽技能提升补贴受益范围。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可按照初级(五级)不超过1000元、中级(四级)不超过1500元、高级(三级)不超过2000元的标准申请技能提升补贴。

    此外,新增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基金结余较多的并且是突发疫情的地区,可对受疫情严重影响暂时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中小微企业,按每名参保职工不超过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支持企业组织职工以工作代替培训。

    退税,提速!

    今年国家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税减税降费约2.5万亿元。其中,增值税大规模留抵退税是主要内容,全年退税约1.5万亿元。

    留抵退税可以直接为企业增加现金流,帮助企业减负纾困。

    税务总局数据显示,4月1日至5月16日,共有9796亿元留抵退税款退到企业账户,再加上一季度继续实施此前已经出台的增值税留抵退税老政策1233亿元,今年共有11029亿元退税款退到了纳税人账户。

    而且,留抵退税原定的“时间表”提前了。中型企业存量的留抵退税退还的时间由原定的7月份开始提前至5月份开始,大型企业存量留抵退税退还时间由原定的10月份开始提前到6月份开始。

    没错,“减税雨”不仅要下,而且要下得更加及时。

    补贴,加码!

    退税在提速,补贴在加码。5月以来,财政部官网更新了不少有关预算下达、发放补贴的信息。

    2022年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预算下达,2022年中央对地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预算下达,2022年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预算下达,下达2125亿元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中央财政近日下达资金100亿元,再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支持夏收和秋播生产,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此前,中央财政已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200亿元。

    在夏粮即将收获的关键时期,补贴加码100亿元,有助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维护粮食安全。

    人社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近日发布通知,拓宽技能提升补贴受益范围。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可按照初级(五级)不超过1000元、中级(四级)不超过1500元、高级(三级)不超过2000元的标准申请技能提升补贴。



    此外,新增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基金结余较多的并且是突发疫情的地区,可对受疫情严重影响暂时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中小微企业,按每名参保职工不超过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支持企业组织职工以工作代替培训。

    2022-05-24
  • 连续多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难在哪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一项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工程,对完善住宅使用功能、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有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代表建议确定为重点督办建议。

    当前,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尽管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但由于法律保障力度不足、对民法典等法律规定存在理解分歧等原因,目前仍面临不少难题亟待破解。

    各地推进加装电梯工作

    来自住建部的消息显示,2019年7月,我国待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达17万个,涉及居民上亿人。还有调研显示,全国17万个老旧小区中,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间建成。这些住宅楼由于建设标准不高,共有将近200万个单元没有电梯。

    而大量的老旧小区里,住的很多都是老年人。对他们来说,上下楼已成为“大麻烦”,只能减少外出,甚至常年不下楼,成为“悬空老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居民的诉求日益强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加装电梯工作,多次作出部署。2018、2019、2020年,连续三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及老旧小区电梯改造。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支持加装电梯等设施。

    这项工作,各地一直在积极推进。2018年以来,每年全国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数量以年均60%的幅度增长。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曾专门就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进行调研。“从调研看,各部门、各地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取得积极成效。”

    据吕世明介绍,一方面,相关工作机制已经有效建立。不少地方建立政府统筹、条块协调的工作机制,相关部门、水电气热信等管线单位共同推进加梯工作。与此同时,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各地对立项、用地、规划、招投标、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等审批手续大幅精简优化。有条件的地方对加装电梯还给予财政补助,允许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用于加装电梯。

    业主意见难统一成阻力

    尽管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每年成功加装电梯的数量与群众的迫切需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基于两年来全国30多个重点城市“符合条件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实施情况,90%以上的城市加装电梯遇到阻力。

    “从调研看,加装电梯数量不如预期的直接原因,是高、低楼层居民意见难以达成一致。”吕世明说。

    实践中,对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楼上楼下居民的需求差异大,高楼层业主意愿高、低楼层业主意愿低,业主意见难以统一。如何让居民100%同意或者至少不明确反对,已经成为全国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中面临的“第一号”难题。加装电梯经常会陷入“一票否决”的怪圈,甚至有部分小区因业主之间意见难以统一,最后闹到双方对簿公堂。

    2021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案件中,“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案”位列其中。该案中,某小区一楼业主以加装电梯影响房屋采光、存在安全隐患为由阻挠楼房电梯施工。三楼及以上的业主将一楼业主起诉至法院。法院认为,依据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条和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加装电梯程序合法,判决被告停止对电梯安装施工的阻挠、妨碍。加装电梯属于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定的重大事项,应当由业主按法定程序共同自主决定。本案加装电梯决议符合议事规则和法定程序,人民法院理应予以支持。此外,根据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不动产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本案一楼业主不能滥用权利,根据自己享有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阻拦电梯加装。

    民法典相关规定存争议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施行。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条对业主共同决定的重大事项及表决程序作出明确。其中,第(七)项规定“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同时,该条第二款规定,该事项需经由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且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同意。

    但对于民法典的这些规定,目前各方理解上却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争议主要有两个方面。”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石佳友介绍,一是,小区加装电梯是否属于民法典所规定的“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二是,参与是否加装电梯表决的业主范围到底是整栋楼全体业主还是本单元的业主?对此,有观点认为,加装电梯会对整栋建筑物带来影响,因此应由全体业主参与表决。但也有观点认为,这会使得表决门槛大幅提高,现实中难以形成决议,而且电梯的实际使用人和资金负担者是本单元的业主,因此,他们才是真正的利害关系人。

    对此,石佳友认为,需要明确的是,小区加装电梯属于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条第一款第(七)项“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而民法典对于业主的共同决定事项并不要求全体一致同意,也并未赋予任何业主有一票否决的权利,对于有权参与表决的业主范围也不必征求本楼全体业主的意见。

    石佳友同时指出,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业主之间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因此,加装电梯的业主应与反对安装的业主进行充分的协商沟通,尽量本着互谅互让、团结和睦的原则取得共识。

    多措并举强化法治保障

    “加装电梯涉及实际利益,仅靠居民协商,难以平衡、解决矛盾纠纷,迫切需要强化法治保障。但是当前加装电梯相关法律法规缺失,强制力保障不足,无法满足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大规模推进加装电梯的实际需求。”吕世明说。

    为此,吕世明建议,完善相关立法,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制定加装电梯的具体条文,进一步强化加装电梯工作的法律保障。同时,加强纠纷调解,依法依规化解加装电梯过程中的矛盾纠纷。对调解无果、确实难以达成一致的,应引导居民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石佳友则建议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发布典型案例或颁布专门的司法解释,明确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否属于民法典所规定的“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同时明确,参与表决的业主范围到底是整栋楼的全体业主还是本单元的业主。

    此外,在石佳友看来,为最大限度形成共识,可采取“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加装、使用、维护电梯等费用由实际使用人负担,一楼业主可不参与分担。如果确实无法协商一致,那么,应经过业主的共同决定程序,按照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条的规定作出决议。同时,加装电梯还应通过公示、备案和行政审批程序,相关部门应审查加装电梯对建筑安全的影响。如果加装电梯工程依法经过了业主决议程序,并通过了公示、备案和行政审批程序,其他相关业主不得妨碍或阻止该施工行为。

    小电梯大民生

    本报记者朱宁宁

    在步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背景下,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政府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而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非常有必要。此举对于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具有重要作用。

    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不仅涉及法律政策的贯彻落实,更是平衡各方利益的过程。而加装电梯之所以一直是老旧小区改造难点,最大的阻力来自小区业主的意见难以统一,高楼层与低楼层业主之间的利益冲突时常成为最大阻碍。这也让很多地方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不是倒在“最后一公里”,而是在“第一公里”就卡了壳。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还是一项重要的基层治理工程。从某种程度上讲,考验着一个城市的治理水平。实践中,此前一些地方本着照顾全体业主合法权益的出发点,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时设置了“一票否决制”,但由此也造成很多难题。一些小区仅仅因为有一户业主不同意而让大多数业主的“电梯梦”无法实现。

    让人欣喜的是,伴随民法典施行,一些地方如浙江杭州、江苏扬州等地纷纷出台新政策,运用法治思维支持老旧住宅加装电梯,改变“一票否决制”的做法,依法推进加装电梯工程。这些做法值得肯定和推广。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涉及各楼层业主利益。面对各种诉求,一方面,相关部门应贯彻落实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从政策层面加强对相邻各方利益的引导、调整和平衡,避免此前的“一票否决制”现象,依法有序推进加装电梯工程。另一方面,也应充分协调照顾各楼层居民的利益,平衡利益、定分止争,充分听取业主意见,作出符合法律规定、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人民群众期待的价值判断。在不伤害低层住户利益的前提下设置最优方案,积极引导人们维护友善和谐文明的邻里关系,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办实事,解难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小小的电梯,将给亿万居民带来大大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022-05-24
  •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发布 人口目标措施受关注

    5月20日,《“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全文公布,有关人口的目标措施看点十足:到2025年,人均预期寿命在2020年基础上继续提高1岁左右,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同比例提高;到202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达到65%以上;优化生育服务与保障,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完善相关配套支持措施,等等。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始终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我国人口和劳动力数量和结构提出哪些新要求?我国人口流动有什么特点?疫情对人口增长、人口流动带来了哪些影响?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舸等专家学者。

    人口增长放缓,全国自然增长率为0.34‰,部分省份自然增长率由正转负

    今年以来,各省市区相继发布2021年人口数据: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188.6万人、上海全市常住人口2489.43万人、广东全省常住人口12684万人……从整体规模上看,2021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

    1062万的出生人口,低于2020年的1200万人和2019年的1465万人。出生人口数为何持续下降?

    “出生人口下降是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在回应关于近年来出生人口持续下降的问题时指出,这些因素包括育龄妇女规模下降、年轻人婚育观念显著变化、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偏高加重生育顾虑等。

    首先,从人口结构来看,育龄妇女规模的下降,是导致出生人口数量下降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2016至2020年,20-34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平均每年减少340万,而2021年相比2020年,更是减少了473万。

    其次,当前90后、00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很多在城镇成长、工作,受教育年限更长,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生育意愿也在持续降低。“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2017年调查为1.76个,2019年调查为1.73个,2021年调查降到1.64个。”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受住房、教育、就业等多重因素影响,生育、养育、教育孩子的成本居高不下,因而年轻人在生育问题面前变得犹豫不决。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肺炎疫情也对部分人婚育安排产生一定影响。“从全球来看,疫情对生育率的影响总体是负面的。疫情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风险,使得部分群众选择推迟或者放弃生育计划。”杨舸告诉记者。

    从地方层面来看,广东省全年出生人口最多,为118.31万人,出生率9.35‰;死亡人口61.12万人,死亡率4.83‰;自然增长人口57.19万人,自然增长率4.52‰。“广东等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出生率较高,其原因之一是大量的人口流入,且流入的年轻人处于生育年龄段的比重大,所以出生人口多。”杨舸分析。

    与此同时,不少省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了负增长,如黑龙江、吉林、重庆、内蒙古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江苏省,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由正转负,为-1.12‰。“江苏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但由于江苏人口政策的历史原因,计划生育执行严格,独生子女占比大,因而无法改变负增长的趋势。”杨舸说。

    “事实上,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证明,经过工业化、现代化的社会,基本都会出现生育率下降的过程。欧洲等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时间较早,生育率已下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对于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印度来说,生育率还处于逐渐下降的过程。”杨舸表示,从趋势上来说,人口负增长是不可避免的,不同的是,各个国家的不同国情,决定了人口增长由正转负的速度和人口结构的变化。

    人口流动明显增加,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今年2月,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突破5亿,达到5.04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85亿人。各省的数据显示,2021年人口增量规模居全国前五的省份为浙江、广东、湖北、江苏、福建,常住人口数量分别净增72万、60万、54.7万、28.1万、26万。

    流动人口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推动了人力资本的地区流动与再配置,也促进了资金、信息、技术等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流动的中国成为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之源。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看来,人口流向背后首要的动力是地区的经济活跃度。有没有好的产业、优质的就业机会,能否带来较好的收入,是影响人口迁徙流动的主要因素。此外,宜业还要宜居,医疗、教育、生活环境品质等因素也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选择。

    从人口迁徙流动情况看,我国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人口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从流向上看,我国人口持续向沿江、沿海地区和内地城区集聚,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等主要城市群的人口增长迅速,集聚度加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历史上最快的经济发展以及深刻的变迁,人口和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是其中最主要的变化之一,人口流入经济发达地区是一个显著特点。”杨舸指出,同时,由于更易受经济等因素影响,青年的人口迁移率要比老年人的迁移率更高,所以经济发达的省份吸收的人口以年轻人为主,这些人也对当地生育率作出了贡献。

    与此同时,人口净流出的问题也值得关注。日前公布的《2021年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末哈尔滨全市户籍总人口943.2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88.5万人。相比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时,2021年哈尔滨全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余万人。

    “人口净流出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扭转人口持续流出的局面,要寄希望于高质量发展,创造足够多的发展产业,用充分的就业岗位留住人才、留住年轻人。此外,也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举措,提升年轻人生育意愿。”杨舸表示。

    从经济角度来看,劳动力是经济发展重要的要素投入。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仍然比较丰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16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劳动力人口资源仍然充沛,人口红利继续存在。

    不止如此,劳动力整体素质在提高,包括知识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都在改善。5月17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民族素质得到稳步提高。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发展主题、发展目标和发展动力等方面都有了重大调整。在新发展阶段,我国要主动进行劳动力市场调整,坚持就业优先政策,把劳动力要素配置提升到更高水平,通过劳动力要素提升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持续动力。

    完善积极生育配套支持措施,进一步改善我国人口结构、保持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继续做好生育保险对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待遇等的保障,做好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生育医疗费用保障,减轻生育医疗费用负担。做好生育咨询指导服务。推进‘出生一件事’联办……”在《“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中,完善生育和婴幼儿照护服务是重要内容,一系列举措着力推动优化生育服务与保障、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人口问题是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趋势,党中央审时度势先后作出单独两孩、全面两孩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了积极成效。2021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对外发布,提出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这是我国人口与生育政策的又一次历史性调整,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平缓总和生育率下降趋势、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

    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河北、四川、浙江等省区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及:完善或落实“三孩”生育政策。

    “两会”后不久,有娃一族迎来减税消息:国务院印发《关于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通知》,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3月底,国家税务总局开发的个人所得税APP正式上线婴幼儿照护费用专项附加扣除,家里有3岁以下婴幼儿且缴纳个税的监护人,填报子女等相关信息后,4月份发工资时就可以一次性享受扣除额度,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扣除额度有多高?《通知》明确,自2022年1月1日起,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相关支出,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前按照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这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福利,也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杨舸说,作为优化生育政策的配套支持措施之一,增加婴幼儿照护费用的税前扣除,有利于减轻家庭抚养负担。从目前来看,三孩生育政策的效果还不明显,但随着生育支持和保障措施陆续出台,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

    2015年至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从76.34岁提高到77.93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

    “这十年,社会保障网全方位织密织牢。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由7.9亿增加到10.3亿,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稳步提高……”5月12日,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共服务全方位普及普惠,社会保障网全方位织密织牢,社会的共享水平取得了历史性进步。

    得益于社会保障网织密织牢等因素,经过努力,我国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至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从76.34岁提高到77.93岁。《“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指出,到2025年人均预期寿命在2020年基础上继续提高1岁左右,展望2035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以上,人均健康预期寿命逐步提高。

    老龄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67亿,占全国人口的18.9%。“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所有的国家都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老龄化。这是人类的规律,我们只能应对挑战。”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翟振武指出,老龄化社会标志是指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

    不可否认,人口老龄化会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人口老龄化不可避免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影响,减少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增加家庭养老负担,同时对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更新等带来一定压力。”杨舸说,但辩证来看,在促进银发经济发展、扩大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推动技术进步等方面,也将孕育新的经济发展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老龄工作,精心谋划、统筹推进老龄事业发展。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到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到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我国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老年社会保障安全网,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养老事业和产业正在协同发展。

    当前,我们正处于大力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加强老年健康服务、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加快老龄产业发展、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等举措,让好政策落细落实,着力解决好现实问题。

    2022-05-24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天津篇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

    万里江山多锦绣,一枝一叶总关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赴31个省区市一次次考察调研,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既是心中的信仰,又是脚下的行动。总书记深入基层一线察民情、听民意,心怀“国之大者”思对策、谋方略,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领航掌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专栏,全面回顾习近平总书记10年来考察调研的足迹,重现总书记与人民群众亲切交流的生动场景,展现总书记从人民中走来、根植于人民的领袖形象,展现总书记高瞻远瞩、勇毅果敢的领袖风范,反映各地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奋力开创新发展格局的生动实践,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满怀信心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风起渤海之滨,潮涌海河两岸。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天津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13年5月、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两度亲临天津考察,殷殷嘱托,为天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天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渤海明珠更加璀璨。

    我们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倾听津沽大地的回响……

    “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明确将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强调“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幕开启。

    抢抓协同发展大机遇,需要“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的大格局和大担当。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要肩负起天津重大历史使命、重大政治责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积极对接大战略、融入大战略、服务大战略。”这是天津全市上下的共识和行动。

    站在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10多米高的指挥平台上俯瞰,只见满载货物的巨轮,在无人值守的塔桥指挥下轻松停靠;岸边的集装箱码头,70多台无人驾驶的智能运输机器人自如穿行;8道42个自动化轨道桥次第排开、快速运转……这个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2021年10月正式投产。

    天津港是京津冀的海上门户、新亚欧大陆桥重要节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港考察时强调,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特别是海运首先要强起来。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

    “天津港集团按照总书记的擘画开拓创新,把发展置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中,奋力打造智慧绿色枢纽港口,服务好国家战略。”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褚斌说。

    组建津冀、津唐集装箱码头公司,与河北港口集团等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津冀港口形成合力;创新工艺方案,与华为和中国移动联合打造“5G+智慧港口”;大力推进零碳港区、零碳港口建设……如今,天津港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正向世界一流港口迈进:同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外贸航线效率在全球名列前茅;2021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增速保持世界十大港口首位。

    走进滨海新区的一处蔬菜大棚,只见西红柿等农作物下面都装有精准灌溉设备,通过地面上铺设的一条条管道与智慧农业云平台连接。“在这里,该不该浇水施肥,西红柿自己说了算。这样种出的西红柿口感更好,产量提高30%。”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胡建龙说,公司的精准农业节水灌溉项目已入选农业农村部优秀案例。

    2019年,怀揣“将人工智能融入传统农业”的创业初心,胡建龙将公司从北京中关村迁到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如今,科芯取得多项技术突破,在天津发展越来越好。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2016年11月22日正式揭牌。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殷殷嘱托“要深化科技园区体制机制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在京科技服务资源到园区投资或业务延伸,促进京津两市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我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回忆当时场景,胡建龙仍心潮澎湃,“当年3月不仅把公司总部搬了过来,一家三口也通过‘海河英才’计划落户滨海新区。”

    吸引科芯等在京科技服务资源到园区投资或业务延伸的,是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积极打造有利于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类中关村生态体系”。

    “北京中关村有的,这里有;没有的,这里创。从建园区到做服务,科技园已进入3.0版本,更注重培育创新生态,让有创新梦想的人能够心无旁骛、有信心有激情地投入到创新事业中。”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负责人表示,挂牌至今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3000余家。

    自觉把天津发展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中去定位,扎实推进产业协同对接、区域协同创新、生态协同保护、体制协同改革、基础设施协同建设、社会协同治理,全力打造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海河两岸,渤海之滨,协同发展的生动画卷正在铺展。

    “自主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动能转换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支撑”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滨海新区的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观看了该院自主研发产品展示,察看了分析测试中心、药物筛选中心等,详细了解国家创新药重大专项课题研发情况。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在协同创新展示中心,总书记仔细观看“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飞腾芯片、麒麟操作系统、人工智能配电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无人机集群智能控制系统等产品展示。总书记强调:“自主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动能转换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支撑,必须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调动各方面创新积极性,让每一个有创新梦想的人都能专注创新,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充分迸发。”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天津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塑造发展新优势。

    走进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随处可见年轻人的身影——来自各地的科研人员“拎包入住”,来到这里开展研发测试。作为生物医药领域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级众创空间,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已逐步构建起“专业化大平台+众创空间+孵化器”的新机制,累计引进和培育企业350家。

    因研制埃博拉疫苗、新冠疫苗而广为人知的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正是其中之一。公司董事长宇学峰说:“这里不仅有各类药物研发所需的科研平台,还有团队提供辅助服务,能让创业者沉下心来搞研发。”

    “这十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在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倾力打造生物医药创新创业的综合平台,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心。”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党委书记黄亚楼说,这十年,围绕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研究院的科研团队加强科研攻关,共申报各类专利144项,授权专利76项。

    见到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滨海供电分公司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是在滨海新区一处带电作业现场。他操控单臂自主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精准完成接引线作业等操作,为企业用户送去电能。

    “带电搭火作业,操作步骤最关键的是剥切绝缘皮,最难的是切的时候不损伤导线。”张黎明指着操作屏幕告诉记者,“我们用光电传感器、电位感知传感器判断剥切的进刀量。剥线、穿引线、安装及固定线夹等危险工作均由机器人自主完成。”

    扎根一线创新,52岁的张黎明劲头更足,“3年多前当面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我们创新成果的场景,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

    2019年1月17日,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协同创新展示中心,张黎明向总书记介绍了人工智能配电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总书记看得很认真,得知研发方向是我们一线工人提出的,总书记称赞我们工人创新团队实践出真知。”当天的场景,张黎明历历在目,“交流中,总书记问我是什么学历。我回答说:‘我是中专学历,在岗位上终身学习,一样能取得成绩。’总书记听完赞许地说:‘你作出了贡献,也作出了创新示范。’”

    张黎明说:“经过反复试验修改,我们终于推出第四代人工智能配电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全自动操作,体积更小、效率更高。”

    围绕制造业立市强化科技赋能,天津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和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持续位居全国前列,形成智能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5月在天津考察时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天津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植根心底、见诸行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5月在天津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希望天津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努力提高粮食自给能力,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

    “总书记到武清站,一下列车就直奔这块小麦田。他仔细察看小麦长势,像种田的行家里手一样,问起我小麦的品种和浇水施肥的情况。”时任天津武清区南蔡村镇丁家(瞿阝)村党支部书记的张宝军记得真真的,那一天,是2013年5月14日。

    还是京杭大运河畔那片土地。眼前,麦田里绿浪翻滚。“这都是黑小麦,看这麦穗儿今年收成差不了。现在村里建了石磨面粉厂,生产加工一条龙。这面粉吃着健康,在市场上走俏得很。”村民杨振刚说。

    近年来,丁家(瞿阝)村创新经营模式,种好粮食的同时兴建温室大棚种高品质葡萄,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村集体经济从2013年的几乎零收入跃升至2021年的107万元。

    天津着力构建现代都市型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既守护好城市的“米袋子”“菜篮子”,也让更多农户鼓起“钱袋子”。近5年天津粮食产量年均增长4.5%,口粮自给率由2016年的36.2%提升至2021年的65.4%。2021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955元。

    就业是民生之本。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5月在天津考察时强调,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加强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搞好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缓解结构性失业问题。

    天津坚持就业优先,逐步构建起多层次、全覆盖的促进就业政策体系。2012年至2021年,天津城镇新增就业人口465.2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走进党群服务中心综合办事大厅,了解社区网格化管理、基层党建、便民服务等情况。总书记指出,社区工作是具体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摸准居民群众各种需求,及时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如今的朝阳里社区,夏花灿烂,生意盎然。走进柴志华家,崭新瓷砖铺就的地面十分平整,卫生间内还安装了安全扶手。“现在屋里整洁又安全,住着更舒心啦。”80岁的柴志华说。

    柴志华老人居住的房屋比较老旧,存在安全隐患。不久前,经社区党委和志愿者服务团队的努力,在区民政局帮助下,柴志华老人家的卫生间被纳入“一家一策”适老化改造项目,仅3天时间便完成改造。

    朝阳里社区是全国首个社区志愿者组织的发祥地,2019年1月17日,在社区志愿服务展馆,习近平总书记同志愿者们亲切交流。总书记强调,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如今,志愿服务已在和平区蔚然成风,全区实名注册的志愿者超过12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近1/3。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天津各区都在发力。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精准发力,用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让水流到地头、事照见初心。”天津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全面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居)民委员会主任;推动“津治通”“津心办”平台在全市16个区、252个镇街和5405个村(社区)实现全面贯通应用,利用信息化手段赋能基层治理……天津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关停整治2万多家“散乱污”企业,实施875平方公里湿地修复保护、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建设、153公里海岸线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天津生态环境更加宜居。

    从用心用情解决“一老一小”问题和看病难、看病贵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到完成148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津门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坚持人民至上、共同富裕,稳中求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海河之滨的暖心故事,还在续写。

    2022-05-24
  • “是总书记的嘱托给我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2020年5月,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毛南族群众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当地毛南族实现脱贫的喜悦心情。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近日,新华社记者回访了曾经给总书记写信的群众代表谭美春,以下是她的自述和心声——

    两年前的5月,我们几个毛南族的乡亲们一起,写了我这辈子写得最长、寄得最远的一封信,收信人是习近平总书记。

    我们急切地想向总书记诉说心中的喜悦和感恩之情: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我们这个人口较少民族,实现了整族脱贫!

    “得知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乡亲们生活有了明显改善,我感到很高兴。”——这封信寄出不久,总书记就作出重要指示。

    得知这一消息后,我太开心了。我们聚在村口的大榕树下用毛南话唱起《十颂党恩》:“鲤鱼伴水水更清,星星伴月月更明,我们过上好日子,永远不忘党恩情……”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原本是一名贫困户,在脱贫政策的支持和扶贫干部的帮扶下,通过发展柑橘种植2016年实现了脱贫。尝到产业致富的甜头后,我带动包括14户贫困户在内的22户群众成立合作社,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2019年底,这14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生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做梦都想不到。

    总书记在指示中强调,希望乡亲们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两年,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懈努力,各方面都有了新的进步。

    最大的变化就是柑橘种植让大家钱包鼓起来了。为了提高柑橘的品质,县里经常派农业技术专家到田间地头教我们种植技术,还带我们去外面学习、对接客商、拓宽销售渠道。有技术、长见识后,经营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困难。比如说,毛南山乡“八山一水一分田”,柑橘种植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再扩大就比较难了;再比如,柑橘价格波动大,群众有担忧。

    是总书记的嘱托给我们克服困难的勇气。我仔细分析了卖橘难的原因,原来价格上不去,主要是因为每年那段时间大量柑橘集中上市,我们没有竞争优势。我就想着能不能让柑橘提前上市,实现错峰销售。我又多次跑到县里的柑橘产业核心示范区取经,拿到“秘诀”后回来实践。

    我在自家120多亩柑橘园里先做试验,今年元旦,这批柑橘提前半个月上市,每斤价格比去年贵一块多钱的情况下,还被客商抢购一空。当红彤彤的柑橘装上运往北方的货车时,我心里甜滋滋的。现在这一模式推广到整个合作社,大家一起抱团发展。

    环江喀斯特是世界自然遗产,很多人说我们这个地方山美水美,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但过去是个穷地方。现在,柑橘、桑蚕、香猪、油茶等特色产业在毛南山乡遍地开花。

    我想对总书记说,我们的日子一定会像红彤彤的柑橘一样,越来越甜,越过越红火。

    2022-05-24
  • 2021年,工资整体走势如何?平均工资继续稳步提高

    各行各业工资水平怎么样?哪些行业工资增长较快?5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城镇私营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数据显示,2021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稳步提高。其中,接触性服务业平均工资恢复增长,信息和金融行业、采矿和制造领域重点行业平均工资均保持增长态势。



    平均工资继续稳步提高

    2021年,工资整体走势如何?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继续稳步提高。”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8811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3%;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6837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6%;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2884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7.8%。

    哪些行业工资较高?城镇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14618元,金融业95416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77708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2倍、1.52倍和1.24倍。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1506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51776元,金融业150843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9倍、1.42倍和1.41倍。

    分区域看,城镇私营单位中,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69706元、54278元、52698元和48106元,比上年分别增长9.6%、7.5%、7.9%和9.5%。城镇非私营单位中,东部地区年平均工资和增速均为最高,年平均工资为124019元,同比增长10.4%;中部地区年平均工资为85533元,同比增长9.4%;西部地区年平均工资为94964元,同比增长7.9%;东北地区年平均工资为83575元,同比增长7.7%。

    行业发展带动工资上涨

    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的变动与行业发展息息相关。“随着信息化发展,近几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工资水平与增速一直在较高水平,加之疫情防控需要,在线消费需求旺盛,带动了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行业平均工资的增长。”王萍萍介绍,2021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城镇非私营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3.5%和13.2%。

    金融行业平均工资也保持了较快增长。2021年金融业行情转好,金融机构业绩回暖,部分证券公司、投资公司薪酬增加,资本市场服务业增资明显,城镇非私营单位中,资本市场服务业平均工资增长21.2%。2021年,金融业城镇非私营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3.1%和15.1%。

    2021年,煤炭等能源价格持续走高,保供稳价、助企纾困各项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带动了采矿和制造领域重点行业平均工资持续增长。2021年,采矿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速较快,城镇非私营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2.2%和14.8%,城镇非私营单位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7.4%和14.5%。制造业企业生产逐渐恢复,效益持续改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保持稳定增长,城镇非私营和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1.7%和10.4%。城镇非私营单位中,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平均工资增速较高,均高于全部制造业平均工资增速2个百分点以上。

    接触性服务业平均工资恢复增长

    相较其他行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平均工资水平较低,增速也处于较低水平。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接触性服务业成为受冲击最大的行业,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出现负增长。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防控,2021年,住宿和餐饮业等接触性服务业持续恢复。”王萍萍说,受2020年平均工资基数低影响,2021年,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接触性服务业平均工资增速明显提高,城镇非私营和城镇私营单位中,住宿和餐饮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分别增长9.8%和10.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0.3%和10.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分别增长7.4%和6%。

    2021年,教育行业年平均工资增长有所放缓,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年平均工资增速较低。王萍萍分析,随着疫情防控成效显现,2021年大部分行业恢复性发展,但旅游业与景区收入恢复较慢,部分地区工资水平较低的环保、护林等公益性岗位增加较多,拉低了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工资增长速度。2021年,该行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3%,增速比2020年回落1.5个百分点;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增速虽然由负转正,但仅增长0.2%,低于2019年水平。

    2022-05-23
  • 老地名要保护,新地名要规范 从地名管理看自信中国

    从地名管理看自信中国

    今年5月1日起,修订后的《地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施行。新《条例》对地名管理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将进一步提升地名管理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为推进新时代地名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地名,由何而来?专名与通名是什么?为什么有的地名包含“安”“宁”字样?人们几乎每天都接触地名,很熟悉,可碰到关于地名的问题,难免有种陌生感。

    地名是社会基本公共信息,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记录着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风貌,沉积着生产生活的印记,也折射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或长或短的地名背后蕴藏着诸多难忘的故事与记忆,越来越多的人借助它来读懂中国。

    凝聚共识,防止“任性”改名

    在《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中,一位12岁的少年在“地名飞花令”题型的比拼中表现突出,被人们称为“飞花令小王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有选手的表现,还有节目中嘉宾生动的讲评。很多网友看后感慨:原来地名背后还有这么多历史故事、历史人物!

    观众对节目的关注与认可,带来了一波“全民猜地名”的热潮。“地名热”不断升温的同时,1986年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迎来首次修订。

    “原有条例颁布已30多年了,如今祖国大地旧貌换新颜,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副所长刘连安表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党和国家对地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地名服务有了新期待。

    很长一段时间内,部分地方和部门在地名命名、更名上不规范,造成了地名混乱、怪异等不良现象。一些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名在城市建设中消失,割断了城市的地名文脉,给民族文化传承带来一定冲击,长此以往,也将对文化认同产生不良影响。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很多地方原是乡村,可有人认为原来的地名太土,结果起了一堆莫名其妙、没有任何历史根基的名字。这样一来,关于这个区域从村庄到城市的历史及其演化过程就会被慢慢遗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指出,许多古诗文中也都蕴含地名,若这些名字在现实中一一消失,等将来孩子们问起时,我们该如何作答?

    地名的主要作用是指示地理位置,与国土密切相关。“地名是领土主权的象征。国家对某一地域的管辖首先体现在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命名并推广使用。”刘连安以岛礁命名为例,表示“我国对一些岛礁的命名,就宣示着国家主权”。

    地名与百姓生产生活也息息相关。这意味着,如果地名管理不规范,将给政府管理、公共服务和群众生活造成一定不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说,“由于一些地名混淆、相似、相近等原因,火警、治安事件、纠纷事故等突发危机的处理,可能会造成跑错了路,找错了地方,导致危机处理滞缓,影响政府治理效能”。

    “很多时候,改地名不但没有带来经济收益,还会产生不小的成本。因为一旦地名更改,当地的地图、路标、印章、证照等都要更换。”贺云翱说。

    记者注意到,关于申请地名命名、更名,新《条例》明确了提交申请书、风险评估、专家论证、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等程序。刘连安认为,以上规定使地名命名、更名过程成为了汇聚智慧、凝聚共识的过程,将对防止各地各部门“任性”改名发挥重要作用。

    留住老地名,就是留住乡愁

    一方水土,孕育一个地名;一个地名,承载一方文化。

    刘连安介绍,人们对地理实体命名时,很多是描述其地理方位、地貌特征、典型地物、特产,如五台山、狼牙山是根据地貌特征命名,绵阳、江阴是按照地理方位命名,绵竹、盐城等反映当地物产。有的根据当地人文特征命名,如徐家汇、陆家嘴等是因姓氏命名。带有“安”“宁”“丰”等字的地名,如西安、宁波、丰县,表达了人们对长治久安、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孝感、义乌等名字体现出儒家孝悌忠信等思想符号。

    “很多在社会其他领域已难觅踪迹的社会观念、地理特征、语言习惯沉淀在地名中。”刘连安说,通过对地名来历、含义等的追溯,我们知道山东青岛曾植被茂密绿树成荫,河南鹤壁曾有鹤生活。

    新《条例》中,专设“地名文化保护”一章,并对地名文化遗产实行严格保护: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中华历史文脉的地名,一般不得更名。同时,将符合条件的地名文化遗产依法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并制定保护名录。

    谈到新《条例》对地名文化保护的加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华林甫用了“三个非常”:非常及时、非常重要、非常必要。他认为,地名文化是地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积淀下来的文化遗产的总和,不仅是现存的,也包括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地名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与夏王朝建立有关的“禹会村”地名迄今保存,3000多年前商代甲骨文中所载的不少地名至今仍在使用,南京别名“石头城”在1800年里被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等反复引用……“这就是文化繁衍的结果。老地名是传承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资源。”贺云翱强调,通过这些地名,我们能看到一个文明连续发展的中国,一个自信的中国。

    不仅承载一方历史记忆,地名也“照亮”游子回家的路。自博士毕业留在莫斯科算起,吴昊旅俄已有20余年。如今的他是俄罗斯五洲世纪集团公司总裁,积极投身于中俄两国间的文化、教育、科技交流。和其他华侨华人一样,吴昊始终心系祖国,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发展进步。

    “地名中蕴藏着一种乡愁、一段记忆,新《条例》关于地名文化保护的规定很好满足了海外游子的思乡需求。”吴昊表示。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喜爱文学的吴昊,给记者随口吟诵了几句关于他老家南京的诗句。“在外期间,每次和别人聊到秦淮河、乌衣巷等地名,倍感亲切,儿时的记忆也会浮现在眼前。”吴昊说,南京有很多地名早已是自己的情感寄托,留住它们,就是留住乡愁。

    规范审批程序,强化监督检查

    老地名要保护,新地名也要规范。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地名不断涌现。刘连安表示,这其中有生产、开发等活动带来的,有城市规模扩大及老城改造带来的,还有行政区划调整带来的。

    新地名该如何命名?“含义明确、健康,不违背公序良俗”“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避免使用生僻字”“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不以国家领导人的名字作地名”“国内著名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全国范围内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不应重名,并避免同音”……新《条例》对此有明确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新《条例》还完善了地名命名、更名的审批程序。“审批作为一项行政行为,对其进行程序上的规范,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应有之义。而地名的命名和更名,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民族尊严、文明风化等一系列与公共利益密不可分的方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王敬波认为,对地名的命名和更名进行审批很有必要,这有助于促进地名管理机关依法行政。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如何确保条文落地见效至关重要。地名量大面广,牵涉利益复杂,强化地名监管不可或缺。王敬波表示,新《条例》设立“监督检查”专章,明确了监管主体,丰富和完善了监管方式,比如,调查与地名管理有关情况时有权询问有关当事人,对涉嫌存在地名违法行为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如果发现问题应提出整改建议,下达整改通知书,必要时约谈、通报等,“这些举措都将为监管部门赋能,避免相互推诿”。

    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的通州地区,自古是运河文化名城,悠久的漕运历史使该地区拥有了深厚的运河文化底蕴。2021年,北京城市副中心362个地名向社会公示,命名类型包括片区名称、道路名称、桥梁名称、公园绿地名称等。其中,听波巷、观澜路、演武厅巷等多个带有浓厚运河文化风味的地名让人眼前一亮。

    “新《条例》的实施,标志着对优秀地名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贺云翱表示,随着我国地名管理工作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的持续提升,相信在地名命名和更名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历史地名将被充分保护,越来越多消失的地名将“复活”并重焕生机。

    延伸阅读

    ●北京:将建立地名管理公众参与机制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民政局去年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地名公共服务水平的意见》的通知提出,在“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将完成各类地名数据库融合工作,利用大数据进行地名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和完善汇、管、用、评为一体的全流程地名公共服务机制;同时提出要建立地名管理公众参与机制,增加公众对于地名工作的关注度、参与度。

    ●广州:建立地名规划制度

    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广州市地名管理规定》要求,市、区民政部门应当会同规划和自然资源等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地名规划,报同级政府批准后实施。地名规划应当包括各类地名的命名方案、通名称谓及其使用规则、专名采词指引等内容。有关部门在编制本行业专项规划时,应当与地名规划确定的名称相衔接。专家指出,编制地名规划有利于提高城市地名命名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提高地名标准化水平,对城市建设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2022-05-23
  • 应届大学毕业生破千万大关 保就业,国家出招了!

    中新财经5月23日电(记者李金磊)2022年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达到了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但疫情等因素超预期冲击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如何保就业,让更多青年找到工作,成为眼下的当务之急。

    保就业成高频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达到了18.2%。

    近一个月来,保就业成为国务院常务会议等重要会议的高频词。

    5月18日,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座谈会召开,要求着力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增长保就业保基本民生。

    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财政、货币政策要以就业优先为导向。

    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举措,以保市场主体稳就业。



    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大稳岗促就业政策力度,保持就业稳定和经济平稳运行,要求压实各地稳就业责任,作为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创造性落实,确保完成全年就业目标。

    2022年全年就业目标是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1-4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406万人。在此背景下,官方如此高频的动作,凸显出当前稳就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如何稳住就业?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对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表示,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动态清零的过程当中对全国进行分类管理,避免一刀切,把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地区严格区别开来,防止疫情防控扩大化、层层加码,尽快地克服疫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关键是要稳市场主体。”张翼说,现在中国有1.5亿市场主体,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体,但在经济波动中抵抗能力差,现在中小企业信心不足、不敢投资,所以不敢招收新的员工。因此要对中小微企业给予特殊照顾,只有稳住市场主体,才能稳就业。

    减负、稳岗、扩就业“组合拳”

    眼下,从中央到地方,从高校到用人单位,稳就业措施频频加码,打出减负、稳岗、扩就业“组合拳”,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目前,一系列着力支持市场主体稳岗的措施出台。延续实施失业、工伤保险阶段性降费政策,允许特困行业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提高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标准,加力落实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政策,推出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助力企业稳岗扩岗。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扩大企业就业规模,设置好“红灯”、“绿灯”,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带动更多就业。

    教育部从今年3月起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千方百计开拓更多就业创业岗位和机会。5月举办“就业促进周”,全国各地高校举办超过1.5万场招聘会等,累计提供超80万个岗位;人社部启动实施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将持续至8月25日。

    各地也“各显神通”,广东印发202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全省事业单位提供招聘岗位至少6.8万个,力争全省应届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今年7月底达70%以上、年底前达90%以上。

    张翼表示,对企业来说,要看到将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越是在经济下行的过程当中,越要挑一些有创新能力、发展前途的人才到自己企业里来。

    支持灵活就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就业压力下,选择灵活就业、慢就业的人在变多。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自由职业、慢就业比例均较去年提高约3%。

    国家也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明确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发挥专业所长从事灵活就业,对毕业年度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从去年9月就开始找工作的四川一所211大学的研究生李莉(化名)的求职预期也越来越务实。“之前还挺自豪的,觉得自己是211大学嘛,但现在只要有好一点的公司要我,我就去。”

    李莉说,“班里同学找到工作的也就一半吧,现在大家更加求稳,很多人都选择回自己老家了。自己现在还是先保证顺利毕业,同时继续找工作。慢慢来,总会找到的。”

    《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指出,55%的受访毕业生因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降低期望,平均期望月薪比去年下降约6%。

    张翼表示,在经济波动的过程中,建议大学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先找到一个工作岗位生存下来,再根据市场的变化谋求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自身的薪资水平要确定在现实的基础之上。

    “同时也不能把就业压力推到大学自己身上,政府、企业、大学生三者之间要寻找一个均衡点,帮助大学生在经济下行以及疫情影响的过程当中更好地处理好就业问题。”张翼说。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建议,建立灵活就业监测平台,通过该系统可在困难时期提供一些资金支持和生活支援。做好现在的年轻人培养,是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因此短期遇到的就业困难并不可怕。长期来讲,怎么样去解决这些人才资源的开发问题,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支持,为下一轮经济增长提供人才储备,这是我们关心的重点。(完)

    2022-05-23
  • 两天两提做大合作蛋糕 习近平宣示中国决心

    联播+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习近平主席曾指出,中国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






    5月18日和5月19日,习主席连续出席两场重磅外交活动,分别在庆祝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和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两天之内两场致辞,习主席都提到做大合作蛋糕,再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携手世界合作共赢的坚定决心。

    2022-05-23
  • 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 ——写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八十周年之际

    这是百年党史长卷极具标志性的重要节点,是中国文艺划时代的耀眼坐标:

    8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国革命文艺指明正确方向,中国新文艺发展道路有了前行明灯。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新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

    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广大文艺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向、与时代同步同行、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奋力书写民族复兴壮阔史诗。

    从延安出发

    中国国家博物馆精心打造了一座长12米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参会者大合影墙。巨幅黑白影像中,一个个朴素而振奋的面庞,定格了时光。

    1942年的中国,正值民族生死存亡关键时刻。这一年5月举行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中国文艺的发展轨迹。

    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了由文艺工作者和中央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文艺座谈会,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鲜明地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他向广大文艺战士发出号召: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

    参会者、作家刘白羽后来形容:“我甚至感到整个世界的重量此时都凝聚在中国的西北高原和这一片黄土地之上,凝聚在这会场里每个人的心上。从此以后,中国的文学、艺术,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

    到人民中间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解放区文艺工作者纷纷奔赴抗战前线,深入农村、部队、工厂,创作了一大批代表“延安文艺”的作品: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荷花淀》,民族歌剧《白毛女》,民歌《东方红》《翻身道情》……直到今天,这些红色经典仍给人启迪。

    文艺为人民,是一条从延安出发贯穿新中国文艺史的精神脉络。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江泽民同志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胡锦涛同志强调:“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历史翻开新的一页。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和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锚定价值航向,擘画中国文艺发展宏伟蓝图。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

    相隔72年时空,两次文艺座谈会遥相呼应。

    一样的群英荟萃,一样的畅所欲言,一样的心系人民,一样的家国情怀。两次座谈会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成为中国文艺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里程碑。

    沿着不可逆转的伟大复兴之路踔厉前行,开启伟大复兴的文艺新征程,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为人民放歌、为时代铸魂,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始终如一的人民情怀

    高亢的陕北民歌、欢快的安塞腰鼓与悠长浑厚的呼麦,交织回荡在陕西延安。2022年5月20日,内蒙古乌兰牧骑来到新中国文艺的出发地,为当地百姓演出,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

    以人民为中心,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时代的命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

    60多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为广大农牧民送去欢乐,成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曾不止一次为他们点赞,并勉励他们“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人民书写是作家的职责。”鲁迅文学奖得主、作家铁流以柳青写作《创业史》为榜样,深入农村进行长达14年的“抢救性”采访,写出长篇纪实文学《靠山》再现动人的支前故事,获评2021年度“中国好书”。他由衷感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像打一口井,井打得有多深,水就有多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聚焦现实,潜心创作深耕不辍,我国文艺事业格局一新、境界一新、气象一新。文艺园地百花齐放、硕果累累——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电视剧《山海情》《觉醒年代》、长篇小说《人世间》《主角》、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话剧《谷文昌》、豫剧《焦裕禄》……有温度、有筋骨、有力量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激发广泛情感共鸣。

    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大文艺工作者火热开展“到人民中去”“送欢乐下基层”等志愿服务活动,深入400多个地市、区、县,累计培训基层文艺骨干20余万人,让文艺之光照亮基层每一个角落。

    北京、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湖北、新疆等七省区市推进“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项目试点,组织开展各类文艺志愿服务活动8000余场,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丰富基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将组织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主题展,同时举办优秀剧目网络展播,歌剧《白毛女》、京剧《三打祝家庄》、秦腔《王贵与李香香》等经典剧目再度呈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举办“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推动新时代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繁荣发展理论研讨会”;中国文联组织召开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理论研讨会,还将组织知名美术、摄影艺术家赴陕西延安、照金开展采风创作活动;中国作协举办“向人民大地”特展等系列纪念活动,展现经典作品,彰显时代新貌……

    岁月如歌,江山如画;精神如炬,信念如磐。复兴路上,“文艺为人民”的旗帜愈发鲜艳!

    吹响时代前进号角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浓墨重彩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振奋精神、激发斗志;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奋斗吧中华儿女》再现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引发巨大共鸣;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我们的四十年》生动刻画改革开放带来气势恢宏的山河巨变,展现全民族昂首阔步新征程的豪迈情怀;

    …………

    在艺术的回望与传承中,家国情怀的印记清晰可见。

    一方舞台,演绎百年风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民族歌剧《党的女儿》、京剧《红灯记》、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等一大批反映党的百年历程的舞台艺术经典再度亮相新时代舞台,铺展开斑斓的历史画卷。

    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从讲述精准扶贫故事的歌舞剧《大地颂歌》,到全景描写中国脱贫攻坚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乡村国是》;从表现伟大抗疫精神的话剧《人民至上》,到抗击疫情主题歌曲《坚信爱会赢》……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新时代文艺书写时代之美,彰显信仰之力,弘扬人间正道。

    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等国家级奖项的引导下,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脱颖而出。

    “面对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和重大历史事件,文艺工作者从来没有置身事外,从来没有缺席缺位,始终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休戚与共。”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

    “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在创作实践中磨炼人品、锻造艺品,德艺双馨的文艺队伍不断充实壮大。

    “‘演员’这两个字沉甸甸,饱含前辈挣得的荣誉、时代赋予的责任、人民殷切的期待。”电影表演艺术家李雪健说,为人民奉献精神食粮,演员责无旁贷;为民族贡献精神力量,演员大有可为。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壬寅年伊始,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一场新春“冬奥之约”,架起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二十四节气、黄河之水、中国结、迎客松、折柳寄情、雪花主题歌……饱含圆融和合等中国理念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惊艳世界。中华文化和冰雪元素交相辉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贯穿始终。时光定格下东方大国的奋进雄姿,更激荡中华文化的自信昂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明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原则。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努力推动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六季《中国诗词大会》收视超过30亿人次,《永乐大典》回归再造见证中华儿女传续文脉,系列图书《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深受读者欢迎,《国宝档案》《唐宫夜宴》等传统文化节目频频“破圈”,舞剧《只此青绿》、昆曲《牡丹亭》等多部力作叫好叫座、一票难求,故宫、敦煌等国潮文创IP让生活更有“文艺范儿”……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出台,全面促进戏曲传承发展;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等戏曲演出活动,推出了一系列优秀戏曲剧目;中国京剧像音像工程录制了全国优秀京剧演员的380余部代表性剧目;“名家传戏”活动的开展、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的举办,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戏曲人才。

    坚定文化自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新时代生动的艺术实践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张扬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2022年的这个5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推出大型文化节目《从延安出发》,联合10余家国家级文艺院团、院校及演出机构,展演话剧、歌剧、舞剧等多类型精品力作,展示新时代文艺成果。节目中,平均90余岁的前辈艺术家与“90后”青年追寻者“时空对话”,赓续红色血脉,凝聚文艺力量。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新时代中国文艺牢记“国之大者”,勇攀艺术高峰,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2022-05-23
  • 携手乐氏同仁,助力健康中国,弘扬阿胶文化,为国药瑰宝正名

    “素仰国医之崇高,接杏林之苍冥,煮纯阴之阿井。唯水火之既济,成阿胶之化境……”伴随着铿锵有力的祭水文,乐氏同仁“乐氏贡胶”开始了熬制。






    携手乐氏同仁,助力健康中国,弘扬阿胶文化,为国药瑰宝正名







    说起“乐氏同仁”,不免让人想起那部久经热播剧《大宅门》。《大宅门》中“百草厅白家老号”所发生的坎坎坷坷,其背景和原型就是清朝末年的乐家老号。而“乐氏贡胶”的延续也要从这家传承350多年的老药铺的传奇经历说起。







    电视剧《大宅门》中“白家老号”实际上应为“乐家老号”——同仁堂创始人乐显扬于康熙八年(即康熙生擒鳌拜那一年),并自雍正朝开始向宫廷供药。乐氏祖上为浙江宁波府人,于清初进京,世代行医。既然本主姓乐,为何电视剧里会说成姓白,原因是“乐”的繁体(樂)中间有一“白”字。







    携手乐氏同仁,助力健康中国,弘扬阿胶文化,为国药瑰宝正名







    而“乐氏贡胶”的祭水仪式及历代传承人的传承仪式也是在那时候定下的。350多年的传承,188年的御药供奉,延续至今,以此来传承和弘扬中医药道地文化,光大复兴滋补国宝之极品——乐氏贡胶。







    据“乐氏贡胶”制作技艺传承人介绍,受现代工业及西方医药的冲击,古法制胶自清朝以后一度青黄不接,部分传统工艺及古方辨证应用濒临失传。加之工业污染、水资源及驴皮资源日渐稀缺,历经千年传承积淀形成的传统制作工艺岌岌可危。但“乐氏贡胶”的古法熬制工艺却从未中断,至今,已传承了40余代。







    携手乐氏同仁,助力健康中国,弘扬阿胶文化,为国药瑰宝正名







    据了解,“乐氏贡胶”的古法生产,不仅是传承技艺,也是对阿胶文化的守护、对中医药文化的弘扬,更是对国药瑰宝的正名。







    近年来,“乐氏贡胶”在致力于将养生文化、滋补文化传递给消费者的同时,更注重以阿胶为载体,光大和复兴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同时,乐氏贡胶还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启“乐氏贡胶健康中国行”线下主题活动,呼吁消费者花时间、花心思,为父母和老人熬一碗“乐氏贡胶”,为他们补补身子暖暖心。这一行动将积聚弘扬传统文化的正能量,推动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的回归,助力健康中国的早日实现。







    携手乐氏同仁,助力健康中国,弘扬阿胶文化,为国药瑰宝正名







    作为“乐氏贡胶”的传承人,杨海东说:“通过文化这个纽带,乐氏贡胶实现了从产品营销向文化营销的转型和升级。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指引下,乐氏贡胶将更加注重引导人们转变健康观念,倡导科学生活方式,迎接小康社会和大健康时代,进而助力健康中国的早日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2022-05-20

  • 首 页  上一页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