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校园里,冬奥精神在回响

    3月的北京,春色吐露。

    刚刚结束了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詹圣念和四名小伙伴来到了北京学校通州校区,讲述起自己难忘的冬奥经历。

    为期4个月的艰苦训练,挑战长时间举着引导牌、穿着高跟鞋在鸟巢一遍遍走到脚抽筋,在零下十几度的室外彩排中冻到失去知觉……

    “经历过磨炼,这段经历才显得更加完整和珍贵。”詹圣念说,在未来的道路上,她要把奥运精神传承下去。

    这场青春宣讲,拉开了北京市“共情冬奥·共话未来”系列主题宣讲活动的序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

    新学期,大中小学纷纷利用冬奥资源讲起“冰雪思政课”,冬奥精神在校园里久久回响。

    1.“冬奥思政课”领跑开学季

    “冬梦”会徽、“一起向未来”口号、正在冲刺的滑雪运动员……刚一开学,浙江大学求是学院大一学生赵悦琦就用几个标志性元素,画下她对2022北京冬奥会的深刻印象。

    “观看在家门口举办的冬奥会,是我整个寒假最兴奋的事情。”赵悦琦指着她的手绘作品说,无论是充满“中国式浪漫”的开闭幕式,还是历经艰苦训练获得出彩成绩的运动员,都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她:“从未如此深刻地体会到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的强大。”

    “为你的冬奥记忆设计一幅主题海报”——这是浙江大学精心策划的冬奥思政大课之一。

    冬奥知识小课堂、“志愿冬奥,强国有我”冬奥会主题班会……眼下,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已圆满落下帷幕。众多学校行动起来,将冬奥精神融入“大思政课”,深入发掘冬奥会中鲜活的育人素材,将其有机融入了立德树人全过程。

    看,北京市东城区定安里小学的开学典礼上,来了群“冰雪小老虎”!

    身穿可爱的小老虎服饰,一年级的“小豆包”们虎头虎脑地跑上台,在欢快的歌曲声里蹦蹦跳跳,做出短道速滑、高山滑雪等冬奥项目的动作。表演完后,四年级和六年级的哥哥姐姐则分别讲起了运动员夺金背后的感人故事和冬奥场馆中的“黑科技”。稚嫩却饱含深情的讲述中,浓厚的家国情怀、动人的冬奥林匹克精神注入孩子们心田。

    就连幼儿园的“小豆丁”,也能脱口而出不少冬奥会知识。

    松开妈妈的手跑进校园,5岁的小树惊喜地发现,假期里一直活跃在冬奥、冬残奥赛场上的冰墩墩、雪容融竟出现在了滑梯旁、教室里:“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运动员努力拼搏超越自我的故事。我以后体能训练不偷懒了,也要像苏翊鸣、谷爱凌一样,长大了赛出好成绩、为祖国争光!”

    “北京冬奥会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我们要善于抓住冬奥元素、凝聚冬奥精神、发挥冬奥效应。”浙江大学思政课教师、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卢军霞说出了不少教育者的心声。

    2.鲜活事例背后要有深一度的思考

    北京冬奥会这堂课怎么讲出彩、讲入心,考验着老师们的智慧。

    为了给学校参加冬奥会的志愿者们讲好一堂50分钟的主题党课,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静准备了一个多月。

    最终的主题是“北京冬奥会与国家发展”。切入口,都是学生的亲身见闻——他们服务的场馆里处处彰显的“科技范儿”、他们近距离接触的运动员夺金背后的艰辛付出。

    “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冬奥会后中国发展的问题。”马静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走势为案例,为学生讲解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后遇到的挑战,激励志愿者刻苦努力。“有学生写了很长的感言,‘志愿服务没有终点,青春担当永无止境’。”

    冬奥思政课讲什么、怎么讲?老师们说,一次次精心备课后,最深切的体会是,用鲜活的事例打动人,用真挚的情怀感染人,用透彻的说理启迪人。

    “要用身边鲜活生动的案例,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17岁的苏翊鸣、18岁的谷爱凌、20岁的赵嘉文……这些同龄人榜样,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政治教研组组长张帅在课堂上激活学生的“法宝”。可在他看来,要说服正处于思想活跃期的高中生,这些还远远不够。讲科技自立自强,他会举冬奥场馆的建设;讲人类命运共同体,他则会举出冬奥会对绿色可持续理念的执守:“从事例讲起,但更要深一度地引起思考。”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邓喆认为,价值观的塑造离不开情感的共鸣:“例如,从冬奥精神延伸到清华大学特色的体育育人传统,清华大学自建校起就形成了体魄与人格并重的体育育人传统,有‘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我把奥运精神和同学们自身加强体育锻炼结合起来,以此激励同学们强健体魄、磨砺意志,肩负起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

    3.价值观教育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

    一堂堂冬奥思政大课讲下来,不少老师惊喜地发现,“效果实在是太好了!”

    “选择真实鲜活的事例,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也激发了他们思考和讨论的热情。不少学生结合自己或家人的经历踊跃发言,表达对冬奥赛事关注的同时,也表达出他们对绿色发展、奥林匹克精神、志愿服务精神的感受和思考。”张帅的冬奥课堂上,学生发言讨论的热情满满。这也让他对日常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新的思考。

    “充分挖掘重大活动的育人资源,有助于将重大活动的生动实践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邓喆认为,近几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等都是讲好思政课、做好价值观教育的重大契机:“要善于把握契机,把蕴含其中的育人资源梳理、转化为适应不同年龄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有效引导学生。”

    “价值观教育是需要榜样的。”把握契机、利用热点的过程中,卢军霞认为,“小切口”“小故事”有大作为:“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鲜活的思政课素材,正是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

    对此,马静也有同感。她用两个关键词概括自己的感受——见缝插针、润物无声:“思政课讲授、价值观教育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实践经历,抓住学生的思想脉搏,这样会事半功倍。”

    2022-03-15
  • 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育人铸魂,加强教育引导,将北京冬奥会遗产持续用好,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学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在现代社会,人生的青少年期主要都在学校度过,学校是进行集中、系统和持续性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主要集中于价值观塑造、能力培养和核心知识获取三个方面。如果学校仅仅注重知识教育,尤其是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只能将学生培养成一个专业、有用的人,这样的人缺乏理想信念,只有学理知识;不需要思考,只需要好用,有学者将其称为得了“空心病”的人。“空心病”的核心问题是缺乏支撑起人生意义感和幸福感的价值观。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要重视校园阵地建设,警惕因价值观教育缺失导致的教育问题演变为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局部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学校要充分认识到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重大战略意义,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探索形成长效培育机制,提升培育合力。

    课堂讲坛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用好思政课主阵地,促进课程思政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课堂教育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思政课主阵地之外,学校要深入挖掘其他课程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源,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教育中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引导各级各类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建优建强“大思政”教师队伍。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教师队伍,是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力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人的思想和灵魂是一项充满艺术性的工作,不仅需要扎实学识,还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仁爱之心。教师队伍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解决好信心问题,教师队伍的信心既来自对“四个自信”的笃定,还来自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对思政课和思政教师的重视、鼓励和支持。要让思政课教师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让各级各类名师、负责同志带头重育人,积极踊跃去讲思政课,提升壮大教师队伍,推出主题鲜明、声势浩大的“大思政课”,进一步发挥教师立德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应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教育,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使之成为青少年日常学习生活的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需要时间的积累和行为的外化,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学生日常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因此,只有“能近取譬”,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社会实践活动的性质和手段至关重要。在实践养成方面,大中小学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课堂讲坛之外的社会实践教育(即二、三课堂),在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等方面做实做细做好,与课堂教育相互补充。

    2022-03-15
  • 以残疾人体育交流合作描绘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宏伟画卷

    残疾人是人类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残疾人事业发展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衡量标准。迈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进步显著,特别是残疾人体育发展水平快速提升,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勇于面对挑战,积极康复健身,书写精彩人生,彰显了我国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制度优势,展现了我国尊重和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历史性成就。

    体育是国际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残疾人体育,不仅对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促进残疾人融合发展、推动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利于促进国际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开展残疾人事务国际交流与合作,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残疾人事业的理解与支持,以残疾人体育为纽带,同世界各国各地区残疾人运动员互相学习,友好交流。正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和权利保障》白皮书指出的,中国全面参与国际残疾人体育事务,不断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残疾人组织交流合作,增进各国人民包括残疾人之间的友谊。

    残疾人体育是我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弘扬了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了各国人民的交往、了解和友谊,为构建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人权治理秩序、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刚刚闭幕的北京冬残奥会,展现了中国人民致力于与各国人民共同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建设更加包容世界和共创共享美好未来的真诚愿望和坚定决心,与世界各地残疾人朋友共同发出了团结包容的时代呼唤,成为中国落实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平台。

    北京冬残奥会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的最好时机,也是助推中外残疾人体育国际交流的最佳舞台。通过举办北京冬残奥会,广大残疾人群体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被大大激发,带动更多残疾人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享受体育带来的热情和快乐,越来越多残疾人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成就出彩人生,实现人生梦想;残疾人挑战极限、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激励了全国人民,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

    当前,中国已实现了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全面小康,在消除残疾人贫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发展残疾人体育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未来应积极分享经验,与联合国机构、各国政府、民间组织开展广泛务实合作,尽己所能为其他国家实现残疾人减贫、增进残疾人福祉提供有力支持。通过积极推动国际和区域合作,与发展中国家共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强同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残疾人社会保障、医疗康复、辅助器具、公共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务实合作,促进残疾人事业在交流中共同前进。

    一方面,探求更加科学、更加公正、更符合国情的残疾人服务政策和发展规划,通过无障碍建设,使残疾人广泛参与社会生活,积极拓展残疾人体育管理、持续发展、体育康复等相关内容,促进残疾人选择合适体育活动并与健全人体育相融合;另一方面,开展以维护残疾人尊严、促进残疾人权利为目标的国际合作,分享服务政策优化、制度安排创新、技术方案设计经验,增进民间交流了解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人权治理秩序,进一步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包括残疾人在内的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中国坚持的残疾人体育事业作为国与国之间交流的重要载体,以残疾人体育交流合作描绘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宏伟画卷,从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互动中探讨并解决残疾人面临的共同课题,必将推动国际残疾人体育运动“一起向未来”。

    2022-03-15
  • “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体育领域的一次生动实践” ——多国人士高度赞扬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完美收官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13日晚圆满落幕。面对世纪疫情,中国以卓绝努力为世界奉献了冬奥会、冬残奥会两场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世界看到,中国不仅兑现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为全球体育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也通过两场盛会增进各国人民友谊、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体育领域的一次生动实践。

    埃及前驻华大使馆旅游参赞纳赛尔·阿卜杜勒-阿勒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生动、可借鉴、具有深远影响的国际性案例。中国全力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打造成精彩纷呈的国际体育盛会,不仅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为全球体育事业发展、促进各国文明交流和增进全世界人民友谊作出巨大贡献。

    《约旦时报》体育新闻编辑雷伊德·舒库姆说,中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实属不易,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中国成功举办这两场体育盛会,增进了各国运动员间的交流和友谊,带动了不同文明间的互鉴,向世界传递了人类对于和平与团结的向往和信心。

    巴基斯坦《都市观察报》主编扎希德·法鲁克·马利克说,世界再次看到负责任的中国展示了人类团结一致的美好景象。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中国以热情的姿态和友好的交流促进世界团结与合作,传递出和谐、一起向未来的信息,在国际体育领域强调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乌兹别克斯坦冬奥代表团旗手、高山滑雪运动员科米尔忠·图赫塔耶夫表示,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困难时期,北京冬奥会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近距离交流和友谊。

    纳米比亚奥委会主席阿布纳·艾克索格布表示,感谢中国给世界带来难忘的体育盛会。本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向世界传递了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赛的精神。

    肯尼亚国际问题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说,中国在全球疫情背景下以令人印象深刻的安全和标准举办了这些赛事,赢得世界钦佩。中国以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契机,展示了公平、包容、自强的价值观。

    巴西伯南布哥州媒体协会主席穆西奥·阿吉亚尔说,中国通过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创新能力在体育运动中的运用,但更重要的是向世界传达了团结在一起的信心。

    《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谢里克·科尔茹姆巴耶夫说,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场上,各国选手不断突破自身极限。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中国将世界凝聚在“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周围,一起向未来。

    日本杏林大学教授刘迪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人类在空前复杂的时代举办的。这两场盛会所展现出的体育精神,必将持续唤起人类团结、合作与进步的勇气。

    泰国奥委会副主席、国际奥委会委员巴达玛·利斯瓦达恭表示,中国向全世界奉献了简约、安全、精彩的盛会。中国将本国传统文化与冰雪文化和奥运文化完美融合于一体,所做努力令人钦佩。

    2022-03-15
  • 冬奥会里的中文创意

    的几个加以解读,希冀“处一隅而观全局”。

    冬梦、飞跃诠释奥运精神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早在殷商时期就成为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石。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中国印”会徽曾让汉字大放异彩,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也因汉字元素而“如虎添翼”。

    两幅会徽均包括奥运标志、运动项目及场景、城市、年份,层次清晰、互为补充、寓意深远。“冬”和“飞”的上半部分刚劲曲折,惟妙惟肖地呈现了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冰雪运动员的矫健身姿;会徽下半部分相对柔美圆润,既有赛场、跳台、滑道的轮廓,又似重峦叠嶂、绵延起伏。在绚烂的“冬”“飞”与抽象的奥运标识、残奥标识的映衬下,黑色的“BEIJING2022”印鉴如同“一锤定音”,表达了中国对世界的坚定承诺。

    “冬梦”“飞跃”会徽堪称多种文化元素合璧的典范——行云流水的书法字体、苍劲朴拙的中国剪纸与现代艺术的抽象风格,互为肌理,充满动感、力度和人文关怀,不仅传承了2008年北京夏奥会的文化“基因”,也践行了奥运会倡导的共筑梦想、超越自身、激励世界的精神。

    青铜“何尊”彰显中华历史

    奥运会的开幕式等仪式,常常是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浓缩版”。作为这次冬奥会仪式的重要器物,火种台的设计采用了西周时期青铜礼器“何尊”的曲线造型,基座沉稳,象征“地载万物”,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顶部舒展开阔,意指迎接纯洁的奥林匹克火种。

    “尊”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后来泛称一切酒器,在春秋战国时期又引申出“尊崇”“尊重”等词义,如“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论语》),“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墨子》)。

    “何尊”大约铸成于3000年以前,现为国家一级文物。其铭文虽仅有12行、122字,却记述了周武王举行祭祀时发表的祷辞,以及周成王在新都城举行祭祀、赏赐臣民的活动。根据铭文可推知,这件青铜器是名“何”的西周宗室贵族铸造的,因而出土后被命名为“何尊”。

    “尊”有多种形制,火种台设计主要参考“何尊”造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铭文含有“宅兹中国,自之乂民”,这是目前所知最早将“中或”(即“中國”)二字连用的文献。尽管“中或”在当时多指西周王朝的成周城地区,但也奠定了后世“中国”国家概念的基础。“何尊”铭文对阐释中华文明之源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火种台整体设计既暗含奥运元素,又彰显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厚重历史。

    场馆命名撷取文化精华

    《论语》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物命名是语言学、经济学、心理学、广告学等都十分关注的领域。构思精妙的名称不仅能让事物信息快速传播,还能构建某种审美取向、价值观念。这次冬奥会的五个标志性竞赛场馆的别名,简洁晓畅、音义皆佳又名副其实。

    “雪游龙”是中国第一座雪车雪橇场馆,如一条巨龙蜿蜒于崇山峻岭之巅,用“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来形容恰到好处,而龙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寓意吉祥、兴旺和力量。“雪如意”即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造型神似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如意”,而“吉祥如意”“称心如意”正是中国人常挂嘴边儿的祝颂语。“雪飞天”是首钢滑雪大跳台的别名,也是工业遗产再利用的范本。其绚烂、扭转的外形好似敦煌莫高窟的名片——“飞天”灵动而飘逸的身形。“水立方”作为国家游泳中心早已闻名遐迩,其设计理念源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今“水立方”华丽转身“冰立方”,实现了两种运动的无缝衔接。“水”与“冰”的差异就在于是否有表意符号“冫”,实物之间可以快速转换,汉字名称亦可自由切换,可谓神来之笔。“冰丝带”是世界上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冬奥速滑场馆,设计者受老北京传统冬季游戏“冰陀螺”启发,用环绕于外层的22条晶莹“丝带”状曲面玻璃幕墙来“描摹”运动员飞速滑过的影迹。

    五大竞赛场馆的别名古朴典雅,除了将代表冬奥会的“冰”“雪”与蕴含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游龙”“如意”等融为一体,形成齐整的三字格,韵律和谐;还结合了现代科技、办奥理念,寥寥数字却表达了吉祥、美好、力量、尊贵等丰富的文化意蕴。

    北京冬奥会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汉语汉字成为开启奥运梦想的又一把钥匙。如何将中国的文化智慧、发展理念、建设成就通过多样又接地气的文化产品、文化习俗等传播得更广,如何进一步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宝藏,是下一步应着重研究的新课题。

    2022-03-14
  • 历史性突破 中国代表团金牌奖牌双第一

    光明日报北京3月13日电(记者王东)13日下午,随着残奥高山滑雪男子回转坐姿组项目落下帷幕,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6个大项78个小项的比赛全部结束。中国体育代表团共取得18金20银23铜共61枚奖牌的成绩,历史上首次位列冬残奥会金牌榜和奖牌榜的第一,实现历史性突破。

    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实现全项参赛、全面进步。代表团参加了轮椅冰壶、残奥冰球、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单板滑雪、残奥越野滑雪和残奥冬季两项全部6个大项、73个小项的角逐。这是中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参赛各大项均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13日是北京冬残奥会的最后一个比赛日,全天共在残奥高山滑雪、残奥越野滑雪及残奥冰球三个大项上决出最后的六枚金牌。在张家口赛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进行的残奥越野滑雪混合接力4×2.5公里比赛中,由单怡霖、王晨阳、郑鹏和蔡佳云组成的中国队,以26分25秒3的成绩为中国摘得一枚银牌;在残奥高山滑雪男子回转站姿组比赛中,中国选手梁景怡获得银牌,金牌被法国选手阿蒂尔·博谢获得。残奥冰球的金牌被美国队获得,他们在决赛中以5比0战胜加拿大队。

    至此,本次北京冬残奥会的78项比赛全部结束,共有15个代表团在北京冬残奥会上获得了金牌,有19个代表团获得了奖牌。

    中国代表团此前曾五次征战冬残奥会,四年前,轮椅冰壶队在平昌冬残奥会成功夺得冠军,帮助中国队实现金牌和奖牌“零的突破”。

    本届赛事之前,中国运动员从未在冬残奥会雪上项目上获得过奖牌。而此次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单板滑雪、残奥越野滑雪和残奥冬季两项四个大项,中国代表团均有金牌入账,雪上项目队共夺得17枚金牌、20枚银牌、22枚铜牌,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北京冬残奥会冰上项目,中国代表团斩获1金1铜,全面进入世界强队行列。其中轮椅冰壶队连克强队,成功卫冕。残奥冰球项目,2016年才组队的中国队从“零”起步,在北京冬残奥会收获一枚宝贵的铜牌。

    中国代表团中有85名运动员为首次参加冬残奥会,占88.5%,平均年龄25岁。代表团开幕式旗手、未满18岁的河北张家口运动员郭雨洁在残奥冬季两项女子短距离站姿组比赛中成功夺金;高山滑雪运动员张梦秋3月9日刚满20岁,取得2金3银的好成绩;纪立家、王鹏耀、朱永钢平均年龄不到20岁,分列残奥单板滑雪男子障碍追逐UL级冠亚季军,大决赛出发前,他们互相打气:“加油,骄傲是属于中国的!”三面五星红旗在颁奖仪式上同时升起,分外鲜艳。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耿焱红获得残奥单板滑雪1枚银牌。中国年青一代残疾人运动员表现出乐观、进取、阳光、自信的良好风貌,正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充满活力的生动写照。

    北京冬残奥会期间,中国冬残奥运动员在赛场上展现着拼搏精神和顽强意志,不畏强手、奋勇争先、为国争光,体现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阐释着“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失去右腿的高山滑雪运动员刘思彤说:“每次进入出发台,我都是带着梦想滑下来的!”当两臂空荡的孙鸿胜冲下高山,他用22年与命运的顽强抗争证明:“你行,我也行!”残奥冰球晋级赛中国队战胜捷克队,队长崔玉涛主动上前安慰对手、拥抱对手,这一暖心举动感染了所有现场观众。

    每一名运动员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精彩时刻,都值得所有人为他们鼓掌。

    2022-03-14
  • 中共中央国务院致北京第13届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贺电

    中国体育代表团:

    在北京第13届冬残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奋勇争先,夺得18枚金牌、20枚银牌、23枚铜牌,在金牌榜、奖牌榜居第1位,取得了我国参加冬残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为成功举办北京冬残奥会作出了重大贡献。党中央、国务院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在本届冬残奥会上,你们牢记党和人民嘱托,发扬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全项参赛、勇于超越,自强不息、团结拼搏,奏响了坚韧不屈、乐观进取的生命凯歌,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你们以实际行动落实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的要求,同世界各国各地区残疾人运动员互相学习,友好交流,共享盛会,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残疾人的精神风貌。你们的出色表现充分体现了中华体育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权保障与国家发展的成绩,进一步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凝心聚力、团结奋斗注入了精神力量。祖国和人民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当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希望你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续发扬残疾人体育的光荣传统,心系祖国,拼搏奋斗,再创佳绩,推动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鼓舞和激励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勇于面对挑战,积极康复健身,书写精彩人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共中央






    国务院







    2022年3月13日

    2022-03-14
  • 北京冬奥组委:中国代表团成绩创造了历史

    北京冬奥组委会3月13日在北京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冬奥组委主席蔡奇介绍,北京冬残奥会共产生78枚金牌,有4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名运动员参赛。中国代表团参加了所有大项的比赛,目前居金牌榜、奖牌榜第一位,创造了历史。各项赛事精彩纷呈,向全世界展示了残奥健儿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记者让宝奎制作吕慧乾视频来源北京冬奥组委)

    2022-03-14
  •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圆满闭幕 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王岐山 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出席闭幕式

    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闭幕式。
    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13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出席闭幕式。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在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之后,北京冬残奥会以出色的赛事组织、完善的无障碍设施、人性化的服务,赢得了运动员、教练员和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过去9天,来自46个国家(地区)的近600名残疾人运动员享受激情、奋勇拼搏,展现了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的精神。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18枚金牌、61枚奖牌,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创造了参加冬残奥会以来的最好成绩。

    夜幕下的国家体育场流光溢彩,充满着依依惜别的浓浓情谊。

    在《和平——命运共同体》的乐曲声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同帕森斯等走上主席台,向观众挥手致意。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伴着优美的音乐,闭幕式开场表演《高光时刻》开始。体育场中央的巨幅地屏上呈现出一部留声机,残疾人和健全人表演者共同缓缓推动唱针,闪耀着金色光辉的唱片旋转启动。9天比赛的精彩瞬间一一浮现。

    全体起立。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留声机上的金色唱片变幻为璀璨星河中的蓝色地球。各参赛代表团旗帜入场,色彩斑斓的旗帜汇聚成欢乐的海洋。

    2位新当选的国际残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来到场地中央,向6名北京冬残奥会志愿者代表献花致敬,感谢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大屏幕上呈现志愿者热情周到服务的感人画面。

    柔美的音乐响起,由残疾人和健全人演员共同表演的《爱的感召》,深深触动着人们的心灵。残疾人大提琴演奏者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国际残奥委会会旗徐徐降下。

    国际残奥委会会旗交接仪式开始。北京市市长陈吉宁挥动国际残奥委会会旗,交给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帕森斯将会旗交给下届冬残奥会主办城市意大利米兰市副市长斯卡武佐和科尔蒂纳丹佩佐市市长盖迪纳。

    现场唱响意大利国歌,升起意大利国旗。大屏幕上播放下届冬残奥会主办城市短片《我们是光》。

    随后,北京冬奥组委主席蔡奇致辞。他说,在这令人难忘的9天里,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用坚强意志实现残奥梦想,展现了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平等自强的生命尊严、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让全世界领略到冬残奥会的独特魅力。残奥大家庭成员团结协作,媒体精心转播报道,向全球呈现了精彩的残奥运动。感谢全体服务保障人员,大家的努力成就了冬残奥会的简约、安全、精彩。我们将继续发扬“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携手推动残疾人事业实现更大发展,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

    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致辞。他表示,北京冬残奥会令人惊叹、安全可靠、精彩非凡,为未来冬残奥会树立了标杆。祝贺中国成为冬残奥运动强国,感谢北京冬奥组委、中国残奥委会、中国政府和全体中国人民。最后,帕森斯宣布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并号召运动员们4年后在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再次相聚。

    由众多残疾人微笑瞬间构成的短片,开启了最后的告别时刻。一个个饱含着难忘记忆的画面在留声机上重现。伴着《雪花》动人的旋律,“大雪花”造型的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缓缓熄灭。

    在盲童合唱团孩子们天籁般的歌声中,“北京2022”字样的焰火在体育场上空绽放。

    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在京全国政协副主席以及中央军委委员出席闭幕式。

    国际残奥委会负责人等出席闭幕式。

    2022-03-14
  • 【两会声音】两个半小时答13问,李克强总理记者会回应多个热点

    【解说】3月1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李克强总理在两个半小时里回答了13个问题。对中外记者关心的经济发展、乌克兰局势、两岸关系、改善民生等问题进行了回应。

    【解说】谈及5.5%左右经济增速预期目标,李克强总理表示,制定宏观政策是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的,高水平上的稳就是进。

    【同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今年经济确实遇到了新的下行压力和挑战,且不说各种复杂环境在变化,不确定因素增多,就是我们本身要实现5.5%的目标,它的增量,也就是中国百万亿元量级以上GDP5.5%的增量,就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总量。十年前我们经济总量还是50多万亿,增长10%,增量有六七万亿就可以了,而今年得要有九万亿名义GDP的增量。这就好像登山,如果你要登1000米的山,想爬10%,那100米就可以,如果你要登3000米的山,想上5%,那就是150米。

    【解说】对于乌克兰局势,李克强总理说,应当尽最大努力支持俄乌双方克服困难进行谈判,谈出和平的结果,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都会支持和鼓励。

    【同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中国从来都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关于乌克兰局势,中方主张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都应该得到遵守,各国合理安全关切也应该得到重视。中方据此作出我们自己的判断,并愿意和国际社会一道为重返和平发挥积极的作用。

    【解说】对于中美关系,李克强总理认为,中美合作对两国、对世界都有益。

    【同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去年,两国贸易额超过75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近三成。这说明什么?中美合作领域是广阔的,是有巨大潜力的。如果美国放宽对中国的出口限制,双边贸易额还会更大,两国和两国人民都会从中受益。中方愿同美方一道择宽处行,谋长久利。

    【解说】谈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李克强总理表示,两岸同胞说到底是一家人,手足亲情任何时候是割不断的。

    【同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我们愿意继续同广大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对来大陆发展的台湾同胞提供同等待遇,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只要两岸同胞和衷共济、团结向前,就一定能够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享中华民族复兴的福祉。

    【解说】在改善民生方面,李克强总理强调,保障基本民生既要用力量力,更要用心,要坚持实事求是,让事实说话,要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

    【同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基本民生和日常生活息息相联,现在我们跨省流动的人超过1个亿,他们异地就业、养老、就学,办有些事往往要来回跑,“跨省通办”确实已经成了新刚需。我们今年要实施一项新政策,就是把人们常用的身份证电子化,也就是说你办有关事项,拿着手机一扫码就办成了。当然,我们也要为那些不用智能手机的人特别是老人提供便利,还要保障公民的信息安全和隐私。

    最近,有的地方发生了严重侵害妇女权益的事件,我们不仅为受害者痛心,也对此事十分气愤。对漠视群众权益的,要坚决追责问责,对那些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行为要严厉打击,严惩不贷。

    2022-03-12
  •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闭幕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1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大会通过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110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大会通过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

    闭幕会由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栗战书主持。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王晨、曹建明、张春贤、沈跃跃、吉炳轩、艾力更·依明巴海、万鄂湘、陈竺、王东明、白玛赤林、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武维华、杨振武在主席台执行主席席就座。

    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和大会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

    会议应出席代表2951人,出席2758人,缺席193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上午9时,栗战书宣布会议开始。

    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决议指出,会议高度评价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21年国家发展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充分肯定国务院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决定自2022年3月12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根据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根据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于2023年1月选出。

    会议表决通过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关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决定批准关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表决通过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决定批准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22年中央预算。

    会议表决通过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决议指出,会议充分肯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今后一年的主要任务,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决定批准这两个报告。

    随后,栗战书发表讲话。他说,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已经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会议审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地方组织法的决定,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两个办法。会议取得的成果,展现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征程上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进一步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意气风发、步调一致向前进的坚定决心。

    栗战书指出,本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时代背景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这从根本上得益于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在新的奋斗征程上,必须深入学习和认真贯彻这一全新政治制度理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得益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宪法核心原则,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的实施,最为根本的就是确保党的指导思想、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确保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得以全面实现;得益于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要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得益于依法正确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既支持“一府一委两院”高效推进各项事业,又确保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得益于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推动人大制度和运行机制更加完善更加定型,有效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栗战书指出,本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以来,各位代表肩负党和人民重托,积极参加会议审议,提出高质量、有分量的议案和建议,从不同角度参与重要法律的制定修改,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要保持永不放松、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认真履行代表职务,在各自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成绩。

    栗战书说,今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新使命新任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实施宪法,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监督“一府一委两院”工作,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全面提升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上午9时42分,栗战书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结束。

    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丁薛祥、刘鹤、许其亮、孙春兰、李希、李强、李鸿忠、杨洁篪、杨晓渡、张又侠、陈希、陈全国、陈敏尔、胡春华、郭声琨、黄坤明、蔡奇、尤权、魏凤和、王勇、王毅、肖捷、赵克志、周强、张军、张庆黎、刘奇葆、帕巴拉·格列朗杰、万钢、何厚铧、卢展工、马飚、陈晓光、梁振英、夏宝龙、李斌、巴特尔、汪永清、何立峰、苏辉、郑建邦、辜胜阻、刘新成、何维、邵鸿、高云龙,以及中央军委委员李作成、苗华、张升民等。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解放军有关单位、各人民团体有关负责人列席或旁听了大会。

    外国驻华使节旁听了大会。

    2022-03-12
  • 守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山东从严从紧抓好药店疫情防控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为进一步强化药店疫情防控,切实发挥好药店“哨点”作用,近日,省药监局发出通知,要求始终绷紧药店疫情防控这个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从严从紧抓好药店疫情防控工作,守住守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药店要按照“线下线上一致”的原则,持续做好退烧、止咳、抗病毒、抗菌素等“四类药品”销售情况监测和登记上报,严格落实“戴口罩、测体温、亮健康码”基本防控措施和“早报告”制度,全面落实工作人员“应检尽检”义务,进一步强化经营场所环境消毒等工作。

    各地监管部门要坚决扛起疫情防控责任,持续开展药店疫情防控“雷霆行动”,始终保持严管高压态势;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不间断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推动责任落实、工作落地;对不落实防疫规定、未发挥“哨点”作用的药店,一律责令停业整顿并公开曝光。

    2022-03-11

  • 首 页  上一页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