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成杰: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有效衔接”的基础;缩小脱贫地区与非贫困地区的发展差距,是“有效衔接”的重要任务

    做好“有效衔接”工作,关键要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体制机制和政策

    文|尹成杰

    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党在“十三五”与“十四五”重要历史交汇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中央提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既不是某个具体环节的对接,也不是一般性的工作安排,而是中央着眼于“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而作出的战略部署。这一部署具有多重内容。

    一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巩固”是“拓展”的基础,只有抓好“巩固”,才能实现“拓展”,要坚决守住贫困地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

    二是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脱贫不是终点,是走向富裕新生活的新起点。“巩固”是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拓展”是实现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移的路径。

    三是有效衔接是关键,是脱贫地区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要实现有效衔接,就要提高贫困地区的生活水平,推进共同富裕;激发脱贫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提高自身的内在发展能力;要实行“四不摘”政策,对脱贫县要认真落实中央五年过渡期政策,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要加大扶持“巩固拓展”和“有效对接”的政策力度,给予更多的后续支持和帮扶;加快培育新农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引社会力量投入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抓好人才振兴,解决谁来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问题。

    四是进一步健全完善有效衔接的体制机制,把扶持脱贫攻坚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机制和政策统筹纳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

    “有效衔接”是重要历史交汇期的重大战略性对接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部署,是我国在“十三五”和“十四五”重要历史交汇期实行的重大战略性衔接。

    其一,这是精准扶贫脱贫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两大战略性对接。打胜脱贫攻坚战,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既是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两大战略有着战略部署、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的内在有机联系。实行有效衔接,既是脱贫地区精准扶贫脱贫战略向乡村振兴战略的转变,又是脱贫地区走向幸福生活的新起点。

    其二,这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性衔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脱贫攻坚全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因素。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了根基,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三,这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的战略性衔接。没有脱贫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脱贫地区的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有效衔接”的基础

    打胜脱贫攻坚战之后,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要求,不仅要巩固成果,还要拓展成果,这是有效衔接的重要基础。既要防止返贫,又要防止发生新的贫困,特别是要防止发生规模性的返贫现象。

    一是千方百计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的机制,开展常态化的监测预警。

    二是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和发展脱贫产业,以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把发展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关键。

    三是把脱贫扶贫的有效模式和业态转变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模式,转变为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模式。进一步接续和拓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消费扶贫、电商扶贫等行之有效的扶贫业态和模式,并使之常态化、制度化,发挥巩固拓展成果的作用。

    四是切实防止发生规模化返贫现象,特别是切实加强防控因新冠肺炎疫情、自然灾害等影响发生返贫。

    五是切实关注和防止边缘户发生新的贫困问题。一些农村年人均纯收入略高于贫困线标准的农户,既不是贫困户,也不是稳定的非贫困户,容易因病因灾导致贫困,甚至比脱贫后的农户发生贫困的可能性还要大。因此,要制定针对边缘户不发生新的贫困的政策措施,精准扶持,及早防范。

    六是切实做好易地搬迁贫困村的后续工作。加强易地搬迁村的新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服务,发展社会事业。

    七是把扩大就业作为巩固拓展的关键举措,千方百计开辟就业门路,拓展增收渠道,提高收入水平。

    缩小脱贫地区与非贫困地区的发展差距是“有效衔接”的重要任务

    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脱贫地区将同非贫困地区同步进入小康社会,这是历史上和世界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效果最好的减贫行动。但也要看到,脱贫地区与非贫困地区,虽然都在加快发展,但在发展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差距,脱贫地区仍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点地区,扭转发展差距拉大的任务还很艰巨。因此,搞好有效衔接,逐步缩小脱贫地区与非贫困地区的发展差距十分重要。

    脱贫地区与非贫困地区的差距,归根到底是发展阶段上的差距。主要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差距、生活水平差距、社会保障差距、公共服务差距、社会管理差距等。应该看到,非贫困地区已经过三年的乡村振兴,到2020年底已经实现了乡村振兴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基本完成,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从“十四五”时期开始,非贫困地区要向乡村振兴的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加快迈进。

    因此,要认真贯彻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和措施,加大巩固拓展成果的力度,加快发展步伐,把扶贫的政策措施及业态模式用在缩小发展差距上,用在脱贫地区的乡村振兴上,尽快缩小脱贫地区与非贫困地区发展差距。

    关键在于建立健全“有效衔接”的体制机制和政策

    做好“有效衔接”工作,关键要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体制、机制和政策:

    一是从规划安排上搞好有效衔接,建立健全有效衔接的统筹规划机制和政策。搞好顶层设计,统筹安排和规划脱贫地区和非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规划,做到脱贫后精准巩固、精准拓展、精准衔接。

    二是从乡村建设行动上搞好有效衔接,建立健全有效衔接协调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机制和政策。特别是要围绕乡村建设行动的各项任务,统筹安排脱贫地区与非贫困地区同步推进,要优先抓好脱贫地区补“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工作,补短板政策要向脱贫地区倾斜。

    三是从政策扶持上搞好有效衔接,建立健全促进有效衔接机制和政策。“十四五”时期对脱贫地区要认真落实五年过渡期政策,保持脱贫政策稳定不变,接续推进脱贫地区稳定发展,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把一些扶贫政策用于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在西部地区支持一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增强内生发展的动力。

    四是从产业发展上搞好有效衔接,建立健全有效衔接的产业发展机制和政策。产业发展既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基础,又是实现“有效衔接”的前提。要继续加大对脱贫地区的产业扶持,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培育产业集群,实行产业联动,促进产业提档升级。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形成稳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五是从农村人才培养上搞好有效衔接,建立健全有效衔接的培养新农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机制和政策。乡村振兴的“五个振兴”,人才振兴是保障。推进乡村振兴应突出抓好人才振兴,加大培育新农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力度,制定农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城市科技人员、退休人员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农村生产性社会化服务,进一步推动农村生产性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代耕代种、全托全管、统防统治,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对接。

    六是从应对风险挑战上搞好有效衔接,建立健全有效衔接的农业农村风险防范机制和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又面临突发社会公共事件的风险。要统筹搞好脱贫地区和非贫困地区的防风险体制机制建设,切实加强农业农村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搞好防灾减灾技术和装备建设。

    七是从乡村治理上搞好有效衔接,建立健全有效衔接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和政策。着力加强脱贫地区的基层社会治理,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认真落实乡村治理制度,完善自治、德治、法治“三治”结合的治理体制和机制,健全完善治理机制,促进资源向脱贫地区倾斜,提升脱贫地区的基层服务能力。

    八是从组织领导上搞好有效衔接,建立健全有效衔接的领导机制和政策。县乡村要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为“有效衔接”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要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为“有效衔接”创造有利条件。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带领广大农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搞好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2-02-25
  • 如何保障粮食安全?耕地保护怎么落实?怎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日前发布。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耕地建设保护、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等热点话题,23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做了全面解读。

    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介绍,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库存充裕。在当前背景下,保障粮食安全重点是“三靠”:靠责任落实,今后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有责任保面积、保产量,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靠收益保障,将推动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力争做到政策保本、经营增效;靠基础支撑,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夯实粮食生产物质基础。

    唐仁健表示,目前我国粮食总量在保供给尤其保口粮方面问题不大,但是大豆油料自给率比较低。下一步,将通过多油并举、多措并施,重点从三方面着力调整结构问题。

    一是积极恢复东北地区的大豆面积。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支持东北地区积极推行大豆玉米合理轮作。对东北一些地区进行“水改旱”,多种大豆。

    二是积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目前,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已达到700多万亩,种植模式和技术基本成熟。今年将加大推广力度,并强化品种、农机农艺配套方面的服务。

    三是积极发展油料生产。大力发展油菜、花生和油茶,因地制宜发展向日葵、胡麻、芝麻等特色油料生产。

    落实“长牙齿”耕地保护硬举措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耕地建设保护方面着墨较多,出台一系列“长牙齿”的硬举措。

    中央农办专职副主任吴宏耀表示,归纳起来就是“保数量、提质量、管用途、挖潜力”:

    ——保数量,即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要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落到具体地块。由中央和地方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

    ——提质量。抓高标准农田建设、抓黑土地保护、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的全程监管。今年将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累计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亿亩,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8000万亩。

    ——管用途。对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要严格限制,严厉查处违规违法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的行为。严格管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对于耕地种植用途,要严格落实利用的优先序。

    ——挖潜力。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等后备资源适度有序开发为耕地,对于一些具备开发条件的空闲地、废弃地,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探索发展设施农业。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说,2021年面对疫情灾情考验,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刘焕鑫介绍,去年以来,我国全面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近70%的监测对象已消除风险;对脱贫攻坚期间的帮扶政策分类调整优化,出台33项衔接政策;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衔接工作有序推进。

    刘焕鑫表示,下一步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重点在四方面下功夫:完善监测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强化重点区域帮扶,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实。

    “监测上更加准一些,精准确定监测对象,将有返贫致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刘焕鑫强调,对及时发现的苗头问题,抓紧落实帮扶措施,要打通各部门监测平台数据壁垒,提高监测帮扶效率。

    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总结各地做法的基础上,对乡村建设的实施机制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刘焕鑫说,要坚持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

    刘焕鑫表示,乡村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让农民就地逐步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目标和标准不要定得太高,重点是保证基本功能,解决突出问题。

    “推进乡村建设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认识乡村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把握好工作的时度效,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刘焕鑫强调,不能盲目拆旧村、建新村,不能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开发、大建设,要严格规范村庄撤并。

    2022-02-25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年间—— 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写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建设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越走越有奔头。”

    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叮嘱,饱含着真挚的人民情怀,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

    乘势而上,接续奋斗。一年来,从华北平原到西南边陲,从大别山区到秦巴腹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号角响彻山乡村寨。防返贫、强帮扶,脱贫基础更稳固,脱贫成效更可持续,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兴产业、促就业,措施实打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脱贫群众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稳固脱贫基础,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

    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行动,下大力气稳固脱贫基础,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筑牢防贫坝,精准防返贫。

    “好政策让我安了心。”不久前,重庆市城口县双河乡永红村脱贫户刘跃云家里遇到一些困难。监测系统及时预警,进行上报,把他从返贫线上拉回,“妻子生病,得花不少钱。有了特殊医疗救助,上了低保,村里还安排了公益岗,日子缓过来了。”

    一年来,各地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努力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对因洪涝灾害纳入的监测对象,先救助帮扶、后履行程序,及时有效化解因灾返贫致贫风险。

    ——帮扶不断档,投入不减力。

    “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江西省瑞金市日东乡陈埜村脱贫户刘小青刚刚领到工资,心里格外高兴,“就业有人帮,技术有人教,我在辣椒基地干活,挣上稳当钱。”

    “今年加油干,收入还能涨。”河南省杞县城郊乡北花园村脱贫户张福霞心气足,“早上扛扫把,上班扛锄头,我既是村里保洁工,又是大棚基地员工,日子有奔头。”北花园村整合公益岗位、村经济合作社岗位,重点帮扶脱贫劳动力。

    政策扶上马、送一程。中央明确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中央财政将原专项扶贫资金调整为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去年规模比2020年增加100亿元。易地扶贫搬迁续写“后半篇文章”,“万企帮万村”升级为“万企兴万村”……一系列有力举措持续帮扶脱贫群众。

    ——工作不留白,责任压得实。

    “大家吃过香橼吗?闻着香、吃着脆。”镜头前,云南省泸水市古登乡干本村村民桑波益正在直播带货,“驻村工作队队员手把手教直播,一下子打开了销路。”建立产业园、引进加工线、打造观景台,在工作队的带动下,干本村香橼、芭蕉等热带水果产业链条不断拉长。

    “要想身体好,就得早预防。”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张洪镇西头村驻村第一书记冯宁博为村民健康操心,“我们定期邀请专家为脱贫群众体检,努力降低因病返贫致贫的风险。”

    接过脱贫接力棒,巩固成果加油干。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各地区各部门保持尽锐出战,56.3万名驻村干部完成选派轮换,接续奋斗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

    国家乡村振兴局数据显示,目前近70%的监测对象已消除风险,其余人员均已落实帮扶措施,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可消除风险。总的看,2021年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兴产业、促就业,脱贫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稳定收入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要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既有收入,又能兼顾家庭,把孩子教育培养好”。

    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产业、促就业、优服务,2021年全国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2550元,比上年增长16.9%,脱贫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脱贫产业提档升级,脱贫群众增收更可持续。

    “种得多不如种得好。用有机肥、按标准生产,去年每亩多挣了500多元。”湖北省鹤峰县东洲村脱贫户佘坤明新年有了新盼头,“有技术指导,签购销合同,今年肯定还能增收。”

    发展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治本之策。小茶叶变成“大茶业”,小土豆变成“金豆豆”,木耳变成“金耳”……一个个脱贫产业提档升级,有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不断补上脱贫产业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脱贫地区特色主导产业去年产值超过1.5万亿元,有300多个脱贫县的单一主导产业产值超过10亿元。脱贫地区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辐射带动近3000万脱贫人口,人均实现产业增收2200元以上。

    ——就业“饭碗”端得稳,脱贫群众日子有奔头。

    “一技在手,挣钱有门路。”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巾字村脱贫户高芝兰的生活越来越滋润了,“我参加了厨师培训班,在附近饭店上班,每月工资有2000多元,还不耽误顾家。”组织培训、输出劳务、稳岗拓岗……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帮扶,让村里的脱贫户有活干、有钱赚。

    “活不重,上手快,一天就能挣150元,大家干得可起劲了。”在甘肃省康县三河坝镇秧田坝村,脱贫户石彩梅动作麻利,清洗、蒸煮、烘干……一根根天麻变成切片,销往全国各地。

    “饭碗”多起来,“口袋”鼓起来。田间地头、帮扶车间、生产线上……脱贫群众干劲十足。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稳岗就业是关键。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促进就近就地就业创业,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精准定制培训,全程提供帮扶。截至去年底,全国脱贫劳动力通过务工就业3145万人,比2020年底增加126万人、增长4.2%。全国脱贫人口去年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8527元,同比增长22.6%。

    ——优质资源延伸拓展,脱贫群众生活更安心。

    “孩子在家门口上学,去医院看病也不远。搬出大山,生活方便多了,住得挺舒心。”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乔利乡红旗湖社区脱贫户覃凤金喜笑颜开,社区里便利超市、健身广场等设施一应俱全。

    瞄准脱贫群众民生期盼,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加力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公共服务优化配置。医联体、“云”看诊,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远程医疗覆盖所有脱贫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面实现,2021年脱贫家庭辍学学生数量持续保持动态清零。

    强能力、补短板,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发展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脱贫地区尤其是原来的深度贫困地区,如何尽快赶上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明航向:“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再接再厉,用脱贫攻坚的“金钥匙”,开启乡村振兴的“致富门”,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画卷,在广大脱贫地区徐徐铺展。

    ——扶持政策续力,增强发展能力。

    不久前,甘肃省舟曲县26名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医疗队用实际行动,回应了当地群众的迫切需求。一批批来自天津的白衣天使组团投身舟曲县医疗卫生一线,一大批医术精湛的专家名医驻扎舟曲县各大医院传帮带,东西部协作组团式医疗帮扶,持续助力舟曲县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为加快脱贫地区发展,一年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推进。中央确定的33项衔接政策全部出台,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8个东部省(市)结对帮扶西部10个省(区、市),投入财政援助资金228.7亿元。305家中央单位向定点帮扶县直接投入和引进资金668.8亿元。国家确定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出台14个方面高含金量政策,开展组团式帮扶。

    ——推进乡村建设,补上发展短板。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一批批游客纷至沓来,一车车山泉水运出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施金通感慨:“路好百业兴。这是条名副其实的通村脱贫路,更是条助推乡村振兴的美好生活路。”去年湖南下大力气提质改造农村公路,建设安防设施,花垣县G319至十八洞村公路入选“十大最美农村路”。

    一年来,各地区强化政策,加快补上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短板,朝着让农村具备基本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不断迈进。“四好农村路”不断延伸,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数字乡村建设加速,脱贫地区发展短板补起来,发展环境好起来。

    ——人气旺起来,动力强起来。

    “啦啦啦”的声音在山谷回荡,山西省平顺县神龙湾村农民方亮一嗓子喊完,一只只家畜跑得飞快,从两边的山坡奔下来。旁边的妻子刘静拿着手机直播,实时解说:“大家可以看到,我家养殖场不喂饲料,喂的都是南瓜、野党参和连翘……”红火的电商直播,带旺农产品线上销售,去年全县网络销售额达2.76亿元,乡村旅游火起来,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生态旅游、农村电商等一个个新业态风生水起,一大批企业、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脱贫地区发展活力日益增强,经济发展增速、农民收入增速均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从卫星上拍下的照片以独特视角见证变化:脱贫地区集中的“胡焕庸线”以西区域,“夜光面积”持续增加。这背后是脱贫地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发展活力不断迸发。

    成就彪炳史册,使命昭示未来。从摆脱贫困到乡村振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伟大奇迹的亿万中国人民,必将在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2022-02-25
  • 弘扬奥运精神 彰显大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欢迎宴会上的致辞中指出:“要顺应时代潮流,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月20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16天里,北京,历史上首座“双奥之城”,见证竞技体育的荣耀与梦想,凝聚人类社会的团结与友谊,再次为世界奉献了一届令人难忘的奥运盛会,再次向世界展现了大国担当和中国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力量。五环旗下,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运动员奋力拼搏、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刷新了2项世界纪录和17项冬奥会纪录,共同奏响“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华彩乐章。中国代表团以9金4银2铜刷新了单届冬奥会获金牌数和奖牌数两项纪录,创造了自1980年参加冬奥会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中国践行承诺,克服疫情影响,为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付出巨大努力,一流的比赛场馆设施,出色的组织服务工作,赢得了奥林匹克大家庭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致辞中称赞道,“本届冬奥会奥运村独具匠心,场馆令人叹为观止,组织工作非凡卓越”,“这是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中国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坚定参与者,也是奥林匹克价值的积极推动者。在人类社会面临诸多挑战危机之时,我们更加需要弘扬奥运精神,求同存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携手同心筑前路,一起向未来。

    1.高度重视,践行对世界的承诺

    今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奥委会第139次全会开幕式的视频致辞中说道:“从2008年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来’,中国积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坚持不懈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理想的坚定追求者、行动派。”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一个欣欣向荣、开放自信的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我国高度重视此次冬奥会,早在2013年正式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办时,就把奥运会的申办与中国的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看作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来抓。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时,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申办冬奥会代表团的贺信中指出:“你们为申办冬奥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在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持下,把2022年冬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在筹备冬奥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前往重要赛区和场馆以及训练中心等地考察调研,了解运动场馆建设情况,询问运动员备战状态,给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鼓气加油,强调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主办冬奥会的理念,同我们共建‘一带一路’、推进绿色文明建设和反腐倡廉的努力一脉相承。体育交流正日益成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往的一部分。”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表示,“北京冬奥会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即将如期如约顺利举办。我们将兑现承诺,向世界呈现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2.应对挑战,展示大国胸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是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新格言的成功实践”。此届冬奥会筹办不同以往,工作难度极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已进入第三个严冬,它以超乎想象的传播速度和规模、以不断变异的方式在世界蔓延。在这种特殊时期中国如期举办冬奥会,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要保证冬奥会各项比赛顺利进行,安全防范措施到位成为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这也是历届冬奥会举办国所没有遇到过的情况。面对境外输入疫情的压力,北京冬奥组委会总结中国疫情防控经验,对各个赛区采取了闭环式管理,在发现任何疑似和确诊病例时,第一时间严格把控、迅速处置,全力为参赛运动员打造一个安全、清洁、轻松的竞赛环境。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社会遭遇诸多挑战。在这个严冬,中国政府和人民还成功顶住了一些西方政客对北京举办冬奥会的无端挑衅,这些西方政客打出抵制北京冬奥会之牌,意图将国际体育赛事与政治挂钩,在政治上妖魔化中国,在外交上围堵中国。事实上,这是西方政客的惯用手段,当年他们用此办法抵制俄罗斯索契冬奥会,这次又对北京冬奥会故伎重演。不过,以这种方式试图阻遏中国的发展,只能暴露出他们对自身的不自信。中国举办北京冬奥会,始终坚持以运动员为中心,始终尽一切努力做好场馆设施等硬件、软件保障,做好全方位服务,展现了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胸怀。北京冬奥之光,照亮了这个寒冷冬季、温暖了整个世界。

    3.舞动冰雪,一起向未来

    北京作为双奥之城,以东道主的热情,又一次欢迎各国冰雪健儿,践行冬奥之约,并以这场盛会为平台,把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现代人文魅力相结合,再次告诉各国运动员: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

    绿色创新,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北京冬奥会秉持绿色办奥、低碳环保理念。在这个理念指导下打造的体育场馆、举行的欢迎仪式,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冬奥会各场馆在设计上实现了多个世界性创新。在全冰面速滑馆,冰面面积约1.2万平方米,为亚洲最大,采用碳排放趋于零的二氧化碳制冷制冰系统,其制冷过程释放的热量可以回收,用于运动员的热水淋浴和场馆取暖。场馆全部实现绿色电力。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经过工程人员的结构设计、施工,巧妙实现了水冰转换,水立方成了“冰立方”,在冬奥会结束后,冰壶赛场还可以轻松转换回游泳场馆,这在世界上也属首例。低碳理念还突出表现在冬奥会的开幕式上。以往历届奥运会都要点燃巨大的主火炬,并持续燃烧十几天。而北京冬奥会在这一关键环节进行了创新,火炬手直接把手持火炬插在一个巨大的雪花台上,完成了奥运火炬的交接和点燃。这个雪花台由所有参赛国家的国名组成,美轮美奂,形成璀璨的奥运主火炬,简约而精彩!雪花台的设计,体现了北京冬奥会是一个低碳环保的运动会,以及中国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决心。

    人民至上,建设体育强国。坚持人民至上,贯穿于北京冬奥会自筹备到举办的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冬奥会筹备工作时就表达了这一理念,强调要“将举办重大赛事同服务全民健身结合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至上,重视体育强国建设,把推进全民健身、青少年健康成长、提高竞技体育、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关联,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北京冬奥会从筹办以来,在落实关于《“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至2021年10月已超过三亿,冰场、滑雪场数量有了大幅增加。中国举办冬奥会的意义早已超出运动会本身,既改变了世界冬季冰雪运动格局,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也促进全国人民冬季健身活动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开展,使中华体育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交流互鉴,一起向未来。北京冬奥会的主题口号是“一起向未来”。这一场体育盛会使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各国运动员走到一起,在竞技中交流切磋,在比赛中加深了解,相互学习,我们向世界展现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世界感受到中华文化崇尚四海之内皆兄弟、求同存异的和谐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存理念,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价值追求,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独木不成林的合作思想,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人格品行。这些思想追求与“一起向未来”的主题高度契合,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都有深刻体现。

    2022-02-25
  • 再接再厉确保“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与北京冬奥会一样,即将开幕的北京冬残奥会也承载了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是我国“十四五”初期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双奥之城”北京有信心、有能力接续奋进,搭建好全世界顶级冬季运动残奥选手展现运动技能和积极向上风貌的舞台,为世界呈现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残奥盛会,并使之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与了解、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盛会。

    2月22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各国代表团相继从冬奥村完成撤离,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冬奥村将向冬残奥村过渡。与此同时,冬奥会场馆向冬残奥会的转换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之后,我们即将迎来冬残奥会的另一个高光时刻。再接再厉确保“两个奥运同样精彩”,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与北京冬奥会一样,即将开幕的北京冬残奥会也承载了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是我国“十四五”初期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办好冬残奥会,不仅是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坚强姿态的完美展现,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精神的中国宣扬,是世界需要携手走向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的诚意表达,也是彰显中国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融合所取得的成就,展现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进步的最好平台。

    为此,要及时总结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的丰富经验,以坚定不移的信心、奋发有为的斗志、精益求精的态度、接续奋斗的努力,分秒必争做好冬残奥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是顺利举办冬奥会的重要先决条件。当前国际疫情呈高发态势,北京境外输入病例时有发生。2月22日召开的北京第283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刘晓峰介绍,2月22日0时至11时,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例,居住地包括海淀、西城、丰台,均为2月17日至20日期间在外省参加某公司培训班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这再一次警示我们,首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统筹冬残奥会防疫与城市防控仍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

    我们要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保持清醒头脑,绷紧弦不松懈。要继续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加强远端管控和重点人群筛查并重,坚持风险排查到位,人、物管控到位,服务保障到位,确保首都安全和人民群众安全。要积极统筹冬残奥会防疫与城市防控,在继续延续北京冬奥会中验证有效的防疫措施的基础上,针对残疾运动员的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方案。比如,可能有的残疾人运动员不能戴口罩,需要戴防护面屏,有的自身体温调节有障碍,就必须提前了解沟通,作出特别处理。

    从赛事的组织看,北京的无障碍环境服务保障水平已经符合简约、安全、精彩的冬残奥会办赛要求。108个涉奥场所及周边区域已经进行多轮“体检”,并采取一馆一案、挂账督办的方式,推动无障碍设施实现由点及线到面,涉奥场所周边一公里范围内9858个点位完成改造提升。相应场馆已增设轮椅、矫形器和假肢维修间、轮椅存放间、坐姿运动员更衣室等功能用房,为坐姿运动员参赛提供基础保障;看台最好的位置将留给轮椅使用者,更衣室、卫生间、无障碍客房实现全坡化、全圆角和全低位设计,等等。

    随着冬残奥会日益临近,我们必须绷紧“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风险意识,全面及时掌握工作动态,深入一线查找发现问题,确保各个环节不留漏洞、不出问题。各级各部门应再接再厉,以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善终如始的态度,毫不松懈做好冬残奥会各项赛事组织、城市运行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使三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双奥之城”北京有信心、有能力接续奋进,搭建好全世界顶级冬季运动残奥选手展现运动技能和积极向上风貌的舞台,为世界呈现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残奥盛会,并使之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与了解、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盛会。

    2022-02-24
  • 这个雪季,吉林省预计接待游客八千五百万人次 冰雪资源释放产业效应

    冬奥与春节相遇,从白雪皑皑的长白山,到银装素裹的滑雪场,吉林各地冰雪活动异彩纷呈,八方游客欢冰乐雪。吉林的冬天越发“热”起来,人气更加“旺”起来,冰雪运动越来越热,冰雪旅游越来越火。

    “白雪换白银”,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给白山松水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预计2021—2022年雪季,吉林省旅游接待规模将达8500万人次,可实现总收入1700亿元。

    雪道铺进山村,点亮冰雪梦想

    新雪初霁,吉林市船营区大绥河镇小绥河村银装素裹。“村里虽然仅有50户人家,却建设了10条标准化雪道。”记者随17岁的国家二级运动员宋柳燃步入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的吉雪滑雪场,从容驰骋的身影处处可见。今年雪季,滑雪场日均游客接待量逾1500人。

    5年前,专业雪道铺进这个距市区20多公里的小村,体验了几次后,从小活泼好动的宋柳燃便喜欢上了滑雪。

    “一看就是好苗子。”吉雪滑雪场教练也注意到这个常在雪道上飞驰的女生。2019年12月,宋柳燃进入船营区体校,成为滑雪专项运动学员。2020年1月,在长白山举行的2019—2020年度U系列高山滑雪U17女子组大回转比赛中,宋柳燃一举夺冠。

    “小绥河村的滑雪场,是我冰雪梦想的起点。”手捧奖牌,宋柳燃难掩激动。如今,她已成为国家二级运动员,“村里还有两个比我小的运动员,另外有好几个大哥哥到雪场当了滑雪教练。”

    近年来,吉林省加速场地设施建设,每年浇建公益冰场逾400块。吉林省近3年对70个公共冰雪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实施了补助,平均每年吸引800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

    冰球引入校园,播撒运动种子

    一声哨响,30多个脚踩冰刀的孩子奋力蹬向冰面,飞速向前疾驰……寒假期间,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虎王”冰球队的孩子们身影矫健。他们个头不高,遇到冰面上的横杆障碍时,却能从容地并拢双脚,纵身起跳越过,冰刀稳稳落地后,继续向前滑行。

    “小冰球承载大梦想。”球队教练王希娣曾是全国短道速滑冠军,已在学校从教17年。2019年,乘着吉林省建设首批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东风,她牵头组建了“虎王”冰球队。

    “这些热爱冰雪运动的‘种子’,再冷也不怕,正在冰天雪地里生根发芽。”王希娣说。冰球队组建之初,学校边冰冻的小河成了训练场。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河面,孩子们坚持训练。如今,在政府支持下,孩子们可在专业冰球馆里全年免费训练。

    “‘体教融合’正在为吉林播撒冰雪运动的种子。”吉林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副处长孙大龙介绍,截至2021年底,吉林省已建成冰雪特色学校557所,超过400万名学生参与冰雪运动。

    体育携手文旅,构建产业链条

    滑雪道上纵情驰骋,换下装备便能就近泡个温泉;溜冰场里竞速飞奔,走出体育馆即可品尝特色美食……在通化市金厂子滑雪场,长春游客霍炎收获别样体验。

    拥有60多年历史的金厂子滑雪场,于2021年12月改造完工后重新开放。度假酒店、温泉酒店、特色商业街等一系列设施配套运行,实现了冰雪运动、赛事服务、康养度假的有机结合。

    “通化与世界滑雪胜地阿尔卑斯山脉在同一纬度带,雪季长达150多天。”通化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通化市兴建通化冰雪产业示范新城,规划面积约12平方公里,总投资约100亿元。其中,滑雪场、滑雪小镇、滑雪学校、滑雪公寓等一期建设已全面运营。

    从体验长白山温泉漂流、畅玩雪地摩托、观赏雾凇奇观,到探秘地下冰河、夜游冰雪新天地,吉林标志性的冰雪娱乐项目层出不穷,运动魅力与自然之美相映成趣。

    将冰雪运动融入经济发展,吉林着力引导冰雪体育运动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今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了10条全国冰雪旅游精品线路,吉林省的“长白有约·滑雪度假”精品线路入选。目前,吉林省已建成54个滑雪场、279条雪道,日最大承载量10万人次,2021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37.6%、29.5%。

    2022-02-24
  • 推动冰雪产业迈上新台阶

    1月12日,国家体育总局委托国家统计局开展的统计调查显示,自2015年成功申办北京冬奥会以来,全国居民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成为现实,是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意味着我国冰雪运动迈上新台阶,踏上新征程,由此开启发展新篇章。

    冰雪产业繁荣与否,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有调查显示,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时,体育产业开始明显增长;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时,冰雪产业开始蓬勃发展。这恰恰与我国的发展情况相符。放眼全国,冰雪运动在各地广泛普及,无论是遍布周边的各类冰雪嘉年华、冰雪体验项目,还是需要远程驾车,甚至乘坐高铁飞机才能到达的高品质雪场,都有越来越多不同年龄段、不同消费层次的群众参与进来,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相关报告预测,2022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将超过8000亿元。

    冰天雪地是聚宝盆,冰雪产业是摇钱树。它产业链条长,与旅游文化、健身培训、冰雪用品制造等行业融合发展,具有拉动消费增长、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兴市场主体、赋予绿色发展新动能等诸多功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过8500家从事冰雪运动相关的企业。在新疆阿勒泰、河北崇礼、湖北神农架等地,冰雪产业的兴起吸引了民间投资,刺激了消费,带动了当地居民脱贫奔小康。

    国家政策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内需不断增强等,为我国冰雪运动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由于起步晚,与世界冰雪运动强国相比,我国冰雪运动仍存在竞技水平不高、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因此,虽然“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已经实现,但并不意味着我国已成为冰雪运动强国,推动冰雪运动、冰雪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下一步,有必要进一步推动冰雪运动向全国普及,向四季拓展。目前,我国南方地区兴建了一批高质量的冰场雪场,广大南方城市也燃起了冰雪消费热潮。《“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冰雪运动参与人数分别为1.86亿人和1.61亿人,冰雪运动正逐步打破地域和季节限制。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社会参与动力,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冰雪运动需求。同时,进一步推动冰雪产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完善冰雪装备、冰雪设施、冰雪旅游、冰雪培训等相关产业发展,开发新技术、构建新模式、培育新主体,不断推动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02-24
  • “冷资源”成为“热经济” 冬奥会带火中国冰雪产业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乘着北京冬奥会的东风,大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高涨,各地化冰雪资源为冰雪文化、冰雪经济,让“冷资源”热了起来,中国冰雪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冰雪运动成新风尚

    “没想到滑雪这么刺激好玩儿!”这个春节,以前从未接触冰雪运动的湖北小伙张威,和朋友相约神农架国际滑雪场滑雪。他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冰雪运动成了新风尚。在他的朋友圈里,攀冰、冰壶、雪上极限运动等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和小张一样,今年,不少人选择“冰上过年”“雪上过年”。在北京什刹海冰场,人们或脚踩冰刀,或驰骋冰车,享受着冰雪运动的乐趣;在宁夏银川阅海滑雪场,不少人身着专业装备,在雪道上体会风驰电掣的快感……冰雪运动成了虎年春节最时尚的“庆祝方式”之一。

    冰雪运动“热”起来,冰雪场馆经营者感受最深。在北京朝阳区的陈露国际冰上中心,每日花滑和冰球课表从早到晚排得满满当当。“2017年开始营业时,我们只有1支冰球队,如今增加到8支,经常来训练的学员有220位。”总经理杨一玮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中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3.46亿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已经实现。

    文旅产品备受青睐

    冰雪运动火热,相关文旅产品的消费也在迅速增长。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后,运动员同款羽绒服销量大幅提升;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也很快售罄,一“墩”难求。在新疆阿勒泰,游客踩着“毛皮滑雪板”出行,让滑雪与民俗风情形成融合;在内蒙古响沙湾滑雪场,雪友抬头就能看到沙漠,有着别样的体验……

    旅游出行平台大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以来,全国滑雪场门票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86%,冰刀鞋、滑雪服、滑雪板成为热销的“新年货”。特别是今年春节期间,冰雪运动器材及装备成交额均有一到三倍的增长,冰雪运动游、冰雪民俗游、冰雪康养游、室内冰雪游等多类型产品,正快速带火冬季旅游市场。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从全国范围看,东西南北、一年四季、全面开花的“冰雪经济”新格局已经成型,未来冰雪项目会越来越多。《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2)》预计,2021年至2022年冰雪季,中国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超过3200亿元。

    冰雪产业前景广阔

    一张滑雪票指向一个消费市场,一套冰球装备蕴藏一条产业链条,一个冰雪小镇映照一种发展模式。

    2015年申冬奥成功以来,“不出山海关”的冰雪运动,大踏步“南展西扩东进”,实现全国覆盖、四季运营。截至2021年年初,全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803个滑雪场,较冬奥申办成功的2015年增幅达317%和41%。中国已初步形成以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运营为基础,冰雪大众休闲健身和竞赛表演为核心,以冰雪体育旅游为带动,冰雪装备制造为支撑的冰雪产业体系。

    《2021年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到2020年,中国冰雪产业总规模从2700亿元增长到6000亿元。到2025年,中国冰雪产业总规模期望达到万亿元规模,冰雪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表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筹办,为中国冰雪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中国冰雪产业发展正经历从“1”到“N”,从基础设施完善到产品服务升级,从增加消费者数量到提升消费水平和消费体验,从产业链完善到产业价值链实现积极向好发展的过程。

    2022-02-24
  • 助推双循环——北京冬奥会为新发展格局注入动力

    2月20日,冬奥会落幕——北京圆满实现了从夏季奥运会到冬季奥运的跨越,造就了全球唯一一座“双奥之城”。通过筹办和举办奥运会,带动国家、区域和主办城市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直是奥运会的重要功能。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新发展阶段,北京冬奥会不仅大幅带动冰雪经济,而且为冰雪经济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注入新动力。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北京冬奥会效应带动了中国冰雪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冰雪消费成为2021年消费的亮点之一,并持续升温。《2021年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到2020年,中国冰雪产业总规模从2700亿元增长到6000亿元。到2025年,中国冰雪产业总规模期望达到万亿元规模,冰雪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国内冰雪旅游收入将超1.1万亿元,产业规模将占到整个体育产业的近五分之一,冰雪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冰雪运动消费夯实中国冰雪经济

    进入21世纪,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老龄化加剧等因素,全世界的滑雪场数量都在下降。由于失去年轻人市场,即使是奥地利和瑞士这样被称为滑雪板上的国家,滑雪的人也越来越少。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市场成为全球冰雪运动唯一快速增长的市场。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冰雪运动的参与人数达3.46亿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成为现实。同时,在整体冰雪旅游消费人群中80后、90后占比86%。值得注意的是,2021—2022冰雪季参与冰雪旅游的00后、90后“Z世代”人群总数占比60%,比2020—2021冰雪季增长了2个百分点。

    北京冬奥会极大地带动了中国冰雪运动基础设施的建设。数据显示,到2022年,全国滑冰馆数量将不少于650座,滑雪场数量将达到800座。具有高难度、高水准的滑雪场基础设施逐渐向世界水平接近,以往一到雪季就飞往欧洲、北美、日本的中国发烧友们如今把目光转向国内,新疆、东北、崇礼的雪场逐渐成了他们的首选,国内雪场人次不断增加。“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实现,带动了中国冰雪体育产业、冰雪经济的发展,冰雪制造、冰雪服务、冰雪基础设施建设、冰雪科技、冰雪人才培养等产业链条逐步形成,冰雪资源正被不断盘活,北京冬奥会为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注入的活力和动力不断彰显。冰雪经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格局逐步形成。

    此外,随着全球化在冰雪体育界的日益普遍,中国与世界在冰雪体育人才上的流动日益频繁。在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78名教练员中,有包括来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法国、日本等19个国家的51名外教。训练、比赛和人才的国际交流加快了中国冰雪经济与国际的循环,这种国际循环又进一步助力中国冰雪经济发展。

    冰雪运动助力中国体育产业发展

    借助北京冬奥的东风,中国国产体育品牌抓住机遇提升科技力、创新力、产品力,国潮冰雪国货品牌打破了过去运动高端装备被海外垄断的局面,成为国内外冰雪运动爱好者的选择。北京冬奥会上,国产体育品牌赞助了比利时、冰岛、乌克兰、新西兰、罗马尼亚等奥运代表团,数百名运动员、教练员和代表团工作人员身着国产品牌服装,中国元素在奥运舞台上得到更多展现的机会。

    国内冰雪经济的发展极大带动了国潮冰雪运动品牌的成长,促进了国内冰雪运动厂家的发展。同时,国产冰雪运动用品的品牌化,通过电商等渠道,越来越多被国际消费者认可。2022年1月6日,中国某跨境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滑雪用品海外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超过60%,其中国产滑雪头盔海外销售额同步上涨了15倍。据了解,全球共有100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在该跨境电商平台上购买了中国雪具。北至冰岛,南至智利,都有中国品牌的身影。国潮冰雪运动品牌更多地进入冰雪运动产品国际循环的轨道,开始被国际冰雪运动消费者接受和认可。

    此外,北京冬奥会也吸引了国际顶级冰雪基础设施和装备公司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如制造专业缆车的奥地利多贝玛亚公司、制造大型压雪车的意大利普里诺茨公司和德国凯斯鲍尔公司、制造造雪机的意大利天冰公司在北京冬奥会作为服务商成功亮相,为未来更好分享万亿体量的中国冰雪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冬奥会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盛宴,也是一场展示中国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盛会,开放的中国让中国冰雪运动产品和国际冰雪运动产品都在这场盛宴中抓住机遇,助力中国冰雪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冰雪经济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活力

    在经济上,区域协调发展是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关键。在过去,东北经济转型发展经历了艰难的过程,目前东北地区正处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意义重大。北京冬奥会带火的冰雪经济成为东北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

    自2015年北京申冬奥成功以来,“不出山海关”的冰雪运动大踏步“南展西扩东进”,实现全国覆盖、四季运营,冰雪产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北京冬奥会带动冰雪经济成为东北经济振兴的重要产业,拥有独特冰雪资源的东北正在迎来冰雪经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东北多个城市瞄准冰雪,以打造产业高地为目标。吉林市主打“雾凇+滑雪+温泉”,长春市主打“冰雪雕塑+滑雪”,哈尔滨持续完善冰雪大世界等品牌,辽宁也在形成冰雪全产业链条,为疫情后冰雪经济恢复增长奠定基础。

    此外,随着体育运动市场化步伐加快,南方对冰雪运动专业指导的需求量激增,东北三省是传统冰雪体育强省,积极向外输出冰雪体育运动教练员、运动员,引进培训项目,开展冰雪项目合作、人才交流,不仅有力推动了国家“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任务的实施,更提升了东北冰雪经济的融合发展。冰雪经济已成为东北地区经济新动能,有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中国政府保持战略定力,如期举办北京冬奥会,向全世界兑现了举行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的承诺。从2008年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来”,中国始终如一向世界传递强烈的信号,人类同乘一条命运与共之船,中国会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拥抱世界。2022年,中国以北京冬奥会和冰雪经济发展为契机,以更为开放的态度,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全世界“一起向未来”开启疫后经济复苏之路。

    2022-02-24
  • 冬奥会“北京服务”为何赢得世界点赞

    冬奥会“北京服务”是科技赋能的服务、温暖开放的服务、细针密缝的服务。提升赛时城市综合保障能力,是打响“北京服务”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运行保障涉及方方面面,从水电气热等“城市生命线”,到应急抢险、快速处置、极端天气应对,无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强化部门对接,细化预案、健全保障机制,实现冬奥安全、城市安全,北京做到了。

    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缓缓熄灭,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完美载入奥林匹克运动和人类和平发展史册。一句“全世界都可以相信北京”,不仅是媒体记者写下的对“双奥之城”的寄语,道出对北京和本届冬奥盛会的感触与祝福,更是被“北京服务”所深深折服后的由衷赞叹。

    北京冬奥会赛事组织体系运转顺畅,比赛精彩纷呈,为参赛运动员营造了专业、公平的竞赛环境,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和美好回忆。冬奥氛围浓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冬奥文化活动,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向全球展示了北京作为首个“双奥之城”的独特魅力。服务温馨周到,坚持“三个赛区、一个标准”,精细做好餐饮、交通、医疗等服务保障,为各客户群提供了良好的参赛体验,展现了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风范。

    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成功举办冬奥会,考验的是“北京服务”坚持冬奥防疫和城市防疫一体推进的能力。150余台生物气溶胶新冠肺炎病毒监测系统在各场馆及时监测空气环境,“腋下创可贴”实时监测体温数据,机器人定时无死角消毒……各种防疫“黑科技”保障冬奥防疫工作顺利便捷进行。有效实现“分区不重叠、流线不交叉、界面严管控、人员不跨区”的闭环管理。在确保运动员安全参赛、心情放松、成绩优秀的同时,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原则,北京以务实严谨、精益求精的作风,全力以赴做好赛会与城市疫情防控工作,实现了闭环内无聚集性疫情、社会面疫情防控形势平稳的目标。

    提升赛时城市综合保障能力,是打响“北京服务”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运行保障涉及方方面面,从水电气热等“城市生命线”,到应急抢险、快速处置、极端天气应对,无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强化部门对接,细化预案、健全保障机制,实现冬奥安全、城市安全,北京做到了。

    我们看到,针对超大型城市的出行特点,北京在冬奥会交通组织上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就是体现“北京服务”力度和温度的一个很好侧面。从坚持“少扰民”,倡导市民群众绿色低碳出行,到创新性地增加每日早、中、晚三次发布短时阶段性交通引导信息;从预先发出社会车辆与闭环车辆发生事故的处理办法提示,到同步在地图导航客户端推送实时路况信息,实现引导信息全媒体、全时段、全覆盖发布。“北京服务”以精准的研判、积极的引导、创新的举措赢得了冬奥赛时城市交通的顺畅有序,为常态化超大型城市交通管理摸索了更多路径。

    冬奥会“北京服务”是科技赋能的服务。“城市大脑”的大数据高效链接各赛区和城市保障,毫米波测云雷达首次使用到冬奥会赛场,实现复杂地形条件下空间百米级、时间分钟级精准气象预报。成熟的应急救援方案下先进的救护车、救援直升机和优秀医疗团队随时待命。

    冬奥会“北京服务”是温暖开放的服务。一万八千余名赛会志愿者用善意的微笑和专业的担当演绎“北京服务”的温度;全球招募的外籍志愿者、12345热线21个语种的服务则凸显“双奥之城”开放的气韵。

    冬奥会“北京服务”是细针密缝的服务。冬奥村678种食材,对应678张“身份证”。食物成分、含有的过敏原清晰明了,单份的重量、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钠等含量,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京张高铁通过隧道前,车厢内都会播放“耳鸣操”视频,帮助旅客缓解因气压变化引起的不适。

    2月19日举行的国际奥委会全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向中国人民颁发奥林匹克奖杯。20日晚冬奥会闭幕式上,巴赫用中文说出“谢谢!中国!”“谢谢你们,中国朋友!”“祝贺,中国!”这是向中国人民对北京冬奥会的支持表示感谢,也是对冬奥会“北京服务”的最大褒扬。

    2022-02-23
  • 冬奥医疗救治:被国际医疗官员称作“完美救援”

    “这是一次完美的救援!”国际雪联医疗官员汉斯在他的工作日志中写道。

    汉斯所说的救援发生在2月10日,高山滑雪中心通过救护直升机将1名受伤的瑞士运动员转运至延庆医院,仅用时8分钟。

    这份“完美”的背后,是北京为冬奥医疗救治工作准备充分的缩影:每日100辆救护车组在岗值守,全地形越野救护车在延庆赛区应对降雪天气,两架救护直升机随时待命;定点医院每日约2200人在岗值守备勤;竞赛场馆配置5G救护车,用于运动员和危重症伤病员的转运,实现了“上车即入院”……

    冬奥会期间,专家骨干共为6名运动员进行了手术。一名吉尔吉斯斯坦高山滑雪运动员说“我想在中国接受手术”,还有日本、瑞士等国运动员在中国及时高效的医疗救治下顺利恢复功能,只需回国继续康复训练。一名在测试赛中受伤的选手还因得到及时救治,短时间内再次站在了赛场上,完成了自己的冬奥梦。

    解码这份“冬奥白”,从机制体制到专业救治的各个细节都在回答着,是什么成就了八方来客赞誉不断的冬奥医疗救援。

    冬奥是一场“大考”,专业是最关键的答案

    以运动员为中心、保障赛事安全顺利进行,是此次冬奥医疗救治的目标。为此,医疗防疫被定义为关键任务,工作专班实施24小时值守,建立了市区、定点医院与涉冬奥场所三级运行保障指挥体系。

    在专门制定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北京及延庆赛区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方案》中,细化了25家医院和两家院前急救机构的任务分工、服务流程。这份工作方案是灵活调整的,如为满足闭环管理人员口腔疾病就医需求,北京口腔医院新增了冬奥专区。

    配合冬奥会赛事运动项目特点,北京选择了积水潭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17家牵头医院以及16家配合医院、两家院前急救机构,共选派1300名医疗骨干负责场馆医疗保障。

    国家创伤医学中心所在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负责钢架雪车项目,北京积水潭医院负责高山滑雪项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负责延庆奥运村保障。

    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18家医院则作为定点收治医院。在朝阳区、海淀区、石景山区、昌平区、延庆区,北京市还准备了7家酒店作为入境无症状感染者专用隔离设施,来自北京佑安医院等医院的94名医疗护理骨干进入5家隔离设施开展工作。

    有备方能无患。北京市35家医疗机构储备场馆医疗后备人员658名,储备入境无症状感染者隔离设施医疗保障人员160名,18家定点收治医院备勤人员日均超过1500名。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保障冬奥是一场“大考”。运动伤病救治、冬奥知识、英语知识、滑雪技能、反兴奋剂知识、宗教文化知识等,都是这场“大考”的题中之义。

    北京从全市医疗机构中选拔出60名具备一定滑雪基础的医生,连续3年开展滑雪技能训练。如今,他们已是具备国际滑雪救援水平的“特种”医生。

    10位院士、63位市级专家、院内专家组共同构成了三级专家保障机制。从北京全市抽调骨科、创伤外科、心内科23位专家支援延庆医院,由派驻专家直接组织实施各类手术。定点医院全面实施涉奥伤病员院内会诊机制,多学科协作(MDT)贯穿诊疗全过程。

    除夕,患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塞浦路斯技术人员情况紧急。北京市卫健委派出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市级专家赴延庆医院,现场指导救治。患者2月6日痊愈出院时,不停地对医护人员表达感激和赞扬。

    冬奥防疫怎么做

    分类就诊,是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风险的利器。

    北京市将涉冬奥伤病员分为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确诊与疑似患者、闭环内的发热等症状患者、闭环内其他伤病员、闭环外的发热等症状患者、闭环外其他伤病员、入境无症状感染者6类,由18家定点收治医院和5家无症状感染者隔离设施进行精准分类收治与管理,对相同风险人员实施集中就诊和管控措施。

    为了防范医院内感染,每家医院都制订了不同的策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将1.2万平方米独立病房楼改建为冬奥医疗保障中心,北京安贞医院腾退104张床位改造为冬奥专区;北京协和医院、安贞医院、北大人民医院等调整改造院内布局,设置闭环伤病员专门病房楼或专区,配备独立或专用CT、核磁,建设负压杂交手术室等。

    为减少医护人员与闭环伤病员的直接接触,远程视频成为广泛应用的技术手段。就连每日对穿脱防护用品、医废处理等关键环节,都有专人进行视频实时查看和回看,以查找漏洞即时整改。

    在朝阳区、海淀区和延庆区,北京市依据涉奥人员数量和场馆分布,研判设置了6家475间无症状隔离设施,用以隔离涉冬奥入境无症状核酸检测阳性人员。

    为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正常就医需求的影响,冬奥期间北京仅停诊两个诊疗量较小的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冬奥医疗保障床位原则上控制在200张以内,所有定点医院在冬奥会期间都对社会开放。

    2022-02-23
  • 9天倒计时!北京2022年冬残奥备战宣传片发布

    人民网北京2月23日电(周静圆)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已进入9天倒计时,2月22日,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发布“北京2022年冬残奥备战宣传片”。

    据了解,为激发广大残疾人参与冬季运动的热情,推动“三亿人上冰雪”,中国残联已连续6年举办“残疾人冰雪运动季”,对残疾人冬季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影响深远,从首届只有14个省(区、市)的残疾人参加,发展到现在有31个省(区、市)参加,已基本覆盖全国。在此基础上,我国冬残奥项目的训练能力和水平日益提高,运动员、技术官员人数不断提升,参赛成绩逐步提高并取得历史性突破。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将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让我们一同期待3月4日,奥运之火再次点亮“鸟巢”;期待残奥健儿们逐梦冰雪,在赛场上奋勇拼搏、勇创佳绩。

    2022-02-23

  • 首 页  上一页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