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2024年6月24日)






    习近平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向与会的外籍院士和国际科学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确立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基础前沿研究实现新突破,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微分几何学两大核心猜想被成功证明,化学小分子诱导人体细胞实现重编程,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实现“技术造物”。战略高技术领域迎来新跨越,“嫦娥”揽月,“天和”驻空,“天问”探火,“地壳一号”挺进地球深处,“奋斗者”号探秘万米深海,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第一颗6G卫星发射成功,北斗导航提供全球精准服务,国产大飞机实现商飞,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新能源汽车为全球汽车产业增添新动力,生物育种、新药创制、绿色低碳技术助力粮食安全和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科技体制改革打开新局面,科技管理体制实现重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布局,创新主体和人才活力进一步释放。国际开放合作取得新进展,主动发起国际科技合作倡议,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我国作为全球创新重要一极的影响力持续提升。这些都为建成科技强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主要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保证科技事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立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科技命脉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树牢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保障高水平安全。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科技创新全链条部署、全领域布局,全面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决破除束缚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坚持培育创新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使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必须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研究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集中涌现,引发链式变革。与此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虽然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顶尖科技人才不足,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我们要建成的科技强国,应当具有居于世界前列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支撑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整体跃升,增进人类福祉,推动全球发展。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要素:一是拥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持续产出重大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二是拥有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三是拥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引领力,成为世界重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四是拥有强大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不断壮大国际顶尖科技人才队伍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五是拥有强大的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生态和科研环境。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现在距离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有11年时间了。我们要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这一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第一,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措施、重大任务、科研力量、资源平台、区域创新等方面的统筹,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凝聚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各方面作用,调动产学研各环节的积极性,形成共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工作格局。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优化定位和布局,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增强国家创新体系一体化能力。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国家战略需求,在若干重要领域实施科技战略部署,凝练实施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项目,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要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强化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协同攻关,同时鼓励自由探索,努力提出原创基础理论、掌握底层技术原理,筑牢科技创新根基和底座。

    第二,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融合的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要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针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科研仪器、核心种源等瓶颈制约,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为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提供科技支撑。要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积极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融合的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要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

    融合的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要依托我国产业基础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完善政策支持和市场服务,促进自主攻关产品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使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要做好科技金融这篇文章,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第三,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针对我国科技创新组织化协同化程度不高,科技资源分散、重复等问题,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统筹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完善区域科技创新布局,强化央地协同联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要改进科技计划管理,深化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改革,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效能。

    近年来,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有不少科研人员反映,各种非学术负担仍然较重。要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相结合,加快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要完善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让更多优秀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创新活力。要持续整治滥发“帽子”、“牌子”之风,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钻研,切实减少为报项目、发论文、评奖励、争资源而分心伤神。

    第四,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构筑人才竞争优势。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要增强系统观念,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当前,我国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要坚持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要把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要突出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他们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精心引导、热忱关怀,促使更多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构筑汇聚全球智慧资源的创新高地。

    人才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创新文化土壤的滋养。要持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要加强科研诚信和作风学风建设,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

    第五,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科技进步是世界性、时代性课题,唯有开放合作才是正道。国际环境越复杂,我们越要敞开胸怀、打开大门,统筹开放和安全,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立自强。

    要深入践行国际科技合作倡议,拓宽政府和民间交流合作渠道,发挥共建“一带一路”等平台作用,牵头组织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支持各国科研人员联合攻关。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同世界各国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发展环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建设科技强国,科技战线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

    建设科技强国,是全党全国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科学管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科技新知识,增强领导和推动科技工作的本领。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之殚精竭虑、不懈奋斗。现在,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们要树立雄心壮志,鼓足干劲、发愤图强、团结奋斗,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2024-06-25
  • 习近平同波兰总统杜达会谈

    6月2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波兰总统杜达举行会谈。










    6月2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波兰总统杜达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杜达举行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翟健岚摄










    6月2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波兰总统杜达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杜达举行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岳月伟摄










    6月2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波兰总统杜达举行会谈。这是习近平同杜达握手。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6月2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波兰总统杜达举行会谈。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关于经贸、农业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这是习近平同杜达握手。新华社记者岳月伟摄










    6月2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波兰总统杜达举行会谈。新华社记者翟健岚摄










    6月2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波兰总统杜达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杜达举行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刘卫兵摄

    2024-06-2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波兰共和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4-2027年)(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波兰共和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4-2027年)

    2024年6月22日至26日,波兰共和国总统安杰伊·杜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同杜达总统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就中波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充分肯定中波关系积极发展势头,就一系列问题达成广泛共识。国务院总理李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赵乐际分别会见杜达总统。

    今年是中波建交75周年,为弘扬传统友谊,深化政治互信,拓展两国各领域各层级交往合作,推动双边关系持续向更高水平发展,双方一致同意制定并积极落实两国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2024-2027年)。

    双方确认优先开展以下领域合作:经贸投资、互联互通、科技和绿色发展、人文交流。

    一、经贸投资

    (一)双方认识到中波经贸合作的巨大潜力,愿建立更加平衡的双边经贸伙伴关系,鼓励各部门和机构利用现有机制深化双边经贸合作和扩大相互市场准入,包括加强企业对接及创造其他机遇。双方将积极改善贸易平衡状况,扩大波兰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准入。

    (二)双方于2024年6月5日召开中波经济合作联委会新一次例会,建立中波贸易畅通工作组、投资促进常设工作组。

    (三)双方愿共同致力于推动波兰产品对华出口,便利农产品检验检疫准入,扩大农食产品贸易规模。双方愿进一步加强动植物检疫和进出口食品安全领域交流合作。双方将推动波兰禽肉、鲜食蓝莓、菜豆、野生水产品尽早输华。双方将致力于在2024年底前就高致病性禽流感区域化管理合作协议达成一致,并在此后签署该合作协议。

    (四)双方愿在新设立的中波贸易畅通工作组机制下,积极探讨扩大自波兰进口的方式和步骤,共同便利波兰产品对华出口,推动更多波兰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五)双方支持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波兰投资贸易局等两国贸易和投资促进机构加强合作。双方支持在电动汽车、绿色发展、物流等领域开展双向投资合作,改善投资环境,为两国企业进入对方市场提供机会平等、公平竞争营商环境。

    (六)双方愿深化在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专利商标审查、知识产权运用转化、知识产权保护、人员培训和公共服务等领域交流与合作。双方愿继续用好专利审查高速路和中波联络员机制,弥合知识产权分歧,解决专利相关问题,为两国企业获得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支持。双方强调探索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知识产权应用的重要性,致力于共同预防和有效打击包括假冒和盗版、恶意注册商标、专利和外观设计等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双方主张加强协调配合,共同营造良好的营商和法治环境。

    二、互联互通

    (一)双方愿商签深化铁路领域双边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铁路合作,推动亚欧铁路互联互通,共同打造稳定、经济、高效的运输通道。

    (二)双方认为中波轮船公司是两国航运合作的典范,支持其继续快速发展。中波轮船公司将积极为中波贸易发展提供海运服务。

    (三)双方将不断加强关际合作,进一步深化包括“点对点”关际合作在内的海关贸易安全和通关便利化合作,强化海关法律有效正确应用,助力保障中欧和中波产业链供应链互联互通。

    (四)双方愿适时更新中波两国民航运输协定,为航线运营提供更多机会。双方赞赏两国为保障航班运营作出的各项努力,愿进一步支持两国航空公司逐步增开直航班次和航线,在保障公平竞争原则下为直航运营提供便利。

    三、科技和绿色发展

    (一)双方愿充分利用中波政府间科技合作委员会机制,支持两国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深化科研合作。

    (二)双方将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作为国际气候治理的主渠道地位,愿秉承《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目标、原则和制度框架,继续就气候变化议题进行坦诚对话与交流。波方愿同中方就温室气体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等加强信息交流与务实合作。

    (三)双方致力于在环保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环境和气候变化相关领域加强科学研究。

    (四)双方注意到在绿色技术、循环利用、废物处理等领域的合作机会及沼气技术合作潜力。双方将继续努力提高经济、环境和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努力应对和降低气候变化风险。双方欢迎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对生物多样性融资的积极贡献。

    (五)双方将加强在新材料、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能源资源供应多元化等绿色经济领域的合作,以经济可持续性和公平竞争作为合作驱动,促进向太阳能、地热、风能等可持续低碳能源转型。

    四、人文交流

    (一)双方愿继续加强两国艺术家、专家学者和文化机构等交流,增进文明交流互鉴。双方将进一步加强体育交流与合作。

    (二)双方将认真落实现有文化合作议定书,并就新一轮文化合作议定书开启友好磋商。

    (三)双方愿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领域合作,鼓励双方高校联合举办有关活动。

    (四)双方重视教育和语言文化交流,愿加强语言师资交流,编写第一本汉波、波汉大词典,推动两国青年友好交往。

    (五)双方重申旅游产业对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促进疫后经济复苏的重要性。

    (六)双方同意积极推动两国游客往来高质量、可持续增长,愿加强旅游机构和行业间合作,推动旅游产品开发实践交流。双方愿在各自法律框架下进一步推动签证便利化。


    (七)双方支持深化中波地方合作,愿适时召开新一届中波地方合作论坛。

    2024-06-25
  • 李强会见越南总理范明政

    国务院总理李强6月24日下午在大连会见越南总理范明政。

    李强首先转达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对阮富仲总书记和苏林国家主席的亲切问候。李强表示,中国同越南有着“同志加兄弟”的深厚情谊。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同阮富仲总书记共同宣布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为新时期中越全面战略合作擘画了宏伟蓝图。中方愿同越方一道,进一步落实好两党最高领导人重要共识,推动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为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贡献力量。

    李强指出,中方愿同越方一道坚持好、把握好推进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大方向,始终把发展两国关系放在本国外交的优先位置。双方要用足用好经济互补优势,以落实“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战略对接为主线,不断扩大贸易投资规模,进一步加强互联互通,持续打造新能源、数字经济等合作新增长点,努力取得更多惠及两国人民的合作成果。中方愿同越方深化旅游、医疗、教育、青年等领域人文交流,不断夯实两国友好的民意基础。


    范明政请李强转达阮富仲总书记和苏林国家主席对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的诚挚问候。范明政表示,加强越中长期友好合作是越对外政策的客观要求、战略选择和头等优先。越方始终铭记和衷心感谢中国为越南实现国家独立和统一、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大力支持。越方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支持中国发展强大,支持中国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愿同中方一道,落实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重要共识,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推动越中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中国发展为包括越南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典范。相信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中国将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取得更大成就,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2024-06-25
  • 李强会见波兰总统杜达

    6月24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波兰总统杜达。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


    国务院总理李强6月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波兰总统杜达。

    李强表示,中波友谊源远流长。2016年中波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各领域交流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习近平主席将同总统先生举行会谈,为双边关系发展作出新规划、注入新动力。中方愿同波方一道,遵照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进一步弘扬传统友好,增进政治互信,加强互利合作,推动中波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实现更大发展。

    李强指出,中方愿同波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推动经贸合作提质升级,促进双边贸易优化平衡发展、互联互通更加高效顺畅,拓展新能源、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更好实现互利共赢。中方欢迎更多优质波兰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希望波方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双方要以庆祝建交75周年为契机,加强青年、教育等人文领域交流合作,持续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所谓“产能过剩”论调不过是保护主义的烟幕弹,最终只会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损害世界经济效率,也不利于欧方自身产业发展和绿色转型。希望欧盟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发展,恪守支持自由贸易承诺,为中欧经贸合作创造公平、非歧视市场环境,推动中欧关系平稳健康发展。

    杜达表示,波中建交75年来,两国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双边关系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一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波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支持共建“一带一路”。波中经贸合作应不受干扰健康平稳发展。波方愿为中方企业提供平等、非歧视的营商环境,同中方一道加强经贸、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推动波中关系迈上新台阶。波方支持发展欧中关系,愿为加强欧中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吴政隆参加会见。

    2024-06-25
  • 赵乐际会见波兰总统杜达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24日在北京会见波兰总统杜达。

    赵乐际表示,在习近平主席和杜达总统战略引领下,中波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中方愿同波方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深化战略互信,加强务实合作,推动中波关系行稳致远,促进中欧关系发展。中国全国人大愿同波兰议会加强多层次、多领域交流交往,分享立法监督、治国理政、环境保护等方面经验,增进对彼此国情、发展道路及内外政策的了解,为中波各领域合作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

    杜达表示,波方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愿同中方深化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各领域合作,推动两国立法机构加强交流,积极促进欧中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铁凝参加会见。

    2024-06-25
  • 丁薛祥接见国际科技合作奖获奖外国专家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接见获得2023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外国专家,并颁发奖章。








    6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获得2023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外国专家,并颁发奖章。新华社记者殷博古摄


    丁薛祥代表中国政府对获奖专家表示热烈祝贺,感谢他们长期以来为中国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的积极贡献,希望他们继续致力于中外科技交流合作,携手促进科技创新,共同应对时代挑战,让创新成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颁奖结束后,丁薛祥与获奖专家集体合影。

    10位外国专家获得2023年度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995年正式授奖至今,共有146位外国专家、3个国际组织和1个外国组织获奖。

    2024-06-25
  • 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快讯: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24日上午在京召开。习近平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4-06-24
  • 习近平向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致贺信

    6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跨越百年的鼓岭情缘是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话,很高兴看到中美各界青年相聚福州,重温鼓岭故事,传承鼓岭情缘,增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习近平强调,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中美关系的未来在青年。希望你们深入交流、增进友谊,相知相亲、携手同行,把中美友好传承下去,为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贡献力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筑和平、共促进步、共创繁荣。


    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当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举办。

    2024-06-24
  • 习近平: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

    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考察。看到这个多民族聚居的社区其乐融融,各族群众和睦相处、生活幸福,习近平十分高兴。他说,民族团结非常重要,我们五十六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共同奋斗,一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字记者:张晓松、朱基钗;摄影记者:鞠鹏、谢环驰、燕雁、翟健岚)

    2024-06-21
  • 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强调 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好宁夏篇章














































    文字:张晓松朱基钗

    摄影:鞠鹏谢环驰燕雁翟健岚

    编辑:侯俊毕晓洋李琰虞东升张浩波周荻潇

    2024-06-2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关于深化提升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关于深化提升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



    (2024年6月20日,吉隆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马来西亚建立外交关系50周年之际,应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的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于2024年6月18日至20日对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其间,李强总理会见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同安瓦尔总理举行会谈,并共同出席中马建交50周年庆祝活动。双方就深化提升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两国领导人一致认为,中马是千年结好的邻居、以心相交的朋友、合作共赢的伙伴。自1974年5月31日建交以来,特别是2013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马关系取得长足进步,给两国人民带来切实利益,为两国发展稳定提供重要助力。中马友好历经半个世纪风雨洗礼,日益呈现蓬勃生机活力。两国领导人承诺保持战略自主,致力共同发展,坚持坦诚互信,维护公道正义,开展互利合作。

    两国领导人一致认为,当今世界变乱交织,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马两国作为亚洲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重要代表,双边关系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不仅关乎两国人民福祉,也关乎本地区前途命运,对推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将共同致力于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马方高度赞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中方支持马方“昌明大马”基本原则,倡导和促进国家创新、关怀、包容和相互尊重。

    中马两国于2023年就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将坚定不移加强并深化双边合作,将两国命运共同体建设提升至更高水平。

    一、打造高水平战略互信

    (一)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保持高层交往势头,为双边关系稳定发展提供重要战略指引。双方将进一步密切中央和地方政府、立法机构、政党等交往,加强政策沟通,深化治国理政经验交流。

    (二)双方坚定支持彼此的国家发展愿景和目标。马方高度钦佩新时代中国发展取得的成就,盛赞中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方赞赏马来西亚在“昌明大马”理念指引下取得的社会经济发展成就。

    (三)双方坚定支持彼此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马来西亚重申两国领导人1974年5月31日签署的联合公报原则,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支持中国实现国家统一,不支持任何“台独”主张。两国重申致力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和促进民族团结。

    (四)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在国防工业领域开展更多合作,加强国家安全交流合作。双方重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将加强执法安全和反恐合作,合作打击跨国犯罪,为地区和平稳定贡献力量。

    二、深化发展对接

    (一)双方将以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马来西亚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发展战略对接,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融合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决定和启动共同商定的项目,实现产供链、价值链、数据链、人才链深度互嵌互融,进一步提升中马合作的水平和质量。

    (二)双方领导人同意加强经贸投资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中方积极支持马方推进国内交通、港口及相关物流产业发展。双方同意加强轨道交通和基础设施合作,为实现泛亚铁路愿景作出贡献。双方将继续密切合作,推进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和“两国双园”等重点项目,进一步扩大贸易规模,密切金融合作,鼓励双向投资,加强知识产权领域交流与合作,为双方经贸往来提供良好营商环境。马方欢迎中方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重申CPTPP对能够满足“奥克兰三原则”的经济体加入保持开放。

    (三)两国将把握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人工智能、能源等新质生产力发展契机,探讨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中小企业创业发展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合作,利用现有的合作和促进平台,共同开发和确定相互协同的新领域。中方赞赏马方为中国企业参与马来西亚5G网络建设提供开放公平机会。双方同意围绕半导体价值链开展更多交流合作,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

    (四)中方愿进口更多马来西亚优质农产品、电子电气产品、清真食品和绿色产品,参与由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发展局组织的国际采购计划,以及在马来西亚举办的国际清真食品展、马来西亚国际家具展和马来西亚国际绿色技术和生态产品展览会议等国际贸易展会。中方欢迎马方继续通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平台扩大对华出口。中方愿同马方分享减贫和乡村振兴方面经验,为马方增进民生福祉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双方同意用好农业合作联合工作组机制,加强农业现代化、农业技术创新等合作。

    三、增进人文交流

    (一)两国积极评价中马建交5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成效,一致同意结合建交50周年大力开展文化、旅游、宗教、青年、地方等领域活动,推动两国各领域各层级交往,进一步深化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交流互鉴。

    (二)两国领导人支持双方互免签证,促进两国友好关系。中方同意延长对马来西亚公民免签政策至2025年底,作为互惠安排,马方将延长对中国公民免签证政策至2026年底。两国领导人欢迎双方继续磋商互免签证协定,为两国公民入境对方国家提供便利。

    (三)双方确认,为纪念中马建交50周年,并加强在有关领域的科研合作,中马将开展新一轮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两国领导人期待双方在大熊猫合作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四)双方同意,提升中马教育合作水平,深化职业教育、联合科研、数字教育合作,同意两国高等院校合作设立高等研究院。加强两国高校智库交流,推动开展师生互访,不断增进文明互鉴。双方鼓励开展两国媒体、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合作,增进两国人民尤其是年青一代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

    (五)两国同意联合申请将“舞狮”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双方赞许“舞狮”成为两国共享的历史文化,将共同保护该文化遗产。

    四、加强多边协作

    (一)中方欢迎马来西亚2024年7月接任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全力支持马来西亚2025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双方将持续推进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推动尽快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共同办好2024“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系列活动,携手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推动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取得新进展,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二)两国重申《东盟宪章》《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中体现的原则、共同价值观和规范,愿共同维护东盟中心地位,支持东盟做大做强东盟主导的合作机制,支持东盟构建开放包容区域架构,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地区发展繁荣。

    (三)双方强调维护南海和平、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性,同意依照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争议。双方将尽快启动双边海上问题对话机制,加强涉海对话合作。双方将同其他东盟国家一道努力,全面有效完整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期待早日达成实质有效的“南海行为准则”。

    (四)两国领导人一致认为,中马在国际事务中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相近立场主张,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双方将共同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五)两国一致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年来,已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为正确处理国与国关系贡献了亚洲智慧。双方将秉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共同弘扬以和平、合作、包容、融合为核心的亚洲价值观,坚持互惠互利、开放合作的亚洲发展道路,倡导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助力亚洲稳定和进步。

    (六)两国一致认为,必须以尊重主权和遵守商定的规则规范为基础,维护和维持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两国同意根据《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维护东南亚作为无核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地区的努力,为全球裁军、防扩散及和平利用核能作出贡献。

    (七)加沙战火持续,人道主义形势严峻并迅速恶化,对平民造成严重影响,双方对此表达严重关切。双方强调,必须根据国际法保护加沙平民,敦促立即永久停火止战、确保人道救援畅通无阻,保护人道主义救援和医疗人员。双方重申巴勒斯坦人民的自决权,包括建立独立巴勒斯坦国的权利,敦促联合国安理会根据联合国大会2024年5月10日通过的A/RES/ES-10/23号决议,重新审议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申请。两国全力支持以“两国方案”为基础重启巴勒斯坦问题政治解决进程,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李强总理对马来西亚政府和人民的热情友好接待表示感谢,邀请马方领导人在方便的时候访问中国。马方领导人表示感谢并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访问期间,两国总理见证以下合作文件换文: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马来西亚政府经贸合作五年规划(2024-2028年)》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关于加强数字经济领域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关于推动绿色发展领域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马来西亚政府关于在住房和城市建设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关于科技人文交流计划的谅解备忘录》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高等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文化合作协定执行计划(2024-2029)》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旅游合作谅解备忘录》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关于防范和打击跨国犯罪的合作协议》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与马来西亚内政部关于互免签证安排的意向书》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马来西亚农业及粮食安全部关于马来西亚鲜食榴莲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

    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和马来西亚财政部关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的联合声明》

    十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与马来西亚通信和多媒体委员会关于加强邮政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十四、《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马来西亚政府在媒体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2024-06-21

  • 首 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