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过黑暗时刻,17岁的梁子路超越了自我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刘星晨)梁子路从高山上飞驰而下,精准滑过所有旗门。在现场欢呼声中,他似风一般冲过终点,时间定格在2分00秒92。在10日北京冬残奥会残奥高山滑雪男子大回转-坐姿比赛中,梁子路揽下一枚宝贵铜牌。

    傍晚颁奖仪式上,梁子路微笑着和台下众人挥了挥手。在不到10分钟的颁奖典礼上,看得出梁子路对于流程并不算熟悉,毕竟这只是这个17岁的大男孩,第一次登上冬残奥会领奖台。

    “第一次上台,我有点紧张。”梁子路再次露出了腼腆的笑容。和给众人的第一印象相同,生活中的梁子路是个内向的大男孩,很多时间喜欢“宅”在家里。

    而在赛场上,不善言辞的他却显得格外自信、成熟。

    “我年龄小,没有他们经验那么足。”在10日的比赛中,梁子路是出战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一位。面对着久经沙场的老将,他却直言,“第二轮比赛发挥得很好,(比赛前)我就感觉能进前三,我有这个信心”。

    其实在7日的男子全能-坐姿比赛中,位列第4的梁子路曾与奖牌擦肩而过。仅3天的时间,他便实现了突破。

    “什么(外界因素)也不去想,就想自己的动作,要怎么滑下来。”梁子路话语间有着几分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对于一位17岁的小将而言,这种调整并不容易。但一路走来,他早已习惯从“黑暗”中找到方向。

    幼年遭遇车祸,父母相继离世,家中经济条件困难,在成为职业运动员前,梁子路几乎遭遇了人生最黑暗的时刻。

    2016年,河北成安县残联选拔运动员时,梁子路脱颖而出。对生活的热情增加后,他格外努力,也是在这一年,他入选河北省残疾人滑雪队。

    “正式接触高山滑雪项目是在2018年,之前对这个项目完全不了解。”回忆起与高山滑雪结缘时的场景,梁子路这样说到。那时的“高山滑雪”于他只是个模糊的概念。

    但很快,他便找到了通往成功的路。2018年全国残疾人滑雪锦标赛冠军、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第三名……在取得一系列成绩后,2020年5月,梁子路叩开了国家冬残奥集训队大门。

    彼时的他,只有16岁。“弟弟能走到今天,真的不易,真的幸运。他的努力获得了回报。”在此前接受采访时,梁子路姐姐便表示,他能够站上北京冬残奥会赛场便已经是成功。

    “最想和我姐分享(胜利喜悦)。”在10日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男子大回转-坐姿比赛赛后,提到姐姐的梁子路同样兴奋地将声音提高了几个分贝。

    在成长道路上,姐姐或许是给予梁子路最多力量的人。“前几天比得不太好,姐姐的电话都不想接,不想和她说话,回去之后要和她说,‘姐,我拿了一块牌!’”虽然还没有来得及给姐姐打电话,但梁子路相信,她一定看到了自己今天的出色表现。

    谈起平日里的训练,梁子路表示,“从早上7点到11点,午饭后从12点到15点左右结束。”每天近7个小时的训练,在一次次的摔倒、爬起中,让梁子路练就了赛场上所展现的那份自信。

    从对高山滑雪项目在认知中的“一片空白”,到在家门口登上领奖台,4年的时间,梁子路用行动向命运的不公发出呐喊。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在“超越自我”。(完)

    2022-03-11
  • 综合消息:收1铜中国仍居双榜榜首 中国轮椅冰壶队晋级半决赛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王祖敏)北京冬残奥会开赛第六天,中国代表团遭遇本次赛会的首个“无金日”,收获一枚铜牌。但凭借此前的优势,中国代表团仍以10金9银13铜共32枚奖牌,稳居金牌和奖牌双榜榜首。

    加拿大(7金2银7铜)和乌克兰代表团(6金8银5铜)仍然占据金牌榜的第二和第三位。位居金牌榜第4-8位的分别是法国(4金),奥地利、挪威、日本、斯洛伐克(各3金)。分别获得2枚金牌的美国、德国和芬兰位居第9-11位。

    10日:中国高山滑雪再取1铜轮椅冰壶队跻身半决赛

    10日的北京冬残奥会赛场,仅产生了残奥高山滑雪的3枚金牌。在男子大回转-坐姿比赛中,中国选手梁子路获得铜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当日的唯一一枚奖牌。在残奥高山滑雪男子全能-坐姿比赛中,年仅17岁的梁子路就曾位居第四名,与领奖台仅有一步之遥。此番他终于迈过这一步,如愿摘取奖牌。

    在男子大回转-站姿比赛中,4天前刚刚获得男子超级大回转-站姿金牌的19岁小将梁景怡被寄予厚望。在10日的比赛中,梁景怡首轮赛事位居第五,最终获得第八名。

    当日男子大回转-视障、站姿和坐姿金牌分别被奥地利、芬兰和挪威三国选手瓜分。

    轮椅冰壶10日进行最后一天的循环赛,中国队一日双赛。在率先进行的一场较量中,中国轮椅冰壶队以6:3战胜英国队,取得7连胜,在最后一轮赛事之前,与瑞典队均为7胜2负并列循环赛第一,提前晋级半决赛。

    共有11支队伍参加本届冬残奥会轮椅冰壶赛,在循环赛结束后,将取前四名进入半决赛。北京时间10日晚,中国轮椅冰壶队将迎战本届冬残奥会循环赛的最后一个对手拉脱维亚队。

    中国轮椅冰壶队是中国冰雪运动的荣耀之师,在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上,他们一举夺魁,为中国实现了冬残奥会金牌和奖牌零的突破。本届冬残奥会上,中国轮椅冰壶队先抑后扬,在前两场比赛中先后不敌加拿大队和瑞典队,遭遇两连败。

    11日:雪上三项产生13金冰上两项争夺决赛权

    北京冬残奥会将在11日迎来繁忙的一天,3个雪上大项将产生13枚金牌。

    残奥单板滑雪将进行男女坡面回转的4项决赛。在7日进行的单板滑雪男子障碍追逐-UL级,中国3位“00后”小将纪立家、王鹏耀、朱永钢包揽金银铜牌。时隔4天后,这个“00后”天团将在男子坡面回转-UL级比赛中再次披挂上阵,他们的表现与成绩值得期待。

    残奥冬季两项将进行最后6个小项的角逐。已获3枚冬季两项金牌的中国队,11日有望在男子长距离-坐姿和女子长距离-站姿等项目上扩大战果。乌克兰队是冬季两项的绝对霸主,此前已获5金7银4铜,乌克兰代表团在本届冬残奥会上的绝大多数奖牌来源于此。

    残奥高山滑雪将产生女子大回转的3枚金牌。在本次大赛高山滑雪此前赛事中,中国队在所有9个女子项目中均有奖牌进账,此番当能再有斩获。

    值得关注的是,均有3枚奖牌进账的20岁小将张梦秋(1金2银)和32岁老将朱大庆(2银1铜)将分别参加女子大回转的站姿和视障比赛,有望赢得她们在本届冬残奥会上的第四枚奖牌。

    冰上两项轮椅冰壶和残奥冰球都将于11日进行半决赛。平昌冬残奥会冠军中国轮椅冰壶队将为卫冕而战,首次走上冬残奥会舞台的中国残奥冰球队,则将在与世界霸主美国队的交锋中,力争再次取得突破。(完)

    2022-03-11
  • 北京冬残奥会为残奥运动交出“满分答卷”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张睿、马邦杰)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已过半程。冰雪之上,风声呼啸、雪沫飞扬,不同的肤色下是一个个同样坚韧的灵魂,不同的语言唱出对生命共同的赞歌。自开赛以来,专业舒适的无障碍环境、温暖高效的暖心服务以及安全可靠的防疫举措让运动员赞不绝口,举办在神州大地的这场盛会,为残奥运动蓬勃发展交出了一份“满分答卷”。

    无障碍环境树立新标杆

    冬残奥会上,一个舒适便捷、运行顺畅的无障碍环境对于运动员及其他残障人士来说,有着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意义。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中,无障碍座席、电梯、卫生间等设施一应俱全,增设防滑设施、消除细微高差等细节处处可见,同声传译、轮椅推送等服务从不缺位,北京冬残奥会为打造全方位无障碍环境用心良苦。

    以延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为例,北京冬奥会结束后,场馆迅速完成转换:比赛结束区雪道上铺设木板和防滑垫,方便轮椅通行;媒体中心开辟轮椅记者位,桌面高度可升降;媒体混采区降低栏杆高度,让记者和运动员平视交流;观赛区轮椅座席下移、扶手栏杆降低,把最好的观赛位置和体验留给残障人士……在国际残奥委会场馆检查中,无障碍专家伊莱亚娜·罗德里格斯对场馆无障碍设施给予高度评价:“高山滑雪中心无障碍设施是我见过最出色的。”

    除硬件设施外,北京冬残奥会也同样注重观念上的“无障碍”。英国残疾人运动员亚历克斯表示:“冬残奥村给我们提供了无微不至的保障,从我来的第一天起,志愿者就给予了我很大帮助。从房间到赛道,我几乎没有看见任何人遇到任何问题,舒适、热情、便捷是这里给我最深的印象。”

    冬残奥会开幕以来,残障人士在设施、信息、服务与观念等方方面面感受到了北京冬残奥会在无障碍环境打造上付出的巨大努力。罗德里格斯表示,除了硬件的无障碍之外,另一个重要奥运遗产就是文化和观念的无障碍,“让残疾人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在这方面北京无疑给下一届冬残奥会的东道主设立了标杆”。

    “爱笑的眼睛”让温暖跨越种族

    如果说无障碍设施为本次北京冬残奥会搭建了结构牢靠的“墙体”,那么赛场内外的志愿者们则为这栋“大厦”带来了温暖亲切的人气,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都感到宾至如归。

    北京工业大学学生杨红权是北京冬残奥村的一名交通引导员,主要工作是协助残疾人上下车、提醒运动员系好安全带。杨红权说:“当我们用耐心的沟通、真诚的关心让残疾人朋友感受到我们的友善时,他们也会更加理解我们的工作,为我们点赞。”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卢月双参与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韩语翻译志愿服务,她说:“尊重和友善,往往体现在细节。一句敬语、一个微笑,都会让服务对象感受到我们的用心。”

    正如卢月双所说,真诚的笑容或许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因为它可以跨越种族、文化、语言的障碍,感染每一个人。“志愿者们笑容灿烂,路上的每个人都会向我打招呼、欢迎我来到中国。”日本残奥高山滑雪选手小池岳太说,“这构成了我对这里最初也是最美好的印象。”

    据了解,此次共有九千余名志愿者参与北京冬残奥会。一双双爱笑的眼睛,一次次耐心的服务,一声声关切的话语,带给了冬残奥运动员们对于这座城市最温暖的记忆。

    北京冬残奥会为残奥运动疫情防控做出示范

    时至今日,在世纪疫情延宕反复、体育赛事饱受冲击的背景下,新冠肺炎疫情早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北京冬残奥会此次在疫情防控方面做出了积极示范。

    “防疫成功才会成就精彩赛事,冬残奥会期间的防疫标准不会降低。”北京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副部长、疫情防控办公室副主任黄春说,在防疫方面,冬残奥会与冬奥会一样,都基于第二版《防疫手册》。

    据黄春介绍,由于冬残奥会的特殊性,北京冬奥组委针对残奥运动员的特点专门制定了相关防疫措施。“例如,脊髓功能异常的残疾人,会出现体温调节功能的异常与一些轻微的发烧,这种情况经过我们现场的专业判断之后,运动员是可以正常参加比赛和从事相关工作的;有的残疾人不能佩戴口罩,允许他戴防护面屏;另外需要用唇语交流的,也可以短暂地摘下口罩。”

    “自冬残奥会预开村以来截至目前,阳性检出率远低于北京冬奥会时期。其中,近八成为机场入境检出,多数人员已解除隔离回到赛场或工作岗位。”黄春说。

    在北京冬残奥会中,每一条看似水到渠成的举措,都是无数人呕心沥血的成果;每一处看似微小的细节,都是成百上千个方案的“最优解”;每一件令人赞叹的成绩,都是寒来暑往间笃志不倦的钻研……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大国之诺,一诺千金。

    2022-03-11
  • 聚焦北京冬残奥会 | “为运动员的服务有温度”

    河北日报讯(记者陈华)3月10日,从北京冬残奥会“以运动员为中心”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北京冬残奥会赛事运行非常顺畅。冬残奥会赛时,竞赛场馆、冬残奥村、颁奖广场等处处彰显了“以运动员为中心”。“我们认为赛事非常精彩,我们非常满意。”国际残奥委会新闻发言人克莱格·斯宾塞表示。

    赛场

    以人为本,注重细节

    北京冬残奥会,北京冬奥组委秉持“尊重、支持、适度”的原则,以人为本,注重细节,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训练比赛条件和相关生活设施。

    国家体育馆场馆运行团队常务副主任雷鸣表示,“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理念,首要任务是满足运动员对训练和比赛的需求。

    以残奥冰球为例,冬残奥会赛前就对残奥冰球比赛进行了周密部署。考虑到运动员的冰橇对冰面的破损大,冬残奥会残奥冰球比赛场地冰的厚度由冬奥会时的4厘米增加到5厘米,对运动员席和受罚席都进行了制冰,且厚度与比赛冰面保持一致,从而,方便运动员乘着冰橇自如地滑行进出比赛场地。

    为运动队和裁判员提供洗衣服务,截至3月9日晚,冬残奥会期间已经清洗了11964件衣物。为各支参赛队伍提供队陪服务,队陪人员既要帮助队伍了解组委会的各项规定,也要熟悉场馆的各种情况等。

    国际残奥会主席帕森斯到馆观看比赛时表示:“赛事组织有序,为运动员的服务有温度。”加拿大领队马歇尔说:“本次比赛在设施运行和体验方面都是一流的,是前所未有的。”

    颁奖广场

    注重仪式感,让运动员享受高光时刻

    设置专门的颁奖广场是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特点。作为见证运动员高光时刻的地方,颁奖广场仪式感满满,充分体现了“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理念。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介绍,根据冬残奥会的标准和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延庆和张家口的颁奖广场在舞台设计、坡道搭建、候场区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无障碍设计和细节优化。

    特别要提到的是,颁奖广场的颁奖花束是北京的残疾人朋友采用绒线手工编结的,既践行了绿色、节俭的办奥理念,也可永久保存,被称为永不凋谢的奥运之花。“冬残奥会的颁奖花束,在冬奥会的颁奖花束基础上增加了一支蓝色波斯菊,它象征着坚强,承载着对北京冬残奥会的祝福。”严家蓉表示。

    除了为冠亚季军颁发奖牌外,颁奖广场还为获得比赛前八名的运动员制作获奖证书。运动员获奖证书采用宣纸打印,其中冠亚季军的证书还采用了绫绢裱封,非常精美。

    冬残奥村

    无障碍环境舒心,服务暖心

    作为冬残奥会举办期间运动员“温暖的家”,冬残奥村全天候为运动员和随队官员提供贴心服务。三个冬残奥村在景观布置、公寓设置、餐饮服务、运动休闲等方面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并配以一站式的商业服务,满足运动员多元化的需求。

    运动员餐饮方面,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努力满足不同国家运动员的饮食习惯和需求。“我们对运动员餐厅进行了无障碍改造,比如拉大餐位之间的间距以方便轮椅通行,减少撤移餐位以增加通道数量。同时,设置轮椅存放区,准备轮椅存放牌35套。更改饮品、调料的摆放规则,方便运动员取用。还专门配备了盲文菜单。”北京冬奥组委奥运村部部长、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运行团队主任沈千帆介绍说。

    与此同时,三个冬残奥村的广场区均启用轮椅假肢维修中心,免费为运动员提供运动器具及生活辅具的维修服务,确保运动员能全身心地投入比赛。三个冬残奥村均配有专业技术人员,储备足够的维修零部件,适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的轮椅等器械,还配备了打磨机、带锯、红外烘箱以及焊接设备等。截至3月9日下午,已经累计为276名运动员提供了轮椅假肢维修服务。

    2022-03-11
  • 聚焦北京冬残奥会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应对融雪有办法

    3月9日,张家口赛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举行了残奥越野滑雪短距离多个项目的比赛。当天,崇礼的最高气温达到13摄氏度,一些参赛选手甚至穿上了短袖。当下这样的高温对雪上项目比赛来说并不友好,对负责场地保障的运行团队更是挑战。

    为了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凌晨4时,古杨树场馆群山地运行团队就已经在雪道上忙碌起来。

    “昨天的比赛结束后,我们已经对雪面进行过一次处理,现在再处理一次,目的是确保达到比赛要求。”古杨树场馆群山地运行经理魏庆华介绍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以来,他们每天都会分成两个班次轮流作业,通过对赛道的维护保养,最大限度保障运动员获得更安全、更有利的竞赛体验。

    相对高温造成融雪如何处理?山地运行团队有办法。

    “清除赛道融雪,有一种办法是剥离,相对比较简单,就是把融雪地段快速用压雪车剥离掉一层,然后重新进行线路的平整。”魏庆华介绍说。

    此外,用储备雪进行覆盖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据介绍,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有60%的线路是向阳的,融雪严重时就需要调用储备雪及早对融雪赛道进行摊铺,并在覆盖后对赛道进行平整,覆盖厚度需要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北京冬残奥会期间,我们共储备了54000吨的储备雪。”魏庆华介绍说。

    “除了储备雪,我们还用到了盐。在高温软化的雪面上均匀撒盐后,再用机器进行雪面处理,一到两个小时后雪面就会硬化。”魏庆华说,为此他们准备了撒盐机,并购置了相应数量的大、中、小粒的盐。

    对于高温融雪情况,该团队早已做好了准备。“高温融雪、大风降温、扬尘、降雨等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我们都做了预案。”魏庆华说。

    测试和演练积累的经验也增强了团队的应对“底气”。“之前两个雪季的测试赛,我们都遇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去年的测试赛更是赶上了60年一遇的同期历史高温,我们也都进行了有效应对。”魏庆华介绍说,像撒盐机开口大小、撒盐多少,车辆行驶速度等,都为本届冬残奥会积累了经验。

    据介绍,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目前有51人组成的运行团队及多辆压雪车、造雪机等参与保障。团队还和气象领域保持紧密沟通,通过提前了解24小时、72小时和7天、15天的天气预报,及早进行应对。

    “目前来看,运行效果还是不错的,得到了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场馆等各方面的积极评价。”魏庆华说,接下来的几天,团队会继续做好高温融雪的应对工作,确保赛事顺利进行。(河北日报记者杨明静陈华通讯员吕晓栋胡程利)

    2022-03-11
  • 志愿服务,让冬残奥会“有温度、无障碍”

    三月,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春风拂过,北京冬奥村“变身”冬残奥村,迎来了新的客人——参加北京冬残奥会的各国运动员们。

    暖心细节无处不在:运动员乘坐的摆渡车上,新增了固定轮椅的锁扣;运动员的特种器械被专用覆膜包裹,确保毫发无损;餐厅增设盲文菜单区,菜牌位置由菜品上方调整为与餐台平齐;无障碍卫生间内扶手角度、各个无障碍通道的坡度角都进行了专门调整……点点滴滴,凝结成北京冬残奥会“有温度、无障碍”的动人画面。

    赛场上,残疾人运动员们全力拼搏,展现着开朗、自信、坚韧不拔的精神。而服务于赛场内外的广大志愿者们,则用真诚行动,向世界展示着开放、专业、暖心的风采。

    志愿者赛前为中国队选手陈建新清洁轮椅。新华社发



    1.“真诚待人,便能收获一样的真心”

    “我热爱旅行,曾去过西藏、青海等许多地方。在旅途中,我看到很多地方都有完善的无障碍设施,不少景点对残疾人免票或优惠。在享受便捷服务的同时,我也一直在想,自己究竟可以做点什么,回馈祖国?”今年1月,44岁的杨旭坐着轮椅来到张家口国家冬季两项中心。随着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相继开幕,他心中一直以来的梦想终于变为现实。

    在生活中,杨旭是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在冬残奥会赛场,他是一名负责通行控制的赛事志愿者。此外,杨旭还主动担任场馆的无障碍体验员。冬残奥会开幕前,他坐着轮椅的身影出现在各个坡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和无障碍坐席,通过亲身体验,为场馆的无障碍环境和服务提供意见建议。

    几个月下来,杨旭收获了许多宝贵情谊。“共事的志愿者大多是大学生,很多人以前对残疾人比较陌生,但通过这些天的交流,他们跟我说,原来大家没有什么不一样。”这让杨旭很感动,“你真诚待人,便能收获一样的真心。”

    本届冬残奥会,共有12名残疾人赛会志愿者。他们分布在场馆管理、赛事服务以及防疫和志愿者业务领域。在主媒体中心,志愿者王争看起来与旁人没有什么不同。先天性小儿麻痹症曾让她差点儿走不了路,但经过多次康复性手术,她如今可以自主行走。“2008年,北京残奥会我因故没能做成志愿者,这次终于弥补了遗憾!”王争在环外负责环内人员的后勤保障,经常忙到深夜。虽然腿脚仍不像健全人一般灵便,随时有摔倒或绊倒的风险,但她还是劲头十足。“我特别想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大家看到,残疾人也可以服务社会!”

    关注爱护残疾人,是王争一直以来的心愿与追求。回国后,她在北京市朝阳区残联的支持下创业,还鼓励更多残疾人参与到工作中来,发挥才干。

    “冬残奥会的赛场令人惊叹!看到那么多运动员拼搏努力,完成许多健全人都难以完成的动作,我相信,我也一定可以在自己的领域闪闪发亮。”王争说。

    2.“个体与国家之间的情感链接更牢固”

    参照国际惯例,每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之间的转换期通常不少于半个月。在这次,两场赛事在短短十余天里几乎实现了无缝衔接。2月23日上午,高京豪还在送参加冬奥会的运动员离开,下午,就接待冬残奥会代表团入住了。“这么迅速的转换,我们做到了!”他感慨。

    高京豪来自北京体育大学,是2019级本科生。作为一名服务业务领域参赛代表团助理专业志愿者,他的岗位是和代表团接触最多、接触时间最长、接触领域最广的。“大到住宿、交通等各类信息沟通,小到谁的房间里缺了‘雪容融’抱枕,都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解决。”

    在这些天的服务中,他深感志愿工作需要换位思考,既要细心暖心,又要避免过度帮助。“这也是我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生活在正在发生的历史当中。我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都代表着中国形象。”高京豪说。

    通过志愿服务,个体与国家之间的情感链接更加牢固。北京体育大学为冬奥和冬残奥志愿者建立了临时党团支部,号召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志愿者于依鹭是该校北京赛区临时党支部的青年委员。冬残奥会期间,她收到了许多志愿者递交的入党申请书,真挚心声深深打动了她。

    “在冬残奥这样一堂实践‘大课’里,大家坚定了理想信念,也让我重新审视入党初心,对自己的选择更加坚定!”于依鹭说。

    3.“一起作贡献,是最好的‘全家福’”

    “2008年,我上大一,是组里年龄最小的志愿者。现在,我已经是‘冰立方’媒体运行领域志愿者的带队老师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四场重大赛事,见证着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教师李昉的成长,也让学生们笑称他为“叕奥志愿者”。

    李昉介绍,国家游泳中心媒体运行领域专业志愿者团队共59人,全部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冬残奥会期间,志愿者们呈现出积极、热情、专业的面貌,多语种、多形式沟通能力比起2008年进步很大。此外,同学们能写会画、能拍会导,展现了与众不同的风采。”

    “赛事志愿者服务各国代表团,城市志愿者守护‘双奥之城’北京和‘雪国’崇礼,一个都不能少!”冬残奥会崇礼区城市志愿者郄佩琦十分珍惜自己的“新角色”。

    郄佩琦正在北京邮电大学读大二,她和同学们一起设计了“合成崇礼‘志愿蓝’”小游戏,利用一项项冰雪运动符号,合成城市志愿服务的精彩瞬间。这段时间的经历让她认识到,志愿服务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类都难以替代,只有携手合作,才能形成完整的志愿服务链。

    这个春天,崇礼的各个路口都活跃着一群身着“志愿蓝”的文明交通志愿者。常明江和爱人、儿子、女儿“全家总动员”,全部加入了冬残奥会志愿者行列。几乎每个人都是进家门就端碗吃饭,放下碗筷又该上岗了。常明江说:“每年春节,我们一家四口都要去照上一张全家福。今年,一起为冬残奥作贡献,就是我们最好的‘全家福’。”

    一道道流动的蓝色风景线,一张张灿烂的笑脸,给冬残奥会带来勃勃生机,也让冰雪世界暖意盎然。

    2022-03-11
  • 冰雪产业规模将破万亿 购物中心如何分一杯羹?

    北京冬奥会效应下,大众的冰雪运动热情被点燃。

    一个重要的趋势是,这股滑雪热潮已经“滑”进了购物中心。《2020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新增的8家滑雪场中有5家是室内滑雪场,截止2020年年底,国内开业的室内滑雪馆已达36家,室内滑雪遍地开花,冰雪产业逐渐摆脱地域和季节的限制。

    冰雪万亿风口来袭,购物中心作为城市潮流的风向标和消费者需求的设施载体,在冰雪产业不断增长的红利期,如何引入“市场新宠”实现多方共赢,成为购物中心业态升级的必修课。

    01

    2025年冰雪产业规模将破万亿

    我国冰雪产业已经驶入快车道。

    在《中国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和《国家冰雪场地建设设施规划(2016-2021)》等政策的支持下,2021年我国冰雪行业市场已达到5788亿,较2020年增长了51.88%。根据目前的增速,中国将力争2022年冰雪产业总规模超过8000亿元,2025年争取实现市场规模突破1万亿元的目标。

    对比发达国家,国内滑雪仍属于小众运动,近五年滑雪人次平均值为1704万人次,整体渗透率仅1.2%。而美国、奥地利、法国近五年市场渗透率约为16.6%、579.8%、75.9%。

    当下冰雪竞技体育、市场和产业快速发展和扩张,一站式滑雪场成为2022年冬季运动的“顶流”,今年春节前三天的滑雪门票订单与去年相比增长33%,滑雪酒店的订单量同比增长52%。酒店人均花费相比去年春节上涨13%。

    政策支持下,行业景气度较高,群众基础日益雄厚、资本持续涌入的趋势之下,中国冰雪行业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图:2016年-2021年中国冰雪行业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根据不完全统计,冰雪赛道历年来发生投融资共计34.12亿元,发生融资行为59起。融资赛道主要集中在冰雪产业中的滑雪品类,以专注于滑雪装备、滑雪培训和滑雪社交平台的品牌为主要投资项目。在投融资层面,资本对雪经济的追捧力度远大于冰产业。

    表:2021年冰雪赛道融资项目



    02

    室内滑雪场规模不断增加

    国家体育总局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滑雪场数量为568家,2019年这个数字达到了770家,由于2020年疫情,滑雪场规模出现小幅下降,减少至715家,预计2022年滑雪场数量将实现新一轮增长,全国范围内滑雪场数量将达到1000余家。

    图:2021-2022年中国滑雪场数量分布(单位:个)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克而瑞资管(CAIC)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体滑雪场数量下滑的情况下,室内滑雪场的布局仍然在提速。

    《2020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总计有36家室内滑雪场,排名第二的印度只有10个室内滑雪场,中国已经领先于其他国家。

    按雪区面积大小排名,全球前十位的室内滑雪场中,中国已经占据了半数。同时,雪区面积排名前三的室内滑雪场全部在中国,分别为哈尔滨融创雪世界、广州融创雪世界和成都融创雪世界。

    据CAIC统计,2021年全年,国内36家室内滑雪场滑雪人次合计为321万,占2021年全年2076万滑雪人次的15.5%;相比2020年的269万,同比增长19.3%。

    室内滑雪的蓬勃发展将改变整个滑雪市场的格局。

    03

    室内培训开辟冰雪产业新赛道

    在冰雪产业中,其上下游产业既包含面向B端的场地建设设备、赛事直播,又包含面向C端的消费者旅游、培训、个人装备等产业。而能够与购物中心模式相匹配的冰雪产业主要集中在室内场地运营、滑雪装备售卖、滑雪技能培训这三个领域。

    图:冰雪产业上下游产业链



    聚焦冰场和雪场,面临投资和运营成本高、回报周期较长的痛点,平均回报周期为5-6年。

    在冰场方面,一个面积约800平米的冰场总投资费用可达1000万元以上,且不包括后期的运营维护。目前在一线城市一个运营良好的1200平米冰面的冰场一年营收可以达到1700万,某1800平米的冰场去年的营业额甚至达到了3000万。冰场扣除运营保障和教练薪酬,平均毛利润仅15%。因此,近年来冰场数量有所缩减。

    表:连锁商业冰场品牌2018年与2021年店面数量对比



    在滑雪场的建设方面,小型室外滑雪场(5万平米)的投资费用至少在2000万以上,而更大规模的室内滑雪项目如杭州湾融创文旅城冰雪体育活动中心(雪世界),整体项目投资更是达到11.06亿,需要巨大的资金实力支持,难以批量复制。

    目前全国已投入运营的室内滑雪场共36家,占全国所有滑雪场数量1成不到,而能与购物中心做到联动的更是少之又少,仅有融创雪世界等大型文旅项目可以做到购物中心与雪场的联合运营。

    表:全国排名前五室内滑雪场雪区面积



    然而,室内培训开辟冰雪产业新赛道,与购物中心深度捆绑的室内滑雪场也存在一定的优势。对于消费者而言,户外滑雪门槛相对较高,而与购物中心深度捆绑的室内冰雪培训既适合入门玩家,又可以以较低的成本体验冰雪运动的快乐。

    由于滑雪的专业性,拉高了行业入局的门槛,目前在室内滑雪培训方面头部品牌较少,雪乐山和SNOW51属于目前受资本市场较为青睐的两个头部连锁品牌。

    以雪乐山为例,店型分为主力店(600~800平)和迷你店(100平),主力店选址于购物中心,单店投入300万,资金回笼周期6到12个月,主要布局在一线城市,并向二线城市下沉。而SNOW51则采取会员制高端路线布局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在滑雪运动的基础上,增加了与品牌联营的零售、社交和餐饮服务。

    表:室内滑雪品牌主要布局情况



    冰雪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元,2021-2025年政策目标下冰雪产业市场规模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3.6%,拥有较高的行业景气度。但品牌入局才刚开始,较高的毛利率是其能维持长期经营的基础。

    目前整个冰雪产业,还未形成真正的头部品牌,随着资本的入局和冬奥会和对整个产业的催化作用,品牌之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选择合适的赛道切入也会变的更加重要。在室内滑雪场不断突破的情况下,购物中心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何实现与雪场的联合运营,对抢占万亿冰雪市场的至关重要。

    2022-03-10
  • 聚焦北京冬残奥会 | 中国残奥冰球队闯入四强

    河北日报讯(记者杨明静、陈华)在连破斯洛伐克、捷克、意大利队后,3月9日,首次参加冬残奥会的中国残奥冰球队以3战全胜的战绩迎来晋级赛,与捷克队再次交手,以4∶3取胜,拿到半决赛入场券。

    本场比赛,中国队派出了徐金强、汪之栋、申翼风等首发阵容。第一局,双方打得十分胶着,6分48秒时,中国队的汪之栋在队友协助下利用反击率先打入一球,但随后不到2分钟,捷克队就强势回击,扳回一分。

    第二局,田金涛打破僵局贡献一球,中国队将比分扩大至2∶1,并将该比分保持至本局结束。

    第三局,开场不到30秒,来自我省的运动员申翼风就闪击破门,将比分优势扩大为3∶1,但顽强的捷克队在随后7分钟内连进2球,再度扳平比分。随后,中国队迅速调整,在距离比赛结束不到2分钟时,汪之栋再打进一球,将比分最终锁定在4∶3,获得胜利。

    本场比赛结束后,中国队以四战全胜的战绩,顺利闯入半决赛。首次参加冬残奥会,中国残奥冰球队就创造了佳绩。3月11日,他们将在半决赛中对阵美国队,争夺决赛资格。

    2022-03-10
  • 3月13日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期间采取交通管制

    据北京日报消息,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将于3月13日在国家体育场举行。为保障活动安全、顺利进行,根据《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有关规定,决定于3月13日对国家体育场周边及相关道路分时、分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6时至闭幕式结束,慧忠路地下隧道、国家体育场北路、大屯北路、科荟南路、北五环路南侧辅路(奥林西桥至奥林东桥)、天辰西路、景观大道、天辰东路、湖景西路、湖景东路、奥林东路北向南方向主辅路、北辰东路北向南方向主辅路、北辰路南向北方向主辅路(民族园路至北辰桥),除持有闭幕式或冬奥组委核发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专用证件的车辆和人员外,禁止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社会车辆和公交车可经大屯路地下隧道、北四环路、北五环路主路及北侧辅路、北土城西路、北土城东路绕行。

    二、6时至16时,大屯路(不含大屯路地下隧道),除持有闭幕式或冬奥组委核发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专用证件的车辆和人员外,禁止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社会车辆和公交车可经大屯路地下隧道绕行。

    三、14时至闭幕式结束,北辰西路、奥林西路、奥林东路南向北方向主辅路、北辰东路南向北方向主辅路、民族园路,除持有闭幕式或冬奥组委核发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专用证件的车辆和人员外,禁止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社会车辆和公交车可经安立路、安定路、京藏高速公路、北土城西路、北土城东路绕行。

    四、16时至闭幕式结束,大屯路除持有闭幕式专用证件的车辆和人员外,禁止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大屯路地下隧道除持有闭幕式或冬奥组委核发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专用证件的车辆外,禁止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社会车辆和公交车可经北四环路、北五环路主路及北侧辅路绕行。

    五、19时至闭幕式结束,北四环路北侧辅路(安慧桥至北辰西桥),除持有闭幕式P5停车场专用证件的车辆和相关证件的人员外,禁止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六、19时至闭幕式结束,北土城西路(北辰西路南口至北土城路口)、北土城东路(北土城路口至小关路口)、鼓楼外大街、北辰路,除持有闭幕式或冬奥组委核发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专用证件的车辆和人员外,禁止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七、闭幕式期间,将适时对北四环主辅路(健翔桥至安慧桥)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禁止车辆及行人通行。

    八、交管部门将根据交通管制情况提前发布管制信息和绕行线路,公交部门将提前发布公交运营线路调整计划,请社会单位及各界群众对相关工作给予理解支持,并遵照执行。

    2022-03-10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内蒙古“双碳”故事

    从山东东营胜利油田,到陕西榆林化工企业,再到山西晋中热电公司,最近几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走进能源企业,频频谈及“双碳”工作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

    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承担着绿色转型的重任。围绕“双碳”,这里正在经历怎样的转型,承受了怎样的阵痛,又将有什么落实举措?

    煤是漆黑的?不,它是五彩的

    李强和父辈一直做煤炭生意,看似身材粗犷的李强心中对煤炭却有着细腻的情感。从靠手挖肩背的小煤窑发展到现代化矿井,一路走来,他见过暴富的疯狂,也尝过深陷低谷的抓狂。他不仅实现了小家的巨变,更见证了煤产业对国家的贡献。运煤专列从他的家乡鄂尔多斯出发,驶向全国各地;高压电网跨山越岭,将煤电资源送往城镇、工厂、千家万户……“乌金”,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2021年12月23日,一列万吨煤炭列车行驶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境内。新华社发(纪恩泉摄)

    然而,过去几十年对煤炭资源的大开发,虽然对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有一时促进,很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内蒙古对煤炭资源的利用,很长时间都只是停留在“挖煤卖煤”的粗放式发展阶段,“一煤独大”“因煤倒霉”“谈煤色变”……漆黑的煤,让这个兴于煤的能源大省一度出现了困于煤的情况。

    尤其是当“双碳”来了,该怎么办?

    传统能源地区面临的情况大多是一样的:既要保障全国能源供应,又要担起减排降耗的重压,其绿色低碳转型更是遇到挑战。一些地方心里没底,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能耗“双控”一刀切、拉闸限电、运动式“减碳”等现象。

    “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踩‘急刹车’”,总书记的话为当前“双碳”工作中的一些误区敲响了警钟。

    看似漆黑的煤,其实不是只有黑色,在显微镜下,它呈现出耀眼的金色、高冷的蓝色以及低沉的灰色。能源大省内蒙古深刻认识到,推动“双碳”短期内不能放弃传统化石能源,更不能背离经济发展这条主线。关键是把粗煤做细,让人们重新认识本就五彩斑斓的煤,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从一块黑煤,到一瓶白色聚丙烯颗粒,再到一卷透明保鲜膜,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大路工业园区的一家煤化工公司展台上,直观呈现了煤炭“由黑变白”的华丽转身。

    “鄂尔多斯正在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实现煤炭从原料到材料、由低端到高端的产业升级。”大路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局局长付飞雄说。

    近日发布的《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内蒙古将基本建成绿色、集约、高效、智能、安全的现代煤炭工业体系。

    沙漠是黄色的?不,它是蓝色的

    春寒料峭,内蒙古五原县联星村村民杨改枝家却暖意融融。她家每个房间都安装了暖气,架设在房顶、院中的太阳能光伏板正源源不断地发电供暖。“以前过冬靠烧煤,家里黑烟滚滚呛得很,现在村里给安装了光伏板集中供暖,方便又卫生,一点不比城里差。”杨改枝说。

    联星村是内蒙古第一个光伏村,利用空闲的住宅房顶、院落和养殖圈舍安装光伏发电板,目前年发电量达5400万度,每年每户农民能补贴4050元至8100元。



    联星村村民在自家的光伏庭院里饲养羊群(2018年1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这个西北小村落的可喜变化,映射了“双碳”背景下的能源之变,新能源正在从生力军转为主力军。重大机遇之下,内蒙古借助丰富的风光资源禀赋和广阔的沙漠、戈壁、荒漠等可开发地带,积极承接一大批风光发电项目落地,努力从传统能源大区转向清洁能源大区。

    在内蒙古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的建设现场,百余名工人干得热火朝天,近百辆推土机正开足马力推沙填坑、平地夯基,等光伏板架设起来,这片漫漫黄沙将变身“蓝色硅谷”。

    项目投建方之一的亿利光伏治沙集团总裁张永春介绍:“该项目是国家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总投资近120亿元,规划用地规模10万亩,投产后生产的绿色电能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超过100万吨,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300万吨。”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局长王金豹表示,目前全区新能源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居全国首位。但发展新能源,不能只看装机规模,弃风弃电问题不容忽视,也不能再走简单的“挖煤卖煤”“发电卖电”的老路。

    “发展新能源,必须强化系统观念、链式思维。”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当地不再局限于争抢新能源发电项目,而是一体推进风光资源开发、产业链延伸配套和场景应用拓展,统筹布局调峰电源、电网设施、储能装置、氢能项目,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运维服务业。

    目前,全区有风电整机制造企业11户、产能5500台套,吸引金风、远景、东方电气、明阳智能等主流整机制造商纷纷在此设立制造基地;同时全区新型光伏装备等配套产业走向集群化发展,单晶硅、多晶硅产能均占全国产能的1/3以上。



    这是1月20日拍摄的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中旗的恒润风电场。新华社记者李志鹏摄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看来,传统能源大省要一手做“减法”,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发展;一手做“加法”,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眼前的转型阵痛期后,一些地方会脱胎换骨,长远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慢不得,也急不来

    煤炭实际产能全国第一、电力总装机全国第一、新能源装机全国第一、外送煤炭量全国第一、外送电量全国第一、外送电能力全国第一。“六个第一”,不仅是内蒙古能源的成绩单,更是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说:“办事情一定要掌握这么一个原则,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

    “我们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对‘双碳’工作意义的认识,从服务大局出发,把绿色低碳要求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稳健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主任龚明珠说,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内蒙古的“双碳”工作要按照全国布局来统筹考虑,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该减的减,该保留的保留,适当时候还要强化一些举措。

    去年冬季,各地用煤紧张,煤炭价格飞涨。内蒙古想尽办法核增优质产能,全力保障煤炭增产稳价,持续释放煤炭优质产能1.9亿吨,为兄弟省份“雪中送炭”。

    从全国大局出发,从行业长远出发,内蒙古正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双碳”工作,突出系统观念,统筹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长期、减碳与安全,研究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2021年9月14日,游客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一个采煤沉陷区通过生态修复建成的景区内游玩。新华社发(王正摄)

    推进“双碳”工作,更不能忘记守好生态底线,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提出严防以保供的名义搞野蛮粗暴式开发,严防安全生产不达标的煤矿“搭便车”。目前,全区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草原森林重要生态功能区,不再新上矿业开发和风电、光伏项目,停止自然保护区内所有矿山企业开采勘探活动。

    慢不得,也急不来。内蒙古的“双碳”之路,任重道远。

    2022-03-10
  • “雪飞燕”志愿者笑容在冬残奥服务中绽放

    北京2022冬残奥会正在进行当中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志愿者们走上冬残奥的工作岗位







    转换期间,配合场馆完成冬残奥转换







    动员、培训、演练、整理物资、装饰观众流线







    开赛后热情迎接冬残奥会观众,营造赛场氛围







    一起见证中国残奥健儿在“雪飞燕”赛场争金夺银,超越自我,创造历史







    用志愿服务为“两个奥运同样精彩”贡献力量!

    2022-03-09
  • 全国人大代表丁世忠:支持冰雪产业可持续发展

    “后冬奥”时期,我国冰雪产业如何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世忠建议,要确保支持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发展的政策延续性,继续扩大参与冰雪运动的人口基数,夯实冰雪运动发展基本面。

    丁世忠代表建议,国家可支持行业协会牵头组建由制造企业、社会团体等共同组成冰雪运动装备产业联盟,加快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布局;扶持培育冰雪运动装备产业集群,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和装备器材自主品牌,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企业。

    丁世忠代表建议,进一步强化国内外相关专业院校与企业创新合作。发挥我国奥运资产价值,构建学校课程与校外场馆、相关企业等联动合作模式,培养一批既具备专业理论素养、又拥有专业赛事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

    2022-03-09

  • 首 页  上一页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