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网信办:以铁的手腕治理“饭圈”乱象 已处置违规账号2万多个群主6500多个




    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1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何春中)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今天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对网络生态乱象,要坚持依法依规、多策并举,要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作风一抓到底、坚持不懈。他透露,“饭圈”乱象治理专项行动以来,已累计清理负面有害信息40余万条,处置违规账号2万多个,群主6500多个,解散话题3000多个。

    盛荣华说,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和交流的新空间,越来越成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中、在网络强国建设当中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凸显。

    今年6月,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8月份,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中央网信办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

    盛荣华表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社会各方形成了合力,行动开展扎实有效,可把它概括为四个字来体现:“浓、严、强、建”。

    “浓”就是抵制网络“饭圈”乱象的舆论氛围更浓了。广大网民对“饭圈”乱象的本质和危害认识更加深刻,抵制“饭圈”乱象的行动也更加积极、更加自觉。“饭圈”乱象人人喊打、露头就打的舆论氛围更加浓厚。

    “严”是常态化“强监管”的措施更严了。深入清理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造谣攻击等有害信息,从严处置了一批违法违规的账号,清理了一批违规的群组板块,做到“查处一批,震慑一批”。截至目前,已累计清理负面有害信息40余万条,处置违规账号2万多个,群主6500多个,解散话题3000多个。同时,在专项整治行动当中加大了对网站平台处置处罚的力度,对老犯老错、屡罚屡犯的网站平台加大了处罚处置力度,采取了约谈平台主要负责人、问责处理相关责任人、停止功能更新。另外,采取了经济处罚等措施,多管齐下,处置处罚力度和频次前所未有,效果非常好。

    “强”是网站平台履行主体责任的自觉性增强了。网站平台配合监管,加强平台企业内部的社区规则制度建设的自觉性大大增强,这些平台对明星经纪公司、明星粉丝团、后援会管理的自觉性增强了,措施更加有力有效。在前期整治过程中,取消了所有涉及明星艺人个人或者组合的排行榜单,从源头上加以治理,不允许设置诱导粉丝打榜的相关功能。

    “建”是实践中逐步建立了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对“饭圈”群体行为模式和治理方式的深入研究,指导一些网络平台完善社区规则,规范粉丝群体网络行为,引导大众理性追星。从持续加强监管、规范网络行为、引导行业自律等方面,形成了治本治源的工作机制。

    2021-11-17
  • 上海拟出台密室剧本杀新规:禁止从业人员表演游戏方式恐怖、残忍、暴力、低俗

    据“上海发布”,近日,上海市文旅局公布《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备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拟规定,密室剧本杀行业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工作中不得有以下行为:表演、游戏方式恐怖、残忍、暴力、低俗,摧残工作人员或消费者身心健康的;利用人体缺陷或者以展示人体变异等方式招徕消费者的;以虐待动物等方式进行表演的;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行为。

    《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备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引导本市密室剧本杀行业规范经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国家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演出市场繁荣发展的通知》等文件的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密室剧本杀行业是指根据一定的故事剧情,提供剧本、机关密室、实景场地中的一种或多种,以逻辑推理为主,供消费者之间互动或消费者与场所演职人员互动的文化业态。密室剧本杀行业经营单位是指对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前述密室剧本杀文化业态经营的场所。

    第三条密室剧本杀行业经营单位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条市文化旅游局负责全市密室剧本杀行业的内容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剧本审查专家小组,发布违规剧本清单,负责本市外商投资的密室剧本杀行业经营单位内容审核备案和监督管理工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投资者、台湾地区投资者在本市投资的密室剧本杀行业经营单位的管理参照执行)。指导各区文化旅游局和相关行业协会开展工作。

    各区文化旅游局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内资密室剧本杀行业经营单位的内容审核备案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密室剧本杀行业经营单位应对经营中使用的剧本开展自审,建立健全内容自审制度,配备满足自审需要的审核人员,建立适应内容管理需要的技术监管措施。

    第六条密室剧本杀行业经营单位经营中使用的故事剧本、设定的故事情节不得含有以下情形:

    (一)违反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或者领土完整的;

    (三)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伤害民族感情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违反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迷信的;

    (六)宣扬淫秽、色情、赌博、暴力以及与毒品有关的违法犯罪活动,或者教唆犯罪的;

    (七)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八)违背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九)侮辱、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十)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第七条密室剧本杀行业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工作中不得有以下行为:

    (一)表演、游戏方式恐怖、残忍、暴力、低俗,摧残工作人员或消费者身心健康的;

    (二)利用人体缺陷或者以展示人体变异等方式招徕消费者的;

    (三)以虐待动物等方式进行表演的;

    (四)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行为的。

    第八条密室剧本杀行业经营单位应将自审通过的剧本交市文化旅游局或所在区文化旅游局备案登记。申请备案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剧本备案登记表;

    (二)营业执照;

    (三)剧本;

    (四)版权合法性声明;

    经审查无本暂行规定第六条所列情形的,审查部门在五个工作日内核发剧本备案证明。

    第九条剧本内容发生变化的,或剧本备案证明载明事项发生变化的,经营单位应重新申请备案。

    第十条文化旅游行政部门和文旅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应加强对经营单位使用的故事剧本、道具、场景的日常监督检查,在检查中发现内容涉嫌违法违规的,责令经营者将有关剧本立即下架,改正并备案后再予上架;发现有其他违法违规情形的,及时移送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第十一条相关行业协会应积极推动行业自律,倡导主流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坚决抵制低级趣味,坚守意识形态底线。开展行业培训和行业评价,提升从业人员能力和水平。制定行业标准,引导经营单位规范开展经营活动。加强版权保护,建立版权纠纷调解机制,通过调解和对话的方式处理版权纠纷,帮助企业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十二条密室剧本杀行业经营单位经营中涉及公安、消防、卫生等有关法规的,从其规定。

    第十三条密室剧本杀行业经营单位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2021-11-17
  • 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冬明春煤炭安全稳定供应有保障

    经济日报北京11月16日讯(记者顾阳)国家发展改革委16日举行例行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孟玮就能源保供、虚拟“挖矿”等话题回应了社会关切。

    今年9月以来,国内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屡创历史新高。为确保煤炭安全稳定供应,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扎实做好增产增供,缓解市场供需矛盾,及时开展煤炭价格调控、煤炭企业生产成本调查和价格督导,促进煤炭市场回归理性,促进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0月份全国煤炭产量3.6亿吨,同比增长4%。从调度情况看,11月以来煤炭产量仍在稳步增长。同时,电厂存煤持续提升。11月14日,电厂存煤1.29亿吨,月底有望超过1.4亿吨。

    价格方面,煤炭期现货价格大幅回落。10月19日以来,郑商所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连续多日下跌,11月15日收于809.6元/吨,较10月19日高点1982元下跌59%;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平仓价降至1095元/吨左右,降幅超过1000元/吨,晋陕内蒙古主产区煤矿坑口价降至900元/吨以下。

    “随着全国煤炭产量和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电厂供煤、存煤和港口煤炭场存水平还将进一步提升,今冬明春煤炭安全稳定供应能够得到可靠保障。”孟玮说。

    受前期全国大范围寒潮天气影响,一些北方地区提前供暖,11月7日以来全国天然气日供应量达到10亿立方米以上,比去年同期增加约1亿立方米。对此,孟玮表示,今年供暖季全国天然气供需总体紧平衡,高峰时段部分区域供需矛盾可能较为突出,将在确保合同严肃执行、全力增产增供、加强重点地区保障的基础上,稳定民生用气价格,做好精准有序“压非保民”准备,坚决做到“限气不关阀”。

    针对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对虚拟货币“挖矿”治理,孟玮表示,虚拟货币“挖矿”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对产业发展、科技进步不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加之虚拟货币生产、交易环节衍生的风险越发突出,其盲目无序发展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节能减排带来严重不利影响。

    “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推动节能减排、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孟玮表示,下一步,将以产业式集中式“挖矿”、国有单位涉及“挖矿”和比特币“挖矿”为重点开展全面整治。对执行居民电价的单位,若发现参与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将研究对其加征惩罚性电价,形成持续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高压态势。

    2021-11-17
  • 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将于11月19日在京举办




    11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高义和中央文明办一局局长薛松岩,中央网信办新闻发言人、网络传播局局长谢登科,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局长章勋宏,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秘书长赵晖介绍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王思北)记者16日从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将于11月19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大会主题为“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携手建设网络文明”,会上将发布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十件大事和共建网络文明行动倡议。

    大会由中央网信办、中央文明办和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在会上介绍说,大会定位于打造我国网络文明的理念宣介平台、经验交流平台、成果展示平台和国际网络文明互鉴平台。主要内容包括开幕式、主论坛和分论坛。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互联网企业和网络社会组织代表,以及专家学者和网民代表将在会上开展对话交流。

    据介绍,大会的举办旨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生态、滋养网络空间,满足亿万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理念宣介、经验交流、成果展示、文明互鉴等方式,全面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

    2021-11-17
  • 北交所开市首日:透视公众关心三大热点

    北京证券交易所15日正式揭牌开市。


    9时30分许,北京证券交易所鸣钟开市。在北交所揭牌暨开市仪式现场的电子屏幕上,首批上市公司的股票信息不断闪烁更新。


    北交所开市首日运行情况如何?与沪深交易所相比,其上市公司有什么特点?投资北交所股票的条件和交易规则又有什么不一样?“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热点一:首日交易如何?运行平稳,行情出现分化


    在人们关注的目光中,首批81家上市公司开始交易。其中,10只首日上市交易的新股出现全线上涨。同心传动一度涨超500%,领涨新股,收盘时涨幅为493.67%。其余新股也均收获超100%的涨幅。涨超200%的有大地电气、志晟信息和晶赛科技,恒合股份等6只新股涨超100%。


    截至收盘,71家从新三板精选层平移至北交所的公司,9只股票上涨。其中,涨幅最大的德瑞锂电收盘时录得18.23%的涨幅。





    北京证券交易所揭牌暨开市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为何北交所新股和从精选层平移过来的股票出现了行情分化?


    开源证券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表示,北交所新股刚完成公开发行定价,15日首日上市交易,其首发定价的估值水平较低,同时投资者对北交所新股的热情较高,多种因素促成北交所新股首日表现亮眼。


    “存量的精选层股票在北交所宣布设立之后已经在精选层进行了充分的交易,股价在平移至北交所之前已经出现过大幅上涨,反映了北交所上市的预期。”孙金钜说,在前期积累了较高涨幅后,部分原精选层股票在开市首日出现一定调整。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从首日市场交易情况来看,大部分从新三板精选层平移到北交所的企业,股价没有意外暴涨或者暴跌,保持了相对均衡状态。这既证明这些企业在精选层经过了市场的充分博弈,也反映北交所初步实现了市场化的制度安排。


    热点二:上市公司特点如何?平均市值相对较低,聚焦“更早、更小、更新”


    开市首日,81家首批上市公司集体亮相。分析这些企业的特点可以发现,与沪深交易所相比,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特色明显。


    81家企业,涵盖了25个国民经济大类行业,大部分属于行业细分领域的排头兵。其中,占比87%的公司来自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17家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北京证券交易所首批上市的81家企业标识展示墙。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北京证券交易所的生命力在于特色。”北交所董事长徐明15日在北交所揭牌暨开市仪式上说。


    从定位看,北交所与沪深交易所虽然同为证券交易所,但服务对象不同——北交所主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突出“更早、更小、更新”,主板主要服务大型成熟企业,科创板服务“硬科技”,创业板服务“三创四新”。由此,北交所与沪深交易所形成错位格局。


    这种错位发展在北交所上市公司中得到充分体现。以71家新三板精选层平移而来的北交所上市公司来看,剔除极值影响后,其平均市值(截至11月12日)、去年平均营收分别为28.32亿元、5.13亿元,不仅远低于沪深主板上市公司,较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也有不小差距。


    “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揭牌开市,是新三板市场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资本市场普惠金融之路的新起点。”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说。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说:“中小企业始终有着发行上市不够格,信贷发债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而北交所的上市财务门槛相对低一点,更鼓励创新,符合条件的退市公司可退至新三板创新层或基础层继续交易……一系列基础制度都体现了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的精准把握。”


    “针对北交所相对更加早期的创新型中小公司而言,投资者既要看到北交所公司更好的成长性机会,也要看到创新型中小企业经营波动较大的风险。”孙金钜提醒。


    热点三:与沪深交易所相比投资有何不同?30%涨跌幅,50万元投资门槛


    根据北交所发布的个人投资者准入门槛等相关规定,个人投资者申请北交所交易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50万元,并且需有2年以上证券交易经验。





    北京证券交易所外景。新华社记者彭子洋摄


    这一准入门槛与科创板一致,高于创业板“10万元+2年以上证券投资经验”的条件。


    北交所官方数据显示,截至11月12日,累计有超210万户投资者预约开通北交所合格投资者权限,开市后合计可参与北交所交易的投资者将超400万户。


    “这个门槛反映了制度对普通投资者的保护。”董登新认为,这既保护了专业知识和资金风险承受能力不足的中小投资者,也鼓励了更多机构投资者参与,使市场机构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不仅如此,除新股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外,北交所对股票交易实行30%的价格涨跌幅限制,高于科创板和创业板的20%,更高于主板市场的10%。这意味着北交所上市公司股价博弈更加充分,投资者也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中信建投证券投行委员会委员、董事总经理李旭东认为,北交所上市企业的发展阶段和性质决定了该市场更适合具有风险识别能力、风险承受能力和行业判断能力的投资者。投资者要基于对行业的研究,把握企业的创新性和成长性,避免短线炒作。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在风险承受能力匹配的情况下,通过北交所主题公募基金进行布局可能是相对更优的方式。


    11月12日,广发基金、嘉实基金、华夏基金等8家公司申报的北交所主题基金正式获批。据了解,首批北交所主题公募基金将采取两年定期开放的运作方式,约定80%以上非现金基金资产投资于北交所股票。


    李旭东说,公募基金作为专业的机构投资者,研究实力和行业判断更加专业,是投资北交所很好的途径。个人投资者符合要求也可以参与,但是要摒弃概念炒作等行为。

    2021-11-16
  • 前10个月我国吸收外资超9000亿元 同比增长17.8%

    商务部15日发布前10个月吸引外资数据,1至10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431.5亿元,同比增长17.8%。


    数据显示,引资结构持续优化。从行业看,前10个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525.2亿元,同比增长20.3%。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3.7%,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7.9%,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10%。


    从来源地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东盟实际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0.7%和29.5%。


    从区域分布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7.5%、29.8%和9%。


    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持续看好。中国欧盟商会和中国美国商会调查均显示,60%以上的受访企业计划增加对中国投资,均比去年有所提高。日前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美国展商数量再创新高。

    2021-11-16
  • 10月经济“成绩单”出炉 延续稳健恢复态势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魏玉坤)多重风险挑战下,中国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15日出炉的10月经济“成绩单”显示,主要经济指标仍稳定在合理区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农业增产在望,工业增速回升,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向好。10月份,全国秋粮收获接近尾声,从各地实打实收情况看,秋粮有望增产;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7%,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


    市场销售稳中有升,升级类商品消费较为活跃。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9%,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4.6%。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金银珠宝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4.8%、12.6%、11.5%。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1至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1%,两年平均增长3.8%,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7.3%,两年平均增长13.5%。


    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10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7.8%。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5459亿元。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持平。1至10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33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与上月持平。


    “总的来看,10月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持续恢复,发展韧性继续显现。但也要看到,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发展中阶段性结构性矛盾犹存,保持经济稳定恢复仍需加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说。


    付凌晖表示,下一步,要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加强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2021-11-16
  •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丨热血沃黑土——北大荒精神述评

    70余年来,几代中国人在这里挥洒青春,用生命谱写可歌可泣的拓荒史诗,用汗水和热血,将偏僻、荒蛮、寒冷代名词的“北大荒”变成富饶的“北大仓”,成为热滚滚的“中国饭碗”的代名词。


    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北大荒篇章,是对党的红色血脉的赓续和传承。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历久弥新的北大荒精神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支撑北大荒人战胜艰难险阻、夺取新时代的新辉煌。





    复转官兵在北大荒开发建设(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北大荒!北大仓!


    1947年,按照党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一批解放军来到这片沉睡的荒原,点燃“第一把火”,拉动“第一把犁”,建立第一批农场,收获第一次丰稔,有力支援了解放战争前线。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新中国成立之初,恢复农业生产、保障粮食供应任务极为紧迫。为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14万转业复员官兵、10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内地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陆续来到北大荒,铲地、培土、收割、打粮。他们扶起了犁耙,唤醒了荒原。


    我国第三套人民币“壹圆”上那位标志性人物的原型梁军,是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也是北大荒最早的建设者之一。


    1948年,18岁的梁军在黑龙江北安参加拖拉机手培训班,是班上70多名学员中唯一的女学员。为学好驾驶技术,她咬牙搬起几十斤重的拖拉机零件,让男学员刮目相看。“别看我是女子,再苦再累都不怕,我向党保证,坚决完成学习任务”。





    1970年,黑龙江垦区职工享受大豆丰收的喜悦(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这是梁军在驾驶拖拉机(1950年摄)。新华社发


    梁军以坚韧的意志参加到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之中,成为全国各地无数青年的心中楷模。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党中央号召下,一批批支边青年和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在北大荒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开发北大荒第一犁的历史(2021年3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岁月流逝,记忆永存。在北大荒博物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在一面长达25米的铜墙前驻足,这里镌刻着1.2万多名长眠在黑土地上的转业官兵的名字。


    扎根边疆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几代拓荒人在这里战天斗地,前赴后继,百折不挠。


    年产粮曾经只有0.048亿斤的北大荒,如今连续10年稳定在年产400亿斤以上,可以满足1.6亿城乡居民一年口粮供应。


    北大荒的历史变迁,就是一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史诗。





    黑龙江北大荒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人员裴鑫宇在做谷物品质检测(2018年9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要改革!要创新!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借着垦区试办家庭农场的契机,吃惯了“大锅饭”的北大荒人开始义无反顾地走上创业之路。一个个家庭农场在改革浪潮中涌现并释放巨大能量。


    在北大荒精神的引领下,北大荒人顺应时代要求,锐意改革、勇于开拓、大胆探索,以兴办家庭农场为突破口,打破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建立土地到户、机械到户、核算到户、盈亏到户和生产费自理、生活费自理“四到户、两自理”以及大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找到一条适合垦情的农业改革之路,驶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快车道。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时指出,要深化国有农垦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


    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维护稳定大局,北大荒人用火热的实践与成果,推动北大荒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


    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北大荒农垦集团实现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社企分开,企业活力充分释放,2020年营业总收入达1423.3亿元,同比增长15.4%;利润总额13.1亿元,同比增长3.29倍。今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718.2亿元,同比增长38%。预计2021年北大荒集团粮食产量将超过430亿斤,实现为国家累计生产一万亿斤粮食的历史性成就。


    改革是时代的最强音。通过稳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建立内控体系、界定主业、压缩层级、三项制度改革,北大荒各级企业主业更清晰,运行更高效,北大荒特色的国有企业治理模式呼之欲出。





    在黑龙江垦区一块稻田中,收割机在收获水稻(2011年9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黑土地是北大仓的命根子。


    对于热血浇灌的这片沃土,不能只是索取,更要呵护。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北大荒农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守聪说,“‘十四五’开局,我们将坚持耕地合理利用与严格保护并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守住耕地数量和质量‘双红线’,不断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


    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一场“三减”行动在北大荒深入实施,引领绿色优质农业发展,更好地保护黑土地。





    在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双峰农场有限公司果蔬产业园区智控温室,工作人员在展示刚采摘的生菜(2021年3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2020年,北大荒落实农业“三减”示范面积1592万亩,化肥和农药用量同比分别减少30585吨和669吨。今年将加快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农药替代传统农药。“三减”示范区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植保机械作业将实现全覆盖,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


    预计“十四五”时期,通过加快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农药替代传统农药、地表水替代地下水、保护性耕作替代传统翻耕、智能化替代机械化等措施,2025年有望实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5克/千克,耕层平均厚度达30厘米以上的目标。





    在北大荒集团红卫农场有限公司智慧农业先行示范区内,工作人员设置无人驾驶插秧机工作路径(2021年5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张涛摄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生产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目前北大荒农业机械化率达99.6%。拥有飞机100多架,航空化作业面积2179.5万亩。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8.2%,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2%,居世界领先水平。垦区坚持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打造了米、面、油、肉、乳、薯、种等支柱产业,培育了“北大荒”“完达山”等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其中“北大荒”品牌连续15年入选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榜,稳居中国农业第一品牌。


    农场运用卫星定位、云计算技术,对万亩良田实现精准管理。生机勃勃的黑土地上,年轻一代为北大荒精神注入新活力。垦区现有各类科技人员10.8万人,又一支“十万大军”,正在为北大荒精神插上科技的翅膀。

    2021-11-16
  • 习近平:中美应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既办好各自国内的事情,又承担起应尽的国际责任

    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16日上午在北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新华社记者岳月伟摄)


    国家主席习近平16日上午在北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


    习近平指出,当前,中美发展都处在关键阶段,人类的“地球村”也面临诸多挑战。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既办好我们各自国内的事情,又承担起应尽的国际责任,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这是中美两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景,也是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共同使命。


    习近平强调,推动中美各自发展,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包括有效应对气变、新冠肺炎疫情在内的全球性挑战,都需要一个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中美应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我愿同总统先生一道,形成共识,积极行动,引领中美关系积极向前发展。这是造福两国人民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的期待。

    2021-11-16
  • 数读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

    2021-11-15
  • 在中高考中增加法治知识占比用意何在

    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八五规划专家解读


    在中高考中增加法治知识占比用意何在


    近日,教育部印发《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提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动提升法治教育课时占比,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在中考、高考中的内容占比等。


    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需要破解哪些难题,怎样才能实现规范化和常态化?


    围绕这些问题,《法治日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法治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治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负责人秦硕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运慧。


    未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缺课时缺师资缺教材


    记者:教育部印发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八五规划,为什么提出青少年法治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袁治杰:近年来,中小学法治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青少年法治教育成效不显著;另一方面,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去年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14—2019)》,自2017年开始,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开始增加,给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当下,青少年的父母很少有认真对待法治教育的,法治教育很难和艺术、才艺类的教育相比,因此通过课外教育推动法治教育并不现实。在这样的背景下,强化课题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王运慧:早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时,中央就提出“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中央相继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其中都提出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方面的要求。


    与此同时,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必须正视和亟须解决的问题,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尤其是课堂教育自然被重视并提上日程。


    记者:目前,我国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方面,有哪些难题需要破解?


    袁治杰:中小学法治教育目前面临的困难主要是三点。


    第一,缺师资。法治教育毕竟对专业性有一定要求,中小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传统上都是由讲思想品德课的老师讲,这些老师基本上没有专业学习过法律,很难胜任。


    第二,缺适合中小学生的法治读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和同事合作组成律豆博士团队,创作了《正义岛儿童法治教育绘本》,2018年正式出版,努力填补这个领域的空白。后来我们又创作了《从小学宪法》和《不一样的民法典漫画儿》,但市面上这样的书还是太少。


    第三,法治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没有充分理解法治教育的重大意义。无论是法治国家建设、法治政府建设,还是法治社会建设,都建立在法治公民建设的基础之上。缺失有法治意识的国民,法治就是无本之木。


    秦硕: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法治教育还没有纳入学科教育,没有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教师欠缺法治教育能力也是问题之一。一线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对法学理论、法律知识、运用能力的掌握都有一定欠缺,很难让学生通过简单的课本教学真正理解法律、活用法律,形成法治思维。


    王运慧:法治课堂教育如何实现专时的课程、专门的教材、专业的授课教师等都是目前面临的困难。


    比如,设立专时的课程,必然要减少其他课程的时间,如何从原来的德育课或者思政课里独立出来,与其他传统学科进行权衡都是要考虑的问题。专门的教材必须根据不同年龄段对法治的认知和接受的不同程度来编制。


    开齐开足开好法治课法治意识教育更重要


    记者:在具体举措中,为什么“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在中考、高考中的内容占比”备受社会关注?


    袁治杰:学校和家长都不重视法治教育的根本原因,固然与没有理解法治教育的内在意义有关,但也有形式上的原因,即应试教育导向,只要考试不考的,学校不重视,家长不关心。


    因此,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在中考和高考中的内容占比,必然会强化全社会对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


    然而,法治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引导学生理解法治的核心理念。比如,对规则的遵守意识、基本的权利意识等。真正的法治教育,一定是普及法治意识教育,而不是法治知识教育。


    秦硕:这种明确的、具体的指导性政策,可以引起学校、家长和学生不同层面对法治教育的重视,也可以全面提升学校在课堂教学中的课时设置、内容安排的重视程度。在家校共育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法律知识,就像学习物理、化学、历史一样,把掌握法律知识变成“童子功”。


    王运慧:如果老师只注重讲授中考高考知识点,学生也是为求高分死记硬背,那就难以让青少年从中吸收法治精神,树立法治信仰。所以要注重通过教学相长和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让这一规定落到实处,起到实效,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和用法能力。


    记者:该怎样落实“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规范化和常态化?


    秦硕: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一起完善制度、制定计划,将青少年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比如,编写法治教育的专门教材,结合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领域,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推动大中小学开齐开足开好法治教育课,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规范化和常态化。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有少年司法经验的一线工作者进行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对法治教育的兴趣和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要让学生走入真实的法治环境,学校或者教委可以联动司法机关,建立更多法治教育基地,定期开展法治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公民的权利、义务的行使,感受国家法治建设的进程。


    袁治杰:首先,要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授课老师的法治知识素养。通过法治国培计划等项目,全面培训全国所有道德与法治老师。


    其次,应该全面落实法治副校长制度,让学校领导层提高重视度。如果学校没有法治意识,那么法治教育也很难推动。中小学应该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推动课堂教学。


    最后,青少年法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这也要求各大法学院全面参与,有义务为中小学输送更多掌握扎实法律知识的师资。

    2021-11-15
  • 多款新冠口服药获进展 抗疫仍需“组合拳”

    近期,全球多款新冠口服药物研发取得进展,给抗疫带来新希望。专家指出,疫苗和药物是互补的“组合拳”关系,未来打好抗疫“攻坚战”离不开防控措施、疫苗和治疗药物。


    多款口服药获进展


    本月4日,全球首款抗新冠口服药——美国默克公司和里奇巴克生物医药公司联合研发的莫那比拉韦,被英国药品与保健品管理局率先批准用于治疗特定新冠患者。据默克公司10月1日公布的Ⅲ期临床试验中期分析数据,该药可将轻中症新冠患者住院/死亡风险降低约50%,对变异新冠病毒德尔塔、伽马和缪毒株也显示出一致的疗效。


    莫那比拉韦其实是“老药新用”,其研发可追溯到2014年,是在筛选抗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药物时发现的。中国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广东省药理学会理事长刘叔文介绍,新冠病毒是一种RNA(核糖核酸)病毒,莫那比拉韦可在新冠病毒基因组中“掺假”,并诱导其产生错误突变以破坏基因组复制,从而抑制病毒传播。


    继莫那比拉韦获批后,美国辉瑞公司公布了一款疗效更优的口服抗病毒药物PAXLOVID的最新数据。Ⅱ/Ⅲ期临床试验中期分析结果显示,口服该药能降低89%的住院和死亡风险。该药由小分子药物PF-07321332和利托那韦组成,前者是针对新冠病毒主蛋白酶的抑制剂,利托那韦则是抗病毒药增效剂,此前曾用于抗艾滋病病毒。


    另一款“老药新用”的口服药也受到关注。英国《柳叶刀·全球健康》10月25日刊载一份来自巴西的研究报告称,常用抗抑郁药氟伏沙明可显著降低新冠患者的重症/死亡风险。新冠早期患者服药后病死风险可降低约90%,重症住院风险可降低约65%。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称,氟伏沙明可抑制免疫反应和缓解组织损伤,而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的炎症因子风暴是造成新冠重症和死亡的重要因素。


    优势与风险如何看


    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丁胜告诉记者,在大规模推广方面,小分子口服药物更具优势:方便早期用药;合成成本低,可常温保存,便于发展中国家采购使用;可快速用于密接者等高风险人群,帮助轻症患者快速控制病情。


    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的维卡斯·苏卡特梅认为,氟伏沙明治疗新冠是“老药新用”的重大胜利,可用于没接种疫苗或无法接受单克隆抗体治疗、病情恶化风险较高的患者。氟伏沙明另一优势在于价格低廉,10天疗程仅需4美元,该药专利也已到期,方便生产,一旦获批将在可及性方面令很多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受益。


    几款新冠口服药优势突出,但其风险也值得关注。首先,这几款药物Ⅲ期临床试验规模都不大,数据披露有限,还需通过长期、大范围使用来观察安全性和效果。


    其中,莫那比拉韦的作用机制是破坏新冠病毒的RNA复制,科学家担心它可能对人体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产生影响。刘叔文说,莫那比拉韦作为一种可“诱导突变”的核苷类似物,可能导致机体正常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不排除具有致癌突变风险。


    其次,新冠病毒也可能产生针对药物的突变,从而出现耐药性。针对耐药性问题,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病毒学教授刘善虑说,解决办法就是联合用药,也就是“鸡尾酒疗法”。


    抗疫仍需“组合拳”


    有观点认为,新冠口服药问世就不用再接种疫苗。多位专家指出,这是危险的误区。无论是预防感染还是降低重症及病亡率,疫苗的作用都不可取代。英国政府网站在公布莫那比拉韦获批消息时特意指出,它不能作为新冠疫苗的“替代品”使用。


    “治疗药物和疫苗并不是冲突和对立的,而是互补的。”丁胜表示。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陈凌指出,疫苗和药物是互补的“组合拳”关系:疫苗不是所有人都可接种,其保护效果和持久性尚不十分清楚;一部分先天免疫较差的人接种疫苗效果不好,药物可保护这些人;有了疫苗保护,最终需要用药的人会少很多,即便药物有一定副作用,从百分比来看,绝对数也不会很大;如能研发出更有效、保护更持久的疫苗,药物的使用会更加减少。


    疫情远未结束,未来打好抗疫“攻坚战”离不开防控措施、疫苗和治疗药物。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说,新冠治疗药物再加上有效的疫苗,这对于制定和修改新冠防控的公共政策无疑有很大价值。


    陈凌也认为,从长远看,口服药的出现确实给世界注入了“强心剂”,“有了药物配合后,世界开放和经济复苏的步伐也将会加快”。

    2021-11-15

  • 首 页  上一页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