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条新路子”壮阔无垠——2022年自治区两会特稿之四

    “一个桥头堡”踔厉风发——2022年自治区两会特稿之三


    2021年,世界经济处于艰难前行中,中国主动开放、逆势开放,为疫情阴霾下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带来“开放的暖流”,内蒙古作为中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在这“暖流”的潮头上踔厉风发。


    向北开放,外贸驱动有力


    春节将近,恢复了货运的二连浩特公路口岸集卡穿梭,一派繁荣景象。


    口岸兴旺,折射外贸火热。


    2021年前11个月,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完成进出口货物运输1546.65万吨,同比增长3.5%;出入境中欧班列2416列,同比增长12%,实现了疫情下的逆势增长。


    2021年12月31日23时,满载电脑显示器、手机配件等30余种商品的中欧班列驶出国门,开往波兰。这是2021年经满洲里口岸出境的最后一趟中欧班列。


    满洲里作为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2021年出入境中欧班列4235列,比2020年增加650列,增幅达18%。


    目前,经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出境的中欧班列通达欧洲13个国家、28个城市,出口货物有日用百货、家用电器、工业机械、金属、农副产品等;进口货物包括汽车配件、板材和食品,班列往返重箱率均达100%。


    中欧班列构建了一条全天候、大运量、绿色低碳的陆上运输新通道,有力保障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自治区内中欧班列的开通让内蒙古向北开放跃升了一个档次。


    2021年12月29日,首列“青城号”呼和浩特—莫斯科中欧班列开行,成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开行的第10条中欧班列线路;今年1月12日,“乌拉特后旗号”中欧班列正式开行,满载着50个集装箱油葵籽仁等优质农产品驶向莫斯科。


    与沿线国家实现贸易自由化是内蒙古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最好的注脚。


    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开放赋予内蒙古甘美的果实。


    另据满洲里海关统计,2021年1-11月,内蒙古东四盟市外贸进出口319.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5%。其中,出口110.2亿元,增长32.2%;进口209.3亿元,增长9.7%。


    疫情之下,如斯成绩,着实不易,也折射出内蒙古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向北开放桥头堡的价值得以实现。


    内蒙古横跨“三北”、外接俄蒙、内邻八省区,是我国“北开南联、东进西出”的重要枢纽,具有陆海联运的优越条件。


    把内蒙古打造成为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高度为内蒙古量身定制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并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内蒙古开放脚步不断加快。“十三五”期间,全区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5%,服务过境中欧班列占全国近50%。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等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向北开放的桥头堡作用日益显现。


    扬帆起航,口岸经济兴边富民


    向北开放,使得内蒙古诸多边境城镇获得了腾飞的契机。


    口岸,是向北开放的基础。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依托甘其毛都口岸,将金泉工业园区建成国家重要煤化工、有色工业冶炼基地和口岸过货资源的承接地。


    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曾经偏远而荒凉的策克口岸,因为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北方交通要冲,中蒙俄经济带西翼,已经在向北开放战略中获益,每年超过1000万吨的能源资源进口让策克口岸一跃成为全区第三大口岸。


    借助地缘优势,二连浩特市已经把进口资源落地加工作为发展地区经济的重要手段,一批木材加工项目带动了这个市的工业经济发展。


    东乌珠穆沁旗与蒙古国交界,依托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一改多年不变的单一畜牧业经济格局,建设资源型工业经济和外向型经济。


    内蒙古向北开放,不仅兴了边,而且富了民。


    孙玉龙抓住了这个机遇。前些年,他只身一人来到满洲里,预感到俄罗斯特色食品在国内市场会有巨大需求,2015年,孙玉龙成立了满洲里满洲利亚俄罗斯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生产香肠、列巴、提拉米苏等特色食品。目前,孙玉龙的公司已有70多个食品种类,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背靠满洲里这个口岸城市,孙玉龙的特色食品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同样,二连浩特市昊罡果蔬粮油进出口园区有限责任公司得益于口岸发展,由昔日的批发商成为如今占据蒙古国果蔬市场70%以上份额的进出口企业。


    内蒙古有19个口岸、8000里国境线,独特的区位、人文、资源优势,正在让对外开放与合作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口岸经济、泛口岸经济辐射领域愈加宽广。


    2020年以来,受到疫情影响,全区各口岸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随着疫情防控趋势的向好,口岸经济正在恢复往日的勃勃生机。


    登高望远,桥头堡向涛头立


    为了更好地开放,内蒙古在不断自我升级。


    优化营商环境是重中之重,为了促进贸易便利化,2021年,我区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加强对已获批的三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的督导检查。支持二连浩特口岸跨境电商核心通道建设,筹建呼和浩特关区跨境二级节点。去年1-10月,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额2.1亿元。


    清理口岸进出口环节收费。牵头财政、发改、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强力整治口岸乱收费问题。取消过磅费、口岸设施维护费、铁路货物运杂费等收费项目。


    巩固压缩整体通关时效,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相比2017年压缩了50%。


    针对疫情,货物进出口许可证全面实行行政审批事项“不见面”服务,统一发证业务标准,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网上申领审核并免费提供邮寄服务。


    提升“软实力”的同时,我区也在不断打造硬件基础。


    以中国外贸百强城市乌兰察布为例,陆路通道方面,与俄蒙合作建设了乌兰察布-乌兰巴托-乌兰乌德“三乌通道”;出海通道方面,与天津港、曹妃甸港合作建设了内陆港,打通了多式联运物流大通道,构建起了跨境双向物流服务体系,是俄蒙产品成本最低的“出海口”;航空通道方面,集宁机场完成航站楼国际流程改造。


    目前,内蒙古立体化的国际物流通道已初步形成,为进一步向北开放注入硬核实力。


    2021年11月27日,内蒙古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加快构建联通内外、辐射周边、资源集聚集散、要素融汇融通的全域开放平台,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大市场,把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优势、发展优势,打造我国内陆开放高地和沿边开放重要支点。


    站在新时代,新征程时不我待。


    今后,内蒙古要如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铁林认为,国际合作是大势所趋,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内蒙古要把沿边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对外开放工作搞上去。今后,内蒙古既要积极参与“内循环”,争取有利的产业分工,又要更进一步参与“外循环”,拓展整合资源和市场的范围。把融入国内大市场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内蒙古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不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发挥向北开放的地缘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建设好中蒙俄经济走廊,打造中国(满洲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高水平开放平台,实施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扩能改造,大力发展泛口岸经济,促进通道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变。


    征途上蓝图绘就,等待着后来人书写答案。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等一系列契机,内蒙古这个中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必将弄潮儿向涛头立,跨入一个更加美好的新时代。

    2022-01-20
  • 中东部地区将有大范围雨雪过程

    中新网1月20日电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预计今日至24日,青藏高原、西北地区、华北、黄淮、湖北西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陕西东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河南、山东西部及西藏南部沿山地区等地有大雪、局地暴雪。西南地区、江淮、江汉、江南、华南等地有小到中雨,贵州东部、湖南中南部、江西中部、广西北部和东部、广东北部、福建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


    未来三天具体预报

    1月20日08时至21日08时,新疆北部、西藏东部和南部、内蒙古西部、甘肃东部、宁夏东部、陕西、山西、河南大部、湖北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新疆沿天山地区和伊犁河谷、陕西北部和南部、河南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5~9毫米)。江汉、江淮西部、江南大部、西南地区大部、广西大部、广东北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重庆中部、台湾岛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25~35毫米)。西北地区东部、辽东半岛、江南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4~5级风。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1月20日08时-21日08时)

    1月21日08时至22日08时,新疆北部、内蒙古中部和东部、辽宁西部、北京、河北、陕西大部、山西、河南大部、山东西部、湖北西北部、西藏南部、青海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河南中西部、湖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5~8毫米)。江淮、江汉大部、江南大部、西南地区大部、华南、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贵州东部、广西北部、台湾岛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25~35毫米)。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1月21日08时-22日08时)

    1月22日08时至23日08时,内蒙古中东部、辽宁、新疆东北部、西藏南部和东部、青海南部、甘肃南部、陕西、山西、河北南部、北京西南部、天津、山东中北部、河南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其中,西藏东南部、河南南部和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5~7毫米)。江淮南部、江南大部、广西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广西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50~55毫米)。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1月22日08时-23日08时)

    2022-01-20
  • 人大代表来了!

    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将于1月21日在呼和浩特开幕。带着全区各族人民的殷切期望和嘱托,1月19日,出席大会的各代表团陆续抵达驻地。





    人大代表抵达驻地。


    代表们有序通过安检,第一时间进行核酸检测,领取资料,办理入住,以饱满昂扬的精神状态向大会报到。





    人大代表接受内蒙古日报社记者采访。


    来自巴彦淖尔市代表团的自治区人大代表樊瑞君表示:“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代表我很荣幸,我将实实在在地把最真实的基层声音传递到会上。”来自包头市代表团的自治区人大代表陈丽娟带来了关于加强保健品监管工作的建议,她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指引消费者正确购买保健品。





    出席会议的人大代表正在通过安检进入驻地。


    代表们纷纷表示,会议期间,将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履行好人民赋予的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共商自治区发展大计,共绘内蒙古美好蓝图。

    2022-01-20
  • 2021年居民收入排行榜公布!你一年收入多少?

    中新财经1月20日电(记者李金磊)2021年居民收入榜出炉了。



    国家统计局更新公布了31省份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其中,上海和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万元,遥遥领先其他省份。




    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最高

    所谓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

    要问全国哪里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最高?非“魔都”莫属。

    数据显示,上海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78027元,逼近8万元大关,雄踞全国第一名。

    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首超7万

    北京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位。2021年北京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7万元大关。

    北京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002元,同比增长8.0%。四项收入全面增长:人均工资性收入45675元,同比增长10.2%;人均经营净收入940元,同比增长15.8%;人均财产净收入12460元,同比增长5.7%;人均转移净收入15927元,同比增长3.5%。

    北京2021年不仅GDP首次跃上4万亿元新台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跨入7万元门槛。

    浙江独属5万元俱乐部

    肩负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排在上海和北京之后,位居全国第三位。

    数据显示,2021年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7541元,是5万元俱乐部的唯一成员。

    从前三甲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来看,上海和北京同属7万元俱乐部的成员,6万元俱乐部暂无成员,因此,浙江距离上海、北京尚有一段距离。

    广东江苏属4万元俱乐部

    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和第二经济大省江苏,跟天津、福建同属人均可支配收入4万元俱乐部。

    数据显示,江苏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498元,天津为47449元,广东为44993元,福建为40659元。

    也就是说,“苏大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比“粤老大”高一些。而且,“苏大强”2021年的位次赶超了天津。

    8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全国水平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8.1%。

    跟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天津、广东、福建、山东这8个省份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水平。

    虽然上述地区均在东部地区,但是从增速来看,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增速更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9.4%,增速分别快于东部、中部、东北地区居民0.3、0.2和1.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居民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

    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

    从全国来看,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实际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实际增长7.1%。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由上年的2.56缩小至2.50,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

    从各省份来看,也普遍呈现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更高,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情况。以浙江为例,2021年,城乡收入比1.94,比上年缩小0.02,相当于农村居民收入多增加300元左右,城乡收入比连续9年呈缩小态势,共同富裕三大核心目标之一的缩小城乡差距取得实质性成效。

    2021年,你的收入有多少?(完)

    2022-01-20
  • 习近平就汤加火山爆发造成严重灾害向汤加国王图普六世致慰问电 李克强向汤加首相索瓦莱尼致慰问电

    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1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汤加火山爆发造成严重灾害向汤加国王图普六世致慰问电。

    习近平表示,惊悉汤加火山爆发并引发海啸等严重灾害,造成重大损失,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汤加政府和人民致以诚挚的慰问。中汤是相互支持、守望相助的全面战略伙伴。中方愿为汤方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帮助汤加人民战胜灾害,重建家园。

    同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汤加首相索瓦莱尼致慰问电。

    2022-01-20
  • 公共知识数据库建设要跳出“知网怪圈”

    被舆论撬开的中国知网,作出了让步:道歉、赔款、部分降价。近日该事件再起波澜:知网败诉一学者后,提出再审的申请,被法院驳回。

    据《长江日报》报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苏少之得知自己的老师赵德馨教授维权胜诉后,就自己的论文被擅自收录,起诉知网。相关案件于2020年12月由北京互联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知网赔偿原告经济损失2800元、合理开支334元,共计3134元。知网认为,原判决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适用法律有误,自己尽到了“合理注意义务,主观上并无过错,不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后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申请再审。近日,法院最终驳回了其再审申请。

    知网靠传播学者和学术期刊的学术成果起家,其商业模式受人诟病。但是,随着用户数量不断扩大,学者和期刊又离不开知网,“怪圈”形成。

    在知识传播链条上,著作权的转授和使用、网络传播与出版发表等问题交织在一起,作者、期刊、数据库平台三者到底是什么关系?权责利又该如何划分?该如何跳出“知网怪圈”?记者日前对此展开调查。

    “诉讼成本高、耗时长、取证困难”

    “知网被作者起诉到法院败诉后,申请再审的理由与一审、二审的抗辩基本类似,但是都被法院裁定抗辩理由不成立,驳回申请。知网无视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侵犯了众多作者的著作权。”中国文字著作协会(以下简称“文著协”)总干事张洪波向记者讲述了他与知网的数次交锋。

    2017年,文著协提起首例文字作品网络维权诉讼,认为知网未经授权,通过电子化复制,将会员汪曾祺的作品《受戒》,向公众提供付费下载,获取非法收益,侵犯了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受戒》一文的著作权在汪曾祺去世后,由其三名子女继承,授权文著协集中管理和维权。

    文著协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联、中国记协等单位和著作权人共同发起,是我国唯一的文字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

    记者搜索裁判文书网,截至目前,个人诉知网并取得胜诉的案件寥寥无几。

    文著协曾整理第一批知网侵权传播的110位知名作家会员的两万余篇作品名单,以证明其侵权数量之巨、范围之广。但是,没过多久,知网就将这2万余篇作品下架。

    赵德馨教授起诉知网,历经长达8年的维权后,等到了知网的正式道歉。知网表示,将虚心听取法律界专家、学者和出版机构的意见与建议,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对于著作权人来说,诉讼成本高、耗时长、取证困难,普通著作权人可能不会直接到法院起诉维权,但是,个体选择维权并没让知网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消失。”张洪波认为,“但总得要解决。”

    网络转载边界渐清晰,“先授权,后使用”获再确认

    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下,知识得以在社会上有序流动。和纸质阅读时代作者主张版权的路径清晰不同,进入互联网时代,维护作者权益,还应包括“作品得以传播”。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丛立先表示:“对于案件关键情形‘网络转载’的认定,人们的认识也是逐渐清晰。”2006年,丛立先的博士毕业论文题目是《网络版权问题研究》,探讨了何为网络作品,谁拥有数字空间内传输的内容及产生的权利。

    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曾出台司法解释,规定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传播的作品,除相关方面特别声明外,在网络转载、摘编并按有关规定支付报酬、注明出处的,不构成侵权,即网络转载法定许可,无须得到著作权人的同意。

    “这是基于当时互联网兴起初期的实际情况,以促进网络内容传播的繁荣。不过,到了2006年,国家出台《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网络转载并没有获得额外的豁免。也就是说,网络转载只要没有得到著作权人的许可,就构成侵权。”丛立先介绍。

    “先授权,后使用”,得到最新修订的著作权法的确认。第三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其第五十三条明确,构成侵权行为的包括:“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类似事件中,权益得到法律确认,但鲜有人主动主张。一位刚刚在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青年学者表示,“作为高校老师,我不太在意这些事情,只想让论文进行网络传播”。

    “现在,很多期刊的纸本订户越来越少,有的期刊依靠版面费生存,学术传播基本或完全依靠数字平台。不可否认,知网为学术研究和传播带来了极大便利,但知网等平台遏住了学术期刊的‘咽喉’,控制着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张洪波总结,“学者和期刊对知网又爱又恨。”

    期刊“单方稿约”无效,汇编作品享著作权可获收益

    发表论文不是新鲜事,但为何这次知网事件引起如此大的舆论反应?这还要从期刊与作者的“一纸协议”说起。

    在办公室里,张洪波随机拿起三本期刊递给记者。在版权页上,这三本期刊都刊发了类似“说明”,即作者如投稿至本刊,就视为将作品相关权利让渡给了期刊,期刊有权处置作者的作品,其中包括网络传播权。

    “期刊的版权主要体现在期刊作为汇编作品,依法享有完整著作权,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有关权利,并获得收益,但其行使权利的前提是必须得到每一个原作者的许可。期刊单方面发表的版权声明、稿约,仅是一厢情愿或者邀约而已,不能构成有效合同。”张洪波说。

    一所“双一流”大学资深期刊主编马德建透露:“知网的做法是不与作者见面,试图用‘一纸协议’解决作者版权和传播归属问题,避免与作者产生直接关系,把责任转嫁到期刊身上。”他研究了相关案件发现,“知网宣称已和期刊约定,由期刊与作者代签网络传播协议。但是,涉案期刊却拿不出任何一份与作者的有效协议”。

    “在与期刊的合作过程中,作者为了作品能够得到刊发,往往对期刊的版权声明不作任何表态,或者将此看成约定俗称的做法,着实是被逼无奈。”张洪波说。

    可以看出,作者对期刊“保持沉默”,和期刊被平台“裹胁”的逻辑基本一致,都是为了获得网络传播权。

    记者采访发现,很多期刊隶属于高校或科研机构,有的编辑部人员不过二三人。有专业人士指出,我国期刊整体呈“小散弱”的特点。

    北方某大学期刊副主编郝明明告诉记者,知网以每年约200元的价格“打包”发放给该期刊作为作者稿费,但是由于收支两条线,期刊编辑部的进账,交由上级主管部门即高校处理,“我们也没见到过这些钱。当然,也没有作者问我们要”。

    不过,也有例外,一所中部高校期刊负责人告诉记者,知网曾要求与该校期刊打包签订独家协议,要求校属期刊除公益传播外,只能在知网上传播,但遭到了学校的拒绝。“这些期刊都是好刊,在学术界影响很大。我们不想被知网限制住”。

    因为质量高,这些期刊最终还是被知网收录。但是,该负责人说:“刊物本身质量的高低,往往决定了其在与知网相处时的地位。知网对好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普通期刊的处境就大不一样了。”

    平台最大成本应为网络版权使用费,却强调“选择性付费”

    2021年12月,知网大幅下调硕博士学位论文下载价格。硕士论文由15元/本降至7.5元/本,博士论文由25元/本降至9.5元/本,降幅超过50%。

    “这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在张洪波看来,“对于包括硕博士论文在内的大量学术论文,知网采用‘选择性付费’,只强调用户向知网付费,却忽视或者有意无视应当向著作权人获得授权并支付版权费。”

    “知网的最大成本是网络版权的使用费,但是目前,版权来源主要是,没授权、模糊授权、无效授权,极少部分取得有效授权。”丛立先建议,考虑到实际情况,知网等平台应将合理对价、版权受益返还给著作权人,不能返回给期刊等“中介”手中,可采用第三方审计方式,对知网等平台进行补救收益、版权费等进行计算,建立分成付费机制。

    “对于数量巨大的论文和著作权人来说,分到少量的,比如一元甚至几毛钱的版权费,实际意义也不大。”马德建坦言,我国期刊影响力不足,难以与知网抗衡,“在国外,很多期刊足够强大,自身就是知识数据平台”。

    在知识传播的链条上,作者、期刊、平台,到底是什么关系?

    “不能一概而论。”郝明明认为,从知识传播角度看,大家都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主体。作者是第一生产者,编辑是加工者,也承担了部分生产工作。知网等平台并不是将作品原样搬到网上去,也需要经过数字化处理,存在技术投入和人员投入。

    相对于作者、期刊来说,平台具有话语权。事实上,法律对平台也有严格限制。

    “著作权法对平台编辑作品形成的数据库,按照汇编作品对待。平台仅对自己汇编形成的数据库,享有汇编作品的著作权。”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邓社民提醒,“该著作权与期刊的著作权大体相同,仅对选择编排和汇编格式风格享有著作权,对于数据库中的单个作品并不享有著作权。换句话说,作者授权问题不得不解决。”

    “要避免将数据库作为获利的工具限制知识的传播和共享。”邓社民建议,发挥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作用,做强集体管理组织维护作者利益和传播作品的功能;制定数据库条例,规范数据库平台的运营;同时发挥著作权行政机关的执法作用,整顿数据库平台乱象。

    “作者、期刊、平台都是知识生产共同体的一部分。”郝明明认可“免费获取、全面开放”的知识获取模式,“意味着,国家要投入更大的成本”。各方可在协商基础上让渡部分权益,以保证知识传播更加顺畅。比如,作者与期刊进行有效授权,同类型期刊合作以主张权益,平台合情合理收费,“可以有商业公司参与,但始终要由政府主导,以体现公益性”。

    201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建设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正式上线,这一数据库全部免费使用。

    丛立先表示:“谁来建、怎么建、如何运营需要顶层设计,更关键的问题是,建成的国家学术资源数据库平台能否有吸引力和影响力,依然有待观察。”

    在技术越来越发达的时代,知识不应该越来越昂贵。多名受访者都传递了一种声音:知网作为内容传播主体,对学术交流的贡献无法磨灭,但过度的商业化阻碍了人们的知识共享。

    2022-01-20
  • 总书记和我握过手:做党和群众信赖的健康守护者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和关爱医务工作者,为他们创造良好工作环境,让广大医务工作者安心、放心、舒心从事救死扶伤的神圣事业。广大医务工作者要精心钻研业务,加强医德修养,为人民群众解除病患多作贡献。


    ——习近平


    润扬大桥连接长江南北,引桥从江心盘旋而下,直通一座小岛——江苏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这里环境优美、村舍俨然,少见车马喧嚣。细雨过后,空气里弥漫着清新的味道。

    世业镇卫生院位于岛的中心位置,4层的黄色小楼,为周边5个村的村民提供医疗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对城乡居民生活十分牵挂。2014年12月13日下午,总书记来到世业镇卫生院,了解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村民看病就医情况。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7年多来,这句标语一直悬挂在镇卫生院宽敞明亮的一楼大厅,格外醒目,温暖人心。

    小医院里有大民生,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世业镇卫生院全体医务人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做党和群众信赖的健康守护者,让镇上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总书记与我们基层医务工作者心连着心”

    卫生院一楼,头发花白的全科医生袁润智正忙着问诊。

    居民李立刚领着摔伤脚的孙子,到放射科诊室找袁润智拍X光片。安抚孩子、询问病情、调整位置……不一会儿,报告单出来了,抬头印着三甲医院“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字样。

    “在这里拍片,片子同步传到市一院影像中心。我做基础诊断,审核医生调整完善。”袁润智说,如果拍摄位置不对或判断不准,专家会及时指导、纠正。

    7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卫生院调研的场景,袁润智仍历历在目。

    袁润智说:“习近平总书记健步走来,亲切地握住我的手,总书记的手很温厚。作为基层医务人员,我心里感觉很温暖。”

    当天,习近平总书记仔细了解远程医疗系统。袁润智回忆:“我向总书记汇报,患者在镇卫生院也能远程享受市里三甲医院的服务,省时省力省钱。总书记笑着说,‘这是一种很好的优质资源下沉方式,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组建全科专科门诊,把专家请到岛上服务,世业镇卫生院诊疗能力近年来不断提升。在放射科率先与市一院开通影像会诊的基础上,卫生院成立远程会诊中心,遇到疑难杂症,随时能与江苏省人民医院、镇江市一院开展多学科云诊断。

    “我在镇卫生院工作,也相当于在三甲医院进修。”袁润智说,经过不断地“交作业”“改作业”,自己对诊断结果越来越有数,2020年退休时因为口碑和医术好被卫生院返聘,“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得实惠,让基层医生有收获”。

    “我年轻时就找袁医生看病,现在带孙子也来这里。”李立刚算了笔账:在岛上看门诊能报销50%,这次拍片自费只要55元,还有大医院专家参与诊断,省钱又踏实。

    小病不出岛、大病有保障,世业镇群众看病更放心。如今,卫生院门诊年接诊5.6万人次,比7年前增加了40%,一、二级手术年均40多台,基层就诊率达83.73%。

    与习近平总书记握手的珍贵照片,袁润智一直保存在诊室。问及当时的感受,他说:“非常激动,也感到责任重大。总书记与我们基层医务工作者心连着心!”

    “基层也有大舞台。我用所学服务患者,治愈疾病更抚慰心灵,很有成就感”

    总书记调研当天,主管检验师王圣勤也在现场,那时她还是一名实习检验师,刚刚26岁。

    “工作几年了?”“4年多了。”

    “收入有多少?”“三四万元一年。”

    “要扎根基层,在这里好好工作。”总书记握着王圣勤的手,勉励在场年轻医务人员。

    人才短缺,是基层卫生机构普遍面临的问题。一些机构位置偏僻、收入不高,高学历的不愿来,年轻人留不住。

    是走还是留?这道选择题也曾摆在王圣勤面前。

    “刚进医院时没有编制,收入不高,早上6点从市区出发,过桥还要转车,晚上下班回家天都黑了。家里人希望我就近找个工作。”2016年,王圣勤本来可以报考其他单位,亲友都劝她考虑。可她一心就想留下来,等到第二年镇卫生院招考正式员工,她第一时间报了名。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一直激励着我扎根基层、扎实奋斗。”王圣勤的内心始终坚定。

    “镇里每年都拿出30万元,用于卫生院建设升级和人员保障。”世业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说,这是一项雷打不动的硬支出,目的就是要关爱医务工作者,为他们创造良好工作环境。

    王圣勤盼着习近平总书记再来看看卫生院的新变化:医疗设备更新换代、开设了新的科室、食堂饭菜更加可口,自己也成长为检验科负责人,收入翻了两番。

    在她看来,基层医务人员近些年收入待遇不断提高,职业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自己的成长便是一个缩影——

    2015年,预备党员转正;2016年,自考取得本科学历;2017年,通过区卫生局入编考试;2019年,晋升中级职称成为主管检验师;这两年,经培训获得核酸检验资格证,主动报名到一线抗疫……

    将党员培养成骨干、将骨干培养成党员,近年来,世业镇卫生院采取“双培养”机制,用待遇和凝聚力留人:在编人员有职称没岗位的,给予定额补贴;非编人员学历及职称提升的,增加基本工资;参加学习培训的,不仅准假还报销费用……

    “我们卫生院的学习气氛越来越浓厚,活力前所未有。”院长胡小忠说,医务人员本科学历占比从2014年的35%升至76%,在编人员平均年收入从6.18万元提高到12万元,队伍越来越稳定。

    “基层也有大舞台。我用所学服务患者,治愈疾病更抚慰心灵,很有成就感。”王圣勤如今已成长为业务骨干,受到患者信赖。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

    “乡村医疗资源短缺,要靠远程会诊来均衡医疗资源,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

    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农村、社区的卫生机构考察,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这几天,在世业镇卫星村党群服务中心,主管护师邵君艳忙着为村民体检。2014年12月13日,她在卫生院健康小屋,向总书记介绍中医体质辨识仪使用等情况,“总书记说,‘你们白天上班,晚上还要入户体检,大家辛苦了!’”

    让村民看病就医有场所、有医生、有保障,卫生院这些年一直在努力。“每年3月和9月,会给慢性病患者和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邵君艳说,医务人员组成5支家庭健康责任团队,各有服务片区。

    大家走村入户,体检结束、信息入档,便分头联络老乡“对症下药”。目前,已服务家庭4295户,重点人群个性化签约率近九成。

    “上医治未病”,如何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治病不仅是打针吃药,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

    如今,卫生院正计划开设新的运动处方门诊。镇里两个旧船厂现已改造为体育公园,6公里健身步道环岛而建,还新增了24个家门口的健身广场,大健康理念逐渐融入村民日常生活。

    东大坝村村民王玉梅和老姐妹们几乎每天都在广场上一起跳健身操。王玉梅患有高血压,这些年在家庭医生的指导下定期到卫生院拿药,再配合运动,血压控制得很稳定。

    住在兴隆村的吴军马说,孩子顽皮,平时常会磕磕碰碰,“带孩子来卫生院看病,10分钟就到了。交通方便,医生也耐心”。

    说话间,来卫生院的人多了起来。有患者找袁润智拍片,抱着孩子的年轻夫妇拿化验单请王圣勤再看看……诊室里,医生耐心讲解,患者认真聆听。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一座卫生院,守护着江岛人家的健康和幸福。

    《人民日报》(2022年01月20日01版)

    相关报道:

    “你看,乡亲们笑得多灿烂!”(总书记和我握过手)——回访河北正定县塔元庄村干部群众

    “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总书记和我握过手)——回访江西吉安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干部群众

    满腔真情做学生的引路人(总书记和我握过手)——回访北京市八一学校教师

    房子敞亮,心里更敞亮(总书记和我握过手)——回访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一家

    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总书记和我握过手)——回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

    2022-01-20
  • 擦亮生态底色 统筹绿色发展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重要指示精神的“内蒙古实践”

    一支驼队在库布其沙漠行进。新华社发






    护林员魏存广在额济纳旗七道桥胡杨林区巡护。新华社发







    库布其沙漠披绿生金。新华社发


    内蒙古自治区横跨“三北”、毗邻八省区,草原和森林面积占全国的22%和7%,水面、湿地面积位居全国前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集中、危害严重的省区之一,生态环境脆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

    从盲目治沙到科学治沙,从分散治理到统一规划,从土法造林到工程化作业、产业化治沙,库布其人一代接着一代干,成功找到一条治理沙漠的科学之路。今天,区域治理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绿化面积达3200多平方公里,成为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内蒙古牢记总书记嘱托,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擦亮生态底色,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探索:科学治理“黄沙披绿”,产业转型“点沙成金”

    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贺信中指出,荒漠化防治是人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中国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中国经验。库布其治沙就是其中的成功实践。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达拉特旗,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也是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沙漠腹地风蚀沙埋严重,一度被视为不可治理的“死亡之海”。30多年的治理,库布其沙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资源逐步恢复,沙区经济不断发展,创造了绿进沙退,大漠变绿洲的奇迹,走出了一条立足中国,造福世界的沙漠综合治理之路,被联合国确认为“全球经济示范区”。

    “黄沙滚滚半天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庄稼牧场沙里埋……”古老的歌谣唱出库布其过去的真实写照。1997年,位于沙漠腹地的杭锦旗开始探索修建穿沙公路,作为典型干旱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不足150毫米,蒸发量是降雨量的20倍,建设难度无法想象。

    针对千辛万苦修好的公路随之就被沙土掩埋的境况,库布其人探索“栽死的、种活的、养绿的”的修路方案:在道路两旁栽下干沙柳、玉米秸秆等来设置沙障、固定流动沙丘、防止沙淹公路;在被固定的沙丘上种下牧草和低矮灌木,通过悉心养护让道路两侧绿起来。在以“政府主导,干部群众和企业出钱出力,全民参与”的模式下打响了一场治沙大会战,吹响了治理库布其沙漠阵地战的号角。

    从1997年修建第一条穿沙公路至今,杭锦旗修建的重点穿沙公路共6条,总里程达900多公里。实践证明,穿沙公路不仅改善了交通,公路两侧设置的沙障,公路沿线的飞播造林,控制了流动沙漠面积。然而,修建穿沙公路只是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的创新举措之一。

    多年来,当地结合沙漠化土地类型和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使用“南围北堵中切割”的方式进行科学治理,即沙漠的周边被连绵的人工林紧紧锁住,中间则用方格沙障固定沙丘,为飞机播种人工植苗创造条件。同时,逐步探索出“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

    与此同时,为了让治理效果可持续,当地坚持用产业化的思路,把防沙治沙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积极推广“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的产业发展模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库布其人从单纯的生态建设,向生态建设、生态经济发展并举转型,探索“点沙成金”、绿富同兴的奥秘。达拉特旗官井村曾是有名的“穷沙窝子”,沙地变成了良田,多家企业看中这里的发展前景,纷纷投资产业。2013年,村民们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统一生产、销售沙柳苗条,2017年收入120多万元,全村人均收入1.2万元,成了小康村。

    生态环境日趋友好也推动了当地沙漠旅游业发展。近10年,库布其生态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560万人次,实现收入61.2亿元。不仅如此,库布其治沙市场主体正依托数十年治沙绿化增汇和光伏发电减排的“双向碳中和”实践成果和科技创新经验,积极探索“治沙生态—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绿色化工”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不仅走进浑善达克、乌兰布和、腾格里、塔克拉玛干等各大沙漠沙地,还成功走入沙特、蒙古国等国家和地区,为全球治沙开出“中国药方”。

    治理:“对症下药”治沉疴,“一湖两海”现生机

    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一湖两海”是内蒙古的三大淡水湖,如三颗明珠镶嵌在北方大地上,是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内蒙古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的生态综合治理,对症下药,切实抓好落实。

    位于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境内的岱海是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的国家重要湿地之一。由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影响,岱海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0世纪50年代200平方公里的湖面,目前萎缩至50余平方公里。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保护治理岱海,推动由“一湖治理”向流域治理,“内治”向“内治外引”、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传统治理向科学治理转变。2020年以来,岱海萎缩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水质、生态系统开始改善。

    在岱海治理中,当地结合实际,精准施策,推动实行工业零取水,耕地“水改旱”的措施。位于岱海南岸,拥有4台发电机组的大型火电厂每年需要从岱海取水1100多万吨,并将冷却水直排岱海。2017年4月,该电厂实施发电机组改革升级项目,随后实现向岱海零取水。几年来,凉城县对湖周边的21万亩水浇地实施“水改旱”,推进农业节水。凉城县农牧科技局副局长张泽介绍,对岱海沿岸耕地实行“水改旱”,每年可减少使用化肥4200吨、农药6吨、地膜210吨,大大减少岱海的面源污染。在“水改旱”等农业控水措施基础上,推广使用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既能缓解农业与岱海争水,又带动种植业升级、农民增收。

    2020年起,岱海治理由“一湖治理”升级为流域治理,实施22条入湖河流沿线绿化、水保等工程,改善水质和水循环。为确保治标又治本,岱海治理由“内治”向“内治外引”转变。2020年5月,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从托克托县境内的黄河干流取水,输水线路长131.7公里,设计年最大取水量4466万立方米。

    尊重规律、对症下药,一条生态保护的综合治理之路在内蒙古如火如荼开展。

    呼伦贝尔市全力推进两期工程40个项目实施,打出呼伦湖治理组合拳——在呼伦湖周边实施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呼伦湖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57万亩草场自2020年起全部禁牧,有效遏制流域草原退化、沙化趋势;建成引河(海拉尔河)济湖工程,进一步保证生态补水能力;5年限产休渔,结合增殖放流、土著鱼种繁育研究,有效促进呼伦湖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对呼伦湖周边及入湖河流沿线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改造工程,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削减人为干扰因素对流域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截至2021年6月,呼伦湖水域面积达到2144.9平方公里,较2011年增加300多平方公里,湿地生态逐步恢复,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作为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带”的关口,巴彦淖尔市开展乌梁素海全流域全要素综合治理。在乌梁素海上游的乌兰布和沙漠,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和积极探索沙漠治理与绿色产业相结合的可持续治理模式,治沙7.25万公顷,阻止泥沙流入黄河、侵蚀河套平原;实施点源污水“零入海”行动,实现城镇污水和工业园区废水全部收集、处理、回用;在农村牧区运用先进技术,集中处理畜禽粪污、垃圾污水、秸秆等废弃物,生产有机肥、沼气,变废为宝;开展乌拉山受损山体修复、山洪沟口整治;采取草畜平衡、休牧轮牧等措施,修复乌拉特草原生态。

    从保护一个湖到保护一个生态系统,“一湖两海”综合治理深刻揭示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个都不能少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谈到保护好内蒙古生态环境,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统筹”二字。

    有了方向指引,如今,内蒙古摒弃过去“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单一治理模式,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增强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实施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

    打破阻碍系统治理的制度坚冰。内蒙古全面推行林长制,明确党政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草原湿地资源目标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解决林草湿资源保护发展中的难点,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保护责任模糊、“谁管谁都不管”的问题。

    逐步建立源头治理的机制。内蒙古全区50.46%的国土面积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守住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底线,从源头上将不合理开发挡在门外。完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设置绿色门槛,设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逐渐补上综合治理的短板。内蒙古制定发布《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屏障规划》),构建“一线一区两带”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总体布局。其中,“一线”是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主要山脉构成的生态安全屏障“脊梁”和“骨架”,“一区两带”是黄河重点生态区、大兴安岭森林带和北方防沙带三大战略空间,以重点区域突破带动全域生态环境改善,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统筹治理。

    与此同时,《屏障规划》以遵循生态保护和修复内在机理和规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将全区作为统一的生态系统进行总体布局为总体建设思路,明确了森林植被建设与保护、草原植被建设与保护、防沙治沙、河湖综合治理与湿地保护修复、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绿色发展、损毁土地治理、地下水超采治理、环境污染防治九项重点任务。目标是到2035年,内蒙古全区生态环境实现根本好转,区域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和自我调节,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建成,把内蒙古建设成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综合试验区、生态服务和产品供给保障区、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创新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践行区。

    发展:治理任重道远,建设久久为功

    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内蒙古量身定制的战略定位和行动纲领。内蒙古胸怀“国之大者”,自觉坚持从国家大局出发、从民生根本和长远出发,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实现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认知革命。

    做好生态文章。生态是内蒙古最大的资源。尽管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艰苦努力,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但是,内蒙古生态脆弱、环境污染的局面并未得到彻底改变,农田水利、黄河流域治理、“一湖两海”综合治理等依然任重道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的那样,生态文明建设是久久为功的事情。内蒙古要坚持不懈,一年接着一年干,要继续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做好治理文章。坚守底线,划定红线,着力推动内蒙古生态环境的系统改善、统筹推进、全面进步,实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统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蒙古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等多种自然形态,是一个长期形成的综合性生态系统,生态保护和修复必须进行综合治理。近年来,内蒙古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动农田水利建设、草原森林保护修复、沙漠荒漠治理以及“两湖一海”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典型的“库布其治沙模式”,打破了“沙漠不可治理”的坚冰,为维护生态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经验智慧。

    做好绿色文章。绿色是内蒙古最美的底色,也是内蒙古最大的发展优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其中“绿色”是发展的根本,同时呼应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到“一湖两海”综合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内蒙古在治理中发展,在发展中治理,“绿色”则是贯穿其中的最终目的。绿色发展中蕴含着创新,内蒙古在生态保护建设中不断创新治理理念、治理方式,借助新技术、新方法不断迈上更高的发展水平,取得更大的成效。绿色发展为了民生福祉,内蒙古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说到底就是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增强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民生福祉。必须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人民生活高品质发展、边疆民族地区高效能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处理好生态、生产、生活的关系,促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发展方式向绿色化转变。

    2022-01-19
  • “一个桥头堡”踔厉风发——2022年自治区两会特稿之三

    2021年,世界经济处于艰难前行中,中国主动开放、逆势开放,为疫情阴霾下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带来“开放的暖流”,内蒙古作为中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在这“暖流”的潮头上踔厉风发。


    向北开放,外贸驱动有力


    春节将近,恢复了货运的二连浩特公路口岸集卡穿梭,一派繁荣景象。


    口岸兴旺,折射外贸火热。


    2021年前11个月,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完成进出口货物运输1546.65万吨,同比增长3.5%;出入境中欧班列2416列,同比增长12%,实现了疫情下的逆势增长。


    2021年12月31日23时,满载电脑显示器、手机配件等30余种商品的中欧班列驶出国门,开往波兰。这是2021年经满洲里口岸出境的最后一趟中欧班列。


    满洲里作为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2021年出入境中欧班列4235列,比2020年增加650列,增幅达18%。


    目前,经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出境的中欧班列通达欧洲13个国家、28个城市,出口货物有日用百货、家用电器、工业机械、金属、农副产品等;进口货物包括汽车配件、板材和食品,班列往返重箱率均达100%。


    中欧班列构建了一条全天候、大运量、绿色低碳的陆上运输新通道,有力保障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自治区内中欧班列的开通让内蒙古向北开放跃升了一个档次。


    2021年12月29日,首列“青城号”呼和浩特—莫斯科中欧班列开行,成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开行的第10条中欧班列线路;今年1月12日,“乌拉特后旗号”中欧班列正式开行,满载着50个集装箱油葵籽仁等优质农产品驶向莫斯科。


    与沿线国家实现贸易自由化是内蒙古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最好的注脚。


    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开放赋予内蒙古甘美的果实。


    另据满洲里海关统计,2021年1-11月,内蒙古东四盟市外贸进出口319.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5%。其中,出口110.2亿元,增长32.2%;进口209.3亿元,增长9.7%。


    疫情之下,如斯成绩,着实不易,也折射出内蒙古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向北开放桥头堡的价值得以实现。


    内蒙古横跨“三北”、外接俄蒙、内邻八省区,是我国“北开南联、东进西出”的重要枢纽,具有陆海联运的优越条件。


    把内蒙古打造成为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高度为内蒙古量身定制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并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内蒙古开放脚步不断加快。“十三五”期间,全区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5%,服务过境中欧班列占全国近50%。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等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向北开放的桥头堡作用日益显现。


    扬帆起航,口岸经济兴边富民


    向北开放,使得内蒙古诸多边境城镇获得了腾飞的契机。


    口岸,是向北开放的基础。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依托甘其毛都口岸,将金泉工业园区建成国家重要煤化工、有色工业冶炼基地和口岸过货资源的承接地。


    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曾经偏远而荒凉的策克口岸,因为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北方交通要冲,中蒙俄经济带西翼,已经在向北开放战略中获益,每年超过1000万吨的能源资源进口让策克口岸一跃成为全区第三大口岸。


    借助地缘优势,二连浩特市已经把进口资源落地加工作为发展地区经济的重要手段,一批木材加工项目带动了这个市的工业经济发展。


    东乌珠穆沁旗与蒙古国交界,依托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一改多年不变的单一畜牧业经济格局,建设资源型工业经济和外向型经济。


    内蒙古向北开放,不仅兴了边,而且富了民。


    孙玉龙抓住了这个机遇。前些年,他只身一人来到满洲里,预感到俄罗斯特色食品在国内市场会有巨大需求,2015年,孙玉龙成立了满洲里满洲利亚俄罗斯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生产香肠、列巴、提拉米苏等特色食品。目前,孙玉龙的公司已有70多个食品种类,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背靠满洲里这个口岸城市,孙玉龙的特色食品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同样,二连浩特市昊罡果蔬粮油进出口园区有限责任公司得益于口岸发展,由昔日的批发商成为如今占据蒙古国果蔬市场70%以上份额的进出口企业。


    内蒙古有19个口岸、8000里国境线,独特的区位、人文、资源优势,正在让对外开放与合作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口岸经济、泛口岸经济辐射领域愈加宽广。


    2020年以来,受到疫情影响,全区各口岸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随着疫情防控趋势的向好,口岸经济正在恢复往日的勃勃生机。


    登高望远,桥头堡向涛头立


    为了更好地开放,内蒙古在不断自我升级。


    优化营商环境是重中之重,为了促进贸易便利化,2021年,我区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加强对已获批的三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的督导检查。支持二连浩特口岸跨境电商核心通道建设,筹建呼和浩特关区跨境二级节点。去年1-10月,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额2.1亿元。


    清理口岸进出口环节收费。牵头财政、发改、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强力整治口岸乱收费问题。取消过磅费、口岸设施维护费、铁路货物运杂费等收费项目。


    巩固压缩整体通关时效,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相比2017年压缩了50%。


    针对疫情,货物进出口许可证全面实行行政审批事项“不见面”服务,统一发证业务标准,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网上申领审核并免费提供邮寄服务。


    提升“软实力”的同时,我区也在不断打造硬件基础。


    以中国外贸百强城市乌兰察布为例,陆路通道方面,与俄蒙合作建设了乌兰察布-乌兰巴托-乌兰乌德“三乌通道”;出海通道方面,与天津港、曹妃甸港合作建设了内陆港,打通了多式联运物流大通道,构建起了跨境双向物流服务体系,是俄蒙产品成本最低的“出海口”;航空通道方面,集宁机场完成航站楼国际流程改造。


    目前,内蒙古立体化的国际物流通道已初步形成,为进一步向北开放注入硬核实力。


    2021年11月27日,内蒙古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加快构建联通内外、辐射周边、资源集聚集散、要素融汇融通的全域开放平台,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大市场,把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优势、发展优势,打造我国内陆开放高地和沿边开放重要支点。


    站在新时代,新征程时不我待。


    今后,内蒙古要如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铁林认为,国际合作是大势所趋,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内蒙古要把沿边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对外开放工作搞上去。今后,内蒙古既要积极参与“内循环”,争取有利的产业分工,又要更进一步参与“外循环”,拓展整合资源和市场的范围。把融入国内大市场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内蒙古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不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发挥向北开放的地缘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建设好中蒙俄经济走廊,打造中国(满洲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高水平开放平台,实施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扩能改造,大力发展泛口岸经济,促进通道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变。


    征途上蓝图绘就,等待着后来人书写答案。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等一系列契机,内蒙古这个中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必将弄潮儿向涛头立,跨入一个更加美好的新时代。

    2022-01-19
  • 承载期盼,怀揣良策 自治区政协委员陆续报到

    1月18日,参加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政协委员们陆续抵达驻地向大会报到,内蒙古进入2022“两会时间”。





    记者在大会驻地看到,报到现场秩序井然,疫情防控措施严密,所有参会的政协委员都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常态化规定,自觉登记、出示健康码、提供核酸检测结果,通过测量体温和现场再次核酸检测等程序后办理报到和入住。





    今年两会实施闭环管理。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政协委员们将揣着民意和良策,满怀激情和热忱,聚焦发展、共商大计、协商议政、建言献策,为内蒙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承载人民期盼,怀揣发展良策。委员们今年带来了哪些提案?对于今年内蒙古自治区两会,他们最关心哪些问题?快来看看吧!


    自治区政协常委张艳臣


    “这次提案主要是围绕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几个建议。希望抓住这次大会的机遇,多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建言助力,多提优质的提案,积极助力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自治区政协委员张文清


    “这次的提案关注民营经济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更多地体察民情,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把社会关切和聚焦的问题拿到两会呼吁建言、增计献策。”


    自治区政协委员赵万胜


    “这次的提案是有关营商环境和乡村振兴方面的,我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共同谋划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


    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疫情防控、民生保障、乡村振兴……今年两会,委员们的提案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未来几天,来自全区各地各行各业的代表委员们将齐聚一堂,守初心、担使命,围绕全区发展大局,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依法履职,积极建言献策,共绘现代化美好建设蓝图。

    2022-01-19
  • 《舞千年》的出圈密码闪耀在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长河里

    近年,有太多被中国舞蹈打动和惊艳的瞬间。从年初《唐宫夜宴》的出圈,到《水下洛神》的身姿翩跹,美轮美奂,再到河南卫视联合B站打造的剧情舞蹈综艺《舞千年》,一气呵成展开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画卷:《相和歌》汉家女儿鼓舞激荡,那歌声和舞姿穿越千年;丝绸之路上《丝路花雨》飘摇下的花雨表达了父女情深;一曲《将进酒》李杜二人激情挥洒,那些用肢体演绎的诗歌直抵心房;还有《赵氏孤儿》程婴的家国大义,《关公》中所展现的忠义两全,《竹林七贤》中所展现的洒脱与无奈;以及唐诗宋词、秦砖汉瓦、昭君出塞、及笄之礼、丝绸之路、魏晋风骨、伯牙子期……

    《舞千年》用一段段绝美舞蹈全面而细致地展示了中国古典舞之美,挖掘出舞蹈之外的历史文化。被网友评价为“舞千年,时时起舞皆惊艳、处处提及皆中国文化!”主创团队对舞台呈现的极致追求,舞蹈演员们对艺术的执着与笃定,大家面对新创作品时臻于完美的心境,共同成就了《舞千年》的华章。



    1.唤醒文化基因舞出文化自信

    无论是中国古典舞的创新发展还是《舞千年》的节目创作都在紧紧围绕传统文化做文章。观众从《舞千年》中,看到了中国古典舞的美轮美奂,看到了中华历史的源远流长,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灿烂辉煌,更看到了中国人昂扬的文化自信。作为长期从事古典舞表演、教学、创作的中国古典舞教育专家,同时作为河南省舞蹈家协会主席,韩瑾坦言:“《舞千年》的出圈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与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国舞协、河南舞协近些年所力推的‘荷花杯’古典舞赛事,‘藏在国宝中的舞蹈史’等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的铺陈与积累密不可分。”

    同时,韩瑾表示中原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舞千年》的出圈与这片文化沃土强强关联。“河洛文化、仰韶文化、夏商周文化;甲骨文、贾湖骨笛、青铜器……文化底蕴深厚的河南,能够孕育出《舞千年》这样优秀的节目也就顺理成章。”

    中国古典舞一定是在继承根脉与传承文化中,找到继承的基因和载体,在传统文化中去吸取精华,以新时代中国舞者的灵动跳跃铺叙出历史深邃、文化自信、民族自豪。

    《舞千年》的荐舞官、礼仪指导和幕后策划张晓龙表示,《舞千年》的创作初心就是注重传统文化的时尚表达和美学表达,引领当下的年轻人走进传统文化。“文化自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真真正正的由内而外的文化自信,年轻人越来越喜欢我们的传统文化,他们渴望有美学高度的传统文化作品。《舞千年》用舞蹈的方式和镜头语汇来表达舞蹈,让舞蹈焕发新时代的光彩。”

    2.创新表达方式激活文化活力

    《舞千年》创造性地以剧情为经,以舞蹈为纬,穿针引线,纵横交叉,绘制出一幅华夏舞蹈的壮美画卷。节目打造了一场高水准、创新性、精致化的视听盛宴,引导观众进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越时空的魅力。

    “《舞千年》实际上是传承和传播的完美融合,节目把传统文化用恰如其分的创作语言表达出来,用优秀的媒介传播出去,唤醒了我们基因、我们根脉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韩瑾表示,河南卫视作为一个新的传播媒介的介入,对于古典舞,有一种激活的意义。“以前我们传播的主要渠道都是在舞台剧场,河南卫视用另外一种方式激活了舞蹈本身,表达方式的创新直接拓宽了受众群。”

    韩瑾还坦言,这种跨界、融合、同构的模式,不仅仅激活了国人内在的文化基因,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凸显民族魂魄,歌颂民族精神,彰显民族气节,感召国人的情怀,在特定时期鼓舞了国人的士气,唤醒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向往,激发国人对现实生活的激情与憧憬。

    坚定文化自信,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舞千年》正是创作者们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推陈出新的成功实践。

    3.讲好中国故事为人民而舞

    《舞千年》对一个个中国历史故事进行当代演绎,以创新性表达赋予其时代意义。《赵氏孤儿》里的舍小我为大我;《幻世金刚》里的当代守护者,《大河三彩》里的匠人精神,《秦王点兵》里的对家园故国的思念……

    “反映时代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张晓龙表示时代给予了文艺工作者巨大的创作机遇。与时代同频共振,记录这个时代、讴歌这个时代,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创作更多跟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作品,而且在创作过程当中真正地深入生活、扎根群众,真正地去探寻,用最好的方法讲述中国故事,把创作当作艺术使命、历史使命,这种使命感、责任感,就是《舞千年》的不竭源泉。”

    韩瑾分析说,古典舞是从古而来,作用于今天,它是穿越古今的。这种剧情+综艺的方式,展现了创作者围绕着“如何弘扬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思考与实践。“虽然是个综艺节目,但《舞千年》在用一种新的形式来讲中国故事,它有特定的场景和历史背景。这对于中国古典舞来说就是一个优质传播。”作为中国的文艺工作者,传统文化如何进行当代转换,实现它的当代价值;传统文化如何服务于当代人,服务于今天的社会需求;如何做好传统文化的优质传承和优质传播,一直是我们研究的课题。

    4.彰显时代风貌为时代而舞

    “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古人这样形容舞蹈的功用。但舞蹈不仅仅只是表达情感的方式,更是美,是体悟,是生命,是传承,是时代的写照,是民族精神的共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沃土。中国古典舞必须立足当下,服务时代,感召未来,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具有民族精神,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用舞蹈的艺术形式挖掘提炼传承传播。

    “你看《幻世金刚》,它展现的是一种当代的‘金刚精神’‘守护精神’,军人、医务工作者,甚至是每一个奋勇而出的平凡人都是‘金刚’。从这个层面上它实现了古典舞的当代转换和时代价值。这个舞蹈的现实意义已经完全超过了这个舞蹈本身。”韩瑾说希望“舞蹈”可以成为折射传统文化的一束光,照亮当代人的生活道路。“中国古典舞既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它是当代人根据中国传统的古典文化精神和传统古典文化遗产,重新整理、恢复、创造,并融入了当代人的审美情趣与思维观念的‘新’古典舞,因此,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当代延续,是传统舞蹈风貌的当代建构。”

    张晓龙也表示,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山水人文,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永恒的精神价值,彰显时代风貌,为人民而舞,为时代而舞是舞蹈家们的使命,更是文艺工作者终身的担当。

    透过《舞千年》这一隅,我们能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有无穷无尽的优质内容等待发掘,古典艺术不再是史册和壁画里静止的记忆,也不是流行文化的“背景色”,而是舞台上独当一面的大主角。出圈的流量密码,就舞动在传统文化的指尖,闪耀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的长河里。

    2022-01-19
  • 让希望的阳光照亮人类 ——论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

    “在中国文化中,虎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中国人常说生龙活虎、龙腾虎跃。”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勇毅前行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的演讲,强调:“面对当前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如虎添翼、虎虎生威,勇敢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险阻,全力扫除新冠肺炎疫情阴霾,全力促进经济社会恢复发展,让希望的阳光照亮人类!”

    这是习近平主席今年出席的第一场重要多边外交活动。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提出了国际社会团结战胜疫情的正确方向、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治本之策、弥合发展鸿沟的现实路径、国家之间正确的相处之道,表明了中方同各国风雨同舟、携手战疫的坚定意志,提振了各方战胜疫情、复苏经济的信心,回应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期盼。这是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的又一次历史性演讲,深刻阐明了如何开辟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的人间正道,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必将对世界未来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场变局不限于一时一事、一国一域,而是深刻而宏阔的时代之变。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人类社会面临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无减,实现普遍安全、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各方对促进疫后经济加快复苏、建设更美好世界有着共同期盼,但又面对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如何战胜疫情?如何建设疫后世界?这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必须回答的紧迫的重大课题。”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尽管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不稳,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世界多极化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展现出新的韧性,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期盼更加殷切,对公平正义的呼声更加强烈,对合作共赢的追求更加坚定。事实再次表明,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里,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小船经不起风浪,巨舰才能顶住惊涛骇浪。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动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强大。尽管出现了很多逆流、险滩,但经济全球化方向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历史反复证明,对抗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搞保护主义、单边主义,谁也保护不了,最终只会损人害己。搞霸权霸凌,更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我们要顺应历史大势,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信心、勇气、担当回答时代课题,作出历史抉择。

    如何战胜这场疫情,如何建设疫后世界?面对这一时代之问,习近平主席从历史和哲学高度给出了中国答案。“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世界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纵观历史,人类正是在战胜一次次考验中成长、在克服一场场危机中发展。”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我们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不论风吹雨打,人类总是要向前走的。世界各国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拆墙而不筑墙、开放而不隔绝、融合而不脱钩,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世界经济活力充分迸发出来。要致力于稳定国际秩序,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包容而不排他,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世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各国人民同舟共济、携手应对。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始终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坚定信心、勇毅前行,我们就一定能在应对危机中获得进步、在战胜挑战中走向辉煌,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2-01-19

  • 首 页  上一页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