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识平:读懂中国奇迹的成功密码

    近日,“宣言”文章《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相继播发。文章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指出“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奇迹背后的成功密码,引发社会共鸣。


    这一成功密码,揭示了历史真谛。一百年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毅然担当起历史重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正是因为有党的坚强领导,曾经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中华民族得以团结凝聚起来,在实践中探索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办了许多别人办不了的事,干成了许多别人干不成的事,创造了世界上任何政治力量不可能创造的人间奇迹。“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最重要的历史结论,也是最宝贵的成功经验。


    这一成功密码,蕴含着人心所向。百年来,从李大钊“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价值追求,到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从孔繁森“苦乐桑梓在高原”的赤子之情,到黄文秀“坚持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为民情怀,一代代共产党人所付出的一切努力、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读懂中国奇迹的成功密码,必须读懂党同人民群众牢不可破的血肉联系。没有一个党像我们党这样,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了人民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实实在在为人民谋幸福,不遗余力为人民干实事,我们党才赢得了亿万人民的衷心支持和拥护。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人以此创造历史,也必将以此赢得未来。


    这一成功密码,指引着开创未来的制胜之道。回望百年,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促复兴,战洪水、抗震灾、消贫困、控疫情,高高飘扬的鲜红党旗,就是方向,就是力量。历史和实践不断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定盘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并非坦途,少不了种种艰难险阻。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层出不穷的风险挑战,更加需要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加需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新征程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就没有任何困难能够压倒中国人民,没有任何惊涛骇浪能够阻挡中华巨轮。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我们必将创造新时代的中国奇迹。

    2021-09-29
  • 人民日报署名文章:总书记说到过这样一些英雄

    人民日报记者温红彦宋静思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褒奖英雄模范、弘扬英雄精神,踏寻英雄、缅怀英烈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多个场合讲述英雄感人故事,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号召全党全国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总书记强调:“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中,每当遇到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总有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挺身而出、慷慨前行。


    近代以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无数革命先烈矢志不渝、前赴后继,无数平凡英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


    他们犹如一颗颗星、一盏盏灯、一簇簇火,光耀天空、烛照大地,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程。


    永志不忘——


    “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无数的先烈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我们不建设好他们所盼望向往、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共和国,是绝对不行的。”


    天安门广场的南北中轴线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耸立。


    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人民英雄纪念碑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总书记指出:“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国人民的伟大觉醒,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点亮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光。


    “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方志敏等无数仁人志士都如此满心期待、满怀憧憬。


    1922年,方志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3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激动地写道:“从此,我的一切,直到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


    1935年,方志敏不幸被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仍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著名篇章,成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食粮,给无数华夏儿女以巨大的精神鼓舞。


    2019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工作结束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是方志敏同志牺牲前留下的铮铮誓言。”


    “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讲述许多革命先烈忘我追寻理想之光、舍身保护信仰火种的感人故事。


    ——“刘仁堪烈士在就义前,敌人残忍地割下了他的舌头,他仍然用脚蘸着流下的鲜血写下‘革命成功万岁’。”


    ——“江善忠烈士留下血书,‘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年’。”


    ——“夏明翰身陷牢狱坚贞不屈,在给妻子的家书中发出‘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的豪迈誓言。”


    ——“在湘江战役中,陈树湘烈士‘断肠明志’的事迹十分感人,真是‘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


    ……


    为了理想中“可爱的中国”,无数革命先烈高擎信仰的火炬,义无反顾地踏入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洪流中。他们临危不惧、前赴后继,他们浴血奋战、百折不挠。


    2020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抗日战争时期,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杨靖宇将军领导抗日武装冒着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同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牺牲时胃里全是枯草、树皮、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其事迹震撼人心。”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大举侵占中国东北。1932年,杨靖宇受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面对日军疯狂镇压,杨靖宇充满斗志:“革命就像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


    1940年2月,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五昼夜后,在濛江县(今吉林省靖宇县)壮烈牺牲。


    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在抗日战争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


    2014年,岁逢甲午。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讲述了一位英雄母亲的抗战故事:“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


    面对沉重的打击,邓玉芬硬是咬牙挺住了。她脸上的笑容少了,但对抗日工作更积极了,对子弟兵更亲了。


    1945年8月,中国人民终于打败日本侵略者,邓玉芬眼噙泪花,告慰九泉之下的丈夫和儿子们:咱们胜利了!1970年2月临终前,邓玉芬对乡亲们说:“把我埋在大路边,我要看着孩子们回来。”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


    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获得了排山倒海的力量,结束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崭新的人民共和国。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数革命先烈勇往直前以赴之,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到1949年,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有名可查的烈士就达370多万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无数的先烈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我们不建设好他们所盼望向往、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共和国,是绝对不行的。”“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


    永不过时——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举行。在受阅的空降兵战车方队里,一面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保存下来的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格外引人注目。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中国人民无比渴望和平安宁。但是,美国把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中朝边境,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严峻考验。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指出:“在他们中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英雄们说: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为了祖国人民的和平,我们不能后退一步!这种血性令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经此一战,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争取到了相当长时期的和平建设环境。


    但是,国际上核讹诈、核垄断形势依然严峻。无数科技工作者扎根戈壁荒原,奋战深山峡谷,为大国铸重器,树起了一座座无言的丰碑。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是新中国历史上享有崇高威望的人民科学家。新中国成立时,已经功成名就的钱学森,在美国有着优厚的工作和生活待遇,但他却始终关心着祖国的发展。1955年10月,钱学森终于冲破种种阻力,携妻儿踏上了祖国的土地。他动情地说:“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


    “两弹元勋”邓稼先,为我国原子弹、氢弹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19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他带着当时最先进的物理学知识,涉洋归来报效祖国。他长期甘当无名英雄,把自己的青春之光融进了中国核防御力量的“铁脊梁”之中。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他28年的秘密工作经历才得以披露。


    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都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


    无数英雄模范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展现了一种伟大的无我境界;也有无数英雄模范坚守一心为民的理想信念,用一生的努力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河南兰考县。一到兰考,总书记就来到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纪念馆内,从全国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遇到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总书记说:“我们来是同一个目的,我也是来学习的。”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在带领兰考人民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中身先士卒。他的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他临终前对组织提出唯一要求:“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述焦裕禄的故事,多次动情回忆40多年前学习焦裕禄的情景。总书记说:“我们这一代人都深受焦裕禄精神的影响,是在焦裕禄事迹教育下成长的。”他还写过一首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寄托对焦裕禄的敬意和缅怀,号召党员干部“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焦裕禄虽然只活了42年,但他的英雄事迹却感动了几代中国人。同样,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十分感人。


    张富清曾是西北野战军的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立下卓著战功,是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1955年,他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默默奉献一生。


    从转业那天起,张富清就“封存”所有战功记忆,对子女也只字不提。即使生活过得并不宽裕,他也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直到2018年底,国家开展退役军人信息登记,他隐藏半个多世纪的战功才得以被发现。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同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全体代表。看到坐在轮椅上的94岁老英雄张富清,总书记俯下身,双手紧握住老人的手,深情地说:“你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楷模!保重身体,健康长寿。”


    镜头定格了习近平总书记俯身握手的瞬间,记录了我们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致敬英雄的难忘时刻。那份感动,永远流淌在亿万人民心间。


    对千千万万为国牺牲的英烈,习近平总书记时刻牵挂于心。


    辽宁抚顺,浑河南岸,翠柏环绕的雷锋墓格外庄严肃穆。2018年9月2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向雷锋墓敬献花篮,参观了雷锋纪念馆。在“光辉的一生”“永恒的精神”等展厅内,在雷锋的手迹、遗物、照片等展品前,总书记不时驻足观看、凝神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雷锋精神薪火相传,一批又一批雷锋式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书写着不同时代的雷锋故事。与雷锋同时代的王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就是做一个雷锋式的、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1965年7月14日,为掩护在场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安全,王杰奋不顾身扑向发生意外爆炸的炸药包,生命定格在了永远的23岁。


    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第71集团军某旅王杰生前所在连,视察连队荣誉室,走进“王杰班”与战士座谈。在王杰牺牲时遗留的血衣和钢笔残片前,总书记感慨地说:“我小时候就知道王杰的故事,王杰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习近平总书记对官兵们说:“王杰‘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这‘三不伸手’是一面镜子,共产党员都要好好照照这面镜子。”总书记详细了解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事迹,动情地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要成为革命军人的座右铭。总书记强调:“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学习践行王杰精神,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王杰精神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石油工人王进喜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的石油事业,留下了豪气干云的“铁人精神”。


    1960年,面对国家建设急需石油的燃眉之急,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开赴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会战之初,在生活和生产上遇到了极大的困难,王进喜喊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豪迈口号,人拉肩扛运送钻机,盆端桶提运水抢开钻,只用5天零4小时就打完大庆会战的第一口油井。


    在打第二口井时,发生了井喷,王进喜顾不上腿伤,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最终制服了井喷。


    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王进喜以‘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气概,带领石油工人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顽强拼搏,‘铁人精神’、‘大庆精神’成为激励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英雄从未远去,英雄精神永不过时。无数英雄模范以赤子情怀勇担使命,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呕心沥血、无私奉献,永远是我们不断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对一切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奉献和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我们都要发扬他们的精神,从他们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共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勇往直前——


    “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非凡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奋斗者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的英雄模范。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有一处名叫“当年农家”的院落。篱笆院、茅草房,再现了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生产、生活场景。


    1978年,安徽发生百年罕见的特大旱灾。那时的小岗村,是出了名的“三靠村”——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当年冬天,小岗村18户村民聚集在这间茅草房,在煤油灯跳跃的火光下,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红手印、约定包干到户,从此拉开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18位“大包干”带头人也因改革而“走红”。


    “大包干”极大地调动了小岗人的生产积极性。次年,小岗便迎来丰收,粮食总产13.3万斤,是前十余年产量的总和。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徜徉小院,重温改革历程。总书记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民以食为天,粮丰天下安。自古以来,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全国总工会机关看望劳动模范代表,共庆“五一”劳动节。在会议现场,袁隆平拿出两张超级杂交稻照片递给总书记。总书记站起来,身体前倾,伸手接过照片,仔细察看着。看完后,总书记评价说:“超级稻,真是颗粒饱满。”


    随后,袁隆平详细介绍了自己的研究目标和计划。听完后,习近平总书记和大家一起为这位老科学家的豪迈气概热烈鼓掌。总书记说:“你这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我们国家包括整个世界,现在还是要为粮食安全积极奋斗。”


    改革开放极大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激发了人们的创新创造热情,为中国注入创新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孙家栋,我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


    2004年,我国正式启动探月工程。面对这项充满风险的工作,功成名就且已是75岁高龄的孙家栋毫不犹豫,再次披挂上阵,挑起工程总设计师的重任。他说:“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完成环绕月球的信号传来,航天飞行指挥控制中心内,大家欢呼、拥抱、振臂庆祝。孙家栋却默默转身,低头掏出手绢,抹去激动的泪水。


    2020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孙家栋、王希季等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时指出,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勋已经牢牢铭刻在新中国史册上。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从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的道路上,中国航天人用一个个坚实的足印,不断把梦想化作现实。


    改革开放以来,处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处处生长美好的梦想,中华大地激荡生机勃勃的民族复兴气象。英雄模范爱党爱国、一心为民,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像火炬一样照亮每个人的精神世界。


    杨善洲,用一生践行着“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


    在岗位上,杨善洲几十年如一日,身披蓑衣,脚踏草鞋,走遍每一个村庄、踏遍每一道山梁,被人们亲切地称作“草鞋书记”;60岁退休后,他谢绝到省会城市养老的机会,回到家乡云南施甸专心植树造林,一种就是22年,在光秃秃的荒山上建起了数万亩人工林,被人们亲切地称作“种树书记”。


    2009年4月,杨善洲将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交给国家。2010年10月,83岁的杨善洲因病医治无效,溘然长逝。


    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也是因为我们党有一大批像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张富清这样的英雄模范率先垂范,才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忠于事业、甘于奉献,“航空报国英模”罗阳也是杰出代表之一。他在我国航空工业战线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三十载。


    2012年11月25日,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成功起降歼-15舰载机,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就在这一天,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在任务完成那一刻永远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年仅51岁。


    罗阳逝世的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罗阳同志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英年早逝是党和国家的一个重大损失。”


    第二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号召大家学习罗阳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总书记强调:“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改革开放以来,层出不穷的英雄模范勇于进取、开拓创新,持续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开拓奋进、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八步沙林场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昔日这里风沙肆虐,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吞噬着农田村庄。


    20世纪80年代初,当地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等6位村民在承包合同书上按下手印,誓用白发换绿洲。几十年来,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接续奋斗,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沿着砂石路一路颠簸来到距离古浪县城30公里的八步沙林场考察调研。


    看到不远处几位林场职工正在进行“草方格压沙”作业,习近平总书记走过去,向他们询问压沙具体怎么操作、每亩地投入需要多少、能起到什么作用,并拿起一把开沟犁,同他们一起干起来,一会儿工夫就在沙地上开出一道两米多长的直沟。


    习近平总书记对在场人员说:“八步沙林场‘六老汉’的英雄事迹早已家喻户晓,新时代需要更多像‘六老汉’这样的当代愚公、时代楷模。要弘扬‘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激励人们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打开融入时代潮流的大门,也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为世界和平护航的使命。许多英雄的中华儿女在这份担当中无私奉献,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联合国维和峰会时,讲述了一个动人故事:“5年前,中国维和女警察和志虹在海地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时不幸殉职,留下年仅4岁的幼子和年逾花甲的父母。她曾经写道:‘大千世界,我也许只是一根羽毛,但我也要以羽毛的方式承载和平的心愿。’这是她生前的愿望,也是中国对和平的承诺。”


    中国维和女警察和志虹2010年不幸殉职时,年仅35岁。和志虹深爱家里的每一个人,但使命感让她毫不犹豫地奔赴维和一线。


    改革开放大潮从历史深处奔涌而来,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澎湃而去。无数英雄模范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国家和人民建立了杰出功勋。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集体站起转身,全场约3000名各界代表起立,向获得改革先锋称号等受表彰人员鼓掌祝贺,现场掌声热烈。少先队员献上美丽的鲜花,高举右手,齐致队礼。


    这一刻,令人热泪盈眶;这一幕,无比振奋人心。这是对改革开放的礼赞,是对英雄模范的致敬,更是接续奋斗、勇往直前的誓言。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非凡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奋斗者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的英雄模范。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各个历史时期的英雄模范都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永远奋斗——


    “新时代必将是大有可为的时代。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共同谱写新时代人民共和国的壮丽凯歌!”


    2012年1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踏着冰雪来到河北省阜平县,深入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考察革命老区扶贫工作。总书记进村入户看真贫,同乡亲们一起商量脱贫致富之策,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


    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西麓,革命老区县湖南省炎陵县坐落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称赞的“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的黄诗燕”,曾在这里担任县委书记。


    担任炎陵县委书记的9年里,黄诗燕走遍全县120个村庄,带领群众脱贫摘帽;他主导发展黄桃产业,力抓招商引资,让这个工业基础薄弱县的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排名跻身全省园区发展前20名。


    2019年11月29日,开完脱贫攻坚调度会,黄诗燕突发心脏病,不幸殉职,生命永远定格在56岁。黄诗燕带领县委一班人,以燕子衔泥的韧劲,在炎陵谱写了一首全面脱贫的壮丽诗篇,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黄文秀,2016年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百色,主动申请到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乐业县担任百坭村第一书记。她遍访百坭村195户贫困户,画出“贫困户分布图”,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


    2019年6月17日凌晨,她在返回工作岗位的途中遭遇山洪不幸牺牲,年仅30岁。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他们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用汗水乃至生命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据统计,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指出:“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在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然发生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紧急状况,这是一种极端而罕见的险情。在机长刘传健带领下,他们临危不乱、果断应对、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


    2018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机组全体成员。总书记指出:“危难时方显英雄本色。你们化险为夷的英雄壮举感动了无数人。得知你们的英雄事迹,我很感动,为你们感到骄傲。授予你们‘英雄机组’、‘英雄机长’的光荣称号,是当之无愧的。”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邀请机组全体成员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招待会。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这是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对祖国最澄澈的爱。


    玉麦乡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上世纪很长一段时间,玉麦乡仅有卓嘎和她的父亲桑杰曲巴、她的妹妹央宗一户人家,被外界称作“三人乡”。几十年来,卓嘎、央宗姐妹以抵边放牧、巡逻的方式守护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国旗挂遍走过的每一条路,践行了“再苦再累也要守好祖国每一寸土地”的承诺。


    2017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卓嘎、央宗姐妹回信,肯定她们父女两代接力为国守边的行为,感谢长期为守边固边忠诚奉献的同志,勉励广大农牧民扎根边陲,守护好国土,建设好家乡。总书记指出:“希望你们继续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的王继才,“用宝贵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的黄群、宋月才、姜开斌,“用自己身体保护战友”的杜富国,全军挂像英模林俊德、张超……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奋斗画卷中,每一篇都闪耀着英雄的风采。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


    黄大年,世界顶尖的地球物理学家。在他的研究领域,他始终是一位被追赶者。卓越的成就,使他在国外赢得了优越的生活,但他仍抛掉所有,毅然回国,为国家地球深部探测技术运筹帷幄,用五十八载灿烂人生唱响“我爱你中国”。


    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号召大家“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展开学习。


    黄大年从事的事业是透视地下每一个角落、给地球做CT,南仁东的科研方向是把目光投向外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


    在贵州的大山深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默默注视苍穹,那颗以南仁东命名的小行星,或许也在温柔地回望。


    20世纪90年代初,海外求学是不少优秀学子的首选。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担任客座教授、享受世界级科研条件和薪酬待遇的南仁东,选择了“逆行”。此后20余年,“中国天眼”历经多年论证、立项及艰苦建设后落成启用,南仁东为此毫无保留地燃烧生命直到最后一刻。


    2021年2月5日,在贵州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了“中国天眼”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干,并视频连线“中国天眼”总控室的科技工作者代表。总书记提出深切厚望:“希望大家以南仁东先生为榜样,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加快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在一些领域要保持领跑优势,为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严重威胁。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临危受命,担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紧急奔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


    18年前,在抗击非典中,钟南山不顾生命危险救治危重患者,一句“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这”令人感动,一句“非典并不可怕,可防可治”让当时处于恐慌的人们安下心来。


    钟南山两次逆行出征,以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肩负起国士的担当。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数百万名医务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用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垂危生命,诠释了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我国广大医务人员是有高度责任感的人,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同志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同时,他们又是十分谦逊的人,钟南山同志说:‘其实,我不过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人民群众说:‘有你们在,就安心!’广大医务人员是最美的天使,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的名字和功绩,国家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危急时刻,又见遍地英雄。各条战线的抗疫勇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


    新时代是大有可为的时代,新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无数英雄模范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强调:“新时代必将是大有可为的时代。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共同谱写新时代人民共和国的壮丽凯歌!”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万千忠骨,万千热血,他们以灼热的信仰信念、炽烈的家国情怀、忘我的砥砺奋斗,在百年奋斗征程中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碑前一个个庄重的鞠躬、在纪念馆内一次次深情的凝望、对英雄故事一回回动情的讲述,都凝结着一个大党大国领袖对英雄的无限追思和深切缅怀,蕴藏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使命的念兹在兹、无日或忘。


    昨天-今天-明天;历史-现实-未来。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难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大力弘扬英雄精神,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前路不会平坦,前景光明辽阔。踏着英雄模范的足迹,新时代的追梦人必将绘就更加壮阔的奋进画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2021-09-29
  • 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9月30日上午举行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9月30日是国家设立的烈士纪念日,当天上午,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同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


    届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进行现场直播。

    2021-09-29
  •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西安闭幕 李克强出席闭幕式

    9月27日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在陕西西安闭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闭幕式并宣布运动会闭幕。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新华社西安9月27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27日晚在西安闭幕。


    晚8时,第十四届全运会闭幕式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闭幕。在第十四届全运会会歌《追着未来出发》的乐曲声中,第十四届全运会会旗缓缓落下,燃烧了13天的主火炬渐渐熄灭。


    孙春兰、张春贤、肖捷、辜胜阻,以及苗华出席闭幕式。


    第十四届全运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节点举办的综合性体育盛会,也是我国提出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后举办的一次重要综合性运动会。本届全运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全民全运、同心同行”主题,运动健儿发扬顽强拼搏的优良传统,诠释“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责任担当,借鉴上届全运会改革创新经验,继续设立群众赛事活动。东道主陕西省和有关部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为体育健儿搭建起奋勇争先的舞台,为全国人民奉献了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体育盛会。


    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各参赛代表团代表入场。全体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第十四届全运会组委会有关负责同志宣读了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和参赛纪念奖代表团名单。


    第十四届全运会组委会执行主任、陕西省省长赵一德致辞。他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国家体育总局等部委的精心指导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本届全运会精彩圆满。全民全运点燃的希望之火、照亮的梦想之光,必将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奋勇前进。陕西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第十四届全运会组委会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致辞。他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本届全运会圆满成功,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力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闭幕式上,赵一德将全运会会旗交还给苟仲文,苟仲文将会旗移交给作为第十五届全运会承办单位代表的广东省省长马兴瑞、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第十五届全运会将于2025年在广东、香港、澳门举办。


    第十四届全运会于9月15日在西安开幕,设35个竞技比赛项目和19个群众赛事活动共计595个小项,共有1.2万余名运动员和1万多名群众运动员参加。有9人1队12次超12项世界纪录,1人1队2次创2项亚洲纪录,15人7队24次创24项全国纪录。

    2021-09-28
  • 广电总局要求停止播出美容贷及类似广告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27日发出通知指出,近期发现,一些“美容贷”广告以低息甚至无息吸引青年,诱导超前消费、超高消费,涉嫌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造成不良影响。为此,广电总局决定,自即日起,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平台一律停止播出“美容贷”及类似广告。(记者王鹏、白瀛)

    2021-09-28
  • 奔涌吧,后浪!——盘点第十四届全运会十大新人

    新华社西安9月27日电题:奔涌吧,后浪!——盘点第十四届全运会十大新人


    新华社记者张泽伟、赵英博、马思嘉


    如初升的太阳,霞光万丈;如翻滚的浪花,奔涌向前。第十四届全运会上不断涌现的新人,展现了中国年轻人阳光奋进的模样,也彰显了中国体育持续向前的青春力量。


    1、全红婵(跳水)





    9月12日,广东队选手全红婵在比赛后向观众比心,她以419.25分的总成绩获得冠军。当日,第十四届全运会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决赛在西安举行。新华社记者张博文摄


    先在东京奥运会上惊艳亮相,又在本届全运会强势夺冠,全红婵连同她的“水花消失术”虽然已广为人知,但对于14岁的她来说,依然还是跳水界的一个新人。2021年对于这个“跳水天才”来说堪称完美,但要想真正成为中国女子跳水的领军人物,还需不断精进技能,还需更多大赛历练。


    2、王曼昱(乒乓球)





    9月25日,黑龙江队选手王曼昱获胜后庆祝。当日,在陕西延安进行的第十四届全运会乒乓球项目女子单打决赛中,黑龙江队选手王曼昱以4比0战胜河北队选手孙颖莎,夺得冠军。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在人才辈出、球星扎堆的中国女乒,王曼昱似乎一直以“小将”身份为大家熟知。但陕西全运会,王曼昱展现了成熟大将的风范。女单比赛中,她先是在半决赛中4:0完胜陈梦,后在决赛中同样4:0击败孙颖莎封后。另外,她还与车晓曦携手获得本届全运会女双金牌。


    3、左菊(跆拳道)





    9月23日,天津队选手左菊在赛后庆祝。当日,在陕西汉中举行的第十四届全运会跆拳道项目女子49公斤级决赛中,天津队选手左菊以总比分2比0战胜山东队选手王肖璐,获得金牌。新华社记者陶亮摄


    天津“00后”小花左菊在跆拳道赛场展现了较为全面的技术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获得女子49公斤以下级冠军。幼年时的左菊视吴静钰为偶像,后来进入国家队成为吴静钰的陪练,如今夺冠获得吴静钰亲自颁奖。“传奇人物”与潜力新星的拥抱和握手,也象征着中国跆拳道的接续和传承。


    4、王振(跳高)





    9月24日,江苏队选手王振在比赛中。王振以2米24的成绩获得冠军。当日,第十四届全运会田径项目男子跳高决赛在西安奥体中心举行。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19岁的江苏小将王振,以2米24的成绩夺得男子跳高金牌。值得一提的是,王振是南京大学大二学生,是继跳高名将王宇之后的又一名“学生冠军”。体教融合大背景下,高校的高水平竞技人才培养,值得期待。


    5、张博恒(体操)





    9月23日,湖南队选手张博恒在鞍马比赛后庆祝。当日,在西安举行的第十四届全运会体操项目男子个人全能决赛中,北京队选手肖若腾以87.532分的总成绩获得冠军,湖南队选手张博恒以87.465分的总成绩获亚军,江苏队选手孙炜以86.365分的总成绩获季军。新华社记者张博文摄


    21岁的湖南小将张博恒,虽然没能获得男子个人全能金牌,但他在预赛中排名第一,在决赛中敢打敢拼,六项比赛有五项排在前三,给世界冠军肖若腾制造了很大的压力,最后仅以0.067分的微弱劣势屈居亚军。


    6、吴梦洁(排球)





    9月18日,江苏队庆祝夺冠。当日,在陕西省商洛举行的第十四届全运会排球女子U19组决赛中,江苏队以3比1战胜天津队,夺得冠军。新华社记者雒圆摄


    19岁的吴梦洁被不少球迷认为是“未来的朱婷”。身高1米91的她身体素质出众,技术较为全面,是江苏青年女排的绝对核心。正是在她的带领下,江苏青年女排击败卫冕冠军天津队,获得最终的冠军。


    7、余嘉豪(篮球)





    9月22日,浙江队球员余嘉豪(上)在比赛中扣篮。当日,在西安举行的第十四届全运会五人制篮球男子19岁以下组半决赛中,浙江队以98比94战胜江苏队。新华社记者孙凡越摄


    本届全运会篮球U19亚军、U22第三名,余嘉豪所在的浙江队战绩并不是特别亮眼,但余嘉豪本人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一人身兼两个组别的比赛,本身已说明余嘉豪的能力。况且他在U19的比赛中场场送出“两双”,场均得到24.4分、12.6个篮板。下个赛季将代表浙江队征战CBA联赛的余嘉豪,值得期待。


    8、汤慕涵(游泳)





    9月25日,广东队选手汤慕涵在比赛中,她以8分25秒24的成绩获得亚军。当日,第十四届全运会游泳项目女子800米自由泳决赛在西安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举行。新华社记者刘潇摄


    游泳新星汤慕涵本届全运会闪耀泳池,不仅在女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打破全国纪录的成绩夺冠,在有奥运冠军李冰洁、亚洲纪录保持者王简嘉禾参与角逐的女子800米自由泳决赛中,她仅落后李冰洁7秒85获得亚军。


    9、王芝琳(射击)





    9月17日,浙江队选手王芝琳(左)和杨倩在比赛后握手致意。当日,在第十四届全运会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浙江队选手王芝琳夺得冠军,湖北队选手章天琪和浙江队选手杨倩分获亚军、季军。新华社记者孙非摄


    17岁的浙江小将王芝琳在射击场一鸣惊人,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中,她先在资格赛中打出总成绩634.4环的全国纪录,以排名第一的身份挺进决赛。决赛中面对奥运冠军杨倩等神枪手,她多次打出10.8环、10.9环的好成绩,最终顶住压力以253.3环的总成绩夺冠。另外,她还与王岳丰搭档获得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银牌。


    10、杨立豪(攀岩)





    9月20日,上海队选手杨立豪(前排中)庆祝自己夺得金牌。当日,第十四届全运会攀岩项目16岁以下组男子两项全能决赛在陕西西安举行。上海队选手杨立豪、重庆队选手马元梁和广东队选手姚晋伟分别获得该项目金、银、铜牌。新华社记者刘金海摄


    14岁的少年杨立豪夺得攀岩U16组男子两项全能(难度、攀石)冠军,让人看到中国队在新兴项目上的新希望。不过年轻的杨立豪称,自己对攀岩是纯粹的热爱,未来可能还会有其他的职业选择,比如当医生。这也反映了中国青少年未来的无限可能和多元选择。

    2021-09-28
  • 关于电力的通讯——部分地区用电紧张 多方表态保供应 紧张局面将逐步缓解

    近期,包括辽宁、吉林、广东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电力供需形势紧张,一些地区采取了有序用电、拉闸限电等举措。对于此次全国多地出现的结构性电力紧缺,《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有所差异。总体而言,其背后既有煤炭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的供应不足,也有经济复苏订单增长导致的需求增长等多方原因。


    截至记者发稿时,多地电力等部门已经出台措施保障用电,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业内预计,在各方努力下,电力供应紧张局面预计将逐步得到缓解。与此同时,专家也建议尽快出台应对一次能源价格过快上涨的相关政策,提高发电企业的发电积极性,同时有序推进产业调整,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快电力市场化改革,提高供给侧效率。


    多地限电部分地区民用受阻


    近期,包括辽宁、吉林、广东等地出现电力供需形势紧张,一些地区采取了有序用电、拉闸限电等举措。


    受煤价居高不下导致发电厂出力下降、外省输电量下降等因素影响,今年7月以来,辽宁电网供需形势持续紧张。9月10日至22日,共启动6轮III级和3轮IV级有序用电措施,期间涉及23196户次企业,最大错避峰243.67万千瓦,用电影响范围限制在部分工业企业。


    9月23日至25日,由于风电骤减等原因,电力供应缺口进一步增加至严重级别,辽宁省启动3轮II级有序用电措施,个别时段在实施有序用电措施最大错避峰416.92万千瓦的情况下,电网仍存在供电缺口。为防止全电网崩溃,根据《电网调度管理条例》,东北电网调度部门依照有关预案,直接下达指令执行“电网事故拉闸限电”。拉闸限电不同于有序用电,是保电网安全的最终手段,用电影响范围扩大到居民和非实施有序用电措施企业。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从8月下旬以来,多地出台了力度不等的停、限电措施,主要集中在高耗能、高排放的工业企业。


    以广东为例,目前该省各市已启动有序用电预案,多地工业企业“开三停四”甚至“开二停五”错峰用电,居民用户未受到影响。广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刘文胜表示,近期全省错峰用电安排在1500万千瓦左右,本轮错峰在双台风高温期间曾一度达2100万千瓦。预计9月广东最高统调负荷需求超过1.41亿千瓦,同比增长11%。


    对于个别居民小区出现停电现象,广东电网称是由于设备检修等原因提前预设的计划停电,与有序用电无关。计划停电不是限电,供电部门通过转供电、不停电作业等技术手段减少对用户的影响。


    煤炭价格高企等多因素导致电力供需缺口


    专家指出,当前火电仍然占据我国电力大半壁江山,在上游煤炭价格上涨、下游供电价格上调空间受限的背景下,火电企业发电意愿低迷,直接导致电力紧缺。这也是此次多地尤其是北方地区出现电力缺口的主要原因。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8月起,虽然稳价增供政策接连落地,国内煤炭产地逐渐放量,但动力煤供给仍存缺口。同时,1-8月煤炭进口下降约10%,主要动力煤来源地的进口减少明显。


    在此背景之下,煤炭价格上涨。辽宁一家火电厂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标准煤每吨价格已超1000元,创下近20年新高,发电成本抬升了两倍以上,导致火电企业出现全面亏损,“发得越多,亏损越多”。


    辽宁省一电力监管部门负责人证实了这一说法。他指出,造成辽宁省目前电力缺口主要因素之一是高企的煤价导致发电企业成本不断抬升,发电企业发电意愿持续低迷。


    刘文胜也表示,截至9月25日,国际天然气现货价格已上涨至26.4美元/百万英热,折合到厂均价约7元/立方米;国内燃煤价格超过1500元/吨,折算沿海60万千瓦煤机燃料成本超过0.58元/千瓦时,燃气、燃煤机组发电成本均已大幅高于现行上网电价,气电、煤电企业发电亏损严重、经营困难。


    部分高耗能产业“西迁”导致电力需求增长过快也是原因之一。孙传旺指出,如青海1-7月全社会电力需求增长18.0%,而同期发电量只增长了3.9%,造成了当地巨大的供需缺口。云南、广西的情况也是类似,不仅造成当地电力紧张,也对西电东送产生影响。


    第三方面原因在于经济复苏、订单增长导致了用电需求增长。电力环保与发展资深专家王志轩对记者表示,1-8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长了13.8%,主要是第二产业用电需求旺盛。广东、长三角等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孙传旺指出,广东、浙江两省火电在其发电量中的占比均高于去年与前年同期水平。


    刘文胜也认为,广东本轮电力供应不足的原因,除了省内机组发电能力有限之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广东省经济复苏势头强劲,社会经济发展平稳快速态势带动电力电量均高速增长,1-8月广东省全社会用电量52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3%,比全国增速高3.5个百分点。尤其目前正是“金九银十”订单高峰期,二产、三产用电需求持续旺盛,工业用电量30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3%。二是高温“加持”电量负荷双增长。广东近期气温最高达34℃-38℃,较往年同期偏高3℃-4℃,气温每升高一度,电力负荷便将提高200万-300万千瓦。


    各地也有一些其他不同的原因。“东北的情况比较特殊。”有专家分析称,东北地区使用大量风电,由于天气原因,近几日风速较低,风电发电量骤降。同时,煤炭储备大都在准备供暖,火电厂出力不足。此外,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多是重工业,基本上有自备电厂,这导致国网东北分部调度掌握的工业用电占比不够大,切负荷能力有限。


    上述辽宁省电力监管部门负责人指出,东北三省及蒙东地区联络线负荷较大,已从今年夏季的120万千瓦上升至目前的500万千瓦,对华北地区的输电量持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东北地区的电力缺口。


    “今年以来,各发电企业长时间设备持续运行,因此一部分发电设备存在缺陷需要安排检修,是广东省此轮限电的原因之一。近日装机检修容量700万千瓦左右,随着检修工作不断进行,装机检修容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刘文胜表示。


    业内认为,能耗双控是常态化措施,国家早有部署。此次限电的地区有一些并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上半年“双控”目标预警地区范围内,由此可见,结构性电力短缺是主要原因,能耗双控并不是主要原因。


    刘文胜指出,广东本轮错峰用电并不是因为能耗双控工作。广东坚持依法依规推进能耗双控工作,避免“一刀切”做法,对未批先建等“两高”项目依法依规采取停工、停产整改等措施;出现电力供应紧张时,优先保障居民生活、服务业等用电,重点限制“两高”企业用电。


    多方表态全力保供


    电力紧张局面将逐步缓解


    业内预计,在各方努力下,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将逐步得到缓解。


    针对当前供电形势,国家电网公司9月27日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回应称,将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打好电力保供攻坚战,保障基本民生用电需求,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坚决守住民生、发展和安全底线。


    具体措施包括:强化全网统一调度,合理安排运行方式,服务好发电企业,做到应并尽并;统筹调配资源,充分发挥大电网平台优势,挖掘跨区跨省通道送电潜力;加强用电情况监测,全力做好居民生活用电保障,服务好用户,回应好关切;严格执行政府制定的需求响应与有序用电方案,及时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全力维护供用电秩序稳定;严格落实供电保障责任,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加强电网运行应急值守,确保安全可靠用电。


    9月26日,辽宁、吉林两省份均召开会议,对电力保障工作进行安排,并提出要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辽宁省工信厅提出要精细组织有序用电,细化优化用电方案,避免拉闸限电涉及安全生产、民生和重要用户。吉林省视频调度会部署提出,确保储备煤足量达标,做到采暖期电煤不断供、暖气不停供,维护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此前两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提出今年四季度发电供热用煤中长期合同煤源已全部分解到各重点产煤区,下一步将全力推动合同全覆盖,守住民生用煤底线。


    国家能源局26日发布消息,9月23日至25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带队赴宁夏、陕西,深入生产建设一线,对煤炭、天然气增产保供进行现场调研督导。有关业务司已分别赴京津冀、蒙东、黑龙江、湖南等地督导煤炭、天然气保供工作,全力以赴保障今冬明春重点地区民生用能需求。


    受访人士建议,尽快出台应对一次能源价格过快上涨的相关政策,提高发电企业发电积极性,进一步加强煤炭和天然气供应。此外,相关地区、部门应抓紧研究,严格执行煤炭中长期合同,在发电供热企业和煤炭企业今年已签订中长期合同基础上,再签订一批中长期合同,坚决守住民生用煤底线。


    孙传旺指出,要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快电力市场化改革,在终端电力价格的表现上适度恢复电力的商品属性,加强储能与备用机组的应急能力,提高供给侧积极性,优化要素配置效率。


    王志轩表示,要以系统思维认真研究电力安全稳定供应问题,坚持先立后破,先立就是要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有序快速发展新能源,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其他各种电源有效配合,提高整体效能。

    2021-09-28
  •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如何求才用才

    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地方工作期间,习近平爱才敬才、聚才用才的故事,广为流传。


    爱才——“赶鸭子上架”


    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工作时,结识了作家贾大山。


    贾大山是地道的正定通,对家乡历史的来龙去脉,每一座塔,每一尊佛都了如指掌。初来乍到的习近平,在不长时间内也能对本土文化说古论今、谈笑自若,着实让贾大山刮目相看。


    贾大山喜欢同习近平交流,也非常看重习近平的意见和见解。贾大山忧国忧民的情怀,给习近平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十分敬重这位深深扎根于群众中的乡土作家。习近平认为,发展地方的文化事业,需要像贾大山这样一心为群众又具有深厚文化根柢的人才。


    贾大山来自于群众,不愿意做官,习近平就“生拉硬拽”让他去当县文化局局长。贾大山对习近平说,你这真是“赶鸭子上架”啊。习近平说,你这个“鸭子”就变一变吧,学着上架。


    实践证明,习近平慧眼识珠。多年后,他在《忆大山》一文中这么评价贾大山的工作:“上任伊始,他就下基层、访群众、查问题、定制度,几个月下来,便把原来比较混乱的文化系统整治得井井有条。在任期间,大山为正定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古文物的研究、保护、维修、发掘、抢救,竭尽了自己的全力。常山影剧院、新华书店、电影院等文化设施的兴建和修复,隆兴寺大悲阁、天宁寺凌霄塔、开元寺钟楼、临济寺澄灵塔、广惠寺华塔、县文庙大成殿的修复,无不浸透着他辛劳奔走的汗水。”


    求才——“扯开嗓门喊人才”


    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礼贤下士,爱才敬才,聚才用才,大念“人才经”,充分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广为流传的“扯开嗓门喊人才”故事是习近平“求才”的典型事例:


    上世纪80年代,石家庄有一位名为武宝信的工程师,利用业余时间研制出了医用化妆品。武宝信了解到正定县重视人才,便让人捎信,表示愿意到正定工作。习近平知道后,立即决定把他吸引到正定。


    这天,习近平忙完工作后,带着县长、副县长来到石家庄市桥东谈固小区寻访武宝信。一个小区几十栋楼,他们找了一栋又一栋,问了一家又一家,但没有人知道武宝信住在哪里。已经晚上十点多了,习近平竟扯开嗓门在小区楼下大声喊了起来:“武宝信!武宝信……”


    宏厚的声音在寂静的冬夜回荡。武宝信在家里听到后赶紧跑了出来,将习近平一行迎了进去。茶热语灼,赤诚相见,一直谈到天色将白。武宝信当场答应了习近平的邀请,将自己研制的医用化妆品项目带到正定,一年就为正定赢来30多万元利润。


    育才——“德才兼备”是根本要求


    在福州工作期间,习近平非常重视人才,也非常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对于用才、育才,习近平有着独到的深刻思考。


    在选才方面,习近平要求德才兼备,反对“唯文凭论”“唯分数论”。当时,在干部选拔方面有一个常见观点:要大胆用干部,特别要大胆用有争议、有能力的干部。习近平不赞成这个观点。他认为,有争议就说明毛病多,有能力未必有道德,干部一定要德才兼备才行。


    忆及当年在习近平直接领导下工作的日子,福州市委办公厅原调研员林璧符至今仍非常感慨:“在习书记领导下工作再苦再累也值得。”


    林璧符出身贫寒,从农村参军到的部队,退伍到了机关,没有上过大学。习近平从来没有低看林璧符,待林璧符很亲切也很真诚。当时,林璧符写了几篇有关福州城市发展的文章,得到习近平的赞许与厚爱。习近平先后在林璧符撰写的文稿上批示十余次,成为林璧符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


    1991年6月,习近平在城科会工作汇报文件上批示:“同意林璧符同志担任福州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之后不久,林璧符被提拔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1995年,林璧符被提拔为市委政研室主任。


    养才——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


    1985年冬天,正在厦门大学读书的张宏樑同学因一封信结识了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习近平,并经常得到习近平的指导和帮助。习近平指导张宏樑学习《资本论》、开展社会实践、完成毕业论文,并在他的毕业纪念册上亲笔题写了“志存高远行循自然”八个字,嘱咐他工作后一定要下基层,为老百姓做事,“不要把基层当大车店”。


    习近平深入厦大经济系与青年师生座谈,还在中秋节骑着自行车到厦大芙蓉二宿舍给同学们送月饼,他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强调做人做事要“注重细节”,教导青年学生“要给书本上的知识‘挤挤水’,才能得到知识‘干货’”,“只有和群众实践结合,才能把‘水分’挤掉”。

    2021-09-28
  • 国际机构何以继续投下中国经济信任票

    受疫情、汛情、基数等多重因素叠加,近段时间中国部分月度经济指标同比增速略有回落,于是一些以博眼球为目的的西方媒体再次唱空中国,声称“中国经济失去引擎地位”。


    究竟该怎么看当前中国经济?连日来,包括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内的多家国际专业机构不约而同亮出答案,继续把中国2021年经济增速预测值保持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领先水平。这一信任票的背后,是对中国经济韧性和潜力不变的信心。


    9月22日,亚行在更新版旗舰报告《2021年亚洲发展展望》中,继续保持2021年中国经济将同比增长8.1%的预测。一天前,经合组织发布最新报告,也维持此前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5%的预测。此前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等国际机构也纷纷表态,依然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和助力世界经济复苏的“引擎作用”。


    诚然,进入下半年,中国遭受汛情和多点散发疫情影响,加之去年同期基数抬升效应显现,使得月度“成绩单”中,投资、消费、出口以及工业等相关数据增幅出现波动。然而,亚行等国际机构维持此前预测值,确有充分理由。


    “中国疫情防控效果显著。”亚行给出了国际机构公认的一个原因。今年以来在华外资规模不断创新高,“中国对疫情的精准防控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在华跨国投资持续加码的重要原因。


    疫情防控是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权威的预测不会只基于短期的经济波动,国际机构看到了中国疫情防控取得的积极成效,看重的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中长期前景,它们既在看“形”,更在观“势”。


    不变的信任票,在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稳固的基本盘没有改变。从“形”上看,尽管月度数据有波动,但今年前8个月,中国主要宏观指标仍稳在合理区间:外贸连续15个月正增长,服务业生产指数、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保持较快增长;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都低于全年宏观调控预期目标……


    不变的信任票,还在于中国经济“进”的势头持续积累,彰显增长后劲。今年以来,居民消费需求正在加快释放,网上购物热度持续不减,海南免税店销售火爆,消博会、服贸会等国际展会充分彰显14亿人超大规模市场的吸引力……用亚行驻华代表处首席代表冯幽兰的话讲,消费仍将是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不变的信任票,更在于中国面对风险挑战的有效应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依然笼罩全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不断积聚。中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办好自己的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经济持续恢复中展现出巨大发展韧性和潜力。


    一份份国际机构报告的字里行间,一个个看好中国经济的预测数据,既是信任票,也是寄语卡:它们相信具有韧性、持续纵深推进改革开放的中国,可以助力全球经济更快走出阴霾,可以带给世界人民战胜困难的勇气力量。因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2021-09-27
  • 14项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在浙江乌镇发布

    9月26日拍摄的2021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现场。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新华社杭州9月26日电(记者黄筱)26日下午,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1年“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在位于浙江桐乡的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此次发布紧扣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题,搭建世界互联网展示、交流的国际平台,展现全球互联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彰显互联网领域从业者的非凡智慧。


    成果征集通知自5月初对外公布后,得到了全球互联网领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共征集到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意大利、瑞典、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300余项成果申报,主要聚焦产业赋能与协同发展、智慧社会与公共治理、社会生活与公共服务、社会责任与数字公益、高感知智慧生活五大应用领域,涵盖5G、量子计算、高端芯片、高性能计算机、网络架构、基础操作系统、卫星互联网应用、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等互联网相关领域。


    近40名互联网领域的中外知名专家组成“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专家推荐委员会”,按照“公平、公正、客观、权威”原则,最终推荐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HarmonyOS鸿蒙操作系统”、北京邮电大学的“人工智能驱动的重大疾病动态画像新技术和远程高效防治系统”、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应用”、北京大学的“超高清视频编解码关键技术及系统应用”、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的“阿里云盘古:面向云计算的大规模分布式存储系统”等14项成果为本年度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


    在发布活动上,还有微软、中科龙芯、灵汐科技、麒麟软件、天数智芯等5家单位的成果,作为2021年“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提名项目”以视频形式进行介绍,以鼓励全球更多的科技人才和企业,积极投身于互联网科技创新,在基础理论、产品、技术、商业模式等领域不懈探索,为人类未来更好地生活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1-09-27
  • 十九届中央第八轮巡视将对25家金融单位党组织开展巡视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经党中央批准,十九届中央第八轮巡视将对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25家金融单位党组织开展常规巡视。

    2021-09-27
  • 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于伟大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推动人才工作纪实

    人才,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深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高瞻远瞩谋划人才事业布局,大刀阔斧改革创新,广开进贤之路、广聚天下英才,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踏上新征程,日益壮大的人才大军必将进一步支撑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方向


    2021年6月29日,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华灯璀璨,气氛热烈。


    伴着铿锵雄壮的乐曲声,我国焊接领域“领军人”、71岁的“钢铁裁缝”艾爱国大步走上授勋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他颁授“七一勋章”。


    “大国工匠,国家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总书记同他亲切握手、表示祝贺,殷殷话语彰显爱才重才的深厚情怀。





    在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厂房内拍摄的艾爱国(6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


    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集聚人才、团结人才、造就人才、壮大人才的历史。


    从毛泽东同志鲜明提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到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百年大党求贤若渴、珍视人才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接续投身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画卷中写下动人精彩的篇章。


    这是一个呼唤人才也造就人才的光辉时代,这是一项需要人才也孕育人才的伟大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民族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高度,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核心位置,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持续释放加强人才工作的强烈信号。





    深圳市福田区南园小学教师、香港理工大学对外汉语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的香港青年黄晓蕾在英语课上与孩子们互动(9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2012年12月,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深圳。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哪个国家拥有人才上的优势,哪个国家最后就会拥有实力上的优势。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深刻指明新形势下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亲自谋划、亲自指导。


    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深改组(委)会议等重要会议,研究人才议题;深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一线,实地调研人才培养使用;出席“两院院士大会”“科技三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多次就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等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抓好人才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为新时代人才工作和人才事业发展指明方向。


    以上率下、示范引领。


    连续多年出席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亲自为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颁奖;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就重大方针政策制定当面听取党内外各方面专家人才的意见建议;多次会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力倡导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以强烈的人才意识,带动全社会厚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这是不断完善的人才事业顶层设计——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聚焦全面深化改革,专门提出“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的改革任务;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围绕全面依法治国,将人才发展纳入法治建设轨道;


    党的十九大强调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2018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明确将“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纳入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作为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明确将建成“人才强国”确立为2035年远景目标。


    这是愈加明晰的人才工作思路理念——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


    强调“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坚持五湖四海,“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提出要“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


    从定位作用到目标举措,从工作导向到检验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人才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进一步牢固确立了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妇产专业副主任医师饶阳为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妇产科的医生进行培训(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张睿摄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80多年前,作家何其芳以诗一般的语言,生动描绘了知识青年奔赴延安、投身革命的火热景象。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如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的美好图景在神州大地渐次展开。


    加强领导、深化改革,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神舟十二号,我是北京。”“北京明白。”


    不久前,一则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北京总调度高健从容冷静进行“天地对话”的短视频走红网络。


    细心的网友发现,坐在这名“90后”小伙儿身边的,正是曾经被网友称为“神八哥”的神舟八号飞行任务北京总调度、“80后”杨彦波。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研人员在监测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情况(6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我们尊重和积极调动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创造精神,锻炼和培养了一支能够站在世界航天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特别是青年才俊。”


    从“神舟飞天”到“嫦娥揽月”到“天问探火”,“国家使命”一次次圆满完成的背后,是一代代航天英才的接续传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才事业蓬勃发展,人才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人才强国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新成就。


    ——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


    “十年前回国,很多人不理解。当时国内的高端植入医疗器械领域几乎全被进口产品垄断,我希望学成报国,在自己的土地上实现人生理想。”


    2018年全国两会上,“80后”全国人大代表袁玉宇向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自己留学回国在广东创业的故事。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引导支持下,袁玉宇的企业已成为国内植入类医疗器械领域的新秀,多个产品突破性地实现产业化。





    “80后”海归袁玉宇介绍他创立的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产品(2019年2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周自扬摄


    党管人才,就是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


    2021年5月,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关于组织工作的统领性、综合性基础主干法规《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印发,设专章对党的人才工作作出规定,明确了党管人才的体制机制。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由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不断健全。


    湖北从人才引进、培育、评价、流动、激励和生态环境6个方面,提出16条硬措施,加快推动科技强省建设;辽宁鞍山创新方式方法,研究制定“党管人才”日常例会、督查抽查等四项配套制度;山东青岛实施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市、区两级党委书记立下“军令状”,带头实施、聚力攻关,推动“双招双引”……日益完善的领导体制,不断创新的方式方法,激发了各地人才工作的内生动力。


    ——协调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以改革红利释放人才红利。


    “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


    在今年5月28日召开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了这番话,台下掌声雷动。


    “总书记强调要建立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很振奋人心。”现场参会的一位院士激动地说。


    不光要让科技人才专注科研、聚焦主业,持续调动人才积极性、释放活力也是改革的“必答题”。


    “由于学历原因,我以前无法晋升正高级职称。这次通过‘破四唯’竞聘,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56岁的花生专家崔凤高没想到,自己能真切享受到改革的“福利”。


    最近,山东省农科院组织“破四唯”岗位竞聘工作,经过现场答辩、专家组评审和综合评议,10名科技人员成功晋升到高一级岗位。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


    2016年2月,我国印发第一个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综合性文件《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放权、松绑”为核心,突出“精准、分类”要求,提出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


    2017年9月,中央组织部召开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以政策突破带动体制机制创新。


    从《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到《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再到《关于深化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一份份改革文件接续出台,破解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障碍,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


    从完善人才培养到改进人才评价,从畅通人才流动到激励人才发展……一项项制度举措环环相扣,人才链、创业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日臻完善,人才活力进一步释放。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间,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时提出的办学理念。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福建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教授李永贵(中)在“福建省新型功能性纺织纤维及材料重点实验室”教学生做纺丝实验(3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人才队伍建设是人才工作的中心环节。


    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10154.5万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截至2020年底,我国技能劳动者已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从高端领军人才,到技能人才、乡土人才;从自然科学人才,到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文艺人才;从本土培养人才,到海外引进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坚持“高端引领、整体开发”,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齐头并进,人才队伍结构日益完善。


    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如今,不同专业特长、不同职业岗位、不同能力水平的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转化为澎湃不竭的发展优势。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2020年9月1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习近平总书记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面对面交流,就“十四五”规划建议听取意见建议。


    这是一场问计于民的谈心会。从如何看待冷门基础研究,到怎样吸引和培养顶尖人才,再到为科技工作锚定坐标,科研工作中的困惑和难题,习近平总书记记在笔端、挂在心间。


    这也是一场凝心聚力的动员会。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更须汇聚起包括广大科学家在内的各类人才的合力。


    踏上新征程,要以高水平创新人才为高水平自立自强夯基垒台——


    “这些产品都是自主研发的吗?”2020年10月12日,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里,习近平总书记拿起一块陶瓷基板边看边问,对企业自主创新情况的关切溢于言表。


    测试分析室里,科研人员正在对材料进行纳米级的微观分析。听说他们中有5名博士,其中2名还是“海归”,总书记十分高兴。


    “企业现在有多少工程师?”“市场占有率怎么样?”总书记接连询问。


    面对企业员工,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自主创新是我当前最重视的,也是党中央最重视的事情。企业要发展,产业要升级,经济要高质量发展,都要靠自主创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然而也应看到,目前我国仍存在基础科学研究短板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高水平创新人才数量质量与世界一流水平仍有差距。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则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因子”。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飞机维修专业教师在给学生上课(2020年12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做到不论资历、不设门槛,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要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在今年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为人才驱动推动创新驱动、以人才强国助力科技强国指明方向。


    踏上新征程,要让国家重大战略成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福建南平,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诞生地。


    2015年至今,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廖红带领团队在这里建起了累计面积过万亩、辐射超10万亩的生态茶园示范点。这片茶园,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到福建考察时曾专门调研。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昔日,科技特派员制度在习近平同志与南平当地的一次对话中扎下根。如今,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在刚刚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中,他们是战贫先锋。在乡村振兴一线,他们更是“生力军”。


    国家工作大局在哪里,就要把人才往哪里汇聚;国家战略需求在哪里,就要把人才往哪里吸引。





    福建建瓯市林权改革发展服务中心的科技特派员陈国兴(右)在建瓯市玉山镇上房村一处林下种植园给村民讲授中药材栽培方法(5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1988年,海南建省办特区,十万“闯海人”来到海南寻梦创业。30多年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大幕拉开,南海之滨再次吹响人才集结的号角,“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如火如荼。


    何止于海南。伴随着新时代“横琴方案”“前海方案”的出炉,越来越多港澳青年人才来到内地创业兴业;聆听着雄安这座“未来之城”拔节生长的声音,五湖四海英才齐聚共襄“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大量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纷至沓来……





    外省人员在海南海口市公安局美兰分局人口和出入境管理服务中心办理引进人才落户业务(4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踏上新征程,要在广大人才中凝聚起矢志报国、团结奋进的力量——


    上个世纪50年代,一批交通大学师生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打起背包就出发,从黄浦江畔迁至渭水之滨,披荆斩棘、治学报国。


    2020年4月22日,正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走进交大西迁博物馆,参观交大西迁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就展,亲切会见14位西迁老教授。他勉励广大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扬“西迁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把“西迁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一身本领投伟业,一片丹心为报国。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是广大人才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创新创造最深沉的动力。


    从号召学习黄大年、李保国、南仁东、钟扬等新时代优秀知识分子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到寄语青年学子“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从动员科技工作者“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到勉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习近平总书记用一次次推心置腹的交谈、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回信、一次次重要深刻的指示,激发起广大人才报效家国、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


    这是波澜壮阔的征途,这是万马奔腾的时代。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人才正以昂扬的姿态和卓有成效的业绩,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绚丽篇章。

    2021-09-27

  • 首 页  上一页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