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滋补瑰宝“乐氏贡胶”健康中国行即将启动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与日俱增以及保健意识的加强,阿胶这一健康品产业迎来迅速发展。但庞大的市场需求也使许多不良商家有机可乘,将各种良莠不齐的阿胶及制品推向市场,阿胶造假一度成为行业内的最大痛点。为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弘扬阿胶文化,为国药瑰宝正名,减少以至杜绝造假行为。由百德集团发起,百德大健康联盟主办,海德商学院承办的滋补瑰宝“乐氏贡胶”健康中国行将于近日启动。

    据了解,阿胶是一个传统制品,是我国中医药文化的瑰宝,是中医防治结合,医养共用的一个典型,也是传承中医文化的一个载体,其工艺是一个传统的熬制技艺。而“乐氏贡胶”源自乐家老号,拥有350多年的传承,188年的御药供奉,可谓是“胶中至宝,滋补极品。”

    传承阿胶工艺,弘扬阿胶文化,提高自我健康管理意识,树立健康生活理念,摆脱健康困扰是本次滋补瑰宝“乐氏贡胶”健康中国行的主要目的。



    本次活动全国开展线上线下联动,委派专属“乐氏贡胶”技艺传承人分赴各地,设置场景展示、互动体验、滋补知识问答等专区,旨在让更多消费者正确认知阿胶对于补血养气的重要性,进而弘扬中医药文化,为中药国宝——阿胶正名。

    据了解,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快,在快节奏社会生活中,拥有良好睡眠、充足的精气是平衡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乐氏贡胶”作为滋补上品,350多年来坚持使用道地药材,并采用高于国家规定的制作标准,只为让消费者服用起来安心、有效。



    “乐氏贡胶”不仅有历史积淀,又积极寻求与现代健康学的结合,进而扩大阿胶滋补上品的适用范围,深度挖掘产品价值,致力于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惠及更多人。

    据悉,滋补瑰宝“乐氏贡胶”健康中国行活动将会陆续在全国各地举办。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2022-05-20
  • 轮椅上的创业故事:借力新电商年销百合200万元

    5月15日是第三十二次全国助残日,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为“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当天,央视《朝闻天下》节目以“拥抱新职业残疾人就业方式更加多元”为主题,报道了电商达人王茂盛通过电商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的事迹。



    5月15日,央视《朝闻天下》报道了甘肃临洮电商达人王茂盛的创业故事。

    据悉,今年41岁的王茂盛是甘肃临洮县中铺镇王家沟村民。2013年,他不幸在工地摔伤致高位截瘫,经历了人生中的至暗时刻。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王茂盛开始尝试做电商,于2019年在拼多多平台开店,不仅为村民的百合找到了销路,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2021年,他在电商平台的百合销售额已突破200万元。

    身残志坚王茂盛上央视了!

    “王茂盛,你上央视了!”5月15日早上,央视《朝闻天下》报道了王茂盛的事迹,全国各地的客户、网友不断向王茂盛转来央视的报道视频,为他点赞。王茂盛坐在轮椅上,抽空给网友回复一个憨笑的表情,其余时间,他都坐在电脑前,随时回复网店中客户的问题。

    走进王茂盛家里,仿佛进入了百合的世界,院子里、客厅里放的都是百合。在一旁的加工车间,几名工人正在包装百合。王茂盛时不时推着轮椅转转、看看,指导工人们打单、分拣、装箱,每个环节都不得马虎。初夏的阳光洒在他的脸上,这个轮椅里的男子看上去乐观、开朗,信心满满。

    “朋友圈里80%的人不知道我是残疾人,因为我展示给大家的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直到看了央视的报道,好多客户才知道我的经历。”王茂盛说,9年前,自己的生活是另一番模样,“2013年3月,先是遭遇婚姻变故,后来我去工地打工,不慎从三楼阳台坠落,腰部着地导致高位截瘫”。

    当从手术中清醒,得知自己从此再也不能站起来后,王茂盛十分消沉。“在农村,男人就得靠体力吃饭,一个站都站不起来的人,不就等于废了吗?”前途渺茫、万念俱灰的王茂盛整日靠沉迷网络来逃避痛苦。但现实生活是残酷的,儿子要吃饭上学,母亲也渐渐老了,王茂盛一度陷入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一家人以后靠什么生活。

    改变命运遇到优秀电商平台

    沉迷网络几年,倒是让王茂盛玩转了电脑和网络,一个也在工地受伤的工友回到四川后做起了电商,告诉他“不能走路就不能走路,男子汉还有双手,可以靠双手吃饭”。

    2013年之前,王茂盛曾是兰州的一名粽子代理商,大小超市都是他的客户。后来因为家庭原因,才不得不放弃资源回了老家。四川工友的话,让王茂盛开始思考与做生意“再续前缘”。为什么不自己销售百合呢?临洮是兰州百合主产区之一,百合种植面积超过了6万亩,王茂盛想把临洮的百合卖到全国。

    2018年,中铺镇政府开展电商创业活动,经乡镇干部推荐,王茂盛认识了临洮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的新狄电商总经理杨立青。杨立青了解情况后,开始手把手教他如何做电商、如何运营、如何发货、如何打单。王茂盛每天坚持听电商运营的课件,有时候一听就是四五个小时,反复研究。

    2019年,经过系统电商培训的王茂盛在拼多多开了兰临土特产店,开始加工销售百合。2019年3月25日,来自河南省的客户在店里下了第一单,成为他至今铭记的一个小惊喜。“虽然只是一斤的单,18元钱,但我很开心。拼多多这种新电商的模式非常好,虽然我的是新店,商品也有机会被推送给有需求的客户。”王茂盛说,正是客户每天拼购的一单单,让他对生活有了信心。

    销售翻番去年销售额突破200万元

    如果说是网络让王茂盛重新振作了起来,那么在拼多多创业开店,让他真正“站”了起来。

    2019年是王茂盛的创业元年,销售量虽然不多,但他认真回复客户的每一个问题,严把产品质量关,慢慢积累了客户,打下了基础;2020年,他的网店销售额超过100万元;2021年,销售额再次上台阶,突破200万元。

    随着百合销售量日益增长,王茂盛一个人忙不过来,又聘用了家门口的邻居给自己包装百合,带动他们一起致富。员工杨晓霞说,“我是附近村民,给王老板包百合两年多了,工资按计件制算,一斤1.2元,包得多拿得多,一个月最高能拿6000元,少的时候也能拿到4500元。”

    据王茂盛介绍,2021年他参加拼多多的“秒杀”活动,一天就卖出了近万单百合。

    王茂盛经营的拼多多“兰临土特产店”显示已拼10万+,1万多人关注。

    在拼多多搜索“兰临土特产店”看到,该店已被官方标注为4年老店,退货包运费,已拼10万+,1万多人关注。在店铺评价中,回头客近5000人。王茂盛查阅后台数据显示,主要客户来自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其中广州的一些酒店每周都会复购一两次。

    美好心愿把甜百合卖到全国

    现在,王茂盛在拼多多上同时经营着两个店,一年能卖十几万斤百合。因为他是镇上最早做电商的,村民们看他做得不错,都纷纷开起了网店。仅临洮县中铺镇就有十几家电商,王茂盛成了村民们的电商老师,大家在运营上有什么问题,都会去请教,他也是有求必应,慷慨相助。

    王茂盛的愿望是通过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把家乡的百合卖到全国,带动乡亲们致富。

    有人问王茂盛,“你教会他们,自己的生意不好了咋办?”他说,“临洮有那么多百合,全国有那么多地方,我一个人卖得完吗?生意是大家做的,我的愿望就是和大家一起把临洮的甜百合卖到全国,卖出名气。”

    “通过拼多多,我不仅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还能帮助身边的人,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特别有成就感。”王茂盛说,“从以前的生无可恋到现在每天过得都特别充实,可以说是拼多多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重新‘站’了起来。”

    在王茂盛的带动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临洮人开始通过拼多多平台,将当地的优质农产品卖往全国各地。截至2020年,临洮县在拼多多平台开店的商家就已超过了100家。

    2022-05-20
  • 缺少芯片不能成为跨国车企“双标”的理由

    中新财经5月20日电(葛成)近期,跨国车企保时捷“减配”不“补装”、赔偿方案“内外有别”的做法,遭遇车主集体维权。

    车主们维权所针对的配件,主要集中在电动转向柱上。保时捷曾承诺在芯片到货后,会为选配或标配该项配置的车主加装该项配置,后来却反悔了。

    据多家媒体报道,在中国市场,保时捷在购车时为车主提供了因芯片短缺而延迟补装的方案,近期却告知车主将不再补装电子转向柱,官方补偿仅为提供2300元代金券。而在北美市场,保时捷是有安装电动转向柱硬件和机械部分的,只是缺少芯片,且因为更换配置,保时捷美国官方将赔偿给美国车主500美元,并提早发送邮件通知了相关车主。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保时捷此举涉嫌“双标”,对待国内外消费者补偿方案不统一,中国消费者有遭“歧视”的嫌疑。

    有评论指出,面对不断增加的消费者投诉,保时捷仅在道歉声明中表明,赔偿供下次使用的千元代金券。这根本就是糊弄了事。望保时捷能早日拿出体面且让消费者买账的补救方式。不尊重消费者的企业,终将会为自己的傲慢买单。







    保时捷声明截图

    在多重压力下,保时捷在5月18日晚发布声明。其中称,保时捷将为之前承诺过的受影响客户免费提供转向柱电动调节功能的恢复服务。保时捷客服还表示,对于最终没有进行恢复服务的客户,保时捷将授权提供13800元代金券,并将为受影响的客户提供整车一年延长保修服务。

    随着数十年来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汽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汽车销量2627.5万辆,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约三分之一,已连续13年蝉联第一。同时,中国已连续7年成为保时捷品牌全球最大单一市场。财报显示,2021年保时捷全球累计交付301915辆,其中保时捷2021年中国市场累计交付95671辆,接近其全球总销量的三分之一。

    但在此次事件中,保时捷对中国市场的消费者却显得并不“慷慨”,甚至有些“漫不经心”。

    保时捷在声明中还提及目前全球半导体供应极度紧缺的情况。但这一事实并不能成为保时捷在中国消费者面前“双标”的理由。实际上,缺少芯片的车企也并非保时捷一家。从去年开始,汽车行业普遍遭遇了“缺芯”,不少车企因此停产、减产。

    而针对部分芯片暂时短缺,包括理想、小鹏在内的多家车企均表示,订车客户可以选择“先提车、再装配”的方式交车。即先让用户提车使用,待某些芯片到货后再由车企负责安装,这样的做法既可以让用户及时用车,又可以缓解车企“一时之急。”

    不过到了保时捷这里,似乎就变了味,不但承诺车主的做不到,而且还内外有别、补偿不同。这样的做法,无疑会让买了车的消费者寒了心。(完)

    2022-05-20
  • 生育政策逐步宽松 我国仍处在人口红利的机会窗口期

    家里的小哥哥在他四岁时突然一下子有了三个妹妹,三胞胎。虽然偶有矛盾哭闹,但四兄妹总体来讲还是相亲相爱。哥哥每天放学会带着妹妹们画画、玩耍,对妹妹们保护有加。家人中,妹妹们最喜欢的都是哥哥,有好东西都想着和哥哥分享。



    从2013年“单独二孩”到2015年“全面两孩”,再到2021年“三孩生育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放宽生育政策。一连串政策背后的国家意图都旨在鼓励促进适度生育率水平,进而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认为,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决策措施和规划,指明了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口和生育重点任务,又有细化到操作层面的具体任务部署,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变动相互适应,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生育政策逐步宽松配套政策鼓励“敢生”

    几十年来,我国生育政策伴随人口形势不断调整。梳理自2013年以来我国生育政策调整的轨迹,可以看出,政策取向从紧缩型转向适度宽松型,同时陆续出台了多项相应的综合性配套政策。

    原新认为,单独二孩和全面两孩政策,强调的是政策的宽松性。而三孩政策的调整和前两个政策不一样,它既进一步放宽了家庭生育孩子数量限制本身,同时更增强了生育政策的包容性,强调“配套支持政策”。

    “一系列决策措施和规划,既有原则性、战略性的安排,指明了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口和生育重点任务,又有细化到了操作层面的具体任务部署。”他推算,如果三孩生育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能够有效落地,“把目前约1.3的总和生育率(每个妇女平均生育孩子数)提高到1.5或1.6是有可能的,‘十四五’期间出生人口数量保持在1000万人左右还是有希望的。”

    政策优化与未来生育效果

    事实上,我国生育率下降的趋势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出现,1992年以来生育率就一直保持在更替水平以下,处于低生育水平状态。

    “在零值附近波动几年后,将进入稳定的、常态化的人口负增长是必然现象。换句话说,中国的人口规模已经达到了峰值14.2亿左右。”原新说。

    这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人口发展规律一致,即随着人们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提升,女性受教育和就业情况的改善,出生率自然会走向下降。

    我国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规模本来就在下降。而当她们的受教育时间越来越长,婚育年龄自然也随之推迟。年轻人养育子女的观念也有了变化,生育欲望下降,少生优生成为主流观念,“他们对孩子质量的需求远远高于对孩子数量的需求”。

    “要看到,生育政策本身对于未来中国人口的生育率向适度水平迈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原新说,在推行单独二孩政策和全面两孩政策的7年中,这种促进作用得到一定的体现,但是随后出生人口数据大幅回落。这也说明,单纯地依靠生育政策的优化和宽松,想达成适度生育水平的目标,仍然远远不够,还必须建立一系列与生育政策相互配套衔接的经济社会政策体系。

    我国仍处在人口红利的机会窗口期

    近年来出生率快速下降,让不少人开始担忧,认为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对此,原新认为不必过分悲观,“中国目前仍然处在人口红利的机会窗口期,但是这个窗口正在越关越小”。

    一方面,在中短期内,我国仍然可以继续享受前几代人快速增长以及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带来的“人口红利”。即使转为人口负增长,人口依然处在规模巨大的惯性之中,到2050年中国人口仍会保持在13亿左右的高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不会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的压力不会改变,庞大人口和有限的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也不会改变。”

    另一方面,过去的经济高速增长依靠的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和规模巨大的劳动力资源,收获的是人力资源型人口红利,以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庞大和劳动力价格低廉为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强调经济增长速度和产值,更强调整个经济发展的结构和质量,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条件下,产业结构升级势在必行,人力资本型人口红利显现。

    近年来,我国人口素质在持续改善。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接受过普通高等教育的人口数量累计已达到了2.2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4%,跨入普通高等教育普及阶段,“这为未来整个经济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奠定了人力资本的基础。”原新说,未来不但要把数量型红利转为更长久的质量型人口红利,同时,还要把老年人口、女性人口的红利充分发掘和开发出来,“这些都是收获新时代人口红利的基础,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机会”。

    2022-05-20
  • 习近平回信勉励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 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 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18日给南京大学的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

    习近平在回信中说,得知你们以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在海外学成后回国投身科教事业,在各自岗位上努力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取得丰硕成果,我感到很欣慰。值此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谨向你们并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强调,你们在信中表示,生逢伟大时代是人生之幸,留学归国青年要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这些话讲得很好。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回信全文另发)

    南京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50年正式定名为南京大学。建校120年来,一批批留学归国人员在南京大学留下了报国为民的奋斗足迹,李四光、程开甲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近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海外学成归国到南京大学工作的120名青年学者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等方面工作感悟,表达了弘扬优良传统、担当强国使命的坚定决心。


    回信


    南京大学留学归国的青年学者们:

    你们好!得知你们以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在海外学成后回国投身科教事业,在各自岗位上努力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取得丰硕成果,我感到很欣慰。值此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谨向你们并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你们在信中表示,生逢伟大时代是人生之幸,留学归国青年要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这些话讲得很好。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






    2022年5月18日

    2022-05-20
  •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5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

    习近平指出,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影响,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日益突出。但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没有变,国际社会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历史使命也没有变。作为国际社会积极、向上、建设性力量,金砖国家应该坚定信念,直面风浪,以实际行动促进和平发展,维护公平正义,倡导民主自由,为处于动荡变革期的国际关系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习近平强调,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以牺牲别国安全为代价,片面追求自身安全,只会造成新的矛盾和风险。为了促进世界安危与共,我前不久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金砖国家要加强政治互信和安全合作,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密切沟通协调,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相互尊重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抵制冷战思维和集团对抗,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

    习近平强调,发展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任务。面对当前各种风险挑战,加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五国要同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展对话交流,增进理解互信,拉紧合作纽带,加深利益交融,让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让进步的力量越聚越强,为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作出更大贡献。

    2022-05-20
  • 风向变了,平台经济的利好一个接一个

    中新财经5月19日电(记者李金磊)天气在升温,而经历了“严寒”的平台经济似乎嗅到了春天的气息。

    最近,利好消息一个接一个,氛围逐渐烘托起来,传来阵阵暖意。

    5月17日,全国政协召开“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指出,企业家是最重要的创新主体,要支持平台经济、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研究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具体措施,鼓励平台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此外还提出“支持数字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众多财经媒体以此为标题推送新闻。

    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设置好“红灯”、“绿灯”,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带动更多就业。

    平台经济在拉动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外界看来,2022年就业压力加大,在此态势下,官方也期望平台经济在健康发展中继续为稳就业出力。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要求,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

    申万宏源首席策略分析师王胜认为,“支持”这一提法尤其重要,亮明了中央态度,表明引导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政策将进一步明确,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有望加快完成。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这一重要信息也有望给境内外投资者吃下“定心丸”。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董煜指出,在专项整改阶段性任务基本实现原定目标的情况下,下一步工作重点更多转到常态化、综合性的监管,目的是为了平台在规范的基础上实现健康的发展。也就是说,在设置好资本“红绿灯”的前提下,还是会继续支持平台经济的发展,只要它是规范的健康的服务,还要继续去支持。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会议指出,关于平台经济治理,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针完善既定方案,坚持稳中求进,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过去一段时间,上市平台企业市值大幅缩水,和国际顶尖领先公司差距日益拉大。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进行监管,为平台企业的发展留够足够的空间,同时相关监管要有比较明确的一些边界,让市场形成一个稳定的预期,扭转当下预期转弱状态。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韦亮摄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平台经济治理的积极信号频频出现,国际投行也出现了转向。

    在3月大幅下调相关评级后,摩根大通突然全面翻多,集体上调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美团、京东、网易、哔哩哔哩等一众中国互联网公司评级。其中,将阿里巴巴、腾讯、网易、美团等评级上调至超配。

    摩根大通在研报中表示,中国互联网行业正在摆脱各种不确定性上升的局面,将受到短期及长期基本面因素的驱动,因此公司股价或将超预期上涨。

    美东时间周二,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其中,热门中概股普涨,阿里巴巴涨6.41%,拼多多涨6.13%,百度涨4.79%,京东涨4.15%。

    不确定性减少,政策风向转好,一个全新春天或许越来越近了。

    2022-05-19
  • 该免的免到位、应减的减到位、能缓的缓到位—— 让中小企业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

    “一季度,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14.1%和6.5%,充分体现了中小企业的韧性和活力。尽管新一轮疫情对中小企业经济运行带来了较大冲击,但我们要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月18日下午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说,针对今年以来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工信部会同相关部门和各地,通过部门横向协同和部省纵向联动、示范引领带动,落实落细各项政策,全力以赴支持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和健康发展。

    4个方面、10条具体举措,助力中小微企业渡难关、增信心、促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近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从实施组合式税收优惠、提高稳岗返还标准、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减免物业房租等多个方面加强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徐晓兰说,同时,各地结合实际,在保障物流畅通、支持复工复产、降低经营成本、优化助企服务、助力开拓市场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徐晓兰介绍,去年1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今年5月9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又印发了《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在原有纾困举措进一步延续执行的同时,又从多个维度提出了一些实招和硬招,主要包括了4个方面、10条具体举措:

    一是在加大资金支持方面,推动各地积极设立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纾困帮扶专项资金,对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房屋租金、水电费、担保费、防疫支出、贷款贴息和社保补贴等方面,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二是在缓解融资难、回款难方面,明确2022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力争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6万亿元;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合理采用续贷、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汇率避险服务和出口信用保险等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专项行动。

    三是在推动降成本和扩需求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电实行阶段性优惠和用水用电用气“欠费不停供”、6个月内补缴;将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推动产业链关键节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努力扩大市场需求。

    四是在加强服务保障方面,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以及“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健全完善政策服务数字化平台,开展全国减轻企业负担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综合督查,推动政策落地生效。

    徐晓兰说,下一步,将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推动压实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责任,解决政策落地过程中的“卡点”,最重要的是畅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力争“该免的免到位、应减的减到位、能缓的缓到位”,让中小企业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同时,发挥703家国家级、3800多家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作用,以及392家国家级、2600多家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作用,动员各方面资源,给中小微企业送政策、送管理、送技术,帮助中小企业知晓政策、理解政策、享受政策,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助力中小微企业渡难关、增信心、促发展。

    扩增量、稳存量、强保障,为助企纾困贡献金融力量

    “银保监会在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中,提出多条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负责人毛红军说。

    一是扩增量,保持对小微企业的信贷增量支持。在过去几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迅速增长的基础上,指导国有大型银行保持信贷投放力度,要求今年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6万亿元。引导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扩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业务覆盖面,更好发挥增信担保作用。截至今年4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3.54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总额20.5万亿元,同比增速21.64%;有贷款余额户数3577.25万户,同比增加781.24万户。

    二是稳存量,缓解困难企业的贷款周转难题。为了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银保监会提出银行要合理采用续贷、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避免出现抽贷、断贷。对2022年被列为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级行政区域内的困难行业,包括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制造业,在2022年底前到期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银行如果办理贷款展期和调整还款安排,应坚持实质性风险判断,不单独因疫情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征信记录,免收罚息。

    三是强保障,帮助市场主体更好应对风险。支持银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汇率避险服务,比如远期结售汇业务,降低汇率波动的影响。进一步加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针对性降低短期险费率,优化理赔条件,加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保险机构针对中小微企业的风险特征和保险需求,丰富保险产品供给,例如,为企业因疫情原因停工停产造成的财产损失、营业中断造成的利润损失等提供保险保障,积极发展货物运输保险、道路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保险等,为物流业提供风险保障。

    开展专项行动,加大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力度

    “当前,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是许许多多中小企业心中的痛点。”徐晓兰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部署2022年在全国范围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集中化解拖欠,严防新增拖欠,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情况排查,集中力量化解。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采购工程、货物、服务所形成的账款拖欠,5月底前,各地区、各部门要完成全面排查,并建立台账,加大集中化解力度。对于无分歧欠款,要发现一起清偿一起,如果确有还款困难的,6月底前必须要提出明确的还款计划和还款方式。对于有分歧欠款,要推动协商解决或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工信部组织有关法律机构为有困难的中小企业提供公益法律服务。

    二是加强统筹协调,压实主体责任。各省对本地区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要负总责,明确具体措施、时间节点,限期办结。各有关行业部门和监管部门要督促指导地方,积极做好本领域拖欠化解工作,加强对所监管对象的监督管理,对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予以处理。

    三是加强信息披露、强化约束惩戒。建立拖欠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大型企业、大型上市公司逾期未支付中小企业账款情况的信息披露,做好商业汇票逾期信息披露工作。今年,国务院大督查、减轻企业负担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综合督查,将对各地方防范和化解拖欠工作情况做重点督查。

    四是加强源头处理、健全长效机制。严格执行《政府投资条例》,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管理和政府投资资金预算管理,对于没有落实资金来源的,一律不得开工建设,严禁未批先建,严禁政府投资项目以各种方式要求企业垫资建设。

    五是加强融资支持、强化对企服务。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发挥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等作用,通过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进一步流转盘活应收账款。通过“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等,组织各地和有关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维权等服务,帮助其加强合同管理,防范应收账款逾期等风险,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

    2022-05-19
  • 李克强主持召开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座谈会强调:加快和加力实施宏观政策 着力稳市场主体以稳增长保就业保民生

    新华社昆明5月18日电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云南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部署进一步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

    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12个省政府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其中10个省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十位。云南省委书记王宁、省长王予波发了言,辽宁省长李乐成、江苏省长许昆林、浙江省长王浩、安徽省长王清宪、福建省长赵龙、山东省长周乃翔、河南省长王凯、湖北省长王忠林、湖南省长毛伟明、广东省长王伟中、四川省长黄强视频发言。

    李克强说,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方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为稳经济做了大量工作,成果来之不易。头两个月经济运行平稳,但受新一轮疫情、国际局势变化等超预期因素影响,3月份以来特别是4月份部分经济指标明显转弱,一些重点地区更为突出,物流不畅,部分行业和企业困难加剧,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我们要坚定信心,看到我国仍有1.5亿多户市场主体、有很强的韧性,当前物价总体平稳,我们一直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即使2020年疫情冲击最严重时也没超发货币,应对新挑战仍有政策空间。要正视困难、应对冲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果断作为,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已出台政策要尽快落实到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政策上半年基本实施完毕;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紧迫感,挖掘政策潜力,看得准的新举措能用尽用,5月份能出尽出,确保上半年和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使经济较快回归正常轨道。

    李克强说,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着力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增长保就业保基本民生,落实落细留抵退税减税等组合式纾困政策,让政策速享尽享。更加突出就业优先,着力支持市场主体稳岗,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留工补助、留工培训等政策要加大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缓交利息。加大双创支持力度,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面向农民工扩大以工代赈。

    李克强说,要继续做好稳经济各项重点工作。确保粮食稳产和能源稳定供应,夯实稳物价和保障发展的基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进一步畅通大动脉和微循环,打通物流和产业上下游衔接堵点,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国企提升核心竞争力,以有效举措增强民企发展壮大的信心。支持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合法合规境内外上市融资,打造稳定透明、公平竞争、激励创新的制度规则和营商环境。城镇化是必然趋势,要稳地价稳房价,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促进消费和有效投资,做好扩大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工作。

    李克强说,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各地在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上有很多办法可用,要创造性工作。各部门要支持帮助地方解决困难和问题,形成稳经济合力。

    肖捷、何立峰参加。

    2022-05-19
  • 直升机到场!今天,这个联盟在河北医大一院成立,开启“空中120”生命救援新通道——

    5月8日,伴随着入夏后的第一场小雨,河北省创伤救治迎来了新的纪元。

    为贯彻落实河北省卫生健康委《河北省创伤中心建议工作方案》文件精神,保障在疫情形势下,快速、高效为患者实施医疗救援。当日上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5G急诊创伤救治联盟启动仪式在综合会议厅举行





    石家庄市急救中心主任姚建明、河北省急救医学会副会长刘苏平、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赵增仁出席,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盟成员单位代表等参加仪式。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赵媛媛主持仪式。





    石家庄市急救中心主任姚建明致辞

    众所周知创伤是造成人类死亡的十大原因之一,救治难度最大,致死、致残率最高,而创伤中心的建设不像胸痛中心、卒中中心那样有了成熟的标准规范,还有一些未能突破的难点。

    今天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率先成立的急诊创伤救治联盟必定会为探索创伤中心建设提供建设经验。石家庄急救中心愿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5G急诊创伤联盟加强合作,探讨院前急救与院内多学科联动措施,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做到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优化救治流程,推动区域性的创伤救治体系的完善提升,为省会人民群众保驾护航。





    河北省急救医学会副会长刘苏平讲话

    创伤是造成人类死亡的十大原因之一,救治难度最大,致死、致残率最高的就是严重创伤,通常累及多个器官,涉及多个科室,不仅病情复杂,还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和亟需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国家及省卫生健康委分别于2018年、2021年印发通知,明确要求加强以创伤中心为核心的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建设。

    本次启动会是一个开始,希望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5G急诊创伤联盟牵头作用下,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不断优化救治流程,推动区域性的创伤救治体系的完善提升,为石家庄地区乃至全省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提升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逐步建立创伤救治“上下联、信息通、速分流、快救治”的诊疗模式,全方位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创伤患者健康生活质量和就诊体验,护佑一方百姓生命健康。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赵增仁致欢迎词

    严重创伤救治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因创伤就医高达6000多万人次,致死人数达70-80万人,在45岁以下人群中,伤害性死亡是第1位的死因。严重创伤常涉及多器官、多系统的损伤,需要多学科联合进行科学、规范的整体性救治。

    为积极响应国家和河北省创伤救治工作相关要求,我院整合院前急救、创伤外科、骨科、手术室、ICU、康复等相关专业,成立了创伤中心,为创伤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打造一体化的快速综合创伤急救体系。在此基础上,依托我院5G智慧化建设的优势,牵头成立5G急诊创伤救治联盟。联盟打通了直升机空中救援“新通道”,汇集了省内急诊创伤救治优质资源,形成专业合力,将为河北省域内市、县级医院建立初级创伤中心提供技术和管理指导,建立省内5G急诊创伤救治网络,促进急诊创伤救治的同质化和一体化,实现联盟单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

    赵媛媛主持仪式





    联盟单位代表共同点亮启动柱,宣布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5G急诊创伤救治联盟正式成立。

















    大会宣读了联盟会章程,并进行了授牌和颁发证书仪式。





    辛集市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尹亚鹏





    栾城区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军力

    联盟代表辛集市第一医院书记尹亚鹏、栾城区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军力分别作为代表发言。

    参观5G救护车及转运直升机






    随后,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参观5G救护车及转运直升机,通过讲解演示,现场了解救治转运流程,各联盟单位代表认真向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急救人员咨询每一个细节,努力使生命救援做到缩短每一个分分秒秒。





    据悉,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5G急诊创伤救治联盟旨在依托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创伤中心医疗资源,协助各市县级医院建立同质化创伤中心,形成区域协同,分级分类救治的创伤医疗救治网络体系。开展5G互联互通5G救护车系统及直升飞机空中救治通道等措施,扩大院前急救服务半径,为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河北省急救医学会5G+急诊创伤

    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启动仪式结束后,由河北省急救医学会副会长刘苏平教授主持河北省急救医学会5G+急诊创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线上线下同时进行,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张庆富教授当选专委会主任委员。

















    成立大会结束后,多位省内急诊创伤救治专家同道汇聚一堂进行学术交流,分享急诊创伤患者救治经验与新技术探索,共同为建立河北省全方位、多维化急诊急救体系出谋划策。

    2022-05-19
  •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

    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5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

    习近平指出,中国贸促会1952年成立以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为拉紧中外企业利益纽带、推动国际经贸往来、促进国家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贸促会70年的历程,是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体现,也是各国企业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见证。

    习近平强调,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各国工商界对和平发展的期盼更加殷切,对公平正义的呼声更加强烈,对合作共赢的追求更加迫切。习近平提出4点建议:

    第一,聚力战胜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积极开展疫苗研发、生产、分配国际合作,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共筑多重抗疫防线,推动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第二,重振贸易投资。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全面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世界经济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使世界经济走上长期健康稳定发展轨道。要支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做大合作蛋糕,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第三,坚持创新驱动。要挖掘创新增长潜力,共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充分参与、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制定规则,为科技发展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环境。要深化创新交流合作,推动科技同经济深度融合,加强创新成果共享,努力打破制约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

    第四,完善全球治理。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动员全球资源,应对全球挑战,促进全球发展。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拆墙而不筑墙、融合而不脱钩、包容而不排他,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习近平强调,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高水平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工商界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让我们携起手来,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共同解决当前世界经济以及国际贸易和投资面临的问题,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2-05-19
  • 华北东北多地提前体验初夏般炎热 明起南方新一轮降水上线

    中国天气网讯今天(5月18日),中东部大部地区降水稀少,明天起至22日,南方新一轮降水过程将再度上线,江南南部及华南等地将是核心区域,部分地区有暴雨现身,当地需注意防范次生灾害的发生。而北方则将维持晴朗升温的格局,明天东北、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也将加入到30℃的行列,夏天般的炎热提早上线,公众需注意防晒补水。

    明起南方新一轮降水再上线江南南部华南局地有暴雨

    昨天,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进入降水间歇期,降水主要集中在云南、西藏等地,其中西藏东部、四川中部和西北部、重庆西南部、云南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中到大雨。

    预计今天,西南地区仍将是降水的主阵地,西藏北部和青海南部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西藏东部和南部、甘肃东部、宁夏、陕西北部和南部、四川、云南、重庆、贵州、湖北、湖南北部、河南南部、安徽西部、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东部、辽宁东北部、海南岛、台湾岛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局地有大雨。

    明天起至22日,南方将再迎新一轮降水过程,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等地多降水,降水量级以中到大雨为主,局地暴雨。其中,明天,西藏东部、川西高原北部、四川西南部、云南东北部和南部、贵州大部、湖南北部、海南岛西部、台湾岛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贵州西部和南部等地局地暴雨。

    后天,云南中东部和南部、贵州南部、湖南中南部、江西大部、福建西部、广东北部、广西、西藏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湖南南部、云南东南部、广西北部等地局地暴雨。

    明后天,南方新一轮降雨过程将再发展,由于上一轮强降雨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局地雨势猛烈,目前江南南部、华南等地部分地区的土壤仍处于饱和状态,上述地区正是本轮降雨的核心区域,需警惕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发生。而在北方,在暖高压脊控制下,一直到周末,都将是晴朗干燥的天气,公众需注意补水。

    东北多地将迎今年首个30℃南方阴雨打压下再降温

    在阳光的加持下,北方大部升温不停歇,今天,华北多地将率先达到或突破30℃,像北京今天最高气温可达31℃,本周也开启了入夏进程。明天起,内蒙古及东北的一些地方也将加入30℃行列,像沈阳、呼和浩特将先后在明后天迎来今年首个30℃。

    相较于北方,南方由于雨量较多,光照条件不足,普遍升温缓慢,明天起,随着降雨增多,江南、西南东部等地再迎降温,最高气温普遍将降至20℃出头,前两天的湿冷感回归,夏意将再次被雨水击退,公众防雨的同时还需注意添衣防着凉。

    2022-05-18

  • 首 页  上一页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