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在贺词中,他说: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对贫困有着切身感受。经过一代代接续努力,以前贫困的人们,现在也能吃饱肚子、穿暖衣裳,有学上、有房住、有医保。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21-12-31
  • 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全文如下:


    大家好,2022年即将到来。我在北京向大家致以新年祝福!

    回首这一年,意义非凡。我们亲历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昂首阔步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从年头到年尾,农田、企业、社区、学校、医院、军营、科研院所……大家忙了一整年,付出了,奉献了,也收获了。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这里有可亲可敬的人民,有日新月异的发展,有赓续传承的事业。

    七月一日,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感慨系之,历史征程风云激荡,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亿万人民经千难而百折不挠、历万险而矢志不渝,成就了百年大党的恢宏气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百年成就使人振奋,百年经验给人启迪。我曾谈到当年毛主席与黄炎培先生的“窑洞对”,我们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史主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我调研了一些地方,看了听了不少情况,很有启发和收获。每到群众家中,常会问一问,还有什么困难,父老乡亲的话我都记在心里。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对贫困有着切身感受。经过一代代接续努力,以前贫困的人们,现在也能吃饱肚子、穿暖衣裳,有学上、有房住、有医保。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近年来,我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无论是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还是藏羚羊繁衍迁徙……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这一年,还有很多难忘的中国声音、中国瞬间、中国故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运动健儿激情飞扬、奋勇争先;全国上下防控疫情坚决有力;受灾群众守望相助重建家园;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矢志强军、保家卫国……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

    祖国一直牵挂着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只有和衷共济、共同努力,“一国两制”才能行稳致远。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真诚期盼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向前,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

    我同外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电话沟通、视频连线时,他们多次赞扬中国抗疫和为全球疫情防控所作的贡献。截至目前,中国累计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20亿剂新冠疫苗。世界各国风雨同舟、团结合作,才能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再过一个多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就要开幕了。让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这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题中之义。我们将竭诚为世界奉献一届奥运盛会。世界期待中国,中国做好了准备。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们的三位航天员正在浩瀚太空“出差”,海外同胞仍在辛勤耕耘,使领馆、中资企业等海外派驻人员和广大留学生仍在勇毅坚守,无数追梦人还在奋斗奉献。大家辛苦了,我向大家致以诚挚的新年问候!

    让我们一起向未来!祝福国泰民安!

    2021-12-31
  • 京港高铁安九段开通运营—— 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超4万公里

    12月30日上午,京港高铁安庆至九江段开通运营,合肥至南昌间实现高铁直通,2022年1月10日调整运行图后,合肥至南昌间最快2小时22分钟可达,“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港(台)通道商丘至深圳段全线贯通。


    “明年调图后,一天有24趟车可选,方便。”在江西南昌从事医疗器械采购的林先生,第一时间查阅了网上信息,“今后去合肥出差,路上耗时节省一半,就跟在南昌办事一样,当天就能回家吃晚饭。”

    得益于安九高铁,湖北黄梅融入了武汉、合肥、南昌“一小时经济圈”。市民孟女士体验了家门口的高铁站,“真高兴,黄梅也迈入了‘高铁时代’,20分钟就能到庐山,以后周末‘说走就走’,拍下更多美景。”

    “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铁路建设高质量推进,旅客出行更方便。截至12月30日,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突破15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二。

    坚持自主创新,中国铁路步履铿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铁路建设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增长约5.3万公里,其中今年开通4200公里以上;累计发送旅客243亿人次,其中动车组136亿人次。

    助力乡村振兴,中国铁路勇于担当。今年6月,拉萨至林芝铁路开通。林芝市布久乡孜热村23岁的村民布姆阿牛,大学毕业后成为林芝站首批安检员,“月收入3200元,还有各种工作培训,满意。村子距离火车站一公里,铁路开通带来了好日子。”

    “十四五”开局之年,随着多条铁路开通,林芝、普洱、西双版纳等地纷纷告别不通铁路的历史,乡村振兴增添“新引擎”,家门口就业有了新岗位。

    促进协调发展,中国铁路砥砺前行。“高铁开通了,欢迎粤港澳大湾区的朋友们多来观光采摘!”今年赣深高铁开通,赣州信丰县小江镇罗结村党支部书记陈林光喜不自禁。信丰县依托当地脐橙产业和旅游资源,推出了多条旅游精品线路,小江镇就是受益乡镇之一。“丰富大湾区市民的‘果篮子’,鼓起老区人民的‘钱袋子’,咱这是双赢!”陈林光说。

    张吉怀铁路运营,让湖南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沈佳高铁牡佳段、敦白段相继开通,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三地构成高铁环线,长春至长白山构建快速客运通道,东北地区铁路网更完善……“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铁路网分布愈加均衡,让“流动的中国”更加生机勃勃。

    2021-12-31
  • 中央文明办部署开展2022年元旦春节志愿服务关爱行动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日前,中央文明办发出《关于2022年元旦春节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的通知》,要求各地以“佳节尚文明志愿关爱行”为主题,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引导和动员广大志愿者送温暖、献爱心,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掀起热潮,在全社会营造喜迎党的二十大、共创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浓厚氛围。

    《通知》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要内容,部署了8个方面活动。开展关爱老年人志愿服务,重点围绕空巢、留守、失能、高龄以及子女因疫情防控要求不能陪伴过年的老人,有针对性地进行关爱帮扶、精神慰藉。开展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提供生活照顾、学业辅导、亲情陪伴等服务,为青少年打造快乐精彩有趣的寒假生活。开展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结合残疾人生活实际,提供康复医疗、就业指导、居家照料、为盲人读名著讲电影、无障碍出行等服务。开展美好生活志愿服务,围绕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组织开展科技、文化、医疗、体育、平安创建等志愿服务,促进社会友爱和谐、充满活力。开展文明过节志愿服务,引导群众弘扬时代新风、勤俭节约过节,做文明风尚的宣传者和践行者。开展关爱自然志愿服务,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主题,倡导节约资源、绿色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展春运暖程志愿服务,做好引导咨询、秩序维护、车辆援助、旅客帮扶等,帮助群众平安过年、顺利返程。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动员志愿者参与防疫宣传和管控,做好秩序维护、心理疏导、物资配送等服务,确保民生稳、人心稳、社会稳。

    《通知》强调,元旦春节是开展志愿服务、弘扬文明风尚的有利时机。各级文明办要认真组织筹备,周密安排部署,制定具体方案,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联合开展活动,形成工作合力。要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将元旦春节志愿服务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结合起来,与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结合起来,办实事、解难题、求实效。要组织各级新闻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做好宣传报道,提升活动的关注度、参与率和影响力。

    《通知》号召广大志愿者和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参与关爱行动,结合实际开展内涵丰富、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1-12-31
  • 壮!燕赵大地展“新”颜……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从有着约200万年古人类活动史的泥河湾,到有着3500年建城史的邢台;从雄伟壮丽的正定隆兴寺,到巍峨连绵的燕山山脉,河北是一片历史悠久的土地。

    人们更加关注,今天的河北,如何培育跨越赶超的发展新动能?如何提升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筹办,这三件大事,是党中央赋予河北的重大使命,更为河北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近日,河北公布了他们的年末答卷。这是一份不俗的成绩单: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7%,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6.9%,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9.3%……

    冬奥之新——

    邂逅一场“冰雪奇缘”

    “我们现在已经站在雪道上了,注意保持身体重心,一会儿我在前面滑,你听我的拍手声音。”每天的训练课,刘立和自己的学生交代完注意事项,自己一边慢慢滑,一边拍起手来,他的学生也跟了上来,循着老师的击掌声辨别方向。

    刘立是张家口市特殊教育学校生活管理处副主任、体育老师。在学校工作已经13年的他,这几年的工作内容与冰雪运动走得越来越近。2019年,张家口市特殊教育学校成为河北省首批校园冰雪运动特色校之一,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国家级的冬季运动比赛中摘金夺银。

    不仅仅是在校园里,冬奥会筹办的重大机遇也推动着冰雪运动热潮持续在全社会涌动。

    “赶冰雪大集去咯!”

    冬日里,一辆又一辆的冰雪大篷车陆续发车,已开进河北全省1万多个行政村。陆地冰壶、滑雪机、陆地冰球……广大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参与冰雪运动,冬奥带来的热情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据中国人民大学体育产业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统计,今年河北省参与冰雪运动的群众超过3000万人。

    因冬奥而兴,与冰雪结缘,河北努力打造冰雪产业强省的步伐走得越来越坚定——几年间,河北全省建成室内滑冰馆超200座,各类滑雪场馆超100个,冰雪场馆数量居全国首位,冰雪产业已成为拉动张家口乃至河北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环。

    “冬奥之约”越来越近,筹办工作也在跑秒计时。在去年底张家口赛区76个冬奥项目全部完成建设任务的基础上,今年以来,河北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狠抓各项筹办任务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筹办任务,确保冬奥会如期顺利举办,努力为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作出积极贡献。

    8月,张家口赛区奥运村具备入住条件。10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测试赛(张家口赛区)运行指挥部正式启动。11月,张家口赛区8个临时交通场站全部建设完成。河北不断细化安保、交通、住宿、餐饮、医疗、志愿者等领域工作,精益求精,全面提升赛会服务保障水平。编制全省冬奥安保总体方案和相关方案预案;编制张家口赛区整体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组织方案;积极推进张家口赛区冬奥保障酒店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高标准高质量遴选推荐河北省供奥餐饮原材料备选供应基地,精心打造“崇礼菜单”;在全省范围内组建了800余人的医疗保障团队;优中选优储备培养冬奥志愿者……

    努力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河北的这场“冰雪奇缘”还在不断演绎。

    雄安之新——

    营造一座“未来之城”

    舟动、苇摇,冬日的白洋淀烟水茫茫。

    在雄安新区雄县七间房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骨顶鸡和绿头野鸭聚集在淀上,觅食、戏水,从水面飞起的鸭群在空中盘旋,呈现万鸟翔集的生态画卷。

    随着白洋淀生态功能加快修复,水质持续改善,万鸟翔集蹁跹起舞的壮观景象越来越常见。最新观测数据显示,白洋淀野生鸟类总量达230种,较雄安新区设立之前增加了24种。

    飞鸟也是乡愁。当地居民儿时记忆中的白洋淀渐渐回来了。

    伴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一度污染严重的白洋淀迎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通过生态补水、专项整治和修复,白洋淀8个国考点位、4条主要入淀河流及上游流域50个河流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Ⅳ类,为近10年来最好水平。

    不仅仅是白洋淀生态治理,雄安新区这座“未来之城”,每时每刻都有新变化。通过卫星视角俯瞰夜晚的雄安,一道“地上银河”显现。2018年至2020年,新区年度卫星夜光总量增长率分别为6.42%、13.37%、52.12%。

    坚守“雄安质量”,是雄安新区的建设理念。今年以来,新区的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速。5月,随着京雄高速河北段、荣乌高速新线、京德高速一期工程建成通车,雄安新区“四纵三横”对外高速公路骨干路网全面投用。容东、容西、雄东等片区进入稳定开发期,启动区、起步区建设也快速铺展开来。截至今年10月底,雄安新区高标准实施17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6000多亿元,累计完成投资近3000亿元,新区城市雏形和形象加快显现。

    建设提速的同时,新区承接项目也在今年加快步伐。中国卫星网络集团和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两家央企总部先后在雄安注册。目前,央企在雄安新区设立分公司、子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100余家,中关村科技园等一大批高科技项目正加快落地……

    “人民城市为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着力解决百姓关心、涉及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是“雄安质量”的另一种诠释。

    弥补历史欠账缩小差距,并高起点做足增量。京津冀名医、名校纷纷入驻雄安,与三县原有的学校医院进行结对帮扶。容东片区还成立了雄安容和教育总校,统筹管理辖区32所新建学校,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

    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华说,雄安新区将围绕加快形成新形象、建设新功能、发展新产业、聚集新人才、构建新机制的“五新”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敢于担当、团结奋斗,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新区建设发展,加快建设“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典范城市。

    协同之新——

    铺展一幅“合作画卷”

    “双城工作”,原以为是苦,现在却体味到其中之乐。

    每周五上午从北京到保定病区出门诊,下午五点返回。北京儿童医院郑胡镛教授如今已习惯了“双城上班”的工作节奏。“跨省托管”六年来,像郑胡镛一样,北京儿童医院专家七千多人次下沉至保定,帮助保定培养起一支高水平医护队伍,接诊了一大批疑难病患者。

    时空距离越拉越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今年1月,京哈高铁北京至承德段正式开通运营,京承两地轨道交通运行时间从近4个小时,缩至最短52分钟,承德全面进入“首都一小时交通圈”。

    5月,京雄高速河北段、荣乌高速新线、京德高速一期等三条高速同步通车运行,雄安新区实现与北京市中心城区直达,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直通,与天津港、黄骅港直连。

    6月,北京与河北之间首条跨省地铁线路北京地铁22号线(平谷线)河北段正式开工建设。9月,京唐铁路开始正式铺轨,开通后从北京通州区到河北燕郊仅需要10分钟。

    交通网织得越来越密,曾经的“断头路”已成通途大道。

    看得见的是脚下的路网、头顶的蓝天,看不见的,则是三地愈发紧密的产业链。

    位于固安县的永定城(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正在精准承接北京服装产业转移入驻;在怀来县,已有秦淮、软通动力、阿里巴巴、华为等66家数字经济头部及上下游企业落地投运;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目前已汇聚了华润双鹤、石家庄四药、天津医药集团等知名药企,已成为京津冀重要的医药特色产业集群……目前,河北累计承接京津转入法人单位近2.8万个、产业活动单位超万个。

    更深刻的变化,则是思维的进一步改变和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

    今年8月,在位于北京总部的办公室里,北京宏鑫隆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张瑞雪参照怀来县税务局发放的《省内外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电子税务局操作说明》,登录河北电子税务局,进入跨省异地电子缴税模块,不到5分钟,就办好了跨区域涉税业务。再不用耗费精力和时间驱车上百公里往返于北京和怀来之间,更不用担心影响企业与甲方结算工程款,张瑞雪心里满是欣慰。

    河北试点跨省异地电子缴税业务后,通过“信息铺路、数据搭桥”,为京津冀之间与日俱增的跨区域经营业务提供便利。为服务入驻企业,沧州经济开发区税务局推行纳税服务全程跟踪制度,不仅专门设立“京津迁企业服务工作室”,还建立了京津冀政策速递通道,为京津迁企业推行“套餐式”服务,帮助企业及时掌握政策信息,推动地域间政策信息互通,增强政策透明度。

    身处京津冀协同画卷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溢满百姓心间。在家门口上好学、就近享名医诊疗已成为现实。京津优质学校在河北设立分校31所,河北400多家医疗机构与京津开展合作项目超过500个,京津30家医院纳入河北医保定点范围。“民生红利”在区域间不断释放。

    已见繁花结硕果,更立壮志谱新篇。当千载难逢的机遇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燕赵大地的别样风华正不断展现。

    2021-12-31
  • 2021:同心抗疫“中国策”

    最高时有200多个中高风险地区,一度波及20余个省份——这是2021年我国面临的极为严峻复杂的防控时刻。


    迅速扑灭30余起聚集性疫情,防控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2亿,疫苗接种率已达85%以上……这一年,中国抗疫交出不凡答卷。

    疫情,如同一把尺子,量出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

    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中国确定“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考”中书写出新篇章。

    始终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克时艰——

    中国已对外提供超过20亿剂疫苗,用合作、共赢的“金钥匙”破解世界难题,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动态清零”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

    12月29日,雪后的古城西安,按下“暂停键”第7天。

    严控人员流动、全员核酸筛查、连夜送菜进社区……从猝不及防的“遭遇战”,到逐步有序应对疫情,西安的防疫举措效果渐显。

    当前,西安疫情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且病例有外溢情况。面对严峻形势,上下同心,争分夺秒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是关键之举,同时要千方百计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看病就医需要。

    岁末年初,最大程度控制疫情扩散蔓延,成为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日新增确诊病例多次突破80万例。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奥密克戎……不断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给全球抗疫带来新挑战。

    今年疫情之下,南京、扬州、张家界……一个个流动的城市,先后按下了“暂停键”。如何最快速度阻断传染路径,最大程度减少社会影响,是抗击疫情的一道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要持之以恒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懈心态,从严从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疫情防控是“国之大者”,标注出人民在这个国家的分量。

    面积11万平方公里,方圆400公里内没有其他城市……在“面积比省大,人口比县少”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这里成为关注焦点。

    居家抗疫、风险分类、封控管理……一系列精准防控措施迅速落地,短时间内斩断社区传播链,保障近万名滞留游客“疫”时无忧、上百名确诊病例得到有效治疗。大约2周,额济纳旗疫情从暴发到得到初步控制。

    疫情发现一起扑灭一起——这是2021年中国精准防控的一个缩影。

    经过变异的新冠病毒,具有传播速度快、体内复制快等特点,让防控变得异常困难:疫情短时间内多源、多点发生;高峰期时涉及200多个中高风险地区;传播扩散快,多发生在人群聚集场所,景区、棋牌室、工地、工厂、学校等变成疫情“放大器”……

    严峻复杂的防控形势,可谓一次“大考”。

    病毒传播越快,越要加速绘制溯源“情报图”——

    如果把抗击疫情比作一场战争,流调指挥中心就是战争情报的集散中心。搜集信息、电话流调、线下流调,必须争分夺秒。

    组建国家流调专家队,会同省市协同作战,抓住24小时黄金时间,迅速判定、排查和管控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和其他风险人员……

    越是充满挑战,越要迅速织牢防护网——

    变异株传播速度快,隔离速度要跟上,全员核酸检测要高效有序,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增加……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第一时间响应,多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越是形势严峻,越要慎终如始——

    第一时间全面激活应急指挥体系,第一时间启动重点地区全员核酸检测,第一时间强化公卫、公安、工信的协同,第一时间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向多地派出工作组,指导疫情处置工作。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指挥体系24小时保持运行,没有发生疫情时关键抓“防”,发生疫情后处置要“快”,迅速切断传播途径和链条。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的执政理念,也是举国上下同疫魔较量的动力源泉。

    截至12月28日,全国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1683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2.8亿例,死亡超540万例。

    事实胜于雄辩,海外一些质疑中国抗疫策略的声音也开始转向。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援引最新研究称,若中国放弃现行防控策略,每天新增病例或超63万例。美国彭博社等媒体刊发报道指出,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多国紧急升级防控措施,一定程度上证明中国的政策是正确的。

    “各地发现疫情后,基本在1个潜伏期(14天)左右时间控制住了疫情。”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说,“我国不断完善防控政策措施,现阶段仍将坚持‘动态清零’策略不动摇。”

    精准防控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

    8月,上海。25天,10例本土确诊病例,没有停工、没有大面积封控……这座特大城市的疫情应对,既紧急也从容。

    无论是医院工作人员,还是机场境外货机作业区的员工,病例都是在高风险人群周期性核酸检测中排查发现。为高风险人群“画圈”,精准划定密接、密接的密接,少一个不行,多一个不要。

    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信息显示,从2021年8月开始,我国进入疫情防控第三阶段,也就是全链条精准防控的“动态清零”阶段。这个阶段疫情防控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减少疫情发生。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重点在“防”——

    福建疫情一度波及4个市,其中厦门疫情发展迅速。借助精确的地图综合研判,当地精准划分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等,集中力量打关键之战。

    入境人员、货物与国内人员活动场所物理隔离,高风险岗位人员实行闭环或封闭管理,对码头、口岸、棋牌室、游船、剧场等重点区域防控作出调整……外防输入不断扎紧“篱笆墙”。

    越是严格防控,越要在精细化上下大功夫——

    边城瑞丽,跨境交往频繁,一年当中遭遇疫情多番袭击。为确保边民生命健康,这座城市正探索设置疫情防控缓冲区,实行分区差异化管理政策。

    一口岸一专班、一口岸一对策,严格做好入境人员“点对点、一站式”转运工作,实行非接触式货物交接模式……针对中国口岸点多、线长、面广等防控难点,有关部门进一步精准化完善口岸城市疫情防控机制。

    传播链条越长,越考验现代化治理能力——

    疫情严峻时,上千家A级旅游景区暂停开放,铁路、民航、水路部门相继推出免费退票措施;

    精准划定管控区域范围至最小单元,如楼栋、居民小区、自然村组等,及时更新国内出行指引;

    核酸检测画出“一米线”“悟空圈”,采、送、检、报更加顺畅,可保证检测人数在500万以内的城市、检测人数大于500万的城市,分别在2天内、3天内完成全员检测。

    提升疫情防范和早发现能力,快速规范精准进行流调,第一时间对病例、可疑人员落实精准的管控措施,大力推进疫苗接种……以最小社会成本获得最大防控成效,中国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强防线!

    人民至上为生命健康稳稳撑起“保护伞”

    大规模接种疫苗,被科学界公认是阻断新冠病毒传播、最终结束疫情大流行的最有效手段。

    2021年3月24日,启动新冠疫苗接种数据的日报制度,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始每天在官网公布疫苗接种总数。

    截至12月25日,中国已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2亿!

    疫苗接种“加速度”背后,是全国上下细致周到的政策安排,是广大“白衣战士”的辛勤付出,是亿万中国人为筑牢防疫屏障献上的“一臂之力”。

    从疫情暴发初期果断决策加大药品和疫苗研发力度,到及时推进全民免费接种、实现新冠药物研发新突破,中国始终坚持把人民健康账放在经济收益账之上。

    2021年8月19日,中国医师节,重症医学专家邱海波在救治病人中度过。

    自2020年1月19日驰援湖北开始,邱海波一直战斗在与新冠病毒交锋的一线。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他总是说:“重症病人在哪儿,我就在哪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为的就是最大程度提高检测率、治愈率,最大程度降低感染率、病亡率。这五个“最”一直贯穿中国疫情救治的始终。

    从南京到张家界,从瑞丽到黑河,从绍兴到西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理念一以贯之,而防控举措则根据疫情形势变化不断优化调整——从阻击战的应急救治,到常态化的防控,再到迎战德尔塔、奥密克戎的精准防控,抗疫的中国答卷,始终书写“以人民为中心”!

    打疫情防控阻击战,实际上也是打后勤保障战。为保障市民的“菜篮子”,不少地方的农贸市场开展“线上下单、零距离配送”,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化身分拣员、配送员,让“菜篮子”出得了村、上得了桌。

    一条条火热的生产线、畅通的物流动脉,支撑起一个看似按下“暂停键”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站稳百万亿元新台阶,全国市场主体总量超1.5亿户,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开行超万列,进博会、服贸会如约举办……

    当许多国家把重点转向与病毒共存时,中国依然坚持严格的防疫政策。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中国继续保持战略定力,精准处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辩证关系。

    努力弥合世界的“免疫鸿沟”!“中国疫苗将成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掷地有声。

    迄今,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0亿剂疫苗,占中国以外全球疫苗使用总量的三分之一,成为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并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

    艰苦卓绝的又一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带来新的希望。

    坚持就是胜利!

    在抗疫斗争中淬炼的启示,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是我们经受考验战胜疫情的根本保证。

    秉持在抗疫中锻造的信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我们就一定能携手战胜疫情,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2021-12-31
  • 这一年,总书记的基层足迹

    “牧民生活好,全靠党的政策好,衷心感谢党、衷心感谢总书记。”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了,我们这个党能够发展壮大起来不容易,夺取政权不容易,建设新中国不容易。为什么老百姓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因为我们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幸福。”

    这是今年“七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与当地藏族牧民的一段对话。倾心的交流,朴实的话语,饱含着人民领袖对人民的真挚情怀,映照出百年大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这里交汇;“十四五”良好开局,中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10次深入基层考察调研,顶风雪、冒酷暑、踏泥泞,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考、一路指引,坚实足迹印在祖国大地,深切关怀留在百姓心间。

    山高水远,风雨无阻;行程万里,初心如磐。

    第一步要迈准迈稳,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

    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局之年鼓催人。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迈好“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第一步,至关重要。第一步要迈准迈稳,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3月22日,全国两会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曾经工作了17年半的福建。

    “这次到福建,一个大的背景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后,‘十四五’开局,围绕这一主题作调研;也是来看望福建的父老乡亲。”

    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武夷山脚下的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茶农们正忙着压青,开过花的油菜花回田,正好给土壤施肥。

    武夷山是乌龙茶、红茶的发源地。现在,茶成了武夷山千家万户的“宝”。12万人以茶为生,种茶、制茶、卖茶,茶产业生机盎然。

    “一家人年收入有三十几万。”一位皮肤黝黑的茶农,将锄头放下,欢喜着过来同习近平总书记唠家常。

    一片绿叶带富了一方百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5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南阳市,专题调研南水北调。总书记指出:“我对这件事一直十分重视。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之前看到相关报告,我说这件事要专门来研究一次。”

    南水北调,缓解了北“渴”。从“极度紧缺”到“紧平衡”,北方水资源安全却依然容不得喘口气。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有部委负责同志拿京津冀地区举例,以全国0.9%的水资源量、2.3%的国土面积,养育了全国8%的人口、贡献了10%的国内生产总值。数字发人深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黄淮海流域作为北方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乎经济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同时就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不断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法。”

    6月25日,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开通运营。复兴号动车跨江穿隧,在这条铁路上飞驰。

    7月22日上午,在西藏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坐上专列实地察看拉林铁路沿线建设情况,更放眼广袤西部边疆铁路网建设。

    “全国的交通地图就像一幅画啊,中国的中部、东部、东北地区都是工笔画,西部留白太大了,将来也要补几笔,把美丽中国的交通勾画得更美。要充分论证、科学规划,铁路建设要算大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谋划好西部边疆铁路网建设,充分论证、科学规划,更好服务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

    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一个事关国计,一个连着民生,共同指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医改,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也是与老百姓切身利益联系最为紧密的改革之一。

    福建三明,人口不多、经济体量相对较小、退休人员比重较高,曾经一度面临着“未富先老,医保基金收不抵支”等情况。

    通过多年改革实践,三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初步实现患者、医生、医院、财政(医保基金)等多方共赢。

    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明市考察时强调:“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三明医改体现了人民至上、敢为人先,其经验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借鉴。”

    就业、教育、医疗、养老……这些和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在心。

    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藏族牧民索南才让率一家老小热情邀请总书记到家里做客。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索南才让家中,屋里屋外仔细察看,并同一家人围坐在客厅聊家常。幸福的笑容,洋溢在索南才让一家人脸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更好的生活,我们一起来推动、来实现。”

    舟楫相配,得水而行。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

    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

    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考察调研。在苗族村民赵玉学家,总书记仔细察看生活居住环境,同赵玉学一家制作当地传统节日食品黄粑,并聊起家常。

    赵玉学告诉习近平总书记,原来住在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的麻窝寨,现在住上了二层小楼,水电路都通到了家。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

    “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既有收入,又能兼顾家庭,把孩子教育培养好。”

    在村文化广场上,乡亲们正在开展春节民俗活动,打鼓吹笙,载歌载舞,喜气洋洋。

    在欢快的迎客歌声中,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大家中间。总书记指出:“实现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还要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按照既定的目标踏踏实实走下去,把产业发展好,把乡村建设得更好,创造更加多彩多姿的生活。”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总书记步行察看村容村貌,并到村民王德利家中看望,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家常。

    王德利告诉习近平总书记,他们家种了12亩葡萄,农闲时外出务工,去年家庭收入超过14万元。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

    “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你们依靠勤劳智慧把日子过得更有甜头、更有奔头。要注重学习科学技术,用知识托起乡村振兴。”

    离开村子时,乡亲们高声向习近平总书记问好。总书记向大家挥手致意,深情地说:“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

    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考察。企业车间里,加牙藏毯非遗传承人杨永良正在手把手给身边的徒弟教学。总书记勉励他:“你这个手艺很珍贵、很有意义,一定要传承弘扬好。”

    企业负责人告诉习近平总书记,他们公司绝大多数职工都是本地的,高中以下学历占80%以上。“很多住在附近的家庭主妇,来企业接受培训,三五年之后就能成长为熟练技工,平均月工资可达到四五千元。”

    “发展产业就是要带动就业。”习近平总书记点头表示肯定,“从这点来看,藏毯产业不仅有扶贫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作用,还有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

    在青海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守人民情怀,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跋山涉水,行程万里。“人民”二字,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重若千钧;“让人民生活幸福”,总书记念兹在兹。

    8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来到位于滦河北岸的河北承德市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考察调研。村民霍金一家人热情地邀请总书记到家中做客。

    老霍夫妇在家种大棚,两个儿子在外务工,今年上半年,全家收入就超过了10万元。

    客厅里拉家常,老霍有点激动:“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变化太大了,老百姓种地政府给补贴,病了有医保,大病还有救助,养老也有保障。有总书记领导,人民真幸福!”

    “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句话不是一个口号,我们就是给老百姓做事的。”习近平总书记回应道。

    老霍家门口,闻讯而来的村民们纷纷向习近平总书记问好。

    “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了,我们农村下一步的目标就是乡村振兴。不仅城镇要好,乡村也要好,乡村城镇一样好。我们不能满足,还要再接再厉。全面小康之后还要现代化,这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激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我们国家再往前走,必须靠创新

    现在就看谁能抢抓机遇,谁有这样的担当和使命感,谁有这样的能力做好。抓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能为国家作出贡献,国家就会全力支持。谁能做好都是国家的功臣栋梁

    进入2021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也进入了倒计时。

    1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北京、河北两地三赛区,考察调研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两天里,总书记两次乘坐京张高铁。

    在太子城站,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纵横交织的铁路网图前,结合沙盘了解京张高铁及太子城站建设精品工程、联通三大赛区、服务保障冬奥会有关情况。

    从当年老京张铁路实现我国自主设计建设零的突破到如今新京张高铁领先世界,从当年时速35公里到如今时速350公里,从当年爱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八达岭线路到今天的“大”字形立体交通,这些发展变化见证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奋斗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触地说,新老京张铁路在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中实现了交汇,具有特殊重要的历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京张高铁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从引进、消化、吸收到再创新到自主创新,如今已经领跑世界,充分证明举国体制的显著优势。不管别人怎么攻击和诋毁我们的举国体制,我们一定要牢牢坚持,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加以完善,争取在“十四五”有更大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在大山深处,贵州依靠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建成了有“中国天眼”之称的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2月5日上午,在贵州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了“中国天眼”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干,听取“中国天眼”建设历程、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情况介绍。总书记指出:“‘中国天眼’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观天巨目、国之重器,实现了我国在前沿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原创突破,以南仁东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工作者为此默默工作,无私奉献,令人感动。”

    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察看“中国天眼”现场,并同总控室的科技工作者代表连线,向他们并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拜年。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

    我们国家进入科技发展第一方阵要靠创新,一味跟跑是行不通的,必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创新作为一项国策,积极鼓励支持创新。”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是光学镜头重要制造商。3月24日,在福建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进车间、看工艺、问销路。

    “‘十四五’时期我们国家再往前走,必须靠创新。随大流老跟着人家是不行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就看谁能抢抓机遇,谁有这样的担当和使命感,谁有这样的能力做好。抓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能为国家作出贡献,国家就会全力支持。谁能做好都是国家的功臣栋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4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

    1958年,一群创业者从黄浦江畔来到柳江西岸,在荒地上创造了中国工程机械的一个传奇。如今的柳工,已发展成为总资产超450亿元,拥有挖掘机械、铲运机械、农业机械等13大类32种整机产品线的国际化企业。

    “北看徐工,南看柳工。这里是标志性的装备制造企业,也是一家成功的国有企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柳工在自主创新方面做得不错,国产化程度很高,许多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就是我们民族企业发展的方向。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科技创新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靠别人解决吃饭问题是靠不住的。”

    10月21日上午,正在山东东营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由于海水侵袭等原因,这里80%以上的土地是盐碱地。近年来,通过生态化利用和种业创新,盐碱地长出了产量高、品种好的多种耐盐碱作物。

    正值大豆收获季节,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田里,弯下腰来摘了一个豆荚,剥出一粒大豆,放在口中细细咀嚼:“豆子长得很好。”

    农业部门负责同志告诉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

    “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5亿亩盐碱地也要充分开发利用。如果耐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保障中国粮仓、中国饭碗将起到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道。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国家经济安全中发挥着战略支撑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10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科研人员向总书记介绍了他们正在重点攻关的页岩油勘探开发项目,以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关键技术。

    “绿色低碳发展,这是潮流趋势,顺之者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于我们石油能源产业来说,下一步就是要把技术搞上去,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降低成本,同时按照绿色低碳转型的方向,实现节能降碳的目标。”

    面向未来,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要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环境破坏了,人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谈生态,最根本的就是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要牢固树立这样的发展观、生态观,这不仅符合当今世界潮流,更源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

    2月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省第一大河、长江上游右岸最大支流——乌江考察调研。站在高处的观景台,总书记驻足远眺。

    “真是一幅天然山水画。”习近平总书记由衷赞叹,“乌江不愧为贵州的‘母亲河’!”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沿岸工业企业经营粗放、沿河网箱养殖超载、两岸污水处理滞后等原因,乌江水污染严重,一度成为“污江”。近年来,贵州掀起“铁腕”治污风暴,乌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干流水质已全面达到二类标准。

    “你们是怎么治理的?”“还用网箱养鱼吗?”习近平总书记问得很细。

    在贵州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告诫当地领导干部,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这么好的生态要是破坏了,就如同败家子一般,对不起子孙后代啊!”

    桂林,“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

    4月25日,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漓江杨堤码头,自治区水利厅负责同志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漓江流域综合治理情况。

    近年来,桂林市大力推进漓江“治乱、治水、治山、治本”,改善了漓江生态环境。

    “还有非法采石的吗?”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问道。

    “现在没有了。”

    “最糟糕的就是采石。毁掉一座山就永远少了这样一座山。全中国、全世界就这么个宝贝,千万不要破坏。再滥采乱挖不仅要问责,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从杨堤码头登船,习近平总书记顺江而下,考察漓江阳朔段。

    一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叮嘱当地负责同志:“你们在这里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呵护好这里的美丽山水,这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一定要保护好,这是第一位的。”

    4月27日上午,在听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保护好广西的山山水水,是我们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赴地方考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

    ——1月,在北京、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出绿色办奥理念,把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让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确保人们既能尽享冰雪运动的无穷魅力,又能尽览大自然的生态之美。”

    ——3月,在福建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有序推进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5月,在河南专题调研南水北调并召开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划出硬杠杠,坚定不移做好各项工作,守好这一库碧水。”

    ——6月,在青海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

    ——7月,在西藏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太重要了!在这里,生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10月,在考察黄河入海口并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沿黄河省区要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破坏了,人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谈生态,最根本的就是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要牢固树立这样的发展观、生态观,这不仅符合当今世界潮流,更源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

    9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榆林市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考察调研。高西沟,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一条小山沟,土地瘠薄、十年九旱。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高西沟人为填饱肚子也走过弯路。本以为“多刨一个‘坡坡’,多吃一个‘窝窝’”,却越刨越穷。羊啃光了草,人吃光了树。

    痛则思变。上世纪50年代,高西沟开始摸索“三三制”(田地、林地、草地各占1/3)。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给习近平总书记解释说,也是边干边想出的法子:多打粮食得有肥料,肥料靠牛羊,牛羊要吃草。

    “40座山峁、21道沟岔,耕地4553亩、生态林2300亩、经济林1000亩、淤地坝126座、集雨窖5个、水库3个……”姜良彪在习近平总书记身旁报家底,“‘黄元帅’‘红元帅’,山地苹果是我们的‘金蛋蛋’。我们近年来又摸索着从‘三三制’变成了‘三二一’模式(三份林地、二份草地、一份田地)。”

    “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你们坚持不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发展农村事业,路子走的是对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位于河北北部的塞罕坝,半个世纪前还是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茫茫荒原,如今这里已是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从卫星影像图上看,塞罕坝百万亩人工林海就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牢牢扼守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紧紧卫戍着京津冀和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成为阻断风沙的屏障、含蓄水源的卫士。

    沧桑巨变背后,是无数林场人的辛苦付出和无私奉献。“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

    8月23日下午,在河北承德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首站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总书记亲切会见了林场三代职工代表。

    “老同志,你就是去国际上领奖的那位吧?”人群中,习近平总书记一眼就认出了满头银发的第一代退休职工代表陈彦娴。2017年,她代表林场职工领回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

    “你是什么时候到场里的?”

    “我是1964年高中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来到塞罕坝。”“六女上坝”的故事家喻户晓,当年陈彦娴等6人义无反顾来到这里,在荒漠之上谱写了一曲无悔的青春之歌。

    如今,青丝变成了白发,荒山成了青山,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一以贯之、代代相传。

    “2017年,我对你们感人事迹作了一个批示,提出了塞罕坝精神,这已经成为我们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塞罕坝精神,不仅你们需要继续发扬,全党全国人民也要学习弘扬,共同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把绿色经济发展好,把生态文明建设好!”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56个民族是石榴籽,中华民族是整体的石榴。我们是一个中华民族共同体,要同舟共济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鉴往知来,习近平总书记充满自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56个民族、14亿多人和睦共生,更加坚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

    4月2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广西南宁市邕江之畔的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壮族文化展。博物馆外,三月三“歌圩节”壮族对歌等民族文化活动正在这里集中展示。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来了,身着绚丽服装的各族群众兴奋地围拢过来。总书记对大家说:“广西这些年发展进步很大,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我说过,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中国人说话、中国共产党说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说话是算数的!”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全中国56个民族都脱贫了,兑现了我们的庄严承诺。但我们还不能停步,接下来要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迈进,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加油、努力,再长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

    7月下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藏,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怀。

    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到西藏庆祝西藏和平解放,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是要表达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支持,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关怀。”

    早在1998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因接送援藏干部来到西藏。那一次,援藏干部高规格地由省委副书记陪送进藏。他的话更让西藏干部群众暖心:“林芝地区的事,就是我们省的事。”“要派最优秀的干部来,好中选优。”

    20多年过去,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登上雪域高原。拉萨市的“北京路”,山南市的“湖南路”,日喀则市的“山东路”……西藏有着全中国的牵挂,300余万高原儿女同操着大江南北口音的援藏干部一道奋斗、一道跋涉。

    考察中,见到晒成了古铜色的援藏干部们,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动情:“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你们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这个事情必须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一方面支援了西藏,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面锻炼了干部、成长了队伍。援藏应该是你们一生中最宝贵的经历之一。”

    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的嘎拉村,因春季盛开的山野桃花而闻名。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

    村民达瓦坚参热情迎接习近平总书记到家中做客。总书记仔细察看卧室、厨房、储藏室、卫生间等,并同一家人围坐在客厅里聊家常。

    达瓦坚参告诉习近平总书记,这些年他们家靠着跑运输、桃花节分红、土地流转、种植养殖,去年全家收入超过30万元。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嘎拉村的美好生活是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这里是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的地方。”

    习近平总书记常用石榴籽形容56个民族。在西藏考察时,总书记指出:“56个民族是石榴籽,中华民族是整体的石榴。我们是一个中华民族共同体,要同舟共济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6月,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给大家讲述了“石榴籽”这个比喻的出处:“维族同胞说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这个词很形象。各民族就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分子。”

    面对果洛藏贡麻村热情的乡亲们,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同大家说:“看到你们感到很高兴、很亲切,我们都是一家人,都是兄弟姐妹。看到你们村子变化很大,大家过得很幸福,我们很欣慰,能感受到大家对党和政府的深情厚谊。”

    展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我相信,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更加坚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到那个时候,一个幸福的国家、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一定会建设起来。”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

    贵州毕节化屋村村民以苗族为主,民族特色鲜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月3日,在贵州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走进扶贫车间,精美的苗族传统服饰吸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这是手工做的吗?价格多少?销路怎么样?”

    “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一定要把苗绣发扬光大,这既是产业也是文化,发展好了既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榆林市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观摩石雕、绥德平安书、剪纸、民歌、泥塑等展示。

    陈列馆的小院里,红红火火的陕北大秧歌扭起来了,演绎得妙趣横生。

    “绥德是黄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孕育发展了优秀民间艺术,展现了陕北人民的热情、质朴、豪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8月24日,正在河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承德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一座山庄,半部清史。在《避暑山庄全图》前,习近平总书记驻足良久,仔细端详。

    这幅由清代画家绘制的长图,呈现了山庄鼎盛时期的全貌。山庄面积超过8000亩,西北多山、东南多水,地形犹如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亭台楼阁、山水相依,自然风景与人文历史交相辉映。

    “避暑山庄的文化很深厚,建筑构思精美,是我国的重要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园林文化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瑰宝,要保护好,同时挖掘它的精神内涵,这里面有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5月12日,在河南南阳市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医圣祠,了解张仲景生平和对中医药发展的贡献,了解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中医药传承创新情况。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

    早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对福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以及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倾注了巨大心力。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位于福州市中心的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存完整,是中国都市为数不多的“里坊制度活化石”。

    在上世纪80年代如火如荼的城市开发建设中,三坊七巷岌岌可危。

    当坐落于三坊七巷北隅的故居即将“一拆了之”的紧急关头,福州市一位政协委员写信给新任市委书记习近平。习近平同志听闻这一消息,立刻要求暂缓拆迁。时隔半年,故居修缮工程悄然动工。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为《福州古厝》一书撰写了序言,2019年6月8日,人民日报重新发表了这篇重要文章。文中写道:“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

    3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坊七巷,听取福州古厝和三坊七巷保护修复等情况介绍,步行察看南后街、郎官巷,参观严复故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3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第一站就来到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武夷山,观苍崖碧涧,眺层峦叠翠,研朱子理学,感慨而言。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贵州,红色的土地。红军长征时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特别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乌蒙深处,乌江岸边,习近平总书记陷入了沉思:“从这里的悬崖峭壁,就可以想象当年红军强渡乌江有多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广大人民谋幸福的党,从成立开始,就把为人民服务写在了党的旗帜上。革命、建设、改革一路走来,已经一百年了,我们党依靠人民战胜了多少艰难险阻,创造了多少奇迹,取得了多少丰功伟绩,不容易啊!我们要始终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继续努力,继续前进。”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党展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3月,在福建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阐释了“学史明理”。

    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独特优势。

    南平,那是福建最早建党、最早举起武装斗争旗帜的地方。

    三明,那是中央苏区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4个出发地之一。

    “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考察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4月,在广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学史增信”。

    广西考察第一站,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来到位于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在油画《陈树湘》前,习近平总书记停下脚步,凝视良久。画面中,陈树湘躺在担架上,腹部鲜血直流。为掩护红军主力渡江,这位“绝命后卫师”师长身负重伤、不幸被俘,苏醒后用手从腹部伤口处绞断肠子,壮烈牺牲,年仅29岁。

    “壮烈啊!陈树湘是牺牲英雄中很典型的一个。”习近平总书记由衷感叹。

    离开纪念馆前,习近平总书记同这里的工作人员亲切交谈,深刻阐释湘江战役的重大意义:“革命理想高于天。正是因为红军是一支有理想信念的革命军队,才能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绝境重生,迸发出不被一切敌人压倒而是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为什么中国革命在别人看来是不可能成功的情况下居然成功了?成功的奥秘就在这里。”

    “横扫千军如卷席。”习近平总书记坚定地说,“我们对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应该抱有这样的必胜信念。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

    “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6月,在青海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学史崇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崇德,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7月,在西藏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学史力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要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成果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

    …………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9月13日,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榆林市米脂县城东南的杨家沟革命旧址。

    1947年底,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央机关来到杨家沟村,在这里战斗生活了4个多月,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和西北战场,领导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旧址、毛泽东旧居、周恩来旧居等,追忆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丰功伟绩。

    挂在毛泽东旧居墙上的几句话,吸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那是1948年春,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情况的通报》中提出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团结一致向前进,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就在于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高瞻远瞩、见微知著,既解决现实问题,又解决战略问题,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任务、政策策略。在这里就能看出来,中国共产党人的这样一种风范,过去、现在、未来全部规划好、思虑到。”

    9月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疏属山下九真观的中共绥德地委旧址。展厅里有两行字十分醒目:“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

    习近平总书记轻声念了出来。

    “端端地,这是关中话,稳稳正正地。”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是赢得了民心,是亿万人民群众坚定选择站在我们这一边。

    在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继承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考察时指出:“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所以我们要不断看有哪些事要办好、哪些事必须加快步伐办好,治理好黄河就是其中的一件大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前路不会平坦,前景光明辽阔。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顽强拼搏、不懈奋斗,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坚定理想信念,抱定必胜信心,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我们坚信,在过去一百年赢得了伟大胜利和荣光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让我们一起加油、努力,再长征!

    2021-12-31
  • 自贸试验区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加快对外开放高地建设

    又一次主动而为,制度型开放迈出新步伐——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今年7月26日,商务部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这是国家在跨境服务贸易领域的首张负面清单。这张负面清单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是对服务贸易管理模式的重大突破,是一项制度型开放安排,开放度不仅超过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也高于目前我国已生效的主要自贸协定相应领域的开放水平。


    今年11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中国将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做好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出台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需要更好发挥自由贸易港、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作用,制定实施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的政策。

    今年7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时强调:“要围绕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积极推动制度创新,以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立足战略定位和区位特色优势,覆盖东西南北中的21个自贸试验区正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快对外开放高地建设,发挥好排头兵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持续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各项措施的叠加效应日益显现

    截至今年10月底,累计服务企业47万家、货物申报进口593.5万票、货物申报出口1367.9万票、船舶申报33.4万票……上海亿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大楼内,电子显示屏上实时更新着上海口岸的在线用户数量以及货物、船舶申报数量。

    “我们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打造一流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对接了22个部门,覆盖监管全流程及国际贸易主要环节,处理了全国近1/3的进出口贸易量。”上海亿通相关业务负责人潘小东说,公司负责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和运营,实现“单一窗口”“一网通办”后,进口货物申报办理时间由1天压缩到半小时。

    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国际上促进贸易便利化、改善口岸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担当先行先试重任的上海自贸试验区,2014年2月在国内率先启动建设试点,促进企业通关效率全面提升。如今,这一基础性和核心制度创新成果,早已被复制推广到全国。

    2017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要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上海自贸试验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率先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制度体系,形成了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自由贸易账户等一批基础性和核心制度创新成果。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向全球推荐了上海实施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改革举措。

    围绕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自由贸易园区目标,各自贸试验区锐意进取、大胆探索,不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取得显著成效。

    科技赋能,“智慧通关”。在广东自贸试验区,通过应用AR、AI、5G等前沿技术,叠加“机器助人”智能监管,货物、邮快件、跨境电商、中途监管、旅检实现24小时通关,低风险货物、人员、运输工具等实现自动快速放行。

    流程再造,服务升级。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投资“单一窗口”整合13个部门20个政务服务系统,将外商投资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两个工作日。

    监管创新,效率提升。2018年起,重庆海关在重庆自贸试验区内推出自主备案、自定核销周期、自主核报、自主补缴税款、简化业务核准手续(简称“四自一简”)监管创新。重庆海关副关长刘浩宇介绍,这在现行法规框架内最大限度优化了海关监管和作业流程,让货物进出重庆自贸试验区的效率提升20%。

    “作为开放的前沿阵地,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由2013年的190条措施缩减到2020年的30条措施,开放度高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和对外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表示。

    “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全国领先。”商务部自贸区港司司长唐文弘介绍,“自贸试验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逐步覆盖海关、税务等20多个部门和货物申报、跨境电商等多个领域,建设水平远超《贸易便利化协定》要求。”

    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赋予自贸试验区在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更大的改革自主权。

    持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各项措施的叠加效应日益显现。今年前10个月,21个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全国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占全国16.5%的外贸规模;实际利用外资1753.3亿元,新设外资企业6342家,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8.6%和16.3%。

    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

    铁路提单有无物权凭证属性?作为审判长,刚接手国内首例铁路提单物权纠纷案时,重庆两江新区人民法院(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副院长贾科颇感棘手。

    案件并不复杂。2020年2月,英飒(重庆)贸易有限公司进口汽车,与承运方和融资担保方协议约定,由货运代理方向外国出口商签发铁路提单作为提货凭证。货物运抵重庆后,英飒公司将铁路提单交付与其签订销售合同的重庆孚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但孚骐公司持铁路提单提货时却被承运方拒绝,于是便起诉承运方。

    “根据国际惯例,只有海运提单可作为物权凭证并具有融资功能。”贾科介绍,铁路提单是我国企业在中欧班列(渝新欧)开行后,在国际铁路运输中创设的新型单证,通过铁路提单流转实现货物流转的效力,现行法律没有直接明确的规定,各方有不同认识。经审理,法院确认原告享有铁路提单项下货物的所有权,判决被告向原告交付车辆。

    依托中欧班列,探索构建陆上国际贸易规则,是重庆自贸试验区核心改革任务之一。如今,创新开立的“铁路提单国际信用证”已逐步实现批量化运用,“铁路提单信用证融资结算”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制定的国际货运代理铁路联运作业规范等3项标准已于2020年获批为国家标准……

    高水平的开放体现为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适应新形势、把握新特点,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制度型开放,是自贸试验区孜孜不倦的追求。在全国发布首张负面清单,推动外资管理制度变革;创设自由贸易账户,推动深化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在重要领域积极探索制度型开放新路径,自贸试验区近年来推出了一批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

    今年7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会议指出,要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加强改革创新系统集成,统筹开放和安全,及时总结经验并复制推广,努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自由贸易园区,发挥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示范引领作用。

    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先行先试、引领示范,各自贸试验区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加大压力测试,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着力在制度型开放等方面取得新进步、打开新空间。

    今年10月14日,上海自贸试验区“离岸通”平台在外高桥保税区上线。这一平台引入境外的海关报关数据、国际海运数据、港口装卸数据,辅助银行更好审核企业离岸贸易行为的真实性。

    离岸贸易是货物运输在海外、资金结算在国内的特殊贸易模式,其业务规模代表着一个区域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但其资金流、货物流、订单流“三流”分离下贸易真实性审查难,对监管挑战较大。《关于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银行探索离岸转手买卖的真实性管理创新”。这也是上海自贸试验区持续推进制度型开放的一个着力点。

    “此次上线的‘离岸通’平台,通过大数据可以大大降低银行在贸易背景真实性核实的难度,方便企业开展相应业务。”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财政和金融服务处处长梁翔说,下一步,还将继续完善平台功能,不断增加数据接入的海关和口岸数量,拓展空运、陆运、多式联运等多种运输模式的物流信息来源,便利自贸试验区“买卖全球、调度全球”。

    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开展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试点,加强商事争端等领域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探索数据跨境流动……各自贸试验区正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加快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

    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从位于深圳前海的办公室向外望去,可以看到李文光参与设计建造的“前海时代”项目。这是一个建在地铁车辆段上的项目,对建筑团队的技术水平和土地集约化利用能力要求颇高。而这些,正是李文光任执行董事的香港利安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强项。

    此前,由于两地在建筑领域执业资质认可上存在差异,利安建筑设计事务所只能与内地甲级设计院形成联合体参与项目的招投标。如今,这一问题已有突破。

    2020年9月,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印发关于香港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机构执业备案管理办法及专业人士执业备案管理办法,允许备案机构、人士在区内直接参与招投标等工程建设活动和直接提供工程建设领域相关服务。今年8月,深圳市政府印发通知,复制推广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第六批38项改革创新经验,其中一项即为“香港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开业执业便利化措施”。

    “包括我在内,利安建筑设计事务所已有4名建筑师顺利完成备案。”李文光说,最近正加紧学习内地招投标规则,准备参与更多项目的设计建造。

    以制度规则对接为重点,推进与港澳经济民生等多领域深层次合作,广东自贸试验区成为港澳企业投资、专业人士执业、青年创业的首选地,2020年新入驻港澳资企业2944家。

    服务国家战略作用日益突出,是自贸试验区加快对外开放高地建设一大特点、亮点。

    2020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强调:“要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衔接起来,在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我们始终坚持将自贸试验区建设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相衔接,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浙江省商务厅负责同志说,一年来,浙江自贸试验区扩区实现良好开局:加快推动舟山、宁波片区共同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积极推进金义片区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与上海、江苏、安徽共同成立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推动实现浙沪跨港区供油、长三角油气交易市场期现联动一体化……

    坚持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坚持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是各自贸试验区的共同选择。

    北京自贸试验区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建设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造京津冀联动的全球化协同创新服务模式。与天津自贸试验区、河北自贸试验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新路径提供机制保障。

    湖南自贸试验区立足中部崛起战略,着力打造联通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投资贸易走廊,发展湘港澳直通物流链,打造郴州国际内陆港和粤港澳大湾区保税货物中西部集散第一站。

    作为我国在沿边地区布局的自贸试验区,广西、云南、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找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互补优势,探索跨境贸易、跨境物流、双向投资,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各自贸试验区围绕自身的战略定位和区位优势,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大力推进产业、技术、人才、管理和开放通道创新,有力促进了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

    突出畅通循环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各自贸试验区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又一着力点:北京自贸试验区加强京津冀三地技术市场融通合作,对有效期内整体迁移的高新技术企业保留其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安徽自贸试验区开展长三角特殊货物检查作业一体化改革试点……

    各自贸试验区积极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

    今年8月,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十四五”规划发布,明确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在若干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成为上海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枢纽节点”。

    随后不久,广东自贸试验区“十四五”规划发布,“成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岸离岸两种业务、投资贸易金融物流等集聚融合的对外开放新高地”写入发展的主要目标。

    风帆高扬、奋楫争先,各自贸试验区正加快对外开放高地建设,推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1-12-30
  • 盘点2021年中国外交:胸怀天下 勇毅前行

    【世界形势年终回眸】

    2021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际体系深刻调整,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披荆斩棘,坚毅前行,谱写出开拓创新、兼济天下的壮美篇章。

    一是元首外交照亮前行之路,推动世界向着光明目标前进。

    一年来,习近平主席亲自擘画、亲自指挥、亲力亲为,开展各类元首外交活动近200次,为全球抗疫合作指明路径、为世界经济复苏勾画蓝图、为重振全球治理明确方向,推动中国同各方关系不断深化发展、提质升级。从浓浓春意中的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领导人气候峰会、全球健康峰会,到盛夏骄阳中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从飒爽金秋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第七十六届联大、《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到初冬时节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习近平主席引领世界认识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读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真正的多边主义,鲜明提出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等重要倡议,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更加丰富,充分彰显大国大党领袖对世界大势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厚情怀,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赞誉。

    二是大国关系协调均衡发展,维护全球战略态势总体稳定。

    中俄关系展现新的生机活力。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多次通电话、视频会晤、共同出席重要外交活动,两国经贸合作不断扩大,双边贸易额屡创新高,迈向历史性的1300亿美元大关。两国宣布《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延期,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基础更坚实,内涵更加丰富。中欧关系力排干扰,巩固互利共赢主基调。习近平主席同多位欧洲国家和欧盟领导人电话交流或视频会晤,引领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中欧在抗疫、宏观政策协调、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务实合作深化,中欧班列成为全球产业链“大动脉”和疫情防控“生命线”。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两次通电话并举行视频会晤,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习近平主席提出新时期中美相处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三点原则,指出中美应着力推动的四个方面的优先事项。两国元首达成两项原则共识,都强调中美关系的重要性,都反对打“新冷战”,认为中美不应该冲突对抗。两国外交、经贸、财政等部门负责人就双边关系和国际及地区问题多次沟通,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取得积极成果。

    三是伙伴关系提质升级,与各方合作关系更加深化巩固。

    中国秉持亲诚惠容理念,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合作翻开新篇章。中日两国一致同意推动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双边关系,明确两国关系发展大方向。中国同韩国保持频繁高层交流,习近平主席同文在寅总统通电话,两国外事外交部门负责人多次面对面沟通,两国致力于积极构建政治互信,大力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开展联防联控合作,加快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之际,双方正式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成为双方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上海合作组织迎来成立20周年,全球和地区影响力显著提升,元首理事会启动吸纳伊朗为上合组织正式成员国的进程,正式接纳埃及、卡塔尔、沙特阿拉伯为对话伙伴国,各成员国加强协作,积极推动阿富汗局势平稳过渡。

    中国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迈上新台阶。中国提出同非方共同实施“九项工程”,真诚帮助非洲国家抗击疫情、实现自主发展,中非友谊之树更加枝繁叶茂。中国同中东地区国家深化战略互信,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为实现中东安全稳定提出“五点倡议”,为解决叙利亚问题提出“四点主张”,为落实“两国方案”以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提出“三点思路”,得到地区国家普遍赞赏和欢迎。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新成就,双方经贸合作逆势而上、同比大幅增长,中国与尼加拉瓜以“创纪录”速度实现复交,中拉友好合作大家庭又多了一位好朋友、好伙伴。

    四是外交斗争坚定有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一年来,中国发扬斗争精神,同美国强权政治行径坚决斗争,沉重打击美国霸凌气焰。中方指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与中国打交道,就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对美提出“两份清单”,向其划出“三条底线”,要求美方采取实际行动改善中美关系。中国坚决反制美国诱拉其西方盟友在台湾、涉港、涉疆、涉藏、涉海、人权、新冠肺炎疫情溯源等问题上的挑衅,对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及欧盟的反华势力出台制裁措施,沉重打击其嚣张气焰。孟晚舟返回中国,标志着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击退美国“长臂管辖”。中国坚决应对冷战思维沉渣泛起,反对各种“小圈子”军事集团,赢得国际社会广泛支持。

    真理越辩越明,越来越多的国家认清国际反华势力的虚伪本质,世界上支持中国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力量更加强大。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7届会议上,90多个国家发出正义呼声,揭穿反华势力借“人权”问题干涉我国内政的虚伪面具。在第76届联大第三委员会会议上,62个国家共同发声,支持中国走符合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反对借“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五是倡导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经济复苏。

    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核心要义是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坚持行动导向,推动多边发展合作协同增效,重点推进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这一倡议为重振联合国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注入强大动力,为各国聚焦发展、团结发展、共同发展提供了重要行动指南。

    中国结合各国战胜疫情和经济复苏现实需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同各国发展战略深度对接,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有力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中国同有关各方一道努力,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达成生效条件并将于2022年1月生效,释放全球最大自贸区红利,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更有利于增加国际社会对全球化发展的信心。2021年恰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20年来,中国切实履行入世承诺,构建起高水平对外开放体系,关税总水平已经降至7.4%,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成功举办,彰显中国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诚意和成就。

    六是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引领全球抗疫合作、推动完善全球治理。

    2021年恰逢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50年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深度和广度显著拓展,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由“适应者”“参与者”变成“引领者”。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坚决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毫不动摇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始终坚决反对以多边主义之名、行单边主义之实,始终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针对第三方搞“小圈子”,反对合则用、不合则弃,打着所谓“规则”旗号破坏国际秩序。

    中国真正将疫苗作为公共产品,发起全球疫苗合作行动倡议及“一带一路”疫苗伙伴关系倡议,举办新冠疫苗国际合作论坛及新冠疫苗合作企业对话会,成立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国中心,与超过20个国家的相关机构合作开展Ⅲ期临床试验,同16个国家开展疫苗联合生产。中国向世界提供大量抗疫物资,与美西方国家“疫苗民族主义”的狭隘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承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推动达成《昆明宣言》,为未来1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绘制新蓝图,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中国在全球数字、绿色治理等新兴领域加强国际合作,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打造互利共赢新亮点。

    展望未来,砥砺奋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同时也为人类进步事业承担着使命与责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齐心协力奋进新时代创造新伟业。

    中国外交将始终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胸怀天下,勇毅前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努力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1-12-30
  • 山东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做强主业增实力

    登临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银山镇铁山废弃矿山,冬日里仍有绿意。


    矿山披绿,与治理矿山的企业相关:山东土地自然资源科技发展集团,一年多前还叫山东土地康养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我们是山东土地发展集团的二级企业,根据山东推进省属企业重组整合的相关安排,我们剥离了文旅产业,更加聚焦主业。公司从2020年8月起更名,主业转向矿山开发与生态修复治理。”企业负责人介绍,2021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1.5亿元,利润1.1亿元。

    企业敢于“切换赛道”,背后是山东大刀阔斧推进国企改革、引导省属企业聚焦主责主业的决心和勇气。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凡是成功的企业,要攀登到事业顶峰,都要靠心无旁骛攻主业。交叉混业也是为了相得益彰发展主业,而不能是投机趋利。

    殷殷嘱托指方向。从2018年起,山东推动省属企业突出主业投资,实施非主业资产清理整合三年行动——开展专业化整合,逐步有序退出不具备发展优势的非主业资产和业务;规范投资行为,加大主业投资发展力度,严控非主业投资,避免盲目扩张。2021年,山东省国资委印发《关于建立完善省属企业主业动态调整机制的通知》,督促企业加快清理不具备发展优势的非主业资产和业务,并明确二级企业主业。

    截至2021年11月底,山东省属企业非主业资产清理整合237户企业,省属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投向主业领域占比达到99%。

    心无旁骛攻主业,聚精会神担主责,2021年山东国企稳步前行、健康发展、实力更强——

    华鲁集团聚焦高端化工、生物医药、生态环保三大主业,做到了“4个100%”,即项目投资100%集中主业,优质资产100%装入主业,科研投入100%用于主业,历史负担100%剥离出清。

    今年7月至11月,中国重汽集团重卡销量连续5个月位居全国前列。这得益于企业聚焦主业的决心:2020年4月,中国重汽以48亿元价格,正式剥离房地产业务。

    2021年山东省属企业经济运行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前11月实现营业收入18883亿元、利润总额884亿元、净利润6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2%、41.7%、43.3%,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十四五’期间,将通过股权转让、关闭注销、破产清算、重组整合、转型主业等多种方式,推进更多资源向主业领域集中,做强做优主业。”山东省国资委主任张斌说。

    2021-12-30
  • 中国首次发布出口管制的白皮书

    中新社北京12月29日电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9日发布《中国的出口管制》白皮书。这是中国首次发布出口管制的白皮书,旨在全面介绍中国完善出口管制治理的立场、制度和实践,阐述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的主张和行动。


    白皮书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国际安全体系和秩序受到冲击,世界和平面临多元挑战和威胁。公正、合理、非歧视的出口管制,对于有效应对新形势下国际和地区安全风险与挑战、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白皮书指出,各国普遍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出口管制工作,通过建立和执行法律制度,加强和规范出口管制。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世界货物贸易和制造业第一大国,始终本着维护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安全的原则,不断完善出口管制治理。

    白皮书介绍,进入新时代,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加积极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着眼于更好地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推动出口管制体系现代化,出口管制治理取得新发展、新成就。

    白皮书还指出,中国从全球视角思考责任担当,认真履行国际义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出口管制国际协调,推动相关国际进程,与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正能量。

    白皮书全文九千余字,由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中国出口管制的基本立场、不断完善出口管制法律制度和管理体制、持续推进出口管制体系现代化、积极开展出口管制国际交流与合作。

    出口管制是指对两用物项、军品、核以及其他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相关的货物、技术、服务等物项出口,采取禁止或者限制性措施,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完)

    2021-12-30
  • 黄麒钧:柴达木,有别处见不到的风景

    “太冷了,仪表装置都结冻了!”

    “排查管线流程,马上安排解冻剂、加注泵车,1小时内必须完成解冻!”

    正值冬季保供非常时期,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涩北气田突遇寒潮,气温陡降。

    连日来,有一个红色的身影频繁穿梭于各个井场,仔细排查每一块压力表、温度表、流量计,指挥处理各种紧急情况,确保气田生产稳定。


    这位身着红色工服、沉稳刚毅的年轻人,就是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采气一厂总工程师黄麒钧。35岁的他,硕士毕业后在茫茫戈壁扎根已有10年了。





    “要么留在东北,要么就到西部去!”

    在东北林区长大的黄麒钧,从小生活艰辛,吃过很多苦。

    上高中时,母亲甚至把家里唯一的房子卖了,供他继续读书。他至今记得:“房子卖了28500块。”

    在东北石油大学学习期间,黄麒钧更加勤奋。他经常看书到半夜,为了不影响室友休息,就把被子卷起来,拱起一个密闭空间,以免台灯的光散到外边。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顺利考取了本校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的研究生。

    转眼又是毕业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黄麒钧并未彷徨,他心里早就认定了两个关键词——“东北振兴”和“西部大开发”。

    “要么留在东北,要么就到西部去!”黄麒钧说。当得知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招聘时,他义无反顾投出了唯一一份求职简历。

    2011年4月18日,黄麒钧踏上了开往大西北的列车。

    “那一天知道你要走,我们一句话也没有说……”临行前,老师、同学、朋友20多人,送他到车站月台,为他唱起《祝你一路顺风》。

    黄麒钧强笑着与大家挥手告别。车一开,他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同车厢的一位旅客看到这番情景,专门过来安慰他:“能和同学们相处这么好,工作以后一定行!”

    坐了60多个小时火车,驶过近4000公里路程,黄麒钧来到了青海油田敦煌生活基地。

    报到期间,黄麒钧偶尔听说,“海西州茫崖市花土沟生产一线,是青海油田最早的生产基地”,也是公认的艰苦生产区。他牢牢记在心里,并向负责分配的一位干事请求,把自己分配到那里。

    分配结果下来了,黄麒钧大失所望——他的工作单位是青海油田钻采工艺研究院。一起来的小伙伴向他表示祝贺,他却一点也没听进去。

    “我当时满脑子都是‘到一线去!到一线去!’”黄麒钧回忆说。他当即返回,再次向那位干事请求:“能不能调整一下分配单位?我不怕吃苦!”

    “你是不是傻?”那位干事半开玩笑地对他说,“钻采工艺研究院是个好单位啊!关键是你学这个专业,搞科研更对口,不能调整了。”

    黄麒钧只能作罢。

    等到了研究院,在野外现场采集数据时,黄麒钧高兴了:

    “真没想到,在气田搞科研,也是一个体力活儿!”

    让“顽皮”的砂子“老实”起来

    涩北气田,是全国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环境最恶劣的产气区,担负着甘肃、青海、西藏、宁夏4省区供气任务。在研究院工作期间,黄麒钧跑得最多的就是这里。

    为了精确掌握研究资料,即使在最冷的时候,他也要到现场采集数据。

    “凌晨2点,开始井下作业!”

    深夜的井场,寒风呼啸,气温降到零下二十几度。黄麒钧爬到储液罐上,一手拿着手电筒观测液位下降是否异常,一手拿着钢卷尺去计量,计算漏失速度。

    实在冻得受不了,他就跑回皮卡车上,避避风、缓缓劲,再去爬储液罐。这样反反复复,等干完,天已经亮了。

    如果把采气作业比作一场战斗,那么,出砂就是最大的“敌人”——砂子会不停地“尾随”天然气,从气田井里“溜出来”。出砂会导致近井地带出现亏空,损坏采气套管,还会堵塞采气通道。

    “涩北气田最特殊、最典型的技术难点就是出砂,每口气井平均一年要出几十吨砂。”黄麒钧说,“砂子粒径中值在40至70微米,和头发丝一样细,更像是泥,治砂难度之大几乎堪称世界之最。”

    没有现成经验可循,黄麒钧和同事们只好自己和砂子“较劲儿”。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摸索,他们逐渐掌握了控砂、冲砂、防砂等技术方法。

    控砂——设计合理的工作制度,掌握好开采节奏,保证生产压差控制在临界出砂压差之下;

    冲砂——向井筒内注入冲砂液,把沉砂冲散并使其悬浮在液体里,再通过液体循环把砂子携带出地面;

    防砂——采取人工注入合适粒径的石英砂等多级挡砂措施,防止砂子进入井筒、管线。

    有了治砂“三部曲”,“顽皮”的砂子开始“老实”起来。

    在钻采工艺研究院采气工艺研究室工作期间,黄麒钧从助理工程师到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以及副主任、主任,一步步成长为科技领军人才。这些年来,他先后获得省部级、公司级、院级科技进步奖45项、专利4件,发表论文28篇,主持及参与制修订企业标准8项。

    由于表现出色,今年1月,黄麒钧被任命为青海油田公司采气一厂总工程师,主要负责涩北气田钻井、修井作业及采气工艺管理工作。

    “总算圆梦了!”对于新的工作岗位,黄麒钧最看重的是:“不用来回跑,可以直接驻扎一线,尽情施展手脚了!”

    “离开柴达木?我从没想过”

    采访黄麒钧,刚坐下不久,就有一个电话打过来。

    “喂,黄总,产量数据有点异常……”

    “我马上过去。”

    黄麒钧快速起身,戴上安全帽,对记者说:“走,咱们去井场看看。”

    这次遇到的情况,是积液。

    处理完问题,黄麒钧向记者解释说,由于气井生产久了,仅靠气流无法把积液带出地面。而积液会产生液柱压力,增加流动阻力,反过来影响气井产能。

    “积液和出砂一样,相当于气井的‘病灶’。而我们就像气井的‘医生’,要随时为它‘治病’。”黄麒钧说,对付积液,他们开出了两种“药方”,一种是往井筒里注入气体,另一种是打泡沫排水剂。

    气井生产,安全压力极大。一旦失控,就会造成着火、爆炸、污染环境等事故。黄麒钧和同事们如履薄冰,不仅要实时监测压力数据,还要经常开展应急演练,保证井控设备始终正常工作……

    在他的同事、采气一厂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永斌眼里,黄麒钧有一种“钉钉子精神”,白天在现场盯施工参数和流程,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晚上接着分析、研究,“好像永远不知疲倦”。

    在家住敦煌、经常一两个月见不到他的妻子眼里,黄麒钧“就知道傻干”,像“长”在了井场,好久也不往家里打个电话,甚至“连儿子在哪个班都记不得”。

    在当初送他上火车的同学眼里,黄麒钧“有股傻劲儿”,10年未回过家乡,明明有那么多机会可以调到城里,和家人团聚,过上舒舒服服的日子,但就是一心扎在荒凉之地,说什么也不肯离开。

    “离开柴达木?我从没想过。”黄麒钧说。在他看来,柴达木不仅有戈壁滩,“也有别处见不到的风景”。

    采访结束,黄麒钧带记者来到气田内的一个地方。那里是一处盐湖,远远望去,像一块翡翠;走近一看,雪白雪白的盐从水里“冒”出来,如梦如幻。

    黄麒钧说,每当遇到解不开的难题,他就会来到这里,回味保尔·柯察金那句名言——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2021-12-30

  • 首 页  上一页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