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指出,近期,南方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广东、福建等地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北方部分地区旱情发展迅速,南涝北旱特征明显。

    习近平要求,要全力应对灾情,千方百计搜救失联被困人员,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习近平强调,随着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防汛形势日趋严峻,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压实责任、加强统筹,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要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排查风险隐患,备足装备物资,完善工作预案,有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2024-06-18
  • 王沪宁出席发展新质生产力调研协商座谈会

    发展新质生产力调研协商座谈会18日在京召开,就有关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开展的相关重点考察调研成果进行协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并讲话。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任务,以全新视野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做深做实重点考察调研和政党协商,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献计出力。








    6月18日,发展新质生产力调研协商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就有关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开展的相关重点考察调研成果进行协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并讲话。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


    王沪宁对有关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应对全球竞争、塑造发展新优势的迫切需要,要持续围绕相关重点课题深化研究、形成成果,更好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充分发挥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动新时代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部署要求,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深化履职实践,提升自身建设水平,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无党派人士代表陶智在座谈会上介绍调研成果,并就推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生物制造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科技创新生态建设等提出务实中肯的政策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石泰峰主持会议。秦博勇、朱永新参加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国资委负责同志同党外人士进行了协商交流。

    2024-06-18
  • 习近平致信祝贺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40周年

    习近平致信祝贺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40周年强调






    为同心共圆中国梦广泛凝心聚力







    王沪宁出席纪念座谈会并讲话



    在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4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代表中共中央向黄埔军校同学会表示热烈祝贺,向广大海内外黄埔同学及其亲属致以诚挚问候。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黄埔军校同学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联系海内外黄埔同学及其亲属的爱国群众团体,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的宗旨,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为扩大两岸交流合作、反对“台独”分裂、推进祖国统一作出了积极贡献。

    习近平强调,新征程上,黄埔军校同学会要牢记建会宗旨和政治使命,继续弘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和组织建设,发挥特色优势,坚定反“独”促统,为同心共圆中国梦广泛凝心聚力。希望广大海内外黄埔同学及其亲属不忘先辈遗志,勇担时代重任,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贡献。








    6月17日,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4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代表中共中央向黄埔军校同学会表示热烈祝贺,向广大海内外黄埔同学及其亲属致以诚挚问候。会上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并讲话。新华社记者殷博古摄


    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40周年座谈会17日在京举行。会上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并讲话。

    王沪宁在讲话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海内外黄埔同学及亲属,专门向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40周年致贺信,充分肯定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和黄埔军校同学会的积极贡献,深刻阐明黄埔军校同学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任务,对海内外黄埔同学及亲属提出殷切期望,为做好新时代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王沪宁表示,海内外黄埔同学及亲属具有爱国革命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是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要传承弘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共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要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积极参与两岸交流合作,积极推动两岸青年加强交流,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让两岸同胞在交流交往交融中越走越近、越走越亲,不断增进国家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坚决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黄埔军校同学会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贺信精神,把牢正确方向、发挥特色优势、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发挥更大作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石泰峰主持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代表各民主党派中央、群众团体致贺词。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出席座谈会。

    黄埔军校同学会负责人、台湾黄埔同学代表在会上发言。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团体负责同志,有关民主党派中央负责人,海峡两岸、港澳和海外黄埔同学及亲属代表,省级黄埔军校同学会负责人等参加座谈会。

    2024-06-18
  • 赵乐际主持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委员长会议 决定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6月25日至28日在京举行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委员长会议17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赵乐际委员长主持会议。会议决定,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6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











    6月17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委员长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赵乐际委员长主持会议。新华社记者刘卫兵摄


    委员长会议建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草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国境卫生检疫法修订草案、会计法修正草案、金融稳定法草案、学前教育法草案、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暂时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的决定草案;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批准《〈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四次会议第4/3号决定对〈关于汞的水俣公约〉附件A的修正》的议案、关于提请审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拿马共和国引渡条约》的议案。

    委员长会议建议的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议程还有:审议国务院关于2023年中央决算的报告,审查和批准2023年中央决算;审议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审议有关任免案等。

    委员长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刘奇就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议程草案和日程安排作了汇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副秘书长,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常委会有关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就有关议题等作了汇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王东明、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何维、武维华、铁凝、彭清华、张庆伟、洛桑江村、雪克来提·扎克尔出席会议。

    2024-06-18
  • 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 围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协商议政 王沪宁主持

    十四届全国政协第二十次双周协商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主持会议。他表示,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把发展中医药摆在重要位置,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围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协商议政,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增强调研议政、履职建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发挥中医药在建设健康中国中的重要作用。











    6月17日,十四届全国政协第二十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主持会议。新华社记者刘彬摄


    王沪宁表示,要在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上深化研究,围绕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涉及的经典保护、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产业转型、国际合作等重要问题,研究提出更多增进人民健康、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部署落实,提出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要为营造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良好氛围发挥作用,激发广大青少年了解中医药、热爱中医药的兴趣和热情,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要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全国政协委员唐旭东、刘清泉、张勉之、徐安龙、孟庆才、宋树立、孙蓉、高永文、熊伟、王宜和专家张伯礼发言。大家认为,要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优势病种研究,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要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传承创新能力。要加强中医药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强化中医药多学科交叉人才的培养,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石泰峰,全国政协副主席胡春华、沈跃跃、陈武、咸辉、王东峰、朱永新、杨震出席会议。科技部、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负责同志介绍有关情况,并同政协委员协商交流。

    2024-06-18
  • 中澳总理年度会晤联合成果声明(全文)

    中澳总理年度会晤联合成果声明


    一、应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于2024年6月15日至18日对澳大利亚进行正式访问。李强总理访问了阿德莱德、堪培拉和珀斯。

    二、在6月17日访问堪培拉期间,李强总理和阿尔巴尼斯总理举行会谈,共同举行中澳总理年度会晤并共见记者。在年度会晤中,两国领导人就中澳关系及重要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三、在中澳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之际,两国领导人重申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支持,以及成熟、稳定、建设性的双边关系的重要性。同双方2023年11月发表的联合成果声明相一致,双方重申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关于中、澳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的重要性,重申联合公报中各自国家政策和立场,包括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稳定发展以及澳方一个中国政策承诺。双方一致同意继续发展双边关系,维护各自国家利益,明智管控分歧。

    四、双方肯定两国领导人、部长和各层级官方开展定期接触,支持双边关系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性,欢迎2023年11月上一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以来,双方在关键双边对话方面取得的进展,包括2024年举行的中澳外交与战略对话和部长级经济联委会。双方确认计划于2024年重启中澳战略经济对话。

    五、双方重申《联合国宪章》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性,同意继续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东亚峰会等多边平台开展合作。双方重视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框架下的合作。

    六、双方欢迎进一步增进人文交流,强调人文交流对深化双边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欢迎两国直航航班数量增加,带动更多学生、游客、商务人士互访。欢迎便利人员往来措施的实施,包括向商务、旅游、探亲人员互惠签发3至5年多次入境签证。欢迎中澳高级别对话发挥的重要作用,计划年内在阿德莱德举行新一轮对话。欢迎双方开展大熊猫保护合作。

    七、两国领导人见证双方签署关于教育与研究、气候变化、中澳战略经济对话和进一步促进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实施的合作谅解备忘录,以及1981年《中澳文化合作协定》第十五个文化交流执行计划(2024-2027年度)。

    八、两国领导人同意双方在以下领域保持和拓展接触:

    ——政治对话,包括防务战略磋商、国防部工作会晤,以及举行双边海洋事务对话首次会议。

    ——双边贸易,包括两国领导人6月18日在珀斯出席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欢迎实施“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安排;推进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欢迎签署标准、计量、知识产权、竞争、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合作谅解备忘录。

    ——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包括重启双边气候变化和能源对话,年内在澳举办第八次中澳气候变化部长级对话,启动关于土壤碳检测和气候智慧型农业实践的技术合作。

    ——人文交流,包括拓展合作以扩大中澳之间人员往来规模,加强文化、体育、教育、创新、学术、航空、卫生、旅游等领域交流。

    ——边境执法,在双方共同关心的禁毒、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等领域双边执法合作基础上,加强合作打击非法烟草与电子烟走私。


    九、两国领导人同意2025年举行下一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中方邀请澳大利亚领导人在双方方便时访华,澳方对此表示欢迎。

    2024-06-17
  • 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九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当地时间6月1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堪培拉议会大厦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第九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李强表示,今年是习近平主席对澳大利亚进行国事访问和中澳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回顾10年来中澳关系发展历程,最重要的经验启示就是要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互利合作。去年11月总理先生访华以来,中澳各领域对话合作进一步恢复发展,两国关系实现全面转圜。中方愿同澳方一道,保持住、发展好两国关系当前来之不易的积极势头,合力打造更加成熟稳定、更加富有成果的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李强指出,中澳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互利共赢,中澳发展对彼此是机遇而不是挑战。中方愿同澳方坚持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定位,用好中澳战略经济对话等机制,不断扩大贸易规模,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发电等领域合作,加强地方、文旅等交流合作。希望澳方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为双方人员往来提供更多便利。中方愿同澳方在地区和国际层面加强协调合作,从维护本地区和平稳定出发,反对阵营对抗和“新冷战”,坚持开放包容、共同发展,携手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阿尔巴尼斯表示,澳方高兴地看到,当前澳中关系企稳向好。澳方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湾独立”。澳方支持中国发展繁荣,高度赞赏中国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愿同中方保持对话沟通,以庆祝澳中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为契机,深化经贸、能源、人文、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加强两国立法机构交往,不让分歧定义双边关系,推动澳中关系持续改善和发展。欢迎更多中国学生和游客来澳留学、旅游。

    两国总理一致同意坚持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定位,巩固中澳关系改善发展势头,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双方宣布年内将在澳举行第十届中澳科技合作联委会会议、中澳高级别对话第八次会议、第八次中澳气候变化部长级对话。中方将把澳大利亚纳入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双方同意互为旅游、商务、探亲人员审发3至5年多次入境签证。

    双方还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会晤后,两国总理共同见证签署战略经济对话、自贸协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教育、文化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并共同会见记者。双方发表《中澳总理年度会晤联合成果声明》。

    第九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前,李强同阿尔巴尼斯举行小范围会谈。

    会谈前,阿尔巴尼斯在议会大厦广场为李强举行隆重欢迎仪式。现场鸣放礼炮19响,中澳两国国旗在广场上空迎风飘扬。仪仗队行持枪礼,军乐队高奏中澳两国国歌。李强检阅了仪仗队。


    吴政隆参加上述活动。

    2024-06-17
  • 习言道|烈日当头,习近平让干部“举个手”

    “有谁的家人住在这样的房子,举个手!”没人回答。

    “有谁的直系亲属住在这样的房子,举个手!”依然没人回答。

    这是24年前,在福州一处棚户区,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责问随行干部的一幕。

    2000年7月2日,盛夏时节的福州酷暑炎热。烈日当头,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习近平来到苍霞社区调研。木板房里狭小闷热,他详细询问居民生活情况之后,向身边干部接连发问。

    “大家知道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时候来棚户区调研吗?就是想让大家亲身体验百姓疾苦”“我们是人民政府,要记得政府前面‘人民’二字,要将心比心”……

    习近平调研后第八天,苍霞棚屋区改造工程就拉开帷幕。次年5月,3441户、近万人的回迁安置房全部竣工。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30多年前,习近平曾在《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一词中,这样表达对焦裕禄的崇敬之情。

    字里行间,是致敬,更是自勉。

    从陕西到北京,从河北到福建,从浙江到上海,从最基层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习近平心中,“人民”二字重若千钧。

    2012年11月15日,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那天,习近平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履新伊始的那次讲话,他19次提到“人民”。

    十八大以来的地方考察中,在基层、在农村、在贫困地区,习近平最关切的事始终是“人民需要什么”。

    在河北阜平,他盘腿坐在农户家的炕头问需问暖,“粮食够不够”“棉被有没有”“小孩上学远不远”;

    在甘肃渭源,他到干旱缺水的乡村了解吃水问题,接过一瓢水直接品尝水质,“吃的水哪儿来”“我尝尝”;

    在重庆石柱,他在贫困户家中跟村民一起算起家庭账本,“低保补助有多少”“医药费花了多少,报销了多少”;

    ……

    十多年来,宏大的政治承诺具象成14亿人触手可及的获得感:近1亿人口摆脱贫困,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13亿人,14亿多人口实现全面小康……

    今年5月22日,习近平来到山东考察,在日照的阳光海岸绿道,他向市民这样解释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

    第二天,在被外界称为“为二十届三中全会做准备”的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我们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党的十八大后,我提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将其落实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全过程各方面。”

    在福州的棚户区,在阜平的炕头上,在日照的海岸边……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是习近平一以贯之的目标。

    去年11月,习近平在美国之行的一次演讲中,再次谈到“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过上美好生活”在他心中的分量。

    “我不到16岁就在陕北的一个小村子里同农民住在一起、干在一起,知道人民愁什么、盼什么。从那时到现在,半个世纪过去了,在人民中间让我觉得踏实,同人民在一起让我有力量。”

    习近平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就是我终生的信念。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执笔:阚枫

    |校对:孙静波

    |视觉:雷宇竺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2024-06-17
  • 李强集体会见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参议长莱恩斯、众议长迪克

    当地时间6月1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堪培拉集体会见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参议长莱恩斯、众议长迪克。

    李强表示,过去几年,中澳关系经历曲折后重回正轨,来之不易。下一步要取得更大发展,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两国立法机构在其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中澳经济高度互补,合作空间广阔。希望澳联邦议会积极支持两国务实合作,为此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和政治氛围。

    李强指出,中澳两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不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存在差异是正常的,关键是要加强沟通对话,以增进了解、消除疑虑。正确的认知首先必须建立在真正了解的基础上。中方支持两国立法机构加强交流,欢迎澳联邦议会议员多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实地了解中国的发展变化,为增进彼此正确认知发挥积极作用。

    莱恩斯和迪克表示,澳方很高兴看到澳中关系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澳联邦议会愿同中方加强对话沟通,推动澳中关系不断发展,造福两国人民。


    吴政隆参加会见。

    2024-06-17
  • 李强同新西兰工商界代表座谈

    当地时间6月14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奥克兰同新西兰工商界代表座谈。奥克兰商会、新中贸易协会、新西兰航空公司等约20家新西兰商会和企业负责人出席。

    李强在听取新工商界代表发言后表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复苏动能不足,国际经贸合作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多。对企业来说,谁能率先在变化的形势中把握胜势、在偶发的际遇中抓住机遇,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中新经贸合作要继续保持“领跑”态势,两国企业家要继续弘扬“争先”精神,在顺势中求胜势,在开放中抓机遇,在创新中促领先,努力做大蛋糕、实现共赢。

    李强指出,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经济结构等方面的提质升级将为全球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一是消费升级将释放新的市场需求,对诸如新西兰乳制品、牛羊肉、保健品等高品质商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多。二是产业升级将开辟新的合作领域,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将涌现更多商机。三是贸易升级将带来新的增长空间,服务贸易、跨境电商等合作潜力将加快释放。期待新西兰企业家把握大势、抢抓机遇,展现更大作为。中国开放的大门将始终向新西兰等各国企业敞开,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多支持和便利。

    李强表示,希望更多新西兰企业家朋友成为新时代中新经贸领域的“路易·艾黎”,为增进中新相互理解发挥更大作用,更好助力两国关系稳健发展,为中新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与会新西兰工商界代表表示,新中两国经贸往来密切,合作成果丰硕。中国的发展为新西兰企业提供了广阔市场和巨大机遇。新西兰工商界支持新中关系发展,愿同中国深化合作,为中国人民提供高品质商品和服务,实现互利共赢。


    吴政隆出席座谈会。

    2024-06-14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8年)》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规划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对2024-202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作出系统规划,是高质量推进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堪当时代重任的坚强领导集体,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组织保证。要聚焦“两个维护”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铸牢政治忠诚,提高政治能力,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选优配强领导班子,重点选好正职,优化年龄结构,改善专业结构,完善来源、经历结构,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合理配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要大力提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加强履职能力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要激励担当造福人民,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完善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规划纲要》强调,各级党委(党组)是本地区本部门落实纲要的责任主体,要推动各项任务落实。

    2024-06-14
  •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激励广大科技和教育工作者矢志奋斗

    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激励广大科技和教育工作者矢志奋斗



    6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回信,向他致以诚挚问候,勉励他“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这封回信传递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姚期智院士和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的深切关怀与深深期许。大家表示,要坚守初心使命,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不久前,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姚期智成为首任院长。他写信给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回国任教20年来培养人才、科研创新等情况,表达科技报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决心。

    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姚期智激动不已:“回国20年来,我从不曾忘却回归家园、建设祖国的初心使命。总书记的肯定和鼓励,令我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带领团队积极探索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推动计算机学科发展和学科交叉创新,全力以赴建立高水平人才竞争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给姚期智院士的回信,激励了我们每个海外归国的科技和教育工作者,令我们更加坚定了科技报国、教育强国的信念与决心。”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徐峰说,“我们要传承‘西迁精神’,坚持理工医多学科交叉和产教融合,为国家培养源源不断的生物医学与健康领域高水平人才。”

    目前,我国有超过130万名留学人员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留学深造。党的十八大以来,留学回国人数占同期出国留学人数的比例超过八成。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80后”海归创业者、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玉宇深有感触:“‘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总书记的勉励就是我们海归人员奋斗的方向。我们要大力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负这个创新创业者大有可为的时代。”

    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的一间实验室内,研究人员正仔细分析月球样品,探究月球的演化过程及其和地球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推动学科交叉与前沿创新,我们要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保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黄方说。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在浙江,举全省之力打造的高能级科创平台之江实验室最近启动实施“青年人才托举计划”,旨在为青年科研骨干量身打造成长计划,培育一批高水平领军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要求‘继续探索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为我们明确了下一步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路径。”之江实验室党委副书记赵新龙表示,将不断完善让年轻科研人员担当作为的人才成长机制,在科研实战中让年轻人挑大梁、当主角,打造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高地。

    在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周天丰看来,青年科技工作者应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我们要强化人才培养同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的对接,培养矢志报国的创新人才,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他说。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奋斗。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部长刘兴平表示,中国科协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肩负起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职责,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胸怀“国之大者”,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搭建一流学术平台,推动人才活力在祖国大地充分释放,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青年科技工作者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最近,黄大年科研团队成员、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李宗睿正在开展地球深部探测相关软件研发工作。


    “总书记的回信,令我感到生逢伟大时代是人生之幸。身为黄大年科研团队的一分子,我要赓续黄大年精神,感悟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在地球深部探测领域持续攻关,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李宗睿说。

    2024-06-14

  • 首 页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